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县域经济发展的社科课题

县域经济发展的社科课题

发布时间:2021-03-02 16:34:25

1. 如何加强县域经济发展 调研报告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3.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通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社会管理机制。
4. 坚持特色发展。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形成县域经济特色。因地制宜,将优势产业做出特色、将特色产业做出规模。注重特色园区、特色项目建设,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5. 坚持开放发展。以开放增强活力、凝聚动力,加大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实行多元化招商,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县域中小微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推进中小微型企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壮大县域非公有制经济规模,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质量。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农业领域。
6.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系统建设,着力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工业源头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和城乡之间交叉污染。
三、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点
7. 以水利和路网建设为核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县域水利、交通、电力、通信、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和抗灾避险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等级标准,提升通达、通畅能力,连通省际、市际断头路。加快县域电力的扩容提质,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农村通信全覆盖,逐步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加大洞庭湖和病险水库治理力度,抓好灌区续建配套和塘、坝、堰等小型水利设施改造,全面提高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统筹中心镇、中心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
8. 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途径,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提高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立足县域现有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以技术改造、创新发展为突破口,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现代工艺,做强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落后产能。发挥县域优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县域产业园(集中)区,完善产业园区布局规划,明确功能定位,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引导资源要素、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县域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县域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增强县域工业发展活力。
9. 以县城和中心镇为着力点,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做大做强县城和中心镇,加快中心村(社区)发展,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中心村(社区)为基础,交通干线为主轴的新型城镇体系。重点突出县城扩容提质和功能完善,将产业园区建设与县城扩容提质有机结合,提升县城的承载力、带动力和辐射功能。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配套、产业特色鲜明、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及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镇。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促进资本与人口向中心镇聚集。加快省际边界小城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培育镇域产业,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省际边界城镇之间交通、旅游、商贸、物流、人流的对接,建设一批省际边界重点镇,使其成为省际边界区域性经济中心,推动具备条件的省际边界乡改镇工作。
10.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为支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用现代工业和科技装备改造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县域内每个主导产业重点打造1—2个骨干龙头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产业基地,做大做强粮食、生猪、油料、果蔬、棉麻、茶叶、烤烟、水产、竹木等优势产业。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步伐,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实施现代种苗工程,提高农产品良种覆盖率、优质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着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着力培育知名农产品品牌,注重保护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推进农产品品牌整合,每个产业形成3—5个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农民素质提升。
11. 以生产和生活服务为主要内容,努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供配套服务。重点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外包、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县域主导产业融合互动。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形成便捷高效、规范有序、联通国内外的物流网络。适应加快县域城镇化要求,大力发展商贸、餐饮、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着力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新建一批农村综合性市场,加快建设县域商圈、商贸重镇等。大力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抓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信息、农村金融保险等社会化服务。
12. 以地域文化和乡村旅游为内涵,加强文化旅游建设。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建设,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培育壮大文化龙头企业,推动县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整合县域文化旅游资源,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重点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着力培育一批休闲农业示范点。加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合理利用,加快将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13. 以资源节约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和节约资源,引导县域经济创新发展。依靠科技加快县域新型工业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传统工业的技术含量,加强高新技术对工业的渗透嫁接,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抓好良种繁育、农业生物、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集约化高效养殖、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农业新技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形成国家扶持与市场引导、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到县市创办经济实体,促进县市、院(所、校)对接,开展科技合作。
