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50年以来,印度为推进经济发展采取了什么政策取得了哪些成就
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至1996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2%。九·五计划(1997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所下降,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计划,将2002年-2007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继续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由于农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印经济增长率达到5.6%,较上年提高了1.6%。
国内生产总值(2001/2002年度):209400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2002年度):5.6%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卢比
年均通货膨胀率(2001/2002年度):4.3%
(资料来源:印度中央统计署2003年1月公布数据)
【工 业】 2001/2002年度,工矿业比上年度增长2.7%,产值3368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是过去10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其中制造业2.4%,电力工业2.7%,矿业1.1%,初级、中间产品和消费品的增长都较上年有大幅减少。近年来,印度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煤 30000 30963 32779
铁矿砂 7270 7770 n.a.
原油 3195 3243 3203
天然气(亿立方米) 284.5 294.8 297.1
水泥 9821 9761 10690
钢材 2440 2927 3064
化肥(氮、磷肥) 1430 1470 n.a.
布(亿平方米) 236 402 n.a.
发电量(亿度) 4807 4996 5153
汽车(万辆) 87.5 79.7 83.4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n.a.暂无统计)
【农 业】 2001/2002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5.7%,产值30205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由于全年降水的时间和地区分配均匀,粮食产量增长6.3%,为2.12亿吨。粮食储备目前已达5000万吨。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72%。全国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7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2001/2002年度牛奶产量约为8460万吨,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
近些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粮食总产量 20890 19590 21200
稻 米 8950 8490 8310
小 麦 7560 6870 7180
牛 奶 7810 8100 8460
油 料 2070 1840 2050
甘 蔗 29920 29920 30010
茶 83.5 84.8 84.7
皮棉(万包)* 1160 970 1010
黄麻(万包)** 1050 1050 1160
注 * 每包皮棉为170公斤。
** 每包黄麻为180公斤。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服 务 业】 80年代以来以高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1993-2000年,印服务业实现了7.1%-10.5%的高速增长。2001/02年度,服务业比上年增长6.5%,总产值为61630亿卢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8.8%。从业人数1994年为1261.8万人,其中85.2%为政府机关和国营部门职工。印度软件制造与服务业近几年来以年均超过50%的增长率迅速发展,2001/02年度软件总产值 98.6亿美元,其中出口78亿美元。政府计划到2008/2009年度,印软件产值将达到870亿美元,出口500亿美元。
【旅 游 业】 政府已将旅游业作为社会效益良好的创汇产业列入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全国第六大出口创汇部门。1999年各类旅馆1229家。近年来,外国旅游者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不断增加。受9·11事件影响,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国游客量下降了10.2%,人数242.3万,收入下降8.1%,为29.1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亦为主要运输手段,总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量的60%,为世界最大的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铁路:2001/2002年度铁路线总长6.31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57万公里,约占铁路总长的25%;2001/2002年度客运量4930亿人公里,货运量为3332亿吨公里,铁路运输总收入3783.7亿卢比,比上年增长8..5%。
公路:2001/02年度总长约330万公里,其中国家级路5.8万公里。1999/2000年度登记的各种机动车辆约4839万辆,其中客车55.9万辆,货车268.1万辆,公路运输总收入为3393.3亿卢比。目前,公路承担着全国80%的客运量和60%的货运量,全国日平均客运量逾6000万人次。
水运:印有港口共约200个,其中12个大港口和184个中小港口。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约1.4万公里,实际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运公司,其中19家承担远洋运输业务,49家承担近海运输业务,其余两兼。到2002年3月,印全国水运总能力为3.44亿吨,2001/2002年度印水运货运总量为2.88亿吨。印还在十·五计划中将主要港口的总货运量提高到4.7亿吨。孟买为全国最大港口,海运的1/5和集装箱运输的1/2经过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
空运: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营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数量为3998.3万,货运量为85.4万吨。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国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个国际机场;国内机场92个。
