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测绘在城市规划中有何重要意义
1城市测绘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籍以及房产测绘是城市建设中具有交叉的三大块,城市测绘数据主要是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城市测绘资料直观反映城市的面貌,城市规划都需要城市测绘提供基础资料,测绘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接影响和决定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城市建设的实施。城市测绘内容包括:城市现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城市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建筑用地界线拔定、建筑物的施工放样、竣工测量、城市规划道路定线、大型建筑物的沉降测量等。地籍测绘内容包括: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要素调查、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绘制、面积量算、地籍数据库建设、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等。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房产测绘的基本内容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房产权属、变更测量、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房产信息系统建设等。 2测绘的社会需求 测绘工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行政区域的识别划分;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使城市的规划建设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下有序进行;为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用户提供可靠的多比例尺的地形图,满足各行各业的使用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划分相应建设用地,并对用地情况的监控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会对测绘信息的需求量很大的,其中大多数是各级政府机关,其次是企业单位。当然这其中的绝大多数资料都被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规划管理始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热点,规划管理工作程序中无不与测绘工作紧密相联,需要测绘工作有力的支持,从工程建设前的选址用地,建设工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最终的规划验收,以及规划行政执法,都离不开地形测量、综合管线测量、工程测量(建筑放线、验线)、规划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这些工作贯穿在整个规划行政管理的每个环节。因此重视和促进依法测绘才能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 3测绘的成果体现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是以各种测绘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地理研究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各种技术为基础,综合各种城市测绘数据,目前应用已初见成效、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测绘机构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撑作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在城市建设中所占据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越来越松。 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服务于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如果能增加统计分析功能,计算几辅助设计结合交通规划信息,则地理信息系统完全可以获得更大的拓展,如可以应用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相关行业。 4各种测绘数据亟待整合以发挥更大功用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查询、分析方便以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质量、水平。有了数据库,有了分析工具就可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可以说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决策的主动权。在现实工作中,规划、建设管理常用的地形信息比现行的标准地形图简单,而非地形信息,如土地使用、地籍、房产、管线往往很重要,需要和地形信息结合在一起使用。 南京市为例,就有南京市规划局的规管系统;国土局的土地信息系统;房产局的房产信息系统。其基础地理信息来源于不同时期不同的测绘单位,所提要求、标准不同,成果覆盖范围、图形比例尺互有交叉,GIS应用平台不同,平面坐标系也分为南京地方坐标系、南京地籍坐标系。而由于房产测量起步较晚,房产基础图较为缺乏,在《房产测量规范》中直接载明房产图根据需要可利用已有地形图和地籍图进行编绘,在房产部门建系统的过程中也确实利用了部分已有的地形图和地籍图,但房地产测绘也是城市大比例尺测绘的一种。其方法手段与其他测量并无多大区别,它具有更多的信息源,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图表复杂,因此它是建立现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也是城市大比例图更新的主要基础资料。地形图、地籍图、房产图其实是基于同一类基础图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同一幅底图上各自增加不同的属性项,三者如能合而为一,实现基础图全市域覆盖,统一平台;超脱出部门利益将会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而各地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地形图的现势性难以保证,转向GIS后,信息种类更多,单靠本部门、本系统内要将各种信息都及时地、同步地更新,事实上难以做到。 集成公开化的数据服务从理论上说可避免各个部门重复性地收集与输入数据,大大降低费用,获得明显社会效益。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局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了海量的城市空间数据:基础地形数据、土地信息、房产信息、道路交通信息、市政管线信息、规划信息,其应用覆盖了所有具有地理信息业务的部门,包括浦江两岸开发、旧区改造、规划、土地、房产、建筑、交通、重大工程等等,在城市建设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
B. 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与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和抄社会发袭展规划中测量信息是重要的基础信息,各种规划及地籍管理,首先要有地形图和地籍图;各项工农业基本建设中,从勘测设计阶段到施工竣工都需进行大量测绘;
国防建设中,军事测量和军用地图是现代大规模诸多兵种协同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远程导弹、空间武器、人造卫星和航天器的发射等的精确定轨;
在科学技术方面,如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地壳的变形,地震预测及地极周期性运动的研究......
C. 测绘事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测绘事业是一个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性、先进性、公益性事业,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其在社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D. 测量学在各领域的作用(包括军事、工农业、国民经济)
在国民经济和社抄会发展规划中测量信息是重要的基础信息,各种规划及地籍管理,首先要有地形图和地籍图;各项工农业基本建设中,从勘测设计阶段到施工竣工都需进行大量测绘;
国防建设中,军事测量和军用地图是现代大规模诸多兵种协同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远程导弹、空间武器、人造卫星和航天器的发射等的精确定轨;
在科学技术方面,如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地壳的变形,地震预测及地极周期性运动的研究......
