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能对能源的各种影响进行客观评价
任何能源的使用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某些影响很明显,如煤矿工人所面临的健康危险很容易估测,但核废料处理现场辐射长期泄漏的风险就难以评判。再者,人类健康遭到的危险如何与环境破坏相比较?即使完全以人类为中心(视人的福利高于任何其他生命),环境的破坏最终也将影响到人的福利。电台的脱口秀明星们不断鼓噪“我从没见过比用森林做停车场更好的事”,但如果世界的森林(或更为普通的植被)真的缩减到导致氧气量下降的水平,这些人就会改弦易声了吧。
能量的消耗能给人类带来真真切切的利益,能让人们烹煮食物、给居住空间取暖、提供照明,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需求,并不存在随意浪费现象。人类的生存要靠这些能量,而且生存是超越一切的天性,如果提供给人类的能量无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实际上会给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人们会砍伐森林,无法砍倒的树会剥树皮,将本来应该做肥料的粪收集起来烧掉(与吃掉玉米种子一样),这种行为明显会妨碍下一年的生存,但如何活过今天则是应该最先解决的问题。
除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外,能源在交通、食物与医药、通讯、建筑材料甚至娱乐方面都可以提供便利。减少这些方面的工作量可以节约能量,但实用性就会受到影响。利用新技术进行更为高效的能量转换,或者采取一些补救方法都可能降低环境影响。新技术的研发会发生资金成本,但技术改进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每一种能源,在其生产和利用的每一步,都会给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大气、生物圈、水及审美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政策分析习惯于以成本方式来体现各种影响,这样可以对各种能源的总体影响进行一些全面的评价。每一种能源在不同领域都会有较大影响,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所有的负面影响都划归成本一类,正面影响划归为收益。直接成本最容易评价,总的说来,目前化石燃料提供最廉价的能源;将风能或太阳能转换成有益能量形式,转换设施的直接成本极高,尽管这两种能源本身不发生成本,但利用这两种能源所节省的燃料成本与转换设施的成本要经数年才能达到平衡,或者换一个角度看待该问题:与能量转换设施(如光电池、STEC或风力透平)的资金成本相比,燃料的成本很低,几乎可忽略不计。
外部因素价值
不花费任何代价就想取得环保收益不太可能。那么,减少酸的沉积值多少钱?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或减缓森林的乱砍滥伐又值几何?不生产放射性废料或有毒化学废料又价值多少?政府的政策或税收导致能源价格上涨,上涨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选民)时,他们要决定支付多少费用,就必须回答上述问题,从以往的消费历史趋势看,多数美国人不愿意支付额外的能源费用来降低环境影响。
但消费者们也注意到这样一种实情,即不断加强的各种规章并没有导致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以定值美元计)。某些情况下,规章的严格性促使效率得以提高,本身就是一种补偿;另外,提供了一些新的收益,如提高工人们的资金保证,而这部分资金又加入到大经济循环中去(如矿工的风险和伤害补偿金)。其实,经济就像全球的环境一样,是一个具有多种反馈循环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除号召全社会义务保护环境、并将能源的各种外部因素尽可能转换成内部因素外,将各种成本公正地分摊给社会全体成员也相当重要。由于每一种能源外部因素的构成不同,那么各种能源之间有可能会产生市场不均衡。如果将一种价值分配给降低酸雨(也许通过强制规定各工厂硫排放量的方式,或通过征收“排硫税”的方式),此时可能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不含硫燃料的政策。这样是否又会刺激人们转向木质燃料呢?假设出现这种情况,逐渐就会出现这样一种负面结果:为了用含硫低的燃料代替煤,森林的砍伐会日益严重(前面曾有论证,密集型种植燃料木从生态角度看,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森林,而生物燃料直接燃烧的总污染排放也是问题)。出台降低酸雨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保护森林和湖泊,结果却反而破坏了森林。
当然,大部分发达国家中不太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还有一些制度限制森林的砍伐。这正是要说明的关键,即要保证一项制度(或税收)达到理想效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限制其他资源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此来取得平衡。
最后一点,让消费者(和政策制定者)充分掌握各种能源的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也相当重要。这些信息不仅仅在分配相对价值时非常重要,对于认识那些没有得到充分证实的能源成本及潜在成本也非常重要。虽然一片新的草坪看起来更为翠绿新鲜,但未必经得起频繁的使用,预见各种负面影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燃料价格之所以持续走低,是因为许多实际的成本对一些能源生产公司来说还是外部因素,如果各公司将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在其成本之内,价格一定会上涨。以往的经历已证明这一点,比如,煤炭公司不改善矿工的安全,也没有被迫支付矿工死亡及致残事故的赔偿时,这些成本对煤炭公司来说就是外部因素,煤炭公司也就没有把这些安全及保险赔偿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所有的成本都会转嫁给消费者);未要求进行地面恢复时,地表的破坏成本就是外部因素;各个油公司如果不为漏油事故造成的破坏支付费用,则这部分费用就是外部因素。
随着各种新政策的出台,要求各公司支付上述各种外部因素的相应成本,外部因素就变为公司的内部因素,进而构成了消费者支付价格的一部分。今天如果经营一家矿业公司而不对矿工们面临的风险及遭受的实际伤害进行补偿,将是不可想象的事。每一套新的制度都试图将另一种外部因素内部化。当然,工业行业里有许多人会反映说能源行业已受到了太多的管制,许多成本都需要内部化,每种内部化的成本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有多少美国人愿意支付更高的油价?施加给各公司的各种新的费用最终肯定会从上涨的价格中体现出来,价格控制妨碍了这种价格体现,直到出现供应短缺,使得找到并生产更多的能源成为第一要务,进而又会需要有较高的能源价格推动更大范围的国际勘探与生产,此时,供求的基本规律已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20世纪70年代的情形表明了价格控制的一种逻辑结果:供应短缺突破价格控制防线后,直线上升的价格弥补了先期未转嫁的全部费用。
如果消费者愿意重视环保并开发有竞争性的替代能源,则消费者除了愿意支付这部分费用以外别无他法。也许有人会说,有些替代能源就在工业化规模的边缘上徘徊,如果这些能源不发生较高的环境成本,那么将这些环保方面的外部因素包含在该种能源价格体系中,也许不会导致价格有大幅上升,应该可以替代原有能源。比如说光电池,其价格与可燃能源价格不相上下,而燃煤电厂如果因为不得不支付100英里半径范围内平衡湖泊和土壤pH值的费用而提高供电价格,此时,如果光电池价格稍有上升的情况下具备了成本效益,那么光电池的生产和销售量就会上升,最后有可能完全取代燃煤电厂。如果电力公司必须支付环境处理费尚需一段时间过渡,则电价会逐渐上升,光电池工业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培植力量,接手电力公司失去的市场。
推出一种替代能源之前,专家们会对其价格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做出预测。如果预测不够准确,可能会因某种因素导致这种替代能源的价格小幅上扬,因而失去市场份额;此时,原有能源的价格也将持续上涨,涨到一定程度后,能源供应公司就会将上涨部分转嫁给消费者。既然专家们预测该替代能源会形成价格竞争优势,为什么还会因价格小幅上扬而失去市场份额呢?问题出在哪里?造成这种错误最明显的原因之一是,专家们的预测是以先进的新技术为条件,而这些先进的新技术还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才可能实现或者根本不可能实现,也可能是因为新技术尚不成熟,存在着未知的危险或缺陷(核动力就如此)。另一种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是,替代能源的供应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会因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因此,只有制定一种能源价格制度,将所有能引起能源成本上升的外部因素都包括在内,引起消费者对这些外部因素重视。但即使出台了这种新的价格制度,替代能源仍然可能不具备竞争力。最终结果可能是:消费者要承担新制度下原有能源的外部因素产生的全部费用。
环保与再生
在说到能源时,“合乎环境要求”与“可接替”几乎成了可以互换的同义词。但是,一种资源的更新速度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否有某种真正的联系呢?如果将来某一天,冰岛的钻井证明油气不是化石燃料,而是通过变质岩作用在全球范围内以超过消耗的速度得以再生的一种燃料,那么油气就会更加合乎环保的要求(按古典理论,冰岛已完钻的井不可能含有油气,如果在冰岛发现油气,则可以证实相反的一种假设,即油气是通过岩石的变质作用形成的。与死亡物质的腐化和变化相比,这种岩石的变质作用规模更大,接替性更强)。当然与石油生产和消耗相关的各种影响同接替速度之间完全没有关系,其实,再生是一个经济问题,即如果某种资源的再生性不强,那么给定消耗速度下,这种资源能持续多长时间?
