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辉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优势
“特色”是辉抄南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核心的发展策略。辉南经济开发区坚持走特色化的发展之路,着力选择和培植特色产业,以“特色”赢取园区的发展动力,以“特色”带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辉南经济开发区重点扶持发展以下特色产业:
医药包装产业、钢铁产品深加工产业
火山渣深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
医药产业、冶金产业、机械产业
㈡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优势
1984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诞生了。20年的这个金秋时节,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热土上,它的建设者们正在收获着累累硕果,播种着明天的辉煌。二十年风雨历程,二十年春华秋实。二十年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7.7亿美元,先后吸纳了26个“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经济总量以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 短短二十年,开发区已由一个人烟稀少的荒沙滩脱胎换骨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开发区金沙滩那汹涌的涛声正向世人宣告:开发区,这艘烟台精心打造的远航巨舰,正扬起驶向更加广阔发展空间的风帆。
开发区建区20年,是对外开放的20年,是招商引资的20年。建区伊始,开发区的决策者们就意识到,项目是开发区建设的生命线,项目引进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管理方式上决定着开发区建设的速度和水平。20年来,烟台开发区围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拓宽发展新思路,大胆调整开放战略,为开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烟台开发区在科学分析把握外商在华投资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巩固港台,强化日韩,拓展欧美”的招商引资思路。对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商,继续发挥联系多、基础好的优势,鼓励外商扩大投资,吸引伙伴投资;对日、韩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紧紧抓住其产业转移和建设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采取设立海外专业招商处、高层互访等形式,加深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对欧美国家和地区,一改过去“漫天撒网”的做法,以美国、德国为突破口,逐渐拓展到北美、北欧、中欧、环太平洋的重点国家和地区,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为了提高项目引进的层次,开发区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大公司以及国内500强企业建立了招商档案,选择重点逐一研究,制作有针对性的招商专案。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能够形成产业规模、辐射带动力强及出口创汇能力高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促使它们早注册、早建设、早受益。
20年来,先后有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开发区扎根发芽、开花结果。截至2004年9月底,开发区20年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818个,投资总额46.4亿美元。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2个。
作为一个位于地级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敢于公开瞄准大城市开发区,叫板“国家级开发区十强”。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烟台开发区经过20年的努力拼搏,却将这一目标变成了现实:2000年,烟台开发区经济实力在4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还排在13位,到2002年,一举超过5个国家级开发区,跻身八强。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2003年49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评价,烟台开发区列第七位。
近几年尤为明显。GDP在2000年实现45亿元的基础上,2003年达到140亿元,三年累计完成300亿元,是前16年的1.3倍;三年平均增长45.8%,比全国开发区高出16个百分点,比全市高出31个百分点。
烟台开发区经济的快速提高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机遇,适时做出决策,由原来发展六大支柱产业调整为倾力发展机械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龙头产业,把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烟台开发区重点加强了这两个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随着通用汽车、LG手机等重量级项目的落户,以及富士康、斗山机械、大宇造船、伊诺特、首钢电装、正海电子等区内原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开发区的产业优势真正形成,出现了集聚、集群效应。
