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面对经济下行的趋势,十三五关键应对措施有哪些
一.正确认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采取坚决、果断的应对措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基础设施的大建设、对外出口的蓬勃发展以及居民吃、住、行排浪式大消费的开拓,中国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跃成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一切仅代表过去,如今受内外环境的影响及发展阶段的改变,中国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下滑,拉动经济运行的投资、出口、消费都不同程度地收缩,企业生产价格指数连续50个月下行,铁路货运量连续几年负增长,今年有二位数扩大的趋势,大批中小企业、奢侈品店,中高档餐馆、超市、小商铺倒闭歇业,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经济衰退、企业倒闭会快速蔓延,极大地破坏生产力,危及人们的就业。政府的决策层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麻木不仁,嘴上吐GDP,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大刀阔斧地全方位进行改革,以合理收入分配、促进全社会各阶层的升级消费、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共同振兴来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千方百计地止住经济的不断下滑。从投资来看今年的形势很不乐观,由于拉动中国经济的两个最大发动机房产和汽车排浪式消费已进入了发展后期,低层次的产品供给相对过剩,今年出现了销售不畅,使得这方面的投资与生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加上其他工业领域、出口企业一般的产能都过剩,企业不愿意再投资,因此今年的投资减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政府的债务已达到了GDP的230%,也没有能力大规模地搞基本建设投资来拉动经济。对出口来说,形势也不好,今年1-9月份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8.1%,其中出口下降了1.9%,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需求持续低迷、出口企业要素成本上升以及产业和订单转移到了东南亚、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所致.对消费来说,由于投资与出口不同程度下滑,显得消费拉动GDP的比重相对上升(并非消费蛋糕做大主动性地改变了经济结构,电商的消费增长也是挤占了实体店的消费市场所致),一般来说,经济规模缩小,消费不可能上升,一是企业的生产性消费会大幅下降,二是企业效益差了或者倒闭了,一部分工人被减了工资,另一部分工人则完全没有了收入,居民的终端消费是不可能逆市增长的。三驾马车累了,跑不动了,中国经济该怎么办?向何处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国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的情况下制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题目确实很大、很难,但我们不能退缩,必须认清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形势,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集思广益拿出对策、杀出一条血路,制定出改革的关键性措施,确保宏伟目标的实现。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性改革举措:1.五年发展规划就象是一个国家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运行的操作指导书,编制出接地气的十三五发展规划,让人们知道有劲往哪里使,是至关重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高端制造业、先进服务业与科技、教育、医疗、居民消费门类、档次等都是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努力追赶的方向,国家要和老百姓讲清楚,中国经济遇到了什么麻烦,原因在那里?怎么样进行弥补?今后应当发展什么?限制什么?补什么短板?调什么结构?笔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居民消费因种种原因推动经济增长的比重过低,美国是70%,政府也不大干预市场,中国不足40%,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家缺少第一桶金的时候,居民储蓄率高是中国发展的红利,但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随着各行各业的产能提升,企业的经营者也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储蓄率再高就不对了,供需失衡经济无法可持续发展;二是正确的宏观调控缺失,大家象股市“抢”钱那样,一哄而上高负债重复投资、盲目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率低下,自身底子不厚一遇到风吹草动就玩不下去了。现在大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要将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十三五规划中一定要体现居民提高消费水平的实物量奋斗指标,比如老百姓的收入要番一番,住房面积不扩大,小汽车排量不提高,新的大消费不挖掘能番吗?接地气的十三五规划必须体现出十三五末的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争取达到什么标准?汽车饱有量是多少?医疗设施达到什么条件?残疾人的就业如何得到保障?农村的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达到什么水平?制订规划者不仅仅是文采闪耀的笔杆子,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熟知中国经济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存在的短板,规划不能是云里、雾里空泛地光喊口号,必须说真话、办实事,定标准,有考核。一个有份量的、科学的发展规划能助推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也使成千上万家企业找准了自己的投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2.