E. 测绘科学在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作用
工程建筑,城市规划
F. 测绘学的应用与意义
1、应用:测绘学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环境保护以及地籍管理等工作中,必须进行土地测量和测绘各种类型、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以供规划和管理使用。
在地质勘探、矿产开发、水利、交通等国民经济建设中,则必须进行控制测量、矿山测量和线路测量,并测绘大比例尺地图,以供地质普查和各种建筑物设计施工用。
在国防建设中,除了为军事行动提供军用地图外,还要为保证火炮射击的迅速定位和导弹等武器发射的准确性,提供精确的地心坐标和精确的地球重力场数据。
在研究地球运动状态方面,测绘学提供大地构造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的几何信息,结合地球物理的研究成果,解决地球内部运动机制问题。
2、意义
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
(6)测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扩展阅读
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外层空间点位的精密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重力场,地球整体与局部运动,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
解决大地测量学所提出的的任务,传统上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法,比如设立坐标系,通过测量距离、角度、方向等建立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二是物理法,比如研究测量地球重力场,建立重力网。
G. 测量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测量信息是重要的基础信息,各种规划及地籍管理,首先要版有地形图和地籍图权;各项工农业基本建设中,从勘测设计阶段到施工竣工都需进行大量测绘;
国防建设中,军事测量和军用地图是现代大规模诸多兵种协同作战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远程导弹、空间武器、人造卫星和航天器的发射等的精确定轨;
在科学技术方面,如空间科学技术的研究,地壳的变形,地震预测及地极周期性运动的研究......
H. 分析测绘工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急需,我国传统测绘体系迅速向数字化测绘体系转化、过渡。在近30年中,我国测绘科技实现了划时代的变革,传统的模拟测绘生产方式被取代,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从起步到完善,推动了测绘生产和服务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测绘科技的革命,提升了测绘对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保障能力,曾经深居“象牙之塔”的测绘高新科技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测绘工作也由此大步迈向信息化测绘新纪元!
1999年11月1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的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国家测绘局组织实施,全国33个测绘单位共同承建。总投资2.6亿元的国家基础测绘设施项目经过5年建设全面竣工,建立了由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管理服务技术体系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存储与管理、分发服务与应用的现代化测绘基础设施,全面实现了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历史性跨越,极大地提高了基础测绘生产效率和信息服务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社会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测绘技术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测绘部门开始向建立以“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测绘体系迈进。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网络化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以及3S集成技术成为测绘技术体系的核心,测绘服务从标准化、专业化的地图服务向全方位、高动态、数字化、网络化的地理信息服务转变。
30年来,测绘部门大力实施“科技兴测”战略,瞄准国际测绘科技前沿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针对测绘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为推动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国大地测量工作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1978年至今,我国地面大地测量仪器由功能单一的光学仪器进步到多功能的数字化设备。传统的大地测量工作非常艰苦,外业测量人员需要背负几十斤重的仪器,在高原大漠等各种环境中艰苦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激光、电子、空间、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地测量的理论和技术已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大地测量的作业模式产生了质的变化。
1979年,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共同制定了建立中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的计划,并于1980年4至10月,组织进行了全国卫星多普勒网(37个点)的野外观测工作。然后,对这个全国范围内布测的整体卫星大地网观测数据进行全面的科学分析,采取严密的数据处理措施。1984年,继当时仅有的西欧网和北美网之后,圆满建成了我国卫星多普勒网。该网建成后,及时提交国防、石油、航天等部门使用。应用结果表明,这一成果提高了远程武器的命中精度;提高了我国火箭和卫星升空的入轨精度,并对卫星测轨、跟踪和观测台站提供了精确的站址地心坐标,从而提高卫星的定轨精度;提供了精确的转换参数,可将地面任意一点测定的地心位置转化为我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统;为石油勘探、地质找矿、海洋资源调查等以及确定南极长城站与北京之间的距离、方位提供了精确的科学依据。1988年“全国卫星多普勒网布设和平差计算”项目通过鉴定,该网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卫星多普勒定位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已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为了向西北三大盆地沙漠地区的大规模石油地质勘探提供测绘保障,求定西北地区地心坐标与大地坐标最佳转换参数,1984年,国家测绘局与青海石油局、新疆石油局等单位合作布测了西北卫星定位网。该网所含39个点均与国家一等大地点重合,布设范围包括陕、甘、青、新、藏五省区,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出动了17台多普勒卫星定位仪参加同步联测,定位精度为±0.54米,地心坐标转换参数精度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西北卫星定位网的建立与应用,为开展全国陆地、海洋卫星定位网的布测和科研工作,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在此基础上,国家测绘局、石油部、地矿部和国家海洋局等所属52个单位从1987年8月开始开展了更大范围的多普勒卫星定位联合作业。在我国西部、中部、东部和海洋大陆架4个观测区,出动60台多普勒卫星定位仪进行观测。到1991年2月底,我国已拥有700多个多普勒卫星定位点,成为当时拥有多普勒卫星定位点最多的国家。