在抓招商引资的同时,烟台开发区加大了现有企业的培育力度。从抓核心企业规模扩张入手,重点围绕整车及零部件、装备机械及零部件、高技术电子信息产品加工等领域,从资金、人才、政策等各个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烟台开发区在全区企业中设立了“牡丹花奖”,年度产值达到50亿元的,管委授予企业“金花奖”,一次性奖励企业法人代表50万元,奖给企业纯金奖杯一座。年度产值超过20亿元和5亿元的分别授予“银花奖”和“铜花奖”,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2002年,投资2600万美元的香港独资企业瀛海电子公司从立项到注册仅用了24小时。此事在港城引起不小的震动。如今,在开发区,一天时间注册一个企业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外商为何钟爱烟台开发区?投资商为何能在超乎想象的时间里拿到批准证书?这是烟台开发区实施“优化环境兴区”战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政务提速后出现的新气象。 为建设“阳光政府”,开发区从2001年开始探索推行ISO9000国际政府贯标体系,着手规范文件的立、改、废工作。连续几年来轰轰烈烈的“环境建设年”系列活动,更对简政提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经过前后二轮审批制度的改革,开发区建区以来的140多个规范性文件废止80余件,砍掉了64%的审批事项,清理或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75项。另外,开发区还设立“绿色通道”和“马上办”办公室,为外来投资企业解决困难。“企业有困难,请找‘马上办’”已经成为开发区的一句标志性口号。“企业优先”、“让投资者满意”等理念已在开发区生根发芽。 为了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开发区还提出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新城区”的目标。20年来,累计投入60亿元,建成并投用了一批高档次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配套已由传统的“七通一平”、“九通一平”向精准化、专业化发展,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家进行城市信息管线集约化的区域。在不断提升硬件设施配套水平的同时,开发区更加注重人文、法治、生态等综合投资环境的建设,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建设和谐高效生态城区”写入环境方针,扎实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开发区已成为“中国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示范园区”,并荣获“ISOI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成为山东省首家获此殊荣的区域。
㈢ 凤台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区发展思路
凤台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十条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其中把税收征管力度、土地使用权限、行政审批服务等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列入优惠条件中,这也仿佛是给各家来凤考察的企业吃了颗定心丸,许多企业纷纷落户凤台。
开发区在政策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以地置换、分期付款等灵活方式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交由企业完成;二是采取以商招商的方式,不断吸引外地企业来凤台考察投资。通过最初投资者的宣传带动,开发区投资企业滚动发展;三是采取驻点招商形式,有针对性的到煤矿机械制造企业集中的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四是切实提高为投资者的服务质量,事无巨细,小到一枚公章,大到工程建设环境维护,开发区管委会全程跟踪服务。
在思想上,制定“开放、开明、开心”的发展思路。首先,以开放促开发,大胆的进行实验,积累经验,打破一切条条框框和“小政府”观念的束缚,不断创新开发区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对开发区的一些职能部门实行企业化管理,将其推向市场,放手让其发展。对开发区因地制宜进行功能定位,培育自己的个性,在差别化的发展中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而增强竞争力和生命力;其次,对出台的政策进行认真清理,不断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以讲求实效为基础,突破思维定势,不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放眼于开发区的长远未来,以求得双赢的目的;最后,管委会在开发区内营造心齐气顺、令人心驰神往的软环境,打造环境品牌,形成区域竞争力。不但要着力营造规范、透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而且也要营造诚信、文明的人文环境和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几年来,凤台经济开发区本着“小政府,大服务”的行政服务理念,着力打造优质服务平台,努力为进县投资创业者提供零缺陷服务。此外,开发区还积极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把无公害、绿色农业引入田间地头,开发出了享誉海内外的农产品,如顾桥陈醋、刘集素鸡、桂集酥梨等;开发区还利用茅仙古洞、花鼓灯等打出旅游牌,重视辖区内的人文历史环境和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在经济开发区修建之初,周边的老百姓以补偿达不到其要求为由,把刚入园建设的枞横胶业有限公司的工地团团围住,致使工地无法施工。得到消息后,管委会负责人王献臻带领工作人员冒着雨雪,向群众做思想工作,并在大山镇党政领导的配合下,才说服群众散去。随后,他们又安抚企业的老总,消除他们撤资的念头。正是由于管委会和各级领导的人格魅力,以及周边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各地投资者的信任,才使得经济开发区快速、稳步的发展起来。
㈣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享受的优惠条件少于经济特区(只有工业企业才可享受一些优惠条件);着重于发挥枢纽作用,即对内对外辐射作用,沟通中外经济联系,通过外引内联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为繁荣全国经济作出贡献;
㈤ 从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谈如何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一、当前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
当前,开发区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但同时,随着政策法规的调整,大的体制环境的演变,以及形势任务的深刻变化,更面临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
