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发布时间:2021-03-15 01:55:36

⑴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高铁项目有哪些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高铁项目有哈牡客专、商合杭客专、京张客专、郑万铁路、郑合高铁、济青高铁、汉十高铁、徐宿淮盐城际铁路、合安九客运专线、大张客运专线、银兰客运专线。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中国是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1957年,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第二个五年计划因为苏联援华中断胎死腹中,第三个五年计划是1966年重新启动为1966-1970年,以后的五年计划都未中断,为每一个年代十年中的前五年和后五年。其中,“一五”至“十五”称“计划”,“十一五”起改称“规划”。“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⑵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规划年限为多少

广西有连锁经营这个国家政策作为支撑 每年有几千亿资金流进 可以称霸中国以及东南亚。

⑶ 论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

我们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把广西定位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这对于发挥我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有作用,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但是,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由设想变现实践,因此,对广西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的认识必须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把广西置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尤其是置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的视角来认识和评估广西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这样来分析,广西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就不仅仅是“西南地区的出海大通道”,而且是“沟通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最便捷国际大通道”或“中国—东盟合作的经济走廊”。就东盟地区而言,目前广西面临两个大市场:一个是拥有11个国家、4.2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另一个是拥有31个国家、17.6亿人口的南亚和中东市场(其中,南亚共有7个国家、15亿人口;中东有23个国家、2.6亿人口)。因此,加快开辟西南国际大通道,为广西迅速占领这两大市场,实现中国“走出去”的国际大战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加快西南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有利于广西成为中国西南部乃至东南亚市场最大的国货集散地和技术引进地,真正发挥出中国西部桥头堡的作用。
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有利条件和特点:
1.广西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桥头堡”。广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依托国内广阔腹地,面向东盟各国市场,是我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具有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区位优势。到2003年底,广西已建成了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有10条公路与越南相通。友谊关距河内180公里,铁路直达沿海港口,并与泛亚铁路相连接,南宁至河内铁路运距仅有418公里。沿海港口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正在建设吞吐能力为1亿吨的现代化大型组合港。广西现有民用机场5个,共有国内外航线100多条,与香港、河内、曼谷等城市实现了直航,另有多条计划增加的从南宁至东盟国家的航线正在洽谈之中。
2.广西是中国与东盟交往的重要门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领域已从单纯的吸引外资,转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时并举。中国到东南亚去经商、投资、旅游者日益增加,尤其是华南、华东等地的企业及经营人员要到中南半岛的国家去,最方便的就是经过广西到越南,再往西进入柬埔寨、泰国、老挝、缅甸等地。
中国的经济规模和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谋求拓展中国市场,希望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机会,乘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带动本国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南半岛国家,他们与中国紧密相邻,耳闻目睹中国的开放和发展,并已从中受益。这些国家的企业和经营人员要了解和进入中国,不少人是通过广西的边境口岸跟中国打交道进入中国的。
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关系在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合作进一步密切,他们将更多地通过陆路进入中国。越南到广西地势低平,公路和铁路沿线经济发达,中南半岛尤其是越南的企业和经营人员主要是从凭祥—谅山和东兴———芒街口岸进入中国,路途短,时间省,成本低,到了广西之后很快就可以到达中国发达的华南、华东地区。
3.广西是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物流中心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广西将由边陲和交通末梢变为与国内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各国的陆上交往和西南地区与国外的海上交往在广西交汇,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华南、华东及临近的西南与中南半岛国家的人员和货物可以经由广西进出;西南的货物出口及外国的货物要进入西南地区,通过广西最为便利。广西具有担当起中国与东盟之间海陆空交通枢纽的潜力和基础,成为沟通国内两大市场最重要和最便捷的海陆通道。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之间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对接,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经由广西集散的商品和人员将会更多。人员和货物运输量最大的还是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他们的工业消费品、设备、器材主要是经广西进入中南半岛各国。同时,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各国大量的商品,其中很多是农产品、矿产品、原材料,如大米、橡胶、棕榈油等将主要从广西的港口和陆上通道进入中国。东西交流,北南连接,广西将成为沟通华南与西南、中国与东南亚的物流中心。
