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浙江省经济发展历程

浙江省经济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1-03-03 00:52:44

⑴ 浙江的经济情况

2008年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揭晓,浙江省27个县(市)进入中国经济百强县(市)。
其中,慈溪市居第7位,绍兴县居第8位;
余姚市居第11位,义乌市居第12位,诸暨市居第14位,温岭市居第15位,乐清市居第18位;
瑞安市居第20位,海宁市居第21位,桐乡市居第24位,富阳市居第28位,上虞市居第42位,平湖市居第47位,东阳市居第59位,临海市居第60位,嘉善县居第64位,长兴县居第65位,海盐县居第67位,宁海县居第72位,永康市居第74位,玉环县居第75位,象山县居第79位,临安市居第80位,德清县居第83位,嵊州市居第90位,奉化市居第91位,苍南县居第97位。
另外,浙江萧山成了杭州市萧山区,浙江鄞县成了宁波市鄞州区,像这样的县域都退出排名了。
浙江经济发展确是一个奇迹。以1978年与2008年相比,省内生产总值从124亿元增长到21486.9亿元,从全国第14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省内生产总值由331元增至42214元,首次突破6000美元。财政收入从27亿元增至3730.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1年居全国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2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据统计,到2001年末,浙江省拥有民营科技企业10366家,技工贸总收入3908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5%。浙江10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中,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有近800家,市县级高新技术企业约700多家,合计占民营科技企业的15%左右。这些企业是浙江经济的中坚力量,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⑵ 浙江的历史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有10000-1300年代上山文化、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唐朝时浙江先后属江南东道、两浙道,渐成省级建制的雏形。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元代时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明初改元制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11府、l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改为浙江省,建制至此确定。
“浙江”是钱塘江的古称,意为曲折的江水。唐代时,分江南东道设立两浙道,是为“浙”字第一次成为地方政府的名称,“浙江”之名由钱塘江流域,延伸至北起长江,南至平阳,西倚茅山、天目山,东滨大海,囊括太湖、钱塘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几大流域的共同的政治和文化地理名称。
这一区域在春秋战国以前为越人聚居地,也是越国的本部,又曾被吴国占领,后又成为楚国的一部分。秦统一中国后,即在这里设立会稽郡,属扬州。三国时属于东吴,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南朝。唐宋之际又相继为两浙道、吴越国和两浙路的辖区,因吴越国内设13个州级行政区,故并称“两浙十三州”。吴越国主要范围均为今天的浙江全境,以及上海市和福建省北部的建瓯、宁德、寿光,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即为今天吴越文化和吴语的占据主导的区域。
明朝初年,设置“浙江布政使司”(初期不含太湖地区的湖州府、嘉兴府),治杭州,而一些靠近福建的地区以苍南金乡为界,划入福建行省。自此大致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浙江省辖区域。

⑶ 浙江省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浙江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新安江电站为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和施工安装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浙江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 2010年,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730亿美元,增长33.4%;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35.7%,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上年的11.1%提高到11.4%。 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944个,比上年增加206个,合同外资200.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10亿美元。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合同外资81.1亿美元,实际外资41.4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29.1亿美元;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630家,投资总额40.2亿美元。全年实际对外直接投资为26.2亿美元,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312.6亿元。全年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8.53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3%和35.5%。全年专利申请12.07万件,专利授权11.46万件。
浙江外向型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国家批准的一类口岸10个,省级批准的二类口岸10个。有67个市县对外国人开放,37个市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先后批准建立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包括对外国人开放市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浙西南和浙西北广大腹地的梯度推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截止2008年底,浙江与世界上近2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巴西、墨西哥、多哥等国家设立了贸易公司或办事处。先后建立了30家省级专业进出口公司。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作领域广泛。来浙江投资的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项目涉及多种领域,截至2008年底,已有84家全球500强企业在浙江落户,投资了224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入90年代以来,对外友好交往发展也很快,已同9个国家结成了23对友好城市(县、州)关系和4对友好交流关系,与10多个国家的40多个民间组织建立了固定友好交流渠道。全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与国外建立了近百对友好关系,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相互进行科技交流,联合国等有关组织在浙江建立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等26个项目。

