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小企业申请"专精特新"产品认定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我拿上海为例,主要有三大条件。
(一)通用条件
企业上年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5%,或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原则上不低于10%。
(二)专项条件
1.专业化。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的细分区段,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内处于全国前10名。
2.精细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或先进知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3%,拥有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1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软件著作权3项以上(含3项);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或区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中心(上述内容符合其中一项即达标)。
3.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近两年内主持或者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企业具有中国驰名商标、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名牌明日之星等品牌、上海市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等称号或入选上海市重点保护商标目录。
4.新颖化。拥有强大原创能力、创新活力和价值潜力,具有一定规模的估值和融资吸引力,适应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行为的改变,符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发展特征。
(三)限制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不得确定为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确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取消其资格:
1.在申请或复评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
2.近三年发生过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
3.环保不达标或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的;
4.有偷税、漏税行为的;
5.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⑵ ”经济,如何协同解决四新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难点问题
“四新”特点:融合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相互渗透。动态变化性,内容和形态随着最新技术和模式的突破应用发生变化。轻资产性,以知识智力资产开发和转化应用为核心,依赖核心人才团队建设。需求主导性,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价值链,消费者需求成为“四新”萌发土壤。基础环境依赖性,要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减少规制的基础环境。高成长性,体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四新”模式:包括再定义创意设计型、平台模式型、并购整合创新型、需求拉动型、痛点突破+跨界应用型、异业联盟型、集成创新型、迭代平移型、碎片整合型、价值链提升型、“互联网+”典型示范型、软硬融合型、跨界融合型、产业链贯通型、业态与模式创新型等。
⑶ 四新经济的特征是什么什么什么
“四新”特征:融合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相互渗透。动态变化性,内容和形态随着最新技术和模式的突破应用发生变化。轻资产性,以知识智力资产开发和转化应用为核心,依赖核心人才团队建设。需求主导性,以消费者为核心打造价值链,消费者需求成为“四新”萌发土壤。基础环境依赖性,要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减少规制的基础环境。高成长性,体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⑷ 四新项目指什么
“四新”项目是指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五届市委常委会第49次会议指出,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广大领导干部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突出抓项目这根主线,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的突破。
从2018年9月份起,除特别重大活动外,在每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推出“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报道,用相对固定的视角,持续、动态展示重大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推动全市上下进一步形成“比学赶超、紧张快干”的项目建设热潮。
(4)四新经济发展体系是扩展阅读:
宿迁"四新"项目共2098个,计划总投资4638.6亿:
作为万科、希尔顿、万达、华为等供应商,在2017二月份,江苏库曼智能家居在宿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顺利投产运行。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前期投资5000万元,引进大型现代化生产机器设备,全力打造绿色环保无尘车间。
作为实木复合门、装饰挂板和固定家具材料一体化的生产企业,该企业近期计划年产值1亿元人民币。中远期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年产值5亿人民币。
像这样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投产的企业,在宿迁还有不少。据统计前11个月,全市“四新”重大项目2098个,计划总投资4638.6亿元;工业项目1629个,占项目总数的77.6%,计划总投资3625.3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78.2%。
新签约重大项目659个,计划总投资1645.1亿元;新开工重大项目617个,计划总投资1419.3亿元;新竣工重大项目455个,完成投资881.5亿元;新投产重大项目367个,完成投资692.7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新”重大项目蓄积发展动能,跑出“宿迁速度“
⑸ 有关中国经济的问题
《培训与资讯》第7期(总第十四期)
作者:陕西省计划干部培训中心 加入时间:2005-8-15 9:25:26
关于编制“十一五”规划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李忙全
同志们:
未来五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编制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的“十一五”规划,对于抓住并且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编制好“十一五”规划,难度也不小,因为要使它成为既是一个发展规划,又是一个改革规划,许多地方要打破常规,有所创新,所以说有难度。虽然经过一年多的大量调查研究,前一段时间,我委分头对各市“十一五”思路听取了汇报,了解了各市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在“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省上的思路。因此,我们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规划部门所做的艰苦工作,得到领导认可,省上和各市都已形成了基本思路,对一些重大问题研究多数已经破题,有些问题还需要再深入研究。研究讨论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统一认识、达成共识,进一步熟悉省情、市情、县情的过程,因此,历经这些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围绕进一步做好“十一五”规划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一、深刻认识“十一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认真分析规划编制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把握时代背景对规划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是编制好规划的一个重要前提。
