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广东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广东当前经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1-03-14 01:10:43

A. 综述未来三年广东经济发展动向

感觉比复较困难,一是出口,二是本制地消费,这2者拉动不起来,本来广东是出口区,可是现在外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第一是没救,第二呢,广东一出口外向型经济体 没有第一何言第2,你这么看吧 看以后广东的政府投资或则采购方面,看能不能大力改善当地民生,看东管能不能饲养猪,就知道那里到底有改观不.
才疏学浅,多多指点,说我自己哈!

B.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谈广东省 十三五 经济社会发展新举措 要八百个

依据“十三五”规划期间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经济新常态、发展新周期,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为指导,确定以“一个率先、四个基本”为总体奋斗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广东省明确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力争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省小康指数达到97%以上的新五年目标。

未来的五年,广东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以依法治省为根本保障,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变缓。从国内环境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需求总体依然不振,工业领域价格和企业效益低迷,新旧增长动力接替尚需时日,结构调整阵通道仍会持续。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不断出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政策优势不再明显,但是,江浙一带发达省份,在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上大作文章,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发展比较复杂,融入世界市场的广东在经济调整分化、主要经济体需求萎缩时,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广东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不能与时俱进、扬长避短发展经济,那么,广东作为“排头兵”的位置将不复存在。

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十三五”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特别是围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具体措施和指标。它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农业、改革、绿色协调发展及民生等多个领域勾勒出了新的改革开展路线图,规划更强调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为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大动力。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七点工作: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是指导,“一个率先、四个基本”是总体奋斗目标,“五大发展理念”是主线。二要制定本地本单位“十三五”规划。我们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重点学习,积极制定本地区本单位十三五计划,为下一个五年制定发展蓝图。三要细化“十三五”规划内容。各地各单位制定好“十三五”规划后,要制定落实方案,由本地或本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各项工作任务,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责任书要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内容、认定责任单位或责任人、落实奖惩措施等,要将十三五规划要落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效里。四要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各地各单位要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下放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紧紧抓住“服务发展”这一主题,降低门槛,提升服务效能,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一照一码”、“三证合一”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动市场活力。五要加强监督和检查。好的规划好的蓝图,没有落实到位,那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的空话,没有实际意义。各地各单位在实施“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责令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及时整改,发现违纪违规问题,要依法依规处理。六要加强作风建设。把党纪法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严格遵守,带头执行,不折不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十三五”规划抓出作风,抓出成效。七要确保年底目标任务完成。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广东要再接再厉,继续把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落实既定部署,加强薄弱环节,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按照描绘好的“十三五”美景,把责任与使命扛在肩上,万众一心,戮力同心,砥砺前行,大家肯干、想干、会干,广东“十三五”的五年必在中国发展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相信,广东这艘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前行的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C. 对调整广东区域发展战略,重构区域发展格局的看法和建议

广东区域经济重构发展新格局
--------------------------------------------------------------------------------

金羊网 2007-05-18 10:40:51

本报记者 邱登科

广东“十大”前夕,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教授欣然接受本报专访,纵谈本届广东省委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还对下一届省委在构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方面将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已遏制

《民营经济
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请您简要点评一下本届广东省委在协调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成绩?

陈鸿宇:2002年以来,由于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面对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区域扶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广东山区地带和东翼地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山区地带、粤东、粤西投资增幅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珠三角,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区域政策须进一步完善

记者:相信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陈鸿宇:由于历史的、地理的以及现行体制等主客观原因,广东省内各地带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十分突出。这一状况表明,在高度肯定广东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同时,现行的区域政策还可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各展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现行区域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区域格局的划分偏于粗放。把非珠三角地带一概视为“欠发达地区”,容易导致政策工具和手段“一刀切”,东西两翼的临海优势和发展潜力较高的山区地带缺乏精准及时的政策扶持。(2)政策工具及手段单一。区域扶持政策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重大项目布点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内生增长机制发育比较缓慢。(3)政策的实施重点和实施步骤不明确。缺乏发展时序上的安排,有限资源就难以优化配置。

调整发展格局梯度推进

记者:应该从哪些方向来着力调整广东区域经济格局呢?

