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山西省经济发展速度

山西省经济发展速度

发布时间:2021-03-03 09:46:17

『壹』 山西近年来发展情况如何它的省会太原能算作几线城市

山西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拥有3700多万人口,也是我国的产煤大省。这里不仅有煤,而且有重工业。但是由于这两年山西出现了产能过剩,所以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如前两年。那么山西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如何呢?他的省会太原能算作几线城市呢?

山西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但是在缓慢回升。虽然说由于产能过剩导致了山西的经济停滞不前或者说不景气,但是山西在2018年的总产值达到了16,818亿元,比2017年同步增长了6.7%。而且已经过了全国的及格线。

太原的奢侈品消费在全国名列前茅。走在太原的大街小巷,我们能够看到街头有很多的豪车,而且有一项数据表示太原街头的豪车比例占到了全国第1位。所以提起太原,就能够让人联想到土豪,联想到豪车。

『贰』 山西经济发展过程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042.4亿元,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又加快0.2个百分点,再创1985年以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3.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810.1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978.9亿元,增长12.7%。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大关,达到1106美元,迈上一个重要台阶。
主要市场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其中城市上涨3.6%,农村上涨5.4%。从分月情况看,呈现出冲高回落的倒“∪”走势,全年平均涨幅比最高的7月份(6.2%)回落2.1个百分点。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1%,比最高的9、10两月的涨幅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6.1%,分月走势呈先高后低的态势,全年平均涨幅比最高的4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4.5%,整体走势呈现稳中趋降的格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3%,呈现逐月平缓上升的态势。
劳动就业状况明显改善。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466.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53.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013万人。全年全省新增就业岗位41.7万个,完成全年目标(28万个)的148.9%。全省下岗再就业人数达到15.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14万人)的111.1%,其中“4050”人员5.1万人。全省登记失业率3.2%,控制在了4.5%的目标范围之内。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主要农作物产量较快增长。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促进粮食生产的八项政策等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以及粮食价格的上扬,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之相对较好的气候因素,为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88.1万亩,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秋粮面积3376.6万亩,增长8%。粮食总产达到106.2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0.3亿公斤,增长10.8%,成为我省历史上第三个突破百亿公斤的年份(1998年为108.1亿公斤,1996年为107.7亿公斤)。全年棉花播种面积达到171.9万亩,是1996年以来最多的一年,总产达到12万吨,成为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1984年为13.3万吨,1982年为12.1万吨)。
政策驱动、结构调整推动和市场价格拉动下,全省畜牧业生产更加健康地发展。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到82.9万吨,比上年增长7.7%;禽蛋产量52.0万吨,增长3.4%;牛奶产量61.1万吨,增长14.8%。年末大牲畜存栏321.0万头,比上年增长2.1%;猪存栏600.7万头,增长8.7%;羊存栏1186.9万只,与上年基本持平。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全省水产品产量3.5万吨,比上年增长13.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全省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紧紧扭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不放松,“1311”规划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不断推进,有力促进了全省工业的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42.9亿元,增长21.5%。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业经济增长在经过二季度高位回调整理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一季度增长23.9%,二季度增长18.8%,三季度增长22.1%,四季度增长21.7%。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全省国有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集体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0.8亿元,增长18.8%;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增长5.3%;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04.3亿元,增长24.1%;外商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8.6亿元,增长9.2%。全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2%。煤炭、炼焦、冶金、电力等主导行业高速增长。全省37个行业大类比上年增长的有31个,占83.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5.7%,炼焦业增长26.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0.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1.0%,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8.5亿元,增长30.6%。从进度完成情况看,呈现出平稳回落的态势。全年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7.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4.2个百分点。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9.8 亿元,增长31.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7亿元,增长26.1%。
五、能 源
一、二次能源投资、生产继续较大幅度增加。全年全省能源工业投资共完成502.6亿元,比上年增长64.9%。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中用于煤炭工业的投资143.5亿元,增长80.0%;用于电力工业的投资193.6亿元,增长50.0%。全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4.3亿吨,比上年增长11.3%;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1.9亿吨,增长16.8%。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受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增强和上年基数较低的影响,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速加快。全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8亿元,增长21.3%,增幅排全国前列。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63.5亿元,增长19.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21.3亿元,增长2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20.2%,餐饮业增长25.3%,其他零售增长32.3%。
七、对外经济贸易
海关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省累计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5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2%。其中出口40.3亿美元,增长77.6%,进口13.5亿美元,增长64.6%,进、出口增幅双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6.8亿美元。在出口中,一般贸易38.3亿美元,增长74.7%;加工贸易2.0亿美元,增长188.8%;机电产品出口4.1亿美元,增长49.5%。在进口中,一般贸易10.9亿美元,增长52.3%;加工贸易2.1亿美元,增长3.5倍;其他贸易4542万美元,下降15.6%。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12公里。公路通车里程65813公里,比上年增加2691公里,增长4.3%;高速公路达到1347公里,增长11.2%。省城太原对外航线38条,可直通全国45个城市。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全省财政总收入一年内突破400亿元、500亿元两个大关,全年达到533.5亿元,比上年增长41.2%,增收额达到155.6亿元,是建国以来我省财政增收最多的一年。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5.2亿元,增长37.7%,增幅居全国前列。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强势增长,拉动力显著提高。全年全省四大税种共计完成税收421.3亿元,同口径增长42.2%,增收125.1亿元,占到财政总收入增量的80.4%,拉动总收入增长33.1个百分点,充分显示了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成果。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1949件,授权专利118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1.8%和1.2%。全省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39份,成交金额5.99亿元。科研机构通过技术市场向各类企业共转让科技成果320项,比上年增加72项,增长29.0%。

