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城镇化对经济的影响

城镇化对经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1-25 01:18:32

A. 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1.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似乎直到今天,“道路”还不清楚。道路不清怎么走?或者说,先把道路搞清楚在开始“化”,这都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在我们的租下,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经济走了20多年,问题是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中国的城镇化就得从农民进城开始,一步一步地“化”。别国的道路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地搬用。 2. 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的倾向之一是,只求“数量”,满足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倾向之二是,追求所谓“理想化”的、“正规的”城镇化,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这都是不够全面、不够实际的。从前面的分析看,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要把大量农民在较短时期转移到城镇,而且在还存在严重的“瓶颈”和巨额城镇化成本的现实情况下,只能接受“正规”和“非正规”并举并存的事实。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候鸟型”农民工、大城市的流动人口,“非正规经济”的就业的等,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长期存在。从城市规划和管理上,不要把这些一概看作“临时”和“不正规”,而是应该妥善的予以统筹和安排。因为它正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反映。 3. 中国城镇化采取什么样的空间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到城镇的农民主要向什么样的城市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还是“农村城镇化”?我国实行了几十年基本不变的城镇发展方针在1990年代末作了调整,概括说来就是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协调发展。这种调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城镇的发展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往往不是人们主观意志能过左右的。今天全国农民向城镇迁移的大动向,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规律的反映。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规划、调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B. 城镇化将怎样影响中国经济

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大约45%,30年以后,大约达到75%。要知道,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将是多大规模的建设工程!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一要求透出重要信号:今后一段时期,一系列政策措施将围绕“城镇化”逐步展开,并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潜力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提高城镇化的持续投资将起到长期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尽管中国城镇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约10%提高到大约45%,但与发达国家78%和世界平均49%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厉以宁算了一笔账:今后中国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30年以后,城镇化率大约达到75%。要知道,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将是多大规模的建设工程!此外,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投资增长,还可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带来消费扩大、促进社会和谐,可谓一举多得。 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专家认为,这一规划符合中国国情,有利长远发展。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认为,从中国国情看,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在资源、土地方面更加宽松,更有利于降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亮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这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此次会议上的亮点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此次中央提出的重大举措,将使城市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能进城,稳得住,为消费提供较大增长空间,并推动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稳妥值得关注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到“推进城镇化”时,除冠以“积极”一词外,同时还强调了“稳妥”。 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点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加以重视,要坚决防止缺乏规划,一哄而上,造成经济波动、社会动荡;要坚决防止城市配套设施和管理跟不上外来人口的增加,造成城市就业、住房等压力过大。

C. 城镇化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反的方面是:耕地面积减少了,一些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村庄不见了。
正的方面是,人均收入增加了,带动了当地经济生产力等等

D. 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几点认识

邹 德 慈

近年来,城镇化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他不但是学者们在论文中经常讨论的主题,而且成为众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生的一项重要选题。通过传媒,社会各界人士也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城镇化问题。尤其重要的事,自从1998年中国政府关于解决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决策和在国家“十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和对我国几十年不变的城市发展方针作了一定调整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推进和加速城镇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自此,“城镇化”从学者们的论坛走上了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很多地方的领导开始注意本地的城镇化率,与国内、国外多方比较,找差距,订目标,提出提升城镇化率的计划,表示了若干年后要达到或超过某某水平的豪迈决心。前不久,某特区城市(在特定条件下)提前“消灭”了农村人口,达到100%城镇化,曾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就是这方面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市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一种社会变迁过程的反映,是客观规律的反映,中国也不例外。但是纵观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过程无不和他们各自的国情(包括经济、社会、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等)有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和不同的特点。城镇化是受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带动,但是它的推进,也反过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待城镇化,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根据世界各国和我国自己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这是比当前纷纷“提指标”,“搞攀比”更有意义的事情。

20世纪是全球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二战以后,全球城镇化率到20世纪末达到48%,而20世纪初只有13%,100年间提高35个百分点。全球城镇人口达到28.6亿。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大量发展中国家开始城镇化,其中一部分国家出于农业生产率低下,农民缺少生计,大量涌入缺乏就业岗位的大城市而造成所谓“过度城镇化”现象,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基本达到了城镇化相对停滞的阶段。这些国家的城镇化率不再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城市停止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全球城镇化过程中,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他们在国家和地区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城镇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城市的不断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71座,2000年增加到38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是20世界后半期出现的。1950年只有1座,2001年已有17座,其中13座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这种巨型城市无一例外地都是“区域性的城市”,城市的“范围”就是一个“区域”,其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区域范围看,有些发达地区出现了以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分布着成组成群中小城镇的都市连绵区。这种特大城市组群形态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发展所促成。可见,全球城镇化不仅表现在数字上和比重的提高,还包含着丰富的、空间形态上的发展变化,表现出多样的形势和特点。