在追赶式发展过程中各取所需、利用市场的吸引力借助外部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来提升自己的发展水平是明智之举,笔者认为中国的发展才刚起步,人均GDP7800美金,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七分之一,在国内要做的事很多,追赶的空间还很大。中国老百姓的人均住房面积、装修标准、室内生活配套;百户高档住宅的拥有量;小汽车的普及率、车辆的排量等级;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老百姓文化、娱乐、旅游、餐饮、保健、医疗水平、信息消费量等都不高;对西方发达国家私人很普遍的游艇、房车、狩猎、高尔夫球、私人飞机消费则更是空白,加上现代高新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总体水平都比较低,核心技术还有很多没有掌握,要开拓的投资空间还很大,吸引外资帮助中国经济二次腾飞是当务之急,产能不严重过剩的企业没有理由丢掉本土都跑出去找机会(其实许多企业在外人生地不熟遇到了老狐狸吃了哑巴亏,投资还不如在国内),作为国家层面来说,一定要在企业的项目审批、融资、税收减负、人才劳动力吸纳、技术市场专利成果转让、产学研对接、公平市场竞争、企业的销售环境改善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3.消费拉动经济必须将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广大老百姓的身上,中国必须排除利益集团的干扰,扎实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限高、整中、提低”培养出规模庞大的、热衷于在国内消费的橄榄型消费群体。中国不是避税的天堂,年收入超过20万元以上就应当大幅增加累进税的征缴额度,对重点人员属地化管理并建立税收台帐,对画家,演员,股票套现的小非,球星,教练、节目主持人、企业的CEO、垄断企业的中高管理层要分门别类地制定个税征收细则并实施具体的操作.建议对12万年薪以上的收入起征个人调节税,20万以上加大累进税的收缴力度,在中国挣钱,除了承担风险的老板,98%以上个人年收入都控制在60万元之内。中国足球在亚洲属二流球队,但球员的收入在亚洲名列前矛,许多球员的年收入高达七、八百万元,一个人吃了上千人的口粮,不符合全社会按劳分配的原则,税务部门不要啥也没看见,有义务制定规则去“杀富济贫”。对出了名,个人演出、广告代言年捞金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明星,税收收缴特别严格,不仅委托代言和邀请演出的单位为其扣税,税务部门对其年度总的收入也要分级累进缴税。对偷逃税行为实施严厉的打击,目前看国家要振兴消费,必须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订、补充;“整中”就是每个地区都应当参照当地出租车驾驶员、门卫保安、饭店服务员的收入水平并根据财政收支及经济发展的现状,按照一定的倍率相对公平合理地确定各级、各类公职人员的收入,3-5年调整一次。“整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削减公职人员,切实为企业减负,当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一些部门人浮于事就应当精简、撤消,监督这种事最好交由纳税的企业代表去完成。“提低”就是将全社会的低收入群体纳入基本的社会保障,人人有饭吃、有基本的房子住、大病费用基本能报销。政府通过对农业的各种补贴、农民宅基地、农林用地等的确权后出租、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整好中间”,提高城市人口对农副产品的购买力也是对农民收入“提低”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笔者建议目前对没有纳入保障的城乡65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300元人民币的消费券,对残疾人有分类的帮扶政策,以提高底层老百姓的消费安全感,资金来源可以在增加收缴的个人所得税和暴涨的股市交易印花税中索取。4.政府要以扩大居民终端消费升级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一切非浪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行为必须鼓励.债务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只能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中解决,绝不能不顾中国国情,一纸红头文件去重复征收所谓的房产税,限制居民百万元、十万元级别的大消费,使得各行各业的小消费凄凄惨惨,谁也挣不到钱。美国人均住房面积约90个平方,房屋内配套极其奢华,房屋外花园、车库、泳池、私人飞机停机坪应有尽有;撑起了他庞大的GDP总量。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左右,60%的家庭还住在不足70平方的鸽子笼内,农村的住房条件则更差,房地产业仍然是中国经济下一阶段要发展的支柱产业,要促使经济走出困境,让和房地产相关的56个行业能够喘口气、活下来,必须升级老百姓的住房消费,鼓励人们小房换大房(逐步将城市人口的平均住房面积提高到60-70平方,买了大房换了车,大客厅里摆上了家庭影院、中央空调、红木家具、真皮沙发将会拉动多少千元、万元级别的消费),购买旅游渡假房;要用市场之手将那些70、80年代建设的40-50平方米的、配套极其简陋的小户型房当新的棚户区拆迁掉,80后、90后的年轻人才能找到工作,中国才不会出现没有什么大的“有效”经济活动,市面上却充斥着大量的超发货币,陈年老债无能力偿还,养老不堪重负、社会精英出走,年轻人大量失业的“希腊”现象。除了采用贴息鼓励、暂时取消二手房交易契税等对房地产这样的老的消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以外,政府还应当做出规划,引导老百姓开展新的游艇、休闲旅游、通用航空等消费,中国的大地上也应当有自己的狩猎场、高尔夫球场、赛马场、极限运动场,只有各阶层的消费百花齐放,才能改善中国企业的营商环境,不在某一领域血拼压价、过度竞争,多数企业撑不过三、五年就消失。5.央行能够有效运用货币、利率政策刺激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与消费,由于国家体制机制的原因,放开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需谨慎,效果需观察,要防止大、小银行间出现过度抬高利率恶性竞争的局面,也要防止降息、降准降出来的资金以及少数银行高息揽储的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而跑到股市玩“钱生钱”“挣快钱”的游戏,今年上半年部分银行资金跑到了股市,出现了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的连续50个空心涨停的股票,也出现了某只股票一年之内从5.85元拉到了240元的”神话”记录,人是贪婪的,杀戮是血腥的,国家对金融、证券、期货等虚拟经济领域的监管必须是事前的、几个部门通力合作的。