『叁』 山西经济发展状况

山西经济状况

山西地处西部内陆,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制约,但是在5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使山西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为山西经济今后更快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可达17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财政总收入19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
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军工、医药、轻纺、塑料制品工业等门类齐全,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邮电通讯事业进入"八五"时期后,解放思想,奋力赶超,在较短的时间内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省的交通运输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和民用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干支衔接,四通八达,日益趋于协调和发展。山西铁路以南北同蒲线和石太线为主干,形成石太、京原、京包、太焦、邯长、候月、大秦和南北同蒲9条大铁路干线13条主要支线和400多条专用线的铁路运输网络,分别与国家的铁路大动脉京包线、京广线、陇海线相衔接,可通达全国各大城市和秦皇岛、天津、石臼所等海岸码头。1996年建成通车的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与北京--石家庄高速公路相接,汇入京津唐、京深高速公路网络。1998年建成通车的原--太高速公路(太原至原平)是建设贯穿全省南北的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的阶段工程。目前,山西的公路交通已形成以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网络,沟通各邻省与省内城乡,衔接铁路重要工矿企业重要经济作物区的公路网络和以国有运输为主体,集体和个体运输业竞相发展,并已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的交通工业体系和运输管理体制。
山西民航事业同样有了较快发展,目前与太原通航城市23个,航线22条,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的航线网络。改扩建后的太原机场可起降各类大中型飞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可达1.35万吨。
1992年以来,乡镇企业每年以平均40%的速度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山西农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山西农业正逐步走上贸农工一体化的道路。
山西的总耕地面积约3656.5千公顷,占土地自面积的23%。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盛产玉米、谷子、水稻、小麦、高粱、土豆、薯类、荞麦、糜子和豆类粮食作物,及棉花、烟叶、甜菜、油料和麻类等经济作物,干鲜果品主要有苹果、核桃、红枣、梨和葡萄,还有党参、黄芪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养殖业主要饲养猪、牛、羊、鸡、兔、驴、马、骡及养蚕、养蜂业。山西的淡水养鱼近年来不断发展,可基本满足城市鲜活鱼类的供应。