中国的城镇化,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自建国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从1953—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工厂,城镇人口有计划的增长,是城镇化稳步进行的时期。全国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16.3%,年均提高0.63个百分点。第2个阶段从1958—1978年是城镇化徘徊、停滞的阶段,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指导思想摇摆和一度曾试图走“非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城镇化率20年至提高1.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08个百分点,还有几年是负增长。第三个阶段从1978年至今,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至2002年提高到39.1%,年均增长0.88个百分点,1998年后几年超过1个百分点。这同中央指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之一和在“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的战略,调整部分限制和不利于农民进城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中国50年的城镇化历程表明:①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城镇化又会从正面或负面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②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对城镇化进程有很大影响;③至2020年或更长时期,中国的城镇化还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城镇化的显著特点是:就全国而言,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其“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城镇存在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包括正规和非正规的)。从1980年代开始的“民工潮”最能说明这个问题。这个“潮”并非经过组织,基本上是自发形成,至2003年底,全国已形成近1亿人的“潮流”。起初是沿海城市发展“外向型”工业,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廉价劳力”的巨大源泉;乡镇企业的兴起则是另一个吸引农村劳力的块体。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离土不离乡”到“乡村城镇化”,从“小城镇战略”到大规模“跨区流动”,都是不同形式的城镇化的表现。当前的情况时,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每年要“吸纳”相当数量的“流动人口”,其中滞留半年以上的被视为“城镇人口”(按照全国“五普”的统计口径)。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城镇,则是“输出”流动人口,泾渭分明。据有关部门调查,几年来这类流动人口中,只有17%左右在城镇“定居”下来,成为“真正”的城镇人口,80%以上是“候鸟型”的流动人口。他们每年到城市打工挣钱,年终带钱回家过年,这是造成我国规模罕见的“春运潮”的根源。大量农民工愿意去城镇“打工而不久居”是反映了当前城乡经济水平差异的现实状况,包括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生活居住的“门槛”过高是原因之一。因此,中国当前的城镇化主要是依靠农民的迁移(多种方式),与欧洲某些国家在早期城镇化时期依靠农民破产而进城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在我国,党的政策保护农民拥有耕地的使用权,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权利,也是中国的特点。但是从长远看,只要农村还存在源源不断的富余劳动力,城乡的生活和收入水平还存在显著的差距(这种差距近几年还有所扩大),农民流向城镇,“候鸟型”和“留下久居型”都会长期存在。从理论上讲,只有当这种差距基本消失,流动才会停止。总的看来,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除了主要来源是农民之外,还有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中原农村生源、兵源的留城等,境外移民数量很少。就单个城市而言,城镇建的流动逐年增多。可见,实际上“化”的过程是多种形式的,甚至每个城镇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像有些同志想象得那么简单。至于当前比较普遍存在的,在城市人口规模上盲目主观地“做大”,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其次,中国地区差异很大,情况比较复杂,表现在分省(区)的城镇化水平上差别也较大。总的说来,城镇化率的高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具体分析起来不仅如此。例如,以全国分省(区)2000年的城镇化率做个比较,除4个直辖市外,在27个省(区)中,广东高达55%,云南为23%,数值相差1倍多。这种差距并不正相当于两胜竞技水平的差距。东北三省城镇化率均达50%上下,内蒙40%左右,新疆35%,均高于不少内地省份,但并不正好反映经济水平的相互关系,而是由于各省(区)本身地理、历史、政治、农业结构、人口密度等提点不同所致。国外的城镇化也有类似情况。例如,以1999年世界城镇化水平而言,高收入国家平均77%,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75%,指数很接近,但两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这是由于拉美一些国家存在“过度城镇化”现象的缘故。可见,当前国内一些地区和城镇简单化地在城镇化率的数值高低上搞“攀比”,不如结合自己地区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很好研究如何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上实实在在地多做工作有意义的多。

