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快的原因有
属于沿海地区,国家的政策等等,都是有利的元素。气候等等也是
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先开放沿海地区的,发展快。
② 目前经济发展比东部地区明显落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国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从东部沿海开始的,为发展经济,中国中央政府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战略,并于1984年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连、天津、上海、温州、广州等14个城市定为开放城市,实行与内陆不同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
这一政策被后来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证明是正确的,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个经济圈,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区。2008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54.3%,比1978年上升了10.9个百分点。
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中,中国还出现了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国际化大都市,给中国社会以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来极大改变。
随着东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沿海地区。贫富差距也导致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一些方面发生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了更多社会矛盾的产生。
为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相继作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一系列重大决策。这些政策使得中西部地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速向东部地区接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在2006年到2010年的5年期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年间西部地区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3.9%,比全国平均增速高0.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地方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提高,5年间其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7.11%、17.33%、17.58%、18.14%、18.33%、18.68%。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快,波动幅度较小,稳定性好,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小,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态势。”《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对2006年到2010年间的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这样的高评价。
③ 为什么建国后优先发展东部
建国后优先发展的地区是中部,而不是东部……
东部优先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提出的,这是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好,人才集中,且地理环境相对优越。东部地区在解放之前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地,轻工业基础好;相较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的地理环境就相对弱些……
④ 东部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都矿产资源缺乏,环渤海经济圈水资源缺乏,三大经济圈都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的成本较高,但是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
故选:D.
⑤ 从经济区位的角度分析东部沿海地区的优势
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三个有差别的经济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 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个沿海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面积占全国13.6%,人口占全国42%。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辽宁中南部、京津唐、沪宁杭地区都集中于此,重要的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的大部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也分布在这一带。从全国看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设施的基础好,商品经济比较发达,与海外有传统的经济联系,信息灵通,对外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大连、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和广西沿海、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等经济开放区都在这一地带。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外引内联和对外、对内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基地,海洋开发的基地,培养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若干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容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这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商品性、创汇型的农业生产,把长江三角洲、渤海圈和珠江三角洲建成为环太平洋带上的重要经济地域。
中部地带 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29%,人口占全国35.6%。这一地带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内蒙古有广阔的天然牧场,大部分省的农业比较发达,是中国粮、油、棉、糖的重要产区。今后中部地带应加快能源、原材料加工,主要是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磷矿、建筑材料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逐步把中部地带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若干重要机电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能够提供大量商品粮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中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能适应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的需要,黄土高原的大量水土流失,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黄河下游河床不断淤高所潜伏的洪水决口泛滥危机,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以及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等。因此,在加快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潜力的同时,加强由西向东的运输通道建设,大力造林育林、保持水土,防止土地沙化和江河泛滥,并大力发展同东部沿海、西部地带的横向联系,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重要纽带,担负起承东启西的作用。同时生产更多面向全国和可供出口的产品,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
西部地带 包括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共9个省区。面积占全国57.4%,人口占全国22.4%。初步调查,各种资源都很丰富,特别是能源、各种矿产资源前景可观。但目前勘探不够,开发利用更少。这一地带除四川盆地、陕西关中、甘肃兰州附近等少数地区以外,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交通不便,人口和城市较少,科技和文化教育都不够发达。今后应大力发展农林牧业、交通运输业,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加工工业。由于西部地带,特别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在不适宜开垦和耕种的地区因滥垦滥牧,使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困难。这一地带目前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选择水源条件较好的地点,扩大绿洲农业,逐年减少粮食调入量;加强草原牧区建设,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速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加快对现有铁路干线的电气化改造,建设与中部、东部沿海地带联系的铁路干线,努力搞好公路建设,在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地方民航事业;在黄河上中游、长江上游、新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等地建设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区;建设川滇黔交界地区,使之逐步成为一个主要能源、原材料的生产基地;建设新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地区,使之逐步成为新疆重要的工业枢纽地带;进一步开放西部边境的某些市镇,发展边境贸易。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带资源丰富,有发展工农业的广阔空间,是全国的战略后备地带。
全国按照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大地带的自然和经济特点、各自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安排开发的重点,作出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规划,采取东西结合、沿海与内地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发展战略,使各个地区都借助自己的优势得到发展。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必须加强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在加工工业集中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发展技术水平较高、资源消耗较少的产业及出口产品,资源富集地区要加速资源开发,并适当发展加工工业,同时加快建设东西走向的交通干线,扩大沿海与内地的交流,缩小沿海与内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
⑥ 中国东部的优势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专兴产业属,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外引内联和对外、对内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基地,海洋开发的基地,培养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
东部沿海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交通运输紧张,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若干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容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这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商品性、创汇型的农业生产,把长江三角洲、渤海圈和珠江三角洲建成为环太平洋带上的重要经济地域。
⑦ 东部经济地带发展具有哪几方面优势
个人觉得可以从三个经济地带发展经济的优势着手,这样的文章是很多的。
再从三个地区的进出口,政策环境,工业商业的影响,这样的文章也很多。
最后有空可以谈谈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农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存在与解决,这就是常说的三农问题地区差异化,与解决方式的多种多样。
⑧ 比较中国东部三大经济圈的发展特征
长三来角经济圈
长三角紧源临东海,为我国最大的内河长江的出口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八个城市和浙江省六个城市,共计十五个城市,以后又有浙江台州市加入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即所谓的“15+1”。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长江的黄金通道流经29个主要城市,把长三角引向内陆腹地,是世界与中国大陆连结的重要门户地区。长三角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发展特色主要表现在:形成综合性产业基地;城市化呈现结构性大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圈层特征明显;城市与城镇工业化水平较高;城市大物流条件初步形成;城市教育科技实力雄厚,高层次人才密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全国领先。
⑨ 东部经济带范围
中国东部经济带范围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
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其中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范围为:
中国中部经济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
中国西部经济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10个省、自治区。
(9)经济发展东部扩展阅读: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全国经济开发程度、经济技术发展总体水平以及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大势,对全国地域进行战略性、长远性的概略划分。
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现实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
⑩ 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东部经济发展过于迅猛,导致全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地带。城市居民贫富差距过大,从而导致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如:教育,医疗,饮食,卫生,住房,交通等一系列的方面,导致了社会不稳定。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严重不良影响。其次,东部经济的发展并都不是以科技,环保的产业带动的。其主要是以污染较大,资源量需求高的第一二产业为动力的工业,制造业,初级加工业为核心。这使得东部经济严重依赖煤,石油,电力以及各种原材料。一旦这些方面出现问题,会给东部经济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三,严重依赖以出口初步加工的产品为经济增长模式。其产品高科技含量不高。以低廉的价格为赚取利润的模式。一旦产品制造环节中成本增加,如人工,材料等费用增加和国际经济形势严峻,产品需求量饱和或减少时,会给东部经济带来灭顶之灾。四,工业,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污染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不适宜人们居住和生活。五,对于外来劳动力依赖较严重,一旦,外来务工人员决定离开东部而回到家乡工作或创业会导致东部经济的破灭.六,打了半天,给分吧。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