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民族的经济发展5个统筹

民族的经济发展5个统筹

发布时间:2021-03-05 13:06:32

Ⅰ 五个统筹是什么

要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Ⅱ 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Ⅲ 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内涵是什么

全面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核心内容
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一条主线
均衡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
可持续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重要支撑
人的全面发展是“五个统筹”的本质要求

Ⅳ 党的哪次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全会提出了要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Ⅳ 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指的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回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答.
一、统筹城乡发展、二、统筹区域发展、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Ⅵ 五个统筹内容及其理解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1年后,做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决定。作为一名学者,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景有什么看法?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晓西: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作出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决策。

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达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助于建成一种高度文明、人本主义的社会经济体制。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联在一起,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发展和超越。我们尊重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把他们对社会进步的思考视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但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实践,要求我们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的学说,要从现实出发来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市场经济创新着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阶级斗争内核走向合作、民主和法制;社会主义创新着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从古典的个人利益至上走向更多社会福利和更多的自由人联合体团体精神的现代市场经济。马克思曾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伟大实践,正在使社会主义从科学走向现实。

坚持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会使社会在比较稳定的框架内实现制度变革,会减少改革的社会成本。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化,将最终导致创造一种充满民主、人道、体现人本主义制度文明的新型社会主义。而赞成市场经济,除了因为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市场经济具有人民性:交易的自愿和公平原则,消费者主权原则,财产权保护原则和参与市场交换活动的普遍性,最充分体现了人平等、自由的权利。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合理性,历史的现实性。其出现并走向成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记者:《决定》中提出建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您对这“五个统筹”是如何理解的?

李晓西:《决定》充满了协调与统筹的思路,充满着辩证法。五个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不仅是对客观世界最真实的认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我想从每一个“统筹”的理解中来解释我的认识:

统筹城乡发展:我国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全面实现小康,关键在农民。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支农、建农问题,而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是城乡一体化下的问题,通俗讲,是如何把“农民”变成“市民”的问题。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形势、新阶段的大思路,是符合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并可供解决城乡差别的大政策。没有这种城乡统筹,三农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

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求政府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全面部署和兼顾东中西各大区域的发展。就是要继续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同时要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也要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下功夫。发达与落后与相互影响和转化的,因此,还要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借用五十年代著名的《十大关系》中的思路,就是真要解决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就要大力发展相对发达的东部;真要使东部上新台阶,就要大力把中西部搞上去,这就是辩证法,就是客观的现实。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求我们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兼顾并重,使之共同发展。回顾改革以来的进步,先是从政治高于一切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起了巨大作用;后来是进一步强调经济增长质量,强调生活质量,强调新的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强调生态和环境美。现在一个新问题突出了,就是社会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提出要关心公共管理、关心社会保障,关心健康事业、教育和文化等。今年上半年出现的SARS,就是对公共管理,对社会发展一次强有力的检验和推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到《决定》提出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是顺应民心、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潮,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同样,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中国百年来正反经验的高度总结,是近年来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充分肯定,非常重要。

记者:《决定》提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决定》的第 4、5、6条分别阐述了公有制、非公有制和现代产权这三个重要问题。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篇幅阐述这个问题?

李晓西:完善所有制形式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中,需要对公有制、非公有制和产权有深刻的理解。我对《决定》中提出的公有制主体作用,有这样四点理解:一是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是宽泛的。即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二是公有制形式是多元化的,股份制形式将是主要形式。三是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控制力和引导作用。也就是说不能把国有经济变成凝固不变的东西,关键是质量,是引导力,不是数量。四是不能绝对化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为主导。正如《决定》中指出的,不是在任何地方和产业中都领域和所有企业 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这与十五大报告提出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公有制也可以是非主体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里特别要谈到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决定》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提到现代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这对我们理解任何形式所有制都非常重要。我们看到,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科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的价值越来越高,固定资产的所有者地位在分配中的份额相对在下降。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使就业者不仅有劳动的收入,还有了资本的收益。国家通过税收和补助,对分配差距有所调节。对贫困有所补助,对高收入有较大征税,这些因素,都部分地缓解了资本所有带来的收入分配上的不平等,或说,我们需要对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不公平一面有新的认识。可以说,党和国家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所做贡献。

记者:分配制度是理解经济制度的关键之一。《决定》提出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主要包括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 您对此如何理解?

