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年后的中国事态发展
十年后的中国经济总量有望超过美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综合国力与美国齐头并进,在世界经济的占比和话语权越来越重要,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将会越来越好。
❷ 中国今后10年经济的发展会怎样
如果改革方向对,将是真正的大国崛起。
如果错了,整个经济政治都会被外国控制,甚至有分裂可能。
❸ 十年后中国将变成怎样的社会
1、经济。
10年经济发展后有什么结果,一切皆有可能。首先,按照现在的亚洲局势发展下去,中国的GDP会翻两番以上,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将日渐明显。而中东地区会因为石油资源的枯竭而日渐衰败,最终会出现当前非洲一些贫困国家的现状。朝鲜可能会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后经济有所发展,但前景并不乐观。
除了亚洲以外的地区,同样也有发生巨变的可能。当然,美国会依靠其强大的经济统领全球,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局面可能被中国和欧盟打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困扰澳大利亚的将一直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这对澳大利亚的发展有很大阻力。非洲的经济会依靠非洲的劳动力有所发展,但总体局势不会有太大变化。
2、文化。
世界文化的发展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无法预测,但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的差异会逐渐减小,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依然存在,这也是旅游业能持续高温的一大前提。
现代文化给人的感觉是一天一个样,当然,10年后依然会如此。不过,这些流行因素的产生和传播会因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变得简单化、自动化、快捷化、大众化,人人都会有一个浓浓的文化氛围。那时的教材和现在相比将有很大区别,讲述现代高科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将越来越广,尤其是小学课本。
补充一点:网络技术会迅速发展,这给世界人民的文化生活将带来无限的活力。
3、社会。
受美国的制约,世界社会不会有很大变化,总体上依然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的局面,但两者之间会有一定的缓和和相互容纳。不同地区受经济、文化的影响,社会治安状况可能会变得更加安宁和谐,也有可能变得更加混乱。
总体上说,中国的社会体制不会有太大变化,但物价会随着中国政治的发展大幅下跌。人民币受美国制约不断升值的局面将被打破,汇率很有可能从当前的7.9跌到10以上,但这对人民生活是有利的。
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上不会增多,但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会逐步和社会主义靠拢,这将给中国提供很大的交流机会。
4、环境。
人类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将逐年加剧,世界荒漠化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撒哈拉沙漠面积将扩大5%到10%,这使很多非洲国家面临整体荒漠化。
中国国内,国家会对环境进行一系列的整治,投入大量资金。但这些整治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效果,环境恶化依然十分严峻。世界上特别是中国境内将有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空气质量将步步下滑,这些是大自然在给人类一次又一次地敲响警钟。
❹ 中国以这个速度发展十年后的经济会是什么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新能源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未来中国能源消费格局、未来 中国银行(行情 股吧)业发展趋势、中国纺织业的前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网络生活的新阶段、粮食供求的平衡、资本市场的深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作出了全方位预测。从中不难看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
❺ 十年后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他的经济发展到了什么情况·十年后会流行些什么东西··
十年后来的中国大概你用100元只自能买100粒米。
十年后的中国大概流行上山下乡。
10%的人掌握70%的财富,可了劲的造,造到哪天算哪天。
冷战结束的苏联,可以造1搜2万吨级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却造不了1个刮胡刀;当今邻国朝鲜,连买鸡蛋都得用“粮票”。当今的古巴..更不要说了,穷的那叫叮当也不响了。
看看这些高举XX主义的难兄难弟的结果,再看看美国、日本、俄罗斯(解体后)的国民生产总值排行,再看看俄罗斯的今天、看看奥巴马、叶利钦、普京、再看看麻生太郎!他们都是基督徒!事实摆在面前,不承认拉倒。
❻ 10年后中国的经济状况
2010年中国经济预测
(一)总体而言,2010年GDP增速将较2009年持续回升,但季度同比增速却与2009年相反,呈现出轻微的下滑趋势,呈现“倒V”型,全年增长速度将达到9.4%。
导致2010年GDP全年增速持续回升,但季度增速逐季轻微回落的核心原因在于:(1)进出口增速将全面回升,贸易顺差得到改善,外需对于GDP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2)内需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基本维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对GDP的贡献略有下降;(3)出口同比增速改善的高峰可能在2010年第一季度,然后出现小幅回落;(4)政策刺激效应自2010年1季度后开始步入递减区域,而市场性需求难以完全弥补政策加速效应回落的缺口;(5)2009年前高后低的增长模式对2010年将产生一定的基数效应。