1988年,国家测绘局利用多普勒卫星定位技术开展了南沙群岛定位网与全国天文大地网之间的联测工作。同年,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等单位共同组织的中国大陆架GPS卫星定位网开始布设,共布设定位点52个,这是我国首次应用GPS于大地测量,填补了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定位的空白。
1990年以后,测绘部门开始利用GPS布设国家空间控制网,GPS技术在测绘工作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990年,国家测绘局组织了国家高精度GPS网和GPS轨道跟踪站的方案论证和前期规划。从1991年起,国家测绘局组织实施国家高精度GPS网的布测。1992年,国家测绘局、地矿部等8个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国GPS大会测,使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高精度的GPS骨干控制网——'92 A级GPS网,标志着中国GPS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入了联合攻关的阶段。1992年,我国还参加了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局(IGS)组织的1992年国际GPS会测,用4台GPS接收机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观测。1993年,完成GPS卫星跟踪站的组建,并在北京建立了GPS检定场。1995年,完成高精度GPS B级网的外业施测。1996年,完成高精度 GPS A 级网的复测,共复测和增测A级网点55个。1995—1997年,基本完成GPS A级网和GPS B级网的数据处理。
1998年,国家高精度GPS B级网通过国家级验收及鉴定,宣告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骨干空间控制网并公布启用。国家高精度GPS网达到同类网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高精度GPS网包括GPS永久性跟踪站和A、B级高精度GPS网,其中已建立永久性跟踪站8个;A级网点33个,并于1996年进行复测;B级网点818个。
国家高精度GPS网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除台湾外)利用现代大地测量手段布设的空间控制网。这项工作不仅为精化我国的大地水准面提供了可靠的成果,而且使我国的GPS定位应用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
此外,国家测绘局还初步建成了全国GPS卫星服务体系,从1996年底开始正式运行,向社会提供GPS精密星历服务;建立了北京、拉萨、武汉、乌鲁木齐等8个GPS永久跟踪站,形成连续观测、长期稳定运行的GPS卫星跟踪网。测绘部门向用户提供的星历服务属于卫星通过后的轨道参数,是一种事后处理和事后信息,适用于大地定位和各种精度要求较高的非实时定位。
——摄影测量走上全数字化自动测图之路。传统的模拟测绘仪器,精度比较高,但是特别笨重,占地面积大,维修困难,不仅作业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较低。1981年,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研制的数控测图仪通过国家鉴定,性能稳定,精度较高。1982年又研制出数控正射投影仪。为满足测绘生产的需要,1984年国家测绘局下达科研攻关项目,研制测图型解析测图仪。经过艰苦的努力,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1988年成功研制出集光机电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JX-1解析测图仪、JX-3解析测图仪和配套软件,填补了国内该类仪器的空白,占领了国内市场。
JX-3型解析测图仪,是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的主力仪器,是集精密光学机械、自动控制、计算机软硬件及测绘科技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这种仪器过去全部依靠进口,每台售价高达150万人民币。1988年初,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航测仪器——JX-3解析测图仪展现在人们面前。同年即投入批量生产,1990年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199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先后售出105台套,在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测绘、地质、交通、水利、冶金、城市建设等专业领域得到应用,占领了国内80%的市场,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我国精密摄影测量仪器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JX-3解析测图仪的推广应用不仅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航测作业的现代化水平,为全数字化航测仪器的研制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造就了一批人才。
1998年6月,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通过鉴定。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是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中的子项目和国家测绘局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为首的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课题组,根据测绘行业寻求更为先进的1∶5万、1∶1万比例尺及更大比例尺地图修测手段和设备这一市场需求,在JX-3解析测图仪的基础上,采用目前最新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开发研制成功了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这一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选用微型计算机为主机,通过专用的摄影测量立体显示卡实现了双图形、双图像漫游,快速图像缩放,为国内外首创,它的立体编辑功能强,具有全汉化界面,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影像相关、数字地面模型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制作和人机交互的数字测图功能,以及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操作简便、灵活,能满足当前4D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是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已用于数字化测绘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占领大半中国市场,并销往日本、芬兰、巴基斯坦等国。该成果获得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实现了从传统的模拟测绘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是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
