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经济学类的发展前景好吗
经济学毕业生可以在政策研究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济理论政策方面理论性较强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在金融机构和企业,例如银行、证券公司等,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实践性较强的工作。
❷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怎么样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到十年,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今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十五”计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阐述了国家战略意图,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展示了新世纪初中国发展的美好前景。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这是“十五”计划的主题。发展是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过去两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最发达的经济体,经济总量长期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强。十九世纪初,由于中国闭关自守,外强入侵,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经济一落千丈,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才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只有快速发展,才能逐步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十五”期间,我们有条件实现年均增长7%。按照这个速度,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9400元。这将为到2010年使GDP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
在新世纪要实现新发展,必须采取新思路,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二是地区结构,三是城乡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是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突出问题。我们将针对农业生产率低下,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第一产业,按照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畜牧水产品,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第二产业,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第三产业,重点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展领域,提高水平。
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0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33%提高到36%,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16%降到13%。在结构调整中,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长远发展创造条件。公路方面,继续保持较大的建设规模。重点建设贯通全国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完善西部地区公路和省际高等级公路网。5年内,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0万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万公里。铁路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建设和改造“八纵八横”铁路主通道和西部铁路网。计划建设7000公里新线,4000公里复线。到200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增加到7.5万公里。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正在建设,还将开工建设北京到上海的高速铁路。电力方面,计划新建一批水电站,坑口火电站和核电工程,新开工电站规模7700万千瓦。以实现全国联网为目标,建设骨干输电线路6万公里。以改善农村电网的输电能力为目标,建设低压输电线路13万公里。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方面,计划新增加石油开采能力9500万吨,天然气开采能力370亿立方米。新建或扩建400万吨的乙烯生产规模,同时增加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的生产能力。
地区结构不合理,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成为我们新时期必须抓紧解决的重大课题。目前西部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西部地区人均GDP约500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0多美元。因此,我们要加快西部开发,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是加快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镇化水平低,城乡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6%,城镇化水平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也是造成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推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城镇化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适应全球科技革命的要求,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十五”期间,中国将努力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积极推进高技术研究,重点攻克高速宽带网、高性能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生物芯片、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特种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技术,以及先进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我们已充分认识到在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特别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面积增加,近岸海域水质有所恶化,不少城市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将认真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土地、森林、草原、海洋和矿产资源,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到2005年,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16.5%提高到18%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环境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创造优美的环境。
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实行股份制。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鼓励和引导私营、个体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开放市场,坚决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积极推进电力、通信、铁路、民航等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融入世界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对我们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到,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会有一段艰苦历程。但我相信,通过积极准备和有效工作,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未来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按照入世承诺,加快相关管理体制的调整,进一步熟悉和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及要求。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努力实现大宗产品和重要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扩大开放领域和地域,有步骤地推进金融、保险、电信、贸易、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开放。我们要继续改善投资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权益。积极吸收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西部大开发。女士们、先生们: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巨大的市场、开放的政策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将给世界各国的企业家创造无限商机。我们热忱欢迎各国朋友抓住机遇,来华投资,创业发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个更加开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将为世界及亚太地区的繁荣和稳定做出新的贡献。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21世纪更加美好的未来。
还有重要问题,中央不管甘肃,甘肃不管庆阳,使所在庆阳的长庆油田被陕西人搞去,八家咀砂矿被陕北人弄去,庆阳的领导为了钱出卖庆阳人民。
❸ 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中国经济发展是非常稳定的。往下是各个方向都有的。
❹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但质量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显著,从以发展速度向突出发展质量的转变。
❺ 当今经济学发展前景
经济学 (经济学科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学研究和应用受到国家和民众的关注越来越高,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经济学家给出定义: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日常中经济问题主要分为两点:
1.研究人预期在不同的选择下“将会怎样”;
2.探讨人在选择下“该要怎样”。
前者称为“实证经济学”,后者称为“规范经济学”,而日常在学校教授的经济学课程属于“实证经济学”。
❻ 经济学类的发展前景好吗
在中国农业目前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几个行业之一.
主要是因为中国目前农业生产方式单一,还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所以发展潜力很大.
但是风险也很大.关键是看自己怎么操作.