(二)在基数效应和政策调整的作用下,投资增速出现回落,但由于长期投资项目的惯性因素,2010年投资增速将在25.4%左右。
投资增速的回落主要来源于3个原因:(1)2009年基数太高,刺激计划的很多项目都是在2009年上马,但实际发生时期却在2010年,由此会带来基数效应的拖累,但投资领域的繁荣程度将比同比数据所反映得要好;(2)目前出现了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政府正在通过“土地闸门”、“信贷闸门”、“投资审批闸门”约束这些行业的投资膨胀;(3)目前地方政府投资膨胀势头很猛,很可能受到中央政府和银行监管部门的约束,从而限制部门地方项目的大规模膨胀。
但是,2010年投资增速却仍会维持在25.4%的高水平状态,其核心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资周期的惯性作用。目前新开工项目数量增速、新项目计划投资增速以及在建工程项目增速都处于历史最位,按照中国平均2年左右的项目投资周期测算,2010年将在2009年的投资惯性作用下保持较大的规模。目前,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本年施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以及新开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速分别为81.1%、36.6%和41%,其水平仅略低于2003-2004的水平。
2、中长期贷款的资金支持效应。大量项目投资的款项依赖于政府财政和银行信贷,由于目前项目贷款主要为中长期贷款,即使2010年信贷相对收紧,这些项目依然有较强的资金支持。到目前为止,中长期贷款占比已高达53.7%,达到历史最高位。
3、地方投资“依赖症”和“投资膨胀机制被启动”。到目前为止地方项目1-10月同比增速达到34.8%,超过中央项目16个百分点。但鉴于目前分权体系下地方政府对于投资的热情,以及2002-2004年投资高涨的模式,要完全抑制地方政府背起动的投资热请将十分困难,同时,比去年同期增加4087.99亿元,增长7.5%。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1330.23亿元,同比增长4.9%;地方本级收入27033.57亿元,同比增长10.8%。同时,地方城市投融资平台的大规模扩展为地方政府进一步进行规划投资项目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因此,地方项目投资将进一步引领整体投资出现进一步增长的局面。
(三)受消费信心回升、消费刺激政策的持续、收入政策的改革以及收入绝对水平上台阶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名义增速持续提升,达到18.2%,但剔出价格因素之后,消费的实际增速较2009年有轻微回落。
2009年,受政策刺激,实际消费和名义消费同步上扬。2010年,这种局面将有所改观,名义增幅将持续增加,但实际增幅却有轻微回落,其核心原因在:
1、刺激政策的延续和扩大保证政策性消费相对稳定。2010年,很多消费刺激政策‘收入刺激政策将会延续,同是很多政策将进一步扩大,为保证政策性刺激效应的延续提供了基础。这些政策包括汽车政策、家电下乡政策、绩效工资改革、社会保证体系改革的展开、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大规模上马、转移支付力度和补贴加大以及其他民生工程的开展。
2、支撑消费快速回升的另一个核心因素就是,中国各阶层的收入水平都处于“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的临界点。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金,意味着消费结构将全面进入工业化消费时代,消费升级将快速展开;从农村来看,到2008年家庭人均现金收入超过800美元,2009年超过900美元,刚好处于跨越国际温饱线,向工业化消费迈进的临界点;从城市来看,2008年城市家庭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2009年向3000美元逼近,刚好处于工业化消费升级的变异点;从国家发达区域来看,而京沪两地的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人均家庭实际收入接近5000美金,标志着这些处于开始步入国际高收入阶段,处于向后工业消费模式转变的时点。
表3:中国各阶层可能分别同时处于“收入-消费台阶效应”的临界点
3、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带动下游消费类产业的增长。2009年中国房地产销售出现井喷,这将直接导致大致4-6个月后装修、家具等行业的大幅度增长,从而为这些消费的增长奠定基础。如果考虑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文化转变等长期因素,未来消费增长的局面是可以期待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会福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网的缺失,中国消费难以出现大幅度的提升。2010年物价的因素将使实际消费增速出现下滑。
(四)受外部环境制约,2010年外需将轻微改善,中国宏观经济外部因素将发生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
结合前面对于世界经济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将发生以下系列变化:
1、世界经济的复苏将有利于中国出口的反弹,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并非持续加速,中国出口将在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出现同比增速加速之后,进入一个平稳期。
2、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调整、美元走弱、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因素将影响中国出口改善的幅度。
3、国内外价格变化的差异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将使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竞争力可能步入一个弱化期。
4、在国内经济反弹迅猛、贸易条件恶化等因素的作用下,进口增长可能较为迅猛。
5、世界经济不平衡逆转的加速可能严重影响中国贸易顺差改善的情况,未来贸易顺差增速可能进入一个较长的低水平时期。