陈鸿宇:通过调整广东区域政策来重构区域经济格局,已刻不容缓。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最优的区域资源配置方式是把资源倾斜配置在最具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即高梯度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世界上一些重要区域的空间经济一体化进程,由原来的“单核心区”的向边缘区扩散推移发展,已经转变为“多圈”、“多核”、“重叠”、“共生”,最终才能达到“多核心区”的有机融合和城市空间的一体化状态。目前,我省工业化进程已开始进入中期阶段,珠三角地区已进入工业化成熟期,从区位条件、工业化进程、区域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等多重因素发展变化趋势来看,仅靠大珠三角一个“核心区”来带动全省各地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综合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东西两翼沿海地带和粤北山区部分具有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培植为带动广东区域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新“核心区”,通过多圈推移、梯度推进,带动经济腹地(即“区域边缘区”)发展。

区域发展格局的新表述

记者:具体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种区域发展新格局?

陈鸿宇:基于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我将构建广东区域经济新格局发展战略和拟形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表述为:双核两带、以海哺山、三圈推进、协调发展。

所谓“双核两带”,是指要重视和依托广州、深圳两个区域特大型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大力发挥其区域经济增长的主核心区作用;同时,要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和“山区增长带”。广东沿海具有绵长的海岸线、大片平原和台地、大江大河入海口,又是人才、人力、财力汇聚地,工业化起步早,因而是多种区位因素可能优化聚合的空间地域。充分发挥东西两翼的临海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东西两翼经济带和城市带,形成沿广东海岸线及相关交通枢纽所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体和产业走廊,与大珠三角经济区连结成为南海沿海经济带,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对广东未来区域布局的优化将产生深远影响。“山区增长带”主要指清远、河源、肇庆、云浮、汕尾等山区地带中近邻大珠三角、近年来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的地区。这一增长带具有大规模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大,需要重点扶持,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我省新的制造业产业带。

所谓“以海哺山”,主要指广东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中,由于生产力的历史积淀、东西两翼积聚的临海发展潜力和珠三角产业扩散等原因,广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会逐步形成沿海经济带和山区增长带先行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布局,在沿海经济带对山区的反哺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各空间地域的区位优势,推动各地域间的协调发展。

所谓“三圈推进”,是指在新的区域政策支持下,东翼经济带和西翼经济带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大珠三角一起,形成粤东发展圈、粤西发展圈和珠三角发展圈。粤东发展圈以汕头市“核心”,涵盖汕头、潮州、汕尾、揭阳、梅州等地区;粤西发展圈以湛江市为“核心”,涵盖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地区;珠三角发展圈指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都市圈并涵盖河源、清远、韶关等地区,“广州—佛山”极、“香港———深圳”极是这一发展圈的“核心”。“三圈”的三个核心区的要素和产业同步向北扩散,在“三圈”的大格局下,合力带动粤东北、粤北、粤西北山区的发展,可以大大缩短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时间。“协调发展”是广东区域合作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空间布局相统一,地方政府的政策边界和区域边界、市场边界相统一。在解决有限资源空间配置的摩擦时,必须以此作为调整地方发展时序关系的标准。

因此,构建广东区域经济新格局,要针对“两带”间、“三圈”间以及各经济带、发展圈内部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差别,加强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优先发展沿海经济带,重点扶持是山区增长带;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区域政策实施的突破口方面,必须要有精准化的差异:对珠三角发展圈,应着力推动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推动其产业有选择地向其他地区的转移;对沿海经济带,应着力于消除其地域壁垒与摩擦,完善要素流转网络,培植产业带、产业走廊和产业集群。对山区增长带,应积极推进来自珠三角地区转移产业的再升级和发展,继续倾斜于其具有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促使其成为主导产业。在区域政策导向方式上,需要改变依赖于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政府推行方式,改为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高粤东发展圈和粤西发展圈的外向依存度,不断完善北部山区的市场体系,努力培育各地区的内生增长能力,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

岩吾岩使呀????

D. 材料说明了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做什么这体现我国的什么战略

重视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体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E. 广东省发展经济 优势

1.位置优势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方便对外贸易
2.地形优势主要是丘回陵及河口三角洲
3.气候优势亚热答带季风气候有丰富的水热条件
4.水文优势珠江下游水源丰富
5.人口优势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6.农业优势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
7.交通优势临河面海航运方便,交通发达,高速公路已成网咯
8.其他优势 国家政策的支持 人民的努力
好了 好辛苦 啊
就给0分吗?

