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美国经济发展数据

美国经济发展数据

发布时间:2021-03-12 09:04:17

㈠ 美国经济现状

楼主您好!以下是美国经济现状: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受此推动,美经济经历了长达十年的增长期。201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15.065万亿美元(2011年,世界国家和地区第1名)。人均GDP为48147美元(世界国家和地区第9名)。国家债务达到15.22万亿美元。

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占世界农业出口市场的一半以上。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

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毗邻的加拿大(19%),中国(12%)、墨西哥(11%)和日本(8%)、德国、英国、韩国、法国、中国台湾和巴西紧随其后,每天大约有价值高达11亿美元的产品流经美加的国界。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美国经济正不断朝“僵尸经济”迈进:

不确定的美国财政政策,不断深化的欧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以及不断放缓的全球经济增速都使得美国经济的复苏步调日渐放缓,俨然是一种“僵尸”状态,在这样一种不温不火的局面下,企业和消费者都不愿意主动采 取行动,选择观望的态度静待市场的发展。

目前美国经济的状态就仿似一个僵尸,从事风险的生物本能(animal spirit)还没有真正回归。

欧洲地区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持续的去杠杆化都使得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第二条腿迈步乏 力。
美国经济目前尚无法实现‘逃逸速度’,但当局推行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都已经足以确保美国经济实现1%至2%的增长。从历史上的复苏标准来看,这一经济增长速度太过缓慢,感觉就像‘僵尸经济 。目前市场投资者都担心经济会出现双谷衰退。

事实上,目前市场的投资者都十分紧张且已经处于备战乏力状态,因此,要使经济增长停滞可以不费吹灰之力。

不过,当前美国经济的疲软会最终演变为经济衰退。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8%,而在今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有望加速至2.2%。

经济增速基本上就处于2%左右的水平,目前经济出现的一个正面的信号就是,企业的基本面较为优良,尽管企业并未加大对员工的招募力度,但其并未有加大裁员的力度。

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企业都不大愿意扩大支出力度,因为较广层面的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不仅如此,在有关医保成本、税收政策以及财政悬崖方面都缺乏具体的细节信息和透明度。目前我们所面临的风险就是,一旦美国国会未能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那么在今年年底即将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在今年第一季度实施的预算削减政策将会把我们引领到所谓的财政悬崖边

尽管预计美国在明年的经济增速将触及3%,但在明年第一季度其经济增速将会大幅走低。
其可以预见的就是,从现在到今年年底之前,经济或难以呈现实质性的改观。

即便欧洲各国决策者们已经在采取行动应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但市场并未给予其足够的信心。欧洲经济的疲软同时也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打击。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6月,美国制造业出口出现了下滑。尽管在上周召开的欧盟峰会使得诸如股票和商品这类的风险资产出现了复苏,但目前这种上涨的动力已经开始消退。不仅如此,市场对向西班牙银行救助的担忧再度重燃,在此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欧元汇率在本周五触及过去两年以来的新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日公布美国经济年度评估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复苏依然疲软,经济下行风险加大,预计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速不会超过2.3%。

报告认为,虽然去年下半年经济出现反弹,居民投资回暖,一些地区房价企稳,但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增速降至2%左右,就业市场发展速度放缓,对外出口也因欧洲等地需求下降而受阻,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复苏依然疲软。

报告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速为2%,明年为2.3%。今年4月,美联储曾预测今年美国经济增速在2.4%至2.9%之间,但6月末将增速预期下调至1.9%至2.4%之间,并且一并下调2013年和2014年经济增速预期,明显对美国经济前景更加悲观。

报告又指当前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将影响美国对外出口;其二,两党迟迟无法就税收和预算政策达成共识,一旦谈判破裂,2013年美国财政将严重紧缩,危及本就疲软的经济复苏。

报告建议美国政府应尽快消除“财政悬崖”带来的不确定性,及时提高美债上限,合理削减财政赤字,同时马上制定一份全面可信的整顿财政计划。

以上是美国经济现状,希望对您有帮助!

㈡ 美国经济哪些数据比10年前更可怕

1、就业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增加3000人,总数为26.7万人。
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徘徊在历史低点附近,因为雇主留住员工以满足销售增长需求。用工需求增长,包括稳定的非农就业增长和更多职位空缺,将有助于促进家庭开支,而消费乃是美国经济中占比最大的部分。
“我们没有看到很多裁员,”Raymond James Financial Inc.首席经济学家Scott Brown表示。“申领失业救济人数在很低水平。劳动力市场肯定在好转。”
2、制造业
美国无论是“再工业化”也好,“制造业回归”也好,本质上都是实现制造业升级,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
3、经常帐平衡

美国商务部9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经常帐赤字1097亿美元,前值由赤字1133亿美元修正为1183亿美元。第二季度经常帐赤字收窄主要因为商品贸易赤字缩小及被转移出美国的收入减少。
经常帐指美国与外国进行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等所产生的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经常帐内容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即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及服务贸易收支,即诸如旅游、银行及保险等各种服务的往来。
当前美国经常帐赤字已经逼近上次经济衰退前水平,这意味着美国消耗的财富远大于生产所得,等同于经济自杀。
4、房屋销售
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公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新屋销售年化55.2万户,环比上涨5.7%,大幅高于预期的51.5万户,并创下2008年2月以来新高。
2006年,美国人口刚突破3亿大关。
而新屋销售更是惨不忍睹,这个行业几乎已经彻底“完蛋”了。当前美国新屋销售数量只有2000年的一半,而2006年的峰值更是遥不可及的目标。
5、货币基础
2014年10月29日,美国结束了维持两年之久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为了提振经济,美联储疯狂地印钞,造成的恐怖后果完全无法估计。
“QE根本就没有效果!”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讲座教授约翰-柯克伦(John Cochrane)多次在公开场合如是说,“况且美联储之前3次QE放出的资金并没有进入民众的腰包,而是趴在了银行的账上,民众在借钱的时候依然要经受并不低的贷款利率,而且这一切也并不是带动美国经济发展及失业率改善的条件。”
6、食品通胀
一旦食品价格大涨,那么当前美国较低的通货膨胀恐得到明显改善,或进一步逼近央行2%的目标位。
7、货币周转率
美联储大量印钞之所以没有导致过量的通胀,是因为货币周转率非常低,而健康经济的货币周转率往往较快。当前美国M2货币周转率已经跌至纪录历史地位。
8、总体债务水平
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债务总额增加了70%,从2009年1月21日的10.625万亿美元到去年11月的18.005万亿美元。
应该说,国会两党领袖都有强烈的意愿来阻止政府关门的发生。但两党内部的意见分歧加深,给解决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变数。
假如美国国会无法通过支出法案以令政府获得运转资金,则美国联邦政府将在10月1日被迫关门。
由此看来,美国确实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来调整经济复苏的进程与所产生的影响,不然于人于己的负面影响都会进一步加强,最终导致一个恶劣的结果。