【财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地方债务累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庞大的赤字已成为经济中主要的不稳定因素。2001/2002年度政府财政赤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为解决赤字问题,印政府提交了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案,目标是到2006年将中央政府赤字削减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并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债务规模。
近年中央和地方财政状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99/2000 2000/01 2001/02
总收入 54261.6 59796.3 67099.1
总支出 54581.3 59561.7 67812.9
财政赤字 -18482.6 -19985.3 -22871.6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经济概览)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汇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和特别提款权)为704亿美元。到2001年9月,外债为996.1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其中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从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对外贸易】 近年来,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不振,贸易赤字日益严重,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百万美元):
1999/2000 2000/01 2001/02
进口额 55383 59264 57618
出口额 37542 44894 44915
差 额 -17841 -14370 -12703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经济概览)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长0.8%,进口下降0.2%,贸易逆差与非贸易盈余基本相抵,经常账户大体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2007年中期出口战略,计划以下列部门为重点将年出口总额增加到800亿美元:工程、机电、电子、纺织、宝石和首饰、化工、农业、皮革和鞋类。该年度印主要进口商品为:珍珠、宝石、电子产品、金银、化工产品、石油及其制品、燃料、资本货物、化肥、钢铁、造纸原料、纸张等。主要出口商品为: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及其制品、农业及相关半成品、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主要进出口方向是欧盟(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英国)、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和日本。
【外国资本】 印度从1991年起实行积极吸引外资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达639亿美元。 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国投资52.8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9亿美元。到2002年10月,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美、日、英、德、荷兰、韩、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资多的行业是能源、通讯、电子设备、运输业、服务业、化工、旅馆和旅游、纺织业等。
【外国援助】 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1/2002年度获贷款及捐赠总额为2509.5亿卢比,约为5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援1755.9亿卢比,约为36亿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1999/2000 2000/01 2001/02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6.78 720.85 803.70
国际开发协会 352.69 413.53 444.00
日 本 374.23 272.98 205.80
亚洲开发银行 216.30 526.50 672.50
德 国 41.00 38.60 41.20
英 国 204.10 47.40 194.40
美 国 7.45 8.11 12.20
荷 兰 13.37 7.03 33.2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经济概览)
【人民生活】 2001/2002年度印度人均收入为378美元。据印度官方公布资料,1999/2000年度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为2.6亿,占印总人口的26.1%,其中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人数1.93亿。印度历届政府将消除贫困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十·五计划中制定了减少贫困人口的目标,2007年要将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2.2亿,占总人口的19.3%。1999/2000年度印度失业率为7.32%。2000/01年度,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5.2%。到2000年,全国有各类诊疗所和医院4.3万家,登记行医人员50.39万人,登记护士73.7万人。2000年,人口预期寿命为65岁,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8.5‰。
⑵ 因为中国印度等新兴产业大国的发展,20年后的世界经济环境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1.交流增加,欧美到亚来洲来打工的人越源来越多;
2.经济略为向亚洲倾斜,欧美不在完全主导世界经济,亚洲国家话语权更多;
3.引发经济大战,在某一时点,将一些已经无力发展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开除经济强国名单(现在的经济危机过后就会看到)。
⑶ 印度经济发展历程