举一个金融方面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假设一个人是拥有十亿美元的富翁,这十亿美元的最低投资收益为2%,那么该富翁每年的投资回报为2000万美元。对任何人来说,以这种速度增长的财产都是一种永久性的可持续资源(同理,如果另有一个财富只是上述富翁的十分之一,但投资收益能达到20%,其年收入则相同,后一投资者的财产增长速度更高)。那么首先要问的是: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否能保证个体永不破产?历史上有无数富人将财产挥霍一空的例子。资源的消耗速度(无论该资源是钱、石油还是木柴)和其再生速度一样重要。
生物燃料与钱一样,再生量与原有量成比例,如果将本金挥霍掉一半,可接替的量也会相应下降一半。所以,森林的损失会导致生物燃料接替量的下降。如果上述富翁已花光了一半的财产,这时再告诉他来自他财产的收入任何人都花不完已毫无道理(因为他已经花掉了一半的财产)。同理,在森林损失已达一半的世界上再谈论生物燃料可再生、不会用完也毫无道理。亿万富翁因过度挥霍花掉了一半财产,但只要他今后认真理财,厉行节约,来自其剩余财产的收益仍可让他舒服度日,但全球范围内生物燃料的情况就未必如此了。地球虽地大物博,怎奈五十亿人口的消耗,尽管这笔财富曾一度无比巨大且仍有大量剩余,但这部分剩余所产生的再生财富远远满足不了正常消耗的需求量,如果确实如此,即使限制消耗也无法消耗与再生的平衡。
但地球的财富多种多样,由于动、植物资源基础对地球的环境整体性来说至关重要,那么生物燃料的消耗可用其他资源替代,诸如用其他能源甚至化石燃料代替木柴,以保证剩余森林储备产生的收益可重新积累已衰减的地球财富。
化石燃料形成的时间较长,而每年沉积的植物量又很小,因此化石燃料的再生速度远远低于植物燃料。因此化石燃料再生速度低、衰减快,将来总会有一天无法再使用化石燃料,但是化石燃料的消耗不会导致接替资源的储量衰减,而传统的生物燃料消耗则会。
以下重点介绍一下闭合式碳循环。
碳循环支持着地球上的生命,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所谓碳循环,是指生长的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游离氧和复式碳分子;该循环的另一项内容是那些碳分子经过活性有机体氧化,又产生二氧化碳,并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另外,当然还有一部分原来在光合作用中形成的碳分子经快速氧化作用(燃煤)形成二氧化碳。如果该循环的平衡点被打破,光合作用返回到大气中的氧达不到氧化作用的耗氧水平,则大气中的氧气会日渐减少,导致致命后果。一棵大树白天可产生约2公斤氧气,因此全球的植被如果不超过2亿棵树当量,那么氧气的量都不足以满足人类呼吸之用,另外还需要22亿棵树的植被当量来接替燃料燃烧所消耗的氧。(注9)
这种极端的情形比温室效应来得更明显,后果的严重性无需多言。如果不能重新达到平衡,动物的生命(包括人类在内)将受到威胁,因窒息而死。是否真的可能出现这种结果?不可能。但是用这一推理可以说明,以环保为代价换取人口和工业的增长一定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本文作者认为,绝不会出现这种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增长达到氧气量衰竭点以前,负面的反馈机制就会启动。
经济限制
一般来讲,能源消费者都会迅速、强烈地对能源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这些反应大部分都是反对,指责能源公司从中谋利,更为直接的市场反应则以明显的消费形式呈现。
以下重点介绍一下设定燃料效率的成本依据。
美国1992大选期间的政治辩论中,强制性的公交汽车燃料效率成为关注的焦点。论辩的一方强调要在今后用几年的时间提高车用燃料效率;另一方则坚持这种改进将使美国经济承受几十亿美元的费用。但实际上,假设车辆的平均燃料效率能达到35英里/加仑的话,那么仅1992年一年,燃料效率低就让美国公交花费了近80亿美元(提高燃料效率可减少进口原油,进而减少外币兑换。对国家经济来说,外币兑换节约是真正的节约,经济内部支出有助于国民经济增长)。
同理,采取更为严格的汽车效率标准所带来的巨额费用可能会产生一些严重问题。体积小的轻型汽车,厂家支付的材质费用低,也不需要极其先进的技术就能满足燃料效率要求,许多厂家已生产出超过设计标准的型号,其成本仅限于将原有型号的生产线加以改造,由于汽车厂家每年都要进行型号更新,这种改造意味着最低的成本。提高平均燃料效率的政策是否包含这样的内容,即不鼓励美国人仅仅因为功率和偏好的原因购买更多的进口车?如果是这样,那么更为严格的标准也许有益于国民经济。
环境与审美
以主观审美问题取代客观环境问题,不仅偏离了原来的政策分析,同时还打开了一扇争论的大门,使我们看到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取代导致了针对环保政策的激烈争论,诸如“大峡谷一览无余对我来说价值几何?”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稍加思考,也会看出这是个有争论的、非个体的问题。但在本例中,如果已无法看清大峡谷,则足以说明严重的环保问题——空气污染。
海上钻井是一个常常混淆审美和环保问题的例子。油公司竞标海域使用权时,沿海居民常以环保名义提出反对意见,实质是将环境破坏和个人的审美判断混为一谈。一方面,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确实是环境问题,在拟进行海上钻井的区域及其附近,如果海洋生物或濒危物种密集,可以出台政策,要求针对正常海上作业给海洋生物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制定井喷预防措施,以保护海岸线上富有海洋生物的港湾;另一方面,家住海边的居民,只是不愿意窗外立着一座海上平台,他们关注的并不是环境影响。其实,一个人只要消耗的商业能源达到或超过美国人的平均水平,那么他实质上就需要美国海上的石油生产,如果用进口原油来满足这一需求,则海上运输溢油事故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国内海上石油作业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如果沿海居民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理智的方法是降低能源消耗水平或致力于国内海上生产。
其实,问题的实质既不是环保问题,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个人审美问题。一个人有可能在海边购置豪宅,领略大海的质朴与浩瀚,而其也许不愿意花巨款买一座风景中有海上平台的豪宅。但是,因风景受到破坏而导致个人的滨海财产贬值绝不是真正的环保问题,因为财产价值受损,个人有权提出反对意见,也可以鼓动邻居们一起说服油公司采取海底完井及铺设管线的方法,这样完钻后,景色可恢复如昔。但是以环保名义来保护个人财富已经与真正的环保问题背道而驰了。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通常是指大型企业能够获得的单位成本的节约。一个项目,无论其规模大小,其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会发生必须承担的固定成本(如经理和专家们需和原材料的所有者谈判,去做项目选址评估,这期间发生的差旅费、人员工资等等),另外还有许多费用和项目大小不成比例(如距离较远的钻井现场、设备和人员的动员费),这样一来,大型项目与小型项目相比,大项目可以分摊这些固定费用的生产单元要多。但是,大项目需要的资本投入也大,且要关注环境和社会影响。
对低收人国家来说,资本投入尤为重要。这些国家资金短缺、需求水平和支付能力相对低下,因此无法获得较高的启动资金,这种情况阻止了外国投资进入低收入国家进行资源开发。比方说,这些地区因当地市场的局限性,所产石油大部分要出口到发达国家,这就意味着这些地区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储量才可以开发,用高产来抵消建立装卸油罐船设施的巨额成本。在这些限制条件下,低收入国家中的油气发现规模要比美国的油气发现规模大100倍才能达到商业化水平。因此,这些国家中尚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未动用,却要拿出一半外汇储备进口能源。
局部小规模生产可以使许多低收入国家生产其本土的油气资源,替代日渐减少的木柴资源,减少对外贸易赤字,但是低收入国家中寻求各种能源解决办法的人通常无法得到小型油田的开发技术。1986年,联合国技术研究所(UNLTAR)曾举办一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吸引美国独立的油公司到需求能源的国家进行小型区域化作业的可能性。结果发现,无论项目规模大小,各公司的根本目的是要赢利,而且美国的各公司一定要把利润带回家(疲软货币就成为问题)。此外这些国家中,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下游销售有困难,各公司也很关心如何才能找到充分的市场,使油气生产能得到优化。各油公司还想得到其生产不会被当地国产化的承诺,对任何追求利润的联营公司来说,这些因素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1987年,通过实施一个题为“非洲发展油气能源办法”(AHEAD)的项目,本文作者及其同事在纽约罗彻斯特大学有一个发现:公共慈善团体可以不受联营公司寻求利润的限制,以成本效益进行资源开发。AHEAD项目发现,诸如在加纳、莫桑比克这样的国家中,其政府官员能清醒地认识到开发其本土天然气资源的潜在效益,而且已经向这一目标创造性地推进。AHEAD的理念是:能源就像食物和住房一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对低收入国家来说,进行天然气生产、建立基础设施至关重要。由非赢利团体来启动第一步最合适不过。
对欠发达国家的居民来说,其他一些小型项目也很有意义,其中包括小型水电项目、太阳能及风能项目的几种变化形式。小型水力项目资金成本易于控制,环境破坏程度小,生产应用范围广的电,因此具有潜力。
许多太阳能项目未能成功,是因为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如前面曾讨论过的抛物线形烹调炉,该项目没有考虑到项目所在地区所有成人都要在田里从早劳作到晚,天黑后才能回家做饭。太阳能箱式烹调炉只需很少的资金投入,特别适于不需看管的罐式锅的烹煮。但已有的项目进展并不是太好,一名加纳的官员对本书作者解释说,这些主意不错的项目通常会得到当地客户的肯定,因为这些人出于礼貌,不会抱怨赠给他们的设施,尽管对他们来说有可能一文不值。如果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能与社会学家们一起工作,使设计即能符合能源消耗形式,又能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那么在最基本的能源需求领域,太阳能烹煮炉有可能做出杰出贡献。
⑵ 举例说明能源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一定要有例子,谢谢大家!
