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业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盛到衰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促使垄断组织的出现。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4。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
B.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二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从投资需求看,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加之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企业生产、资金、汇率成本提高等因素叠加,使得出口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第三,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需求结构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低于投资的贡献率。从生产结构看,部分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长较快,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节能减排任务十分严峻。从收入结构来看,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长仍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结构失衡使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总量平衡和结构矛盾交互叠加,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与此同时,受融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汇率上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经济效益下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萎缩,房屋竣工量增速下降,但大部分城市房价依然处于高位,买卖双方博弈使市场陷入僵持状态。
三
充分考虑国内外形势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C. 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如何
尽管国际经济出现不利因素,二季度我国经济供给侧指标总体上仍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工业经济结构优化、效益改善,就业稳定,支撑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目前我国经济保持6.8%左右增速,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就业市场稳定。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结构性去产能工作有序开展。微观杠杆率继续下降,企业成本继续降低;新产业增长较快,新产品快速成长,新业态蓬勃发展。6月份制造业PMI相较5月份有所下滑,但仍在51.5的水平。同时,非制造业PMI以及建筑业PMI甚至出现回升,这反映出当前我国整体经济环境受内外需负面因素的影响尚不明显。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名义增速。1月份至5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2%;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9%;两项预算收入合计112372亿元,同比增长17.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0.3%;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45.8%;两项预算支出合计103678亿元,同比增长14.1%。今年一季度名义GDP增速为10.2%,预计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名义增速。本轮复苏以来的企业大小分化仍在延续,体现在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制造业PMI仍处于50以下,而大型企业为52.9。大型企业新订单甚至还延续了5月份以来的回升,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新订单均下降。
D. 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态势如何您如何去看待
今后5到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政策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经济发展的主线。要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上一个新的水平,而不仅是GDP总量的低水平的扩张。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中国技术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需要注意处理两个关系:一是发展新兴产业和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一是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第二,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发展有近期的问题,也有远期的问题。90年代以来有两个基本情况:一是粮食产量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下降。这带来了过去所没有过的相当多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现象。 现在不少农产品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很难再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中国农业单产并不低,种粮不赚钱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达不到规模经营,单纯务农很难使农民富裕起来。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加上农业季节性的特点,许多地方是“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乡镇企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非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许多乡镇企业面临生产过剩和销售困难,初始阶段那种低水平的规模扩张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乡镇企业。 从长远来说,农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工业化和城市化,靠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这样说: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最困难之点,不在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地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点在城市,最终落脚点是在农村。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推进城市化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为了推进城市化,长期以来所实行的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需要改变,同时要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保持社会稳定。 第三,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普遍规律,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上,地区发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论东部还是西部,省、自治区内部各市、县之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这是各个地方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区域经济政策要强调两个大局。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是放松或者延缓东部地区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发展,过去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仍然是从财力、物力和技术上支撑国民经济全局的极为重要的力量,也是支持西部开发和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条件,东部地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大局。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也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世界性大课题。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把可持续发展放到突出的位置。 要关注人口、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问题。 人口问题过去是两句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现在应该加一句话:注意老龄化问题。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占10%。