⑷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急急急

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是我省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我省体制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以后,我省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一个从开始起步到实现第一次飞跃的发展历程,总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也逐步提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正面临着努力实现二次飞跃的历史性任务。本文对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现状及主要特征、先发优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民营经济实现第二次飞跃面临新的形势进行了分析。
一、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按所有制经济成分划分,可以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通常我们将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称为民营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完成了第一次飞跃。回顾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至90年代初,民营经济以集体经济的大发展为主要特征。
这一阶段集体经济尤其是工业领域的集体经济所占比重大幅上升,个体私营经济进入初创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城镇和乡村集体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全省集体工业增加值仅17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2%。到1990年,集体工业增加值已达223亿元,比重达到 61.3%,12年时间集体工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5.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个体私营经济随着改革政策的逐步推出,以及出于谋生和对致富的渴望,开始进入初创时期。但在那个年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还受到很大限制,不少私营企业出于尚未解决合法生存的疑虑,或者为了少惹麻烦,迫不得已戴上了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因此,到1990年,当集体经济占GDP的比重高达53.1%时,个体私营经济所占比重仅为15.7%。
第二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民营经济以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为主要特征,集体经济开始萎缩。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发表,犹如春风给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民营经济迎来了第一次飞跃的机遇。1997年与1991年相比,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153.2万户和9.2万家,从业人员由155.8和16.9万人增至256.4和135.5万人,注册资金由40和7.3亿元增至219.9和470.6亿元。在工业领域,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1991-1997年,个体私营工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5.5%升至1997年的40.6%。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全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由1990年的141亿元增至1997年的156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5.7%上升到 33.7%。
在个体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集体经济由于改制等原因开始萎缩,占GDP的比重大幅回落,由1990年的53.1%下降到1997年的36.7%。
第三阶段: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营经济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但更多的表现为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形式。
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及随后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从此浙江民营经济在一个更加宽松的政治、政策和社会舆论环境下开始了新的一轮的蓬勃发展,并完成了民营经济的第一次飞跃。2002年,我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9.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7.1%,比1997年上升了13.4个百分点。这一阶段民营经济的产权形式更多的表现为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一方面,是由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步伐不断加快;另一方面,经过若干年积累的个体私营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客观上也产生了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联合、并购、合作的要求,于是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等混合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以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为例,1998年私营独资企业为952家,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为937家,分别占私营企业单位总数的42.3%和41.6%。到2002年,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达7467家,占私营企业单位总数的72.5%,比1998年上升了30.9个百分点,私营独资企业2252家,所占比重下降为21.9%。从个人资本金的分布来看,也更多的分布于产权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私营企业中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等混合民营经济中(见表1)。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作用
1、民营经济发展全国领先,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高。2002年,我省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5375.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9%,其中集体经济创造增加值1708.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9%,个体私营经济创造增加值3667.6亿元,占47.1%。与经济较发达的省市比较,我省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处于较为领先位置,2002年,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江苏(28.3%)、山东(29.1%)、上海(9.0%)高出18.8、18和38.1个百分点。2002年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3%,比我省低0.5个百分点,但广东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比重远高于我省,因此,广东的个体私营经济比重也比我省要低。
2、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了我省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综合实力的增强。一是民营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按现行价格计算,1979-2002年,全省GDP的增量中有69.1%的贡献份额来自于民营经济。二是民营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已占到全部从业人员的88.2%。1979-2002年全省新增就业人员1063.6万人,其中民营经济增加从业人员908.88万人,占85.5%。三是民营经济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税收收入达到769.8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0.6 %。四是民营经济成为外贸直接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直接出口额达88.6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0.1%,比1997年提高了23.5个百分点,如果加上民营企业经国有外贸公司渠道出口的部分,比重还要更高一些。五是民营经济投资成为我省投资需求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2002年全省民营经济投资完成额达2159.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62.2%。六是民营经济发展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农村居民为例,2002年与1997年相比,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1496元增加到2437元,占全年人均总收入的比重由31.7%上升到39.6%,2002年对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达65.8%,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大部分是依靠民营经济发展得到的。
(二)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由一个经济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得早、发展得快。如果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看成是第一次飞跃,那么在这一时期,我省民营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以量的扩张为主,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2002年与1991年相比,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152.9万户和24.7万家,分别增长52.4%和21.5倍;从业人员由155.8和16.9万人增至275.6和404.0万人,分别增长76.9%和22.9倍;注册资金由40亿元和7.3亿元增至359.4亿元和2156.0亿元,分别增长8倍和294倍。但从个私经济的总体发展状况看,散、小、低特征比较明显。根据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库资料,全省工业独立核算法人单位数为154789家,其中规模以上单位数(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为18626个,仅占12%,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数占了88%。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也以小商品多、大商品少,低档商品多、高档商品少,普通商品多、名牌商品少,生活消费类商品多、生产投资类商品少等粗放增长为特色。