❼ 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现状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也是研究和部署未来地质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33.54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依靠自己力量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7175元,实际增长50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153元,实际增长38.5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3597万人,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得到根本改变。
我国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城市化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详见图13。
图13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数量的变化情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城市化的起步和健康发展时期。到1957年末,中国城市增加到176个,城市化水平上升到15.4%。
第二阶段(1958~1978年):城市化不稳定发展时期。在这13年间,城市只增加25个,城市化水平在17.3%上下徘徊。
第三阶段(1979~1999年):城市化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个数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99年的666个,新增城市473个。1979年城市化率是18.96%,1999年为34.78%,提高了15.8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9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2000~2009年):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全国城市数量稳定在655个左右,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城市化速度从36.2%提高到45.7%,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
二、我国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前景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既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也是预测我国中长期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预测我国中长期发展趋势,国内外不少研究单位做了大量工作。大多数的预测采取情景分析方法,也就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得出相应的预测结果。严格地说,准确预测,特别是短期预测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预测成功的案例迄今为止并不多。本项研究我们并不进行专门预测,因为缺乏数据基础和必要的预测模型,仅引用国内的一些预测成果,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我国未来的人口。关于我国人口的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国内外预测很多,不少预测认为我国的人口峰值为15亿,也有认为会达到15亿以上;人口峰值出现在2030年,也有认为在2030年以后。由于机械增长,到2050年中国人口才会稳定并逐步下降。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成果,2010年我国人口为13.6亿,2020年为14.7人。根据联合国经济及社会事务部人口司预测,中国人口峰值出现在2033年,届时的人口数量约为14.6亿。也就是说,那时中国人口不会超过15亿。这一结果与我国不少预测的结果相近。还有预测认为,我国人口在2050年后才开始下降。
关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按2004年不变价格计,2010年GDP将超过2.6万亿美元,人均1900美元左右(2000年价);2020年将超过5万亿美元,人均3500美元左右。未来15年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重化工业仍占主导地位;2010年和202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分别为14:54:32和12:48:40。从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进程处于中期阶段的特征可持续到2020年。
关于城镇化水平。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30%后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达到60%后进入平缓发展阶段。1996年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化率每年以1.43~1.44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是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5.7倍,2008年达到45.7%(表3)。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前期,在2020年前都将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和2020年,城市化水平分别为46%和55%;也有认为2010年将达到49%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的比例达到60%。
表3 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水平预测
2008年3月25日,麦肯锡公司发布《迎接中国10亿城市大军》报告。该报告称,按现有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城市人口将于2025年达到9.26亿,66%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30年将突破10亿。中国城市在未来经济中将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该报告称,中国城市化规模和步伐有望继续保持前所未有的速度。到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8个城市,将成为人口超过1000万的巨型城市。移民将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化的动力,在2005年至2025年70%的城市人口增长将由流动人口构成。到2025年,在中国新增3.5亿以上城市人口中,流动人口将超过2.4亿。
三、我国区域发展特征与演变趋势
(一)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1.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加快,但经济活动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没有改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呈现逐年加快的态势。自1999年以来,西部地区GDP增长率连续7年逐年加快,从7.3%提高到2006年的13.2%;同期,中部地区由7.9%提高到13.1%,东北地区则由7.9%提高到13.5%。从横向比较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要低于东部地区,继续呈现东部地区高速增长,而其他地区增长相对较慢的不平衡格局,但增速差距缩小。1980~199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中西部地区为8.8%,东北地区为8.1%。1991年后,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加快,东部与其他地区增长率的差距开始加剧扩大。1991~1998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14.7%,中部地区为12.0%,而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只有10.4%和9.5%。1999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增速差距缩小。1999~2006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12.2%,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则保持在10.5%~10.7%,三个地区的增长速度十分接近。
表4 我国各地区GDP增长率的变化
续表
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加快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国家政策的支持。为鼓励沿海企业西进,2007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东西互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意见》;商务部实施了“万商西进工程”,鼓励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转移,鼓励沿海企业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二是沿海要素成本的上涨。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大规模集聚,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各种成本要素成本大幅度提升,土地和能源供应紧张,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趋于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纷纷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由此导致一些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纷纷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三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效益提高。