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应对新常态
第一,要正确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放缓了2—3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吃资源饭、环境饭、子孙饭的粗放型模式,转为依靠结构优化、生产率提高、开拓创新型模式。这对于习惯于旧模式的我们来说,是不得不接受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主动进行调整。一是发展规划不宜太野心勃勃。二是改革的推进不宜太过激进。三是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效益。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中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较有利。一是仍处在新型城镇化的黄金阶段,无论是30%以上的城市户籍人口,还是53.7%的城镇化率,从总量上远低于经济发展阶段应有的水平,加之城镇化的质量差距,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与此相关还有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二是人口红利,特别是潜在的人才红利依然较大。三是体制改革红利依然较大。四是对外开放仍可释放足够的动力。五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下,政府间相互竞争的红利依然较大。因此,我们认为,新常态下的“紧日子”,应该,也可以是过得去的“紧日子”,是可持续且比较健康的“紧日子”。
第二,要更加精心地应对社会矛盾。过去积累的一些矛盾,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会逐步凸显出来,而作为托底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手段还相对比较滞后。因此,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更加精心地应对,以免因小酿大,因局部而失全局。
第三,要勇于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尽管我国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但相对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做出了总体部署,关键是要加以落实。应对新常态必须向体制改革要红利。要通过改革,使我们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趋于现代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成员。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唯一法门利器,既要鼓励自主科技创新,又要注意引进和利用世界科技创新成果,信息技术、3D打印、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利用等均是重要突破方向。
第四,要继续挖掘人口红利,创新利用人才红利。尽管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在加重,我国人口红利正在衰减。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逐步提高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劳动参与率、逐步提高总和生育率(如单独二孩政策)等措施,拉长人口红利释放期,减小其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另外,在现有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企业改革,人员流动和教育培训等,充分挖掘、培养和形成人才优势,开发和利用人才红利,即“人口质量红利”。根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和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的资料推算,2013年末,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人。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研究人员总规模”在2010年达到121万,首次超越美国的119.8万人,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且中国高端劳动力人才的成本相对较低。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上述人口质量红利,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知识驱动、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驱动型的较高质量增长。
第五,要以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我们的政策目标。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重要的前提是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方法之一就是要保证在经济发展和推进体制改革时,能够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当然,福利的刚性又从另一个方面要求我们,这种改善必须是渐进和可持续的。
Ⅱ 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镇域经济发展
首先,要整合利用县域内资源优势,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对称性,但在资源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就县域个体而言,可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充分“盘点”县域内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旅游资源,围绕高效益综合开发利用,进行大力度的整合,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形成从资源利用到产业发展、从城镇开发到民生改善等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居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三增”目标。通过不懈的努力,即使欠发达的县市也能够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其次,要深化合作,聚集项目,依靠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破过去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局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分工协作;要始终坚持以特色资源聚集项目、以良好环境吸引项目,全方位接轨域外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招大引强,形成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向县域流动的凹地效应。要着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园区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产业,进一步膨胀县域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知名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在区域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最后,要坚持全民创业,兴起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潮。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最大特色。在县域经济实力普遍较弱、政府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各类民间主体创新创业的热情,让民营经济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主战场,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坚持县乡村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全面放开,为民营经济彻底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同时,要从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入手,在建设完善金融担保、技术服务、创业培训三个体系上下工夫,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膨胀崛起,形成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航母”优势。针对当前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制定合理的扶持计划,引导民营经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调整经营战略,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勇于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不断增强在复杂考验中生存发展的综合实力。
Ⅲ 请论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及其带来的发展机遇。
新常态定位我国经济发展大逻辑经过改革开放35年的飞速前进,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虽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但确实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再追求高速度、依赖强刺激,显然不合时宜,还会耽误未来发展机遇。 “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九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解析,得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明确判断。 经济新常态的具体特征是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权威阐释: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认识到新常态,就不会因为当前经济增速回落、风险抬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惊慌失措乃至丧失信心,从而能够积极调整心态、采取措施,逐步适应新常态。然而,仅仅适应新常态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领新常态。 “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突出战略性。新常态是个动态过程,我们不仅要认识、适应,而且最终要引领。也就是说,要在注意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夯实中长期发展基础、增添未来发展新动力。”王军认为。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内生动力不足、下行压力较大等突出问题。在采取措施稳增长、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挖掘新的潜力,增添新的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阐述经济发展新常态后提出八个“更加注重”中,有三个更加注重与创新驱动有关,分别是: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唯有创新驱动能为中国这样的大国发展,提供新的源源不断动力。 放眼环球,美国正在积极推动再工业化,欧洲正在大力推进“工业4.0”,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如果再走过去发展的老路,不仅无法走出产能严重过剩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但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 “新常态,意味着我们要与旧有发展模式告别,要求我们要加快打造新的驱动力量。以创新驱动推动结构调整,才能引领新常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Ⅳ 把握经济新常态的新动力和新举措
新常态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2、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
3、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4、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经济发展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Ⅳ 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宏观"新理念