2007年我国又成功研制出SWDC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等高分辨率航空摄影设备,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航空摄影测量一直依赖国外胶片和数字航空摄影仪的局面,作为自动化、智能化的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填补了国内空白。
近30年来,我国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领域可谓成绩斐然,在数据获取能力方面,成功研制一系列传感器,发射50多颗对地观测卫星,组成风云、海洋、资源和环境减灾四大民用系列对地观测卫星体系;积累了总存贮容量超过660TB的影像数据,覆盖全国陆地、海域以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1500万平方公里的地球表面;组建起一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160多家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置3S相关专业;诞生一批空间信息企业并研制成功大量软件产品。同时,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制度、标准规范开始建立。
——地图生产迈向信息化测绘时代。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图生产逐步摆脱了传统手工编绘方式,地图制图与出版一体化的数字制图系统已成为地图生产的基本技术手段。随着测绘科技的升级换代,地图作为测绘的终端产品,正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在制作工艺上,由计算机制图代替了人工制图。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表现效果:静态变成动态、无声变成有声、二维变成多维等。特别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地图为背景,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可向人们提供传统地图无法与之媲美的信息科技地图精品。
在表现形式上,模拟地图发展为数字地图。数字地图是一种虚地图,它是一组地理空间数据的集合。数字地图通过可视化处理,例如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就是通常说的电子地图,在计算机绘图仪上可输出纸质地图。数字地图具有灵活性,它不受地形图传统分幅的限制,并且显示或输出的比例尺可以调整;数字地图便于修改与更新,有利于保持其现势性;数字地图易于保存(如光盘)和携带,方便使用。
在信息获取上,呈现出手段多、自动化、全天候及周期短为特征的信息快速获取势头。在提高了地面测绘信息采集自动化程度的同时,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开发,特别是对地观测卫星的发射和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更新)、加工与提供成为现实。卫星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时间分辨率不断缩短。
在表示内容上,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可扩展性。模拟地图上测绘信息的含量受到了产品表现形式的极大局限和制约,只能在照顾图面清晰、一览性等条件下,表示出地物目标少数最基本的有限特性。例如,1∶500的模拟地图中一幢房屋一般只能注记楼房层次、建筑材料等。而在数字地图理论上可在同一地物目标的数据上附加无限的地理相关信息(称为属性),如用户名、楼房高、建筑面积、建造年代、设计单位等。
在数据质量上,因数学关系严密、数学精度恒定而提高了数学质量。数字地图不会因为输出设备的不同或输出比例的改变而影响其数据的质量。
在产品类型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4D产品外,各类以4D产品为基础和利用GIS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生产出的专题应用系统、专题地图与多媒体地图不胜枚举。
——3S技术集成走在世界前列。3S技术集成即为全球定位系统(GPS)、摄影测量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集成,是近几年来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3S集成包括空基3S集成与地基3S集成。空基3S集成是实现航空航天遥感信息的直接对地定位、侦察、制导测量等;地基3S集成是实现车载、航载定位导航和地面目标的定位、跟踪、测量等实时作业。我国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例如GPS与GIS结合,开展了城市公安、交通、消防及导航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并投入应用。RS与GIS的结合,一方面包括从遥感数据中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专题信息或进行数据库更新,另一方面从地理信息系统中提取必要的辅助信息和知识,以实现智能化的遥感图像处理分类和解译。我国在此领域紧跟国际发展的总趋势,其研究和应用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已在洪水灾害动态监测与信息传输等领域投入实际应用。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S技术逐步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等高新技术集成,并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地理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网络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车载导航、个人移动定位、互联网地图等新型高科技产品的生产与服务蓬勃兴起,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地理信息企业,有力地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以3S技术为支撑、以空间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现已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测绘事业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
I. 测绘学在国民经济中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海洋开发、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生态环版境保护以及各种工程、矿山权和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编制各种地图和建立相应的地理信息系统,以供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决策使用。
J. 测绘对我们生活的好处60---100zi
简单的说,测绘是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进行定量,数据化的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层面,好处随便咋说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