印度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947~1956年,即从印度独立到“一五”计划结束,是经济恢复时期。印巴分治不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大仇杀,而且打乱了本来就不平衡的国民经济。分治后大城市和大工业均分布在印度境内,而原料产地和粮食产区却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据统计,91%的大工业如钢铁、黄麻、造纸等工业几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却生产38%的棉花和80%的黄麻。这就使独立初期的印度花费巨额外汇进口黄麻、棉花和粮食。
印度独立初期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农业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粮食下降到90.5。为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政府拟订了“一五”计划(1951~1956年),其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变印度停滞不前的经济结构,以便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经过努力,印度国民经济在“一五”计划结束时,平均增长率达到3.6%,超过原定指标的2.1%。5年内工业生产增长25%,农业生产增长22.2%。按1970~1971年价格计算,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4%,农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3%,国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长3.6%。
此间,物价比较平稳,工厂工人实际工资恢复到战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计划期间,还实行了取消中间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积的土地转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农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并促进了印度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第二阶段:
1956~1966年,即实行“二五”和“三五”计划的10年,是印度工业体系形成时期。根据尼赫鲁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计划在工业方面强调优先发展以机械制造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在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集中力量投资在电力、冶金、矿山、采矿、机械制造、化工原料、采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种重工业和基础工业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经过10年的努力,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总指数从1956年的136(1950的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工业产品增长最快的是为生产服务的机械设备和耐用消费品,其中机床增加21倍,内燃机增加7倍,动力水泵增加5倍,发电机增加4倍,家用电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别增加14%和13%,机纺棉布反而减少15.2%。印度政府在积极发展国营企业的同时,也鼓励私人垄断财团以及同外国资本合作兴建的新型工业。印度国营企业从21家增至74家,投资额增加29倍,从8.1亿卢比增至241.5亿卢比。
印度国内和国外垄断组织在印度投资增加132.5%,从47.83亿卢比增加到106.93亿卢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财团资产总值从1958年的45.44亿卢比增至1966年的131.94亿卢比,增加近2倍。
在农业方面,尼赫鲁的战略是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实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评议会制度,使其成为农村基本经济行政单位,要求10年内把全部耕地纳入广泛的发展计划,并在美国专家的建议下实行农业精耕计划,集中使用高产品种、化肥、农业机械等现代化技术,以达到大幅度增产目的。但该计划当时基本上未能实行。
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继任的夏斯特里抛弃了尼赫鲁的上述战略。其间,工业增长一倍,而农业只增产14%,年平均增长率为1.5%。而且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现一次减产,有时甚至出现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农业生产低于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连续两年灾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战争和美援的中断,形成了粮食恐慌、通货膨胀、外汇短缺和工业减产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农业生产的停滞和倒退严重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
1966~1984年,即从三个年度计划,经过“四五”、“五五”、“六五”计划到英·甘地逝世,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着重发展农业。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粮食恐慌,粮食库存全部耗尽,配给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国进口小麦来维持,从而使印度对美国和世界银行的依赖加深。为改变这种状况,在美国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英·甘地开始实行所谓“绿色革命”,即农业发展新战略。
在工业方面,给国内外私人投资提供新机会,开展放松工业许可证政策,将14家大银行(存款总额占全国56%)收归国有,对垄断财团新建和扩建进行审批等限制措施。在这个时期,对农业和能源动力方面的投资比例增大。农业投资比重从“三五”计划(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计划(1969~1974)的23%。工业企业的投资从20%下降到18%。
“六五”计划(1980~1985)对农业的投资占25.4%(“五五”计划为21.7%),能源动力开支占28.1%(“五五”计划为26.2%),工矿业开支占15.4%(“五五”计划为18.7%)。“六五”计划期间预计国民收入增长率为5.2%,人均收入增长率为3.28%。
四、第四阶段:
