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开发 > 怎么更好的恢复我国经济发展

怎么更好的恢复我国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5 01:33:38

⑴ 自一年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主要是因为什么

1、南移历程:江南经济原先比北方落后,后来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其经历了“初步开发——开始赶上——继续发展——超过北方”这样一个过程。
(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

⑵ 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

二战后,日本对整个社会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政治上,解散了日本 军队,建立民主政治,实行法制;经济上,解散财阀,有效地控制垄断,分散股份,分割大企业;实行土地改革,基本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在经济生活中,政府进了行有效的干预。可以说,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 “奇迹”,有其客观因素,但政府的经济行为在主观因素中也起了重要作用。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制定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政府的经济计划主要是预测未来、通报情况、协调关系,引导企业更好发展,而不是具体操作和发号施令。日本产业政策的形成、发展和成功的关键是日本存在一个 “官民协调体制”,或称之为 “政府与产业协调”的经济体制。战后日本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5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建立自主产业体系。为实现这个 目标,一方面统制进口和限制对内直接投资,实行产业保护政策;另一方面在财政金融和产业组织政策等方面,采取必要手段,对产业进行培育和扶植。这些政策在 50 年代后期获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产业自主,国民经济开始高速 增长。 第二阶段是 6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在现有产业结构重新工业化的 同时,逐步实施外贸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建立与国际相适应的产业体制。在这期间,日本实现了完全就业和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工业化,增强了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扶植产业的政策已经过时。另外,随着企业大型化,还 出现了环境污染和垄断企业支配市场等弊端。因此产业政策必须有一个大的调整。 第三阶段是 7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加强竞争,反对垄断,保护环境。伴随着石油危机而来的国际间产业调整,日本又进行了新的产业调整。70 年代初对四大公害的批判,使自然环境服从产业发展的政策转向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的产业政策。 1977 年 《禁止垄断法》的修改,加强了对垄断企业的限制,并使其成为产业政策的中心。 第四阶段是 80 年代,产业政策的目标是,转变经营轨道,扩大内需,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随着贸易摩擦加剧,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产业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实现以国际协调为目标的产业调整,日本政府正力求几十年来的经济运行轨道的转变,从出口主导型产业体系转变为扩大内需型产业体系。同时提出 “技术立国”的口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战后日本经济从 1956 年开始起飞,经济增长率持续多年达到 10 %左右,而工业增长率高居 15 %左右。 1956 年,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当时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大约有 240 亿美元,是美国的 1/15 ,德国的 1/2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70 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列第 35 位。在日本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按美元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看,大致是在 1966 年超过英国, 1968 年超过法国和西德,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到 80年代后期,已与美国并驾齐驱,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强国。当今世界,到处是日本产品的入侵,日本产品以其质量过硬,款式新、技术高、价格便 宜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市场。其汽车、机电产品、高性能电子 计算机等领导着国际新潮流。 日本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有哪些值得我国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走的是一条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是发达国家所未经历过的,让我们更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健全法规体系 循环经济作为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一个可靠的支撑系统?法律因其自身固有的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可以对循环经济进行观念表达?价值判断和行为规范?日本是全世界制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的先行者,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日本在发展循环经济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制定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更是从法制上确定了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 中国已制定了一些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如《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但是,当前中国环保法律仍然是基于末端治理或分段治理,过分强调污染发生后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如在单个企业的循环经济方面,关于废弃条件的设置?强制回收的建立?回收和回用率的确定?经济刺激机制的系统化和可操作化?循环信息的公开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立法规制?中国必须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利用其强制性来督促企业和民众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行为? (二)完善政策机制中国已经实行的环保经济政策有排污收费制度

