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哪个地方经验最好
首先要做好调查,看看该地区市场环境是怎么样的
然后从政府部门着手,抓好勤政廉政建设,严打不正当竞争
再出台相应适合当地发展需要的政策
招商引资,政府通过一些必要的方法吸引其他地方优势企业到本地投资拉动本地经济
大力扶持本地本地特色产业,但要避免地方保护主义
B. 改善农村环境和经济发展
现在的农村很环境很好,经济发展也可以,我就感觉要感受国家对农民的改善很大。
C. 如何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会议精神
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是我们每一位乡企干部都应思考的问题,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心得体会。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主要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核心内容。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样的会议,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和整顿机关作风的决心,我们做为一个乡企干部要从自身做起,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投身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乡企部门以前是一个行业管理部门,2008年省政府机构调整为一个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从以前的事业单位变成为直属机构,因为乡镇企业局,也是中小企业局,一、二、三产业都有,既是农口部门,也是工业口部门,也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部门。今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重视,一系列关于政策的执行、财政持持资金的分配、财政扶持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当前各项改革举措,都涉及到企业利益。其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我们乡企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摆正个人与单位、单位与社会、财政扶持资金与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把这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贯穿于本部门自身建设、各项管理和改革之中,落实到为实现民营倔起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上来。
在日常工作中自身存在着为基层单位和广大企业服务观念淡薄的问题,办事拖拉现象;在廉洁自律等制度方面,自我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深入基层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乡企干部在党和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必须坚决彻底地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当作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良好契机,借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帮助我们查找并解决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一个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廉洁的乡企干部。
随着中小企业的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自身的工作责任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和实施,使中小企业部门更加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部门,成为对咸阳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的影响最直接的部门,也是最能体现机关作风和发展环境好坏的部门。中小企业糸统干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将直接影响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对这些改革效果的评价,如果我们不抓经济发展环境和自身作风建设,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将会遇到更大的阻力,甚至导致有些改革措施的失败。因此,加强我局干部自身的作风建设,对于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干部自身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抓紧抓好,努力为企业搞好服务赋予的财权、事权和监督权,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向前推进。
自己做为一个公务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树立宗旨意识,牢记光荣使命,改进工作作风,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市委书记、副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结合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对党负责,让人民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澄清模糊认识,强化“九种意识”,积极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服务对象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重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与广大基层同志面对面进行交流,接受教育。答案补充二是认真做好对照排查工作,主要针对自身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执法行为不公、廉洁自律不严等问题认真排查。对排查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挖根源、找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自我排查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诚恳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三是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认真反思,制定具体详实、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完成任务方面:主要包括对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有没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否在落实上下功夫,完成的效果如何。二是执行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未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政策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执行市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打折扣的现象。三是在优质服务方面:主要包括如何确立一切为企业着想,一切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让投资者满意,确保做到为企业工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巧办;如何在服务承诺上下功夫,查处利用手中的权力乱卡乱罚现象。对社会各界反映的突出问题,能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的同时,制定限期整改措施。
D. 环境与经济如何协调发展
我国环境变化的趋势 1.由于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正在努力实现小康目标,这就使贫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缩小,而增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2.由于改革的逐步深入,产权明确化的资源系统的环境将趋于改善,而产权模糊的资源系统的环境将趋于恶化;
3.城市环境污染的相对强度将缓慢下降,而农村发育起来的乡镇企业和新城镇环境污染的相对强度将逐步提高。这样一来,一部分环境将改善,而另一部分环境将趋于恶化。同时,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将呈上升趋势。环境趋势的变动,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度、改革的力度、政府的环境战略和政策实施的有效程度。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一、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持续发展是21世纪,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处理和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是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明智的选择。我国人均资源有限,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也要求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牢固树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 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绝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全国人民的事业。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公民,都应高度关切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充分了解人类活动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并对未来发展持积极负责的态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选择与建立非传统的现代化模式纵观已经或者大体工业化国家的传统现代化道路,都是靠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重污染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我们只能选择与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环境、资源组合方式。实际上意味着选择一种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坚决把保护环境当作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并通过把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以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把环保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大力宣传教育,把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
五、建立科技“引推型”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战略要努力发展科学技术,建立科技引导和推动型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战略,推动经济与科技的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六、正确处理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的关系在今后几十年中,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始终是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中国人口政策的着眼点应当是如何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准备良好的人口条件,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广大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这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和发展,才能根本改变传统的生育观,使我国人口健康发展,并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改善协调起来。
七、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资源管理的关系 制定和实施包括自然资源因素在内的价格改革方案,并逐步修订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标准等内容,以期从根本上改变“资源无价、原料低价、产品高价”的扭曲的价格体系,达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环境质量改善、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实行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对资源使用部门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并建立资源核算制度,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强化资源产业地位,转变产业运行机制,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八、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应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是中国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有益尝试,应予以坚持和完善。
E. 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要做哪些 工作
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F. 中国如何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这问题有些太大了。个人觉得,首先抛弃唯GDP的政绩观,其次,全民重视环境保护,在区域产业规划中,要将保护环境作为首要目标,其次是发展经济。
G. 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加有效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加有效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我们营商环境的良好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最主要的就是改革创新,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质量
H.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
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所走过的历程,并从不同角度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并非仅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等变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
环境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生活的空间,是人类生活质量及其健康所依赖的空间。 “所谓环境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类活动及其影响超出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而出现的后果。 也就是说,是环境的因素遭到了损害和破坏,环境质量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甚至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变化。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即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所拥有的生态环境是一个覆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庞大系统,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可能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是局限的,但其行为影响的累加可能是无限的。由于环境的整体性和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关联性,任何一种环境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产生原因、发展机制和影响后果往往都很复杂。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现象。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遭到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二是环境受到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等排入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损害生物资源。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密切相关,具有复合效应。 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关联性和需要广泛参与性警示世人必须在全球范围形成一种环保力量,并将这种力量的集合以权利和义务形式固定下来,构建一种跨越现有主权限制的规范体系。