四、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14.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促进财力分配向县域倾斜,逐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增强县级政府可支配财力。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专项转移支付使用限制,使县级财政有更大的调剂空间。实行分类分档配套,视情况逐步降低公益性建设、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的县级配套。支持县域产业发展,从2012年起,增加省县域经济工作引导资金。创新财政扶持机制,实施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每年扶持3个特色产业,每个特色产业集中扶持3个重点县市区,每个重点县市区扶持3年。整合现有相关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鼓励撤乡并村,每撤并一个乡(镇)、村由省财政给予一定奖励,并列入补助基数。探索研究建立流域内生态补偿机制。
15. 强化金融支撑。完善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稳步提高县域新增贷款占全省各项新增贷款的比重,到2015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域存贷余额比达1∶0.55以上。开发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推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共同发展。引导股份制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等到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成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力争5年内每个县市区设立一家村镇银行。稳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支持每个县市设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支持对中小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实行差别授权管理,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支持组建中小微型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信贷资金介入创造条件。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引导规范农户和农村中小微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资金互助。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住房及宅基地、农业机械、水域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试点。对县域内工业园区、中小微型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等经济主体,开展信用评定,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继续做好现有农业保险项目实施工作,积极探索将农房、土地规模流转及地方农业支柱产业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实施“县域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加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
16. 加强用地保障。确保科学发展用地需求,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央企等战略性投资项目,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分解下达土地使用年度计划时予以统筹,纳入所在市州计划,对于重大项目征收耕地所在市州、县市区不能占补平衡的,实行跨市跨县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县域产业园区倾斜,县域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与农村村庄整理复垦和新造土地增量挂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依据项目投资强度确定用地规模,减少园区非生产性配套设施,严格控制厂区绿地面积,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盘活土地存量,对未按照土地用途用地、达不到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过低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收回并重新进行招商。
17.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县域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和“三支一扶”人员的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着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把经济管理经验丰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人才交流到县域各层次领导岗位,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定期选拔优秀干部到县市区工业园区或企业挂职或任职,鼓励技术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到县市区创业,对县市区引进的高级技术人才(博士或具有高级职称)到县域经济领域创业满3年的,由当地财政给予一定补助。继续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每年从全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选派技术人员到县市区、乡镇挂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眼县域产业提升和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切实培育县域技能型人才。县市区要加大统筹力度,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统筹区域内各类专业培训。
五、加强组织保障
18. 加强组织领导。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省县域经济发展重大事项,组织、指导、协调、考核全省县域经济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制定支持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分工协作、责任明确、服务到位的工作格局。市州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指导和支持,要保持县市区领导班子相对稳定,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无特殊情况至少干满一个任期。有计划地选派经济强县市区的领导到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任职,加大县域干部与省直、市直干部交流任职和挂职、跟班学习的力度。建立全省县域经济运行综合分析制度,对县域经济运行中倾向性、前瞻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县域经济区域协作,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19. 扩大经济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权责统一”的原则,选择浏阳市、耒阳市、澧县、沅陵县为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试点县市,试点县市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外,享受与地级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省级行政审批权,试点县市能够办理的(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以及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等项目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试点县市。试点县市可直接参加省及省直部门召开的相关会议。试点取得经验后,扩大推广范围。县市区争取上级支持的项目申报实行双轨制,不需市级配套资金及平衡安排的项目由县市区直接报省,国家、省的项目资金由省直接安排到县市区。
20.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改革,敢于创新。在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优化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实行部门联企业、领导联项目负责制。建立健全部门协同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资融资、管理诊断、检验检测、人才培训、市场开拓、财务指导、信息化等服务。建立法治、阳光、规范、效能型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打造诚信政府,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强化信用自律。
21. 完善考评和激励机制。实行不同类型县域经济考核评估,从2013年起在继续以规模总量为主考核经济强县市的同时,按长株潭、湘南、洞庭湖、大湘西四个区域,对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实行分类考核。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体系,新增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开放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指标。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县域经济发展实绩作为县市区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每年对上一年度经济强县市和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进行通报表彰,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2. 有没有县域经济发展有关的书,本人刚涉足此领域,求推荐几本基础和浅显易懂的此类书籍