一是经济新常态的新挑战与新机遇。过去30多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要求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收敛”,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的宏观背景。该书不仅客观分析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等不利因素,且从有利因素方面,提出在新常态下,我国仍处于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须充分利用经济基础、政治优势等因素,争取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这对于科学认识经济新常态的提出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与新趋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结合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该书提出,新常态经济突出表现为经济结构的全方位优化升级,即呈现出“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一系列的新特征与新趋势,这些新趋势将推动中国经济朝着结构更优、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这些观点带有一定的学理性研究,应当说,对于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
三是经济新常态的新理念与新思维。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新常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够实现的,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理念与新思维来指导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该书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既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稳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努力实现“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又要在战术上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这些新理念与新思维,对于宏观指导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四是经济新常态的新动力与新举措。科学认识、辩证看待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最终目的是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该书提出,新常态下,我们要更加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积极释放“中国红利”,坚定不移地把改革事业推向深入,促进中国经济形成中高端水平和高效率增长的新常态。该书并从战略全局高度针对“依靠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依靠改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一系列具体对策措施,这对于实践中如何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极具参考价值。
Ⅵ 如何实现新常态下的经济新增长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我国今年GDP增幅预期目标调至7%左右,各兄弟省市纷纷调低预期经济增速,我省确定为8%左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新常态下江苏要在大总量、高水平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必须有新的思路和举措,率先打造发展新动能。
新常态的特征是增速放缓、动力转换、结构优化、调整加快。新常态下实现新增长,必须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关键是要全面深刻领会新要求和新常态的系列重要阐述,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发展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投资要寻求新来源,开辟新领域。从投资来源看,外资、国资、民资比例发生变化,2014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195.6亿美元,境外投资1029亿美元。按照发展趋势,对外投资增速将继续快于吸引外资,总量也将超过吸引外资,我国即将成为净对外投资国。我省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增幅逐步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中来源为外资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为此要更加注重激发内部投资动力。内资方面,今后政府为出资主体直接投资越来越少,主要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必须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使投资主体逐步从政府向企业转变。从投资方向看,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多年来不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全省硬件基础设施总体上相对比较完备,大规模投资不再需要和可能,今后投资重点主要是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即转向公共产品、信息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
二是消费要挖掘新潜力,采取新方式。从消费结构看,要适应百姓消费需求层次提高的要求,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投入,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努力提供优良的消费体验,精心打造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消费热点看,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养老家政健康医疗消费等新兴消费热点方兴未艾,但要形成相当规模尚需时日。要在继续引导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积极培育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扩大居民对热点领域的即期消费,大力发展定制类消费,特别要抓住推进城镇化的契机,让进城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从消费方式看,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倒逼商业模式、消费方式快速创新,在加快发展公共支付平台建设、不断满足公众消费支付需求的同时,要大力鼓励制造、服务及商贸流通企业积极拓展网络有效渠道,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实力强、运作规范的网购平台,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
三是出口要拓展新市场,构建新格局。从出口市场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位徘徊,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也持续低迷,新兴市场贸易比重逐渐上升,但仍不足以取代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地位。今后我省出口市场要从发达国家市场为主向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并重转变,加大对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的支持力度。从出口产品看,近年来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新能源光伏产品、电子信息产品、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今后要进一步强化这一趋势,推动出口产品从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向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转变,尽快提高出口产品层次。从出口方式看,从2014年开始,我省一般贸易额超过加工贸易额,这是出口方式的根本性变化。要顺应这一变化,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推动贸易方式从加工贸易为主向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
四是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给市场和企业更多自主权。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把该放给市场和企业的权力彻底放、不截留,把应该由市场承担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推进项目审核、行政审批网上公开运行。用清单管理的方式对涉企收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发展活力。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科学调度,严格落实中央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措施,创新我省金融支持办法,加大对困难行业和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求。
企业是新常态下新增长的主体。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洗牌调整,一批企业倒下了,但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了。对政府而言,在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传统增长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要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强化服务,顺应企业升级要求和创新愿望,给市场留足空间,为企业公平竞争搭好舞台,迅速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大众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和新氛围,让广大企业家大胆地去想、大胆地去干、大胆地去闯,推动形成活力迸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如同当年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引进外资一样,积极鼓励民众创业,让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让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引导个体工商户发展升级为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升级为规模企业、规模企业发展升级为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发展升级为上市公司,不断做大做强,为江苏经济增添源源不绝的巨大动能,使江苏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对企业而言,必须清醒认识低成本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新常态下实现新增长,要重点围绕“五新”加快转变经营发展方式:树立新理念,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常态,新增长的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改善供给、刺激消费。近期国人大量采购国外商品,恰恰说明中国消费能力不弱,关键是国内产品在质量、性能上缺乏竞争力,尚不能有效满足需求,企业的根本使命应该是不断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投身新产业,新创企业应积极投身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传统行业企业也应不断自我改造提升,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努力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掌握新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最前沿,加大技术研发和引进力度,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发展新业态,敏锐跟踪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运用电子商务、平台经济、联盟经济等新业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打造新团队,企业家自己要坚持学习,开阔眼界和思路,把握产业和业态最新趋势,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要高度重视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断加强员工培训和再教育,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