首先,跟你了解下打生长因子的情况。 1、当时操作时,或操作后,做的痕迹是一条一条的,还是一包包的? 2、做后什么时间见效的? 3、共做了几次? 4、效果是怎样的?
⑶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能源使用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很多人口摆脱了贫穷。中国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使中国迅速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全球制造业的基地。中国的成本优势,又使中国作为了世界工厂(即使这个称号是最近才有的)。中国迅速成为了全球贸易大国,中国的地位在日益上升。然而,快速的工业化与都市化、城市化给中国已经本来脆弱的环境、生态与能源系统造成了空前的压力,对人民健康和生活品质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在中国人均GDP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却在面临严重的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问题。
森林植被继续减少,使得中国的空气和水成为全球污染之最重,超过了WHO标准。全世界20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15个。尤其是中国成为了能源消费大国,原油的消费在2003年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一直无法得到调整,中国的能源战略政策至今仍然过度地关注传统化的能源生产,忽视了调节能源的需求。政策的失误和市场的失误,刺激了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发展和消费。空气污染使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了最主要的导致死亡的疾病,其造成的污染和经济成本占中国的3%-8%,达到1280亿美元,相当于广东和上海的GDP总和。
空气污染的后果导致了大面积农作物欠收;尽管建筑的固定投资非常快,但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以后马上要修复,或重建。然而,即便如此,中国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改善环境。首先,中国有很高的储蓄率,这是一大优势。这个优势使得开发投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可能。在使我们的人均GDP提高的同时,还要使我们的环境更好,从而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要调节增长模式。我们至今为止应用的是高投入的模式。为什么钢铁、水泥价格都在上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是30%?这意味着目前的利率水平不是反映信贷资产的水平。我们的投入是高度依赖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模式。这种模式是难以维持的,如果光靠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有极限的。所以,为使经济增长可以继续下去,就必须重视教育、人力资源的投资,要重视研发的投资,要增加知识产权,提高生产效率。尽管我们已经非常强调要重视这些投资,但迄今为止,教育仅占GDP的4%,研发只有1%,环保0.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说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要先发展,后支付,也叫“先发展,后环保”,有很多人都认为理所当然,但是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第一,有人认为经济起飞时,污染会恶化,环境会恶化,但当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会自然改善。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同一个GDP增长率的点上,有很多不同的环境指数。
第二,早处理与环境的关系,成本会比较低。
第三,有些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如果现在不做,以后将是无法改变的。
第四,改变政府的职能。环保是公共品,所以要强化对公共品的投资和管理。自由市场是无法控制污染的,只有政府通过立法、监督,通过税收和价格政策实现污染管理。由于多年的计划经济,中国政府对经济活动有直接的干预,但是在市场调节的时候,政府的职能往往不到位。这也是制度成本的一个方面。
有一种税,叫排放税,在中国是没有的。其实,应该增加这个税。中国90%的空调都是电空调,而这些大都靠煤炭发电,为什么政府不鼓励使用天然气空调?用天然气空调的效率比电的高5倍,而且没有污染,为什么没有得到鼓励?是因为价格机制被扭曲,很多燃气公司都是国有的。
所以理性的政策和合理的投资需要很大的空间。我们要致力改变人员的结构、提高人员的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损害。中国GDP未来20年要翻两番,2050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经济体。远景非常激动人心,但我们希望下一代可以享受到好环境。那么,这一切可以持续吗?如果现行的人员政策,我们的环境模式、增长模式没有做及时的调整,我们就一定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能源政策和能源消费结构,不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与13亿人口的健康,而且会影响到全球的环境生态。要依靠市场的机制,改变环保法规,促进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我们的政府和企业,要与消费者采取紧急行动,使工业化、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肖数斌
⑷ 我国近年来能源经济特征变化情况及存在主要问题的论述;
摘要:“十五”以来,我国能源经济运行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能源生产与消费增长速度超过改革开放以来任何一个时期,同时也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强度上升,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增大,能源消费进一步向高耗能行业和东部地区集中,煤电油气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除炼油行业之外,其他能源行业的经济效益大增,能源项目尤其是电力项目成为中央与地方建设投资的重点。2006年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逐步兑现,能源市场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能源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因此会深入发展。当前能源经济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生产与消费对环境的影响,能源安全生产与国家石油安全四大问题。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控,基于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问题需要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等综合措施。能源价格将会继续上升,加快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和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是我国未来能源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经济运行,能源需求,能源生产,能源价格,能源投资
1 近年来我国能源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此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能源经济的发展格局、制约能源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十五”以及“十一五”开局第一年能源经济运行情况,我国能源经济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能源生产与消费增长加快,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耗强度上升
“七五”、“八五”、“九五”三个时期,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6.5%,6%、-0.07%,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进入“十五”以后,能源消费速度开始加快,并且逐步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平均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平均能源消费弹性分别达到10%和1.05。2003年、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达1.53和1.59。2005年能源消费量为22.33亿tce,是2000年的1.6倍,能源消费绝对量增长了8.5亿tce。其中,煤炭消费增长了64%,石油消费增长了45%,电力消费增长了85%。在能源需求的拉动下,能源生产增长也快速增长。2005年我国能源总产量达到20.61亿tce,比2000年增加7.71亿tce。其中,我国的煤炭产量年均增长9.8%,达到22.05亿t,比2000午增长了10亿t;发电量年均增长13%,达到25002.6亿kWh,比2000年增长了11446。6亿kwh;石油产量2005年达到1。81亿t,比2000年增长了1835.3万t,年均增长2.2%。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1—10月,我国原油产量达到15338万t,同比增长1.5%;原煤产量167285.2万t,同比增长12.2%。2006年1—8月累计发电量为17832.45亿kwh,同比增长12.7%。
需要指出的是,受资源限制,我国原油产量一直增幅不大,已连续13年低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尽管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能够随着需求增长而增长,但是需求的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差异却随着需求的增长而越来越大。如图1所示,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差与石油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差如同一把张口的“剪刀”: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于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石油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大于在生产总量中的比重,自给率逐年下降。
由于能源消耗增长高于经济增长,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也结束了改革开放后持续22年的下降趋势,在“十五”中期开始逐步上升,见图2。这一转变使我国到2020年再次实现能源翻一番,GDP翻两番的目标受到严重的挑战。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20%的目标,但是,2006年上半年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继续上升了0.8%。
1.2 石油资源不足的矛盾突出,供需平衡进一步转向依赖进口
在“八五”之前,能源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能源供需总量上,做到在总量上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的能源需求。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能源需求结构逐步发生变化。进入“九五”和“十五”以来,虽然我国的能源生产和建设能力大大提高,但是我国的石油资源有限,尤其是主力油田的开采已进入中后期,石油资源不足以支持高速增长的石油需求。能源生产结构难以随着需求结构的转变而转变,由此导致的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不得不依靠石油进口加以解决,并且进口的数量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大。2005年我国的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43亿t,见图3,占我国石油消费量的43.9%,能源消费量的9.2%,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36.3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石油进口额占我国进口总额的8%。