⑶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发

纵观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我们可以意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亟待解决。
这是因为:
第一,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我国既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为靠便宜发展经济。我国的资源环境便宜,劳动力丰富便宜。资源环境便宜说明我们环境资源的成本低,成本低即意味着污染大。劳动力便宜,意味着工人的工资低,那么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被扼杀,工人的购买能力就下降,那么国内需求就不足,经济增长就缓慢。此外,我国的产业链处于低端状态,我们的工业只管加工、制造而没有创意、设计、营销等环节。很多知名品牌都在中国生产,不仅在中国消耗资源,还把污染留在中国,不仅赚的钱少,还留下许多环境问题。还有过度依赖外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与外国的经济贸易,许多投资者都看好国外投资,往往而忽略了国内的市场。我国是人口大国,消费需要理应很大,但是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需而忽略内需。
第二,国际格局发生变化。随着周期性的国际经济危机地不断发生,国际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一个一体化的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其中有一些大国经济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国家的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例如2008年的经济危机,美国要恢复实体经济,加强出口,此时中国要灵活地改变出口的产品。否则中国的出口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
第三,我国经济进入到追求质量而不只是追求速度、规模的阶段。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一直以发展速度经济和规模经济为主,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那样带来的只有微弱的经济成效和巨大的环境污染。
第四,我国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轨道的需要。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我国政府意识到发展创新型经济的重要性,要主要依靠本国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
第五,我国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纵所周知,自我国发展工业以来,一直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极度缓慢。作为正确的经济发展结构应该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实质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根据十七大的精神指示,在当前和今后的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3054369" });
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那么我们具体怎么做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资源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得到合理的配置。正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为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性行业的发展,增强大三产业所占的比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第三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仅有40%,而第三产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有33%,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占70%~8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造成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容量大的优势得不到发挥。在当代经济模式中,知识经济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如美国的硅谷。所以,我们还应该发展以知识为内涵的知识经济,国家应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知识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展现代服务业,但要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要创造条件。此外,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要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需要坚持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坚持不懈地实施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现代化的同时,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消费人群庞大,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大部分居民处于保守状态,把钱存在银行而不大愿意拿出来消费,所以我国内需不足。此外,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所以农民群体也是主要的消费者。国家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才能提高消费水平。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要刺激居民消费,拉动扩大内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要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进口依赖程度已经超过40%。而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环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节能减排不仅是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等科学发展的全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两个大问题:一是贫富差距大,二是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高。在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是越来越小,二是越来越悬殊。贫者越穷,富者愈富!此外行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所以国家要采取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策,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对高收入者收取高税收,取缔非法收入等。我国的财政收入要一直占GDP比重绝大部分,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因此,国家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变收入分配格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改革科研体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一次把自主创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应该把握住机会进行创新。改变传统的闭塞落后的教学方式,完善教育体制,积极倡导鼓励创新,设置创新科研项目,提高我国整体的创新能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智慧支持。

⑷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原因对我国发展经济有何借鉴意义

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着手恢复和重建国家经济。50~70年代,西欧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虽是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但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5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很快。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三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战后初期科学技术落后二三十年,为尽快缩小差距,日本政府采用了“吸收性技术革新”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再加以模仿、消化与创新,从而走出一条“引进、改良、吸收与创新”的新路子。在日本人的经营思想中,没有“日本”这一概念,它的产品是面向世界的,引进观念也没有国界的分别,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引进。正是这种大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带来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