最近,国家正在研究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城市发展与城镇化”被列为重要专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蒂格列茨(J.E.Stiglitz)教授把中国的城镇化和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并认为城镇化是新世纪对中国的第一大挑战[1]。这位学者的论断是正确的。中国2002年的城镇化率39.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8%),全国城镇总人口5亿,总量为世界第1位,大约是美国全国人口1.8倍。21时解除其对我国是一个战略机遇起,解决“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原有城镇也需要发展和提高。从各方面分析,把城镇化看作是中国21世纪(初、中期)最巨大的一项社会工程是不为过分的。专家们认为,根据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局情态的分析,我国至2020年城镇化率预期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是较为适当的。以此推算,我国至2020年的城镇化率可能达到57%,城镇人口年均增加1800多万人,总共有3亿农民转为城镇人口(比美国现在的全国人口数还要大),如果计入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因素,城镇总人口将达到8.4亿。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3亿农民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转移到城镇,成为城镇人口,在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不少学者指出:真正意义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民“身份”的改变,还包括从市的产业、生活居住的方式、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变化。这无疑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变化是渐进的。即使第一步——“身份”的变化,也不仅只是户籍的改变,而是有很多基础性的条件需要准备。经过一定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瓶颈”,不是户籍、政策等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就业”问题。其后是资源问题,即水源、能源、土地等问题。我国城镇的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从1978~2020年,全国城镇年均增长就业636万人,近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如果加上“隐性”事业,数字将更大一些。如果今后按照年均新增城镇人口1800多万人计,需要新增的就业岗位为年均800多万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发展城镇经济,扩大规模,开拓新的产业,在结构调整上注意发展能过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生产链较长的企业。

资源问题是另一个重要“瓶颈”。我国大部分城镇存在“缺水”问题。有些城市盲目“做大”,往往“盲”在不顾水资源的制约,指望国家来解决燃眉之急(包括远距离调水等)。这是一种只顾局部、不顾全局,不计成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片面观点。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城镇合理的布局和合理的发展规模,把推行“节水型”城镇,作为一种战略性的措施。能源问题也是严峻的。每年新增1800多万城镇人口,对电、石油、燃气、煤等能源消耗的增量是很大的。仅以石油而言,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我国的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已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势头方兴未艾。面对这种态势,唯一的选择是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城市公共交通,与私用汽车“比”便利,“争”客流;从长远看还要调整城市的能源结构,采用“绿色”的、可再生的新型能源,比坚决推行“节能城市”战略等。土地是城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我国现有城镇的土地利用与世界各国比较,是属于“中等高密度”的。大量农民成为城镇人口,他们的居住形态将从分散、低层、独居为主变为集约型、多层为主的城市社区,如果原来的宅基地也能转换为城镇居住用地,那么城镇化并不比农村多占土地。城市本来就是一种集约型的居住方式。近几年那种盲目圈地造成的耕地流失和浪费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相信会逐步得到纠正。但是新增城镇人口总要占用一部分土地,包括耕地。年均新增1800多万人,如果按现行规划用地标准简单测算,则需要2000km2左右的土地(合300万亩)。数字也是很大的,并且超过近几年土地供给的规模。中国的城镇应该提倡和利用低,在合理的基础上节约用地,做到“精明增长”。在空间结构上采取“紧凑发展”的模式,但要保证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合理的密度。项目建设(包括工业、交通等在内)要满足卫生的要求,采取合理的用地标准。

如何应对我国今后20年左右的城镇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是一项重大的课题,需要长期的研究。现在仅就近几年学术界和领导层经常关注和讨论的几个问题,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似乎直到今天,“道路”还不清楚。道路不清怎么走?或者说,先把道路搞清楚在开始“化”,这都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就在我们的租下,如果从“改革开放”算起,经济走了20多年,问题是需要很好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完善。中国的城镇化就得从农民进城开始,一步一步地“化”。别国的道路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地搬用。

2. 城镇化从“数量”到“质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前的倾向之一是,只求“数量”,满足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倾向之二是,追求所谓“理想化”的、“正规的”城镇化,一蹴而就,一步到位。这都是不够全面、不够实际的。从前面的分析看,如此快速的城镇化,要把大量农民在较短时期转移到城镇,而且在还存在严重的“瓶颈”和巨额城镇化成本的现实情况下,只能接受“正规”和“非正规”并举并存的事实。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候鸟型”农民工、大城市的流动人口,“非正规经济”的就业的等,会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长期存在。从城市规划和管理上,不要把这些一概看作“临时”和“不正规”,而是应该妥善的予以统筹和安排。因为它正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种反映。

