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加坡经济发展靠什么,为什么这么小的国家能如此发达!
自然因素:
新加坡复有许制多优良港口,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马六甲海峡),便于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
新加坡气候条件优越(热带雨林气候),被称作“花园城市”,旅游业发达。
社会经济因素:
新加坡实行商业立国政策,促进金融业和商品贸易的发展;
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推动炼油、造船、电子、钻台工业的发展;
人口众多,还有大量移民(华侨),为加工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PS:新加坡是世界著名转口港,东南亚重要的商业、旅游城市及国际金融、交通中心之一。
Ⅱ 新加坡经济状况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2.经济简史
新国坡国土小, 人口少, 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马六 甲海峡南口, 地理位置优越。因此, 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 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 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 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 实行全方位开放, 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 济之中, 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 的严重失业问题, 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 失业的就有20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 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5):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着力发展制造业, 引进电子产品,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 每年递增26%;同时期, 基础设施 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 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6-1980):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电子行 业为先导, 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 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业继续发展, 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81-1985):着力引进高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6-):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 同时鼓励外 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 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3.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 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当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31日晚发表新年献词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政府预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经济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李显龙说,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应对上将更加困难。作为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出口、旅游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他指出,2009年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事情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转变。新加坡人必须为艰辛的2009年,特别是前半年做好准备。更多公司将被迫缩小规模,未来几个月将可能出现更多裁员。
李显龙说,经济衰退并不意味着没有机遇。在金融风暴中,新加坡必须继续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确保新加坡能在经济衰退结束后更加强大。新加坡政府已对此次经济风暴迅速作出了反应,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就业问题,要使人们保住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再培训,帮助已失业的人重新找到工作。
他最后表示,仅有政府的帮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此次经济危机。
此次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使新加坡2008年以来不得不连续4次调低了2008及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降至负增长1%至增长2%之间
Ⅲ 关于新加坡与中国的经济
这是论文还是单纯的问题?(你的分类……)
中国人想到新加坡工作是因为新加坡生活水平高,工资高,生活条件好。
新加坡人到中国主要是看中了中国的市场机会和发展速度,他们是想到中国投资的。
而且,有一部分新加坡人到中国工作是纯粹凭著兴趣的——他们想体验在中国的生活和环镜,当然也有人喜欢中国的文化(这样的人好少 T T)。在新加坡,因为生活水准高,所以他们选择工作往往会想self-fulfil。
在中国工作还是在新加坡工作好:因为社会环镜不同(新加坡社会相对单纯),各人的追求也不一样,两者是不能这样笼统地比较的。
如果你是写论文的话,可以比较一下中国和新加坡的社会环镜,分析一下各自的优缺点。当然你也可以define一下你的standard,并且得出你自己的结论。
Ⅳ 新加坡经济概况
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匮乏。
2.经济简史
新国坡国土小, 人口少, 资源缺乏, 国内市场有限。但是其地处马来半岛南端, 马六 甲海峡南口, 地理位置优越。因此, 从英属殖民地时代起, 新加坡就成为一个国际都市, 起着中转贸易和邻近地区商业中心的作用, 并从此不断繁荣发展,1965年新加坡 脱离马来西亚联邦, 在李光耀总理强有力的统治下, 开始推行一系列针对本国现状的经济发展战略,新加坡从实际出发, 实行全方位开放, 努力把本国经济融合在世界经 济之中, 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市场、技术和资金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政府从1961年起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国际情况,制定了各阶段的五年发展目标,从而使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各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61-1965):为了改变过去单一依赖转口贸易的状况, 并解决殖民统治留下 的严重失业问题, 着手发展进口替代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当时新加坡人口为180万人, 失业的就有20万人,经过5年的努力, 创造了1.7万个就业机会。
第二阶段(1966-1975):这是奠定基础的十年。为了进一步使依靠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着力发展制造业, 引进电子产品, 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十年中使制造业的产值从4.3亿新元增加到35亿新元, 每年递增26%;同时期, 基础设施 建设展开,机场、港口、道路相继建成或得到改善, 公共住宅开始大规模兴建,此阶段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同时基本具备吸引外资的条件, 外国投资设厂开始增加。
第三阶段(1976-1980):此阶段是经济起飞阶段。大力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 以电子行 业为先导, 开始大量生产电脑,提倡科研与经济结合, 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业继续发展, 其就业人数由21万增加到36万,同时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使软、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为大规模引进外资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四阶段(1981-1985):着力引进高新技术,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五阶段(1986-):扩大引进高新技术、鼓励跨国公司与本地中小企业挂钩。为了引进投资、技术和专业管理人员, 将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由原来的33%减为10%, 同时鼓励外 国人在新加坡办学校、医院, 便于他们长期居住。
3.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独立后,坚持自由经济政策,加紧发展资本密集、高增值的新兴工业,政府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向是:以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加速经济国际化、自由化高科技化。为进一步发展经济,近年来,大力推行“区域化经济策略”,加速向海外投资,积极开展在国外的经济活动。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农业拥有可耕地面积5900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9.5%。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自从1965年从马来联邦脱离后, 工业化推动了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主要有制造业, 包 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但面临着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政府正致力于提高生产率, 以在低成本、高技术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 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主要来自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1326亿新元(约合941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96年):7.0%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1.5835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1996年):1.4%
