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政治与经济的结合度怎样
我个人认为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完全是捆绑在一起的,而且两者相互影响,政治为经济服务,经济反作用于政治。既然你已经问到了“结合度”,那么已经可以确定的前提是,你承认美国政治和经济不分家。那么说回来,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结合度至少七成到八成。
❷ 美国经济危机的政治后果是什么
经济大危机的政治后果是法西斯思潮的兴起。1932年9月,美国退伍军人团通过内一项决议,宣布“容现在所用的政治手段已不能迅速有效地对付经济危机了”。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率先出现了极右组织“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接着在一些地方先出现了极右组织“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接着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团体。它们残杀进步工人、农民和黑人,给经济萧条的美国带来进一步的混乱。
❸ 几个关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的问题。
三流国家拼产品,二流国家拼品牌,一流国家拼标准。对当前国际经济体系来讲,这个标准就是对国际经济体系的主导权及各种交易规则的制度权。在这方面,美国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一是美元的基础货币地位,二是美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掌控权,三是由于人才优势和机制优势,美国拥有巨大的创新能力,引领世界潮流靠的就是这个。
❹ 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美国政治抄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美国政党的产生是与总统的竞选相联系的,也是为总统竞选服务的,同时,它的发展也是同选举权的扩大紧密相连的。可以说,美国总统的竞选造就了美国的政党,美国选举权的扩大,则推动了美国政党的发展。
2、美国政党的内部组织十分松散,在党内团结上表现出相当低的水平,没有严格遵守的一套思想体系或政策目标,党内权力结构分散。
3、政党之争存在于联邦和州一级的政治机构中,在州以下的地方政府中,政党的色彩比较淡漠。
(4)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扩展阅读:
美国政党的产生是18世纪末的事情。当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在1776年起草《独立宣言》和1787年起草《宪法》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看到政党在政府制度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各种宪法上的安排,诸如分权、约束和平衡、选举团间接选举总统等,使得新的合众国远离政党和小党派的影响。当时华盛顿就有过一个天真的想法,他认为这个新兴的国家没有政党一样也能存在,他曾说,“如果党派存在,我们得使它们合而为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高新军:美国的政党政治及其运作规律和特点
❺ 以美国为例,经济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生活的影响。
我凭印象回答:
在小布什时期,就是小政府`大自由的经济政策,给予民众绝对自由回的经济答权利,结果使美国经济在进入新世纪后突飞猛进,成就了网络奇迹和金融奇迹,最后也"成就"了金融危机.
政治制度就用自己在世界上强大的政治优势,胁迫别国打开市场,最后帮助自己国家的企业侵吞别国的市场份额...还有对自己的农业产业进行庞大的补贴(美国农场主可以用很低甚至不要钱把粮食卖到别的过家而且自己还不亏损),以低廉的粮食价格控制别国的民生,最后再用这个把柄来保护自己在海外的利益(这主要是在非洲).
❻ 美国政治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影响
这个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CCSS200611001.htm
这里面有一篇论文,可以全面解答你的问题。
❼ 美国的地理条件对美国经济政治的影响
美国自占一个北美洲抄 北无强国南无强国。远离欧洲和亚洲,东临大西洋 西靠太平洋,飞地阿拉斯加靠近北极圈,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中部战略地位重要。本土西边山地高原,中央大平原,农产区,东部低山矿区 工业发达,墨西哥湾石油战略基地。
❽ 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和对本国的影响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 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它们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❾ 移民对美国政治,经济等的影响
1 新移民的特点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近20年来中国内地移居美国的侨民于90年代大量增加,已超过台湾和香港。1995年后台湾移居美国的人口开始消减,1997年后香港移民也开始剧减。中国内地移民人口中男女比例也有新变化。1970年内地移民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114∶100,十年后这一比例变成100∶114。到2000年男性与女性人口比例变成84∶100,呈现出新移民女多男少的特点[1]。新移民在年龄上表现出维持年轻化的特性。
新移民人数增加最快的是15~44岁年龄段,该年龄段在1990~2000年增加了98729人;15岁以下增加了79395人。二者合计占所有年龄曾增加总人数的45%。中国内地移民中94%是在最近20年移居美国的[2]。
中国移民首选加州作为居住地。根据“美国摘要统计”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合法移民人口有6.1282万,其中加州占1.9494万,约有1/3。其次是纽约和德克萨斯州。
2 中国新移民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来自中国内地的新移民大多是具有高学历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他们多是以出国留学或技术移民的方式到美国寻求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品质。一项调查显示,北京清华大学约有80%的工科学生毕业后流向美国;北京大学也有76%的理科学生前往美国深造。近几年移民到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中国内地移民大部分是谋职创业的科技人才。据统计,在该市由内地留学人员创办经营的生物科技与制药公司超过30家,有的已经颇具规模[3]。