李晓西:分配制度的关键是分配的规则,《决定》中主要提出三条:一是按劳分配是主体,这与我们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与现代经济理论如人力资本对人的肯定也是一致的。二是多要素按贡献分配。这是确定了什么因素可以进入分配且按什么分配的规则,是用现代分配理论发展了劳动价值理论,非常重要。三是收入分配不能过于悬殊。具体讲,就是鼓励劳动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进一步讲,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涉及到经济学中的关键问题,也是确定分配原则的核心问题。早期的资本主义只强调效率,而传统社会主义特别强调公平,这都有失偏颇。改革以来,我们强调了效率优先,调动各种因素的积极性和潜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是一大进步;但也要兼顾公平,不能让收入差距太大。人人过上好日子,是几千年中国人的梦想,更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因此,二者既要有主次,也要结合。

记者:《决定》特别强调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您对此有什么体会?

李晓西:正确处理与市场关系,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我们看到《决定》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界定是非常清楚的,非常正确的。比如,《决定》中对投资体制完善的规定,就使我们看到了政府体制如何完善以及对投资体制进一步改革与健全具有的意义。《决定》提出,要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显然,这就要明确政府在投资中的定位。传统计划经济投资主体是政府,现在一步步在弱化作为政府投资主体的定位,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在投资中就没有了作用?也不是。《决定》还提出,政府通过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通过将大量投资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总之,《决定》中基本精神就是,要通过把企业及各种经济组织变成投资主体,加强政府在投资领领域的作用,更有力地实现作为政府的职能,更有力地为企业提供法制环境和服务体系。我们从这一例子中可以体会到,《决定》要求政府体制进一步完善,对从根本上完善经济领域各类体制确实具有重大意义。(记者/詹新慧)

Ⅶ 五个统筹的关键环节

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是我们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条重要方针。“五个统筹”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这就需要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模式,使具有地缘优势且又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东部地区,先于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起来,极大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深刻改变了国民经济格局。但是非均衡发展模式的实施也造成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这种趋势若长期得不到遏制,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实行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坚持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的原则,驱动东西互动“两个轮子”,逐步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坚持“五个统筹”必须确定梯度转移的路径。梯度转移理论认为,任何国家在发展的某一阶段,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都会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最有效率的区域,形成某些地区的“极化效应”,而当这些“成长极”达到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扩散效应”,使生产力的分布趋于均衡化。按照这个理论,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由高向低传递资源和生产要素,构建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梯度转移是当今世界实行区域经济发展普遍采用的发展方式。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和工作基础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必须选择梯度转移的路径,通过东部向中部、西部转移和扩散资源、产业,发挥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东、中、西三个经济带,努力构建东部领跑、中部崛起、西部提速、东北振兴的发展态势。“最有潜力者优先”是梯度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为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坚实的工业基础、独特的产业优势和雄厚的科技实力,具有接纳、吸收和转化上一梯度即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项目、产业的优越条件,只要能充分利用国际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遇和国家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各项政策,就能充分释放潜能,实现产业结构和经济素质的提升,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Ⅷ 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统筹城乡发展、二、统筹区域发展、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

Ⅸ 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

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基本内容。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版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结果,权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增长是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偏离全面发展观,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忽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那么在“发展”中一些社会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会愈演愈烈,最终将会付出沉重代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Ⅹ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五个统筹是什么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五个统筹”以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为内容,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整体推进为目标,以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途径,着眼于全面发展。

囊括了当前改革和发展所要解决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构想。

(10)民族的经济发展5个统筹扩展阅读: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统筹兼顾”,统字就是统揽、总揽,就是宏观调控,适时适当干预。

筹字就是筹划、协调,兼顾就是照顾到方方面面,协调好各种关系,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兼顾,就要总揽全局,照顾各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实现良性互动,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统筹兼顾的思想,为我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阅读全文

与民族的经济发展5个统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