根据我国的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一次能源的资源条件、生产技术和生产的市场化水平,在短期内能够快速增加生产的只有煤炭,而以液体燃料为动力的能源消费需求在短期内还难以大规模地替代。因此,我国的石油进口将继续下去。2006年1—9月,我国的原油进口达到10925.8万t,同比增长15.9%,原油出口427.5万t,同比下降21。8%。根据我国目前石油需求和进口增长的态势,石油进口占我国石油消费总量50%以上的时间可能会比预测时间提前到来。
为了分散风险和保证能源供应,我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与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努力实现进口来源的多元化。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能源供需平衡是建立在国际经济、政治、外交基础之上的。
1.3 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在能源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过程中,我国能源消费的部门集中和区域集聚的特点也进一步显现出来。从2000—2005年,能源消费进一步向工业部门集中,工业在我国最终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由67.6%提高到69.5%;在新增能源消费量中,工业占73.9%,达到6.26亿tce,相当于1985年全国的能源消费量。
在工业部门中,能源消费又进一步向制造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高耗能行业集中。2005年制造业能源消费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80.7%,占全部能源消费的57.2%,分别比1999年增加了2.8和3.8个百分点。制造业中的高耗能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非金属矿产冶炼、化学原料加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纺织、造纸等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也进一步增长,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达到82%,比1999年增加3个百分点,其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由1999年的42.2%提高到46.9%。
能源消费向高耗能行业集中,主要原因是我国高耗能行业发展速度较快。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之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加速了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制造业及其重化工业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受此影响,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盲目发展重化工项目。结果是,“十五”期间,国家宏观经济的实际运行结果和当初规划设想大相径庭,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预期目标,2003年,钢材、氧化铝、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并拉动这些产业迅速扩张,一些行业在2003年就已达到了“十五”计划期的目标。2004年重化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高达67.6%(按当年价格计算),比1999年提高9.6个百分点。
就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工业部门虽然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其他部门,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幅度最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也高于工业的平均水平,当然这也许与高耗能源产品价格增长幅度高于工业产品平均价格有关。但是就具体产品的能耗来看,高耗能产品的能源消耗有所下降。因此,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也是工业及高耗能行业在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与轻工业和服务业相比,重化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仍要高出5倍左右。
除了行业集中外,能源消费的区域集聚表现得也非常明显。2000—2004年,在东中西三大地区中,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的比重从46%提高到48.1%,增加了2个百分点。若国家统计局新的地区分类,即东部、中部、西部加上东北地区,能源消费向东部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从2000年到2004年,东部地区能源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之所以向东部地区集聚,主要受市场的形响。首先,东部地区的经济规模较大,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6%,其中工业的比重高达59.8%;其次,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三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源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
我国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继续向东部地区集中,意味着我国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大规模、长距离的能源运输需求会不断的增长。“十五”期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能源供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能源运输瓶颈所致。因此,能源运输能力是我国能源供需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运输能力的建设与能源生产能力的开发在我国能源供应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能源输送的铁路、管网已初具规模,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能源输送网络将会解决因运输瓶颈制约所造成的部分地能源供需失衡,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能源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
需指出的是,能源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产品的进出口也会间接带动能源进出口,进而影响能源需求。一般说来,初级产品的含能量低于工业制成品,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将加大国内的能源需求。图4是我国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进出口的变化趋势。1990年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国转为出口国,初级产品由出口国转为进口国。2000年以后,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长,这也是同期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的原因之一。
1.4 能源价格上涨,但对整个工业利润与居民生活的影响不大
能源价格水平上涨是我国近期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受国内供需关系及国际油价的影响,我国能源价格在“十五”期间普遍上升。煤炭价格在经过“九五”期间的跌落之后,“十五”期间尤其是“十五”后期随着煤炭需求的增长开始较大幅度地攀升,例如,国有重点煤矿平均坑口价2000年为139.69元/t,2004年达到了206.43元/t。2005年发电用煤平均价格212.75元/t,比2004年提高50.24元/t,增长30.9%。石油价格受国际油价的影响,增长的幅度更大。2005年,我国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已分别上调了1450和1250元,分别比提价前提高38.7%和37.3%。2006年1—9月,国内成品油累计平均价格比2005年同期上涨23.1%。
相比之下,电力价格的涨幅不大。但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相比,煤炭、石油、电力的出厂价格增长幅度较高。
“十五”期间,我国能源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供需关系的影响,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拉动了能源价格的上涨;二是能源价格趋于合理,资源的稀缺性,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成本开始在能源价格中有所反映;三是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
能源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资源的重新配置。近几年来,能源价格的上涨,使得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煤炭行业在经历了从1997年下半年到2000年3年多的特殊困难时期以后,2001年开始走出低谷,经济效益开始回升,2005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利润552亿元,同比增加243亿元,增长78.8%。石油和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9%,销售增长34.8%,利润增长32.3%,分别比全国工业高出10.2、7.8、9.7个百分点。电力工业由于受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增幅较小。火电发电企业在销售收入增长19%的情况下,利润只增长2%,并出现亏损企业。2005年电力全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1.4%。2005年,除石油加工业外,其他能源行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煤炭开采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两大行业利润率更是大幅度上涨。能源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收益最高的行业,能源工业的利润总额占全部工业利润30.1%,为能源工业的再投资创造了条件。
能源价格上涨会对企业生产成本和人民生活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根据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变化趋势来看,能源价格的上涨并没有造成工业部门盈利水平的总体下降。2002年以来,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幅度大大低于收入指数的增长。因此,“十五”期间,尽管我国的能源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无论对工业生产还是对居民生活都没有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也说明我国能源价格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1.5 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环境改善
受需求与价格因素的影响,期间我国城镇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2000—2005年投资规模增长了1.68倍,在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4.3%,比2000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能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煤炭和石油加工两个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幅度最大,分别增长了4.5倍和3.6倍。投资增长幅度最小的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也有0.85倍。电力行业投资增长1.59倍,低于煤炭开采业与石油加工业,但其基数大,在能源工业中仍保持最高的比重。2006年前三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942亿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增长36.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1%。
