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从江南经济发展

从江南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04 17:30:34

⑴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江南经济的发展

(jiangnan jingji de fazhan)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北方劳动人民不断南迁,既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三吴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水利工程的兴修很受重视,如东晋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修新丰塘,溉田8百余顷;在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在会稽句章(今浙江慈溪西南)修复汉代旧堰,溉田2千余顷。南朝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2千余顷;修赤山塘(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上接九源,下通秦淮。人们在河道建立堰闸以控制水位,旱则开启,引江水灌溉;涝则关闭,避免泛滥成灾。又筑堰围湖,开垦出土壤肥沃、产量很高的“湖田”。因此,三吴成了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孔季恭等传》史臣语)。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县)与冶唐(今湖北武昌),除兵器外,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鍒法,即把生、熟铁混杂冶炼,反复锤打,成为质量较纯的钢铁,养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蚕茧一年收获四五次,而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一年收获八次。国家专门设立锦署,使丝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既能制造载重2万斛(约2千吨)的大船,又能制造速度很快的舰只。其他如制瓷、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最大的城市,南朝萧梁时拥有140余万人口,成为各地农产业、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城内外的贸易市场10多个,来往船只成千上万。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

⑵ 什么时期江南经济开始发展

应该可以追抄述到魏晋袭南北朝时期,具体形成规模是在在唐中后期(隋朝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主要目的是从江南往关中长安运粮物,而不是往东北输送战略物资,唐朝更是这样。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全国的财政更加依赖江南。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经济和文化因战乱继续衰落,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则又一次获得了可以安定发展的机会。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北方,形成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经济中心,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时间,史学界有不同的表述。有的认为在唐后期或五代十国时期,有的认为在北宋,还有的认为是在南宋建立之时。实际看来,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是一个历史过程,并非一蹴可及,对这个具体时间不宜过分追究,否则貌似精确实际上更不准确,只概括地讲“唐宋之际”也就可以了。)

⑶ 从当时江南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1.稳定的社会形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科技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3.民族大融合是时代的趋势

4.正确的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⑷ 从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中国国有经济的显著特色,十三次五年规划是国企发展的核心。建国70年来的十三次五年规划,都是党中央领导经济的主要抓手,这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依据。

从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六次三中全会和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政策与发展战略,都是国企发展的纲领与准绳。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强调“两个一以贯之”,这是国有企业的根本与灵魂。

2、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国企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基石作用。规模巨大的国有经济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国企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核心和基石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来,在解决中国国有经济发展道路、基本经济理论、路线、经济体制、经济分配与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3、国企民企相辅相成,比翼齐飞,“两条腿”齐步并进,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发展,现代化是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的主线。70年来,工业化进程、市场化改革、信息化社会、经济全球化诸因素,深度影响中国国有经济工业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当前,现代工业正向智慧工业转变,包括绿色工业、生态工业、信息工业、智能工业等,工业的可持续性和工业生态环境保护受到普遍重视。

(4)从江南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又按照当时西方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理念,试图以“休克疗法”推行“私有化、市场化、稳定化”,建立起和发达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忽视了政府在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不仅原本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崩溃了,新的工业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这就导致一些国家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停滞、崩溃,危机不断。

中国为什么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能够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条件以及要素禀赋条件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因势利导作用,把自己能做好的产业做大做强,将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⑸ 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一)宏观掌控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开发和文化专的繁荣.
政治上属
(1)该时期除西晋的短暂统一外,国家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2)五胡内迁,民族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3),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形成了士族制度,政治日趋黑暗腐朽.(5)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2,经济上
(1)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中原经济发展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开始改变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2)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3)分裂,割据,战乱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⑹ 江南经济的发展表现