㈢ 美国经济的经济指标

经济反弹可用三个英文字母: “V”、“U”及“L”来反映。其中,V形态表示经济急速放缓之后,很快又急速反弹;而“U”形态主要是形容经济急速回落后,会在低位徘徊一段时期,之后便强力复苏;至于“L”形态,是最不想看到的,它代表美国经济往急速放缓后,会长时期在低位徘徊。
最后会是“V”、“U”及“L”反弹? 其实大家都可透过部分的经济指标来得知。
美国经济的去向,具有指标性的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全国采购经理指数(NPMS)、消费者信心指数(CCl),以及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等。这些指标虽然有些是滞后数据(如GDP、失业率等),但亦有些是领先经
济的指标(如NPMS及CCl)。不管怎样,它们往反映及预测经济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Real GDP )
实质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是指美国境内之资产与劳工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总价值,资枓同时反映所得与支出的流量,提供有关供求情况的广泛资讯,由于资料需用较长时间搜集,此数据通常分阶段公布,共分成3个版本,速报、初步及最后修订。
背后玄机:数字本身由于是撇除通胀后用以量度经济输出的改变,因此可直接颢示经济在指定时间里之表现;同时亦反映出经济处在循环周期内的不同阶段,藉此知悉经济最新的发展状况。 (National Purchasing Managers’ Survey)
这个指数是由美国全国采购经理协会商业调查委员会所编订,该委员会每月会向超过250位全国采购经理发出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成员将就各种制造活动提供资讯,问卷主要包括5项领域:生产、新定单、物料存货、就业水准与零售商(供货商)交货绩效,以便反映制造业的当前情况。
背后玄机:根据全国采购经理指数的定义,如果整体指数超过50,显示制造业处于扩张状态;如果指数低于50,代表制造业处于萎缩状态:所以说,全国采购经理指数是概括整体制造业的现况、就业及物价等表现:但要注意的是,数据本身并非根据真实的物价或就业转变的数据来计算,只是对采购经理的意见调查;因此,该指数只可当作是一项趋向调查及参考,并非真正的经济转变幅度: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每月发表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都会访问约5000个家庭,询问一般的经济情况、就业展望,以及消费计划等,藉以来厘定这个指数,并以85年订定100为基数。
背后玄机:这个指数与失业情况构成一个强烈相反的关系。指数愈高,失业率便愈低,反之亦然。指数最大的玄机除与失业率成反比外,亦反映消费者的信心,是否对短期经济前景,持悲观抑或乐观, (Unemployment Rate)
失业率的收集方法,是由调查员以电话抽样访问。被访者若然表示,在过去两个星期有意工作而没有工开,这就可被界定为失业。计算失业率通常是以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口的百分比来计算,但总劳动人口的计算方法则因不同国家而有不同的定义。
背后玄机:失业率可对通胀趋势提供指引。当劳动人口紧张导致失业率持续下降时,薪酬便有上升的压力,在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物价亦会随之而上升;在分析此数据时必须留意,数字可能会被一些因素所影响,譬如说不寻常的天气或一些工业纠纷等因素。
还有一些配合失业率的相关数据,例如:非农业职位增长(Change in total non-farm payro11 employment),和工人平均时薪(Average hourly earnings)。
非农业新增职位是反映美国工业及服务行业表现的数据,藉以反映当地经济表现及劳务市场的状况。
至于工人平均时薪,主要是指非农业雇员的平均时薪,是量度薪酬通胀的最佳指标,籍以去预计个人收入。过去经济畅旺的时候,此数据对于量度通胀情况颇为重要,但现时经济放缓,失业率和非农业职位的变化就显得更重要。

㈣ 急!!!!哪位大侠能给我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的数据

Inflation woes: 1970s
In the late 1960s it was apparent to some that this juggernaut of economic growth was slowing down, and it began to become visibly apparent in the early 1970s. Stagflation gripped the n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experimented with wage and price controls under President Nixon. The Bretton Woods Agreement collapsed in 1971–1972, and President Nixon closed the gold window at the Federal Reserve, taking the United States entirely off the gold standard. President Gerald Ford introced the slogan, "Whip Inflation Now" (WIN). In 1974, proctivity shrunk by 1.5%, though this soon recovered. In 1976, Jimmy Carter won the Presidency. Carter would later take much of the blame for the even more turbulent economic times to come, though some say circumstances were outside his control. Inflation continued to climb skyward. Proctivity growth was pitiful, when not negative. Interest rates remained high, with the prime reaching 20% in January 1981; Art Buchwald quipped that 1980 would go down in history as the year when it was cheaper to borrow money from the Mafia than the local bank.[34]

Unemployment dropped mostly steadily from 1975 to 1979, although it then began to rise sharply.