1985年至今,经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五年计划,即从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印度各届政府开始经济政策的调整与经济改革。进入20世纪80年代,英·甘地执政时,印度就开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调整幅度太小。
1985年拉吉夫·甘地执政后,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问题与困难较多。1991年拉奥执政后坚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绩显著,但仍存在问题与困难。
⑷ 印度的基本经济制度
印度在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与转型前一直实行的是一种混合经济体制,实际上,印度是最早实行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混合经济体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在印度早期的经济体制里,公私营经济并立,国营经济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印度独立后混合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来看,私营经济成分不断扩大,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
一、混合经济体制确立时期(1947~1965)
1947年11月,印度国大党全国委员 会就声称“我们的目的应当是逐渐形成一种使行政效率和个人自由相结合的政治制度, 逐渐形成一个实行最大限度生产而不发生私人垄断资本集中和财富集中的、使城乡经济保持适当平衡的经济结构。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可以替代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私 有制经济和集权国家的严密控制”,主张走“ 第三条道路”。与此同时, 国大党全国委员会还指定了一个以尼赫鲁为首的经济规划委员会,该委员会建议“国防工业、关键工业以及公用事业中的新建企业必须实行公有”。
1948年4月,印度政府根据上述建议公布了一项工业政策决议,规定印度要实行公私营部门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决议将工业分成四类:第一类为武器弹药、原子能和铁路运输等,由国家垄断;第二类为煤、钢、飞机、造船、电讯设备等,新建企业只能由国家经营;第三类为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管理的工业,包括盐、汽车、机床、有 色金属、化肥、水泥等;第四类为以上三类没有包括的工业,均向私营企业开放。决议还规定,在必要时,政府有权将第二、三类工业中的私营企业收归国有。
1950年10月,印度政府又颁布了工业发展和管理法,规定除资产在10万卢比和工人在100名以下的小企业外,新企业的建立和原有企业的扩建必须向中央政府申请许可证。以上政策法规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印度混合经济的雏形。
1955年1月,印度国大党阿瓦迪年会在尼赫鲁主持下通过了一项“关于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决议,进一步奠定了印度混合经济体制的政治基础。该决议宣称印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福利国家和社会主义经济”,提出国家必须在计划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特别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作用:(1)创办和经营提供各种服务的大型工 程, 如电力、运输等;(2)对各种资源、社会目标和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的控制;(3)保持战略性控制,防止私人垄断,维持劳工和生产标准, 以避免工业发展中的无政府状态;(4)对基本的和宏观的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管理。这项决议实际上是主张国家通过发展计划和政策控制整个国民经济,把私营经济 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据此,1956年4月,印度政府颁布了新的工业政策决议,进一步扩大了公营经济的范围。该决议将所有工业部门分成三类。第一类包括武器弹药、原子能及其原料、钢铁及其铸锻件、重型机械和电机、电讯设备、煤、沥青和矿物油、重要矿产的开采和加工、航空和铁路运输、飞机、 造船、电报电话、发电和输电等。这类工业完全由政府负责上产和经营,私营企业只有经过政府同意才能兴建或扩建,而且只能限于自身需要或作为副产品。第二类工业包括机床、化肥、合成橡胶、基本化工产品、重要药品、特种钢和工具钢、海运和公路运输等,以公营为主,同时允许私人经营,作为公营的补充,但在必要时政府将其收归国有。除此之外的工业部门属第三类,完全向私营企业开放。从此,这项新的工业政策决议和1951年的工业许可证制度成了印度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原则。
二、混合经济体制发展时期(1966~1979)
1966年英·甘地就任总理后,继承和发展了尼赫鲁“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基本思想。这一时期印度混合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取大规模国有化措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1967年6月,英· 甘地在国大党召开的全国委员会上提出了“十点经济纲领”,主要内容包括对银行实行控制,普通保险业国有化,扩大国营进出口贸易,加强公共分配系统,制止垄 断和经济权力的集中,进一步实行土地改革和规定最低工资等。1975年7月,英· 甘地政府又颁布了“二十点经济纲领”,主张消除贫困,并对采煤、炼油和石油销售业等进行国有化。上述纲领的颁布使印度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大规模 的国有化浪潮。1969年7月,政府颁布了国有化法令,其后议会通过了《1969年公司银行法》,将占全国贷款56%的14家私营大银行收归国有,从而国营银行控制了全国银行存款的83%、贷款的84%和分支行总数的82%。1971年进一步将64家本国和外国普通保险公司收归国有。在70年代,英· 甘地政府还将石油、煤炭和1/3的纺织业收归国有。此外,公营企业还进入汽车制造和旅馆业,在粮食、糖、食油和化肥等主要商品的批发贸易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经过这些国有化措施,公营经济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制高点。
二是放宽对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二者相互渗透。1967年 政府放宽了工业许可证的限制,取消了42种工业生产许可证,该政策规定基础工业、关键工业和对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除了按1956年政策决议规定由公营部门经营的项目外,均向私人资本和外国公司开放,同时还允许公私合营。新的工业许可证政策扩大了国营企业投资范围,使之可以向消费品投资,同时也使大财团得以进入核心工业部门。因此,这一政策使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由板块式的结合转向了有机的结合,改变了混合经济的基础。