2、总体上仍以创业和原始积累为主。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一些企业也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进入再次创业阶段。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的原始积累阶段。2002年,全省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平均注册资金只有87万元,即使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平均每个私营企业的实收资本也只有443万元,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42%,相当于国有企业平均实收资本的12%,股份有限公司的7%,外商投资企业的17%。
3、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家族制管理阶段。浙江的民营经济主要是以千家万户自发创办家庭工业的形式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一发展路径使得大多数企业停留在传统型家族制管理模式。由于传统型家族企业产权的稳定性、决策的灵活性、领导层内部的一致性、利益动力的有效性等优点,一方面易于被大多数民营企业所选择,另一方面,在创业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企业的发展确实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这一管理模式下,只要外界还没有影响企业生存的巨大压力,民营企业进行自身的制度创新动力不会太强。因为,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就必须打破传统型家族制管理模式,这对苦心经营多年的创业者及其家族成员来说都将面临处理家族和企业发展关系的若干痛苦抉择。一些家族企业为避免这种痛苦抉择,宁可满足于现状,安稳地求取既得利益。
4、经营领域有所拓宽,但仍相对集中于工业领域。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分布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转变,然后再向第三产业发展(见表2)。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受市场准入等限制,民营经济仍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工业领域。
从工业内部行业分布看,虽然民营经济除了国家垄断的行业之外,几乎涉足工业各领域,但仍相对集中。2002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总产值中制造业所占比重达到99.4%。在制造业内部,私营工业企业又主要集中于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2002年这五个行业总产值占全部私营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21.6%、8.1%、7.7%、7.3%和6.1%,五大行业合计所占比重达50.8%。
三、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处于领先优势的机理分析
2002年,浙江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在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对浙江经济的控制力相对较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浙江国有企业少,国家投资少,计划供应的物资和产品也少,就当时的体制而言,浙江处于劣势地位。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这一体制劣势反而转变为体制优势。1978年,全省集体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55.7%,其中集体工业增加值占36.2%,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很多。集体经济比重高,国有企业少,就意味着计划经济的生根和控制程度比较薄弱,这就迫使浙江的企业从市场上去寻找原材料和销售渠道,也就有可能从计划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导向的改革。浙江的民营经济就是在率先进行的市场导向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的。
2、浙江具有悠久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和人文传统。浙江的文化是以传统文化和海洋文化相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勤俭、和谐与秩序。从海洋文化讲,有开放意识、风险意识、经营意识、金融意识、创新意识。改革开放政策解除了束缚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条条框框,使浙江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迸发,很多创新都为全国开了先河。因此,浙江人的创业精神、致富欲望、投资意识、盈利动机和刻苦勤奋的劳动态度,以及众多的能工巧匠和外出人员,都为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政府相对宽松的管理,为浙江经济制度变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浙江的特点是人多地少,国有企业少,国家投资少,这就迫使广大人民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因此,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个体、私营经济在浙江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党的十五大关于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之前,产权制度的实际供给仍然是受政治约束的。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浙江民营经济得以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浙江各级政府在制度变迁中采取了一些默许乃至支持的做法,使得浙江民营经济能超前发展。如浙江省政府从实际出发,较少对群众自主的创业行为设定各种禁区,较少明令禁止,较少大面积打压。这种默许的做法,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支持,形成中央和基层群众之间的一个缓冲,有利于推进制度变迁。这种被浙江学术界一些人士称之为"无为而治"的领导方法,其实质是经济民主,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支持群众的制度选择,使千百万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洋溢着持久的积极性。
四、民营经济实现二次飞跃面临的形势
目前我省民营经济所占份额可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然而浙江经济要加快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民营经济的第二次飞跃。面对第二次飞跃,浙江民营经济面临以下变化趋势:
1、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发生了变化。首先,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得到了确立。十五大后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庄严地写进国家根本大法,使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有了宪法保障,为浙江民营经济的二次飞跃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治环境。其次,社会对浙江民营经济的规范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无序竞争、低价倾销、仿冒伪劣、环境污染、就业者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随着信用浙江、生态省建设等战略目标的提出,对民营经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重视环境保护以及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
2、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我省民营经济凭着创业起步早、市场化程度高、机制灵活、反应灵敏的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但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经济运行的环境已经发生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根本变化,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已是需求约束型的经济环境。同时,消费者选择产品也已从实用型趋向完美型,产品的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亦成为生产者角逐的焦点,低品位的产品逐渐受冷遇并将被淘汰出局。那么,以粗放增长、外延扩张为特征之一的我省民营经济所面临的市场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如何面对变化了的市场,将是我省民营经济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
3、竞争对手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民营经济是在与机制僵化的国有企业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民营经济的竞争对手已是改制后竞争力大大增强的国有企业、国内其他省市也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以及国际跨国公司,特别是与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跨国公司的竞争将会非常残酷。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必须遵循WTO的游戏规则。这给我省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创新思维,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4、民营经济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据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资料, 1998年,年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到1亿元的私营企业单位数为95家, 1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单位数为35家,2002年分别上升到670和365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比重分别上升2.3和1.9个百分点(见表3)。二是民营企业自身成长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经营领域的拓宽、技术层次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家族制管理制度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要求民营企业对家族企业进行家企分离的改革,完善产权治理结构,提高内部管理的科学性,以适应加快发展和市场形势的需要。

