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消费结构面临转变
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消费总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的消费支出,用于医疗方面的会大幅度上升。同时,旅游、老年服务消费、休闲等相应服务业的消费需求将加大,大量资金转向老年人消费,将直接导致从事生产方面的投资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将放慢。
(二)科技创新遭遇浅滩
老年人口的增加,会降低整个社会吸收新知识和新观念的速度,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下降,从而诱发采取贸易措施来保护国内劳动力市场,削弱了技术进步和灵活劳动力市场对长期增长的贡献作用。从科技方面来讲,目前提倡的创新型社会,中青年的创新能力较老年人要强,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正是劳动力人口中中青年比例下降。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
(三)劳动力比例下降
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劳动年龄人口决定劳动力供给,而劳动力供给又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设备的闲置,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从而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从欧洲发达国家就可以看出: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正成为制约欧洲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就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四)养老、医疗保障压力加大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在退休人员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的情况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与此同时,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基本没有养老保险。据统计,1980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变到3:1,预计到2020年,领取养老金的退休者将超过l亿人,届时抚养比例将达到2.5:1。老年人群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费对象。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可是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尤为突出。
(五)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甚大
庞大的老年人口中,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很高,这无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全国几次较大规模调查的数据表明,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调查还表明,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且将逐步增加。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养老护理需求越高,但是目前我国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不全,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老年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是“短线”之中的“短线”。
❷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阻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
(1)老龄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下降。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根据供求关系原理,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将导致劳动力支付的报酬提高,劳动成本相应增加。
(2)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注重从业人员的耐受力和适应性,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会随着退化,体力,脑力都处于衰退状态,不仅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而且年长的劳动者在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时,也不能尽快地接受新的技术,学会操作新的设备。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生产率,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对投资、储蓄和消费都带来相关影响。
1、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投资
(1)从政府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养老金、退休金、医疗保障的需求自然会扩大,引起老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卫生支出、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服务等国家支出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消费基金的增加。就这样,老龄化降低了国家对生产和其他设施的投资规模,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2)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事实上,企业也要负担一部分离退休金,医疗费用和社会养老基金,这方面的支出增加了,用于生产的资金就减少了,不利于企业的投资。
2、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储蓄。在劳动年龄时期,为了给以后的消费提供保障,人们选择了为养老而储蓄,一旦进入老年,由于退出生产领域,收入降低,同时,还要动用过去的储蓄来支付养老、医疗、护理
❸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人口老龄化对生对发展经济发展应该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现在的老人都可能老年年花了,不能够参加工作 对社会也是一种影响的
❹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是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二是会导致国家、社会、个人的养老负担大增。
❺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在带来一定的人口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经济上的问题。这首先就表现在人口老龄化深刻影响了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不足,同时社会又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供养,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但我国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人口红利”,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将导致劳动力不足 人口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劳动力的供给方面。劳动力的供给一般是由总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多少来决定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总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发展会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下降。在人口老龄化化的初期阶段,由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较大,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较小,甚至小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的幅度,那里就会出现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是下降而是上升的现象。当老年人口比重上升的幅度大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的幅度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就会立即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缩减就意味着可就业人口的减少。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下,劳动力资源不足就可能导致部分生产资料和技术设备的,影响社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影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欧洲等发达国家表现比较明显,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成为制约他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正是由于出生率下降而形成的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所造成的。 对于中国,根据联合国人口署的资料,15到59岁的劳动人口,从1950年到2015年呈增长趋势,中国15到64岁的劳动人口,到2015年达到10亿左右的高峰后逐渐下降,2050年降为8.45亿。劳动人口比重则从2005年的71%下降到2050年的60.7%。劳动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开始1970年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生育高峰造成的,少年儿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变化不大。从1970年到2010年将近40年的时间里,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呈增长趋势,从56%提高到72.2%。此后,老年人口的比例则呈不断的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71.9%直到2050年的60.7%。 由于在现阶段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还很丰富,目前我国的劳动力资源还十分丰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2015年前)中国面对的将是劳动力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但是从2015年开始,随着劳动力数量的下降,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影响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2、抚养比的上升将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加大 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表明,从整个社会来看,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多少非劳动年龄人口。常用的抚养比指标有:总人口抚养比(简称总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简称少儿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简称老年抚养比)。