6.将中国股市真正变成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中国股市囤积着大量的国民财富,资金流向何方关系到国家发展效率,也关系到橄榄型中间部分的中产阶层的财产是否得到了有效保护,要通过不断修订游戏规则,解决好股市股票高价发行、上市公司欺诈上市、股东一夜之间能成亿万富翁、大小非过短时期减持股票套钱、上市公司虚假陈诉、垃圾股清理不出场、庄家利用内幕消息过度恶炒股票等问题,使资本向最优秀的中国上市公司流动。中国股市的投资人和融资人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交易应当是公平的,主要靠上市公司的分红取得回报最终的结果应当是双赢的,股市不能成为少数人暴富、而大部分中产阶层被绞杀的场所。7.经济发展人才、资金、土地、劳动力是关键要素,中国的块头很大,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有13.6亿人口,有56个民族和风光秀丽的名山大川和江河湖泊,人均GDP稍微提高一个层次,最大的经济体非我们莫属,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也是我们的,全世界都会羡慕,在过去的岁月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十足的动力,如今中国经济要进入新常态,新老共存不失速,人才储备是第一要素,中国要放宽技术移民政策,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来帮助中国发展创新经济,掌握核心技术,要向韩国学习,举国上下拧成一股绳,硬是通过几十年的悉心呵护将自己的汽车工业打入到了世界前五强,中国的航天、大型计算机、高铁、海工装备、工程机械、通讯、水下机器人、造船、生物技术都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动荡的时期,国家仍然要抓大放小解决龙头企业的问题,保持竞争优势,十三五末中国的输出产品不光是以量取胜,还要以产品的精细化和高科技含量取胜。2025工业制造4.0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少说多练,顽强奋斗,在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应当是中国最富有的,活得最滋润的;8.十三五末要全面消除贫困人口,让老百姓的收入能够番一番,除了升级住房消费、汽车消费、开拓游艇、通用航空等消费、提前上些有市场需求的大项目、大力发展中西部地区以及实行一路一带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外对面临老龄化的中国开拓市场容量很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十分重要,国内游费用总体不高,算不上奢侈消费,中国已建成了世界上里程最长的高铁线路,机场、码头也十分完备,人口老龄化了,出门旅行的需求旺盛,国家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制定好政策,把旅游消费的市场蛋糕做大,一是规范各地的旅游环境,严厉打击侵害旅游者权益的行为,对违规的景区通报批评,摘星降级;二是推出鼓励公职人员、企业人员带薪休假的具体政策;三是尝试发行国内旅游消费卡,对玩得景点多,消费量大,打的折扣也多;四是利用增加境外游的规费,减少入境免税物品的数量,适当控制境外游的人数,保护好自己的旅游产业;五是加强旅游交通运输的安全管理,保障旅行者的出行安全,长江沿线的轮船游是开发老年旅游消费一个非常好的项目,老年人吃住玩乐在一条船上,唱歌、跳舞、打牌,下船游览又能带动沿线城市的旅游消费,不能出了事后就一蹶不振,只要发展的项目有市场前景,能扩大消费,国家有关部门就应当当好红娘,利用贴息等优惠政策帮助轮船旅游企业购置安全系数高的新型客轮(甚至是双体客轮),把长江旅游、沿海岸线城市旅游、香港澳门沿海南岛、西沙游搞得红红火火;六是中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协助旅游企业在主要的客源地对外做好宣传,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来中国旅游;9.中国的许多城市因种种原因盖了许多脱离需求的小户型房,但不能就此停滞,不盖房子了,政府要引导老百姓换住大房子,鼓励农村人口进城,按照中国的国情,中产阶层都住上双拼、联排、叠加别墅有个十一、二个平方的小花园还是有条件的,大房子继续盖起来大家才有工作(中国老百姓的攀比心理重,打扮自己的安乐窝不遗余力,如果有得力的促消费措施引导,老百姓的住房升级消费就会轰轰烈烈展开,这种从需求端发力解决实体经济供给端过剩的做法是正确的),在此笔者建议:1,政府推出政策降低第一套、第二套房贷款的首付比例,搞好异地公积金贷款转移支付,暂时取消二手房的交易契税;对居民异地购置的空关渡假房政府拿出部分补贴,物业费按三折收取;2.国家出台政策鼓励老百姓小房换大房,对购置100平方以上的新房,每递增30平方,全面积贷款利息下浮8%,贴息的费用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3.中国可以学习国外拿出一定的指标搞房产投资移民,那些从国外来中国工作的专家、学者、海外华人以及旅游度假后喜欢中国的外籍人士都可以在美丽的桂林、海南、黄山、在人文绿都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购房置业,加入中国籍;4.各城镇的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腾出来的土地不再盖相对过剩的小户型房屋,而是招标由有实力的开发商建设20-30年年都不落后的宽大公寓房和城中别墅群,公寓房的面积可以分200平方、250平方、300平方、350平方、平层挑高3.8米;跃层挑高5.6米,客厅50平方以上,5.为了保持房地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国家一定要吸取过去收税管理太随意的教训,必须对开发商的房屋售价进行利润测算,用累进税的办法抑制高房价、减少暴利;6.对高档住宅的建设可以采用客户自选户型、订购建设的方式,滚动开发,开发商取得土地后不允许倒卖土地,但可以适当延长建设周期;7.银行信贷大力支持住房改善性消费,对暂时遇到困难的开发商不急于抽贷,对个人既可以抵押贷款,又允许亲戚、同事等第三方担保贷款,对退休人员也可酌情进行适当的贷款;8.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农民致富,赋予农民土地、房屋的财产权,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民的宅基地、房屋、经营的土地、山林、水域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允许中长期对城市居民出租,租期可达30-40年,利用城市居民的经营理念、投资引领和示范带动农村的发展,如遇征地拆迁,承租人新建的房屋等设施补偿标准同原出租人;10,电商和实体店各有特色,是新旧商业业态的完美组合,搞好了是1+1大于2的效果,为了保持电商业态的健康发展,国家工商部门应会同电商企业一起打击假冒伪劣销售行为,利用对电商适当提高营业税贴补实体店的方式保持两种业态共存,让不同的消费群体各取所需,尽情消费。