⑸ 浙江经济发展如何

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多年来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见他的可发展水平甚高。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分别增长3.3%、12.4%和12.3%。人均GDP为5205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90美元,仍居国内各省第二位),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5年的6.7∶53.4∶39.9调整为2010年的5.0∶51.9∶43.1。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0.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5.0%;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7%。随着整体经济恢复平稳较快发展,各行业也逐渐回到均衡发展态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为本省经济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除房地产业有所回落外,各行业都保持较快发展。 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综合性的农业高产区域,以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见长,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 毛竹产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新安江电站为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和施工安装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浙江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 2010年,进出口总额为2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进口730亿美元,增长33.4%;出口1805亿美元,增长35.7%,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从上年的11.1%提高到11.4%。 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944个,比上年增加206个,合同外资200.5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10亿美元。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合同外资81.1亿美元,实际外资41.4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29.1亿美元;经审批和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630家,投资总额40.2亿美元。全年实际对外直接投资为26.2亿美元,继续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一。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312.6亿元。全年城镇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58.53平方米。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4.3%和35.5%。全年专利申请12.07万件,专利授权11.46万件。
浙江外向型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有国家批准的一类口岸10个,省级批准的二类口岸10个。有67个市县对外国人开放,37个市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先后批准建立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包括对外国人开放市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浙西南和浙西北广大腹地的梯度推进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截止2008年底,浙江与世界上近2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经济贸易关系,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巴西、墨西哥、多哥等国家设立了贸易公司或办事处。先后建立了30家省级专业进出口公司。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作领域广泛。来浙江投资的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合作项目涉及多种领域,截至2008年底,已有84家全球500强企业在浙江落户,投资了224家外商投资企业。。进入90年代以来,对外友好交往发展也很快,已同9个国家结成了23对友好城市(县、州)关系和4对友好交流关系,与10多个国家的40多个民间组织建立了固定友好交流渠道。全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也与国外建立了近百对友好关系,每年有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相互进行科技交流,联合国等有关组织在浙江建立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等26个项目。

