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烟草业发展的利与弊
烟草业当然包括从烟叶的种植到加工这个流程,还包括烟草机械、包装等只要与其相关的产业都包括的。你要辩论啊,给你点资料,看能用上不: 当社会认识到吸烟危害健康后,烟草业不断地利用科学技术,努力减轻香烟的危害程度。这一努力不仅取得了明显成果而且还在继续。人们也许会问,在吸烟危害健康尚未解决的今天,为什么烟草业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发展呢?那是因为,从根本上看,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 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的标准。必须弄清三点:其一,烟草业利大于弊是对社会而言,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而相互联系的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视的角度应是多维的。其二,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的标准是有时空条件的,也就是说,烟草业是利大还是弊大。应以具体国家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主张,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来评价我国烟草业,反对空洞的泛泛而论。其三,从我国现实出发,衡量一个行为是否利大于弊。最根本的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我国,烟草业具有加速资金积累,增加国家财政能力的作用,还具有支持其他行业。为什么各国政府在宣传戒烟的同时,又无一取消烟草业,大家知道,没有什么发展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要发展就要付出代价。我们国家的发展现在正处于一个紧迫的时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抓住时机发展自己,根本是发展经济。而烟草业对于资金积累,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正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这一现实要求的具体体现。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烟草业的税利占我们国家税利的九分之一,如果没有这九分之一,将会加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而地方的产业将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而我们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我们国家的发展,还有我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在从事烟草业的有8000万烟农,50万烟草职工,以及2000万销售卷烟的商人。人是社会的人,是现实的人,只有从社会现实出发来看待人,我们才能辨利弊,明得失。对社会有利,实际上就是对人有利。其次,我国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解决人的问题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对此,从社会现实的分析中谈出五点看法: 第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任何疾病都是多因的,把疾病造成的损失归咎到烟草业,是不科学也是不公正的。吸烟可能致癌,但不吸烟照样可能致癌又作何解释? 第二,烟草业创造的经济效益,绝不仅仅是上缴国家的税利。比如,七五期间,我国农民收入的20多亿来自烟草种植,很多地方就是依靠烟叶生产而摆脱了贫困。 第三,我国有8000万农民吃的是烟草饭,与烟草业有密切联系的人口超过1亿,这是我国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如果烟草业对社会的弊大于利这个结论可以成立而取消了烟草业,那么,8000万农民的饭碗将失去了着落,1亿人的生活将直接受到影响,因而烟草业的存在正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 第四,我国吸烟的人近3亿之多,鉴于吸烟危害健康,而又不能靠行政命令来让烟民戒除吸烟的习惯,我国政府提醒烟民吸烟有损健康;另一方面,不断通过技术改进,减低香烟的危害,以更安全的烟草制品来满足烟民的需要。 第五,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难道我们不应充分发挥烟草业的资金积累的重大作用,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吗? 目前我国卷烟人均消费量较低,不到西方国家的1/2。农村人口占全国的80%,其卷烟销售量仅占全国60%。