Ⅶ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与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按照目前的GDP规模,未来几年中国只需保持平均7.2%的增速,可以实现这两个“翻一番”的目标。概括起来,支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仍然存在五大动力。
第一是新型城镇化,以及与此相关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未来六、七年,中国新型城镇化要解决“三个一亿人口”的问题。通过将农民变成市民,拉动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消费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可以提振消费。
哥伦比亚大学斯蒂格里茨教授曾经讲过,如果把中国城镇化的机遇和发达国家技术、资本相结合,就可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这个机遇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分享这一机会。
第二是改革创新的红利。过去市场机制不健全,存在政府错位、缺位。市场分割,特别是地方保护主义甚嚣尘上,各地方出于本位主义考虑,都在搞各自的发展规划,导致重复建设,缺乏差异化竞争,没有找准自身产业定位和战略定位。
这种低层次重复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束缚了生产力,尤其是微观主体的活力、创造性也受到了极大抑制,通过改革来释放红利,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
第三是技术创新的红利。中国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在制造业、传统农业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还相当大,通过学习、模仿,并通过自主创新,把先进技术应用于传统行业,就会有很大经济发展提升空间。
比如,在精细化工领域,中国从韩国、日本等国进口,有将近1000亿美元的逆差;在高端制造业和能源进口领域,每年也要花掉将近1000亿美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者发展可再生能源,通过进口替代,可以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四是人才红利。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人才红利及时跟进。中国是人口大国,高素质人才很多,人才浪费十分严重。应该创新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国际化人才作用,吸引海外华人归国,参与国内经济建设。
第五是经济全球化的红利。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的比较优势,如低成本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未来中国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伴随中产阶级崛起,中国将形成一个巨大消费市场。中国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将产生新的红利。
现在美元地位进一步加强,必须将人民币和美元绑定,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国是好事,有利于巩固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要让美国明白这个道理。在未来20年内,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要努力实现和中国经济、外贸、投资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相适应的地位,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美元、欧元、人民币,加上英镑、日元等货币共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格局,这一相对平衡格局就可以大大降低全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外汇储备越多越好,顺差越高越好,这是错误的观点。同时,我们要盘活存量,通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消化,最终人民币国际化,不需要这么多美元外汇储备了。人民币走出去就是外汇,要适应这一新的人民币时代的来临。就是人民币既是本币,也是外汇,可以买世界上任何东西,这是中国人的梦想。
(7)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措施扩展阅读:
中国经济发展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拉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方传奇,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逐渐增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
2018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6%的较高增速,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超出预期,提升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国际社会公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之锚。
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让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近年来,中国扩大开放的努力令世界瞩目。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又推出5个方面的扩大开放举措,与会各国工商界人士签署了640多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合作共赢的“蛋糕”越做越大。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增长潜力巨大……今日之中国,既是品类齐全的“世界工厂”,也是规模超大的“世界市场”。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中国,释放着无尽的发展红利,对世界而言机遇无限,贡献更大。
中国经济的贡献,体现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挑战的形势下,中国秉持“和”“合”理念,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中国倡导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
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致力于做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者,努力为解决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Ⅷ 如何理解中国发展的新常态和新举措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用好政府和市场这版“两权只手”,打造“双引擎”,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实现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使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就是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此简政放权不能停步,放管结合要落到实处,营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千万人的创意与市场需求结合,把“草根原创”迸发出的新元素、新模式汇聚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有企业要紧扣提高活力和竞争力深化改革,在看准的领域抓紧“破题”,努力走在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前列。
Ⅸ 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让中国的经济改革面临新的挑战。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量依然可观,但稳定经济增长任务繁重。
从经济总量看,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从发展速度看,30多年来,中国经济以世界少有的年均接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
经济新常态下,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能够有效保障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而财力的增加能够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依靠依然可观的实际增长,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也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大国红利”。
但客观讲,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挑战亦十分明显,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施策,使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是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但核心动力源正在培育中。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从城镇化角度看,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伴随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将推动消费持续增长,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2013年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仅为53.73%,户籍城镇化率则低得多,仅为36%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工业化角度看,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没有完成,除东部部分省市基本完成工业化外,中部、西部等省区工业化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
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的创新挑战和技术瓶颈依然存在,离依靠“技术红利”创造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还有较远的距离。
三是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还有很大空间。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的统计公报显示,这一比例攀升至48.2%,这是非常好的经济结构优化迹象。在支撑我国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内需结构中投资占比相对较高,但2010年消费率和投资率达到各占50%之后,消费率出现较快增长趋势,在经济结构中占比再次超过投资率,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逐步得到体现。
由于地理条件、发展基础、历史文化等因素,我国区域经济结构中,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较大,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区域结构亦在逐步得到优化,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发展红利”。
但同时应看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较为落后,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这些因素在制约着中国经济质量的整体提高。
四是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但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新一届政府将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当头炮”,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给各类市场主体松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3年以来,国家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共7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涉及到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等一系列具体举措。2014年前3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2013年增长60%以上。
这些举措既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机遇之一。同时我们也要承认,当前地方一些职能部门过度干预企业经营管理,吃拿卡要、“红顶中介”、寻租腐败等现象依然存在,建立法治政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