6、资本流入将扩大,虽然世界金融资本逆转规模难以达到危机前的水平,但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急剧提升,未来FDI和热钱流入的规模可能偏高,达到或超过2006-2007年的水平。
7、通货膨胀输入的压力加大,但由于国家大宗山品价格上升的幅度式微,未来1-2年内,中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要小于2004-2007年。
因此,总体而言,2010年,受到世界经济复苏、大宗山品价格回升、汇率关系重调、贸易摩擦持续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反弹等因素的作用,进出口状况将全面改善,但绝对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状况,贸易总额同比增长11.3%,进口增长13.3%、出口增长12.2%、贸易顺差出现小幅回升。
(五)在经济复苏和货币投放的滞后效应的作用下,2010年全社会流动性依然充裕,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将出现双双提升的局面,但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将明显低于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2010年中国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资产价格的高涨可能成为关注的重心。
2010年,在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信贷惯性以及政策调整等多元因素的约束下,信贷总量将收缩至7.2-7.8万亿,但由于全球热钱的大量流入、前期中长期贷款的延续、以及大量中长期项目的第二阶段的启动、货币流通速度的提升等原因,2010年的流动性依然充裕,狭义货币供应M1将增长17.2%左右,M2增长18.3%左右。
这种流动性的宽裕将直接成为中国各类价格攀升的核心原因。从目前各类参数来看,通货膨胀的压力正急速加大,CPI、PPI环比都出现正增长。如果从高达20个百分点以上的M2-GDP增速缺口来测算,未来1年内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概率增大。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分析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并对比目前与2002-2004年的状况,我们会发现,2010年中国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
1、宏观经济总体潜在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全年负向产出缺口依然存在,产能过剩虽然不会成为物价下滑的核心因素,但依然是抑制物价快速上涨的核心力量。
从整体潜在GDP缺口来看,按照4种方法测算的结果都表明2010年负向产出缺口依然存在。如果进一步测算工业产出缺口与三个月增长年率,结果表明,2009年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折合年率约为14.5%,增长速度已经连续5个月上升。在过去的10年间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3.6%,其中包含了1999年到2002年通货紧缩时期,因此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来看,目前的增长速度并不算特别高。此外,我们还通过滤波的方法计算了工业增加值的缺口。从2008年3季度开始工业产出低于其潜在水平,尽管产出缺口在进一步缩小,但目前每个月仍低于趋势约0.6%,折合成年率大约为每年工业增加值低于均衡产出7%。因此从产后缺口的角度看,尽管近期中国经济呈现出较快速度的恢复,但从产出水平来说仍然处在低于均衡产出的水平,尚未完全弥补前期产出下降所造成的影响。
2、投资驱动型经济高涨在本质难以形成持续的过热。因为,投资驱动始终将带来产能过剩的问题和供给放量的问题,因此,即使2010年投资膨胀出现,其带来的价格上涨将不可持续。如果对比2003-2004年投资于物价的关系,我们会发现,目前投资膨胀的趋势无法达到2003-2004年。
3、存在大量抑制物价上涨的短期因素。中国价格因素变化的短期核心因素除了前期的货币投放过多以外,还必须有两个主要的诱因:一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二是燃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这两大价格水平在2010年不存在大幅度上涨的原因:第一、2009年整个粮食的丰收避免了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第二、虽然国际大宗商品将会上涨,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全球经济金融资产缩水严重、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减少、实体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无法回到危机前的水平,价格上涨幅度将远小于2002-2007年期间年均上涨的幅度。因此,中国依然存在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可能,但其影响将大大低于2004-2007年;第三、2010年全球依然难以走出价格水平负增长的状态,这回从多种渠道制约中国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
4、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改变了货币传递与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应当看到,在中国资本市场迅速俄哦那个长的环境中,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机制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金融作为新的货币储水池将有小分散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压力,降低流动性在实体经济的渗透力,金融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的价格上涨将替代一般物价的上涨。这种变化在世界金融发达的国家都曾经出现。这将避免中国在1993-1994年期间货币发行过多带来抢购、哄抬物价的局面,因为当时没有任何回避通货膨胀的投资工具。这种传递机制的变异决定了未来中国通货膨胀的管理理念应当发生巨大的变化---应当从传统的物价水平视角分散到金融泡沫与其管理、泡沫管理、物价上涨预期管理与通货膨胀管理之上。