农村还有大量手工卷烟和丝烟消费。人民收入不断增长,产品结构中混合型卷烟和滤嘴烟将有所发展,并趋于高档化。面对吸烟与健康问题的挑战,卷烟工业为消费者的健康着想。已从三个方面进行技术改造。 1、逐步采用国际通用的办法。例如:增加滤嘴、改进卷纸、膨胀烟丝、烟草薄片、通风稀释等,降低卷烟焦油量。 2、探索有选择性重点降低焦油中有害物质的途径。例如1986年华中工学院与武汉卷烟厂合作,以微量元素为烟丝添加剂的研究工作。根据国外资料肺癌低发国家烟叶中硒含量为0.46ppm,而肺癌高发国家含量为0.16ppm,测定武汉卷烟厂使用的烟叶中硒含量为0.22ppm。又据我国营养学家的建议,中国成年人硒的摄入量应为70微克/人·天,而实际平均摄入量为30克/人·天。这说明加入适量的硒是有益的。 3、新混合型卷烟的研制。利用传统的中医药学宝库,探索在卷烟中加入适当的中药或其制药剂,研制成不影响卷烟气味、无新的毒副作用,而能减轻烟气物质的有害作用,或对呼吸系统某些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的新型产品,由于这类烟加有某些中药成份,故暂定名为新混合型卷烟。在医药卫生界的专家学者与烟草工业界共同努力下,陆续已有一些新混合型卷烟产品通过一系列检测鉴定后投入市场并出口,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新混合型卷烟都要经过医药卫生部门的临床试验观察,药物的药理和毒性检验以及药物化学分析等审查程序。 我国的中医药资源相当丰富,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中,载药数就达1892种,药方11000个。不同的药物中其治疗的对象不同,我国目前有40多家卷烟厂生产了50多种牌号的药物烟,含有不同的药物成份。 人的行为有条定律,习惯成自然,由自觉到不自觉。吸烟有害健康是科学结论,但由于吸烟致病至死不是那么绝对和显而易见,同时吸烟又有一定的乐趣和功效,吸烟人根本不在乎花钱,再困难,也要照常过烟瘾。依笔者体会,香烟的“诱惑力”之一是解除疲劳。如等人、等车、坐车、坐船是家常便饭,特别是去外地出差,长途旅途中的困顿,一支香烟便可化解;其二是清醒头脑。当你写文章思路不开、灵感枯竭时,点着一支香烟便能理清头绪,开启思路;其三是平衡情绪。当你心情烦闷时,一支香烟便可成为心灵的安慰,帮你驱除不快。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烟民都是由于脑力、体力疲劳和众多的心理冲突而吸烟的。至于医生抽烟危害健康的告诫,吸烟者当耳旁风。笔者的一位好友是医院主治大夫,他已有四十多年的烟龄了,问他为什么戒不了,他坦然的说:“我整天生活在细菌繁多的窝子里(医院内)只能以毒攻毒了,如果戒了烟,岂不是自遭祸殃。”
❷ 发展烟草的好处和坏处
发展烟草的好处有如下:
发展烟草可以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与利益:发展烟草,个人利益收入高,且国家对烟制品的生产及销售实行高税政策,寓禁于征。国家既可减少和限制烟制品的消费,客观上又使烟草成为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
发展品质优良的烟草可以保证消费者的消费保证:如果不种烟、不制烟、不销烟,一方面吸烟人不能接受;另一方面会导致烟草的黑市交易,既造成国家的经济损失,也使低质烟泛滥,更谈不上改进烟制品的安全性,最终受害的将是消费者;
发展烟草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一种外销产品,能为国家出口创汇;
发展烟草可以提高农民农村地区的收入,使得他们认识到种田也能带来利益。
发展烟草的坏处有如下:
烟草其具有特殊性,因为吸烟有害人们身体的健康,免疫力下降,抵抗力低,患癌几率大,易患牙周病,对下一代的影响是巨大的;
烟草中具有多数有害物质,容易残留积聚在人体的肝肺脏中,日积月累会留下病根。
发展烟草具有双刃性,所以要保证烟草的质量,做好行业的标榜,这样不仅能带给消费者愉快安全的享受,也能给国家带来利益,做到双赢。
❸ 烟草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
一阵有不少人念叨香烟涨价了,具体涨多少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本人不吸烟。不过,据本月12日新闻报道,去年我国烟草税收达7500亿元,不到十年,烟草业的税收增长了五倍多(2002年,烟草业税收为1450亿元)。中国烟民数量约为三点五亿,去年平均每个烟民为国家贡献税收2100元。中国的控烟工作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连雷声也小,关键原因还是一个钱字,如果没有烟草税收,中国的财政收入至少下降7%,这个缺口目前来看是无法通过其他渠道弥补的。
烟民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有些烟民虽然自己收入并不可观,但宁可舍饭、不可舍烟的精神实在可贵,烟草税收使得个人所得税都相形见绌(去年中国个税额为6045亿元),也让中国的军费支出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去年中国军费支出6011亿元)。
一群烟民养活着一支230万人的现代化军队(还有很大结余),中国烟民才是最可爱的人!