失业率(1996年):2%
当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2月31日晚发表新年献词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新加坡经济目前已陷入衰退,2008年增长率仅为1.5%,低于政府预期的2.5%,而2009年新加坡经济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滑。
李显龙说,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此次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因此在应对上将更加困难。作为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新加坡此次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出口、旅游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都受到了影响。
他指出,2009年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事情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转变。新加坡人必须为艰辛的2009年,特别是前半年做好准备。更多公司将被迫缩小规模,未来几个月将可能出现更多裁员。
李显龙说,经济衰退并不意味着没有机遇。在金融风暴中,新加坡必须继续寻求新的增长机会,确保新加坡能在经济衰退结束后更加强大。新加坡政府已对此次经济风暴迅速作出了反应,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就业问题,要使人们保住自己的工作,并通过再培训,帮助已失业的人重新找到工作。
他最后表示,仅有政府的帮助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他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此次经济危机。
此次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使新加坡2008年以来不得不连续4次调低了2008及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其中2009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降至负增长1%至增长2%之间
Ⅳ 新加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新加坡是发达国家。新加坡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
根据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
(5)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新加坡的发展带来的启示
新加坡以“小国之躯”走出一条“大发展之道”,其中蕴涵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深刻领悟的是,李光耀带领新加坡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加坡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李光耀曾说,新加坡没有刻板地模仿当时风靡一时的社会制度,而是坚持维护社会秩序、为人民提供教育、维持睦邻友好关系、厉行法治、增强投资者信心。在他看来,只要坚持做到这几点,国家就没有道理不发展。
实践证明,新加坡之路是成功的。李光耀创立的制度立国、人才强国之道,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他曾说:“不论采用什么制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实行这个制度的人的素质,因为他们将决定要建立一个怎么样的社会和怎么样使人民各尽所能。”
看重人才,吸引人才,让“最优秀的人才做了最优秀的工作”,成为新加坡成功的秘诀之一。于是,作为世界上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原本很可能是个全球经济打喷嚏就跟着感冒的国家,但却每每凭借惊人的智慧显示了强大的“免疫力”。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每一次全球或区域性的经济危机冲击都未能将新加坡击倒。每一次全球性的产业转型,新加坡又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总会在一些领域先走一步,处于领先地位。
从独立初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到高技术产业,从代加工到化工、炼油中心和金融中心,新加坡每一步都踩到点子上,踏在实处。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加坡继续运用李光耀执政时期积累的经验,与时俱进,坚持开放,不断加强与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经贸关系,巩固了其在亚太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特殊地位。
可以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为众多正在发展道路上奋力前行的新兴市场国家,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他的名字也将为世界所铭记。
Ⅵ 新加坡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新加坡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ngapore),简称新加坡,旧称新嘉坡、星洲或星岛,别称为狮城,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政治体制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国土除新加坡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1]
14世纪,新加坡属于拜里米苏拉建立的马六甲苏丹王朝。19世纪初被英国占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1965年,新加坡正式独立。[1]
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促进种族和谐是政府治国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1]
新加坡是亚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2] 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3] 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
新加坡属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高度依赖美、日、欧和周边市场,外贸总额是GDP的四倍。经济长期高速增长,1960~1984年间GDP年均增长9%。1997年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但并不严重。200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经济出现2%的负增长,陷入独立之后最严重衰退。为刺激经济发展,政府提出“打造新的新加坡”,努力向知识经济转型,并成立经济重组委员会,全面检讨经济发展政策,积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商签自由贸易协定。[1] 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2] ,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贸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加坡经济2015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2%。经季节年化调整后,新加坡2015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增长5.7%。其中,制造业依旧延续低迷态势,同比下降6%,降幅较上一季度的5.9%略有扩大。建筑业同比增长2.2%,高于前一季度的1.1%;服务业则在批发和零售、金融、保险业的支撑下取得了3.2%的同比增长。新加坡贸工部此前曾预测新加坡2015年全年经济增速将维持在2%左右,此次根据第四季度经济表现贸工部再次对2015年全年经济增长作出了2.1%的初步预估,最终修正值将于2016年2月公布[15] 。具体经济数据如下:
GDP总计(国际汇率):3080.5亿美元(2014年)。[1]
人均GDP(国际汇率):56319美元(2014年)。[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4年):2.8%。[1]
货币:新加坡元S$(Singapore Dollar)。[1]
对美元汇率((截至:2016-1-8):1美元=1.43新加坡元。[1]
通货膨胀率(2014年):1%。[1]
失业率(2014年):2%。
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有限,很多本土品牌需要借助外力,由国外企业搞代加工,以下是新加坡品牌大全:新加坡航空公司、虎航、虎牌啤酒、麦城黑啤、美珍香、康元饼干、傲胜、虎标万金油、高品乐、嘉德置地集团、铅笔俱乐部、普柏琳、卡帝乐鳄鱼、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华侨银行、面包新语、土司工坊、杨协成、悦榕控股等。
Ⅶ 新加坡怎样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来发展本国经济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位于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及大洋洲最短航线的必经之路
,海上航运十分繁忙。这种地理优势有利于发展本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