三是经济的福利性质加强。政府不仅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进行控制,还通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万家“平价店”控制了各种生活必需品的零售活动,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受到了严重制约。
三、经济自由化时期(1980~1990)
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银行将贷款与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相联系的做法,促使印度在80年代悄悄地进行了一场旨在使经济朝自由化方向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运动。
1980年英· 甘地度执政后,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
(1) 放松对私人垄断资本和外资的限制。1980年的工业政策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放松了1956年工业政策决议对私营企业的约束,主要内容包括:允许大财团向铝、机床、药品、化学、电力和重型电力设备等工业投资;允许私营企业在5年内自动扩大生产能力50%;无需政府批准的工业由15种增加到34种;对面向出口和需要很多开发设备的企业,,即使属于垄断范围也允许它们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允许私营企业兼并病态的公营企业。1982年4月又向私营部门开放煤炭制品、 高压钢管、橡胶、印刷等5种工业。1983年5月还将化肥、新闻纸、水泥、计算机、电子元件、炼铁等行业列入可以自动扩大生产能力和建立新企业的范围。与此同时,还允许外国私人投资进入采煤、石油勘探、炼油、石油化工、煤气、火电站、水电站、化肥、钢铁和机械等行业。
(2)改善国营企业管理,扩大企业自主权,更多地运用市场机制,减少国家干预和对国营企业的补贴。成立国营企业管理局监督管理国营企业,并成立专门小组对长期亏损的企业进行整顿。
(3)放宽对进出口贸易的直接控制,实行进口替代和促进出口相结合的对外贸易政策。给出口厂商进口原料、设备和技术的方便,并规定出口生产不受工业许可证政策的限制。
1985年拉· 甘地任总理后,采取了更加激进的、以经济调整和改革为内容的新经济政策。针对印度经济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和管理机构臃肿腐化的现象,拉· 甘地采取各种措施放松经济管制,提高私营企业的作用,以及通过放松进口管制把竞争机制引进国内市场。这一时期的经济调整与改革仍然主要是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的:
(1)进一步放松对私人资本和外资的控制,允许这些资本进入更多的工业部门。1985~1986年度,印度政府宣布特种钢等25种工业投资不需要许可证,垄断企业和外资合营企业,只要不是向保留给小企业的工业投资,也可以享受此规定。1985年6月宣布82种基础药材取消许可证,垄 断企业和外资合营企业须经政府特别批准的27种工业有22种采用一般许可证。1986年1月,政府又宣布28种工业产品的生产多样化无需重新申请许可证,并把垄断企业的资产限额由2亿卢比提高到10亿卢比。1989年进一步将生铁、肥皂、电子元件等83类产品列为私人资本可以自由进入的领域,取消许可证管制。
(2)进一步改革国营企业,引进竞争观念。首先,改革国营企业董事会,规定除财政部官员可以继续留在董事会外,政府部长不能再兼任董事长或董事,企业负责人需聘请专业人才担任。其次,扩大企业自主权。1988年印度在较大范围内试行了《谅解备忘录》办法,即由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直接谈 判确定企业经营目标,记入“谅解备忘录”,然后据此考察企业实绩,视完成情况予以奖惩。这种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责、权、利关系。
(3)继续执行进口替代与促进出口相结合的战略,除对出口生产在财政等方面给予优惠外,还规定为扩大出口而新建企业或扩大原有生产能力不需要申请许可证。政府还加强了工业与贸易的协调,如向出口工业按国际市场价格供应钢、橡胶、铝等原材料。
印度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自由化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首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GDP增长率从1965~1980年的3.6%上升到1980~1988年的5.2%,其中工业生产从4.2%上升到7.6%。其次,进出口贸易大幅度上升,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分别从1965~1980年的3.7%和1.6%上升到1980~1988年的4.7%和5.4%。最后,通货膨胀状态并没有因为经济自由化而恶化,年平均通胀率1965~1980年为7.5%,1980~1988年为7.4%,稳中略降。
当然,印度80年代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几十年来一直实行的以公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混合经济体制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因此与这种体制直接相关的弊端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
(1)在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官商勾结,“寻租”和地下经济活动盛行,腐败行为弥漫全社会。(2)公营企业效益低,病态企业大量存在。据印度议会公布的材料,1979年病态企业为2.07万家,1985年达11.96万家,拖欠银行贷款从110亿卢比增加到427.03亿卢比。据估计,80%的病态企业是计划错误、管理不善和贪污浪费造成的。(3)经济福利化现象非常严重。在中央预算总支出中各项补贴支出不断上升,1980~1981年度为191.2亿卢比,1989~1990年度上升到827.2亿卢比,增长了3.3倍。(4)公营范围过于广泛,而政府财力又非常有限,结果一方面迫使政府向银行大量借款和举借外债,直接加剧了通货膨胀态势,另一方一面又限制了私人资本向基础产业投资,造成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尤其是煤、石油和电力等基础产业滞后,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成长,影响了商品供给能力的增长。(5)价格管制和价格双轨制依然存在,一部分商品的生产、流通或价格仍然处于政府的行政控制之下,没有真正形成统一的、竞争性的国内市场。(6)贫富悬殊扩大,两极分化加剧。庞大的济贫计划消耗了政府相当大的财力、物力。
所有这些弊端产生的后果是:一、直接恶化了财政、金融和国际收支状况;二、收入大量跑漏,“黑钱”数剧增,收入分配失控;三、增加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成本,形成了“高成本经济”。
四、经济改革时期(1991~ )
