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大经济特区排名
1深圳(2020平方公里)
2珠海(1687.8平方公里)
3厦门(1565平方公里)
4汕头(2064平方公里)
5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广东四小虎指1980年代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当时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象征。2005年“四小虎”已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公认的人均GDP5000至8000美元的“发展门坎”。所谓小虎,是指跟深圳这样的大经济特区相比,它们的城市基础设施规模、人口规模等较小,而实际的外向型产业规模并不小。
特区分布
1979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1988年又把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深圳(2020平方公里)
珠海(1687.8平方公里)
厦门(1565平方公里)
汕头(2064平方公里)
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
2008中国城市GDP排名
04、深圳市:副省级 3532.88 10.5% 中国GDP最高的非直辖市及省会城市 (特区)
10、佛山市:地级市 2106.30 17.0% (2虎)
18、东莞市:地级市 1736.66 16.0% (小虎)
57、厦门市:副省级 720.20 15.0% (特区)
64、中山市:地级市 686.35 12.0% (小虎)
83、汕头市:地级市 467.85 11.5% (特区)
84、珠海市:地级市 462.17 12.0% (特区)
㈡ 经济特区有哪些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 。
㈢ 经济特区的发展及变化。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历程及变化:
1979年7月,党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美国《纽约时报》惊叹,“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特区“摸着石头过河”,但“探索者”也受到争议。1984年,邓小平决定到特区去看一看。看到深圳由过去“水草寮棚”的渔民村变成“家家万元户、户户小洋楼”,看到企业开发的计算机软件,看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邓小平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在厦门,他又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当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接着开辟“长三角”、“珠三角”,福建“厦漳泉”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5月,在“中关村”成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科技园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0年4月,更是作出了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1992年,邓小平再次来到特区。“特区姓‘社’不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经济特区,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经济特区这一“最大的解放思想、最大的改革开放”,正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实践依据。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成就
我国的经济特区借助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率先实现了经济上的初步起飞,不仅成为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而且为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进发挥了示范效应,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一)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
主要表现在:1、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进出口贸易额持续增长;4、积极利用外资带动经济发展
(二)率先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特区运用国家赋予的经济自主权,不断冲破传统旧体制,实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在全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起到“试验田”的作用。
除此以外,经济特区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尤其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形成起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经济特区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稳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特区取得的巨大的发展成就,一方面坚定了香港、澳门回归的信心;另一方面经济特区在开放过程中通过与香港、澳门的贸易投资、优势互补,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关系。
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完成,中国特区的历史使命没有完成,中国的经济特区已经把“创新、和谐”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
内容标准: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阅读测试:
深圳等经济特区三十年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是“现代化建设的示范区”
②是我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③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④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稳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㈣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是哪些
五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一、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二、珠海:广东省地级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东南沿海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地处北纬21°48′~22°27′、东经113°03′~114°19′之间。位于广东省珠江口的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设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万山、横琴、斗门、湾仔、珠澳跨境工业区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
三、厦门:隶属于福建省,别称鹭岛, 简称鹭,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 西界漳州, 北邻南安和晋江,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通行闽南方言,是闽南地区的主要城市,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四、汕头:广东省辖市,经济特区,亦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邻揭阳市,东南濒临南海。境内韩江、榕江、练江三江入海,大陆海岸线长217.7公里,海岛岸线长167.37公里,有大小岛屿82个。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557.92万人。
五、海南:简称“琼”,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海口。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 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省内的三沙市是中国地理位置最南、总面积最大(含海域面积)、陆地面积最小且人口最少的地级区划。海南省下辖4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4个县,6个自治县;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25.76万人。
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㈤ 中国的四大经济特区是哪四个
中国的四个经济特区有4个,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完善投资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前者为基础设施结构中以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煤气、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为主体的“七通一平”等;后者包括政治条件(政治、社会、政策等的稳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经营条件(货币和物价、外汇管制、金融、信息服务和自主权等状况)、人口素质和市场、政策优惠(税费等)等。
外引内联有机结合,发挥特区的“四个窗口”(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和两个扇面辐射(对内和对外)的“枢纽”作用。
努力探求建立一种灵活而有效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律的特区经济体制模式。为此,需在计划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在于:
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㈥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按时间成立的顺序是什么样的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90年代。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个经济特区。
1992年中国加快改革开放后经济特区模式移到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等国家级新区新的特区扩大改革等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重要标志。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霍尔果斯、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6)经济发展特区扩展阅读:
中国建设和发展经济特区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①完善投资环境,包括完善投资的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前者为基础设施结构中以通电、通水、通路、通讯、通煤气、通排污、通排洪和平整土地为主体的“七通一平”等;
后者包括政治条件(政治、社会、政策等的稳定和法制的健全)、管理水平(政府的效率等)、经营条件(货币和物价、外汇管制、金融、信息服务和自主权等状况)、人口素质和市场、政策优惠(税费等)等;
②外引内联有机结合,发挥特区的“四个窗口”(技术、知识、管理和对外政策)和两个扇面辐射(对内和对外)的“枢纽”作用;
③努力探求建立一种灵活而有效地适应国际市场规律的特区经济体制模式。为此,需在计划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流通体制、价格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以及财政金融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㈦ 经济特区是什么意思
经济特区是指一国在其海关边境以内划出的,实行免除关税以及其他财政与金融方面的优惠待遇,从而达到促进出口以及其他各种经济目的一定范围的区域。经济特区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
自由贸易区是在关境以内划出的,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允许在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的一个区域。
保税区是指由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和仓库。在保税区内,外国商品可以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在区内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加工和制造,从区内再进行出口,亦不需要缴纳出口税。
出口加工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或临近港口与国际机场等地方划出的,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较好的投资环境,从而鼓励国外企业进行投资,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的一定的区域范围。
㈧ 经济特区是怎样发展来的
经济特区在国外亦叫加工出口区,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划出一个面积不大,交通方便的地区,在那里提供免惠待遇和便利的条件,吸引外国投资,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利用当地的劳动力和原料,或进口原料,比较集中地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加工出口区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新技术,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发展经济起着一定作用。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商人和跨国公司等,也把加工出口区当作输出资本、降低成本、享受优惠、获取更高利润的场所。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海南省的海南岛,设立了经济特区,这几个经济特区利用特区优势,依托内地,面向海外,以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资金和其他资源为纽带,外引内联,使内地——特区——国际三点联成一线,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赢得竞争优势。
㈨ 中国有几个经济特区
中国的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厦门、珠海、汕头。下面,我就给大家分别介绍一下这几座城市。
最后是汕头。汕头也是中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的美誉,也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粤东中心城市,是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侨乡。汕头这座城市地处沿海,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充沛,水资源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汕头的矿产资源也很多,还拥有着强劲的风力资源,南澳岛是全国三大风力发电场之一。
总而言之,以上四座城市就是中国的四大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