4.广西在中国—东盟经济建设中握有十分有利的三张牌。
一是融入泛珠江三角经济圈后,广西手中握有CAFTA和CEPA这两张牌。这一个比喻不一定完全恰当,但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WTO以及CEPA框架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在建立中,在这一多重而复杂的体系中,“泛珠三角”及其大西南周边地区都将是“黄金通道”和战略投资的枢纽地区之一。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进军东盟大市场,广东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东南亚各国遍布华侨,多以粤籍为主,并在当地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广东地处东亚板块与东南亚板块的结合位置,是两板块之间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必经之地。最重要的是,广东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工业制造中心之一,与东盟在制造业和技术结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互补因素,这是同为东盟之邻的广西和云南所不具备的。
很显然,广西一旦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手里便都能握上CAFTA和CEPA这两张牌。
同时,广西手里还握着第三张牌,这就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作为“10+2”一员,广西属于中国的西部地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国家计委公布的《西部开发重点专项规划》中,都明确了南贵昆经济区是西部开发的3个重点区域之一。
南贵昆经济区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和亚太地区开放的重要经济区域,具有沿边、沿海又沿江的区位优势。广西承担着包括这一区间的出海通道任务。这一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生物、旅游、水资源等既是其自身物质基础,又是全国长远发展的保障力量。经济区内各方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初步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体的优势产业体系,如冶金、烟草、化工、机械、食品等,经济差异性相对较小,有利于形成总体比较优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要实现贸易的自由化,更要实现投资和服务的自由化,产业基础和资金的限制使得西南地区不可能独自完成这一使命。有专家指出: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而非西南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南沿省区与西南省区之间加强合作,在构建“10+2”的过程中成为必然。
在我国宏观经济的大棋盘中,目前已经形成了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沿亚欧大陆桥经济带3大经济走廊,从发展态势来看,粤港为龙头的珠三角需要广西等西南省区手里握着的第三张牌,这就不仅仅是广西等西南地区主动融入珠三角,也有一个粤港主动涵盖华南和西南的战略要求。当港澳粤和滇黔桂融为一体,泛珠三角经济圈将势不可挡地成为我国又一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主轴。
待发展的特点:
1.大通道仍不畅道。主要表现在:南宁、北海机场通不了特大型飞机,通往国外的航班太少;港口通不了20万吨的大轮船;与越南和邻省不通高速公路,特别是与最繁忙的广州不通高速公路;地方铁路收费过高。
2.投资软环境亟待改善。
3.对广西的经济定位有待重新认识。
过去一厢情愿地提出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但西南的货物大部分没有通过广西进出,而且我们这个定位也忽略了一个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就是最有经济扩张能力,也是最富有的珠江三角洲。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思路,尽快接受泛珠三角的工业、服务业的幅射。
4.在发展与东盟各国贸易的时候,应考虑广西农民的利益,给广西果农适当的扶持和补偿。广西的农产品特别是北回归线以南的水果产业结构与东盟类似,但后者的气候条件更佳,更有竞争优势。据统计,2002年中国从东盟进口的龙眼、荔枝在广西市场上的份额分别为40%和28%,导致本地产同类水果价格每公斤下降0.5元左右,全自治区因此损失2.2亿元,果农人均损失31.9元。预计关税降到零后,广西的五大热带水果销售将损失6.3亿元,果农人均损失85.8元。
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扶持广西的农民,使他们能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尽量减少损失,争取赢利。
对策与措施
1.加快软、硬环境的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抓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中下游交通不畅的现象,其中包括:1、南宁、北海机场的扩建,争取能停特大型飞机,增加沟通相邻各国的航线;2、加速防城、北海、钦州港口的建设,争取能进20万吨以上的大轮船;3、连通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和越南的高速公路,建立畅通的公路铁路交通网。
2.抓好软环境的建设。切实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对待外商的态度问题、办事程序问题,严格按国际商务惯例办事,把外商的投诉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增强外商投资广西的信心。
3.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激活和拉动广西的工业经济。
泛珠三角随着经济合作的紧密,激活了它的强烈的外扩冲动,它们需要寻找新资源、新市场、需要扩展腹地,从泛珠三角产业成长的特性来看,其庞大的外向型加工业为了保持外销产品的竞争力,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人力资源和能源,广西正好可以供给这些经济资源,尤其是矿产、人力和电力资源,广西应充分利用泛珠三角雄厚的资本、强大的融资能力,大力发展广西的加工业和外向型工业经济,特别是高新技术工业,提高广西工业产品的贸易竞争力,达到以工富桂的目的。
4.切实抓好服务业的发展,把广西建成东盟与长三角,东盟与泛珠三角,东盟与京津三角广泛联系的最大的货物中转站和贸易港。
从各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服务业的发展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香港的快速发展,就充分借助了服务业之力。去年,香港的服务业已占其GDP的80%,它具有强大的辐射和拉动动能。目前,从香港至深圳到广州,由外到内已组成一条服务城市增长链,其强大的拉力,足以带动整个中国南部的经济增长。广西应采取措施,使香港、广东的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快速向广西延伸,把广西建成东盟与泛珠三角和中国内地最大的货物中转站和贸易港,使东盟的产品能畅通无阻地销往内地和泛珠三角,也使内地和泛珠三角的产品能流畅地销往东盟,同时促进这几方的资金流转和投资,使广西在东盟与泛珠三角、长三角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辐射中崛起,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⑷ 广西壮族自治区巨大变化是什么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