F. 谈谈你对调整广东区域发展战略重构区域发展的看法与建议

海大的吗?
我牺牲点,把我找到的资料贡献出来……
算是为革命同志服务吧
专家建言,以往按地理区域划分广东的格局,不利于各区域间相互协调发展

“先行一步”的广东,在国人心目中,常与“先富起来”联系在一块。

然而,在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部分贫困县,曾几何时,人均GDP还不到1000美元,几乎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同在南粤蓝天下,依然忝列“欠发达地区”的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与繁荣富庶、流光溢彩的珠三角形成鲜明比照,差距一度节节扩大。

可喜的是,自广东省第九届党代会确定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后,五年来,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正驶入一条发展的快车道,一些昔日贫穷落后的市县,走上了跨越式发展之路,发展动力强劲———据统计,2006年,全省山区地带和东翼地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山区地带、粤东、粤西投资增幅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珠三角,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有专家称,这意味着,广东的区域协调发展已喜现“拐点”!

“在看到我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历史的、地理的以及现行体制等主客观原因,广东省内各地带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比较突出。”广东省委党校周立彩副教授近日著文提出。

周立彩认为,目前,珠三角已呈现典型的工业化成熟期的产业结构特征,而非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西翼和山区还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由于产业结构水平的差距,广东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与2002年相比,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从80.03%上升为82.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从63.97%上升为67.15%,珠三角地区“极化效应”仍在继续。此外,东翼地带和北部山区的梅州、韶关以及云浮等地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西翼地带以及河源、清远等部分邻近珠三角的山区,这一新出现的不协调发展态势,值得高度关注!

“在肯定我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同时,我认为,现行的区域政策还可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周立彩提出,广东省现行区域政策,仍存在着“区域格局的划分偏于粗放”、“区域政策工具及政策手段单一”、“区域政策的实施重点和实施步骤不明确”等问题。为此,调整广东区域发展战略、重构区域发展格局,已刻不容缓!

“把珠三角地区都视为‘发达地区’,把非珠三角地区一概视为‘欠发达地区’,对珠三角和东西两翼之间、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及资源禀赋程度,也就缺乏全面的把握。其实,即使在同一地带的内部,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周立彩说。

而在广东沿用了二十多年、为广东人所耳熟能详的“珠三角、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区域经济格局划分方法,亦被认为“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蒋建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随着近几年来山区经济建设步伐加快和山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山区的区位功能得到全面提升,跟广州、深圳、珠三角的空间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广东实施产业转移的内、外因条件均已初步成熟。可以说,广东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格局。以往受资源、地理因素影响,按地理区域划分全省的发展格局,不符合目前国际产业纵向分工的基本规律,不利于各区域间产业内部的互相配套,很难做到跨区域有效配置资源,该是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重新布局的时候了!”

G. 谈谈你对调整广东区域发展战略,重构区域发展格局的看法与建议(不少于1000字)

广东区域经济重构发展新格局
--------------------------------------------------------------------------------

金羊网 2007-05-18 10:40:51

本报记者 邱登科

广东“十大”前夕,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教授欣然接受本报专访,纵谈本届广东省委在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还对下一届省委在构建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方面将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已遏制

《民营经济
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请您简要点评一下本届广东省委在协调广东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成绩?

陈鸿宇:2002年以来,由于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先后出台一系列面对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区域扶持政策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广东山区地带和东翼地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山区地带、粤东、粤西投资增幅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珠三角,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区域政策须进一步完善

记者:相信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陈鸿宇:由于历史的、地理的以及现行体制等主客观原因,广东省内各地带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十分突出。这一状况表明,在高度肯定广东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同时,现行的区域政策还可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各展特色和优势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现行区域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区域格局的划分偏于粗放。把非珠三角地带一概视为“欠发达地区”,容易导致政策工具和手段“一刀切”,东西两翼的临海优势和发展潜力较高的山区地带缺乏精准及时的政策扶持。(2)政策工具及手段单一。区域扶持政策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重大项目布点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内生增长机制发育比较缓慢。(3)政策的实施重点和实施步骤不明确。缺乏发展时序上的安排,有限资源就难以优化配置。

调整发展格局梯度推进

记者:应该从哪些方向来着力调整广东区域经济格局呢?

陈鸿宇:通过调整广东区域政策来重构区域经济格局,已刻不容缓。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最优的区域资源配置方式是把资源倾斜配置在最具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即高梯度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世界上一些重要区域的空间经济一体化进程,由原来的“单核心区”的向边缘区扩散推移发展,已经转变为“多圈”、“多核”、“重叠”、“共生”,最终才能达到“多核心区”的有机融合和城市空间的一体化状态。目前,我省工业化进程已开始进入中期阶段,珠三角地区已进入工业化成熟期,从区位条件、工业化进程、区域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等多重因素发展变化趋势来看,仅靠大珠三角一个“核心区”来带动全省各地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综合考虑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选择东西两翼沿海地带和粤北山区部分具有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培植为带动广东区域进一步协调发展的新“核心区”,通过多圈推移、梯度推进,带动经济腹地(即“区域边缘区”)发展。

区域发展格局的新表述

记者:具体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这种区域发展新格局?