首先,政策法规环境的变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各项政策相继出台,特别是所得税政策调整、用地指标供求矛盾突出、环境保护加强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收紧银根等,从多个层面制约了开发区的发展。此外,开发区财政综合收入虽然较高,但可用财力尤其是偿债能力低,融资额度受到限制,造成融资困难。目前,我区执行与市属城区几乎无差异的市区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在推进大建设、优化大环境过程中,资金十分困难,压力很大。
其次,体制环境的束缚。一是经济管理权分散化。近年来,国家对税务、土地、环保等机构先后实行了垂直领导,一些原来下放的职能权限逐一上收,有些虽未上收但须逐事逐项上报“确认”、“审核”,导致办事环节增多,协调难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增高。二是管理职能行政化。开发区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日益加重,肩负着经济开发和社会管理的双重重担,由此导致管理服务职能延伸,管理链条增长,财政负担增大,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面临膨胀的极大压力。同时,上级部门要求开发区象其他行政区一样,开展统一要求的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类会议,承担与工作无关的社会事务,增设相应的工作机构,接受各种检查评比,导致工作精力分散,主动性减弱,呈现出明显的行政化趋势。上述问题,使开发区以往所具有的观念新、体制优、人员精、效率高等比较优势受到挑战,开发区面临向旧体制回归或受旧体制“反向辐射”的巨大压力。
二、对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的思考与建议
环境建设是一个常抓常新,“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优化发展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努力明确定位。首先是法律定位的问题。尽管我国工业区建设已实行了20多年,但关于工业区的成立、运作、监管的法律、法规却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在国家法律法规对开发区地位没有法定认可的情况下,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应给以相对宽松的政策法规环境,为开发区管委会“正名”。建议政府对开发区管委会进行书面正式授权,让管委会代表政府对开发区范围内土地的开发、使用行使权力。在进行土地征收、管理、开发过程中虽然“无法可依”,但至少“有据可依”,而不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做的时候是对的,检查起来又都是错的,造成工作的被动局面。其次是功能定位的问题。开发区作为城市战略定位和产业发展的载体,其功能应为城市战略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区的主要职能是吸引、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城市第三产业,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合肥市经济实力最强、人居环境优良、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
二是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经过14年的努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水平逐步提高,但适应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新城区发展的城市配套设施仍欠完善。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公共交通、商业等服务业体系。同时,要创造良好条件,吸引法律、会计、保险、金融等中介组织充实到开发区的城市框架中,使静态的“城”变为动态的“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带动现代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配套的完善上,作为合肥市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电、热、气、以及污水处理等,还有会展中心、接待中心等市重点工程,都由开发区来投入和运营,压力极大,建议应纳入全市的统一规划和综合配套之中,不能仅仅依靠开发区的投入和负债来解决。
三是更加深入地解放思想。如何看待开发区,其实是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从开发区来说,不能就开发区说开发区,更要认识到开发区是合肥的开发区,是安徽的开发区。从上级部门来说,急需站在全市的大局上考虑,不能把开发区简单地等同县区或市直部门,以同样的标准、规范和尺度来要求,而必须当成“特区”来看,给予特别的政策、特殊的关注、特事特办,更多地关心、帮助和支持,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只有这样,才能举全市之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集中精力办好开发区以及工业园区,为工业立市多做贡献。
四是大力优化体制环境。在硬件设施、政策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开发区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体制环境上的竞争。吴仪副总理去年在视察长沙经济开发区时指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必须由政策优势向体制机制优势转变。当前,开发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壮大,必须实施体制创新战略,保持其在区域经济社会竞争中的领先优势。但是,体制创新不能仅靠开发区的努力,更需要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第一,支持开发区在用人机制、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以及分配机制上大胆试验,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应放手让开发区先行先试。第二,鼓励开发区进一步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探索市场化招商、中介机构招商、代理招商等新路子,促进招商手段的市场化和专业化。引进专业咨询公司、财务公司、律师所、评估机构、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提升招商层次和水平。第三,切实为开发区“减负”。对开发区的机构,不能要求对口设置,尽量采取合并、综合和代管的方式;各项工作不能按区一级政府来要求;各种会议、检查、评比对开发区应给以特殊对待。第四,应对审批权限上收的压力,应学习西安、南昌等地开发区的经验,将垂直部门设置在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部门,实施管委会统一领导,上级对口指导。开发区工委管委会可根据发展情况和形势变化,自主对机构、干部、编制等进行适当调整,在很多做法上,赋予开发区先行先试、试验的权力。