This period also saw the increased rise of the environmental and consumer movements, and th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new regulations and regulatory agencies such as th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the Consumer Proct Safety Commission, the 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 and others.

[edit] Deregulation and Reaganomics: 1974–1992
The deregulation movement began when Nixon left office and was a bipartisan operation under Ford, Carter and Reagan. Most important were the removals of New Deal regulations from energy, communications, transportation and banking. The hasty removal of some regulations of Savings and Loans while keeping federal insurance led to the Savings and Loan crisis which cost the government an estimated $160 billion.

In 1981, Ronald Reagan introced Reaganomics, that is fiscally-expansive economic policies, cutting marginal federal income tax rates by 25%. Inflation dropped dramatically from 13.5% annually in 1980 to just 3% annually in 1983 e to a short recession and the Federal Reserve Chairman Paul Volker's tighter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interest rates. Real GDP began to grow after contracting in 1980 and 1982. The unemployment rate continued to rise to a peak of 10.8% by late 1982, but then dropped as sharply as it had risen to a level of 5.4% at the end of Reagan's presidency in January 1989. Critics of the Reagan Administration often point to the fact that the gap between those in the upper socioeconomic levels and those in the lower socioeconomic levels increased ring Reagan's presidency; they also note that the federal debt spawned by his policies tripled (from $930 billion in 1981 to $2.6 trillion in 1988), reaching record levels. Every president in the later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efore Reagan reced debt as a share of GDP. In addition to the fiscal deficits, the U.S. started to have large trade deficits. Also it was ring his second term that the Tax Reform Act of 1986 was passed. Vice President George H. W. Bush was elected to succeed Reagan in 1988. The early Bush Presidency's economic policies were essentially a continuation of Reagan's policies, but in the early 1990s, Bush went back on a promise and increased taxes in a compromise with Congressional Democrats. He ended his presidency on a moderate note, signing regulatory bills such as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nd negotiating the 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In 1992, Bush and third-party candidate Ross Perot lost to Democrat Bill Clinton.[35]

The advent of deinstrialization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saw income inequality increase dramatically to levels never seen before, but at the same time never in USA consumers could buy so much goods even with the inflations in the 1970s. In 1968, the U.S.' Gini coefficient was 0.386, about equivalent to Japan (.381), though still above that of the United Kingdom (36.8) and Canada (33.1). However, in the years since deregulation and globalization have allowed U.S. companies to begin to shift their manufacturing and heavy instrial operations to second- and third-world countries with lower labor costs,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S. has risen dramatically. In 2005, the American Gini coefficient had reached 0.469, similar to that of Malaysia and the Philippines, both at 46.1, and well-ahead of China (44.0). Critics of economic policies favored by Republican and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s since the 1960s, particularly those expanding "free trade" and "open markets" say that these policies, though benefiting trading as well as the cost of procts in the U.S., could have taken their own on the prosperity of the American middle-class. But in this period, consumers were buying as never before with so many procts and goods at such low costs and in high quantities.

[edit] The New Economy: 1990s to 2007
Main article: New Economy

This graph shows three major stock indices since 1975. Notice the meteoric rise of the stock market in the 1990s, followed by the collapse of the dot-com bubble in 2000 on the tech-heavy NASDAQ.During the 1990s, the national debt increased by 75%, GDP rose by 69%, and the stock market as measured by the S&P 500 grew more than three-fold.

From 1994 to 2000 real output increased, inflation was manageable and unemployment dropped to below 5%, resulting in a soaring stock market known as the Dot-com bo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90s was characterized by well-publicized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f High-tech and "dot-com" companies. By 2000, however, it was evident a bubble in stock valuations had occurred, such that beginning in March 2000, the market would give back some 50% to 75% of the growth of the 1990s. The economy worsened in 2001 with output increasing only 0.3% and unemployment and business failures rising substantially, and triggering a recession that is often blamed on the September 11, 2001 Terrorist Attacks.[citation needed]

Through 2001 to 2007, the red-hot housing market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fueled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regarding the strength of the U.S. Economy. Many have argued that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may have to shoulder some of the blame for this housing boom and bubble. The New York Times published an article that reported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pushed for Sub-prime Lending ring the late 1990s: "Fannie Mae, the nation's biggest underwriter of home mortgages, has been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from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to expand mortgage loans among low and moderate income people" (NYT, 30 September 1999).

In 1995, the administration also tinkered with the Carter's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of 1977 by regulat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anti-redlining proceres. It is felt by many that this was done to help a stagnated home ownership figure that had hovered around 65% for many years. The result was a push by the administration for greater investment,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to riskier loans. In a 2000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study of lending trends for 305 cities from 1993 to 1998 it was shown that $467 billion of mortgage credit poured out of CRA-covered lenders into low and mid level income borrowers and neighborhoods. (See "The 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 After Financial Modernization, April 2000).

Additionally, under Bill Clinton, the white house also removed crucial regulation. The Washington Post wrote: "Congress also wanted to free up money for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to buy mortgage loans and specified that the pair would be required to keep a much smaller share of the funds on hand than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here banks that held $100 could spend $90 buying mortgage loans, Fannie Mae and Freddie Mac could spend $97.50 buying loans. Finally, Congress ordered that the companies be required to keep more capital as a cushion against losses if they invested in riskier securities. But the rule was never set ring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which came to office that winter, and was only put in place nine years later."(WP, 14 September 2008).

Finally, in 1999,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repealed part of the Glass-Steagall Act of 1933. This Act introced the separa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es in commercial and investment banks, according to their business, in order to prevent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frauds. The Act was born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Wall Street Crash which had uncovered many unlawful activities on the part of financial firms. The Repeal of 1999 effectively gave a free reign to banks, reintrocing them once again into the security business and elimina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tegories. The result of this operation is described by the Washington Post: "Fanny and Freddie Mac enjoyed the nearest thing to a license to print money. The companies borrowed money at below-market interest rates based on the perception that the government guaranteed repayment, and then they used the money to buy mortgages that paid market interest rates." (WP, 14 September 2008).