对发展电商的利弊必须一分为二看待,据统计2014年电商的商品正品合格率只有58%,本人也体会到了还有许多开网店的业主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消费者,恶习始终改不掉,电商对一般消费品的销售是看不见、摸不到、实际体验少、凭诚信消费的模式,不能取代实体店,全国经过几十年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各级商业网点不能在一夜之间都被摧毁,西方发达国家的零售业态让给电商的份额并不高,有专门的法律制约,国家应当对电商对传统百货、超市形成的巨大冲击分析利弊,拿出正确的办法应对。对电商“价低者得”的产品推广模式要谨慎看待,这不利于中国企业产品的优质优价、做大品牌、最终走向世界的战略实施,对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集资更要拿出来研究,不对的必须坚决取缔,对电商积极推广的农面对经济下行的趋势,十三五关键应对措施有哪些
㈡ "十三五"期间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第一,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变化趋势不确定性增强,全球经济持续低速增长的可能性加大。本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开始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这一态势更加明显,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世纪之初的18%左右上升到2012年的31.8%。但是2013年以来这种状况出现了新的变化,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有所加快。2013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2%,2014年达到2.4%,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5年和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将高于3%。不过整体来看,发达经济体尤其是日本和欧盟复苏的前景尚不明朗。但是,部分新兴经济体受到资金外流、商品/能源价格下跌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等影响,经济增长放缓。未来美联储加息等将会进一步收紧新兴经济体的增长空间,增加其系统性危机爆发的可能。这些都意味着全球增长格局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此外,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基本金属价格等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各种工业制成品、生活日用品等价格相应疲软。第二,全球生产组织方式正发生剧烈变化,价值链中制造环节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以代工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但是主要从事低端环节。“十三五”我国制造业如何实现由全球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这对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第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低成本国家工业化使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双重挤压的形势更加严峻。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达国家经历了“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制造业快速崛起。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内容的“再工业化”政策,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凭借低成本的初始禀赋条件,以代工方式与国际经济接轨,吸纳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并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体系中将面临发达国家和低成本国家双重竞争压力。第四,全球投资和贸易的规则酝酿新变化,全球化进程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化一体化的推进,全球投资和贸易规则正发生新变化。第五,大宗商品价格将可能维持低位徘徊,增大了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回旋余地,也给我国带来了收入的相对增加。能源领域,主要是页岩气、页岩油的开发推动了美国的能源自立,其对中东地区的原油依赖进一步下降,使得一部分中东的油气资源走向欧洲市场,挤压了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也导致了原油价格的暴跌。原油价格由2014年初的近100美元/桶回落至年末的50美元/桶。资源领域,矿石、大豆、金属、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受我国需求减弱影响,以及传统资源大国希望通过资源出口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一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影响,价格下跌明显。自2014年以来,矿石、大豆、金属、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平均跌幅超过15%。这种趋势有可能继续保持一段时期,将增大“十三五”时期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回旋余地,同时为我国带来了成本节约的红利效应,提高我国的相对收入。“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第一,我国将处于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我国在2000年左右,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迈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2010左右实现了由从中低收入国家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不过,无论是按照汇率法还是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标准,我国人均GNI在世界银行所列举的200多个国家中仍然排80多位(2012年数据),仍处于欠发达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与此同时,随着高收入社会的到来,人民群众的需求将更高、更加多样化,特别是对政府服务、对生态环境将更加关注。