陈鸿宇:基于对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我将构建广东区域经济新格局发展战略和拟形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表述为:双核两带、以海哺山、三圈推进、协调发展。

所谓“双核两带”,是指要重视和依托广州、深圳两个区域特大型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功能,大力发挥其区域经济增长的主核心区作用;同时,要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和“山区增长带”。广东沿海具有绵长的海岸线、大片平原和台地、大江大河入海口,又是人才、人力、财力汇聚地,工业化起步早,因而是多种区位因素可能优化聚合的空间地域。充分发挥东西两翼的临海优势,集中力量加快建设东西两翼经济带和城市带,形成沿广东海岸线及相关交通枢纽所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体和产业走廊,与大珠三角经济区连结成为南海沿海经济带,是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对广东未来区域布局的优化将产生深远影响。“山区增长带”主要指清远、河源、肇庆、云浮、汕尾等山区地带中近邻大珠三角、近年来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的地区。这一增长带具有大规模接受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大,需要重点扶持,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我省新的制造业产业带。

所谓“以海哺山”,主要指广东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中,由于生产力的历史积淀、东西两翼积聚的临海发展潜力和珠三角产业扩散等原因,广东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会逐步形成沿海经济带和山区增长带先行发展和重点发展的布局,在沿海经济带对山区的反哺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各空间地域的区位优势,推动各地域间的协调发展。

所谓“三圈推进”,是指在新的区域政策支持下,东翼经济带和西翼经济带获得长足的发展,与大珠三角一起,形成粤东发展圈、粤西发展圈和珠三角发展圈。粤东发展圈以汕头市“核心”,涵盖汕头、潮州、汕尾、揭阳、梅州等地区;粤西发展圈以湛江市为“核心”,涵盖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地区;珠三角发展圈指包括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都市圈并涵盖河源、清远、韶关等地区,“广州—佛山”极、“香港———深圳”极是这一发展圈的“核心”。“三圈”的三个核心区的要素和产业同步向北扩散,在“三圈”的大格局下,合力带动粤东北、粤北、粤西北山区的发展,可以大大缩短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时间。“协调发展”是广东区域合作和区域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志,是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空间布局相统一,地方政府的政策边界和区域边界、市场边界相统一。在解决有限资源空间配置的摩擦时,必须以此作为调整地方发展时序关系的标准。

因此,构建广东区域经济新格局,要针对“两带”间、“三圈”间以及各经济带、发展圈内部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差别,加强规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优先发展沿海经济带,重点扶持是山区增长带;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地区的发展。在区域政策实施的突破口方面,必须要有精准化的差异:对珠三角发展圈,应着力推动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推动其产业有选择地向其他地区的转移;对沿海经济带,应着力于消除其地域壁垒与摩擦,完善要素流转网络,培植产业带、产业走廊和产业集群。对山区增长带,应积极推进来自珠三角地区转移产业的再升级和发展,继续倾斜于其具有增长后劲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促使其成为主导产业。在区域政策导向方式上,需要改变依赖于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政府推行方式,改为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高粤东发展圈和粤西发展圈的外向依存度,不断完善北部山区的市场体系,努力培育各地区的内生增长能力,促进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

H. 广东吴川经济发展战略

摘 要:市委提出的“弯道超车”战略是促进吴川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治世良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好高骛远、畏首畏尾和得意忘形,必须有超越的基础、眼光、魄力和魅力;需要夯实基础、看准时机、抓住机遇、胆大心细,利用好本市的各种综合优势,才能在弯道中脱颖而出,实现吴川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

200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发表了以《打“民营牌”,推动吴川经济进入快车道》为题的报道,认为吴川市通过实施外向带动、“三二一”发展思路、回归工程、环境工程等策略,民营经济顺利进入了“快车道”。2009年1月21日,中共吴川市委举行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乘势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战略,要求全市人民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谋崛起。

“弯道超车”理念原本起源于赛车运动,即赛车时因同等马力很难在直道上超越,而在弯道线路,车手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超车。吴川经济虽然在前几年就进入了“快车道”,但全球经济日新月异,没有进步便只能落后,落后便只能挨打,只有超越了别人,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的机遇。

一、弯道超车,切忌急于求成,必须有超越的基础。

赛车运动起源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赛车比赛是在城市间的公路上进行的,许多车手因其极大的危险性而丧生。所以,在弯道赛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保护措施——世界上所有的车赛中,没有一项是不系安全带的。

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同样如此!