1.“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
(一)“十一五”规划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在全国基本实现。(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这一步1987年已提前三年实现。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2000年,全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2003年全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我省2000年,550美元,2003年785美元,2004年800美元(2883.51亿元),预计2005年可达到3200亿元,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美元,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万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00美元,第二步目标也已实现。第三步,在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第三步战略目标,即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6个更加)。所以“十一五”规划必须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研究提出未来五年我省、市、县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点。作为五年的阶段性目标如何细化和具体化;今后五年要解决哪些问题,哪些方面要有突破,突破到什么程度等。
(二)“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有一个重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体现了我国在发展指导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标志我党执政理念的一大飞跃,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加快发展、深化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她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我们在发展规划编制中的一些传统思维模式,特别是关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将深深地在“十一五”规划工作中打上烙印。“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成败好差,关键在于能否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否在规划理念、规划体系、规划内容、规划方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及在各级各类规划中贯穿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编制出一个面貌为之一新的发展规划。对此,我们各级规划部门都已做了一些工作,但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把这一重要指导方针落实到整个规划纲要当中。
(三)“十一五”规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编制的五年规划。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十一五”规划既不同于以物质平衡为中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规划,也不同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或者说两种体制“胶着”时期的规划,当然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完善条件下的规划。“十一五”规划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又不够完善的体制背景下编制的规划。这是“十一五”规划编制的特殊体制背景。“十一五”规划如何适应和反映这一体制特征,一方面要体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另一方面要体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宏观调控导向作用的特点。正确区分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明确哪些是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克服过去平衡重于发展的观念,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作用。哪些是需要政府来实施的,公共服务等基础性、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办,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这也是编制规划需要着重考虑的重点问题,对此,需要在编制规划过程中深入分析。
(四)“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上升期条件下编制的五年规划。到2010年全国人均GDP将达到或可能超过2000美元,处在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关键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一时期,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将加速调整,加快发展的各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如果处理得当、搞得好,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黄金发展期”。如英国在18世纪的发展,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美国在上世纪的发展,都是抓住了机遇期而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同时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的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即“矛盾凸现期”。“拉美陷阱”就是前车之鉴:2002年,巴西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一边是现代化,一边却产生了那么多穷人;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加剧社会矛盾,这就是人们常提到“拉美陷阱”。面对这样一个战略机遇期,既失误不得,机遇是转眼即逝,必须紧紧抓住,很好利用借以加快发展我们。
总之,从宏观上讲,“十一五”规划的起点是“四新”:新的增长态势,新的增长空间,新的增长动力,新的发展理念。因此,也要求我们必须把“十一五”规划编制成为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切实把握并充分利用战略机遇期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强的发展规划。
2.加快发展是我省“十一五”主题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于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对欠发达的陕西而言,加快发展尤为紧迫和重要。