❹ 消费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上半年的消费,一如既往地扮演了经济发展第一驱动力的角色;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也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年中回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已成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巨大的内需增长潜力、完善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释放的红利,也将有效对冲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以肯定,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改善供给,消费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更加重要的拉动作用。
❺ 烟草对我国经济起什么作用
烟草在我国种植约400年,烟草是高利润商品作物,在烟草主产区经济建设中起到财政支柱回的作答用。烟草分布遍及全国,东起黑龙江省宝清,西至新疆的霍城,北自黑龙江省的逊克县,南迄海南省都有种植。目前除北京、上海和西藏外都有烟叶生产。晒烟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为自种自用。烤烟是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商品价值高。中国引进烤烟不到百年,但栽培面积发展迅速。目前烟草生产以烤烟为主体,其次是晒烟,香料烟和白肋烟也有一定发展。1997年中国烟草收获面积235万hm2,烟叶总产425万t,其中烤烟216万hm2,烟叶总产391万t,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国的91.9%和92.3%。云南是最大烟叶生产省,1997年云南烤烟收获面积和总产分别为56万hm2和109万t;其次是贵州、河南和湖南。
❻ 消费给经济带来多少影响
从理论上说,影响消费的因素就是影响需求的因素。经济学认为,需求是消费者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需求有两个条件: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能力。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由很多因素构成。其中主要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从社会宏观层面看,一定时期的社会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因为人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是受到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决定或制约的。(一)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尽管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但收入是决定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经济学通过消费函数来表示收入和消费之间的依存关系。消费函数一般以收入为自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呈现同方向的变动,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对单个商品消费需求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反,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收入水平成正方向的变动。对于某些低档商品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消费者对其需求与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动。不过,以上两种情况不是绝对的,会因人、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就是消费者的偏好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偏好就是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喜好或嗜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偏好,该商品的就需求大;对某种商品不偏好,该商品就无需求或需求小。广告宣传往往会改变人们的偏好,从而改变需求。对社会消费需求总水平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低,消费水平也越低。二者成正比。考察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的作用。人们的工资收入并非都是可以由消费者自由支配的收入,比如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等。同时,劳动者和居民也会享有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以及商业保险等带来的收入。因此,即使在物价和工资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影响人们消费需求水平的不是劳动者的全部收入,而是可支配的收入。人们可支配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成正比。考察可支配收入对人们消费水平的影响,不仅要考察当期收入的影响,还要考察未来收入的预期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正如价格预期对需求的影响一样,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消费需求,这是心理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乐观,就会鼓励人们消费;如果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不好,人们就会增加储蓄而减少消费。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还表现为社会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西方经济学认为,在人们的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呈递减趋势。这时,政府为了刺激消费增长而提高居民收入的做法往往不能奏效。但是,如果政府选择给低收入人群增加收入则会带来有效需求的增长和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在社会收入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既有利于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二)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和直接因素。我们在前面已经从单个商品的角度分析过价格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这里不再赘述。从社会宏观角度看价格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其他因素(主要是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物价总水平越高,社会消费水平越低;反之,物价总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因为,在人们的收入不变时,物价水平越高,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物价水平越低,货币的购买能力越高。也就是说,货币的购买力与物价水平成反比,而人们的消费水平与货币的购买能力成正比。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是通过物价指数来表示的。物价指数是指本期物价水平对基期物价水平的比率,是用以反映物价涨跌的幅度。反映消费品物价水平的指标是消费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CPI)一般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是指报告期与基期商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比率,它反映了一国消费品和劳务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幅度,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在一年中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2.3%,那就表示,生活成本上升了2.3%;当生活成本提高时,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现在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商品或服务了。可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对于保持和提高消费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与社会消费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面分析到的因素以外,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请学员们搜集相关资料,分析说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其他因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