在“超车”之前,我们必须夯实基础,以理论为指导,科学谋划。“弯道超车”是化危为机、积极应对危机的管理方法,但由于危机的变幻莫测性,“弯道超车”又与高风险相伴相随,技术再高超的“司机”也可能会在“弯道超车”中出现失败。因此,吴川经济在实施“弯道赛车”战略的同时,也要继续扶持发展羽绒、塑料鞋、糖酒(机械)设备、家电、网具、酒类、手套针织、物资再生、海(农)产品加工等九大行业,保证吴川民营经济的稳步增长。民营经济的稳步增长就好比是赛车的安全带,能够保证吴川经济在“快车道”向“弯道超车”的转变过程中无性命之忧。

不过,吴川经济历来基础厚实,具备“弯道超车”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之初,吴川市就已有13户农民合资办起了广东省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王村港葵制品加工厂。80年代中后期,更是形成了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个轮子一齐转”的“吴川模式”。虽然在90年代错失了几次发展机遇,但2000年之后,吴川市政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实施“回归工程”、建设工业园拓宽发展空间等切实有效的“快车道加速”措施,保证了吴川市经济发展的稳步增长。这都是实施“弯道超车”的有利条件和必备基础。

二、弯道超车,切忌好高骛远,必须有超越的眼光。

上海大众333车队的老将王睿在长白山站比赛时,因不适应北方山路,便买了一台佳能摄像机反复观看堪路的录像,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事实上,在赛车比赛中,很多选手都会事先堪好路况,以便在超车时获取更多的优势。

吴川市“弯道超车”经济战略也需要借鉴这种经验!

在“超车”之前,我们必须认清国内及国际经济形势,避免决策上的“大跃进”失误,防治“撞车事故”发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仍然虎视眈眈,虽然我们国家在2008年6月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部需求,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美国消费减少将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国内进口商品成本将日益加大,国内金融市场信心饱受重创,国内金融机构遭遇直接损失……因此,我们在“弯道超车”时,必须引以为戒:宽松的货币政策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给日后金融系统危机带来潜在风险;面对国际市场这碗“深水”,吴川市的“走出去”政策须更为谨慎,对外投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同时,我们又必须在风险之中找寻到机遇,正如在赛车之时,只有在危险的“弯道”线路才会有超越别人的可能。从经济发展周期理论层面看,危机期就是经济“弯道”期,这一时期既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关键期、经济分化的突显期,也是实施后发赶超、科学跨越,实现后来居上的重要机遇期。2002年吴川市经济发展就是实证。从危机管理理论层面看,实施“弯道”超车也是巧妙应对经济危机,实行跨越发展的一种基本手段。

吴川市“弯道超车”战略的机遇就在于:一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从根本上遏制经济下滑的不良势头,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围绕改善民生、稳定金融、启动消费、减轻企业税负等方面,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2008年11月8日中发18号文件,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举措,为我市“弯道超车”创造了重要的机遇和条件。二是经济危机时期是经济“弯道”期和分化期,带来的不仅仅是危机,也有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良机。经济波动困难时期往往也是各种经济要素重新组合、产业重新布局时期,是国家间、地区间既有发展格局的变化调整期。这些机遇利用得好,就有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同时,因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萧条,对于欠发达的吴川来说,也是低成本赶超先进的一个良机。

三、弯道超车,切忌畏首畏尾,必须有超越的魄力。

赛车时,选手在“弯道”能否顺利“超车”,其技术尤为重要。如赛车驾驶技巧中有一个常识:扭矩大可以让车子加速快,马力大可以让车子极速高。如果想把车子的性能发挥到极至,则一定要勇敢的把转速先踩过最大扭矩的输出带,再踩过最大马力的输出带,甚至是坚定地等到转速表指针打到转速表的红线区刻度时,再踩下离合升高一档,才有可能体会到急速的快感,超越众人。弯道超车如果没有勇气和魄力,就好比怀揣万元而不敢进一家普通的小餐馆进餐一般,不仅白白地饿着肚皮,还徒遭他人的鄙夷和耻笑。

实施吴川市经济“弯道超车”战略需要优秀车手的魄力!

