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02 00:52:42

经济学对教育培训发展有哪些影响

经济学是从经济金融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对教育培训发展也起到一定的影响教育培训,以如果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将影响他的教学质量。

⑵ 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美国的教育和我们国家的教育是怎么样的?抛开其他的文化、政治因素的影响来说,你应该看的出经济对教育的影响是很直接的。
但也不是决定的因素~像日本,二战输的那么惨,二战后恢复的那么快,国家领导人的提倡教育的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经济水平也不一定能在各方面决定教育水平。
(*^__^*) 为了方便理解,用了自己的话加例子来解释~不知道需不需要用书上的专业术语和观点来润色一下~哈哈

⑶ 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二、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趋同的路径

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力资本是影响经济增长稳态值的重要因素,更高的教育水平进而更高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稳态收入水平(而不影响经济增长率本身)。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积累(或教育)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率本身,促进经济增长:(1)促进技术进步,(2)提高劳动力采纳和适应新技术的能力,(3)促进具有正的外部性的技术创新和扩散,增加社会收益。

通过计算教育的收益率特别是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此外,Uzawa-Lucas模型也可以用来解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教育所积累的人力资本对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该模型认为,体现工人技能的人力资本是内生的,个人通过牺牲现期消费,投资于教育、培训等,实现财富最大化。在稳态均衡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存量必须和物质资本以相同的速率增长,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另一个解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重要模型是Becker、Murphy和Tamura的BMT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各个不同国家经济增长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多种经济增长模式和趋同路径的原因。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有多重稳态,既有高水平增长均衡即"高稳态",又有低水平增长陷阱即"低稳态",而人力资本水平是决定稳态值高低的关键。现实世界中,由于穷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往往较低,它们往往处于"低稳态"且难以突破,如同陷入了"贫困陷阱"。因而,发展教育、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是跳出低水平增长陷阱的关键。

三、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影响

根据其他经济体,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它们都经历过经济的长期增长。一个低水平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经过长期的、持续性的增长才能实现整个经济的繁荣。一般而言,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两类:一类是持久性的增长源泉,如长期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形式等;另一类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增长源泉,与一个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上的资源禀赋相关,如要素、技术和环境。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有赖于持久性的增长源泉,即制度和人力资本。那么,在中国,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重要的方式会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呢?中国经济增长中已经出现的绝对差异与条件趋同并存的模式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会产生哪些影响?

观察其他经历过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再对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做出判断和分析是有益的。1966年~1990年间,韩国、台湾、新加坡、香港都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年均GDP增长率分别为10.3%、9.1%、8.5、%、7.3%,大大高于英国、美国、德国2%~3%的年增长率(Alwyn Young,1994),成为亚洲"四小龙"。但是,Young通过增长核算分析发现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于资本的数量和质量;TFP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并且人均GDP增长和劳均GDP增长的差异较大,表明其增长过度依赖劳动力的投入,依靠劳动参与率的提高,而资本、劳动投入都是不能无限增加的,据此,他对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提出了质疑。然而,事实上,亚洲"四小龙"的人力资本积累也是非常显著的,而由于其人力资本的模式不同于美国,Young的度量可能存在问题。

回顾中国过去20余年的经济增长,制度变革带来了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显著改善,促进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仍处于转型经济时期,制度变革远远没有结束,走向更完善、更一体化的市场经济还有很长的路,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而,制度变革和人力资本在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或将要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

(1)要继续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资源非常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既要进行物质资本投资,又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二者妥善加以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2)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平等的问题,包括区域间的不平等、城乡收入差距,个人在资产、收入和人力资本上的不平等。不平等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道义的问题,还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一方面,不平等本身是有差别的,个人收入的不平等、资产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较小,但人力资本的不平等会对未来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不平等不一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本身,但会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产生影响;例如,收入不平等会导致人力资本存量差距扩大,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教育的公平性显得非常重要。

(3)人口总量压力和人口结构、质量转变的压力。我国人口基数大的事实将长期存在,到2030年达到高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从2010年起将趋于下降,2022年以后大幅度下降,可以享受人口红利的时期已所剩无几;但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将给人力资本积累带来机遇。数量庞大的劳动力若不能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显著改善,我国将难以发挥潜在的人力资源比较优势。

(4)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综上,有以下三点基本结论或建议:

(1)教育作为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渠道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因素,因而也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2)现阶段,教育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经济增长本身,还可以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3)教育的不平等会损害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平等性,损害经济增长的持久性源泉,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将是我国未来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⑷ 经济如何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经济对道德风尚、思想教育水平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使部分人的人格商品化、功利化,形成贪婪、狡作、冷漠的人格缺陷;它又是人们思想道德迅速提高的肥田沃土,人格升华的现实基础,它鞭策着人们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

⑸ 教育对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第一,拉动我国经济增长

200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发展对饮食业、运输旅游业、文化用品制造和印刷业、基础设施等相关行业最终需求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仅从文化用品业来看,我国2010年与2000年相比,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增加了1305.7万人,如果每生每年平均消费的文化用品按百元计算,新增学生能带动我国文化用品业产值增加130570万元。