西方国家在人口基数小、经济发达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出现了老龄化,尚且遇到很多问题。我国在经济不发达、人口基数很大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期内进入老龄社会,困难更大。老龄化会带来“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问题,需要预谋对应之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环境保护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环境保护可以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环境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环境恶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现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对于环境问题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按照“十五”计划,2005年经济增长5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2000年减少10%。经济发达国家在人均2000美元时开始治理环境,我国在人均不到800美元的条件下开始大规模控制环境污染,难度更大,要靠长期努力。 第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只是“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说,有了一个雏形,一个大的框架,不健全、不完善之处还很多,仍然需要强调体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就是建立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体制创新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交织着各个国家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激烈的竞争,必然经过许多曲折和反复。其后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但我国经济技术落后,在同发达国家的竞争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关键是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能力。 第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在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上,要兼顾国计和民生;在社会政策上,要注重调节社会分配和解决就业问题。我国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今后5年城镇将新增就业岗位4000万个,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人。达到了这样的目标,城镇失业者仍将有1200万人以上,农村仍将有1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 积极扩大就业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中国市场商品短缺的状况已经结束,现在是供过于求,没有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不可能开拓,经济就不可能持续增长。
E. 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呈现哪几大态势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
一、密切关注两个短期因素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呈现新的特征,对我国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3.7%,快于2013年的3.0%。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增长4.5%,高于2013年的2.5%。目前看,世界经济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情况有所好转,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困难增多。美国经济增长加快,欧洲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日本经济依靠政策刺激也出现短期恢复。但发达国家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暴露的制度性、结构性缺陷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修复,其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也是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稳定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一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受到拖累,普遍面临外需疲弱、内生增长动力不足、通胀压力上升问题,有的出现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程度很高,世界经济持续复苏有利于我国发展,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传统比较优势逐渐弱化,产业多处于国际分工中低端,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都在增大,即使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也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动力能够如以往那样强劲。
从国内看,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但基础还不牢固。当前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均有支撑,供给结构逐步优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去年出台措施的积极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偏弱,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待培育壮大;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财政、金融等领域存在风险隐患;在住房、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养老、教育、收入分配、征地拆迁、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宏观调控仍面临艰难抉择。
二、正确把握两个长期背景
第一个大背景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支撑经济发展的因素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难以为继,劳动力、土地等低成本优势相对减弱,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强化,经济总量基数增大也势必对速度产生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适当减缓具有客观必然性,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必须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回旋余地;新的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人口红利逐步转变为人才红利,这些都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我国经济增速“换挡”是“调速”,不是“失速”,我们有基础有条件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7%~8%的经济中高速增长。
第二个大背景是,全球经济格局处于深度调整过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这是多年来的基本趋势。同时,要高度关注一些新变化: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突破,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我们不容错失良机,而要紧紧搭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全球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和经济再平衡,回归重视发展实体经济,而新兴经济体着力扩大内需,推动几十亿人口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将导致全球产业布局和分工体系发生新变化。国际经济秩序还在发展变化,发达国家谋求重塑国际经贸规则,各国都试图抢占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二十国集团等机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发展环境的能力日益提升。
综合来看,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机遇大于挑战,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F.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如何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的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正在融入世界经济大市场,不断适应和完善本国的各方面制度,同时也在世界各地发展自己。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区域联盟的性质也逐渐明显。但是现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学生是好学生,提出