Many assert that the forced investments ring the Bill Clinton white house years, and the repeal of the Glass-Steagall Act,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sub-prime lending and the looming 2007-2008 financial crisis.

[edit] Ongoing financial crisis
Further information: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Financial crisis of 2007-2008, and Automotive instry crisis of 2008
In 2008 a perfect storm of economic disasters hit the country and indeed the entire world. The most serious began with the collapse of housing bubbles in California and Florida, and the collapse of housing pri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instries. Millions of mortgages (averaging about $200,000 each) had been bundled into securities called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that were resold worldwide. Many banks and hedge funds had borrowed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to buy these securities, which were now "toxic" because their value was unknown and no one wanted to buy them. A series of the largest banks in the U.S. and Europe collapsed; some went bankrupt, such as Lehman Brothers with $690 billion in assets; others such as the leading insurance company AIG, the leading bank Citigroup, and the two largest mortgage companies were led out by the government. Congress voted $700 billion in lout money and an activist Treasury and Federal Reserve, committed trillions of dollars to shoring up the financial system, but the measures did not reverse the declines. Banks drastically tightened their lending policies, despite infusions of federal money. It became much harder to get car loans, for example. The government for the first time took major ownership positions in the largest banks. The stock market plunged 40%, wiping out tens of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wealth; housing prices fell 20% nationwide wiping out trillions more. By late 2008 distress was spreading beyond the financial and housing sectors, especially as the "Big Three" of the automobile instry (General Motors, Ford and Chrysler) were on the verge of bankruptcy, and the retail sector showed major weaknesses. Critics of the $700 billion Troubled Assets Relief Program (TARP) expressed anger that much of the TARP money that has been distributed to banks is seemingly unaccounted for, with banks being secretive on the issue.

President Barack Obama has backed the 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of 2009, a bill that would provide $800 billion to $900 billion in stimulus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spending and tax cuts. The plan is largely based on the Keynesian theory that government spending should offset the fall in private spending ring an economic downturn; otherwise the fall in private spending may perpetuate itself and proctive resources, such as the labor hours of the unemployed, will be wasted. Critics claim that government spending cannot offset a fall in private spending because government must borrow money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in order to add money to it. However, most economists do not think such "crowding out" is an issue when interest rates are near zero and the economy is stagnant. Opponents of the stimulus also point to problems of possible future inflation and government debt caused by such a large expenditure.

使我在网上查到的,你看着用吧!

㈤ 我想要美国2001年经济发展数据

美国:进入衰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肖炼

自2000年第三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2001年第一季度GDP增幅降为1.3%,第二季度又下探至0.2%,创近十年以来的新低。美国经济告别“长期繁荣”,开始步入慢车道。“9·11”恐怖袭击事件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将进入衰退。这已引起世界各国经济界的密切关注。

一、2001年美国经济增长结构分析

2001年前两季度美国GDP按年增长率计算的累积总值(总供给)分别为10.14万亿美元和10.20万亿美元,分别增长1.3%和0.2%(见表1和表3)。从总需求方面看,第一和第二季度国内总消费分别增长0.7%和0.4%;私人消费支出增长3.0%和2.5%;非居民投资分别下降0.2%和14.6%;居民投资增长8.5%和5.8%;商品和服务出口下降1.2%和12.2%;商品和服务进口下降5.0%和7.7%;政府消费和总投资增长5.3%和5.4%。另外,前两季度通货膨胀率为3.3%和2.2%;失业率为4.5%和4.9%。公司税后利润分别大幅下降57.9%和28.5%(见表1)。

表1 2000——2001年美国经济主要指标 %

2000
2000(1)
2000

(2)
2000

(3)
2000

(4)
2001(1)
2001(2)

GDP
4.1
2.3
5.7
1.3
1.9
1.3
0.2

国内总消费

私人消费支出

非居民投资

居民投资

商品与服务出口

商品和服务进口

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
4.8

4.8

9.9

0.8

9.5

13.4

2.7
3.5

5.9

15.8

8.5

9

17.1

-1.1
6.3

3.6

12.2

-0.8

13.5

16.4

4.4
2

4.3

7.1

-10.4

10.6

13

-1.8
2.2

3.1

1

-1.1

-4

-0.5

3.3
0.7

3

-0.2

8.5

-1.2

-5

5.3
0.4

2.5

-14.6

5.8

-12.2

-7.7

5.4

通货膨胀率

公司税后利润率
2.3

51.2
3.8
2.1
1.9

2.2
1.8

-47.4
3.3

-57.8
2.2

-28.5

失业率

4.5
4.9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8—9月统计资料。

下面接着分析总需求各部分对GDP的贡献度,即分析第一季度GDP的1.3%增幅和第二季度0.2%的增幅,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表2显示,私人消费支出贡献度分别为2.05%和1.68%,其中,耐用消费品为0.83%和0.57%;非耐用消费品为0.49%和0.08%;服务为0.73%和1.03%。国内私人总投资对GDP起到向下拉动的作用,分别为-2.25%和-2.29%;其中,非居民为-0.02%和-2%;建筑业有升有降,分别为0.39%和-0.48%;设备和软件为-0.41%和-1.52%;居民固定资本投资的贡献度是0.35%和0.24%。库存也制约了经济增长,分别为-2.6%和-0.43%。商品与服务净出口的贡献度基本上是消极的,分别为0.63%和-0.26%;其中,出口贸易为-0.13%和-1.41%(服务出口贸易为顺差,商品出口贸易为逆差);进口贸易为0.76%和1.15%(服务进口贸易为逆差,商品进口贸易为顺差)。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为0.92%和0.94%,联邦政府为0.19%和0.09%;其中,国防为0.28%和0.09%;非国防为-0.09%和0.0%;州与地方政府的拉动作用为0.73%和0.85%(见表2)。