『肆』 山西好不好,经济水平怎么样

经济发展还是比较慢。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810.03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91亿元,增长16.3%。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生产总值连续跨越4000亿元、5000亿元,年均增长10.9%,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稳居“第一方阵”。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预计达到10778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到1114.98亿元;非公经济占比突破50%,达到5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174.67亿元;金融业增加值643.88亿元,占GDP比重突破10%,达到11.1%。12项经济指标较2010年实现“翻番”②。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比由2010年的4.0∶41.9∶54.1调整为3.8∶37.3∶58.9,提前2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3%。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丰”,“一区三带七板块”③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渭北工业区建设全面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098户,较2011年增加242户。8个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聚集区加快建设,服务业占GDP比重较2010年提高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强劲,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6%左右,高出GDP增速5.1个百分点。半导体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持续高速增长,“五区一港两基地”的板块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板块正加快成为支撑和带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美丽西安建设取得新成效。秦岭保护步入法治化轨道,违规采矿、违法建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景观提升、绿道建设等9项重点工程顺利完成。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达标,共计造林36.48万亩。新建公园30个、绿地广场363个,新增城市绿地193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7%提高到42.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9.5平方米提高到11.6平方米。“八水润西安”工程扎实推进,渭河西安段“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完成,公式河污染治理实现达标,新增生态水面9573亩、湿地面积2.1万亩,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3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5%。建成国家级生态区2个、省级以上生态示范区县3个、市级以上生态镇村209个。特别是,2013年初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治污减霾工作,将其列为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的头号工程,累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75.6亿元、拆改燃煤锅炉1335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15万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138天增加至去年的251天,“西安蓝”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新常态。
——城市综合承载力得到新提升。大力推进主城区“南优、北拓、东延、西联”战略,深入实施古城复兴计划、缓堵保畅工程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全市建成区面积从395平方公里增加到5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69%提高到73%左右,累计完成城建投资1531.4亿元,是“十一五”的1.7倍。南门区域综合改造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重大示范工程,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等5处历史古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地铁1、2号线建成运营,3号线实现长轨贯通,通车里程达到52公里,日均客运量接近100万人次。改造城市道路170余条,新建人行天桥、地下通道41座,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8.1平方米,较2010年提高2.5平方米。投放公共自行车4.2万辆,服务网点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新建高速公路3条,改造国省道干线公路270公里,建成等级客运场站5个,农村二级公路实现全覆盖,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铁路北客站建成投用,西安成为国内重要的高铁枢纽。启动实施10项水源工程,李家河水源工程建成供水,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30万吨。建成750千伏西安南输变电工程,累计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364.1万千伏安,新增年供气能力6亿立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7亿平方米,分别是“十一五”的1.2、1.4和3.2倍。9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和6个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建设④,提前完成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特别是经过18年不懈努力,我市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这是870万西安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新动能。坚持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制定公布市级行政许可目录,分四批取消、下放、调整了312项行政事权。扎实推进“营改增”扩围试点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新增企业数量呈现“井喷”之势,各类市场主体总数达到63.8万户,较2010年增加29.7万户。启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试点有序推进,西纺集团与五环集团完成重组整合。城市网格化管理全面推开,建立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大城管格局。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流转土地56.3万亩。持续加大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力度,累计实现技术成果交易额2120亿元,科技企业小巨人总数超过7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4.5%,较2010年提高3.3个百分点,去年专利申请量突破6万件,是2010年的4.2倍。此外,政府机构改革、公车改革、区县公立医院改革、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司法改革等关键领域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对外开放有了新突破。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全面启动。欧亚经济论坛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十大平台之一。成功举办三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倡导发布《西安宣言》。“长安号”实现常态化运营。“西安港”成为我国首个拥有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并正式获批国家一类陆路开放口岸。西安综合保税区、高新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顺利完成,开通国际航线36条,成为西北首个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浐灞生态区获批建设领事馆区,韩国、泰国、柬埔寨分别设立驻西安总领事馆,国际友好城市增至27个。累计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836个,展会成交额达到5768.4亿元。去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进出口总值252.6亿美元,服务外包合同额14.9亿美元,分别是2010年的2.6、3.5和5.1倍。我市荣登联合国“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榜单。
——民生改善增进新福祉。全市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2852.74亿元,是“十一五”的3.7倍。扎实办好每年“十项惠民实事”,大力推进“十项清零行动”⑤,累计新增城镇就业62.95万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3.69万人次,分别比“十一五”增加4.26万人和145.29万人次,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188元和14072元,是2010年的1.8倍和2.0倍;完成86个城中村、33个棚户区征收搬迁,回迁群众26万人;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57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万户,解决了全市40.1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受益群众达到130万人;52.7万贫困人口按现行标准实现脱贫,组织实施移民搬迁9.4万人;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48处,在全省率先全面解决了规划内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教育投入持续增长,累计达到522.6亿元,是“十一五”的3.1倍,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幼儿园528所,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96所,浐灞一中和丝路学校2所民族学校建成投用,实施了36所开发区学校、幼儿园建设,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38.4万人。完成了市中医医院、市胸科医院等6所医院的新建、迁建工作,新农合参合率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2%和98.5%,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参保率达到99.9%。新增养老机构63家、农村幸福院412个、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447处,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3.7万张。先后5次提高城乡低保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出台改善城区困难群众生活“22条措施”,更多特殊群体的突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平安西安”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建立完善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三环内68个警务站投入使用,全市电梯安全监控平台(96333)建成运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验收,连续2届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七连冠,民族、宗教、参事、人防、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等领域工作都得到全面加强,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伍』 山西经济状况