如何满足这些日益增长多样化的更高需求,将是我国“十三”时期乃至以后相当长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二,我国经济处于增速的换挡期,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年平均增速接近10%。部分年份经济更是以高于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特别是供给约束强化及房地产等长期需求峰值的到来,我国经济正步入增速换档期,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2%,其后逐渐回落,2013年和2014年分别增长7.7%和7.4%。“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不仅难以实现两位数增长,就是实现较高的个位数增长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增长速度的下滑将有可能加剧财政金融的风险,短期内还会加大结构性的就业压力。
㈢ 再谈怎样看待“十三五”面临的经济形势
再谈怎样看待“十三五”面临的经济形势
王金瑛
(2016年4月26日)
关于怎样看待“十三五”面临的经济形势,是国内外关注度最高的一个问题,是人们持续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很难回答清楚的一个问题,也是政府最操心的一个问题。为此,本人曾发过两篇博文予以阐述,但总觉认识不到位。在这里,再发一篇,想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1、“十二五”时期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
根据2015年10月12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和2016年3月17日,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布的数字,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49351元(折合7924美元);
(2)年均增速达到7、8%。尤其是2015年,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6.9%的增速。与其他主要经济体,如发达经济体年均增长2.4%-2.6%,发展中经济体年均增长4、8%-4.3%相比,我国增长速度领先全球主要经济体。
(3)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达到50、5%。
(4)从产业竞争力看,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之位。2014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份额上升至25%。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我国有220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5)从科技实力看,科技经费投入规模位居世界第二,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从设施看,4G网络规模、互联网用户规模均位居世界第一。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6)从要素结构看,由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增长来驱动经济增长。
(7)城乡区域差距趋于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
(8)从交通条件看,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2014年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9)从国际竞争力看,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自2013年起稳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2年起稳居世界第三位。
(10)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据测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美国则为15.3%。2015年1—9月份,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在30%左右。正如德国《商报》所言:“中国经济每一个变化都牵动全球的神经。中国已主导者世界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得到明显提升”。
2、怎样看待2015年的经济形势
全国两会期间,中外记者在形势方面提了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比如,有的问,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近20多年最低。政府对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有的国外记者提出,中国经济的硬着陆是不可避免的;也有提出,中国经济已经拖累了全球经济和市场;有人还认为中国经济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风险策源地。
近几年,辽宁、阜新经济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辽宁2015年的GDP增长只有3%,在全国各省区排行中垫底。“十二五”时期,阜新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年均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2亿元,年均增长4.3%。其中2014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626亿元,增长4.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2亿元,增长1%。201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下降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负增长。