表2 2000——2001年美国总需求各部分对GDP的贡献度 %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GDP增长率
2.3
5.7
1.3
1.9
1.3
0.2

私人消费支出贡献度
3.49
2.5
2.88
2.14
2.05
1.68

其中:

耐用消费品
1.46
-0.21
0.65
-0.17
0.83
0.57

非耐用消费品
1.01
0.95
0.84
0.12
0.49
0.08

服务
1.47
1.75
1.38
2.19
0.73
1.03

国内私人总投资贡献度
-0.08
3.25
-0.51
-0.42
-2.25
-2.19

其中:

1.固定资本投资
2.24
1.49
0.44
0.09
0.33
-1.76

(1)非居民
1.88
1.52
0.91
0.13
-0.02
-2

建筑
0.26
0.35
0.45
0.24
0.39
-0.48

设备和软件
1.36
1.17
0.46
-0.11
-0.41
-1.52

(2)居民
0.36
-0.03
-0.47
-0.05
0.35
0.24

2.库存
-2.32
1.76
-0.95
-0.5
-2.61
-0.43

商品与服务净出口贡献度
-1.32
-0.84
-0.7
-0.39
0.63
-0.26

其中:

出口
0.95
1.42
1.13
-0.46
-0.13
-1.41

商品
0.64
1.11
1.36
-0.58
-0.19
-1.46

服务
0.31
0.31
-0.22
0.12
0.06
0.05

进口
-2.26
-2.26
-1.84
0.07
0.76
1.15

商品
-1.85
-2
-1.48
0.07
0.87
1.22

服务
-0.41
-0.26
-0.36
0
-0.11
-0.07

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贡献度
-2
0.78
-0.32
0.58
0.92
0.94

联邦
-0.84
0.9
-0.66
0.27
0.19
0.09

国防
-0.87
0.56
-0.42
0.38
0.28
0.09

非国防
0.03
0.34
-0.24
-0.11
-0.09
0

州与地方
0.64
-0.12
0.34
0.31
0.73
0.8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 9月13日。

表3 1999—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10万亿美元

1999
2000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GDP
9299.20
9872.90
/
98857.60
9937.50
10027.90
10141.70
10201.60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8—9月统计数据。

二、美国经济下滑原因的分析

世界各国学者对美国经济下滑的原因有各自不同的解释。

1.国内私人总投资大幅下挫。以上经济结构分析表明,2001年美国经济下滑的最主要

原因是投资需求不足。例如,2000年第二季度美国私人投资拉动GDP增长3.25个百分点,而2001年同期却带动GDP下降2.19个百分点。其中,外国投资下降是国内总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例如,2001年第二季度外国投资下降-14.6%(主要是对设备和软件的投资大幅下降),而2000年同期外国投资却增长了12.2%(见表1)。应该指出的是,本国居民投资影响不大,基本保持与2000年相近的水平。

美国经济发展长周期的“财富效应”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 这种误导在经济扩张期时起过热的“乘数”效应。纳斯达克指数四年内番了5翻。错误的需求信号,尤其是通讯、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等产业10个部门的膨胀需求,导致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将大量资本注入盈利微薄的项目。房地产也成为风险资本追逐的对象。短期内,大量投机资本以较低的成本注入“新经济”部门。股票价格的飚升和财富的增值又极大地刺激了投资需求。

信贷市场为公司和个人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尽管美联储在经济繁荣期间对银行放松贷款提出警告,但是贷款条件非但没有紧缩,反而不断放宽。大量资金涌入“新经济”部门,尤其是进入电讯产业部门,从而吊高了这些部门贪“吃”的胃口,在电讯系统和基础设施方面引起新的竞争。

然而,金融市场并没有提供融资支持,通讯公司就用其设备来填补资金缺口。这样,“拍卖融资”(Vendor Financing)就成为10个“新经济”部门一种时髦的竞争销售方式。制造业公司为了赢得购买通讯设备的合同,以相当于销售价格几倍的报价成交。一些大公司用抵押贷款的方式,将资金投入“新经济”部门,而这些投资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资金流量的需要。

计算机“新千年现象”对错误引导需求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担心旧计算机和软件在的2000年初出问题,许多大公司在1999年末以前冻结了计算机系统,搁置计算机购买项目,在2000年初又重新启动搁置的项目,导致10个“新经济”部门需求倍增,从而扭曲了“新经济”部门的需求。另一方面,2000年后的计算机系统进一步创新,大多数使用者没有进一步升级换代的更新要求,致使过剩的需求暴露出来。误导的过剩供给在经济收缩时起到过冷的“乘数”效应。这种现象在所谓“新经济”部门表现的十分突出。这些部门的供给超过需求的2-3倍,大量库存诱发的恶性竞争导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暴跌幅60%以上。供给过剩的负面效应导致需求萎缩。

由于私人投资下挫导致股市下跌,股票价格开始下滑。抵押资本变得昂贵而不流行。资本市场的损失约为美国半年GDP的总值。信贷市场开始紧缩。拍卖的风险延伸到公司债券的利率。银行紧缩对工商业放款的标准和条件。从2000年中期开始,工商业需求收缩。企业存货堆积如山,生产能力大大过剩,产品销售放缓。2001年第一季度的库存拉动GDP-2.61%(见表2),创近年来的新纪录。