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环境,集中体现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环境上。
㈥ 抚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优势
依托浑河北岸三百平方公里的天然氧吧,有效利用棋盘山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组合特点,突出欧式风情、休闲度假、人文旅游特色。高湾生态区正把旅游范围逐步扩大到核心区,把旅游景观从山林湖泊拓展到浑河之滨,把旅游活动从景观旅游转化到休闲度假,把旅游内涵从游憩自然提升到传承文化。
沈抚新城在全面建设浑河北部高湾生态区的同时,也根据南部装备基地的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建设,对浑河、沈抚灌渠及产业区内大小河流实施规划建设,形成精心别致、情趣独特的水系景观;融合现代发展元素,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有机链接与融合,形成环境优美、林水相映、布局科学、优雅闲逸的独特景致。
沈抚新城是中国第一个由两座特大城市共同推进同城化的核心区域。充满人文特色的旅游资源,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使这里成为宜居、宜商、宜业的生态新城。 沈抚连接带23平方公里核心区(其中抚顺10平方公里)承载着沈抚新城中央商务区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核心区正逐渐形成"一核、两轴、多组团"的空间形态,一核即核心区中心位置;两轴即滨水发展轴与城市核心功能轴共同形成的"T"形轴;多组团即多个公共服务及生态居住组团。同时,结合主要交通廊道与水系,精心构造生态缘地、水泊网络,形成生态友好的绿色生态界面。
沈抚城际轻轨自西向东横贯沈抚新城,为核心区带来巨大商机。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办公、会展、教育等现代综合服务产业,引入生产性服务产业和从事专业化价值链外包创新型企业,强化资本投入,推进信息软件业、金融地产、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依托沈阳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物流产业,形成城际商贸物流体系;引进城市综合体和商业地产投资,建设高档生活居住区、五星级宾馆。打造休闲购物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和东北亚商贸城。
100万平方米螺旋湖恢宏巨制,20公里一线河景华丽铺陈,300平方公里的天然氧吧,绿色生态景观与现代都市空间有机融合,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山水之美与人文之润完美结合的"水城"。
集教育、科研、商务、居住、文化、娱乐于一体的花园式、生态型国际CBD,功能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先进一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将吸引各界精英来此创业、工作,名企林立、人文荟萃,尽享国际白领文化与经典学院文化交织的非凡生活氛围。 装备基地于2010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抚顺国家先进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按照基地产业规划,将重点发展重型装备及配件、石化电力装备、煤矿安全、汽车配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使之成为拉动抚顺以及全省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引擎"。
基地建设将按照"一个中心、四大产业集群、六大企业服务平台"的基本构架组织实施。"一个中心"即研发中心;"四大产业集群"即重型装备及配件产业集群、石化电力装备产业集群、煤矿安全装备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六大企业服务平台"即产业创新平台、检测及质量标准平台、仓储物流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基础制造平台、展销平台。
基地建设成后,将实现基地内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也将形成与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结构配套之势。
在规划20平方公里的基地内,根据工艺特点划分出"四大产业集群"及基础加工区,其中:重型装备及配件产业集群占地8平方公里;石化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占地3平方公里;煤矿安全装备产业集群占地3平方公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占地2平方公里;基础加工区占地2平方公里。基础加工区主要引进国内知名的基础件制造型企业,建立公共的基础制造平台。基地拟建100万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厂房,为入驻后需求的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载体。
㈦ 促进城市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1、合理定位,构筑方抄向明确的产业体系
①在结构调整中迅速扩大经济总量。
②调整外资来源。
③调整投资方式。
④调整产业结构。
2、建设平衡稳定的生态环境
①提高项目质量。
②集约利用土地
3、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①改善人口素质结构
②提高公共服务层次。
③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4、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
①建立绩效导向的管理机制。
②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机制,健全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③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
㈧ 如何对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你好!