在我国,一般以15岁到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被抚养人口。抚养比指标反映不同人口群体之间的抚养关系,实际上也反映了人口老龄化的程度。 人口老龄化发展所带来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必然导致老年抚养比和总抚养比的上升。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50年(7.26)到1970年(7.68)经过短暂的增长后开始了平稳的下降。然后从1970年(7.68)开始,老年抚养比开始了不断上升的阶段,直到2050年的38.88%,此时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之比还不到3:1。即平均三个劳动年龄人口要养活一个老人。 由于少年抚养比的不断上升,从1950年到1965年,总抚养比呈强烈的增长趋势,1965年达到80.51%。此后,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少年抚养比急剧下降,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从1970年的78.57%下降到2010年的39.47%,达到最低谷。从2015年到2050年,总抚养比则从40.33%猛增至65.40%,不但超过了印度、印尼、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65个非劳动人口,不但会使社会负担很重,还会大大提高劳动力成本,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从微观层面上看,当我国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后,家庭的代际抚养比就会出现大幅度提高。未来我国家庭现阶段的普遍模式是4:2:1,一个成年孩子将负担6个长辈。虽然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行有助于缓解家庭负担,但这一模式的高家庭抚养比仍将影响年轻劳动力的收入支出。因此,未来我国将面临老年人社会抚养比和家庭抚养比的双重挑战。 3、老龄化过程中的 “人口红利”时期 老龄化虽然对劳动力产生长期不利影响,但也带来了某些有利影响,一个广为人知的好处就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学说的核心思想认为,生育率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也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中国目前以及今后15年左右将处于“人口红利”黄金时期。 在“人口红利”时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劳动力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投资的收益率较高。而劳动力年龄结构较小,劳动者为养老而进行储蓄又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压低了利息水平,这两者都有利于促进投资的增长。众多的劳动人口产生了大规模的市场,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人口红利”时期的经济将呈现出投资活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局面。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韩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无一不受利于“人口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红利”期不会长期持续,一般只有15-20年,而之后老龄化的不利影响将开始加剧。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加速经济发展。
❻ 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改善,我国老年人口明显增多。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趋势,不少人为此忧心忡忡。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人口老龄化问题要辩证地
看待,不仅要看到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更要看到人口老龄化背后所蕴涵的“银发消费市场”商机以及老年人丰富的智力、经验等资源,努力将压力变为机遇。
有关部门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中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7%上升到11.8%,预测当峰值到来时,65岁以上老人比例将达到23%。特别引人注目的还有高龄化问题--21世纪中叶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到时将可能超过1亿,是现在老龄人口的10倍左右。在不少人眼中,老龄化就是沉重的负担,甚至一些老年人也认为自己正在成为社会的包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有关专家认为,不可否认,老龄化确实将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压力,但我们不能只看到其负面影响,还应该看到一些新的积极效应,努力发掘其背后所蕴涵的机遇和契机。
老年产业其实也是朝阳产业,人口老龄化问题背后所蕴涵的巨大的“银发”消费市场不容小觑。据专家分析,我国老年人口的经济水平大体分三个层次:一是年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间的温饱型消费;二是年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间的温饱型向小康过渡型消费;三是多于8000元收入的小康型消费。
实际上,老年用品市场的需求日渐强烈,老年人对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浴盆及护理商品如手杖、轮椅等大多有需求,对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需求也较多。在生活用品上,老年人要求方便舒适,在老年保健品的开发上,需求潜力和市场前景十分看好。“银色消费”市场日趋扩大,老年消费品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老年人所拥有的娴熟技术以及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更是日积月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尽管精力上可能不如年轻人,但相对年轻人来讲,老年人才工作报酬要求比较合理,工作经验丰富,一上手就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稳定性更高。让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老人重返职场,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所面临的压力,还有利于解决老年人“空巢综合征”等心理问题。
专家们还建议,我国应当鼓励各级政府把老年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和老年产业开发纳入计划。与此同时,制订兴办老年消费品产业的扶持政策,在政府开放各类福利性老年服务机构的同时,允许并鼓励各社团组织及私人组织举办以赢利为目的的老年服务机构;鼓励外资和社会团体、各界人士集体或个人投资兴办老年消费品产业;对新建老年服务设施给予政策优惠等。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老年人口 比重的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口绝对数的大量增加,社会负担、经济承受 能力、农村养老、劳动力老化等问题也日益显示出来,因此,营造一 个敬老、尊老、养老的社会氛围,健全落实老年人口工作的管理机构, 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兴办老年事业,设立老年疾病专门医疗机 构等一系列能推动老年人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措施,应当成为各级 组织十分关注的问题,同时,老年人大量增加所带来的银色消费,也 应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大力开发的一个潜在市场。
❼ 简述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我国在20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856美元,属于刚刚迈过最低收入门槛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由1949年的6.1变为2002年的1.8,其中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婴儿出生率甚至已经降到了1.0;而人口预期寿命则由1949年的41岁延长到了70岁,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低收入国家之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5)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高龄人口已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00万,到2020年将达到2780万。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机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阻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1)老龄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下降。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根据供求关系原理,劳动力供给的下降将导致劳动力支付的报酬提高,劳动成本相应增加。(2)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注重从业人员的耐受力和适应性,劳动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也会随着退化,体力,脑力都处于衰退状态,不仅不能胜任现有的工作,而且年长的劳动者在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时,也不能尽快地接受新的技术,学会操作新的设备。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生产率,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人口老龄化对投资、储蓄和消费都带来相关影响。1、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投资(1)从政府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养老金、退休金、医疗保障的需求自然会扩大,引起老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卫生支出、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服务等国家支出上升。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消费基金的增加。就这样,老龄化降低了国家对生产和其他设施的投资规模,不利于扩大再生产和经济的发展。(2)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事实上,企业也要负担一部分离退休金,医疗费用和社会养老基金,这方面的支出增加了,用于生产的资金就减少了,不利于企业的投资。
2、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储蓄。在劳动年龄时期,为了给以后的消费提供保障,人们选择了为养老而储蓄,一旦进入老年,由于退出生产领域,收入降低,同时,还要动用过去的储蓄来支付养老、医疗、护理
❽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问题对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老龄化的社会影响几乎与
社会的发展全面挂钩。
今天诸位讨论老龄化涉及的经济问题是十分合适的。
❾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总的来说人口老龄化会使得市场中供给流的两个方面总体量都发生急剧改变,滑铁如似缩小的市场会使得全球经济变得低迷萧条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