如 :【北方劳动人民不断南迁,既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三吴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水利工程的兴修很受重视,如东晋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修新丰塘,溉田8百余顷;在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在会稽句章(今浙江慈溪西南)修复汉代旧堰,溉田2千余顷。南朝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2千余顷;修赤山塘(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上接九源,下通秦淮。人们在河道建立堰闸以控制水位,旱则开启,引江水灌溉;涝则关闭,避免泛滥成灾。又筑堰围湖,开垦出土壤肥沃、产量很高的“湖田”。因此,三吴成了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孔季恭等传》史臣语)。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县)与冶唐(今湖北武昌),除兵器外,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鍒法,即把生、熟铁混杂冶炼,反复锤打,成为质量较纯的钢铁,养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蚕茧一年收获四五次,而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一年收获八次。国家专门设立锦署,使丝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既能制造载重2万斛(约2千吨)的大船,又能制造速度很快的舰只。其他如制瓷、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最大的城市,南朝萧梁时拥有140余万人口,成为各地农产业、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城内外的贸易市场10多个,来往船只成千上万。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

⑺ 江南经济发展的成就

江南经济的发展

(jiangnan jingji de fazhan)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北方劳动人民不断南迁,既提供了大批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劳动人民相互学习、辛勤劳动,是江南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农业上,垦田面积日益增多,耕作技术有很大改进,牛耕已经普遍推行,粪肥也在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江南种植。三吴地区的农业尤其发达,水利工程的兴修很受重视,如东晋在曲阿(今江苏丹阳)修新丰塘,溉田8百余顷;在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在会稽句章(今浙江慈溪西南)修复汉代旧堰,溉田2千余顷。南朝在乌程修吴兴塘,溉田2千余顷;修赤山塘(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上接九源,下通秦淮。人们在河道建立堰闸以控制水位,旱则开启,引江水灌溉;涝则关闭,避免泛滥成灾。又筑堰围湖,开垦出土壤肥沃、产量很高的“湖田”。因此,三吴成了江南粮食的主要产区,“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宋书·孔季恭等传》史臣语)。其次表现在手工业,冶铁作坊如梅根冶(今安徽贵池县)与冶唐(今湖北武昌),除兵器外,多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创杂炼生鍒法,即把生、熟铁混杂冶炼,反复锤打,成为质量较纯的钢铁,养蚕缫丝技术大见提高,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蚕茧一年收获四五次,而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一年收获八次。国家专门设立锦署,使丝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江南河流纵横,为适应经济、军事的需要,造船业特别兴旺,既能制造载重2万斛(约2千吨)的大船,又能制造速度很快的舰只。其他如制瓷、造纸、漆器等也都具有很高的水平。经济的发展促进商业和城市的繁荣。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最大的城市,南朝萧梁时拥有140余万人口,成为各地农产业、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城内外的贸易市场10多个,来往船只成千上万。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阳、寿阳、番禺等地,也都是有名的商业城市。

⑻ 从历史的角度看,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1)江南地区复得到开发是在什么制时期?
(2)材料中认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3)从历史的角度看,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东晋南朝时期。
(2)土地肥沃广阔;劳动人民勤劳耕作。
(3)①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②东晋南朝时,南北方的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使江南得到迅速发展。

⑼ 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一)宏观掌控
总体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开发和文内化的繁荣.
政治上容
(1)该时期除西晋的短暂统一外,国家多处于分裂割据状态.(2)五胡内迁,民族政权林立,政权更迭频繁.(3),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形成了士族制度,政治日趋黑暗腐朽.(5)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2,经济上
(1)江南经济发展迅速,中原经济发展缓慢,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开始改变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2)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3)分裂,割据,战乱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⑽ 你听时期江南经济怎样的发展情况

应该可以追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具体形成规模是在在唐中后期(隋朝开通大运河以回洛阳为中心答,主要目的是从江南往关中长安运粮物,而不是往东北输送战略物资,唐朝更是这样.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全国的财政更加依赖江南.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经济和文化因战乱继续衰落,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则又一次获得了可以安定发展的机会.到这个时候,可以说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北方,形成了一个新的更大的经济中心,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时间,史学界有不同的表述.有的认为在唐后期或五代十国时期,有的认为在北宋,还有的认为是在南宋建立之时.实际看来,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是一个历史过程,并非一蹴可及,对这个具体时间不宜过分追究,否则貌似精确实际上更不准确,只概括地讲“唐宋之际”也就可以了.)

阅读全文

与从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