一、鼓励开发区建设“一区八园”
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意见》,江苏此次发布的《意见》结合全省开发区的实际,提出了八大具体落实措施:突出开发区在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中的作用;鼓励开发区建设“一区八园”;进一步细化开发区分类指导;进一步细化开发区动态管理的内容;增加开发区改革试点的内容;增加中外合作园区建设;增加开发区特色发展;主要政策方面进一步细化。
相关人士介绍,鼓励开发区建设的“一区八园”即创新型园区、智慧园区、金融合作创新园区、生态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知识产权园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共建园区。以智慧园区建设为例,以期成为全省智慧基础设施先行区、智慧政务运行高效区、新型智慧产业集聚区和智慧服务业态创新区。
开发区的改革既有探索性,又紧扣江苏实际,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试行“园内事园内办结”,促进开发区行政管理和服务创新。开展社会管理改革试点,探索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促进开发区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推进苏州工业园区贸易多元化试点,落实相关税收政策,完善贸易功能,争取向省内其他综合保税区推广。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行推进并联审批,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地税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等模式。
二、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激发活力
我省出台的《意见》细化了开发区相关政策,在保障国家级开发区和有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根据授权行使省辖市、县(市)级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经济协调与管理等职能的同时,赋予必要的公共服务及行政执法等社会事务管理权限;开发区机构编制纳入当地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开发区所需行政编制由所在地现有行政编制总数内调剂解决;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支持开发区进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外资单列管理,赋予省级外资审批权限;对两国政府间确定的国际合作园区给予支持;对获批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扶持奖励;省级环保资金向生态工业园区倾斜使用;重点扶持建设50家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园区,考核列全省前10名的园区给予平台奖励。
与此同时,对开发区的管理也有了新的内涵和标准。《意见》明确,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土地使用管制,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环保不达标、发展长期滞后的开发区,给予警告、通报、限期整改、退出等处罚;对连续3年列全省后3位的实行退出机制,并对机构建制作相应调整。
谢谢!高搜易财富|二手信托(www gsycf.com)很高兴为您解答!
㈨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的思路
1、探索出了一整套符合实际的招商思路
13年的开放引进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准确把握形势,坚持从实际出发并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理顺工作思路,确定好工作目标,是搞好开发区各项工作的前提。根据江夏区委、区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江夏经济开发区建成江夏经济增长亮点”的要求,我们在招商定位上瞄准武汉市内的大专院校、大型企业,引进了一批科技型、规模型、效益型项目。在招商的方式上既注重用优美的环境吸引外商,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结天下朋友进行招商。近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中国光谷建设机遇,发挥其科技、智力优势,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加快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抓住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的有利条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项目结构、质量、效益上下功夫。对项目质量从规模、科技含量、效益上实行严格控制,对投资规模未超过5000万元、不是科技型的朝阳企业、无税收的项目拒绝引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招商方式方法既稳妥可行,又具时代特点,使开发区的招商工作在近几年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招商工作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既抓住了“一轮明月”,又摘下了“满天星斗”。