1991年拉奥政府上台后,进行了全面的经济改革,从此印度经济进入了转型时期。印度政府对其长期实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进行了结构性改变,主要体现在:
(1)改变混合经济模式,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印度政府大幅度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总体上自由但又不放弃宏观调控的经济管理新体制,同时把半封闭的经济转变为开放的市场经济。具体做法是整顿国营经济 部门,削减公营企业经济的规模,对长期亏损的公营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将一些公营企业的股份向经济团体和个人出售,促其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增强竞争 能力,使公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取消对公营企业的保护性政策;允许私人开办银行,提高国有银行在股市出售股资的比率,使银行在市场经济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2)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促使经济向国际化转轨。拉奥政府执政以来,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新 的外资管理政策,把外资在印度所占企业股份的最高限额由原来的40%提高到51%;简化外资企业的审批手续;成立专门机构,协助外商到印度直接投资;逐步 废除进口许可证制度,颁布新的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公司税与关税;开放外汇交易市场,宣布降低卢比汇率,使卢比逐步成为可兑换货币。为更好地利用外资,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从以贷款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并鼓励外资优先投入电力、通信、运输、电子等基础工业设施与高技术领域;在给予外资优惠待遇 方面,注意防止对本国企业产生消极影响,避免出现不公平竞争。印度政府还大幅度削减关税。
(3)加速金融和财政体制改革,适应经济市场化的需要。印度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一直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为了减少财政赤字,政府在财政上开源节流,精简政府机构,减少行政开支,并出售了31家国营企业20%的股票,收入约300亿卢比,批准16家国营企业发行债券605.8亿卢比。政府将上市公司的公司税由51.75%降到46%;公司投资的长期资本增值税由40%降到30%。印度政府通过改革间接税体制,将中央的产品税和邦的销售税合并为邦的增值税或实行中央和邦的两级增值税。印度金融改革的目标是减少政府对银行系统的干预,促进合理竞争,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印度政府调整银行管理机构,在印度储备银行内部成立了独立的金融监督局,负 责信贷管理、分类资产管理;通过转移银行间的欠债,对银行进行彻底的整顿,同时逐渐降低政策性优惠贷款的比重;修改邦银行法,简化印度邦银行股东的注册手续,允许印度国营银行股票上市筹资,股票可转让49%。
印度经济改革存在的问题:
首先,印度的经济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的重点放在只有600万人口的工业部门,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6亿农民(1991年)几乎没有从改革中受益。虽然各种经济指标有所上升,但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群众没有从改革中得到较大的实惠,对改革怨声载道,不少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也表示失望和不满,经济改革尚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次,国内动乱成为影响改革进程的政治因素。激烈的教派冲突和一些邦的政局不稳使地方党同执政党之间在某些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发生摩擦和冲突,影响中央政府对改革的推进。反对党的不同主张也成为改革的制约因索。印度人民党主张“经济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反对“经济文化入侵”,在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间题上坚决抵制,致使几个电力开发项目遭到非议。各党派的政治分歧可能会影响到改革政策的连续性。
最后,经济体制上的弊端给改革带来了消极影响。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全面系统的管理政策和机制,国内货币市场遭受冲击,增加了控制通货膨胀的难度和债务负担。截至2009年,印度的外债余额已经2513.84亿美元,负债率为20.39%,中央政府公共债务余额达319713.5亿卢比,占GDP的比重高 达53.6%,加上邦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在60%左右,每年仅支付的债务利息就占国家全部净收入的54%左右。
⑸ 有关印度经济发展的资料
中国和印度同属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印度实施经济改革时间虽晚于中国,但近年印度经济快速崛起,已成为亚洲第四大经济体,印度在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令世界瞩目,部分产业居世界领先水平,印度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将具有比较意义。
信息技术产业。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业发展迅速,根据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公布的数据,2004-2005财年(2005年3月31日结束)印度IT服务业出口172亿美元,同比增长34.5%,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250万人,而2006年印度IT业收入则上升为320亿美元,从业人员160万人,预计2007年印度IT业将创造40万个就业机会,同比增长25%。据德意志商业银行公布的数据,财富500强中的一半公司是印度IT公司的客户,美国GE、波音、花旗银行都位列其中。美国和欧洲是印度IT产业的主要市场,例如印度TCS公司在欧盟11个国家开设19个办公室,雇员超过700多人。因印度商业机会增加,世界知名科技公司开始在印度开设分支机构,2005年美国IBM在印度的雇员为38196人,而德国的SAP在印度的雇员将超过4000人。印度位居美国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与印度相比,2006年我国在软件业出口仅为25亿美元,尚存一定差距。IT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IT领域竞争将决定未来经济竞争的方式和形态,因此,加快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刻不容缓。