我们既然已经具备了“弯道超车”的基础和机遇,就理当放开手脚,该出手时就出手,发扬吴川人自古以来就延续着的拼搏志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吴川的工业和民营经济在湛江地区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区域产业迅猛发展,全市形成了羽绒、塑料鞋、机械制造、家电、农海产品加工等为主要支柱的产业群体。羽绒业是全国两大重要羽绒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北有萧山,南有吴川”,成为“中国羽绒之乡”;塑料鞋业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南国鞋城”的美誉;既是全国有名的糖酒食品机械制造基地、网具生产基地和海蜇加工出口基地,还是海内著名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基地和家用电器生产基地等等。在实施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方面,我们就应当发扬这种超越的魄力。

全球经济“弯道”当然使吴川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但我们应该正视这种挑战,积极应对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五个蔓延”:一是从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蔓延,二是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三是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四是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五是从终端产品向原料市场蔓延。吴川作为一个沿海欠发达地区,在国际金融危机短期难以见底的情况下,面对重重压力,如果应对不当,经济增长将很可能出现严重下滑和衰退。“弯道”如不超车,不适时“爬坡、换档、加油”,将会不进则退,根本谈不上跨越发展和后来居上。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市政府和各企业、单位的经济驾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既不“撞车”违规操作,又不“刹车”等待观望,更不“误车”坐失良机,确保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改革与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在危机中跨越发展。

四、弯道超车,切忌得意忘形,必须有超越的魅力。

赛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选手在离成功一步之遥之时得意忘形,不是与奖杯擦肩而过,就是招致观众的厌恶和批评。在冲刺前兴奋地举起双臂狂呼,或是在超车行进过程中随口吐痰等行为,都会使一个优秀的赛车选手丧失原本该有的超越的魅力。

我们在发展吴川经济的同时,应该同样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对人民素养的塑造教育。“弯道超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内涵的张力,也要重视外在的美感,更要维持吴川故土风轻云淡、水清鱼肥的自然生态。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风气教化;物质增长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在“弯道超车”的战略中,我们完全可以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发展相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超车”的力度和魅力。

如山东济宁将在孔子老家投资三百亿元建设中国文化副都,说是要把孔子学院开到世界各地。我们吴川同样有宋代进士鞠杲和林廷、粤西唯一的清代状元林召棠、清朝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代诗翁进士李文泰,还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庞雄、爱国将领张炎将军、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李汉魂等,均为吴川文武人才的代表,且在海内外享誉盛名;我们还有声势浩大民间文化艺术和众多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如飘色、泥塑、花桥、花塔、貔貅舞、粤剧、陶鼓舞、狮燕舞、木偶戏等;海滨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如吉兆海滨和吴阳金海岸,星级宾馆、度假区和高档次的娱乐场等设施齐全,海上跳伞、风帆、快艇、冲浪、钓鱼和蒙古跑马、实弹射击等运动项目应有尽有;即便是人文旅游资源,如文明乡村,也全国闻名,具备向九州大地夸耀自豪的资本……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施“弯道超车”战略时值得骄傲的精良武器!

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完全可以加大本土历史文明宣传和新型旅游行业建设的力度,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物质文明发展,以经济跨越发展促进教育和环境现状的日益改善!加强“文明乡村独特魅力”、“吉兆和吴阳海滨风光”、“江心岛大型娱乐社区”、“飘色和泥塑等民间艺术”等宣传,开展较有特色的“吴川一日人文游”或“吴川三日神仙留”等旅游线路。在“超车”的途中,展现出我们吴川人独一无二的气质和魅力。

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当以海滨旅游作为本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本市旅游产业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旅游品牌。随着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兴盛,吴川更要进一步完善自身作为一个海滨旅游度城市的总体规划,突出海滨特色,集旅游、人文、度假、娱乐及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区。要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开发档次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既满足国内游客的需要,又符合国际游客的需求。相信,吴川市随着人文旅游城市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入,旅游业将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将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海滨人文旅游城市。

不过,吴川市经济 “弯道超车”战略毕竟是一个有待验证的计划,既要比速度,又要比效益和质量;既要比商务成本,又要比创业环境和服务效率;既要比发展水平,又要比发展活力和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入“弯道”前,要有地区经济发展的准备,有危机应对的准备,有长期建设的基础;进入“弯道”中,要有“超车”的机会,如市场等,同时还要求“赛车选手”——政府、企业有高超的经济驾驭能力。虽然美国通过“弯道超车”奠定霸主地位,日本通过“弯道超车”重获新生,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弯道超车”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但我们吴川毕竟不是一个国家,一些政策有所限制,一些技术有待更新,一些观念需要转变,一些人才亟待培养。我们脚下的路将更加崎岖坎坷!这就需要我们吴川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心,为“弯道超车”储备更多的能量。