2、完善了开发区的产业功能布局
坚持项目兴区、项目立区不动摇,确立并坚持了“四并举四为主”的原则:即大小并举,以中小为主,争取大项目;内外并举,以内资为主,争取外资;多成份并举,以民营为主;一、二、三产业并举,以高科技工业项目为主。13年来在引进的171个项目中,工业项目125家,占引进项目的73%,在工业项目中,年收入5000万元以上项目23家,占工业项目的18%,年经营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8家,占工业项目的14%;学校旅游、房地产业23家,占引进项目的14%,其它产业占11%。已基本形成五大产业版块:一是光电子、通信产业。以华工科技产业园、精伦电子、嘉铭激光、天华光电、讯泰通信等为代表。二是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有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健民集团、中联药业、长联生化、久安药业、烯王生物、国灸科技)、普生制药、沃尔药业、三利生物和亚太医药网信息园等。三是电力、环保产业。以凯迪电力股份公司、武汉博大电气集团、方元环境工程、宇虹环保仪器、通源电气结构等为代表。四是建材化工、食品行业。有葛洲坝水泥、台湾斯米克集团、湖北省构件总厂、现代化工、小蜜蜂食品等。五是旅游、房地产及文教产业。并已建成了几个专业特色园区、培植了一批骨干企业。在最近两年,我们重点引进生物医药、光电子、制造业和文化产业项目。如新建设的汤逊湖民营工业园、三角岛工业园和阳光工业园的制造业版块、知音文化产业园和即将建设的湖北省出版总社的文化产业园等。
3、打造并形成了“江夏”品牌
投资环境是开发区文明和发展的标志,把优越的山水资源与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吸引客商,招来凤凰的最佳品牌。为此,我们在软硬两个环境上下力气,做到了两手抓。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自1993年以来,我们投资2亿元,建起了日供水2万吨的庙山自来水厂和一座6.3万千伏安的郑桥变电站;开通了万门程控电话通讯系统;建成了连接武汉城区的5公里长宽24米的两湖大道;完成了火炬路、华超路、华泰路、南湖路、邮政路、阳光一路、阳光二路等支干道路网建设,完成了医药园中心花园及湖堤、清水平台、灯饰等形象工程建设,企业广告长廊、江夏大道、两湖大道绿化带、高压线路、光纤线路入地、长江自来水连接等工程改造。开发区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划江夏新区,请省、市规划设计部门反复论证,严格按规划实施。近几年,我们环境创新的力度更大,下重力打造了一批新设施、新环境、新亮点。新修了全长5.7公里、宽100米的阳光大道及其配套工程,顺利完成了江夏大道华一至大宇公司段的扩宽、黑色化工程;新建了污水提升泵站及管道配套,完成了汤逊湖工业园、三角岛工业园供水、供电和三条110KAV园区项目供电专线建设工程。三年来总投资达15000万元,加上企业自己的配套工程,开发区在基础设施的投入累计达10亿元。二是抓软环境的治理。我们在区县级开发区中率先实行封闭式管理体制,形成了“两尊门神”和“两条隔离带”的服务体系,在理顺地材市场问题上,成立了地材管理办公室,健全了地材管理制度,规范了开发区的地材市场,既维护了客商的利益,也兼顾了当地农民的利益。在企业的收费上,实行统一收费制度,收费项目由30余项减少到9项,与此同时,收费标准也大大降低,受到了开发商和企业主的由衷欢迎。三是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力的提升了庙山开发区的知名度。如华工工业园、精伦电子、武汉医药科技园、博大科技园、正大集团、知音文化产业园、凯迪电力、国测高科、亚太医药网信息园、健民药业集团、中联药业、水蓝郡、玉龙岛花园等项目的建成,促使江夏这一品牌的形成。
4、理顺关系实现了开发区全面发展
江夏经济开发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开发区原挂靠东湖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区东湖开发区的政策区,区域规划的一致性、招商工作的竞争性、进园企业的渗透性,都充分体现了这个特殊关系。因此,正确处理好与东湖开发区的关系就成为江夏经济开发区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全力做好与东湖开发区的协调服务工作;二是利用“挂靠”优势和自身特点,开展良性竞争。在江夏经济开发区落户的企业中,有些是原在东湖开发区注册而在江夏寻求扩展的企业,如博大电气公司等;一些是在“两区”的选择中“相中”江夏经济开发区的企业,如武汉电力仪表厂、中联制药厂等;还有一些企业是通过东湖开发区“孵化”,被江夏经济开发区招引过来的,如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嘉铭激光等。三是根据东湖科技城的总体规划,努力引进大学科技产业,全方位接受大区的辐射功能,通过服务大区,带动小区。“依托、服务、竞争、发展”使江夏经济开发区在与周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竞争的夹缝中一天天壮大起来。在背靠武汉大都市,依托东湖开发区的强大辐射力的同时,江夏经济开发区始终按江夏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区位、交通、环境、政策优势,积极培育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集群,并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城乡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一是处理好发展与土地市场整顿的关系,不能因为土地市场整顿而放慢发展。