⑹ 谁能叙述一下浙江省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决策, 这既是应因宏观调控新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也是应因浙江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再造浙江经济发展优势的重大决策。推进名牌战略,是建设“ 品牌大省”的核心内容。 它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我省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竞争力, 保证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实施名牌战略 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浙江是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 1992年省政府2号文件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 我省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 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浙江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位居全国第二; 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种,其中,工业产品819种, 农业产品215种,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种。 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努力拓展市场份额,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据统计, 工业名牌产品的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 利税总额占40%,出口创汇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8%。 实施名牌战略,对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浙江省不少地方坚持“抓质量、扩规模、增实力、上水平、树形象” 的工作思路,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温州市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涌现出25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个全国质量管理奖生产企业, 集聚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 中国锁都”、“中国制笔之都”等19个国家级生产基地, 树立起温州行业品牌的良好形象,也为“品牌温州” 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广大企业以名牌创建为契机, 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涌现出一批质量管理的先进典型。 他们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开展质量管理评审, 积极开展全员质量管理,通过上下道工序调查、质量演讲比赛、 技能竞赛、质量知识竞赛、产品比对试验、 QC小组成果发表等形式, 激发了员工参与企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了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为提升产品质量, 创建名牌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 一些传统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后,以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品种不断创新、品质日益提高,出口、销售收入、 利润指标普遍提高,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代表纺织业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我省拥有率已从几年前的3% ,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传统纺织产业整体得到提升。 中国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累计技改投入超过6 亿元,将电子计算机控制应用到黄酒发酵生产过程中, 并对一些黄酒生产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 解决了许多困扰黄酒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进名牌战略 当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我省“品牌大省” 建设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 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 有些企业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企业规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辐射不强, 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很低;不少企业在技术上有所进步, 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较少,核心技术还是从国外引进; 有些企业比较善于在商品市场上进行运营, 但能够运用国际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来进行运营的还是不多。 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 做到无牌贴牌变有牌,有牌变名牌, 培育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努力创造若干世界名牌, 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 下一步深入推进名牌战略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调整思路,围绕“品牌大省”建设, 深化名牌战略。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内涵, 积极发挥名牌战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军作用。 要从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对各级政府、 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的品牌意识教育,通过理论学习、 方法学习和实务学习, 了解和掌握创名牌的一般规律并能运用于名牌战略的实践中。 要调整实施名牌战略的重点方向, 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名牌群体。 从国内外名牌战略的实践来看,从我省经济结构特点看, 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品牌经营方式, 推动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坚持保护建设和节约整治并重,缓解资源要素环境压力的有效举措。 实施名牌战略,必须从最基础的市场调研做起,了解相同产品、 相近企业、同一行业的产品市场情况,包括市场空间、市场定位、 市场价格、市场服务、市场营销及企业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 从中寻找市场盲区或盲点,创造名牌的市场空间, 形成名牌的发展优势。 (二)加强研究,科学规划,着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 要在保持我省现有名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解决品牌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 研究名牌战略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打造“ 品牌大省”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部署, 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综合实力为目标, 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为抓手,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集中资源、 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名牌产品,带动全省企业质量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结构优化、 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我省由“制造大省”向“ 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从浙江经济的实际出发, 制定符合浙江经济特点和企业现状的名牌战略实施和发展规划,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国家级名牌和若干世界级品牌, 扩展我省名牌的产业领域,提高名牌经济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 在打造区域名牌、服务(三产)名牌和农产品名牌上花功夫, 带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层次, 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体形象; 发挥名牌的带动及其对资源的整合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 促进有限的资源向名牌龙头企业集聚,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提升。 (三)推进区域块状经济向优势名牌集聚,积极创建区域名牌。 浙江以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 是我省产业经济的一大特色。进一步整合这种块状经济, 并将其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中, 有助于增强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 要对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加速进行整合、扩容和提升, 在充分利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强化创新,合理布局。 要着力弥补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着力延伸产业链, 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 使块状经济区不仅仅是大量企业的简单集聚, 而且成为从产品研发到品牌整合扩展的一个完整体系,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制造”的大本营。要采取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的方法,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名牌”。 (四)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政府服务和引导, 推进名牌的培育和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对名牌培育和名牌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 把竞争重心调整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增加市场占有率, 增强名牌竞争力上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积极推动企业走品牌之路,引导企业加强对消费需求、营销环节、 竞争对手、未来市场变化的分析,结合自身优势调整市场战略, 确立品牌形象。要着力抓好重点行业、 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争名创牌工作。对地方优势产业、省级名牌、 有希望争创国家名牌、冲刺世界级名牌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排队,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同时, 要注重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行业、 高技术产业中培育和发展强势品牌。要营造“千家争名牌、 万家创品牌”的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名牌战略实施。 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软环境。 持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 为名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断改善名牌评价和推荐工作, 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符合竞争规则的评价和推荐机制, 确保名牌战略的顺利实施。 在长三角地区省级名牌互认协定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二省一市名牌战略的交流和联动保护机制。 (五)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完善品牌建设配套措施。 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品牌大省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市场环境、产业结构、金融投资、 贸易条件和法制建设等方方面面。 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国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为在推进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美国是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鼓励企业创造名牌、 走品牌发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积极的政府行为;日本、 韩国和欧洲等也在激励企业提高质量、 创造名牌方面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广东、山东、江苏、 福建等地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纷纷出台政策, 激励和扶植名牌企业。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 我省应该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造名牌、走品牌发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相当部分企业创牌意识不强, 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因此, 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的质量, 树立浙江中小企业良好的质量形象, 是我省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环节。一是品牌带动。 通过争名牌创品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二是对中小企业的质量帮扶。以创自主品牌为抓手, 加强质量基础工作,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中小企业而言, 创自主品牌,必须有质量作支撑;而产品质量的提高, 又为争创自主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⑺ 为什么浙江这些年经济发展的好,主要有哪些原因