⑸ 2010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 (一)外部条件分析 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在各国开出的“强力药方”作用下,全球经济出现大病初愈迹象。美国经济在经历了前几个季度的衰退后初露增长曙光。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 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很大的潜力:首先,农村消费市场将会迅速启动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信心增加,有利于刺激本轮消费升级。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增收困难情况下,同时受未来支出和消费习惯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国消费增长难以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 我国的国内投资增长具备一定的潜力,主要表现在:就业压力和改善现状的迫切愿望,形成了高涨的投资热情;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变化,为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巨大的国民总储蓄和国外投资,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经济增长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投资拉动,政府投资增速比民间投资增速要快得多。实现经济明显复苏的关键还是要带动民间的投资。 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首先,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上升,美元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难以根本改变,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和巨大的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有所上升,不利于中国出口回升。其次,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中国未来要想重现出口20%、30%及以上的持续高速增长局面已不太现实。 4、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一方面,工业经济增速发展条件充足: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公司治理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消费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投资较快增长的态势将增大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这一中国经济的顽疾。前几年出口的指数型增长,吸收了我国不断产生的过剩产能。 5、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 2010年我国面临的财政和金融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和良好。首先,财政实力和外汇储备实力逐渐增强。近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出现快速增长趋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其次,我国的外债偿债率,负债率等各项指标均持续回落。再者,金融监管体系在稳健提高。但也要看到,2010年全国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压力,都将逐步增强。 ◆2010年中国经济走势预测 2010年总需求的变化将呈温和走高的趋势,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外贸出口的状况将发生比较明显的转变。在此背景下,2010年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平稳上升的趋势。 1、投资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其一,新开工项目增速达81.1%,显示未来仍有大量在建投资项目支撑较快的投资增速;其二,2009年中央政府安排新增的财政投资4875亿元之中仍有2000亿元左右尚未投入使用,政府投资空间较大;其三,随着外需可能逐渐恢复,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奏效,民间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 2、消费增速会进一步加快 2010年,随着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政府公共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中西部消费潜力的释放,以及其它推动消费的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更有力的推动作用。 3、出口有望转负为正 从目前情况分析,2010年世界经济有望出现缓慢复苏,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总体趋于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随着各国稳定金融市场的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市场风险降低,增强了金融机构放贷的信心。 4、严重通胀不会出现 面对2009年的天量货币供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等因素,“2010年必定通胀”是极富市场感召力的一种观点。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通货膨胀的生成可能源于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使用,向市场注入了过多的流动性,也可能源于商业银行扩大信贷供给,在货币乘数的放大效应下,导致了货币扩张。但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通货膨胀的生成不仅仅导源于以上两个原因,外部因素推动也是一个重要导因。基于国内和全球过剩产能的存在和总需求的不足,我们认为,2010年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5、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延续,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抓手 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2010年的支出结构将会更加优化,对于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会加大投入。2010年货币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0年将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发挥好货币政策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预计2010年GDP增长将达到9%左右;2009年1—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达到33.1%的水平,2010年的投资增长速度仍将延续;从消费增长率来看,2009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18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年将保持16%的水平,2010年的消费增长率将是温和上升趋势;进口增长率在2009年1—9月累计同比负20.4%,出口增长率负21.3%,但自8月份进出口已出现收窄趋势,2010年外贸情况会有所改善。