华人虽然只占总人口的1.1%,但对美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中国新移民的工作早已不局限于饮食业、零售业,而是扩展到高科技、通讯业、金融保险等行业。华人中也有许多人工作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中,许多来自清华大学的优秀人才在硅谷开办公司,为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今日华裔美国人比一般美国人有更高收入和职业地位。在所有受雇的华裔美国人中有四分之一工作在科技和专业领域[4]。
3 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对中国移民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大量人才,美国也不例外。然而,由于美国本国的培养能力有限(只能满足1/3左右),所以需要其他国家培养的人才为他所用,为美国的发展注入活力。
3.1 招收留学生为美国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美国雄厚的经济、科技实力和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留学生。2001年到美的留学生约有20万,半数以上来自亚洲,其中仅中国就有6万留学生,居第一位。事实上,一半以上的理工科专业博士在拿到学位后留美工作至少五年。外国优秀人才移民美国,既带来了知识和技术,又节省了培养他们需要的巨额经费。这些人在美国安居乐业,同时又创造财富。吸收移民,借助移民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最大的赢家是美国。
3.2 大企业招聘、延揽人才
美国不仅能够吸引大量留学生,而且还直接从发展中国家招收工作人员赴美工作。例如,比尔?盖茨每次访华都要到北京清华、上海交大与学生座谈,目的是物色、选拔人才。仅微软在美国西雅图的总部就有一百多位清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5]。
4 美国逐年增加H-1B签证的数量
为了吸纳人才,美国从1990年实施《H-1B签证计划》开始,经过数次延长时间和增加名额,大量外国优秀人才前往美国工作,移居美国。美国加州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沙克斯尼安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2002年他对旧金山湾区17家顶尖公司的2273名成员调查后发现90%的人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出生的,这些非美国土生土长的科技人员中43%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6]。
5 中国新移民的文化成果
中国新移民在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侨社文化事业的繁荣。在这个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汉语在国际交往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加州圣地亚哥市教授汉语拼音和简体汉字的华夏中文学校四年内学生已超过800人,该校成为当地第一大侨办教育机构[7]。随着中国日益强大、进步和美国华人自身实力的增强,美国的华文媒体不断发展,知名度也逐渐提高。美国华文传媒界发行量和广告占有量居首位的《世界日报》为了抢占日益庞大的华人移民市场,近两三年加大对中国大陆的报道力度和篇幅,向读者提供有关大陆的时政、经济和生活新闻[8]。
6 人才回流现象渐显
现今,中国非常重视人才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制定了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回国。美国新经济泡沫的崩溃也使大量移居美国的科技人员身处尴尬境地。许多人费尽周折到达美国却面临失业危险。目前,在美国刚毕业不久留在硅谷工作的中国留学生中有八成表示有兴趣回国[9]。因此,人才流向美国的趋势已减缓。
中国新移民凭着勇气和灵气在美国改善自己的生活,拓展自己的事业。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壮大、社会日益走向进步,大多数美国当地人也用积极的眼光看待正在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和自强不息的中国新移民。在“科教兴国”的方针指导下,现在已有不少海外游子愿意回国发展。务实的美国政府可能会继续欢迎“知识移民”,而正在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国更加需要优秀人才报效祖国。
❿ 论述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地位
说真心话,我不觉得美国的文化能影响全球,全世界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美国虽然说是世界第一强国,但是也只是个近代才崛起的殖民强国,它实际上也没什么深厚的传统文化,美国如今能影响全世界的有很多方面,比如经济,军事,政治等等,估计让世界上很多人都羡慕的是美国的民生以及自由程度,人们拥有权利(人权)互相平等这一些,不过美国人也就对他们自己国家的人那么做,对其他国家的人就喜欢指手画脚了,说到底美国如今的确很强大,但是美国开始已经出现很多小问题了,你们可以考虑下为何如今美国要缩减军费,美国要重新规划翻新国内设施?美国财政已经慢慢陷入赤字问题了,美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需要金钱维持,但是美国经济由金融危机后开始衰退,经济状况不理想,反观中国还是良好的,中国存在的问题也多,不过总体趋势还明朗,而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开始减小,但是并不大,美国现在还是超级大国,还是有最强的综合国力,中国还比不上,但是文化方面,请不懂的人不要装懂,美国那两百多年的历史也能是世界第一文化?我觉得说欧洲的文化都比美国好得多,我天朝五千年历史文化,魅力非凡,会比不上美国,说难听,美国的文化估计都没它那些领国悠久,文化和历史是必然的牵连,美国是殖民国家,根本就没有什么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文化也有传统和现代之分,而美国现在的确是现代文化的强者,传统文化的弱者!所以美国的文化并不足以号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