I. 当前我国与广东经济形势的总体特点如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形势

改善投资环境,广东不能懈怠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全面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广东投资软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全省投资环境的改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吸引外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1979年至2003年,全省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1405亿美元,占全国的28%。其中2003年达155.8亿美元,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但是,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外商投资战略调整,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迅速崛起,吸引外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此,广东要做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水平。
认清形势,树立信心,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
追兵就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面对机遇和挑战,要进一步正确判断当前广东的投资环境和吸引外资的总体形势,加大对省情的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既要克服盲目自大、安于现状的思想,又要摒弃妄自菲薄、悲观失望的情绪,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紧迫感,树立信心,抓住机遇,鼓足干劲,继续努力,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再次掀起广东招商引资工作的新高潮。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吸收外资的整体合力
借鉴江苏等省市的经验,成立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省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省外经贸、发展改革、经贸、台办、工商、税务、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召开吸收外资联席会议,对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重点领域开放、重点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对外招商,对吸收外资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予以协调和解决,更好地增强吸收外资的整体合力。要不断完善全省口岸工作的协调、督察、应急机制和相应的工作制度,加大对“大通关”的指导,加强各有关部门服务意识的培养,工作协调与配合,提高口岸综合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把营造有利于创业、办事的政务环境,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来抓。一是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整治乱收费,认真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公开收费项目,方便群众监督,并进一步整合理顺路桥设施收费项目,加快推进全省范围用电“同网同价”,努力降低公用事业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水平。要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自觉依法办事,提高执法水平,不断完善法制环境。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形成“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共识,自觉方便客商办事,努力为客商服务。对非限制类外商投资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章程,要做到合并审批,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使之名符其实。各地要进一步重视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为外商和职工提供尽可能好的生产、生活便利,提供更切实的安全保障,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要由劳动部门牵头,协调解决外资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快建设广东省外商投资服务网站,构筑统一的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效率。
三是加快广东“大通关”建设。推进通关作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推进加工贸易企业与海关、外经贸等部门之间的联网监管和加工贸易监管的电子化,提高通关能力与通关速度。
加强宏观调控,着力解决用地、水电、用工问题
资源性问题的解决要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土地、水电、劳力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投资环境,各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在制定地区发展规划时,应着眼于远期目标和中、短期目标的结合。加强对土地合理利用的规划,加强对高新技术项目招商的引导;加大能源建设力度,加强环境保护,使区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优良态势;各级劳动部门应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优势,牵头做好组织招募劳动力工作,为外资企业排忧解难。
加强规划和指导,提高招商层次,改进招商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修订规划,提高招商档次。在积极引进港、澳、台投资的同时,重点开拓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重点吸引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核心项目,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来粤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加大服务贸易、农业开发领域吸收外资的力度。
其次是建设招商项目库,推动重点招商。设立项目库建设小组,规划和指导关键产业和核心项目的吸引外资工作,促进配套产业群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比如在珠三角地区,重点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群进一步做强做大。广州市要围绕汽车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零部件配套项目建设。茂名、惠州、湛江围绕石化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中下游配套项目以及服务贸易领域项目的建设,尽快形成产业群。
三是健全投资促进体系,创新招商方式。各地成立专门的投资促进机构,构建由政府监管的社会化、市场化招商网络;建设海外招商工作站、办事处,探索有效的海外招商模式;加强网上招商工作,提高网上招商洽谈成效。
拓宽渠道,形成吸收外资新的增长点
用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政策,尽快完善配套政策、产权交易市场和相关中介服务,推动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落实好《鼓励跨国公司在广东设立地区总部的管理办法》,吸引跨国公司到珠江三角洲设立地区总部,使珠三角地区逐步成为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采购中心、信息中心、技术中心和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各地园区招商引资的载体作用,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对各类园区进行适当引导,明确产业分工,使园区从综合园区向专业园区发展。注意总结办好南沙经济开发区、松山湖开发区、中山火炬开发区、大亚湾开发区等几个示范园区的经验,推动全省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其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重点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大财团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推动投资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制造结合技术开发型转变,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
扩大腹地,推进东西两翼和山区扩大吸收外资
根据珠三角地区目前土地、劳力资源制约压力逐渐加大和部分产业急需转移的情况,广东应不失时机地扩充接纳投资的腹地,推进东西两翼和广大山区扩大吸收外资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力口快山区发展的决定》,不断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东西两翼和山区吸收外资的能力;制定相应鼓励政策,引导珠三角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发展;针对东西两翼和山区的特点,开展专题招商引资和投资推介活动,充分发挥其在吸收外资方面的巨大潜力,从整体上提高全省吸收外资的规模;办好各类职业技术院校,大力加强对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既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又引导其克服思想上的等、靠、要观念,为外资企业的进入提供尽可能高质素的劳动力。
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机遇,促进广东与港澳区域合作上更高的水平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合作安排的实施,是广东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水平的大好机遇。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强粤港澳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多做具体工作,贵在抓好落实。主要是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多形式、多领域联合推介“大珠三角”,联合对外招商、开拓国际市场和开展跨国投资。要与港、澳相关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使联合招商制度规范化、制度化。更多地吸引港澳法律、会计、管理咨询、金融、旅游等服务业行业和专业人士进入广东省发展,提升广东省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水平。加强服务,着力推动高新技术行业在粤投资的港澳台企业增资扩产,设立研发中心,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造国际名牌,增强带动和辐射能力。