第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战略机遇期内有所作为。当前,我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和全国一样,正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实现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一是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向西部转移。二是中央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三是国家把提升制造业水平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这对具有装备工业优势的陕西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四是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利于我省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五是中央提出力争再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经济增长带的要求,为我们加快“一线两带”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六是我国已进入重化工时代,能源需求加剧,必将带动我省能源化工产业加快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的发展机遇,还远不止这些,随着形势的发展,新的机遇还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抓住了机遇,就能赢得主动,取得历史性发展;错过了机遇,就十分被动,发展前景就可能变得很艰难。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些机遇,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不断地创新出发展新思路,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第二,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十一五”时期,我省坚持加快发展,是在认真研究国际国内形势、客观分析省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据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增长率为3%,中国年增长率为8%,那么中国需要68年才能实现人均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增长率为4%,中国增长率为7%,那么中国需要118年才能赶上美国。因此,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从国内形势看,尽管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但横向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沿海不少省市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力向“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有九个省市目前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我省2010年11000元的奋斗目标,在全国遥遥领先。东北三省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本来就比我省高,现在又利用国家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步伐,首批就上了一百多个优势产业项目,发展态势咄咄逼人。在西部12个省区市中,我省GDP居第4位,城镇居民收入居西部第8位,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居西部第10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们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清醒地认识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要坚持加快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加快发展这个根本任务,这一点任何时候不能动摇、不能放松。经验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不发展就不能缩短差距,不发展就难以找到出路,不发展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可以说,加快发展才能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加快发展,陕西才有希望。
第三,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陕西的现实问题。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解决陕西所有问题的关键靠发展。只有在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争取较快的发展速度,才能有效解决陕西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如果我们的发展速度上不去,我们就会遇到许多过不去的“坎”。最为紧迫的是两个“过不去”,即财政过不去和就业过不去。各级公共财政如果长期捉襟见肘,就难以担当起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天然提供者的角色,就难以有效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强社会事业的薄弱环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难以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城市贫困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扩大就业是当前最根本的发展。全省现有30多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新增劳动力约15万人,农村370万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将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加之在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变时期,隐性失业显性化,就业压力更是长期存在的突出困难。劳动力是一种不能存储的特殊资源,如果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实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必须实行积极扩大就业的政策,通过加快发展,每年必须创造30万个以上就业岗位,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四,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我们从陕西的省情实际出发,着眼全国发展大局,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三步走”规划。“十一五”规划初步确定到2010年生产总值达5000亿元。这是全省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也是我们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如果没有10%以上的速度就不能如期实现这一目标,也难以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这里讲的速度,是指实实在在的速度,是讲质量、重效益的速度。要在较长时期内始终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加快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着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结构优化升级,降低成本和消耗,走出一条又快又好的发展路子。