3. 中国城镇化采取什么样的空间模式。这个问题涉及到:“化”到城镇的农民主要向什么样的城市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还是“农村城镇化”?我国实行了几十年基本不变的城镇发展方针在1990年代末作了调整,概括说来就是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协调发展。这种调整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城镇的发展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往往不是人们主观意志能过左右的。今天全国农民向城镇迁移的大动向,一定程度上是这种规律的反映。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规划、调控)仍然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资源和环境保护,重要的制约的开发引导,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等方面一定要较强宏观的监测和调控,包括做好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和城镇规划,使中国的城镇化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注释:

[1]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列茨(J.E.Stiglitz)1999年7月23日在北京“城市发展高级圆桌会议”上的讲话。

E. 城镇化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能起到什么好的作用

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过程,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的科学含义包含两个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内容: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镇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镇化.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可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城镇化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在城镇的集聚,从而能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这样,就可以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可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和持久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若需求不足,经济便会陷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境地.城市是消费的聚集区,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0%,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将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这部分人员蕴藏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就会大大提高市场的有效需求.同时城镇化发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多了,农民就可以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水平,把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因此,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3、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目前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亿以上, 不把这部份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可以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例如城镇的基础建设、工业生产、商品的运输和交易及社区服务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城镇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据有关专家推算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提高0.15个百分点,就业提高0.33个百分点.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富佘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4、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是直接相关联的,并将直接推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在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将形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范围及水平上的公平,城乡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将逐渐统一.
同时,我们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完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构建农村服务体系,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使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将逐步得以实现.我们还将通过打破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和城乡分割的市场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产业规划布局一体化和城乡市场的统一.这样,就会出现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乡经济日益融合、城乡社会日益渗透的趋势,使得城乡一体化逐渐变为现实.
二、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82%提高至2011年底的51.2%.到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9亿人,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7个. 在城镇的布局上,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并且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化率,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百分比.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发展阶段.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目前进入了城镇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2、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
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均,这就决定着我们要因地制宜,不能走单一的城镇化道路.在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上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就业潜力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适宜大城市发展的区域就要发展大城市,适宜中小城市发展的区域就要发展中小城市,并在在中部沿海和东西部采取不同的区域城镇化模式.在区域发展上,要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因此,在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强城镇之间的网络化联系,有序推进城镇群内部的城镇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在中部地区要把县城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中小城市,同时提高小城镇发展动力,完善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工贸、旅游和边贸小城镇,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提高为周边农村地区服务的水平.
(2) 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首先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和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户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还要深化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推动农民实现身份、心理、社会认知生活环境转变.二要建立公平的就业政策.要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体系.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要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试点农民工养老、工伤、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城市教育、住房、医疗等资源向农民工开放,降低农民进城成本,促进农民由就业型向居住型转变.四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长期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3)要加大产业支撑力度,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因此我们要把推进城镇化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关键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吸纳社会资源,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要紧密结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效地支撑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4)要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对城镇化起着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在城镇化过程中把区域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把构筑科学合理、城乡统筹的发展空间形态作为规划的目标 .一方面,城镇规划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合理安排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规划,要坚持统一原则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改进规划手段和方法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把规划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5)要推动城镇化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
(六) 要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有机协调的,二者是城市与乡村在 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等要素上的交融、偕同发展的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者协调起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首先,要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二元体制性障碍,让进城农民工在住房、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其次,要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同等享受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另外,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高端高效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总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F. 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具体要看怎么推进,但假定最坏的情况,影响也不会太糟。比如,继续卖地造城,土地原有人自生自灭,新市民不享受安居医疗教育,户籍制度改革停滞不前,市民无技能者失业,城镇财政不可持续,城市生活环境恶化,在经济增长的数字来看,影响也是好的。

总的来说人口集聚一方面创造商机,另一方面创造问题。对于全面协调的社会,所有问题都是商机。

产业影响应该是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第一产业技术进步。耐用品市场需求回暖,比如车子和家具。

分配应该应该是流动性差资源获得暴利,流动性强资源充满商机,比如房产,土地,大学校大医院大商场大品牌会获得暴利,而诸如一次性筷子,鞋油,饮料,会随着使用人数倍增而改变目前市场份额。掌握着流动性差资源的人会分得大量财富,掌握着流动性强资源的人有机会勤劳致富。熟练重体力劳动力收入倍增,而普通劳力供给旺盛没有索价权。