山西地处西部内陆,尽管经济发展存在着很大制约,但是在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使山西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为山西经济今后更快更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可达176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财政总收入19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0元。
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已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体系。能源、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电子、军工、医药、轻纺、塑料制品工业等门类齐全,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邮电通讯事业进入"八五"时期后,解放思想,奋力赶超,在较短的时间内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全省的交通运输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和民用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干支衔接,四通八达,日益趋于协调和发展。山西铁路以南北同蒲线和石太线为主干,形成石太、京原、京包、太焦、邯长、候月、大秦和南北同蒲9条大铁路干线13条主要支线和400多条专用线的铁路运输网络,分别与国家的铁路大动脉京包线、京广线、陇海线相衔接,可通达全国各大城市和秦皇岛、天津、石臼所等海岸码头。1996年建成通车的太原至旧关高速公路与北京--石家庄高速公路相接,汇入京津唐、京深高速公路网络。1998年建成通车的原--太高速公路(太原至原平)是建设贯穿全省南北的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的阶段工程。目前,山西的公路交通已形成以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道路为网络,沟通各邻省与省内城乡,衔接铁路重要工矿企业重要经济作物区的公路网络和以国有运输为主体,集体和个体运输业竞相发展,并已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的交通工业体系和运输管理体制。
山西民航事业同样有了较快发展,目前与太原通航城市23个,航线22条,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的航线网络。改扩建后的太原机场可起降各类大中型飞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可达1.35万吨。
1992年以来,乡镇企业每年以平均40%的速度发展,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山西农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山西农业正逐步走上贸农工一体化的道路。
山西的总耕地面积约3656.5千公顷,占土地自面积的23%。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种植业盛产玉米、谷子、水稻、小麦、高粱、土豆、薯类、荞麦、糜子和豆类粮食作物,及棉花、烟叶、甜菜、油料和麻类等经济作物,干鲜果品主要有苹果、核桃、红枣、梨和葡萄,还有党参、黄芪等多种名贵中药材,养殖业主要饲养猪、牛、羊、鸡、兔、驴、马、骡及养蚕、养蜂业。山西的淡水养鱼近年来不断发展,可基本满足城市鲜活鱼类的供应。