您可以看一下网络读书网的《社会纵横学》,非常经典,那书不是讲经济发展的,但是对于提升格局有益处。希望能够帮到您。

3. 张德元的科研项目

主持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农村税费改革及财政体制改革研究》(2004SK012),经费0.4万元,2004年7月—2005年7月。
参加安徽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提高安徽人民生活水平研究》(AHSH01—02D006),经费0.8万元,2002年10月—2004年3月,发表论文《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小康建设》。主持人荣兆梓。
参加安徽省“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安徽“十一五”农村工业化研究》,经费4万元,2004年6月—2004年10月。主持人马怀礼。
参加合肥市软科学项目《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研究》,经费6万元,2004年7月—2005年7月。主持人荣兆梓。
参加国家重大软科学项目《当前中国农村若干重大问题实证分析与政策建议》(2003DGSB027),经费50万元,2004年3月—2005年10月。主持人于建嵘。
参加安徽大学“211”子项目“经济学与安徽经济”,获经费3000元。
香港乐施会资助项目《安徽农村改革的历史评估和现实考察》课题设计者和实际负责人,经费32万元,2004年10月——2006年3月。
香港乐施会资助项目《小井庄社区发展实验及其跟踪研究》课题设计者和实际负责人,经费45万元,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主持人张德元。
参加《蒙城县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课题,担任第一子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22万元,主持人马怀礼。
参加《蒙城县十一五规划》编制课题,规划起草人。项目总经费6.5万元,主持人马怀礼。
主持安徽省社科规划办一般项目《安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情况跟踪研究》,经费0.7万元。
主持安徽省社科联一般项目《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研究》,经费0.2万元。
参加《安徽省太和县县域经济规划》编制,子课题负责人。项目总经费22万元,主持人马怀礼。
参加《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大市建设规划》编制,子课题负责人。项目经费25万元,主持人马怀礼。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农民参与的视角》(项目编号:07BJY098),项目经费9万元。

4. 2005到2012年,有关县域经济发展的著作,或者区域经济发展的著作。写论文参考文献用。

[2]赵奕凌.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分析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回2005(15).
[3]王德第. 县域经答济发展问题研究[M].重庆: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4]辜胜阻,李华,易善策.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新思路[J].经济纵横杂志,2010(2)
[5]王青云.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商务印书馆,2003年1月

5. 关于财政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中央对省市县、省对市县财政体制,保护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在现行政府体制架构下财政体制设计和调整是否合理是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对保证中央政府财力的汲取、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提升,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举世瞩目的作用。但毋庸讳言,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等,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固有的不足或矛盾,这一体制的实施和运行,加剧了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利于缓解全国区域分配不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深化,致使全国性的县乡财政困难有扩大的趋势,凸现出“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困扰。 建议:一应取消分税制财政体制中的老体制上交,实现真正的财政体制并轨运行;二应在现行税制框架内,调减增值税中各级政府的分成比例;三应确立中央、省、县各级政府(财政)中的主体税种;四应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和发债权,将地方税收征收机关隶属于各级财政管理,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尤其是税收征收管理成本。 强县虚乡,推广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研究和实证分析表明,初期实行的市管县体制的弊端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市管县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发展的一种范式。人为地拼凑经济区域、行政式扩大城市规模的后果是相互掣肘,阻碍了我国广大县域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探索和有区域、民族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建议:一应在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逐步推广“某省特色”的省直管县模式;二应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在实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因地制宜地对乡镇财政实行分类管理,有条件的可开展某省省的“乡财县管”体制试点。 按照社会公平发展原则,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问题,实质上是我国广大农村、小城镇(县域)工业化道路选择和实现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将伴随我国整个新型工业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完成。或者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或出路在工业化,而绝不是在农村。“三农”问题的根源是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治,根治的办法只能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适应广大县域实际的工业化道路。 面对加入WTO、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结合一些省市区的实际,建议:一是按照事权与财权对等原则,中央财政应承担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农村公共卫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保障等职责,以确保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农村区域人民分享全国经济发展成果;二是整合中央和省市支农资源,建立专项支农预算和国土与环境保护基金 ,重点支持农田牧区建设、农村水土保持、环境维护与治污等,以确保我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三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规范一般性(均等化)转移支付方式和制度,确保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建立起新型的县乡行政体制。 改革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和调整其结构,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进一步加大中央对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分税制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快速上升,而省以下、尤其是县乡财政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县乡财政的困难与目前县乡政府自有财力太弱有直接关系;县乡自有财力弱小虽然与其经济发展不够有直接关系,但不能不说与现行财政体制的弊端和中央转移支付规模过小有其现实的关联。可见,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尤其是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其规模是现实选择。 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加快构建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借鉴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均等化转移支付指标设计与方式,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转移支付指标体系与方式。二是提高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降低非均等化转移支付比重,尤其是要逐步减少专项类转移支付,以便调动地方政府尤其是调动县乡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三是为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衡问题和促进中西部发展,应尽快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 在中央加大对省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省市级政府要按照“缺口上移、财力下移”的原则,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要重点支持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做强做实县级财政,以提高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尽快修订《预算法》,增加有关转移支付的条款,赋予财政转移支付相应的法律地位;制定有关转移支付的单行法规 ,对转移支付的政策目标、资金来源、核算标准、分配程序、分配公式等做出具体的、权威的统一规定,确保公共财政下的转移支付有法可依。