人迁移要花钱,人安家要花钱,人就业要花钱。进城是一项花钱的工程,短期来看,推进城市化目前就是推进内需。影响深远的更多在文化上。

G. 分析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是每个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过程,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的科学含义包含两个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内容:一个层次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另一个层次是转入城镇的那部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的城镇化。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可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要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城镇化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在城镇的集聚,从而能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这样,就可以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可以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和持久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其中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若需求不足,经济便会陷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境地。城市是消费的聚集区,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0%,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将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这部分人员蕴藏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就会大大提高市场的有效需求。同时城镇化发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多了,农民就可以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水平,把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因此,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3、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目前我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亿以上, 不把这部份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可以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例如城镇的基础建设、工业生产、商品的运输和交易及社区服务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特别是城镇的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第三产业,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据有关专家推算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GDP提高0.15个百分点,就业提高0.33个百分点。因此,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富佘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4、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一体化是直接相关联的,并将直接推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在城镇化进程中,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将形成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范围及水平上的公平,城乡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将逐渐统一。
同时,我们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完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积极构建农村服务体系,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覆盖,使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将逐步得以实现。我们还将通过打破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模式和城乡分割的市场机制,逐步实现城乡产业规划布局一体化和城乡市场的统一。这样,就会出现城乡交流日益频繁、城乡经济日益融合、城乡社会日益渗透的趋势,使得城乡一体化逐渐变为现实。
二、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5.82%提高至2011年底的51.2%。到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9亿人,全国设市城市已经达到657个。 在城镇的布局上,已经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并且城镇密集地区逐步形成。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镇化率,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百分比。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发展阶段。按照这一标准,中国目前进入了城镇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2、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对不同地区城镇化的分类指导。
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达程度不均,这就决定着我们要因地制宜,不能走单一的城镇化道路。在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上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就业潜力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适宜大城市发展的区域就要发展大城市,适宜中小城市发展的区域就要发展中小城市,并在在中部沿海和东西部采取不同的区域城镇化模式。在区域发展上,要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因此,在东部沿海地区要加强城镇之间的网络化联系,有序推进城镇群内部的城镇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在中部地区要把县城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中小城市,同时提高小城镇发展动力,完善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工贸、旅游和边贸小城镇,完善公共服务网络,提高为周边农村地区服务的水平。
(2) 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
首先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户口迁移条件准入制和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户籍制度的城乡一体化管理,还要深化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推动农民实现身份、心理、社会认知生活环境转变。二要建立公平的就业政策。要取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体系。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要加大执法力度,保障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试点农民工养老、工伤、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城市教育、住房、医疗等资源向农民工开放,降低农民进城成本,促进农民由就业型向居住型转变。四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长期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3)要加大产业支撑力度,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就不可能有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因此我们要把推进城镇化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关键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吸纳社会资源,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要紧密结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根据城镇的功能和性质,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进城镇化的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加快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效地支撑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4)要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对城镇化起着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因此我们要在城镇化过程中把区域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把构筑科学合理、城乡统筹的发展空间形态作为规划的目标 。一方面,城镇规划要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合理安排城镇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规划,要坚持统一原则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改进规划手段和方法使其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把规划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5)要推动城镇化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加强城镇管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以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我们要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土地的有效开发利用,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
(六) 要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
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有机协调的,二者是城市与乡村在 经济、文化、人口、生态等要素上的交融、偕同发展的过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者协调起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首先,要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的二元体制性障碍,让进城农民工在住房、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待遇。其次,要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网络,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使农民和城镇居民同等享受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另外,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还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高端高效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总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H. 请详细分析一下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将带来哪些影响

对经济来说:拉动内需,解决就业。对社会来说:减少城乡差异,加快城乡结合,解决社会财富不均,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I. 如何理解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逻辑,会不会造成更多

1,城镇化能够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人口的减少可以使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机械化节省劳力的同时提高粮食产量。
2,城镇化可以使更多的人口融入工业和市场,未来30年内只要中国的城市化能提高25%,那么就有大约3亿的人口转为市民,那么将会提高经济容量200万亿左右(发改委的说的)。
3,只有城镇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才能够提高并赶上城市居民,可以减少贫富差距。

J. 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1,城镇化能够抄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袭人口的减少可以使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机械化节省劳力的同时提高粮食产量。
2,城镇化可以使更多的人口融入工业和市场,未来30年内只要中国的城市化能提高25%,那么就有大约3亿的人口转为市民,那么将会提高经济容量200万亿左右(发改委的说的)。
3,只有城镇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才能够提高并赶上城市居民,可以减少贫富差距。

阅读全文

与城镇化对经济的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