第二,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可以延缓低级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问,起到“蓄水池”作用。此外,发展教育还直接或间接地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一些优秀的高校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不仅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职位,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第三,通过提高人的素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能够传播知识,提高人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劳动者承担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生产率。从生产领域看,与小学没毕业的劳动者相比,小学毕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43%;

与小学毕业的劳动者相比,中学毕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1.1倍;与中学毕业的劳动者相比,大学毕业的劳动生产率要高3倍。

第四,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教育提高了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技术力量成长提供广阔的基础和保证,优化人才结构,传播科学知识,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扩展阅读

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199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等教育大扩容的重大决策。

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可以增加劳动力价值,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

⑹ 联系实际论述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教育发展必须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前提。所谓前提,即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所以,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首先,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物质条件作为基础,也就是我们在评价一所高校时的硬件条件。实验条件、实验器材、科研经费、校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那一样不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坏决定的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一个放在哪里都适用的道理。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包括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向往到国外深造呢?为什么清华北大这样在中国数一数二的高校怎么都进不了世界高校前50名呢?难道是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吗?不是的,只是因为外国比中国有钱罢了。美国有最前进的实验室,最先进的仪器,中国的高校有吗?就算有,又是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有机会“一睹芳容”的吗?欧洲的大学可以把电脑等设备大大方方的放在学生宿舍的走廊上当作公共设施,我们国家哪一所大学有这样财大气粗的气势呢?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必须的物质条件。

其二,教育要发展,园丁是关键。请问,看见过西部辍学的孩子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吗?每当高校毕业生又临求职高潮的时候,在布告栏不起眼的角落里,征求前往西部当志愿者的广告了吗?我不是在这里提倡拜金主义,我们只是想很现实的来看待这个社会现象,钱固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啊。我国东西部教育水平的差异,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果西部能给大学毕业生和东部一样的薪水条件,一样的生活条件,这些有爱心的毕业生们还能视可怜的孩子与不顾,视安稳的生活与不闻,一定要去东部体会生存斗争吗?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中师资力量的好坏。

最后,教育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因为它们之间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认清的是,哪一种影响才是主导的条件。正如我们不否认,作为战战败国的日本,他实行的全国普及教育对于其国内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我们还必须认清的实质,是日本当时是将全国GDP的大部分都用于投资教育发展了呀,如果当时日本送到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连生活都没有办法维持,他们又怎么样把先进的技术带回日本呢?

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在面对希望工程的时候,在看见有可怜的孩子辍学的时候,能不惜金钱,伸出你的援助之手。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教育发展存在着制约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每个传递环节并不总是必然协调的。在对全国31个省份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随着经济的增长,不同区域的教育投入均有所增加,而教育投入的增加到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发展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过程均不协调。

举例: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关键问题

新华网北京9月18日电(记者王黎 吕诺) 地处大山深处的贵州省沿河县后坪乡茨坝小学建一所简单的校舍竟用了6年的时间。校长刘恩和为筹措资金,多年四处奔波。这位从教27年的全国优秀教师告诉记者,他觉得目前办学中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不足。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直接制约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随着“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在全国98%的县的全面运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格局发生改变,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达到990亿元,占总投入的78.2%。我国农村教育正在实现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根本性转变。

在农村教育投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仍有一些投入不足的问题凸现出来。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D级危房4000万平方米。同时,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贫困学生2400多万名,受到各种资助的人数有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天山分析说,单方面的管理体制改革依然难解农村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之结,“小马拉大车”的局面没有完全改变。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新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在不少地区尚未建立起来,使得原有的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

政府教育投入的增加促进了人力资本形成以及技术创新的速度,进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为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激发了教育投资的进一步增加。

⑺ 简述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国家经济发达程度决定国民受教育程度: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经济结构变化引发教育结构发生变化。
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引发教育形式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⑻ 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知来识经济”(The
Knowledge
Economy)通俗地说就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这里的以知识为基础,是相对于现行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经济”而言的。现行的工业经济和农业业经济,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但总的说来,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即以物质为基础。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1、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教育对于经济发展有更重要的作用,教育是先导
2、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内容更丰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生更迅速
3、教育目标的改变——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创造力的培养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⑼ 试结合实例分析经济对学期教育的影响