二、关于“十一五”期间我省要着力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的重要任务。“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农业的小生产与现代化的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国家在分析“十一五”的环境时,认为有两大难题,一是“三农”,二是西部,我省把两大难题都占了。“三农问题”难就难在众多的不断增加的农村人口和有限的、而且不断减少的水土、资源之间的矛盾,全省6344万亩耕地(2003年),74.5%属于坡耕和旱耕地,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2483万农民(人均2.56亩)。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也无法实现人均3000美元的小康生活。(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5100万亩,人均2.1亩)。过去在解决温饱问题阶段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价格解决农业问题的办法在现阶段已经不行了,因此,中央提出五个统筹中,要统筹城乡发展,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怎么统筹,国家发改委马凯主任说:解决农业问题要两手抓,一手抓扩大分子,一手抓缩小分母。扩大分子就是农业本身,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延长产业链,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使农业尽可能创造更多的GDP,缩小分母就是要减少农村人口,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十五”计划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但由于配套的制度和政策没有根本调整,导致城市化战略实施中出现偏差,“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出现了大量“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从鼓励“就地转移”、到发展小城镇再到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施城市化战略,说明城乡分割的体制逐步松动,但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并未解决。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八十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4年的3.2:1。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差异大,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而公共卫生资源不足全国总量的30%。农村人口医疗保险覆盖率只有9.58%,城市则为42.09%。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实际差距约为5至6倍。从我省情况看,2004年,乡村人口2483.23万人,占67.02%;农业从业人员占52%,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7%。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和全国一样,近几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由2000年的3.5倍扩大到2004年的4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493元,农民1867元,(全国农民2936元,我省差1069元,名列全国倒数第6位,上海7337元,差5470元,是我省3.93倍)。全省2483万农村人口中,仍没有解决温饱问题(625元以下)380多万人收入在870—625元。据统计,当前中高收入家庭标准由年收入3万元提高到5.1万元,在占全国人口40%的城镇人口中,5.1万元收入家庭占到27%。考虑到城乡居民享受不同公共产品以及农民生产资料投入的因素,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还更大一些。城乡面貌的变化程度也有很大差距,城市越来越漂亮、甚至豪华,农村面貌改善较慢。最大的不公是教育,最大的不平是医疗,目前采取的诸多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逐步取消农业税等减轻农民负担的做法,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状况,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面对一个财富的中国和一个贫富差距扩大的中国,不仅仅是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也不仅仅是扶贫、开发和政策支持。还需要真正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化解城乡化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西部经济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没有2483万农村居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省的小康。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但不能仅仅以1222万人城镇居民为本,还要充分考虑2480多万农村居民的发展需要和切身利益。
目前只允许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务工,不允许在城市落户,农民不能变市民的政策,不符合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也反映出城乡分治的思想并没有根本改变,反映出长期形成的把农民囿于农村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思想没有根本扭转。表面上看,近几年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很快,但这仅仅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人口,是把农民工为主体的“未落常住户口的人”统计在城镇人口的结果。这部分人口,不能在城市自由定居落户;其家属得不到户籍人口可以享有的妇幼保健和义务教育;他们若失业或收入在低保水平之下,得不到失业保险和低保等社会救助;他们若退休了,得不到当地城市政府的养老保险。将农民工及其家属算在城市,将其收入也算在城市,这不仅仅是统计口径的变化,其实质意义是城乡利益格局的调整。不允许农民工在城市落户,意味着打工地政府对农民工及其家属不负担任何公共服务支出,这些支出仍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承担。农民工已经向打工地的城市政府缴纳了税收,其公共服务支出理当由打工地政府承担。目前这种做法,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社会不公和城市人对农村人的“剥夺”,也不符合取之于纳税人、用之于纳税人的税收的本性。总之,在公共服务方面,他们与城市的市民仍有极大的差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了的人口。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对城乡的制度、体制、政策、工作通盘考虑,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去年召开的05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两个反哺的时机已经成熟,逐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核心是破除城乡分治的制度和政策,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就业机会、享受同等水平公共服务的机会、可以自由地选择居住地的机会。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同时,要转变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以农民变市民为核心推进城市化,以农村人口城市化为核心加快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农村人口转化成城市人口的制度和机制。
