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不仅快,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财政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我们办了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一些大事,重点加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了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企业利润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速度的增长,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四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 六是对外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 七是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八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⑵ 经济社会的成就
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大的概念实质是一回事。不过,社会经济有狭义方面的概念,专指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所以,用“经济社会发展”外延没有这方面限制,概念更大。
⑶ 十六大以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辉煌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十六大以来,国际环境波诡云谲,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国内非典、雨雪冰冻灾害等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接连不断,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宏观调控的艰巨性空前加剧。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砥励奋进,坚持科学发展,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始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我国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夯实发展基础,破解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十六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有效克服了自然灾害频发的不利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四、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十六大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紧紧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
五、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七、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六大以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中央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指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⑷ 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有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以新思想引领新常态,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以新战略谋求新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展新画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4)2016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扩展阅读:
看点:
纲举目张,洞察大势,一个逻辑贯穿始终。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只有善谋大势,才能因势而动、因势而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过去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条件和市场环境发生明显改变,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行,与此同时,趋势性、阶段性、周期性矛盾相互交织,三期叠加的阵痛持续显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解读十八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十八大后十年的中国经济走向
⑸ 统计公报呈现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三大亮点是什么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国家统计局28日发布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从经济增长到结构调整,从社会保障到百姓生活,公报呈现了“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面貌。透过大量的数据,记者梳理了其中的三大亮点。三大亮点分别为,经济增长提质,动能转换加快以及群众福祉增强。
——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2016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其中农村地区普及率达到33.1%;移动互联网接入量93.6亿G,比上年增长123.7%;互联网上网人数7.3亿人,增加4299万人。2016年,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2%;快递业务量达312.8亿件。
——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2016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0.8%,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5和4.8个百分点;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量增长51.8%,新能源汽车增长40.0%,工业机器人增长30.4%。
——创业创新势头良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500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授予境内发明专利权29.5万件,比上年增长15.0%,境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万件。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动能减弱,新动能亟须培育推动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创新有序健康发展,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调动微观主体积极性,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激发经济活力,新的力量、新的动能不断发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李晓超说。
亮点三:群众福祉增强
改善群众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报显示,过去一年,我国着力增进群众福祉,取得积极成效。
脱贫攻坚方面,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5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4%,增速比全部农村居民收入快2.2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农村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158万户。
社会保障方面,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501万人、375万人和825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分别为1480万人、4577万人和497万人。全年资助562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3100万人次。
此外,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全年全国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606万套,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基本建成658万套。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总体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民生优先,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奋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织牢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李晓超说。
⑹ 16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那些显著的成就
报告认为,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不仅快,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财政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我们办了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一些大事,重点加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了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企业利润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速度的增长,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四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
六是对外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
七是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八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记者张毅、周英峰)
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日前介绍,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2008年达到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8.5倍;194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足50元,2008年达到4761元。
与此同时,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08年的37.9%和43.7%,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属于富裕型,农村居民也达到了小康水平。
我国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2007年,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147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1.6%。
⑻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具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总量在世界的位次由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3年-2006年年均增长10.4%,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7%高出0.7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不仅快,年度之间波幅也比较小。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地区、城乡和产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城乡经济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趋向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乡村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持续大幅增加,节能减排取得初步成效。财政收入在四年内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我们办了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一些大事,重点加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切实加大了对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地保障了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企业利润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速度的增长,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调动了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四是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生产迅猛发展,供给能力大幅提高。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增产,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稳产增产。
五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加强,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得到明显缓解。
六是对外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升三位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位。
七是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八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同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