中国当前的发展目标,似乎表明,它是人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国的条件和知识的传播,让每个中国人知道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在中国的作用是我应该做的,什么,和其目标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世界经济就像一个干涸的河流,因为新的水源及其相容性的迫切需要,经济系统的实现与欧洲和世界经济的美国长期控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机,迫使他们发展新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我自己。这显示其魅力,世界上的所有国家为中国提供了前提条件。但现在还不是时候,欧洲的经济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现在,我们不能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中,以20兆分的成绩和一年半,中国政府给了很大的惊喜,但这仅仅是开始。半年后的滑铁卢奥运会是
,然后在宏观调控和政府行为中国空间发展的中国,一年后开始发展的中国。5—10时,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的时候
G. 经济文写作2001年工业经济形势预测怎么样评析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根据已观察到的规律性推断未来的发展变化。 (1)经济预测利用了经济运行的两个基本原理 ①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从任一经济现象的全过程来看,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连贯性,今天的情况是由昨天演变而来的,明天又是今天顺序发展的结果。因此,对现状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总结的基础上的,而对未来形势的预测也必须以对现在的分析为依据。 ②各种经济现象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经济现象其产生、发展、消亡都不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而是种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某一经济现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预测就不能局限于仅考虑该现象自身,而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全面把握其变化规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一视同仁,因为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总是有起主导作用的,分析与预测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些因素上。 (2)预测未来经济形势的主要几个方面 根据以上两个基本原理,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那么,它们将对未来经济形势产生何种作用、这种作用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作用程度有多大、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会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所有这些都会对投资者制定未来投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②经济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能源、交通、农业、工业等等有不同的要求,政府为此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投资者必须及时预测可能产生的变化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③由于政治需要或其他一些因素导致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政治或其他一些因素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内政治体制的改革、战争、自然灾害等都可能使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要求投资者能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 以上介绍了宏观分析的基本思路以及一些基本的概念与方法,目的是为了使炒汇者能够对宏观分析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进入到具体分析时能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果。
H. 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2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态势:一战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国政府鼓励民族工业,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影响: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I. 中国经济发展态势与油气工业发展现状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总量有了很大增长,经济体制正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公益事业有了很大进步。在达到“小康”水平后,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前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资源尤其是作为能源主力军的石油天然气对经济发展目标的保障程度如何,是需要深思与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发展概况
1.成就巨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奋斗,如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的跨越,现正在实施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的跨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西部大开发全面展开;所有制结构逐步完善,现代市场体制逐步形成;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对外开放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当前宏观经济出现了若干亮点:发展速度快,1998~2000年,GDP平均增长7.7%,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利用外资能力强,成为全球第一引资大国,五年实际利用外资2216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五,达6208亿美元;投资空前,2002年基本建设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五年翻了一番,达3208亿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8914亿元;耐用消费品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千元级“三大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转向了万元级至十万元级的“新三件”(电脑、汽车、住房);百姓生活出现几大亮点:出行越来越方便,餐饮越来越丰富,住房越来越宽敞,旅游越来越火爆,通讯越来越迅捷等。
2.战略宏伟
我国经济发展的另一特点是发展战略明确而宏大。邓小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明确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解决“温饱”,第二步实现“小康”,第三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显然我们已圆满实现了第一步,现正在实施第二步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按照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要求,党和政府始终抓住发展这一当代中国的主题。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发展的基本思路上,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在发展的战略方针上,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发展的基本国策上,提出控制人口增长,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3.目标实惠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已有不少权威机构和专家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以上美好目标作了具体化的分析。乌东锋同志将以上目标细划为10个方面。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20年达到18000元,三是农村人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乌东峰,2003)。
上述指标除人均GDP低于第一次现代标准6399美元/人年,以及相关的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有差距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国际上第一次现代化指标水平。可以想象,到2020年我国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殷实幸福。