6. 急求文献综述,题目是吉林省农业产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3000字左右,谢谢,

国内专家学者对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进行了的研究,在诸多方面提出了串新型的见解。据作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作研究综述,专家、学者们的研究论域主要集中于:
(1)我国学者在研究县级政府经济职能中多数都把焦点放在了县级政府经济职能发挥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落后,3.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等等。
(2)针对县级政府经济职能中出现的问题,各位专家学者给出了解决办法,总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促进农业工业化的发展,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3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等等。我认为县域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区域经济,其发展同样需要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几句,并进行合理的流转与配置,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调控。所以我认为仅仅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等一些列现象问题,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举措也是口号性的,不易收到实效,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完善,尤其是县域经济更不发达,政府作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参与主体,必须发挥它应有的调控职能,才能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3)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现状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付娟老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她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地方政府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府经济职能也有了相应的调整。但是,从总体上看,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职能错位或越位。所谓职能错位或越位,即该为者不为,不该为者却滥为,职能缺位或越位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进入竞争性微观经济领域,直接投资创办和经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争利。二是搞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在政府强行干预,让消费者只能买地方商品;或是设置关卡,为市场封锁“保驾护航”;或是除本地企业以外实行歧视性待遇。三是纵容企业编造虚假材料骗取中央或上级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如违反统计法规,编造虚假数字,谎报政绩,骗取上级政府的信任,奖励和官位。第二、职能缺位。职能缺位是指对于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应当由政府完成的事情政府没有完成,在市场无法调节的某些地方出现了“真空”和“缺位”。如:应由政府提供的邮政、铁路、水利、生态环境和其他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养老、失业和其他社会保障服务这些“公共产品”处于短缺的状态,不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要。政府职能缺位具体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足。二是没有良好的解决外部性问题。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4)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条件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在市场经济环境有效性发挥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企业必须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必须由结构合理、运作有序、均衡发展的市场体系;有一套健全的、完善的市场法规;有发达、规范的市场中介组织;有一套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和谐的政治、法律制度。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造成的恶果已经广为人知。例如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妨碍技术进步和企业管理创新;财务失真 ,机会主义行为泛滥与市场信誉却是 ,使得交易费用大为增加。
(5)关于县级政府经济职能发挥趋向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地方政府保持地方经济总量和结构发展,应从以下方面积极作为:第一、研究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和中长期战略,编制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有关规则。 第二、保持地方总供求的动态平衡。市场调节作为局部调节不能解决总供求的失衡问题,而地方政府由于自身的信息、资源等优势,具有进行总量层面的协调能力。 第三、执行中央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并制定地方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政府应在充分保证市场有效运行的原则下,按照尽可能的与中央协调一致的原则,制定、确定地方的经济政策的程度和力度。 第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产品。一方面要保证中央政府的公共政策在本地的实施,一方面要根据地方情况提供地方性的公共产品。 第五、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市场机制的作用势必使收入分配拉大,政府进行计划调控,实现社会保障政策来协调地区内不同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
(6)关于县级政府经济职能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履行范围,有学者指出:县级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具体表现是行政调节,县级政府行政调节范围是县级政府职能所覆盖的范围,县域经济是综合性的经济,县级政府的调节也是全面的、综合性的,所以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的运行必然会影响到与经济有关的社会领域。主要包括:1.社会基础产业。指县域产业在社会分工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其他产业提供能源、原始材料或中间产品并能影响县域经济长远发展的产业,主要包括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工业和农业。2社会公共产业,这个领域比较广泛,涉及到县域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部分是非物质生产部门,但其存在和发展与县域社会物质生产有直接的关系。县域社会公共产业是具有外部经济性的产业部门。3.县级政府自身的行政活动。社会基础产业和社会公共产业都属于县级政府的行政活动,但是学者在这里认为是行政活动指的是抽象行政行为,即抽取具体的行政内容的政府决策、组织、咨询服务和监督等智力服务活动。一方面县级政府对县域经济的重大决策付诸实施后,可以推动资源的现实流动;另一方面智力服务的质量影响县域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因此县级政府要对自身的行政活动给予规范和直接的调节。
(二)、国外学者对县级政府经济职能研究的综述
综合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就成果可将现状归结为:对资本主义国家县级政府经济职能分析的研究。李昌老师立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他认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流行,资本主义国家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是干预。在自由竞争时期,国家干预已经构成紧急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国家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受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政策的影响,实施自由放任政策。20世纪30~6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极干预。这一时期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主张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凯恩斯主义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经济运行进行国家干预和调节是政府经济职能的,失业和基点。第二,在政府调节和干预经济的手段上,尽管凯恩斯肯定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解决失业和经济衰退的作用,但是他更强调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因而,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对经济生活实行干预的轨调节机制道,政府由“守夜人”转变为“调节者”。 第三、以缓和规制为特征利用市场机制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第四、以逐步开放经济体制为特征加速向国际协调型经济结构的转变。
从学者对美国的研究来看,美国县级政府在经济的具体管理中实施的是自由经济主义政策,他们对经济不进行直接管理,而是由商会负责经济事务,政府自身只是发挥社会职能,所以美国的县级政府基本上不具备经济职能。我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政府除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职能外,还需要发挥适当的经济职能,所以,美国县级政府对在经济上的做法并不适合中国。
参考资料:CNKI