因为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并且交通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国家也给予它一定的政策支持,当地人也乐意从事商活动

⑻ 浙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综合性的农业高产区域,以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见长,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 毛竹产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也是全国的一个重点渔业省,渔业已由传统的生产型,逐步过渡到现在的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海洋捕捞量居全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浙江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新安江电站为国内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和施工安装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浙江境内交通条件日趋改善。 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多年来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见他的可发展水平甚高。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1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分别增长3.3%、12.4%和12.3%。人均GDP为5205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90美元,仍居国内各省第二位),增长10.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2005年的6.7∶53.4∶39.9调整为2010年的5.0∶51.9∶43.1。从各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0.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5.0%;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为5.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3.7%。随着整体经济恢复平稳较快发展,各行业也逐渐回到均衡发展态势。工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速比去年提高了6.7个百分点,为本省经济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除房地产业有所回落外,各行业都保持较快发展。

⑼ 浙江省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决策,这既是应因宏观调控新形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因浙江经济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再造浙江经济发展优势的重大决策。推进名牌战略,是建设“品牌大省”的核心内容。它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我省经济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产业层次,增强经济竞争力,保证浙江经济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
实施名牌战略
为打造品牌大省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浙江是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2号文件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我省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位居全国第二;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种,其中,工业产品819种,农业产品215种,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种。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努力拓展市场份额,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据统计,工业名牌产品的销售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利税总额占40%,出口创汇占全省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8%。
实施名牌战略,对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浙江省不少地方坚持“抓质量、扩规模、增实力、上水平、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内练素质,外树形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温州市实施“质量立市、名牌兴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25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个全国质量管理奖生产企业,集聚了“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中国锁都”、“中国制笔之都”等19个国家级生产基地,树立起温州行业品牌的良好形象,也为“品牌温州”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广大企业以名牌创建为契机,推动企业质量管理上水平,使全省涌现出一批质量管理的先进典型。他们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持续开展质量管理评审,积极开展全员质量管理,通过上下道工序调查、质量演讲比赛、技能竞赛、质量知识竞赛、产品比对试验、QC小组成果发表等形式,激发了员工参与企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为提升产品质量,创建名牌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名牌战略,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一些传统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后,以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突破口,品种不断创新、品质日益提高,出口、销售收入、利润指标普遍提高,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代表纺织业国际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我省拥有率已从几年前的3%,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我省的传统纺织产业整体得到提升。中国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累计技改投入超过6亿元,将电子计算机控制应用到黄酒发酵生产过程中,并对一些黄酒生产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攻关,解决了许多困扰黄酒业多年的技术难题。
按照品牌大省要求
深入推进名牌战略
当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我省“品牌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我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有些企业增长速度很快,但是企业规模不大,品牌集聚和辐射不强,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还很低;不少企业在技术上有所进步,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是较少,核心技术还是从国外引进;有些企业比较善于在商品市场上进行运营,但能够运用国际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来进行运营的还是不多。按照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延伸品牌,做到无牌贴牌变有牌,有牌变名牌,培育更多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努力创造若干世界名牌,努力打造“品牌大省”的要求,下一步深入推进名牌战略要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调整思路,围绕“品牌大省”建设,深化名牌战略。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品牌大省”的内涵,积极发挥名牌战略在打造“品牌大省”中的主力军作用。要从品牌教育入手,加大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领导的品牌意识教育,通过理论学习、方法学习和实务学习,了解和掌握创名牌的一般规律并能运用于名牌战略的实践中。要调整实施名牌战略的重点方向,积极打造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名牌群体。从国内外名牌战略的实践来看,从我省经济结构特点看,以科技创新和现代品牌经营方式,推动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保护建设和节约整治并重,缓解资源要素环境压力的有效举措。实施名牌战略,必须从最基础的市场调研做起,了解相同产品、相近企业、同一行业的产品市场情况,包括市场空间、市场定位、市场价格、市场服务、市场营销及企业运作模式和企业文化建设,从中寻找市场盲区或盲点,创造名牌的市场空间,形成名牌的发展优势。