注重把开发建设与保护土地资源相结合,严格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先规划后实施,在项目引进时就严格按项目规模确定用地面积,尽可能的统筹规划,确定用地功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开发一片、建好一片。二是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严格控制有污染的项目,严格控制炸山填湖,保护好自然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对汤逊湖、梅南山等自然资源的水边、湖边、山体的保护,控制违规建设项目,杜绝引进有污染的项目,尽可能的达到显山露水,近几年园林绿化、植树造林使开发区绿化覆盖率不但没有减少,还有增加的趋势。三是处理好发展与土地利用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将散乱的村湾规划建成新型农民社区,将节约的宅基地用于城区公用服务配套建设,有力的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实现了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居民,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四是处理好发展与农民安置的关系,土地开发后,农民的出路要认真考虑(就业、养老保险)。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让开发区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群众。我们努力解决经济建设与农民出路的矛盾问题,着眼开拓发展,确保农村稳定。在开发建设前严格按国家政策规定,将农民土地补偿费按标准、及时足额补偿到位。让农民在开发中得到实惠,管委会拨出专款,派出专人为“五村”农民建别墅式新村,总投资达一亿多元,为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开发区管委会对失地农民实行“八个一”管理,在保证农民一栋房子、一个门面、一户一个就业、一户一个股本的同时:一是鼓励农民转换角色进入三产业;二是留出一片土地、投入一些资金扶持村办企业;三是组织就业培训,安置部分劳动力进入引进企业就业。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这些年我们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求发展,在不断探索中求前进,充分认识到发展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问题的解决,我们又迈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5、实现了管委会各项工作规范化
开发区的发展与“开发区人”密切相关,与开发区实行的体制紧密相连。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初步建立了三个机制;一是以项目为中心,建设机关内部运作体制。管委会把引进项目分为招商洽谈等四个环节,分别设立招商处、建设处、农工处、企发处、每个处承担其中的一个职能,环环相扣,全过程服务,充分体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特点;二是落实了部门独立审批、办证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建立了运作规范的土地出让金收支体制。开发区管委会严格按国家规定,土地出让金全部进财政土地出让金专库,严格土地出让金管理,实行“三取消”和“三个一”管理(即取消了多家收入,取消了管委会会计,取消了多头帐户,建立庙山财政所一个口子收支,一支笔审批,一个银行开户)制度。对农民土地补偿费及时兑现,未出现拖欠、挪用、截留等不良现象。日常支出由财政部门监督。与此同时,开发区还十分重视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近两年来分别出台并实施了《创建模范公务员集体实施方案》、《庙山开发区公民道德纲要实施方案》,使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敬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的形象有了新内容,工作运转有了新特色、新活力。开发区的财政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2000年,开发区财政收入为3680万元,2001年是4750万元,增长率为29%,2002年财政收入达8750万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率达84%;到2003年财政收入猛增到1.33亿元,占当年全区财政收入总量的25%,到2004年开发区财政收入完成1.75亿元,占年目标任务的108%,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4强;固定资产投资额9.45亿元,占年目标任务100%;引进内资6.9亿元,占年目标计划的10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15.9亿元,占年目标任务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6亿元,占年目标任务100%;2005年计划完成财政收入2.3亿元。可见,开发区经济发展已步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