⑹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有效措施结果怎样

分三个阶段
1、限制利用阶段(一千九百四十九——1952)。从1949年建国到1952是我国认识和处理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党和政府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识成果的基础上,对非公有制经济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分析判断,采取了正确的政策。
早在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就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在这一纲领的指导下,随着解放战争的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没收和接管了属于国民党国家垄断资本的金融和工商企业,从而构成了新中国最初的国有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向建立国营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型经济体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大经济纲领实现之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主要由五种成分组成。在五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在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实施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合作、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政策,达到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国家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扶持合作经济、鼓励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国营经济,政府在接管官僚资本的过程中,由于贯彻“原职、原薪、原制度”的政策,较好地调动了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实行民主改革,使国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对于私营经济,一方面实行以“节制资本、统制贸易和加强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政策,通过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诸方面对私营经济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予以限制;另一方面,国家通过调整工商业,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市场流通,并且扩大了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收购,从而使私营经济获得了正常利润,能够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2、根本改造阶段(1953——1956)。从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酝酿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地位降低。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我党经过充分酝酿,于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核心是“一化三改造”。从1953年开始,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良”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经历了统购统销、加工订货、公私合营等阶段。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合作的道路。个体农业的改造经过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个体手工业经过了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合作工厂三个阶段。到1956腊尾,“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社的轨道;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数的87.8%;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已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
当时我党认为,总路线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度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即把当时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阶段变为公有制经济占主体阶段,从而使我国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民收入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2%,合作经济由1.5%上升为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为7.3%,以上三种经济成分之和由原来的21.3%上升为92.9% ,而和私营经济则分别由原来的71.8%和6.9%下降到7.1%和0.1% 。在工业总产值中,社会主义工业占67.5%,国家工业占32.5%,资本主义工业接近于零;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占68.3%,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和由原来的小私商组织的合作化商业占27.5%,私营商业只占4.2%”[5]。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果,不仅是由于在这一阶段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从限制到消灭的政策,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某些论断进行简单教条的和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实际。
3、取缔消灭阶段(1957以后)。我国对个体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积极探索,返回正确道路到完全陷入迷雾的过程。
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956年底认识到发展个体经济重要性,于是在翌年初对个体经济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再探讨,提出了利用个体经济形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一系列正确思想:提出了长期保留个体经济独立经营的主张;针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个体工商户出现的新情况,提出了调整所有制结构的新思路;提出工商业者不是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笔财富的观点。但是这些并未根本上突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认识框架,也未制定具体的政策加以巩固,仍然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完全公有制当作我国现实目标去追求。对个体经济在我国的积极作用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不牢固,因此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相反,1958年之后,由于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党内经济建设方面急躁冒进思想的发展和政治上“左”倾观念深化,经济体制的变动服从于“大跃进”的需要,服从于提前建设社会主义、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口号的需要,对“三大改造”后剩下的个体工商业者采取了更加严厉的限制和改造措施:一是组织入社,对个体手工业户,除极个别的特种工艺手工业户外,都要组织加入手工业合作社;二是把集体工商业并入或转入国营企业。1958至1959年,绝大部分的集体工商业都已经转为国营,留下的少量合作店、合作组也基本上只保留了形式,实际上都归对口国营企业统一核算。

⑺ 中国古代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没有看书 随便答几句
谈到中国古代经济的恢复,那就说明恢复前有破坏。
那么破坏的原因大致都有二种,一是外族的侵略,如五胡乱华,蒙满入关。还有可能就是统治阶级内部问题所导致的战乱,而其中大多又都伴随着农民起义。前者所引发的经济破坏,都会随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由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的的落后性,必须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和接受中原文化,并建立仿效中原的政治制度,这样农耕经济可以很快的恢复和发展,毕竟农耕经济是最适合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比如满清是马背上的天下,但是不能马背上治天下,虽入关后完全继承了中原的典章制度,并有所发挥,满人重视科举,而且满人的大部分皇帝都是勤政的,甚至比明朝的汉人皇帝更加勤勉。如果是农民起义造成的经济破坏,一般起义平息后,统治者都会吸取教训,采取一些缓解农民负担的政策,这样可以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就是说是农民起义的打击促使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所以经济会在一段时间的恢复并有所发展。
至于你说的世界现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原因,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特性,不好一概回答,而且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有很大区别。但大部分国家的共性就是,完善了经济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应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无序性。其次就是各国都重视科技的作用,还有就是美国为了推行其霸权政策,对一些国家的援助。
回答的很概括,有不少漏洞,不知道对您又没有帮助。

⑻ 1949年—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4分)扼要指出上述措

(1)主要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深化土改,发展农业生产,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性;精兵简政,工矿业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4分)
(2)共同特点:围绕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的目标而展开,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举;有区别、有步骤。注意政策和策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3分)
(3)基本原因:经济的极端落后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工作重心转移,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央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政治经济体制,起了强有力的领导作用;人民政府针对我国经济成分复杂的特点,实事求是,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为经济建设服务。(3分)

⑼ 1. 简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广告发展的表现。(请求广大各路好人知道答案的,来救命下,万分感激啊啊啊啊)

告所占版面比例很高
4、广告策划新颖别致
5、广告设计注重创意,图文并茂
6、广告编排不断创新
7、广告成为报社生存的血液
8、广告经营讲究策略
9、广告管理趋于规范

⑽ 建国初,我国国民经济是怎样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的

经济恢复活动和三大改造。

与怎么更好的恢复我国经济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
© Arrange www.ahjjxxzx.com 2010-2020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