“十五”期间,能源投资增长速度加快与中央与地方政府均重视能源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2005年,在中央项目新增的能源固定资产中,能源项目的投资接近50%;全社会新增能源固定资产中地方项目占50%以上。按行业来看,除了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外,其他能源行业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均以地方项目为主,其中,煤炭行业的地方项目投资占93%。
“十五”时期是我国电力供需关系较为紧张的一个时期,对经济发展尤其是对一些能源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2003年华东电网全年拉闸限电损失电量达到42.6亿kWh,上海电网缺口约为200万kW,江苏错峰让电达到389万kW。江苏省特别是苏州和无锡已出现全年性、持续性缺电。浙江是全国缺电最为严重的省份,拉限电达到35.85万条次,损失电量34.09亿kWh,在错峰让电140万kW的情况下,电力缺口仍然较大。其他地区缺电虽然没有华东地区那么严重,但是也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如华中电网(含川渝)拉闸7.14万条次,限电5.93亿kwh。
⑸ 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存在的,决不可忽视,但只要积极应对,加之价格调整的到位以及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东地区问题的逐步缓解,这种影响的程度并不会太大、时间也不会太长。
自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在波动中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今年10月多次突破每桶55美元,最终能否停止上涨还有待观察。石油价格的上涨,虽然会增加OPEC和其他石油输出国收入并以此促进其经济增长,但石油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价格的上涨无疑会通过减少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居民消费负担等减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对世界经济乃至相当一部分国家的经济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认为,石油价格上涨的第一年将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慢0.5个百分点,即2550亿美元,到2008年,随着石油输出国对石油进口国石油进口需求的增加,影响才逐步消失。亚洲开发银行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论是当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时,将减缓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当石油价格持续上涨20美元时,将减缓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石油价格的上涨,无疑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以相对高耗能的工业化和消费升级为特征的快速发展阶段,加之我国石油生产能力十分有限,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及增速的加快,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我国净进口(进口减出口)石油7576万吨,2001年7072万吨,2002年8130万吨,2003年8299万吨。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令经济增速减缓、推动价格上涨和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国际能源机构分析了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结论是石油价格持续上涨10美元,将减缓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推动价格上涨0.8个百分点,减少(扩大)贸易顺差(逆差)占GDP比重0.6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的结论分别是0.8、0.5和0.1个百分点。
以上的分析判断,最终取决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幅度和持续的时间,而上涨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又取决于石油需求、石油供给以及石油投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这些因素分析看,石油价格短期内出现攀升不定,但长期稳定在高位的可能性很大。石油价格近一个时期之所以出现攀升不定,首先是需求的明显增加。随着2002年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的加快,石油需求增加明显。2003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达7808万桶,比上年增加148万桶,其中我国和美国分别增加60万桶和31万桶。此外,一些国家拟准备建立石油储备机制也对石油需求形成了一些压力。其次是石油价格长期稳定在低位的水平,导致石油生产者只能维持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保持较低的石油库存,限制石油生产能力。第三是地缘政治和紧张的市场状况刺激了投机行为。目前世界上的石油潜在供给能力还是比较大的,但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难以形成现实的供给,主要是伊拉克、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中东地区。供给的紧张,相对为投机行为提供了可能,而投机行为则对石油价格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所以说,目前攀升不定的石油价格,从长期来看是有稳定基础的,但稳定在过去的低水平也不大可能。
⑹ 新能源对经济的影响
新能源总体发展趋势不会变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当前经济危机不会影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的双重压力,新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不可逆转。尽管经济危机对风力发电的发展速度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但总体来讲利用包括风能和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解决环境问题的总体战略不会改变。相对于国际其他经济体,中国应对危机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有理由相信,新能源产业应对这场“寒冬”问题不大。史立山还强调:“此次经济危机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调整机遇。”他谈道,新能源产业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很多企业家缺乏对新能源相关项目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的客观分析,抱着淘金的不良心态进入这个行业,这样必然会出问题。此次危机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契机。新能源产业对技术、资金和管理各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客观评价、合理整合资源刻不容缓。史立山总结道:“新能源产业在此次拉动内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抓住机遇,在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有所作为。在解决技术和市场等发展瓶颈方面要加大力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规模基地进入电网等课题要继续进行探索。”
新能源企业携手转危为机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新能源前景”,在论坛上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中国新能源政策背景,对经济危机背景下怎样应对已经到来的产业发展寒冬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进行了研讨。特别是通过剖析当前经济危机、气候变暖危机、国际能源危机等全球局势,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寻找方向。新能源商会会长李河君在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中提出:“金融危机终将过去,而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问题将长期存在,还需要我们新能源产业界的同仁坚定信心、不懈努力、共同应对。”他提出一个看法:“针对新能源这个充满挑战的产业,很多人往往高估了一两年的变化,也往往低估了10~20年的发展。”
在27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论坛上,众多新能源企业的领军人物深入探讨了目前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天威薄膜光伏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麦耀华发言时谈道:“中国经济,尤其是外向型经济的影响比较大,新能源产业是高科技企业,同时也是一个外向型企业居多的产业类型,所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大,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冲击尤其大。尽早作好过冬的准备,新能源企业更应该联手,同行之间联手共渡寒冬。同时也期待中国政府在扩大内需中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同时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不会因为金融危机的到来而影响未来。”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正荣坦言:“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寒冷,目前要作好过冬的准备。但从长远来讲,金融危机可以过去,但气候变暖等能源危机却是更长远需要人类面对的,所以作为有效应对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新能源产业‘无限风光在险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施正荣无奈地表示,目前还没有从国家4万亿元人民币拉动内需的计划中看到对中国光伏产业倾斜的丝毫迹象。而因为有“两头在外”的顽症,作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龙头的无锡尚德依靠国内市场过冬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而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和中海阳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却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危机加快实现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转型,而这个危机酝酿着多个发展机遇。光伏产业链可趁机向更有序的方向发展,撇出很多泡沫。常州天合的代表也认为:我们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好好调整我们的思想和思路,一定要靠我们的创新、管理,与业内互相支持。
当更多的人将新能源产业发展遭遇寒冬,导致众多太阳能企业面临现金流和市场疲软等诸多问题归咎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有专家却认为更多的原因其实是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内部原因更为主要。针对本报记者的这一问题,常州天合、中海阳等企业的人士认为:太阳能光伏企业,尤其是在海外上市的太阳能光伏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大。最近面临的就是市场的萎缩、合同无法执行等现实情况。中国制造业最近几年得到很大发展,但是依靠的大多是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不懈努力。在中国各级政府层面,也提供了一些优惠政策扶持,包括常州天合在内的新能源制造业发展,例如土地使用政策等。包括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内的新能源产业之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产业政策,大致有两点原因,一是行业政策方面,因为新能源企业的动作太快,过去的几年从来不存在销售问题;二是相关技术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争议,没有统一的说法。从造福子孙后代的立场来看,这个产业一定要做下去!