(一)经济增长持续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初步预计,全区生产总值5865亿元,增长14.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年度增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3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363元。财政收入703.86亿元,增长23.7%,年度增量首次超过100亿元,达1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到260亿元左右,增长40%左右。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
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001亿元,增长2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8.5%。农副食品加工、电力、冶金、化工、汽车、机械、建材等支柱行业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30%左右,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比上年增加2家,达到16家。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9.9%。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粮食总产量1551.6万吨,增长0.82%;糖料蔗产量增长15.6%;鲜蚕茧增长14.7%;水果增长13.1%。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3亿元,增长6.5%。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00多万户,辐射带动约190万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73亿元,增长14.3%。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达到6300万吨,增长27.3%;全社会货运周转量1517亿吨公里,增长16.8%。全区旅游总收入430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例为21.6:39.7:38.7,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比重34.1%,提高1.1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城镇化水平由上年的34.6%提高到36.2%。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建设加快推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6亿元,增长31.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630亿元,增长31.7%。投资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技改投资增长41.8%;工业投资增长32.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社会投资快速增长,其中民间投资1468亿元,增长43%。桂林至兴安高速公路等96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民心工程全面实施。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全部开工。龙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钦州、防城港、贵港火电厂,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华银氧化铝一期等69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北海林浆纸、防城港钢铁、湘桂铁路扩能改造、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
(四)开放合作成效显著,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及九大论坛、第二届泛北部湾合作论坛成功举办,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由共识走向实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经济区开放开发生机勃勃,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区外境内资金实际到位突破1000亿元,增长74.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7.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2%,其中出口增长42.3%。
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建立并运行。企业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累计完成改制708家。“乡财县管”改革范围扩大到41个县(市、区)。广西北部湾银行、铁路投资集团、交通投资集团等投融资平台抓紧组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合理制定水资源费收费标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扎实开展。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金融保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粮食流通、科技、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五)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环保建设加强
自治区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39台共计装机容量63万千瓦,淘汰炼铁产能41.4万吨、炼钢504.9万吨、铁合金29.53万吨、水泥258.8万吨、造纸37.3万吨。10个行业40家重点耗能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展能效对标考评;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7%;全国第一个非粮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车用燃料乙醇汽油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重点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全区近50家制糖企业实施治污工程。11大节能环保生态项目按计划开工,生态工程加快建设。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第三轮创新计划全面完成。“两基”攻坚战胜利告捷,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万人;普通高校招生15.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88个县(市、区),农民参合率达77.35%。县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强。第十一届全区运动会成功举办。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0元,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8亿元,增长18.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8万人次;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25.35万、339.31万和223.75万。新建五保村388个,累计建成6521个。农村未解决温饱贫困人口减少11万人左右,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25万人以上。自治区为民办10件实事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2003年以来的五年,广西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7%;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8.2%;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48.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色效益农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接近40%,成为第一大产业;与2002年相比,工业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比重提高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7.9个百分点。发展后劲大大增强。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9223亿元,年均增长28.8%;300多个重大项目投产或部分投产。五年新增高速公路1057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4844万吨,电力装机容量1239万千瓦。改革开放深化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广西区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及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新突破,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30.7%,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9%。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9%,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5.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万人次。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和谐社会建设呈现新局面。
当前广西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二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市场需求约束较大、煤炭输入困难较多、主要原材料供应趋紧价格上升、部分工业品价格在供求变化中波动较大,工业持续快速增长难度加大。三是融资渠道和手段单一,项目前期工作滞后,保持相应的投资规模难度加大。四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五是居民消费价格过快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⑸ 北部湾是不是咱们国家的经济特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占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2008年1月16日,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目标建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通知强调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⑹ 广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什么时候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对“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重大部署,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完成新使命,实现新跨越。

⑺ 关于广西崇左市“十一五”规划

广西崇左市“十一五”规划是指在2006~2010年这5年间的规划。
崇左在规划中要全力抓好的七项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工业经济。围绕建设“三百亿”工程,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重点推进康密劳公司年产4万吨电解二氧化锰新建项目、广西东亚纸业有限公司年产9.5万吨文化纸一期工程、广西大锰公司大新锰矿电解金属锰五、六期续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使其拉动工业经济的增长;二是全力抓好当前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努力实现新增原料蔗100万吨、新建养殖小区30个、确保年内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42000人以上等目标任务;三是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攻坚。强化“项目第一”的意识,强化借助外力推进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完善陆路大通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五是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按照培育壮大“一个龙头”,构建“两沿”经济,促进“三个快速增长区”的崛起的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六是继续下大力气抓好中心城市建设;七是努力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阅读全文

与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