2.公司利润下降以及相关劳动生产率的下降。2000年美国公司税后利润增长51.2%,2001年前两季度却分别下降-57.8%和-28.5%(见表1)。IT产业劳动生产率下降尤为明显,例如,1990—1995年的计算机年增长率从16%提高到1995—1999年的32%。IT公司从1990年的不到7万个增加到1997年的15万个,2000年后大多数公司都挣不到钱。1999年末和2000年初,大量风险投资通过股票初始发行(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涌入IT产业,IPO超过1000亿美元,超过同期日本、德国、英国总和的60%。劳动生产率从1990—1995年的1.26%提高到1996—1998年的3.16%。2000年下半年和2001年初,由于生产萎缩,劳动生产率下降,如果需求继续萎缩,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要持续到2001年末或2002年。

3.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2001年前两季度的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分别为-95.023亿美元和-88.936亿美元;经常项目逆差为-111.778亿美元和-106.498亿美元(见表4)。商品与服务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分别为0.63%和-0.26%,好于2000年同期-1.32%和-0.84%的水平(详见表2)。该项指标表明,商品与服务贸易逆差对美国2001年经济下滑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进出口大幅下降,分别为-7.7%和-12.2%,其下降幅度超过2000年同期水平(见表1),这将对2001年下半年和2002年的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表4 1999——2001年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百万美元

1999
2000
2000(1)
2000(2)
2000(3)
2000(4)
2001(1)
2001(2)

经常项目
-324364
-444667
-104903
-108134
-115305
-116324
-111778
-106498

商品和服务
-261838
-375739
-87322
-90784
-97340
-100293
-95023
-88938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01年8——9月统计数据。

4.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尤其是国防投资对经济下滑起到抑制作用。克林顿执政期间对国防投资基本上是负数,布什上台后前两个季度的国防开支对GDP的贡献度分别为0.19%和0.09%,而非国防开支对GDP的贡献度为-0.09%和0.0%,由国防开支引起的政府总投资增长率达到5.4%,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见表1和表2)。

5.经济周期自身发展的要求。美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之后,面临着收缩期的压力。经济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经常发生周期性的上下波动,不可能长期直线增长。从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看,1854-1938年的21个周期中,收缩期和扩张期平均各为26个月。1945-1982年的8个周期中,收缩期平均为11个月,扩张期平均为44.6个月。1991—2000年经济收缩期仅9个月,经济扩张却高达115个月以上。实际上,美联储在1999年底和2000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过热时,就一直努力(7次加息)使过热的经济冷却下来。东亚金融危机帮了格林斯潘的忙,也许美联储做得有些过头,但总的来说还是符合预定的目标。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是期待中的事,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目前,美国经济下滑,意味着新的收缩期即将来临,而收缩期的长短将取决于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关于美国经济的辩论

1.如何评价“新经济”。有人认为,“新经济”的破灭是美国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人却认为,克林顿的“新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摆脱“滞胀”,持续了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无通货膨胀的高速增长。新经济向传统经济提出挑战:首先,使菲利浦斯曲线失灵。其次,曾作为资本主义腐朽性之一的“孪生赤字”已变成“单生赤字”(国债)。当亚洲国家包括日本和中国靠积极财政(赤字财政)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美国却在为如何处理财政盈余而争吵。但是,“新经济”好景不长,美国纳斯达克股市暴跌,把“新经济”打入谷底。“网络泡沫”的破灭,引起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普遍担忧。关于新经济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作用的看法不同。新经济论认为,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使智力要素超过资本和体力劳动要素,革新将比大规模生产更重要。新经济的反对者则认为,智力不能替代资本,科技进步的作用不像人们说的那么大,“尽管在新技术领域投入了成百亿美元,生产率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近20年来只提高了一个百分点,而在1950—1970年的20年期间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新经济论者则认为,这些统计数字是错误的,因为传统的工业生产率衡量标准已不适应以高技术和服务为主的新经济。

新经济时期人们极度乐观和追逐时髦的行为。结果乐极生悲。人们对技术创新的含义发生误解。例如,IT技术可以通过吸纳信息来降低成本,但是,过量信息摄取会与企业的市场业绩不一致。消费者也可以凭借较好的价格信息而使自己变成为生产者,从而扩大市场供给。如果技术变化范围迅速扩大,进入市场的金融障碍降低,对已经占有市场份额公司的投资者是否会让该公司继续留在这个市场,抑或在这个市场发生“毁灭性”变化之前就逃之夭夭。人们以为在新经济下通过扩大需求来扩大规模经济和降低价格。但是,这种过剩的需求带来的却是通货膨胀。在需求变化太快、不易把握的情况下,紧缩存货控制会使生产在短暂期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存货将不再成为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缓冲器。快速的生产调整避免过去商业周期中的非平衡现象。先进的信息技术不能消除潜在的金融风险,它只能提供防范实际风险的技术手段,以及减轻金钱财富损失的程度[①]。

第二,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看法不同。传统理论认为,失业率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通货膨胀。1996年以前,美国学术界还认为,只要失业率降到5.5—6%以下,就会引发通货膨胀。而近3年来的经济事实是:失业率在4%以下,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通货膨胀率却在2%以下。看来,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灵验,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不能并存的理论失效(菲利普斯曲线失效)。新经济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高新技术带来的生产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新经济的反对者则认为,通货膨胀并没有熄灭,仍存在复发的潜在危险。

第三,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同看法。新经济的反对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加深人们之间的隔阂,通过网络进行投资的人和把钱存在银行的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美国工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服装、制鞋等)的工人也反对经济全球化。新经济论者则认为,经济全球化使美国的外贸依存度提高,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引进国外竞争、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率,创造更多新的就业机会。笔者认为,新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或新的生产方式,它既不像人们在美国经济泡沫增大时吹嘘得那么与日升天,也不像人们目前在美国经济下滑时把它打入冷宫。尽管新经济发展不成熟,但它将对美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