改善投资环境 促进增长与减贫

中华工商时报 2004-09-29 11:46:26

摘要:编者按:世界银行名为《改善投资环境,促使人人受益》的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28日发布,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和报告主要作者为本报独家撰写了署名文章。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主编华里克·史密斯

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提高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但中国、印度和乌干达的成就最为显著。中国在过去20年的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4亿人口得以摆脱贫困。印度自1970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在减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乌干达从1993-2002年期间实现的增长率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平均增长速度的8倍,大幅度减少了贫困。

《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改善投资环境,促使人人受益》指出,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些国家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取得的进展,投资环境指的是给予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机会和激励。世行最近发布的《2005年全球经营环境报告》凸显了由于陈旧过时或设计不当的监管制度强加给企业的沉重负担。《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表明监管是一个更广泛的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列举出可供政府选择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战略。

在追求利润的驱动下,各种类型的企业———从农户和微型企业主到本地制造业企业和跨国公司———都在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创造着增加收入所需要的大部分工作岗位。它们提供着提高生活水平所需要的大部分物资和服务。它们缴纳着用于卫生、教育及其他服务的公共投资所需要的大部分税金。但是,这些贡献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环境的好坏。政府通过制造不合理的风险、成本和竞争障碍而对投资环境造成破坏,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政策性风险会影响商机和打击投资热情。报告援引对53个国家3万多个企业所做的调查说明,对于政府政策的内容和执行的不确定性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宏观经济不稳定,监管的随意性,对产权缺乏保护,这些都增加了风险。在危地马拉,近90%的企业认为对监管规则的解释是无法预见的,在孟加拉,80%以上的企业对法院维护他们的产权缺乏信心。仅靠提高政策的可预见性一项就能使现有企业新增投资的机率提高30%。

政府还使企业背负上沉重的成本,致使许多潜在的投资项目无利可图。各国的企业都对税收怨声载道,但是税收往往并不是最大的负担。由于合同执行不力、基础设施不可靠、监管规定繁琐以及腐败犯罪所造成的成本能达到销售额的25%以上,换言之能超过企业正常纳税额的3倍。

竞争障碍会扼杀企业创新和提高生产率的热情,而这些是长期增长的关键。报告表明增加竞争压力能够把创新机率提高50%以上。然而,不合理的监管障碍普遍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遏制企业反竞争行为仍然缺乏力度。

有些国家在处理这些问题方面进展更快,这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许多改进措施几乎不需要预算,而且加快增长会带来纳税收入的增加。这也是政府如何解决政策失误的深层根源的问题。他们需要遏制腐败和其他形式的寻租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会产生政策扭曲和抬高成本。他们需要培养政策的公信力,给企业以投资的信心。他们还需要培育公众的支持,使改革能够得以实行和持续,并保证他们的政策回应适合本国的实际。

这个议程是具有挑战性的,但并不要求一蹴而就。从最重要的制约着手,坚持不断做出改进,就能取得显著成果。中国从加强农村产权保障入手,然后推广到其他经济部门,尽管在基础设施和金融部门仍面临挑战,但在投资环境的大多数领域都在持续推进改革。印度首先是减少官僚程序和贸易限制,然后接着解决其他长期存在的问题。乌干达在投资环境的多个领域做出了改善,从贸易和税制改革到缩短企业注册所需时间。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优先重点进行评估。但是坚持不懈,而不是力求完美,这才是关键。

随着人口增加,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应成为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首要任务。国际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帮助。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和其他市场扭曲现象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减少这些限制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可观的收益,其价值相当于用于改善投资环境的外援资金总额的4倍多。不过援助也是需要的,援助的规模应扩大,效益应提高。

阅读全文

与广东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