对2015年的经济形势怎样看?这里有一个用怎样的视角来看的问题。我想,应以两个新视角来看。
第一个视角,应该用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个视角来看待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对中国经济最核心的是三个概括,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应该从这三个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经济。
(1)速度变化,就是在经济平稳运行当中实现了速度变化。从主要宏观调控指标看,中国经济体现在“四个稳”上。一是经济增速比较平稳。去年全年GDP增长6.9%,符合年初制定的经济增速在7%左右的区间。在全球经济体当中,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位居前列的,而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二是就业保持稳定。去年一年我们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1000万,实际上是1312万,所以就业应该说是比较稳定的。三是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4%,快于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四是物价涨幅平稳。CPI全年上涨只有1.4%,属于温和上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有变化,但是它仍然运行在合理区间。
(2)结构在不断优化。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的贡献已经高于投资,消费贡献率达到66.4%。从产业结构来看,三产已经占了半壁江山,达到50.5%。
(3)动力在转换。从增长动力看,中国经济表现出“三个持续”,一是新动能持续增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创新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二是改革持续深化,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局面;三是民生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为改革发展凝聚了最持久、最深厚的根本动力。
第二个视角,就是今年3月24日,克强总理李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应从整体、走势、长远三个方面看中国经济。
一是看整体。克强总理讲,去年中国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就一个10万亿美金的经济体而言,能达到6.9%的增速,是在高基数上的增长,而且又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的。
二是看走势。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具体体现在六个“升”上:一是投资增速有所回升。二是价格总水平有所回升。三是企业利润由降转升。四是房地产市场交易量明显回升。五是财政收入增速回升。六是市场预期有所回升。
三是要看长远。克强总理讲,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收入仍然在世界的中后位,它本身是差距也是潜力,尤其在中国的中西部还有巨大的回旋空间和余地。中国总体上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内需有空间,发展有韧性,创新有手段。经济学家迟福林讲,十三五中国有“4张王牌”:第一张是经济结构调整空间,三产已超过二产,占到50%以上,以后其比重会更大;第二张是城镇化,十二五中国城镇化率为56%,到十三五末要达到60%;第三张是消费升级,会由40%升到50%;第四张是服务贸易升级,到十三五末要达到16%以上。
从整体、走势、长远上看,我们应该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㈣ 谈谈你对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
1、创新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内、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协调
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注重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3、绿色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4、开放
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共享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㈤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是:
1、创新是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版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会蔚然成风。
2、协调是内在要求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3、绿色是必要条件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开放是必由之路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5、共享是本质要求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㈥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内在关系如何试举一二项中央或地推出的举措说明其是如何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是:
创新是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内在要求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必要条件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开放是必由之路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本质要求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上面是这道题的简答题型的答案。你的问题是论述题,这个答案没找到。只能给你这个参考下。查找不容易,望采纳我的回答。