(二)关于城市化问题,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道路或叫城市化的主流形态到底是什么?过去没有定论,专家学者们在争论,曾确定为小城镇大战略,把城市化改为城镇化。目前城市群、城市化的主流形态,或者叫主体形态正在逐步得到共识。城市是集聚人口、集聚经济的地方,创造GDP主要在城市,主要是在大城市群地区。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主要城市人口在小城镇安家落户,当然在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是可以的,城镇群内部的小城镇是可以的。为什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小城镇就能发展壮大,成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口。因为它是一个片,它是一个群,互相之间和广州和深圳有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海外有联系,它的产品能进得来、出得去。可是其它地区孤零零的一个小城镇,方圆百里见不到人烟,怎么去建设,怎么去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城市化的目的是农民进城,农民进城的关键是就业问题,而解决就业就必须依托产业,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只是一个空城,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走通过调整行政区扩充城市,急功近利建空壳城市,单纯通过房地产发展城市等外延式的道路,必须立足由政府造市向产业扩市的市场化机制转变,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本,再生资本和延伸资本,发展经济,构建产业体系。总之,一句话,在产业选择上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没有固定模式。
我们知道城镇化的三大功能:一是集聚,能大大提高要素利用率和经济产出率,二是辅射,能产生明显的扩张和融合效应,三是带动,能实现以点带面,以城带乡,因而,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承载体和重要推动力,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就业岗位,破解“三农问题”推动协调发展,所以说坚持城市化,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将来西安、咸阳作为一个城市版快,与发展城市集群同时进行,西边的宝鸡到东边的渭南,北面还有铜川,东南面的商洛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进去。五年甚至10年内,起码以西安为中心,周围形成内部沟通快捷的城市群和城市带。我们关中城市群的规划更应像珠江三角那样考虑问题,功能错位,有机整合。陕南、陕北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重点对中心城市和有利条件、有优势的县进行扩张,加大城市容量。
(三)关于资源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把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结合起来,把加快发展的良好愿望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目前,我省的人与自然关系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随着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大规模建设,关中经济高速发展及城镇群崛起,将对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带来很大压力。
水资源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全省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人均12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时空分布不均,关中和陕北占全省国土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占经济总量的90%,但水资源仅为全省的29.2%;全省城镇和工农业缺水量达20多亿立方米,如不较快增加供水能力,预计到2010年将缺水40亿立方米以上;近年来,关中和陕北年超采地下水5亿多立方米,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干旱年份,水供求矛盾极为突出。水资源总量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资源保护力度不够,综合开发利用率低。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土地整理进展缓慢,土地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部分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降低,资源接替问题相当突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降低,资源接替问题相当突出;矿产资源回采率和综合开发利用率低,已开发的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还不到40%。
生态系统支撑能力薄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我省的自然生态系统本来就很脆弱,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沙尘暴现象频现,沙尘暴现象频现,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仍占国土面积的60%,年输入黄河泥沙量达7.4亿吨,占三门峡以上地区总输沙量的一半;天然草场仍在退化,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7%;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突出,因采矿可能诱发的地面塌陷、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特别陕北,主要注重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总悬浮颗粒物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0.86倍,生活垃圾乱扔乱堆现象随处可见,处理方式简单,侵占农田、污染土壤;城市生活污水及其化学需氧量逐年上升,全省90%的污水和相当数量的垃圾排入黄河流域的渭河、无定河、延河和长江流域的丹江、汉江、嘉陵江,使省内6条主要江河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一些主要河流已丧失水域功能。据说延安市水质在变化,石油开采污染了附近河流。农村的生态环境建令人担忧。一些人口密集的大村落的污染情况,比城市要糟许多倍。过去,我们重视陕北的防风固沙、重视小流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城市新开发的住宅小区有草地、花坛和喷水池,生态化有了明确标准,但是广大农村的环境建设却被我们忽略了。农村人口占60%以上,新生儿的比重超过人口比重,大学生的比重也差不多有1/3 —1/2,所以要重视未来全省的人口素质,就不能忽略农村人口这个大多数。与其他许多省区相比,我省是煤炭、石油采掘省,是水泥、石灰生产比重较大,布点较多的省;是果树比重相当大,农药喷撒量也相当大的省;是气候干旱,空气中的粉尘、异味不能被降雨净化的省;关中农村还是养猪、养牛、养鸡很多,又大多是人畜、禽同处一块地的人口稠密区,疫病极易互相感染……这些因素必然驱使我们把治理三废放在发展规划之中。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趋于紧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基本省情决定、不可抗拒。如,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等。同时,也有一些主观上的问题。没有把自然放在发展的内涵之中。在经济建设中,我们注重了经济规律,强调了经济效益,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自然规律,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的问题。往往把自然单纯当作索取的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树立承载能力的理念。我们习惯于按主观愿望提出发展目标、确定增长速度,但对支撑目标实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不够、重视不够。经过探索,我们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比较讲究因地制宜,但对根据自然条件促进工业发展,还缺乏深刻的认识、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办法。发展工业既要有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也要有水、能源、土地来文撑,排放的污染物也不能超出自然的自净能力。如果工业发展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调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社会成本将大幅度增加,不仅会带来全社会的经济效率损失,而且会带来生态效率的损失。一些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却要发展高耗水产业,没有水,就要求调水;能源短缺却要发展高耗能产业,缺电,就要求上电厂或跨地区送电;耕地资源不足却要发展占地多的产业,没有土地,就要求将其他行政区并入;污染物已超出环境容量的还在发展高污染产业,致使污染更加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的增多,不仅导致社会财富减少,经济可持续发