政府应帮助企业度过寒冬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在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比较好的发展,中国在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和能源危机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有信心成为世界领军国家。而值此危机时刻,需要政府和企业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对能源机构调整起关键性作用的新能源是一个朝阳产业,应对全球变暖的发展目标不应该也不会动摇。所以在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中,应拿出更大份额给新能源,应该在政策层面给予新能源应有的政策。而新能源企业,此时科技创新的力度绝不能减小,国际间的合作也更应该加大。作好过冬准备,迎接更美好的春天来临。
⑺ 新能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前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继续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面对新世纪,如何保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能源结构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十五”能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内容包括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的分析、“十五”发展战略和目标、发展重点以及政策措施。
回页首
一、能源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
(一)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经过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困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源 “瓶颈”制约大大缓解,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基本适应了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能源产量迅速增加。2000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预计为10.89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原煤产量1996年曾达到13.97亿吨,国家对小煤窑进行压产后,2000年的产量为9.98亿吨;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由1990年的1.38亿吨和153亿立方米增加到2000年的1.63亿吨和270亿立方米;发电量由1990年的6212亿千瓦时上升到2000年的13500亿千瓦时,其中水电由1990年的1267亿千瓦时上升到2000年的2400亿千瓦时。核电从无到有,2000年核电发电量164亿千瓦时;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的生产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能源产量的迅速增长,使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总体上趋于缓和。
2、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1.03%;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的比重逐步提高,由1990年的23.8%上升为2000年的38.97%。在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生产量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19.0%、2.0%、4.8%上升为2000年的20.94%、3.3%和9.64%,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优质能源生产比重有所提高。能源结构的调整,为提高我国能源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及改善大气环境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能源工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九五”时期我国煤炭工业基本建设速度虽然较“八五”时期放缓,但仍然开工建设了山西平朔安家岭1500万吨大型露天煤矿等一批矿井;天然气建设步伐加快,投产了南海崖城13-1气田及至香港管线,陕甘宁气田及至北京、西安、银川管线等项目;电力建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长江三峡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四川二滩水电站投产,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大规模展开;以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为依托的“乘风计划”和为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的“光明工程”都取得了初步进展。
4、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煤炭工业已具备设计、施工、装备及管理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和大中型矿区的能力。综合机械化采煤和运输设备以及强力胶带输送机等现代化成套设备大量使用,并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年产500万吨以上的工作面。
石油工业已形成从科学研究、勘探开发、地面工程建设到装备制造的完整体系。复杂断块油气勘探、油田早期注水分层开采、高含水油田稳油控水开发、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原油加工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电力工业已基本掌握60万千瓦亚临界火电机组和500千伏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技术;具备了修筑240米双曲拱坝、180米级各类大坝及施工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能力;电网运行初步实现了自动化、现代化管理。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进入了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超高压和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
能源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证,而且有力地带动了国内机械制造、电子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民族工业进步做出了贡献。
5、能源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煤炭工业将九十四个原国有重点煤矿以及企事业单位全部下放地方政府管理。煤价基本放开,煤炭生产、运输和销售全面进入了市场。煤炭工业企业改革取得进展,国有重点煤矿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一批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国有煤炭企业关闭破产工作开始实施。
石油天然气工业重组了石油、石化两大公司,实行勘探开发、加工利用、内外贸一体化,两大公司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进行分离,并成功地在海外上市。原油、成品油价格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电力工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确立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国家监管” 的改革目标,并在部分省市进行改革试点。
通过改革,中国能源行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管理体制和价格体制逐步与国际接轨,为今后发展创造了条件。
6、节能工作成绩显著。
在“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指导下,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九五”时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30%,预计由1995年的3.97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2.77吨标准煤;年节能率达到7.2%,节能率居世界前列,节约和少用能源4.1亿吨标准煤左右。
(二)能源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能源发展虽然获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仍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些矛盾在新的形势下显得更加突出。
1、随着能源供求总量矛盾的缓和,结构性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制约能源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能源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能源供应不足。由于长期能源紧张的历史状况,造成了能源工业发展“重能力增长,忽视质量结构优化”的倾向。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过高,特别是煤炭直接用于终端消费的比例过大;石油受资源条件限制,近年来产量徘徊不前,国内供需缺口越来越大,1993年起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过低;水电开发程度低,只有18.5%,西部丰富的水能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煤层气、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刚刚起步,其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能源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结构失调。煤炭工业采掘能力很大,但洗选、型煤、配煤和水煤浆等发展缓慢。石油工业新增可采储量无法满足产量增长的需要,储采比下降。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较快,但下游市场开发缓慢,生产及输送管道能力不能充分发挥。电力工业发电、输电和配电结构矛盾突出,高压输电网发展滞后于电源建设,导致网架结构弱、输电能力不足、运行可靠性低;城乡配电网建设滞后,制约了生产用电的合理增长,影响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火电无序发展,火电设备单机容量过小,造成能源效率低下。
2、能源工业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我国能源工业现代化程度比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鉴于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洁净煤技术开发和应用落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煤层气地面开采、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加压流化床锅炉及煤气化整体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等刚刚起步,急需加快开发利用步伐。
3、能源工业管理体制还远远不能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国有煤炭企业历史形成的人员多、包袱重、效率低和竞争力差的问题依然存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尚未真正确立。石油天然气工业独家垄断的格局虽然已经打破,但竞争机制还远未形成。电力工业垄断体制没有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主义造成的市场壁垒还十分严重,公平竞争难以实现,电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另外,在管理方面,电价过高且管理混乱,层层加价收费等现象还没有完全纠正,电力紧张时期制订的一些限制和惩罚用电的措施还没有及时改变,抑制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4、节能提效工作亟待加强。
尽管节能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必须看到:我国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效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高耗能产品能源单耗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高40%左右,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而目前节能提效工作在思想观念、政策引导和宏观管理等方面还比较薄弱,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三)“十五”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1、经济全球化趋势,特别是加入WTO将给我国能源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流,为我们利用国际能源资源和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拓海外能源市场的外部阻力会逐步减小,发展的机遇增多、空间扩大。同时,随着我国进口石油数量的不断增加,国际突发事件和国际石油市场的剧烈波动对我国石油的安全供应将产生重大影响。此外,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能源勘探、设计、生产、设备制造和服务等方面的企业将承受更大的国外竞争压力。
2、国民经济变化趋势将对能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十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将稳定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今后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所以,未来一段时期,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将处于较低水平,预计“十五”期间为0.4 左右,我国能源需求增长的压力相对减小,为能源结构的调整提供了较大空间。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能源发展与保护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未来能源发展中,如何充分利用天然气、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用于终端消费煤炭的比重,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十五”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选择。
回页首
二、“十五”能源发展的战略和主要目标
(一)“十五”能源发展战略
“十五”期间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加大。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十五”能源发展战略是:“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西部开发”。
保障能源安全: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从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出发,在“十五”乃至更长的历史时期内,必须继续坚持基本立足国内供应的方针,煤炭作为能源主体的地位不会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十五”期间应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充分重视建立与国力相适应的石油战略储备,实现进口能源渠道多元化,开发石油替代和节约技术,保证油气供应。
优化能源结构: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清洁能源的迫切要求,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我国一次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的比重,减少煤炭终端消费的数量。同时,要抓住能源供应缓和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能源各行业的结构调整工作,实现均衡发展,提高能源工业总体发展水平。
提高能源效率:针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人均资源贫乏的现实,要在继续坚持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把提高能源效率放到重要位置,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技术进步,发挥市场作用,促进提高能源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面对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能源发展对大气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开发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避免和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促进能源、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加快西部开发: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充分发挥西部能源资源优势,在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光明工程”等的实施。
分行业发展方针是:
煤炭工业:大力调整煤炭工业结构,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调整煤炭建设布局,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提高煤炭工业整体素质,积极扩大煤炭出口。
大力调整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生产企业结构,继续关闭非法开采和布局不合理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缺乏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破产一批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煤矿,充分发挥大矿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煤炭深加工与非煤产业,限制和淘汰高灰高硫煤炭生产。