㈦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㈧ 2020年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系统模型预测,2020年,我国GDP增长率基本与2019年持平,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定性因素上分析,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了微幅波动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GDP基数大幅提高,宏观经济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有所减弱。我国政府对经济调控的手段逐渐成熟,宏观把控能力日臻完善。因此,2020年GDP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第二,经测算,2020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微幅下滑,因此,若国家不出台强有力的刺激政策,那么我国经济实际增速将在其潜在增长轨迹上运行。第三,美国、欧元区以及日本采取降息、扩表等措施,总体有利于我国外部需求的增加,从而带动我国出口增长;中美双方谈判取得阶段性进展,经贸摩擦导致的负面影响有所减缓。
2020年,国家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信号清晰可见,同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下,2020年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带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中央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和实施“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灵活调控政策下,房地产投资总体稳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居民储蓄率下降、居民杠杆率提升、房地产投资观念发生显著变化等因素,使得房地产需求逐渐趋于平稳。
对于制造业投资,有利因素是2019年政府推出减税降费、降低社保缴费率、以国资充实社保、降低宏观税负等政策。从方向上看,这些政策将有效提高企业利润,激发企业投资热情。整体而言,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依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有效手段。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系统模型预测,2020年,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为8.5%,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4.1%,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3%,比上年减少0.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5.1%,比上年略微减少0.1个百分点。
2020年,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将继续强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居民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5%。在各项消费政策“组合拳”的刺激下,预计2020年我国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继续强化。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更加重视发挥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拉动作用。消费升级过程推动各种资源要素汇聚融入实体经济,促进存量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优质增量资源进一步扩充,可以靶向破解实体经济发展难题,熨平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影响。根据中国宏观经济系统模型预测,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44.4万亿元,名义增长7.8%,增速比上年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进一步收窄。
2020年,物价总体运行平稳,前高后低。物价的推动因素通常可归结为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货币超发和外部输入等。需求拉动,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或者说出现正的产出缺口,通常由工业企业设备利用率、产能利用率、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之差来判断。从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上看:其一,2019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预计为75.8%,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存在负的产出缺口。表明我国工业整体仍然处于去产能去库存的调整阶段,负产出缺口对CPI增长有向下的推动力。其二,2019年M1和M2依然维持正常增速,基本与GDP名义增长率相一致。因此,不存在明显的超额货币供给对CPI上涨的推动力。其三,根据世界银行判断,2020年国际油价将与上年持平或略有波动。因此,未来如果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不出现大幅上涨,PPI价格总体平稳,由PPI价格变动向下游CPI传导的动力将不足。其四,针对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多项政策稳定猪肉价格,相关措施效果也逐步显现,猪肉价格快速上涨的趋势已经得到有效遏制。虽然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但总体趋势是逐渐下行,从而带动食品价格和CPI价格有所回落。其五,2019年政府推出减税降费、降低社保缴费率、以国资充实社保、降低宏观税负等政策。从方向上看,一方面,减税降费的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抑制产品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企业利润,拉动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对物价产生向上的推动力。由于减税效应的复杂性,政策效果以及对CPI的影响强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综合以上影响物价变动的因素,2020年我国物价水平将处于政策调控目标范围之内。据预测,2020年,物价总体处于温和上涨阶段。