(二)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效应
经济的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业化过程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该负面影响也就是整个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在机理之核心。从历史角度来看,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环境开始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破坏和干扰,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伦敦因空气污染而曾经是有名的“雾都”,泰晤士河也曾污浊不堪。长期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发达国家较早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从20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逐步开始环境治理。与此同时,许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是否也会重蹈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这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极大挑战。面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恶果,人们在深刻反思之后逐渐认识到,如果不关注和重视环境,那么经济发展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印度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的倡导下,开始了对以GDP为导向的发展观的系统反思。森在他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发展的本质在于扩大人的可行能力和所享有的实质机会。在阿马蒂亚·森的倡导和直接指导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于1990年发布了第一个《人类发展报告》,明确提出了“人类发展”这一概念。人类发展视角是一个有关个人福祉、社会安排以及政策设计和评估的规范性框架。在人类发展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生活的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普遍的技术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会产生双重效应,带来正反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生产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例如土地荒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较好的经济基础可以为生态环境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 的保护、维持、改善都离不开资金,而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这部分资金。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有能力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改善生态环境。
尽管如此,大量的事实证明:工业化、技术化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在快速地破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导致发展问题和文明问题,人口剧增和生态威胁也是由它造成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用环境中的资源,尤其工业的发展对能源类资源的消耗量巨大,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弃物等,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技术革命带来战争的扩大化、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支配与从属关系中的经济不平等、艾滋病与毒品的传播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立感情等皆危及人类尊严。 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直接导致对自然资源等环境因素的侵蚀和掠夺,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性在经济发展的强大压力下逐渐在某些领域愈益减弱并最终散失。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不断扩大的能源和资源投入以及密集的污染排放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也向人类提出了新的环境挑战。 随着席卷全球的绿色浪潮的兴起,人类逐渐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每次征服大自然的行动都是以人类付出高昂的代价为基础的。因此,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包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经济要发展,就会消耗有限的资源,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持续增加。而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和理念。
(一)传统的观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冲突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不具有可比性。在当时的情形下,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生态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是,世界经济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实践证明,“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不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很难实现发展。
(二)现代的观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即便人类的活动已经对我们生存的地球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但是人类还是要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不可能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停滞不前。在人类的继续发展中,既要去解决已经造成的环境问题,也要防止环境的继续恶化。在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上,应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一方面,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要切实考虑到保护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管理之间是可以达到某种和谐的。
(三)两者关系——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发展与环境这两个方面要相互结合,协调统一,既不能以保护环境为由否定经济发展,也不能一味强调发展而忽视和牺牲环境。“环境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实现持续发展就是促使两者协调和谐,并共同取得进步。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又会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两者是统一和协调的关系。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所受的影响控制在生态 环境的承载力之内。此外,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互冲突到相互协调的转变。
199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目标,并贯穿于该宣言的所有原则,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协调理念。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非常希望净化环境,而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发展,同时又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因此,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相互之间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新型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以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与今世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三、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966年,美国的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一门新的学科——生态经济学》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经济学进行了阐释,他们的共同点是:生态经济学综合了不同学科的思想,要达到人类经济发展和地球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态文明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正如国外学者所指出的,“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不保护环境,经济就会陷入“增长的极限”;通过保护环境优化发展,经济则会有“无限的增长”。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与涵义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受能力不同,它们实施的经济政策与环境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使得它们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就必须善于利用它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问题。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人类开始怀疑传统的发展理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托达罗(Michael P. Todaro)教授认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的方面。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现在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就为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共同目标,使各方有了共同讨论的基础和框架。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危机进行积极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对自身行为、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成果。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E. Boulding)曾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警告:地球上的有效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将会耗竭,生产和消费的废弃物将会把整个地球污染。 1987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其学术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曾经广泛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一概念总的原则是,“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而满足其需要。” 可持续发展目前得到最广泛接受和认同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从社会进步来讲,“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社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可持续发展把发展的主体从经济社会转移到了人的全面发展,认为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只是一种手段,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并不仅仅意味着为了环境利益而限制经济活动,还意味着一种强调经济内部公平的发展方法。这种公平既是代内的,因为它试图通过赋予穷人的发展以优先地位而寻求减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公平也是代际的,因为它试图跨越连续不断的世代并在其间实现代价和好处的公正分配。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容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解释法律、运用法律和发展法律的基调,是所有国家的关键性标准。 作为一项公认的国际规则,可持续发展原则至少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法律含义:(1)代际公平原则,即为后代人的利益保护自然资源的需要;(2)可持续利用原则,即以可持续、谨慎、合理、明智或者合适的方式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3)公平利用或者代内公平原则,即公平利用自然资源,一国的使用必须考虑其他国家的需要;(4)融合原则,即确保将环境考虑融入经济和其他发展计划、程序和方案的需要,以及确保在环境目标中考虑了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核心是公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同时,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以后代人的需要来调整当代人的需要,要求当代人对自身行为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与约束。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地球环境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前提之上的。然而,可持续发展并非简单地主张保护环境,而是从更长远的目光来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寻求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调。而且,可持续发展应该寻求新的发展内容,不是简单的延续,而是对现有对环境有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加以摈弃,寻求最佳的生存方式与手段,最终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全球“绿色文明”的美好境界。
可持续发展一经提出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以前自身发展道路的反思。人类反思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可以争取实现的目标,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投身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风靡全球的能够得到共识的重要原因。” 《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在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创新发展的时期,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将是国际社会长期面对的重大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势所趋。
可持续发展明确指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发展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