生物产业。印度生物科技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有望成为印度高科技领域的另一支柱产业。印度生物科技产业2004-2005财年收入为10亿美元,2005-2006财年为15亿美元,2006-2007财年收入为20亿美元。近年,印度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除造就生物科技领域的熟练劳动力外,而且储备了该领域的知识基础,目前印度政府正在论证成为生物科技产业中心以及规划生物科技产业计划。印度生物科技产业按年增长36.5%,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尽管目前印度生物科技在全球的份额仅为2%,但印度极具潜力在2010年前成为全球重要的生物科技产业中心。全球重要的生物科技公司对同印度公司合作意愿不断上升,根据RNCOS年度题为“亚太地区生物科技市场”报告,印度有潜力在2010年前成为全球5大生物科技国,产值将从2005年的14.5亿美元上升至2010年的50亿美元。在最新全球生化调查中,印度Ernst & Young公司排名日本和韩国公司之后,名列亚太地区第三名。
旅游业。除上述领域外,印度还将旅游业列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2005年印度旅游业收入57亿美元,预计2006年国外游客数量将同比增长78%,外汇交易收入将同比增长122%,过去4年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机会310万,旅游业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3%,创造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的5.4%。为推动旅游业发展,印度采取的主要政策:放宽航空领域;对航空燃油价格政策;在旅游领域征收合理的税率;并实施旅游签证,加强移民服务,变更酒店土地使用规划手续等措施。
核能计划。印度核能计划正在发展中,已经掌握了从勘探、开采到发电、废料处理的全过程技术。目前印度核能公司负责和平利用核能。印度现运行14座核反应堆(2720MWe),在建8个(5600MWe),印度已开始设计下一代快速增值反应堆,并在未来2年建设新的核能反应堆12座。
可再生能源。除核能外,印度还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多样化,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印度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生物气体系统,是全球第三大太阳能池板生产国,第四大风能生产国,风力产能总量为970MW。
太空计划。印度太空署下属印度太空研究组织负责卫星通讯、资源勘测遥感、环境监控、气象服务等领域太空系统内的技术研发和合作。印度的空基传感技术以及其他领域的进步推动了印度同美国等一些国家签署在太空硬件、服务以及数据上的租赁合同,Antrix Corp已经在太空图片领域与美国、法国构成竞争,预计2006-07年Antrix Corp在卫星发射以及太空产品销售方面的收入将达到9358万美元。其客户主要为欧盟(农业和森林)、日本(火山活动监测)、美国(电话网络交换等)、泰国(信息科技)。
海洋学。印度在印度洋地区开展资源勘探和利用活动,并已向南极地区派出13批科考团,建有2个长期科考站,2007年5月经ATCM批准,印度在南极地区larsemann Hills成立第三个科考站。
国际合作。为推动科技发展,在国际层面上,印度签署多个双边和多边框架协议,在双边层次上,建立印度-英国联合合作基金,印度-美国科技小组,以及其他双边科技合作基金,因承认印度的科技能力,印度被邀请参加国际多个大型科技项目合作,如:反质子和离子研究、国际高热原子核反应试验堆等。吸引和鼓励学生从事科学教育和研究,为推动国际合作,印度政府科技署还采取以下措施:
-促进印度科学界同诺贝尔得奖者交流;
-安排计划吸引海外出色的科学家和科技学者合作开展研发项目。
印度创新。全球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印度在创新方面的潜在能力,产品创新、加工创新、制造创新方法吸引外国投资者和跨国企业。过去数年,已有包括GE、微软、IBM、思科、因特尔、GM、摩托罗拉、HP等100多家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在生命科学领域(生化和医药领域)、工程学、通讯相关领域(VLSI)、嵌入技术等累计投资超过10亿美元。印度戴姆勒克莱斯勒研究中心是该公司在德国以外的三个研究中心之一,在班加罗尔印度工程师主要参与电子设备、模拟和软件开发,为其在欧洲和美国市场服务。GE在班加罗尔研发中心研发飞机引擎和涡轮配件。印度政府认为,科技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推动力,科技在印度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各产业最大程度的产出,为社会造福,改善生活质量。
印度企业跨国发展。根据印度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印度企业并购金额为43亿美元,2006年上升为150亿美元,预计2007年将超过350亿美元大关。印度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商界的重要议题,印度发展实践成为美国哈福大学商学院教材。印度Tata、Infosys、Reliance等公司成为全球知名公司。最近波士顿咨询集团(BCG)研究报告显示,2004-2006年国际上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的 3000家公司认为,印度公司具有低成本、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优势,有望成为国际知名公司的重要消费者、商业合作伙伴及重要竞争者,未来成功的关键将是同印度公司的合作。印度通过改变成本、资源、物流及市场等要素变量提高国际化能力,在海外设立机构,并兼并海外公司,主要涉及制药、通讯、汽车、IT等领域。印度储备银行在推动企业国际化战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伴随印度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印度储备银行逐渐放松海外投资限制,以便于印度公司对外投资,并不断修改对外投资上限和批准程序。
中国、印度国情相似,尽管我国在经济领域诸多方面领先于印度,但印度在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发展值得关注,印度制定鼓励优惠政策,发挥人力资源和后发优势,实施印度式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其发展模式对于我国优化产业结构,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⑹ 印度发展飞速,印度2020年有希望超过中国吗
即使从今起中国停止一切工业建设,只运行,到2020年也超不过中国。
请看:
“印版中差距13年并非不可逾越
[美]阿尼尔权 K. 古普塔
我们经过比较发现,印度2008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与中国在1996年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相应数据处于同一水平,印度的发展状况不如中国是事实。但更关键的问题是印度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与中国差多少,这个差距并没有20年或50年那么多,而是十二三年。如果我们以2008年的印度GDP数据作为基础,假定印度未来保持至少8%的增长(这是比较保守的估计),那么印度2020年的GDP将与中国2008年的GDP差不多。”