⑹ 如何在四新经济环境下营造创新创业环境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将“鼓励创业”纳入促进就业的方针,强调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支持青年创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我们应该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提升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目标,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促进首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首都创业大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深化改革催生更多创业机会,对创业政策制定提出新期待。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世界各国政府均把鼓励创业、发展创新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创业日益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活力源泉。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优秀企业家和海内外人才云集,高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汇聚,金融和创投机构分布广泛,具有丰厚的人才、科技和金融等创新创业资源。随着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更加突出,市场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再加上首都得天独厚的创业资源,必将给创业者带来更多机会,也期待着更加精准有效的创业政策。
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对传统创业模式提出新挑战。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通过实施首都人才战略,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来京发展,为首都经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资本支撑。但同时,北京优越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空间,也吸引大批劳动力进京务工。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不仅给北京的能源供给保障、交通出行、大气污染防治和垃圾处理等带来巨大压力,也造成创业活动成本提升、收入降低和审批困难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据统计,2009年北京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88.6,2013年增至97.8,4年内增长了10个百分点。环境成本对北京投资吸引力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2010年到2013年北京投资总额增速呈逐步下降态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过去那种简单依靠消耗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创业方式很难适应北京需要,外在环境已经对北京创业形成倒逼态势,引导创业模式变革势在必行。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高创业门槛,对创业能力提出新要求。通过多年的发展,北京的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近年来,北京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以人口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大批为总部服务的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会展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企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调整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显示,北京市近5年青年创业者选择从事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所占比重仅为18.16%。北京产业发展高端化趋势,提高了在京创业的难度。首都促进创业工作能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不仅关系到众多创业者的创业梦想,更关系到首都北京的发展后劲。
二、建立适合首都特点的创业政策体系
北京创业工作要以“促进充分就业、助推产业升级、强化人口调控”为主线,创新工作机制,着力发挥创业的先导作用,以此带动首都城市功能疏解,破解人口资源环境困局。
发挥创业工作积极作用,服务首都发展大局。更加注重发挥创业活动的导向作用。北京是个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建立“以业控人”的长效机制、严格控制人口规模过快增长是未来政策的基本取向。新时期创业政策制定,必须正确处理好创业与就业、就业与人口的关系,最终做到既要能够通过创业活动,把各类优秀人才聚拢过来,又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发挥创业活动的激励作用。通过创业政策的引导,促进创业资源和要素在京津冀经济圈范围内合理配置,推动高、中、低端产业合理布局。结合首都产业高端化发展方向,加大对创新型创业的扶持力度,努力为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充分调动起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内在活力。更加注重发挥创业活动的整合作用。进一步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创业工作的整体设计,推动创业资源整合和共享,形成多部门协调推进创业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大创业工作格局。
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创业政策,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完善创新型创业扶持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京创业。完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聚集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团队;健全面向科技人才的投融资政策,建立健全全新的创业孵化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通过落户政策倾斜等,为高端人才提供良好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健全困难群体创业帮扶机制,扶持就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三是加大对青年为主体的普通群体创业扶持,促进普通劳动者高质量创业。针对青年创业者创业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创业导师团队,倡导创业导师以参股入股的形式,带动青年创业活动;针对青年创业者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建立创业专项扶持基金,对于评选的优秀创业项目,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形成个人、政府和商业银行三方风险分担机制。