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洁净煤技术:通过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型煤、动力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和液化等洁净煤技术,逐步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把推动煤炭液化技术产业化,开发石油替代资源作为“十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调整煤炭建设布局: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小煤矿,关闭资源枯竭、扭亏无望和高硫煤矿所腾出的市场空间,重点安排好有效益的在建项目。考虑到煤矿建设周期长,为保证“十一五”及以后的煤炭供应,同时防止小煤窑的再度扩张,要适时开工建设一些资源条件优越、预期经济效益高的能力接续和人员安置型项目,以改善老矿区的经济效益,维护矿区社会稳定。
加大煤层气开发力度:增加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投入,积极扩大对外合作,建立和完善支持煤层气发展的产业政策,使煤层气开发有较大的突破,初步形成新兴的煤层气产业。
全面提高煤炭工业整体素质:通过大规模的资产重组、联合以及技术改造提高单井规模、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
积极扩大煤炭出口:努力保持现有出口规模和稳定传统用户,大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增加煤炭出口。
石油天然气工业:加强勘探、经济开发、油气并举、扩大开放、建立储备。
加强勘探:继续加大石油天然气勘探工作力度,保证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持续增长,为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资源基础。
经济开发:加强管理,运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对新油气田开发要优化总体开发方案,加强技术经济论证,切实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落到实处。
油气并举:在继续加强石油勘探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增加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同步加快输气管道和下游利用项目建设及市场开拓工作。
扩大开放:继续扩大石油天然气对外合作,吸引外资来我国进行风险勘探和合作开发;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海外石油天然气开发和进口石油天然气工作,逐步形成“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格局。
建立储备:为保证石油安全供应、提高政府调控国内石油市场的能力,要加快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制度,逐步形成我国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十五”期间要争取建成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储备能力,同时,鼓励企业扩大储备。另外,油气进口要做到方式多样化、地域多元化,提高抗风险能力。
电力工业:加快体制改革,重点加强电网建设,积极发展水电,优化火电结构,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
加快体制改革: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引入竞争机制,由市场配置资源,由供需决定价格。进一步加快体制创新步伐,为电力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重点加强电网建设:“十五”期间,在继续安排好农网城网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抓紧建设北、中、南三个输电通道,形成“西电东送”的基本格局;二是重点发展跨省、跨地区输电线路,积极推进区域电网互联和全国联网进程,初步完成不同来水特点流域电网之间、不同峰谷时段电网之间的联系,实现电量补偿调度,装机互为备用,提高供电质量,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三是加强区域内主干电网建设;四是同步建设电网二次系统。
积极发展水电: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水能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根据西部大开发和电源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先安排调节性能好、水能指标优越的大中型水电站和流域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在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发小型水电站;在水能资源缺乏、电网调峰困难的地区安排一些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
优化火电结构:根据我国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特点,“十五”期间要高度重视火电结构调整工作。首先有计划按步骤地关停超过经济寿命的小火电,提高大机组的比重。第二,推进超临界国产化、洁净煤发电示范工程建设,以促进电力产业技术升级;第三,对已运行的燃煤机组逐步安装环保设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第四,在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天然气资源的开发进展,适当建设天然气发电项目;第五,在缺水地区,研究启动大型空冷机组试点工程。
适当发展核电、加快核电国产化:充分利用我国已经形成的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能力,以我为主、中外合作,以有竞争力的电价为目标,实现核电国产化。同时,积极支持我国自行开发新一代核电站工作,为“十一五”及以后核电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新能源开发当作实施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在资源条件好、具备并网条件的地区,发展大型并网风力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同时,以“乘风计划”为龙头,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努力实现风电设备国产化并形成产业。
继续加快农村能源商品化进程,在资源条件具备的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风柴蓄独立供电系统和生物质能转化、地热、小水电、薪炭林等。
能效:“十五”期间,要在继续坚持合理使用资源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能源生产和消费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要不断完善节能提效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制定能效标准和规范,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重点抓好高耗能产业和产品的节能工作,系统更新落后的高耗能装备。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要把节约石油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采取各种措施,抑制不合理的石油消费。
(二)“十五”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及2010年远景设想
1、“十五”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
在能源总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能源效率、效益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能源设计、装备制造、建设和运营体系;中西部能源开发取得明显进展。
预计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达到13.2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2.2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11.7亿吨,增加约1.72亿吨,年均增长3.23%;石油1.65亿吨,与2000年基本持平;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加23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3.19%;水电3558亿千瓦时,增加115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38%;核电等600亿千瓦时,增加43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29.67%。
到2005年,全国发电装机达到3.7亿千瓦、年发电量1730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2%和5.08%。
能源结构 2005年与2000年相比,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下降3.88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等清洁能源比例达到17.88%,提高约5.6个百分点。
煤炭结构 到2005年全国原煤入选率达到50%,比2000年预计提高20个百分点。
石油天然气结构 到2005年,力争使石油储采比稳中有升;天然气市场开发取得显著进展,使上游生产和输送能力基本上得到发挥。
电力结构 发输配比例趋于合理,农网、城网的建设与改造基本完成,跨区送电以及区域电网互联取得明显进展。在发电环节,水电、气电、核电和洁净煤发电等清洁电力在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31%,比“九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火电装机中,完成对超期服役,特别是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常规燃煤、燃油机组的关停工作,争取“十五”期间完成1420万千瓦的关停目标,使3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机组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38%,提高到“十五”末的50%左右,使每千瓦时供电煤耗从2000年的394克标准煤,减少到2005年的380克标准煤。
能源效率、效益 到2005年全国能源效率达到 36%,比1997年提高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5—17%,总节能量3.0—3.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以碳计算)1.5亿吨左右。
体制改革 到2005年,电力工业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国家监管”体制;煤炭、石油天然气企业基本完成向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渡。
中西部开发 “十五”期间要结合西部大开发的总体布署,制定西部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力争在“西部油气基地”和“西部电力基地”建设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同时,结合资源条件,通过大力发展小水电、风力及太阳能发电,基本解决偏远贫困农村无电乡镇用电问题。
⑻ 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忘记密码? 注册
您的位置:考研信息网 > 东方飞龙专栏 >
考研政治94~97年真题分类解析(政治经济学原理)
2005-8-10 9:20:24 东方飞龙
第 1 页 第一章 导论
第 2 页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第 3 页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第 4 页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第 5 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
第 6 页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第 7 页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选择题Ⅰ
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是(1995年文科第7题理科第8题)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解析】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正确选项是C。选项A、B、D分别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第二、三、四、五个重要环节,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不符合题意。
2.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1995年文科第8题)
A.保证劳动者的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C〕
【考点】“我国社会保障基本目标”。
【解析】 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国情出发,兼顾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而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只能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搞高福利。B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内容。A和D,不属于社会保障的范围,故C正确。
3.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1996年理科第7题)
A.培育市场体系
B.转变政府职能
C.价格体系改革
D.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D〕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的第五条方针明确指出:“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故D项正确。
4.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实现调控的主要任务是(1996年理科第8题文科第7题)
A.建立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
B.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C.保障劳动者的充分就业,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D.组织公共部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条件
【答案】〔B〕
【考点】“我国宏观调控主要任务”。
【解析】 这是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的。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宏观调控主要任务的文字表述,修订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故B项正确。
5.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1997年理科第9题)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
【答案】〔C〕
【考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内涵及与经济制度的区别”。
【解析】 A、B都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项指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均不合要求,惟有C项正确,此题与1993年理科第16题完全相同。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1997年文科第6题)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答案】〔A〕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的一些基础理论”。
【解析】 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其实质就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客观经济规律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因为,市场机制在微观领域对资源合理配置有着有效的作用,搞市场经济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这一积极作用。但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又有它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宏观领域中对经济总量的平衡、经济结构的平衡以及保障社会公平等方面,市场机制就不具有调节作用,甚至还导致这些方面的失衡。因此,这些方面的问题主要靠国家宏观调控来实现平衡。
二、选择题Ⅱ
1.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实行间接调控,其特征有(1995年文科第14题)
A.主要通过价格、利率、税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实施调控
B.国家计划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是指导性的
C.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再直接干预
D.行政手段不再成为调节手段
E.法律规范、信息指导成为调控的重要手段
【答案】〔ABCE〕
【考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及国家实行间接调控具有的基本特征以及采用的各种手段”。
【解析】 回答本题应从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的比较中来把握间接调控具有的特征。直接调控的特征是:在调控方式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在调控手段上,以行政手段为主。由这两方面的特征决定,直接调控必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间接调控的特征是:在调控方式上,是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在调控手段上,是以各种经济手段为主,并且把法律规范、信息指导作为调控的重要手段。这时的行政手段已不是作为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行政手段,而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采用的一种调节手段。