(二)加强研究,科学规划,着力培育,提升品牌集中度。要在保持我省现有名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决品牌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研究名牌战略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品牌大省”的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品牌大省”的战略部署,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提高综合实力为目标,以深入实施名牌战略为抓手,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集中资源、力量,着力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名牌产品,带动全省企业质量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实现我省由“制造大省”向“品牌大省”的跨越。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浙江经济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浙江经济特点和企业现状的名牌战略实施和发展规划,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国家级名牌和若干世界级品牌,扩展我省名牌的产业领域,提高名牌经济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面;在打造区域名牌、服务(三产)名牌和农产品名牌上花功夫,带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层次,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塑造浙江品牌的整体形象;发挥名牌的带动及其对资源的整合作用,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有限的资源向名牌龙头企业集聚,完善产业链,促进产业提升。
(三)推进区域块状经济向优势名牌集聚,积极创建区域名牌。浙江以企业集群和产业集聚为特征的块状经济,是我省产业经济的一大特色。进一步整合这种块状经济,并将其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中,有助于增强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此,要对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加速进行整合、扩容和提升,在充分利用现有园区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强化创新,合理布局。要着力弥补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着力延伸产业链,形成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使块状经济区不仅仅是大量企业的简单集聚,而且成为从产品研发到品牌整合扩展的一个完整体系,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浙江制造”的大本营。要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着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区域名牌”。
(四)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政府服务和引导,推进名牌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对名牌培育和名牌发展所具有的推动作用,把竞争重心调整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增加市场占有率,增强名牌竞争力上来。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推动企业走品牌之路,引导企业加强对消费需求、营销环节、竞争对手、未来市场变化的分析,结合自身优势调整市场战略,确立品牌形象。要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争名创牌工作。对地方优势产业、省级名牌、有希望争创国家名牌、冲刺世界级名牌的产品和企业进行排队,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力争尽快取得突破。同时,要注重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点行业、高技术产业中培育和发展强势品牌。要营造“千家争名牌、万家创品牌”的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名牌战略实施。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经济工作的软环境。持续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的力度,为名牌的培育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名牌评价和推荐工作,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符合竞争规则的评价和推荐机制,确保名牌战略的顺利实施。在长三角地区省级名牌互认协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二省一市名牌战略的交流和联动保护机制。
(五)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完善品牌建设配套措施。实施名牌战略、打造品牌大省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场环境、产业结构、金融投资、贸易条件和法制建设等方方面面。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国家的力量和政府的行为在推进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是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鼓励企业创造名牌、走品牌发展之路方面有不少积极的政府行为;日本、韩国和欧洲等也在激励企业提高质量、创造名牌方面采取了不少政策措施。广东、山东、江苏、福建等地政府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纷纷出台政策,激励和扶植名牌企业。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我省应该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造名牌、走品牌发展之路。
(六)以品牌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小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我省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相当部分企业创牌意识不强,质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因此,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的质量,树立浙江中小企业良好的质量形象,是我省实施名牌战略的重要环节。一是品牌带动。通过争名牌创品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二是对中小企业的质量帮扶。以创自主品牌为抓手,加强质量基础工作,推动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中小企业而言,创自主品牌,必须有质量作支撑;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又为争创自主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⑽ 浙江的历史