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成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实现智力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学前教育不仅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还有利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然而近几年来,国家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在众多人的帮助下,我对我镇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对当前和今后的农村学前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西岔镇地处皋兰县北部,中心镇距县城27公里。全镇面积222平方公里,以山地为主,交通不便。全镇现辖8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47人。其中3至6岁适龄幼儿800人,全镇公办幼儿园三所,占我镇幼儿园总数的50﹪,民办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约700人,其中公办320人,民办400人。毛入园率只有24.77﹪,还有约100名3至6岁适龄幼儿没有入园。我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尽管近年来政府重视幼儿园的建设,幼儿园条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设备简陋、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我镇以农业人口为主,还有一部分人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管,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再者我镇环境比较恶劣,经济条件差,,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够很好的吸引有素质有技能的优秀幼儿教师,学前幼儿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总而言之,我镇所存在的经济发展滞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留守儿童等问题都是我国农村地区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而我镇学前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正是我国其他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所共有的,我镇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共有的矛盾。我镇的学前教育现状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它所折射出来的是整个国家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分析
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的提高,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育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现象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师资力量薄弱
我镇共20名幼儿教师,来源和身份复杂,专业幼儿教师仅两名。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低下,目前仍然以中专学历为主,大专及本科学历少之甚少,甚至还有很多初中及以下的幼儿教师,。严格地来说这些幼儿教师都是不合格的,因为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不具备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不懂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教学没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做指导,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教学缺乏科学性。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存在偏老龄化现象,3 40岁的中年妇女居多,甚至还有更老的人。老年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以及教学方法等都与年轻的幼儿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他们的观念一般都比较落后,多采用以读、写、算为主的传统式教学方法,而现代的学前教育观强调以游戏为幼儿的主要活动来激发其学习、思考和探索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此老一代人的教学观念早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求。
教学条件简陋
除镇中心幼儿园的条件稍好一些外,全镇幼儿园无论是场地、房屋、大型游乐玩具等硬件设施,还是电脑等多媒体设备都少之甚少,条件落后,环境差。还有一些幼儿园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编在一起。没有玩具、教具、更没有开启孩子智力的场所和设备。有些幼儿园虽然有较好的硬件设施,但却没有将其投入到教学中,发挥这些设施的教育价值,因为这些设施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都是 形象工程 。幼儿园的条件离家长的愿望和要求差距很大,远远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数量少
我镇幅员辽阔,面积222平方公里,全镇有6所幼儿园,全镇辖8个村2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747人,平均每个村应该有1.2所幼儿园,而事实上我镇目前的幼儿园分布情况与之相差甚远,而且已有的幼儿园每年招收的幼儿都很多,幼儿学习的环境都是非常拥挤的。我镇目前的幼儿园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入园的愿望和要求。
观念落后
一是幼儿教育观念淡薄。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普遍的、足够的重视。多数幼儿都是隔代监护,家长让幼儿入园接受教育的认识不到位。二是 小学化 倾向严重。直接向幼儿教授他们小学才应该接受的知识,严重违背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导致有的孩子从小就对学校不感兴趣,因为在学校幼儿找不到自己的快乐。这一方面是由于幼儿教师没有掌握幼儿教育的特殊任务、方法技能和幼儿身心特点所导致的。
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由于家长不懂教育规律、望子成龙心切、甚至给幼儿教师施加压力造成的。三是 托管化 现象突出。较多的幼儿园没有注重幼儿行为习惯培养、智力潜能开发,基本等同于一般性的幼儿托管所。四是保育工作薄弱。全镇在园幼儿多数在园内吃早餐和午餐,而幼儿园饭菜质量较差,幼儿身体发展所必须的营养跟不上。甚至有的保育员对孩子的态度差、不和善。
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曾特别明确农村幼教的管理体制如下:由县负责举办公办园、乡镇负责举办乡镇中心幼儿园、村负责发展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包括正规与非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由此形成三级办园、二级管理(县、乡政府二级)的管理体制,以便实现重心下移,责任落实到位,完善农村幼教管理体制的改革。然而,我的调查表明,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一方面,县教育局只有兼职干部负责管理本县农村幼教,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并且监管多项其他工作,对幼教事业仅仅承担参加相关会议、评比、检查幼儿园工作等责任,没有精力、也缺乏业务能力具体指导全县幼教事业发展。至于乡镇一级,连兼职的管理干部也没有,有的县教育局只好委托乡镇中心小学管理全乡镇的幼儿教育,而乡镇中心小学本身是事业单位,没有行政执法权,县教育局的授权又有限,致使乡镇中心小学对幼儿园只能行使检查权、监督权、评议权,却还要承担业务指导、安全监督、师资培训、政策宣传、数据统计等义务,显然权力与义务不相当,权力小责任过大,中心小学对幼儿园的管理由此难以到位。另一方面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在教育、保育、安全、后勤等方面的管理较差,有的甚至只能算得上一个把幼儿集中起来玩耍的场所。同时,近年来,鼓舞人心的教育政策不断推出,推动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一些政策和制度需要我们重新思考。
留守儿童的教育得不到保障
虽然我镇绝大部分人在家务农,但是仍然约不少人外出打工,有两百多名留守儿童,他们主要由爷爷奶奶看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其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于是教育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很多,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 不和谐 的音符。有学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容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还易出现厌学、盲从、冷漠等行为问题。这必然对儿童学习、生活与成长不利。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这部分人群也将随之加大,其教育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

阅读全文

与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