『陆』 山西省经济为啥落后

我一直以为,山西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地区,现在的经济落后只是政策和原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最近在深入地研究现代晋商后,我觉得山西经济落后的另有原因。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之一,文化的底蕴极其深厚。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其实成了改革初期山西经济发展的思想包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何其难。在沿海很多地方是行动在前,政策在后,而在山西有了政策也不行动,因为什么?政策和多年的文化有冲撞!
近几年,表面上看,山西的经济排名是好一点了,但实际上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好了。这种排名进步是由于煤炭市场的好转,还是资源的生意。大家都知道中东产油国家的收入很高,但谁都不会认为中东的产油国是发达国家。
现在不管怎说,山西从煤上是赚了一大把,关键是这钱如何用?用好了,山西的经济能上个大大的台阶,用不好,则空留污染给后人。
这钱如何用,实际就看山西商人的观念了。几把煤款就把北京、上海的房商搞得双眼喷血了,就把高档车把羊往家赶,活脱脱的中东油老板的形象!
山西能有好的文化底蕴,那是因山西多年的重文、重仕。现在在植于山西人脑子中的,仍然是仕。你别看那些煤老板在人前不可一世,在当官的面前全是孙子。
这么多年有人不断研究山西文化的根本,有黄河文化、晋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很多,这都是表象,在种种表象背后,植于山西人灵魂深处的是官本位,或说大点是官文化。电视剧《乔家大院》最后,乔致庸不也是跪在老佛爷脚下吗?不也得借钱给老佛爷吗?
能有机会当官的一定要当官,没有机会当官的也必须要和当官的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形成强势政府,这种强势政府造成了经济的缓慢发展。

『柒』 山西经济发展怎么样啊

<
#
#
^_^
#
#
><
#
#
^_^
#
#
>









,山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我省回经济发展与全国答平均水平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遏制,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形势,客观全面地研究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分析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对各地区经济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是决策部门衡量本地区的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现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参考。本文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0个行政区(由于吕梁某些原始统计数据取得比较困难,这里暂不研究——作者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产业结构的格局,探讨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捌』 山西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改革开放二抄十多年来,山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遏制,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形势,客观全面地研究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分析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对各地区经济的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是决策部门衡量本地区的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发现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参考。本文采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10个行政区(由于吕梁某些原始统计数据取得比较困难,这里暂不研究——作者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山西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产业结构的格局,探讨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玖』 山西的经济为什么这么落后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之一,文化的底蕴极其深厚。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其实成了改革初期山西经济发展的思想包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何其难。在沿海很多地方是行动在前,政策在后,而在山西有了政策也不行动,因为什么?政策和多年的文化有冲撞!
近几年,表面上看,山西的经济排名是好一点了,但实际上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好了。这种排名进步是由于煤炭市场的好转,还是资源的生意。大家都知道中东产油国家的收入很高,但谁都不会认为中东的产油国是发达国家。
现在不管怎说,山西从煤上是赚了一大把,关键是这钱如何用?用好了,山西的经济能上个大大的台阶,用不好,则空留污染给后人。
这钱如何用,实际就看山西商人的观念了。几把煤款就把北京、上海的房商搞得双眼喷血了,就把高档车把羊往家赶,活脱脱的中东油老板的形象!
山西能有好的文化底蕴,那是因山西多年的重文、重仕。现在在植于山西人脑子中的,仍然是仕。你别看那些煤老板在人前不可一世,在当官的面前全是孙子。
这么多年有人不断研究山西文化的根本,有黄河文化、晋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等很多,这都是表象,在种种表象背后,植于山西人灵魂深处的是官本位,或说大点是官文化。电视剧《乔家大院》最后,乔致庸不也是跪在老佛爷脚下吗?不也得借钱给老佛爷吗?
能有机会当官的一定要当官,没有机会当官的也必须要和当官的建立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形成强势政府,这种强势政府造成了经济的缓慢发展。

『拾』 为什么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差

提到山西,会想到山西煤老板,山西老陈醋,还有连绵不绝的山。山西省虽以煤而为全国所知,但是山西的生产总值却不高,全省的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根据2019年的经济各省排名,山西省以17026.68万亿人民币的GDP,排名全国第21。

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好。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山西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差的原因。

总结,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差主要有三个原因,因为地形而导致的交通不便利,再有长期以煤炭为单一产业结构形成不了多元经济爆发点,再有山西人思想的落后封闭也是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山西省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你们的看法是什么呢?留言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阅读全文

与山西省经济发展速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