4.道路科学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资源消耗型的,而且是比较初级阶段的,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如果还走过去的发展道路,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诸如能源消耗等也跟着翻两番,这是不现实也是绝对不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信息经济、虚拟经济、知识经济等新理念相继出现,有关政策相应出台,而且成效显著。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国以一倍的能源增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口净增长率由20‰下降到6.64‰。同时,我国全面启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田还湖工程,实行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草原恢复与建设等生态工程,目前森林覆盖率由14%增长到17%。
虽然我国近20年发展的确很快,但在世界范围比较,还相当落后,我国社会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初中期,我们现在实施的现代化只是第一次现代化,现在所追赶的10大指标还只是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指标。要想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显然这里的内涵很多。首先,经济发展必须既要有高速度又要有高质量;其二,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已是不少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其三,坚持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样一种科学的发展思路,是得到世界认可的。
二、中国石油天然气生产、消费现状
1.中国能源的储量
中国一次能源蕴藏量十分丰富,根据多年勘探的结果。中国常规能源(煤、油、气、水能等)总资源量为40466.4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3.9%。探明剩余可采总储量为1392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10.1%(表10-1)。但按人均计算,中国是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仅以石油、天然气为例,按2001数据计算,我国石油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为1.93吨,人均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441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2%和5.8%。这显然不适应中国20年持续快速发展之需。
表10-1中国常规能源资源储量及结构
(据吴季松,2003)
2.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现状
“九五”计划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体年均增长7.7%。从产业结构方面考察,2002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比为:15.1∶51.2∶33.7。与此相适应,能源产业有一定的发展。原油生产保持稳定,天然气生产稳步增长,水力发电有所发展。从表10-2中可以看出,原油所占比例增长了2%,天然气和水电所占比重都有增长,各种能源生产比例趋于合理,但石油产量基本稳定。
表10-2中国“九五”期间能源生产量及结构
(据吴季松,2003)
3.我国石油、天然气消费状况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在“八五”、“九五”期间,都把能源开发作为基础产业,重点予以发展。这有力地保证了我国自1989年至2002年的13年间,年均9.7%的GDP增长率。能源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98703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0年的128000万吨标准煤,增加了30%,但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178%,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从5.32吨标准煤,降低到1.43吨。如果按1980年至2000年这20年计,中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而能源消费只翻一番。这在经济增长方式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这期间我国油气已逐渐不能自给,近年来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大,从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2年我国净进口石油共约8000多万吨。
自1998年以来我国能源及油气消费呈现以下趋势(表10-3)。
表10-3中国1998~2002年能源消费情况表
(据吴季松,2003)
①1998~2002年,从总的趋势看,我国经济保持了7.3%的增长速度,但能源消费却逐年下降。这说明能效提高,经济质量提高,是极好的苗头。②石油、天然气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增加,这是工业发展、社会进步的象征。发达国家该数字可达40%以上,而我国仅为26%,说明还很落后。③天然气和水等清洁能源比例亦逐年增加。随着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开发,天然气和水电所占比例还将连续扩大。这一方面可满足能源需要,同时也减轻大气污染,带来多重好处。④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我国石油的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5亿吨、3.0亿吨和3.8亿吨。但同期石油生产能力仅为1.6亿~1.8亿吨,缺口分别为0.7亿~1.1亿吨,1.2亿~1.4亿吨、2.0亿~2.2亿吨。即2005年国内需求的保障度为68%左右,2010年为57%左右,2020年为45%左右,预计2050年为24%左右。其余所需石油要靠从国外进口解决。即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分别为32%、43%、55%、76%。(国土资源部油气研究中心,2002)如果国际石油市场暂时或局部供应短缺,世界石油价格波动,将对我国石油供给产生重大影响,显然危及我国经济安全。
三、中国油气资源对实现小康目标,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保障程度
党的十六大指出,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根据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历,一般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保持线性增长关系。据有关专家研究,按美国的消费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消费量要达到7吨油当量;按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水平,人均能源消费为4吨油当量;达到目前能效最高的日本的消费水平,人均消费量也要3吨油当量。到2050年,若按15亿人口计算,届时我国将要消费能源分别为105亿吨、60亿吨和45亿吨油当量。按目前石油消费约占24%计算,则分别需要消费石油为5亿吨、15亿吨和10.8亿吨。考虑到未来50年间的技术进步,我国的能源效率在当今世界水平的基础上再提高50%,2050年我国能源需求最少也不会少于30亿吨油当量,仍按24%计石油消费量也需要7.2亿吨石油。而目前我国剩余可采储量仅24亿吨,年产量为1.6亿吨。石油供给缺口非常巨大,对外依存度将达到76%以上。所以我国石油资源严重不足,将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可持续发展是重大制约因素。
但也应看到,我国可采石油资源量为135亿~160亿吨,目前我国陆上石油探明率为28%,低于世界平均探明率的45.6%。天然气资源量为38.1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为10万亿~12万亿立方米,陆上探明率为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2.45%,所以还有较大勘探开发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若石油和天然气探明率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则我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还有55亿吨。按每年平均1.6亿吨(2002年产量)生产,则可采35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1万亿立方米。按平均产量313亿立方米(2002年产量)生产,则可采38年。显然,这对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有保障的。
从我国消费发展趋势看,资料显示,1980年到2000年,我国工业用能源供应的翻一番,保证了我国GDP的翻两番,即用能源供需的较低增长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高增长。这显然是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出现的增长方式跨越式转变的闪光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国能源供应对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是有保障的。但同时也要看到,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我国年均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比石油生产平均增长速度高出4.63个百分点,年均石油产量与年均石油消费量差额为719万吨。石油消费的大量增长与石油生产的低速增长,造成我国上世纪90年代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额越来越大,以至到2002年达到8000万吨。石油在保障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上存在重大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