⑺ 印度想要在未来二十年比肩中国,需要做些什么
印度想要比肩中国的话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大概方面可以从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等众多方面做起。在印度很多贫穷的地方,穷人吃不起饭,生病了也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很多孩子也上不起学,这也造成了他们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非常不稳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民不受重视。他们需要对综合国力以及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
另一方面印度也需要控制他们的人口增长,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也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但我个人觉得印度在未来20年也无法成为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他们存在很多本身难以改变的问题,想要通过如此简单的方式就改变他们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⑻ 印度经济的历史
印度经济大致可分为三段时期,第一段为前殖民时期,直至17世纪止,第二段为英国统治时期,由17世纪开始,而第三段则是由1947年印度独立开始。
前殖民时期
公元前2800年至1800年,人们在印度河流域聚居并耕种和畜牧、使用统一的度量衡、制造工具和武器,群体之间亦开始贸易,形成了印度河流域文明。考古发现,古代遗迹包括具规模的街道、排水系统及供水系统,其中更有相信是世界首个公共卫生系统及市政府的雏型。
1872年的统计调查显示,印度99.3%的人口居于乡村;乡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与外界隔离并且自给自足。农作物为纺织、食物加工和工艺品提供原料。虽然不少王国发行货币,以物易物仍相当普遍。
宗教力量(尤其是印度教)及种姓制度及大家族的制度,对印度的经济活动产生具大影响。种姓制度有如中世纪欧洲的行会,确保了分工,促进技术的传承。
以往,印度对外贸易大多由外国人及伊斯兰教徒经营。纺织品如棉布、披巾及农产品如黑椒、肉桂、鸦片和靛蓝出口到欧洲、中东和南亚地区,换入黄金和白银。
殖民时代
殖民统治改变了税制,由收入税改为财产税,使农民陷入苦况;而通过契约,殖民者的财产权受到保障。同时,殖民政府亦提倡自由贸易、制定统一货币、固定汇率、统一度量衡、资本市场、建设铁路及电报设施、政治中立的公务员队伍、普通法法制等。不过,在殖民时代末,印度是当时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工业停滞,农业发展未能支持急速的人口增长。
剑桥大学历史学家推算,印度占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约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虽然英国殖民统治被认为是印度经济发展落后的祸根,但通过审视宏观经济,学者指出印度的经济发展是殖民主义及世界迈向工业化和经济融合的结果。
独立至1991年
独立后的印度经济政策倾向保护主义,强调工业化、国家干预劳工和金融市场、庞大的公营机构、监管商业活动、中央规划等。印度独立后初期的经济政策由其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导,并由其后的英迪拉·甘地继承。不过,1947至1980年期间,相对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亚洲四小龙,印度经济增长缓慢,更被讽刺为“印度式经济增长率”(Hin rate of growth)。
1991年后
1980年代后期,拉吉夫·甘地放宽投资限制,取消价格控制,降低企业税项。措施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但同时导致政府高财政赤字,经常帐恶化。随着印度的主要贸易伙伴苏联解体,加上波斯湾战争使油价飙升,导致印度贸易失衡,政府濒临破产边缘。印度政府被迫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以接受IMF提出的改革经济制度为代价,获得了总额达18亿美元的紧急贷款。资金注入后,当时的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与财长曼莫汉·辛格于1991年正式展开经济自由化改革,取消“牌照制度(Licence Raj)”(投资、工业及入口牌照),结束国营公司的垄断,同时放宽外来投资,免除了多个行业的外资审批制度。自此奠下了印度经济自由化的大方向,而此方针亦未受政党轮替所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政党敢触及强势的贸易协会和农场主的利益:改革从未涉及劳动法和农业补贴等敏感议题。1990年代,除了为数不多的低迷时期,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人均预期寿命、识字率和食品安全等也随之进步。
1998年的核试验打击了印度的国际信用评级,但持续的经济发展令标准普尔、穆迪等金融分析机构于2007年调高了印度的信用等级。2003年,高盛估计印度的名义GDP将于2020年超越法国和意大利,2025年超越德国、英国及俄罗斯,到2035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经济体,次于美国和中国。
2007年修正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外国直接投资加速流入。据此,高盛公司预测,“自2007年到2020年,以美元计算的印度人均GDP有望增长四倍”,并在2043年前超过美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盛列出了十个注意事项:1.提高政府治理水平;2.提高教育水平;3.增加大学数目,提高办学质量;4.控制通货膨胀;5.制定可靠的财政政策;6.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7.提升与邻国的贸易水平;8.提升农业生产水平;9.改善基础设施;10.加强环保,改善环境。
⑼ 印度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
参见:印度的社会经济问题
收入和就业
参见:印度的贫穷问题
教育和就业
参见:印度教育
腐败
参见:印度的腐败问题
在2008年的各国经商容易度列表中,印度位列第120名,落后于中国大陆(第83名)、巴基斯坦 (第86名)和尼日利亚(第108名)。
区域发展不均
参见:States of India by size of economy及List of regions of India
环境和医疗
参见:印度的饥荒、印度环境、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in India及印度的艾滋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