一部分考生选择了干扰项D。这说明他们对间接调控与行政手段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间接调控与直接调控的区别在于行政手段已不再是主要调控手段,即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经济手段为主。因此,间接调控并不完全与行政手段对立,在间接调控的情况下,行政手段仍然是作为一种调节手段,但只限于必要的行政手段。
2.我国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有(1996年理科第19题)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股份制度
E.管理科学
【答案】〔ABCE〕
【考点】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解析】 本题选项内容选自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995年9月)。干扰项D中的股份制度是适应大中型企业的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不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故A、B、C、E正确。
三、分析题
1.前段时期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曾经一度出现盲目高利集资和违章拆借资金等金融秩序混乱的现象,经过国家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试通过上述事实,阐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过程中,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994年文科第29题)
【答案要点】 前段时期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高利集资和违章拆借资金,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加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和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国家通过调整银行利率、加强信贷资金管理等调节措施,使金融秩序获得了明显的好转。这个事实表明,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分)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
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形成的机制,以价格信号调节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它富有效率和生机。但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难以靠市场自身加以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都证明必须借助和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单个经济主体决策与生产社会化、社会公共利益要求的可能不一致性;消除或减少市场调节滞后性、盲目性所导致的损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5分)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的基本特征以及加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解析】 回答本题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根据题目中列举的事实进行分析,用事实说明,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二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出发,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三是针对市场调节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重作用,要克服市场调节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并论证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难点在于因不了解前段时期我国整顿金融秩序的情况,不知道这一背景,不能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论述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使分析没有针对性。不能指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有机组成部分。
2.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是一个重大问题。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1995年理科第30题)
材料1
据1978年统计:政府定价的比重在商品零售总额中占97%、在农产品收购总额中占94.4%、在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为99.7%。而由中央政府直接定价的比重在商品零售总额中就占70%。
摘自《当前几项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电视系列讲座专辑》
材料2
目前生产资料价格80%以上,农产品90%左右,市场零售商品价格90%以上,都是在市场上形成的,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确定。
摘自《中国物价》1994年第6期
材料3
有的企业借税制、汇率和价格改革出台之机搭车涨价,有的地方、部门乱收费用;有的经营者不执行明码标价制度,漫天要价,垄断价格,欺行霸市,牟取暴利。
某地服装大厦,一件紫貂大衣在“让利销售”活动中,从原价46.8万元降至9.8万元,竟“让利”37万元;某地一家夜总会饮料标价;一小杯“人头马”338元,一瓶矿泉水40元,一听青岛啤酒45元,一瓶“大亨”果茶50元,一杯茶水35元。
据测算,1993年社会零售物价上升13%的总幅度中,自发涨价部分为6.8个百分点,其中有相当部分就是由于价格秩序混乱而引起的。
摘自《新华月报》1994年第3期
《经济日报》(1994年5月4日)
材料4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监审的通知》。监审是指:通过调价备案制度,监测其价格走势,为宏观决策提供信息;必要时对其中的部分品种提价行为进行审核,并视情况进行适度干预。监审价格的具体种类,包括面粉、粳米、食用植物油、猪肉或牛羊肉、鸡蛋、牛奶、食盐、民用煤、自来水、学杂费、医药费、市内公共交通费等20项。
国务院决定1994年继续开展全国物价大检查,制止价格违法行为,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度上涨。
国家计委发出《关于加强钢铁产品价格管理的通知》,1994年5月20日起执行。规定铁路专用钢材实行国家定价,对关系国计民生少数重要的基建生产用钢材以及军用、农用钢材实行国有指导价,对重要的钢铁产品实行企业调价备案制度,其他钢铁产品,继续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
摘自《新华月报》1994年第3期《中国物价》1994年第6期
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说明我国价格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2)材料3反映出,价格放开后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说明了什么?(4分)
(3)对照材料4和1,说明我国现在采取的价格管理措施与传统管理方式的区别及其意义。(4分)
【答案要点】 (1)材料1、2表明,我国计划价格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的转换,已经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原有高度集中的政府定价制度已被打破,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由市场形成。(2分)
(2)材料3反映出价格放开后出现了价格秩序紊乱的状况,并推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这表明价格放开后,在建立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为追求自身的利益会产生不顾社会利益的行为,为了防止克服市场本身的自发性、盲目性所产生的消极作用,国家必须对经济活动和市场价格进行调控管理。(4分)
(3)材料4的几项措施,不是回复到传统的高度集中的政府制定价格制度,而是在尊重企业自主定价权的同时,加强政府对价格的调控管理,通过监审、严格执法检查、分类管理等手段加以实施。这些措施是完善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完善以政府对市场价格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这些措施有利于抑制物价总水平的过度上涨,安定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4分)
【考点】“我国价格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解析】 第1问是要从材料1、2的比较中来说明我国价格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材料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在1978年,政府的计划定价占绝大的比重,而到了1994年,市场定价的比重达到了80%~90%。这一对比说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府定价制度已被打破,绝大多数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形成,即我国的价格体制已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价格机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的转移。
第2问是要根据材料3,指出价格放开后出现了哪些主要问题,原因是什么。回答这一问的思路可以从对各种价格现象的概括入手,进而分析其原因。材料中所列举的各种现象说明,在价格放开后,出现了价格秩序混乱的状况。材料的第3段说明了由于价格秩序混乱,推动了物价总水平的上涨。这一问题的重点是要分析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价格放开后,出现价格行为不规范,乱涨价,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利益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顾社会利益。这种现象是市场本身的消极作用所导致的。因此,价格放开后又要求国家对价格行为和市场价格进行调控管理。
第3问是要对照材料4和1,说明我国目前采取的价格管理措施与传统管理方式有什么区别,其意义是什么。回答这一问的思路是:首先从材料4和1中找出前后价格管理方式、措施的区别。过去国家对价格控制的方式就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府定价。材料4说明,现在国家控制价格,是把定价权交给企业,政府通过监审、严格执法检查、分类管理等手段来加以实施。因而与传统的价格管理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其次是分析价格管理方式转变的意义。目前政府采取的价格调控和管理的措施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它进一步完善了政府对市场价格的调控体系。因此,对于抑制物价总水平的过快上涨,稳定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3.1995年《经济日报》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状况进行了一系列报道,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1994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26亿元。其中国有单位11354亿元,集体经济项目2758亿元。
近年来国有企业在产值比重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利税仍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6.3%,固定资产净值占全部工业企业的75%。
在电力、石油天然气、石油加工、冶金、交通运输和大型成套设备制造业、化工等重要行业中,特别是金融、通信、铁路、航空等领域,国有经济都占有绝对的支配地位。
1994年,国有单位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7%上升到21.8%,邮电通信业投资比重由4%上升到5.3%,…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
材料2
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对市场信息和宏观调控信号反应比较迟钝,没有真正走向市场,走上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1994年全国乡及乡以上39.48万个工业企业中,共有亏损企业9.02万个,占22.8%个。其中国有企业7.24万个,亏损的2.83万个,占39.1%。
据测算,去年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已高达6480亿元。
据调查,目前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大约占30%,而离退休人员又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
材料3
全国1985年经营性国有资产为5457.9亿元,1993年是34950亿元。8年增长近6倍。
改革以来,全国500家最大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占国有工业企业总资产37%,销售收入占46%,实现利润占63%。
四川德阳市国有工业企业调查证实,1988年至1994年11月,市属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从不到7亿元增加到近16亿元,税利从8500多万元增加到1.6亿多元,国有资产净值从6亿元增加到14亿元,连续7年无亏损。……政府积极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苦练内功,转换机制,改善经营管理。这正是德阳市属国有工业企业连续七年无亏损的最重要原因或主要奥秘所在。
请回答:(1996年文科第29题)
(1)参照材料1,说明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主要表现。(3分)
(2)根据材料2、3,概括说明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的基本状况。(4分)
(3)综合材料1、2、3,说明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3分)
【答案要点】 (1)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国有经济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起着导向作用。(3分)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经济实力在总体上壮大了,特别是涌现出一批经营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是国有经济中的骨干力量,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某些地区的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发展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同时,国有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企业经营机制不顺,企业亏损面大,相互拖欠债务问题突出,企业社会负担重。对国有经济基本状况的认识,应该既要看到成绩又要重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全面地、历史地进行分析估价。(4分)
(3)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国有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逐步解决。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才能不断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因此,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既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3分)
【考点】“我国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理论”。
【解析】 材料题的解题思路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分析和综合概括出材料所反映和说明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二是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所提出的问题,把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具体数据和材料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论述。
该题的第1问是要从材料1中指出公有制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主要表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材料1提供的数字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材料1、2段指出的是国有和集体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3段材料直接指出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最后一段材料说明的是国有经济在优化产业结构中起着导向作用。
第2问是要根据材料2、3说明如何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基本状况。这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问题。既肯定成绩,又看到存在问题,这是正确认识国有经济的基本思路。
第3问是要综合材料1、2、3,指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回答这一问的思路:一是要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位置,即要突出“中心环节”和“成败的关键”这两点;二是要指出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解决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是要指出搞好国有企业对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
⑼ 能源危机对我们经济生活的影响
如果能源缺乏,抄那么很多汽车需要呆在家里,人们出行得坐马车,很多工厂会倒闭,意味着很多人将失业。世界将发生能源争夺战,也就是世界大战发生,意味着你居无定所,日日提心吊胆,吃不好穿不暖。社会会倒退,回到原始社会,意味着你可以过原始人的生活。所以能源缺乏,就没有经济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