发挥高端创业的剥离功能,构建以业控人的长效机制。研究出台符合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的产业准入目录、行业标准和税收征管政策,进一步提高不符合首都功能需要的产业准入和劳动准入门槛,引导各类创业活动向高端产业集中。坚持以规划为导向,面向首都功能圈进行产业布局。完善跨地区产业配置规划,形成京津冀产业梯次发展态势,引导各类创业活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建立反映服务成本和资源环境消耗的特大城市价格体系,分行业和企业实行差别化的价格政策。深入研究居民对城市服务的需求,支持本市困难就业人员开展满足市民基本需求的创业活动,有效弥补低端业态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空白。支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开展高水平创业活动。
打造专业高效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成功创业的社会环境。减少各类审批手续事项,加快推进业务经办信息化建设,缩短审批时限,进一步为企业松绑,调动劳动者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创业扶持,对金融机构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按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建立专门针对初创企业的财政专项补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初创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贷款覆盖人群范围。鼓励举办面向社会的创业培训和活动,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信心,提高创业能力,助推成功创业。完善市、区(县)、街(镇)三级创业服务体系,建立服务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实施精细化服务,做到基础服务全覆盖。搭建创业信息交流宣传平台,及时掌握创业市场供需信息,促进创业服务资源高效流通和优化配置。通过宣传、展示、推广等活动,宣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促进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带动更多劳动者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⑺ 四新经济包括什么
四新经济
四新经济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
什么是四新经济
四新经济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1]
四新经济的内涵
四新经济具有不同的内涵侧重点。
新技术,主要指可实际推广、替代传统应用和形成市场力量的新技术,而不是简单的产品技术或实验室技术。
新产业,主要指以新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新市场需求为依托,引发产业体系重大变革的产业。
新业态,主要指伴随信息技术升级应用等,从现有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活动。
新模式,主要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打破原先垂直分布的产业链及价值链,实现传统产业要素重新高效组合。
[编辑]
四新经济的本质
四新经济的本质是自主创新,关键是转变思想观念。
四新经济本质是自主创新,四新经济具有渗透性、融合性、轻资产、高成长、动态变化、基础环境依赖等特性,更加注重无形资产、核心团队、智慧发展和核心竞争力。
四新经济是政府经济工作思路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转方式、调结构及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抓手。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四新”经济要求勇于打破思维定式,消除传统条块式管理与其发展存在的冲突。
另一方面,“四新”经济隐含着生态文明和包容性发展,推进中不做顶层规划,不分传统和现代,不规定统计口径,不锁定范围和发展内容,不固定推进模式和方法。“四新”要去产业定位论,只提出发展方向,不确定具体产业内涵,留下未来发展空间。
[编辑]
四新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别
四新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者相互融合促进,四新经济比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更大,但不是替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运用“四新”经济的理念和信息化手段发展、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培育出顶级的四新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带有政府主导意志,宜用“加法”;“四新”体现市场需求和草根经济,宜用“减法”,营造宽容失败的发展环境。
推进“四新”经济发展,限制越少越好,流动性越强越好,创新活力越足越好,产学研用结合越紧密越好。要从习惯于抓大企业、大项目转向更加重视扶持小微、草根企业;从过分强调有形资产投资转向更加注重研发、人力资本等无形资产投入;从政府给予优惠政策转向营造发展环境;从简单机械依赖产业政策转向主动顺应“四新”特点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模式。
此外,要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和服务氛围。以前注重企业产值、规模和历史,现在要注重团队、注重技术、注重商业模式。要从单纯的引进企业转变为按照产业链、价值链和市场发展需求,开展专业招商、代理招商、市场化招商、中介招商、服务招商。从拼政策、拼资源、拼成本、拼价格,到拼服务、拼氛围、拼营商环境,把优惠政策转为服务功能,推动“四新”经济集聚。
⑻ 如何推进“四新”经济发展
推进“四新”经济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尊重市场、尊重创造、尊重基层、尊重规律,回归到“四个”看:眼睛向上,看中央的战略部署和上海自身的责任、能力和机会;眼睛向下,看企业、看技术、看产品;眼睛向外,看国际产业变革、创新、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眼睛向内,看政府职能转变,借助自贸区平台开展创新试点,改进工作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问题。
“四位一体”推进模式:通过“产业联盟+产业基地+产业基金+产业人才基地”相结合的新模式,打造自然天成的热带雨林型产业生态系统。
——建立由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联盟,培育创新团队和人才,打造拳头产品,形成创新链。
——建立“国家四新经济实践区”,在张江高新区试点建设“四新”经济创新基地。聚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打造成为“四新”经济发展的策源地和集聚地。
——推进“四新”企业与投资机构的对接。开展项目融资对接会,搭建创投机构和“四新”企业投融资平台。
——依托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相关教育机构,建设“四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围绕建立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营商环境,推动联盟招商、平台招商、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政府回归到“四个服务”:服务转型、服务创新、服务企业、服务人才。
推动资金配置的基金化和市场化,设立转型升级产业母基金,组合形成“四新”、重大项目股权直投、产业园区、中小企业等多种类多载体的基金投资板块,同时立足产业撬动放大市场和社会资金。
⑼ 菏泽电商转型模式是四新经济吗
菏泽电商转型模式是四星级的经济发展。
⑽ 民间资本喜欢哪些行业 “四新经济”是投资热点
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四新经济”领域。
从民间投资专流向看,先进制造属业、高技术产业、信息产业是民间投资的重要领域。
在民间投资总量最大的省份江苏,民间资本也表现出了对新经济领域的“偏好”。统计分析显示,苏州市民间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分别是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型平板显示以及软件和集成电路,增速均在20%以上,有的行业甚至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