预计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6.2%和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持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
总之,2020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增长质量继续提高。
㈨ “十三五”十大发展趋势是什么
世界石油供需将在变动中寻找新平衡, 国际油价难回历史高位;全球天然气发展内遇到阶段性瓶容颈,供需格局转为宽松;油气仍占据能源主导地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或放缓;亚洲在世界油气市场地位提升,亚洲油气基准价格将逐步形成;国际石油公司进入战略调整期,国际油气竞合格局将从资源主导转向技术与市场主导;资源国油气政策将更加开放,国际油气合作空间加大;能源政策更加强调低碳、清洁;乌克兰问题将长期影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美国对世界油气市场影响力提升,中美寻求竞合新关系;我国油气市场进入转折期,油气需求增速放缓,供需宽松常态化;我国油气行业有望基本实现市场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㈩ 分析我国在“十三五”期间,应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经济的短期增长看,主要决定性因素是总需求结构的变化,其中消费需求的特征变化对企业投资、生产方式等的影响是直观且重要的。2015年3季度,我国GDP增速下调至6.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至10.3%,继续创新低;进出口增速同比下降9.7%,这都表明中国经济短期正经历着结构调整、动能转化的阵痛。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对短期稳增长尤为重要。但是,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调整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而是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在工业化中前期,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的提升会引致投资率呈周期性上升趋势,而当一个经济体进入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化时期,投资率则会呈周期性下降趋势。投资持续力下降,传统制造业领域投资回报率下降,个性化定制、智能化、专业化生产成为趋势,资本投入应转向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向新的商业模式、新兴业态等领域,才能获得高的回报率。近年来,消费需求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传统的以成本加规模为主要特征的标准化生产企业将遭遇空前的市场竞争压力,大量传统企业门店关闭,发展方式转变必然从生产组织方式和形式的转变渗入,当然,并非所有的传统企业都有能力实现这样的转变,这种产业组织形式的转型本身,就是市场竞争格局重新布局的过程和结果。企业顺应消费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的过程,也必然是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政府应依据经济增长中的消费需求变化,引导企业在生产组织方式上进行变革,以工业4.0战略为蓝本,不应为企业设计既定转型路径,而应放宽市场准入,让企业自我适应、调整、创新、转型。
从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来看,主要决定性因素则是供给侧的调整,这种调整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生产要素的结构调整。劳动、资本、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同,总体而言,工业化水平越高,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改革开放前三十多年,我国经济主要依靠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的规模投入和驱动,人口红利的日益衰减,传统产业中投资回报率的下降,都将迫使经济转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从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看,工业中后期及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将超过工业,且其比重还会进一步上升。2014年,政府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均衡增长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015年前3季度,我国服务业比重达到了5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最终消费率占比达到58.4%,表明产业结构继续在深度向好调整中。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不断涌现,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浪潮正在孕育,各国正在展开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4.0竞争,有利于市场创新的内外部环境正在不断形成,尽管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通过创新成功的企业从来都只是少数,但创新环境的培育却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总之,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处理好短期增长与中长期均衡的关系,着力从总需求结构与总供给结构的调整为重点,通过深化改革和激励创新来推动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为中国经济发展赢得可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