7. 王林的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06CZZ017)“社会矛盾预警指标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
2、中国博士后基金第三十九批课题“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企业预警系统研究――基于软计算方法的企业预警指标体系与运行机制构建”;
3、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05ZH-08)“重庆市社会经济不确定性及预警研究”;
4、重庆市科委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CSTC,2007CEP074)“重庆社会矛盾的信息获取、预控、多部门联动等机制及预警系统研究”;
5、科技部学术支撑计划项目“农村地区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示范研究”的子课题“农村地区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推广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6、重庆大学校级课题“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企业预警研究”;
7、横向项目“成都可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不确定性分析与预警研究”。
8、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西部传统优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增长研究(项目编号:05BJL069);
9、主研,西部县域经济中基于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三农问题’缓解路径研究(项目编号:04XJY003)];
10、主研,成都工业学校课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研究”;
11、主研,“世界经济周期性与非周期性波动与中国经济预警机制建设”(主持人:李天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05ZD006)。
12、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我国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项目编号:70341018));
13、主研,省部级课题(中外建筑管理体制比较及我国建筑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国家建设部));
14、主研,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项目“四川省经营性用地供地预警系统研究”;
15、主研,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科研课题“面向新世纪建设行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研究”。

8. 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坚持绿色发展
部分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快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亮点。相对于大城市,县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贯穿生态绿色、集约发展的理念,促进工业生态化转型成为这部分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突出特色发展
就具有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明显的县域而言,其经济发展应该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以低污染、高就业、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化、本地资源优化作为这部分县域产业选择发展的标准,优先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产业、本地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
(三)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
随着大城市空间载体不断饱和与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大城市周边区县因区位和生产成本优势,成为分担大城市功能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这部分县域的发展需要通过与大城市主城区进行统一规划,功能上统筹分配,实现“产”与“城”融合,形成合理分布、功能互补的发展格局。