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邦".历史悠久,积储深厚.从考古资料看,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到了距今六,七千年至四,五千年间,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先民们在这里劳动生息,开辟草莱,改造自然.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分别属于河姆文化(距今6000-7000年),马家浜文化(距今5000-6000年)和良渚文化(距今4000-5000年).在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种类齐全的骨,石,陶,木制成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稻谷,榫卯结构清楚的木构件,以及色彩鲜艳的漆碗,依然能吹出动听音响的原始骨哨等.表明了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史前文明,证明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浙江分属吴,越两国.以会稽(今绍兴)为都城的越国,在越王勾践时期曾经相当富强.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在浙江设置了会稽郡.三国时期(公元220- 280年),浙江富阳人孙权建立了吴国.公元十世纪初,浙江临安人钱liu建立吴越国,以今杭州为都城.南宁王朝(公元1127-1279年)建都临安(今杭州)150余年.元代(公元1206-1368年)浙江属江浙行中书省.明朝时(公元368-1644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辖杭,嘉,湖,宁,绍,台,金,严,温,处11府,1州(安吉州),75县,省界区域基本定型.清朝(公元1616-1911年)初期地方行政承袭明朝,康熙(公元1661-1722年在位)初年始为省,浙江省的建置至此大体确定.
浙江经济开发较早.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184年),浙江就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煮盐业,制瓷业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公元三世纪以后,浙江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商业也日渐繁荣.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浙江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农业产量大有提高,杭州,嘉兴地区成了中国江南重要的粮食产地.丝织,瓷嚣,造纸等手工业生产发达,商品货币经济活跃,明州(今宁波)成为当时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公元十世纪以后,浙江进入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富庶地区之一.农业生产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丝织,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已居当时中国的领先地位.商业性集镇纷纷兴起.海外贸易不断扩大.丝绸,茶叶,瓷嚣是当时输出的主要商品.现在的宁波,温州,是当时中国东南部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海上航运可达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

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海港日益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发展滞缓.直至1949年5月,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迎来了新生,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阅读全文

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历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