5、2010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将成为物价水平上涨的替代,货币政策的重点必须关注房地产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带来过度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进而改变上述替代关系转变为相互推进关系。目前过剩的流动性如何进行分流是2010年宏观经济运行的关注重点。流动性大规模向实体经济渗透,大规模促进消费和投资,应当说是中国刺激政策想要的结果。2010年实体经济的运行决定了这种现象难以发生。可以预计的是在通货膨胀预期炒作下的各种投机行为的涌现,将进一步推动流动项各种资产流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房地产。因为,1)房地产总体供小于求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2)土地供给的减少和流动资金的过多将进一步推高土地价格,进而推高囤积土地和炒地皮的投机活动;3)目前不断涌现的“地王”已经成为明年房地产价格的攀升设定了标杆;4)2009年销售额和隐含信贷的扩张使房地产商的资金极度宽裕,这会导致房地产企业即使在销售额局部下降的情况下也不会进行降价销售;5)各种投资者对于地方政府托市的行为有强大的预期。
❼ 10年后的中国经济状况会是什么样子
会越来越完善小康生活,让人都富起来,毕竟是一党制,没有那么多分歧,会把精力都用在强国上,所谓强国先强民,所以农民富了,消费高了,其他经济也带动了,会变成经济大国。
❽ 再过十年,中国的经济会怎样
中国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两种可能性;
近30年来的中国经济留给人们的谜题太多,以至于对中国的增长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当然,认真的研究者也明白,增长与所谓崛起有很大差别。中国增长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潜在并日益凸显的问题,它们是否会激化社会矛盾,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在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推动力时,论者的观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向:从国际角度看,是外部力量(具体为外商直接投资)驱动了经济增长,与之相应的是人民币长期被低估,推动了低成本制造业的出口扩张,造就了中国奇迹;从内部审视,不少学者则指出,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及强势政府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当然,这两种观点或许并不构成冲突,而更多地可以从互补角度来看待。
福祸两相依。增长的原因背后,隐藏着崩溃论者发现的危机。对于崩溃的可能,有学者归纳出八个方面:贫困与失业带来的社会不稳定,腐败扭曲资源配置,水资源及其他环境污染问题加重,能源消耗高但产出较低,金融系统抗风险能力差,国有企业若失去垄断地位则竞争力堪忧,外商投资减速,以及作为隐患的台湾问题。
那么,中国的危机会以何种形式体现呢?是会重蹈拉美的覆辙,还是走上日本的老路?此外,印度模式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崛起?!》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这三种可能的参照路径。
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与政治体制的专制是拉美国家经济转型中遭遇的重大问题,尽管有论者认为,中国即便存在“拉美化”,也只是集中在收入分配领域。但无论如何,政治上的同构性还是让“拉美病”成为值得中国警惕的一种倾向。
日本在地产与证券泡沫破裂后,经济一直步履蹒跚。中国的快速增长也让人忧心经济已过热,调控不当就会犯和日本一样的错误——大量不良银行贷款、竞争力衰退、无节制的能耗等等。
人口数量上与中国相近的印度近年来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不小。有论者认为,印度依靠本土企业的内源性增长,会比中国依靠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更为持久;另一方面,印度的民主政治在长期中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要远高于中国。尽管有人认为印度起码落后中国十年,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未来的走向。印度的潜力,或许正是中国下一步转型的一个方向。
在刚刚闭幕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的讨论转向了“中国需要怎样的世界”,这暗示着中国深深嵌入到了全球化进程之中,而且已是举足轻重。对此,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国崛起的重要意义,与美国崛起或日本与欧洲的复兴对于世界的意义是相同的,因为一个富裕的邻居总好过一个来自贫民窟的邻居。对中国而言,以更负责也更具合作精神的姿态进一步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去,这或许可以同时回答“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以及“中国需要怎样的世界”的问题。
--------------
❾ 中国十年后的经济状况怎样
这种东西连经济学家都说不准,你让我们怎么预测啊~
乐观估计的话,我国经济如果保持现有速度增长,当然是好事,GDP或GNP能够更上一个台阶,但是我国发展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内部的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还在逐步加剧,外部有美日等国的制约(美国是绝对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的),但是我觉得关键还得靠自己,中国不能再走劳动密集型的路了,改革势在必行,但不一定志在必得~
我觉得中国的未来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产党的意志~政府的效率、可信度、透明度和廉洁性高了,社会福利好了,贫富差距缩小了,何愁中国不强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