2.如何评价美国经济短期下滑与长期增长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01年年出现大幅度下滑,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到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将会缓慢的稳步上升,这种走势会持续到2002年。2001年美国经济的增长率是1.6%,大大低于上年的修正数字4%,2002年的增长率将会是2.6%,2003年是3.6%。电信部门的恢复要比整个美国经济的恢复慢一些,估计要等2—3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增长。美国经济正处于信息技术革命的中途,其应用带来的生产率的增长估计还会持续衣一二十年的时间[②]。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预测,2000—2008年,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2.3%,1973—1990年为1.4%,1990—2000年为2.2%。2000—2010年,GDP增长率为3.4%,失业率为5%。

9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是“结构性”的,还是与需求迅速提高相关的暂时性改进?许多人认为,结构性的增长与大量投资相联系。但是,投资尽管很高,却难以支撑目前的发展。过热的投资拉动了劳动力的生产率,却损害了资本的生产率。然而,还不清楚,90年代后期的劳动力效用是否过度扩张,在目前经济下滑的期间是否把它拉回来。

从美国经济长期走势看,90年代末以来,美国经济的生产率与25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1995-1999年的5年间,美国经济生产率年均增长4.8%,这个增长率近一半的贡献来自劳动力资本投入的增加,这是劳动力资本的一个自然增长率,而且它还得益于美国90年代初失业率的下降。另外一半多一些的贡献(2.1%)来自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个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25年前的2倍[③]。这些数字表明了一些基本事实,但是如何解释这个事实仍然存在争议。

美国西北大学的Robert Gordon认为,美国经济生产率的提高只是暂时的。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美国经济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而且这一趋势至少还将持续二三十年的时间。格林斯潘就属于后者。美国的货币政策在过去的5-6年中非常成功。鉴于美国经济90年代末的加速增长,失业率持续下降,从1992年的7%强逐渐下降到目前的3.8%,一些持有传统经济理念的人开始警觉。格林斯潘则认为,目前还看不到通货膨胀的迹象,最好暂时不要采取过激的行动。

2001年初以来,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大放慢,但恐怕要等到9—18个月之后才能看出上述两种流派的观点谁更为有力。2001年美国经济的生产率增长会大幅度下降,在经济增长全面放慢之后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结果,美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现象[④]。

3.如何评价美联储的货币政策[⑤]。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的货币政策通过三个渠道影响美国经济:一是降低借款利率,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二是低估美元,从而刺激净出口;三是增加资产价值(通过Tobin’s q, 即q = 公司市场价值/公司资产配置成本),从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如果联邦基金率每提高1%,1年后的GDP提高0.6%,2年后提高1.7%[⑥]。照此推理,2001年9次降低联邦基金率利率4.0%,1年后的GDP将提高2.4% ,美元将贬值5%以上,长期债券利率提高0.75%以上。目前降息效果不明显,可能要在2002年秋季见效。在降息问题上,美国国内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限制放松银根。持此观点者认为:2001年下半年,公司存货和预期销售都会被消化,美国经济重返原来升势。尽管资本市场问题很多,但都会一一解决。他们主张,应该大大限制进一步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二是主张继续降息。持此观点者认为:建立在存货和固定资本基础之上的商业支出还有一段路可走。消费者需求举步维艰是因为就业状况不好,股票市场财富缩减。因此,为刺激经济,美联储还应该下调利率1—2个百分点。三是极度悲观观点。持此观点者认为,美国泡沫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失衡,经济萧条和衰退的时间不是几个季度而是几年。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降息政策的力度。目前的经济形势可能会让美联储更多考虑资产价格问题,格林斯潘在股票市场的泡沫面前显得太胆小,这将使经济波动更加复杂化。

4、如何评价强势美元和经常项目逆差的矛盾。2000年,除美国之外的世界储蓄额超过5万亿美元,其中,22%的储蓄流入美国。美国4000亿美元的逆差相当于世界储蓄总额的8%。外国投资者将继续拿出其年储蓄的8%向美国投资。毕竟,美国1999年吸纳了全球产品的28%,美国的证券市场交易占全球交易总额的一半。1999年美国国民储蓄总额的44%流向国外。2001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将达到4500亿美元以上,占GDP的4.4%(1999年为3.6%)。

净资本流入导致经常项目逆差。为什么外国资本大量流入美国市场,原因在于:(1)美国经济强大,占全球经济的1/4以上。(2)50%以上的国外客户是为了寻求较高的利差(高于日本和欧洲)。(3)处于资本安全考虑,世界其他地区,如发生金融危机的地区的利率大大高于美国,但是由于政治和经济的不稳定性,也难以与美国争夺资金。(4)美国证券资本的回报率也大大高于日本欧洲,以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5)美国资本市场交易成本低。其流动性大大高于世界其他资本市场。(6)美国公开资本市场比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更加注重保护创新和中小投资者,反对内部交易。(7)美国经济比较稳定,又有活力,不像欧洲和日本那样死气沉沉。因此,大量外国资本涌入美国市场推动美元走强,结果使外国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从而导致美国大量的经常项目逆差。

外国投资有利于美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创新,外国投资在美国获得10—15%的回报,美国也可从中获得5—10%的回报,大家都获利,何乐不为。美国1999年商业投资占GDP的12.9%,达到近几年的最高水平。1993—1994年的商业投资在11%以下。80年代,大量外国资本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资助了美国的预算赤字。1998年以后,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相继出现预算盈余。外国投资对美国的贡献,不仅增加了商业投资,解决了头疼的预算赤字,而且还降低了居民的储蓄率。同时,美国公司面临外国产品的激烈竞争,产生政治压力,要求实行保护主义以及滥用美国贸易的反倾销法 [⑦]。

如果强势美元与经常项目逆差持续下去,将有损于制造业部门复苏;如果大幅度贬值,又会引起金融市场混乱。许多企业和经济学家认为,为解决逆差问题,美元应该贬值,使外国进口商品变贵,从而提高美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同时吸引更多的外国新资本流入。在一片要求美元贬值的呼声中,布什政府首席经济顾问林德赛撰文提出,布什政府将继续推行“美元强势政策”,其理由在于:

第一,美国从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元以及持有美元资产中大获其利。外国投资通过扩大资金供给扩大美国的资本市场,降低美国借款者的净成本,使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美国境外流动的美元占全部美元现钞价值的70%以上。美国资本市场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数万亿美元资产的投资机会。70年代,全球对美元信心下降是因为美元的购买力变弱。80年代,美国选择强势美元的政策,从而导致世界对美元信心持续20多年的增长,而且外国投资者愿意持有美元资产,包括持有不能增值的美元现钞以及非现金支付工具。美元主宰了世界金融市场,这种主宰作用还在不断加强。

第二,有利于继续推行无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保持美元的购买力以及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强势美元”政策使投资者认为美国是最具有吸引力和最安全的投资场所。布什政府实行的预算盈余和减税政策,扩大劳动力和资本供给,鼓励创新,这些都需要“强势美元”政策支持。

第三,有利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维持美元信心。其好处在于:(1)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美元坚挺有利于国际支付;(2)非美国居民持有美联储4000亿美元有价证券,每年平均支付的利率近200亿美元,仅占5%。(3)大量的国外投资不仅扩大了美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加速了资本的流动性,使美国公司筹集到其竞争对手难以获得的资金,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例如,在冷战的80年代,美国政府利用“强势美元”信誉而大量借钱,重新建造国防,拖垮了原苏联。在和平的90年代,巨量的国外投资使美国在通讯基础设施和计算机领域取得技术领先优势[⑧] 。

5.如何评价劳动力市场继续紧缩和通货膨胀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美国经济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年来劳动力市场太紧,紧缩的劳动力市场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危险,导火索之一是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实际上,即使能源价格和汇率不出问题,对付通货膨胀问题的政策比目前采取的政策显得更为重要。在生产率大大低于90年代后半期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不得不放开。

美联储的对应措施是从1999年中期开始将联邦基金储蓄率从1999年6月的4.75%提高到2000年5月的6.5%。因此,一些人把经济滑坡归罪于美联储的紧缩政策。2001年美联储开始调整了货币政策,9次降息使联邦基金率降回到2.5%。实际上,长期利率从2000年上半年就开始下降。也就是说,在美联储实行放松货币政策之前,房地产业的成本就已经大幅度下降。

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美国失业率太高,达4.9%。但持异议者认为,4.9%的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尽管没有准确定义,但一般教科书认为在5—6%),同时,美国普遍认为,问题不在于失业率高,而在于高质量的劳动力奇缺。

四、美国经济发展趋势

为了说明美国经济的今后发展趋势,笔者用表5列示美国从1991年到2002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并对今后的发展做出预测。

表5 1999—2001年美国经济走势

㈥ 高分急求美国经济数据。

已发美国统计年鉴,看看有用没

㈦ 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

原因:美国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力的发展环境;加大了对教育和科研研究的经费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涌现出了许多高新科技成果等等。

2、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

原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美国债务增加,成为最大的负债国。

3、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原因:美国对社会经济进行了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一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

(7)美国经济发展数据扩展阅读

石油危机

美国和苏联的冷战至这段时期仍未停止。其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连串的太空竞赛,苏联派出了世界首个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国则派太空人首次登陆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发战争,北越与南越开战,美国为阻止苏联和共产势力扩张,毅

美国参与的越战中的画面。

然介入越战。其间美军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最终北越统一了越南,美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历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3年10月以色列与中东一系列国家关系恶化,触发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对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曾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1974年美国还要派发汽油定量配给票。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㈧ 美国gdp同比增长率

当地时间2020年9月30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美国第二季度(4—6月)准确GDP数据,这一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总量数据在二季度暴跌了31.4%;

这一创纪录的数据是此前美国历史上GDP最大跌幅、1958年第一季度近10%的跌幅的三倍之多;但市场普遍预期刚结束的第三季度,伴随美国商业活动重启、就业恢复,GDP数据将大幅反弹。

数据显示,在第二季度,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降幅为33.2%,较此前修正数据上调0.9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支出因受新冠疫情冲击而下滑41.8%。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7.2%,较此前修正数据下调1.2个百分点。

(8)美国经济发展数据扩展阅读

个人消费、出口、投资以及各州和地方政府支出的急剧收缩,导致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出现大幅萎缩。

无论是大萧条,还是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的三十多次经济衰退,美国都没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遭遇如此严重的经济衰退。

据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第四季度GDP下降8.4%,是当时经济衰退最严重的一个季度。而上一次所遭遇的极为严重的情况,还要回溯到1958年,当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下跌了10%。

报道指出,美国2020年第二季度经济遭遇衰退的原因,与多州颁布“居家令”并关闭非必要营运场所有关。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表示,目前的经济衰退实际上开始于2020年2月。

㈨ 哪儿可以查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资料

二战后美国成为发达国家。
美国资本主义持续发展。美国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内义发展道路,政容治上建立了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称霸美洲的野心也迅速暴露。19 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南北战争,北方工业资本主义取得胜利,19 世纪末美国工业制造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则走上了海外扩张道路。美国是一个托拉斯帝国主义。一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并妄图凭借经济实力支配全世界,但遭到英法抵制。20年代,出现“柯立芝繁荣”,但这种经济繁荣是暂时的,1929 年就发生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遏制美国法西斯势力。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对外企图称霸全世界,积极推行“冷战”政策,在美苏争霸中最终取胜。但霸主地位也逐渐发生了动摇。

㈩ 去哪能查询美国历年来的公布的经济数据

财经日历的图表中心,也就是全球经济指标,会有全球各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数据,有中国、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等。

经济指标包含:非农数据、GDP、CPI、贸易、经济活动等等。

FX168财经网-日历-图表中心,可以查看你想要查看的经济数据。

阅读全文

与美国经济发展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