9. 袁维海的科研课题

1、加强和改进转型期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 课题负责人之一 2003年已结题
2、安徽农村费税改革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证分析国家行政学院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3年已结题
3、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5年已结题
4、安徽产业集群与地区竞争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子课题 课题负责人 在研
5、强化社区功能、推进和完善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研究合肥市招标课题 第二负责人 已结题
6、农村税费改革与基层治理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课题负责人 2007年已结题
7、完善服务型政府网站建设的对策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8年已结题
8、我国就业政策的缺陷及政府作为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9年招标课题 课题负责人 在研 ;
9、《安徽新农村建设中财税政策创新研究》(项目编号AHSK07-08D40)安徽省2007-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课题负责人 在研。 第三届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0年);
第五届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1年);
第六届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 1、Yuan Weihai,Meng LiKnowledge Transfer in Chi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2009年IEEE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IEEE xplore和EI核心数据库收录;
2、Yuan Weihai, Zhu Liangquan, Qiao HuiStudy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of Private Economy 2009年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国际论坛(2009年10月);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检索;
3、Yuan Weihai,,Wu Yigang,,Qiao Hui Th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rice Models for Innovated-technology Procts with Introction of Time Variable 第六届中国技术管理学术年会(2009年4月);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和ISSHP(Index to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Proceedings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检索;
4、袁维海吴义刚引入时间变量的创新产品价格演变模型研究 《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
5、洪二丽袁维海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思想探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8卷第4期
6、袁维海关于我国电力走节能型发展之路的思考《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10000字 2008年第12期
7、袁维海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集体经济》 独著 5500字 2008年第4期
8、袁维海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 《江淮》 独著 1500字 2008年第9期
9、袁维海构建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 《安徽农业科学》 独著 7800字 2008年第29期
10、Yuan Weihai, zhouweiliang On China City Management and Related Risks 合著 7100字 第二十七届国际行政学会、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国际会议宣读论文 2007年7月阿联酋阿布德哈比
11、袁维海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建设 《乡镇经济》 独著 8200字 2007年第2期
12、袁维海孙陶农村老年居民婚姻状况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吸附力研究 《乡镇经济》 合著 14000字 2007年第8期
13、袁维海创新就是动力 《中国企业报》 独著 1500字 2007年6月21日
14、袁维海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物流体系 《商场现代化》 独著 5100字 2007年第27期
15、袁维海孙刚民营企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及其对策研究 《时代经贸》 合著 7100字 2006年10月总第45期
16、王慧玲袁维海构建我国农村物流系统的研究 《技术经济》 合著 8100字 2006年第8期
17、袁维海杨善林构建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独著 6200字 2006年第3期
18、袁维海着力构建适合循环经济良性运行的政策体系 《技术经济》 独著 4700字 2006年第1期
19、袁维海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问题研究《乡镇经济》 独著 6400字 2006年第3 期
20、袁维海产业集群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政府作为《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7600字 2006年第3期
21、袁维海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取向《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合著 6600字 2005年第10期
22、袁维海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技术经济》 独著 5800字 2005年第10期
23、袁维海潘理权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合著 7800字 2005年第10期
24、袁维海构建和谐社会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7200字 2005年第7期
25、袁维海关于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合肥学院学报》 独著 6300字 2005年第5期
26、袁维海论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未来与发展》 独著 7600字 2004年第8期
27、袁维海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4800字 2004年第6期
28、袁维海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华东经济管理》 独著 7500字 2004年第1期
29、袁维海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铜陵学院学报》 独著 5300字 2004年第2期
30、袁维海关于电信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改革》 独著 9300字 2003年第10期
31、袁维海面向21世纪的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师》 独著 4000字 2002年第11期
32、袁维海论企业经营的家族式管理《技术经济》 独著 4000字 2002年第5期
33、袁维海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若干思考《管理现代化》 独著 6300字 2002年第4期 安徽省人民政府立法咨询员;
安徽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
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工商管理分委会副主任;
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安徽省区域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安徽省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
安徽省省直机关先进工作者(1998年);
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2002年);
安徽省高校专业带头人(2008年);
安徽省高校教学名师(2009年)。

阅读全文

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社科课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