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投资环境尤其是硬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投资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投资贡献率平均为13.7%,比东部地区高1.1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利用率平均为11.3%,远高于东部地区的6.2%。可以预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今后沿海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向这些地区推进的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并没有改变经济活动向东部沿海转移和高度集中的态势。1980~2006年,东部地区实现GDP占全国的比重由43.6%提高到55.7%,提高了12.1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所占比重由13.7%下降到8.5%,减少了5.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所占比重由22.3%下降到18.7%,减少了3.3个百分点。这说明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中国的经济活动仍在向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转移和高度集中。这种集中化趋势是中国经济市场转型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和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向东部地区的集中趋势。
2.四大区域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但呈现两大变化趋势
四大区域产业布局各有侧重。东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部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90%以上,而中西部地区比重较大的则是资源加工型产业,如烟草加工、金属冶炼、炼焦业、麻纺织业、盐加工业等。此外,中部地区在运输设备制造业,西部地区在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等方面占有较大比重;东北地区主要是装备制造业优势较为明显。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布局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基础原材料工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聚。作为基础产业的钢铁、石油及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等对矿产资源依赖程度很高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前的40年间形成了原有的布局,其影响因素是资源产地、交通条件、水源条件等。现在影响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发生了改变。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进步,人才和管理以及反映进入国际经济循环难易程度的区位等,成为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我国许多产业的布局发生较大尺度的转移。在基础产业中,钢铁、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以及装备工业中的机械制造业(特别是电气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制造业等,由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引进外资及体制上的创新等,在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等地建设了若干大中型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改变原有的布局。西部发展这些产业虽具有资源的基础,但由于资源以外的因素起了更重要的作用,致使这些产业的重点向东部地区转移。
能源工业特别是电力工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由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电力消费需求增长很快,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区、山东半岛等主要依靠本地或附近区域建设了一批火电站,在珠江三角洲还建设了为数众多的燃油小电站。随着上述城市集聚区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改变其能源消费结构成为国家和地区重要的能源政策。因此,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特别是水电资源、煤炭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实现电能和天然气在全国跨大区输送。近年来,二滩水电站等已投入运行。同时加快了广西红水河流域、贵州南盘江流域、云南澜沧江流域及金沙江支流的水电开发。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其中西部地区将占到70%左右(不包括红水河和三峡)。为了扩大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资源的开发,国家加大了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塔里木、青海柴达木和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形成了一系列的能源生产地带。与此同时,贵州至广东直流输电、交流输变电等大型超高压输变电线路建成或在建。
(二)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倾斜式赶超战略(与传统的既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又要全面超英赶美的发展战略相对而言)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实施所谓“弓箭”形或“T”形空间布局战略,即以沿海地区和长江干流地区为重点的地区倾斜发展战略;随后发展为所谓的“丌”形空间布局战略,即在“T”形布局框架的基础上,将陇海线沿线地区作为另一条重点开发轴线,形成“丌”形空间开发结构。
根据三大地带的“梯度”开发理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要求,考虑到我国人口和城镇布局的基本特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区域经济总体布局的主干框架将朝着“一带、七轴、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全国区域空间布局以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组织区域经济活动,以点带轴、以轴促面,形成以城镇轴带和多中心为骨架,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一带”指沿海城镇带;“七轴”指京呼包银、陇海兰新、长江沿线、沪瑞四条东西向轴带和京广(部分京九)、哈大、北部湾三条南北向轴带;“多中心”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都市连绵区和武汉、成渝、辽中、关中、山东半岛、郑州、长株潭、海峡西岸城镇群,以及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南宁等多个边境重要城市。
(三)区域人口分布与城镇化发展
1.人口向东部地区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口比重下降
2000~2005年,我国各地区人口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体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最快。如表5,2000年东部沿海人口总量为44231万人,而到2005年已增长到46388万人,人口年均增长率达9.6‰,分别比同期的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高6.1,2.8和4.5个千分点。与此同时,5年来,各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只有东部沿海有所增加,从2000年的35.60%上升到2005年的36.15%;而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全部下降,分别下降了0.41,0.09和0.06个百分点。
表5 2000年和2005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比较
2.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新兴地区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加快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西部的新兴地区城镇化和人口集聚速度在加快。随着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人口流动的目的地不再局限于东部地区,而是扩大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新兴地区。而且,东部沿海地区在经过20年的发展后,产业结构开始调整,东部沿海的企业也为了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寻找更多的商机,有些劳动力转移逐渐转向中西部的新兴地区。如云南、新疆外来人口数都超过了100万人,基本集聚在新兴城市。除四川、贵州、重庆转移到云南的劳动力比较多外,还有来自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新疆同样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入。随着中西部经济崛起,还有加入WTO后发展边境贸易,位于边境贸易城市的流动人口也将越来越多。
3.四大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但东北地区城镇化速度相对缓慢
2000年以来,我国四大区域的城镇化均以较高的速度推进。2005年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已分别达52%和56.5%。2000~2005年,中部地区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城镇化进程推进最快的地区,东北地区相对较慢。从增长速度来看,2000~200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速度达1.45个百分点,分别比东、西部高0.1个、0.22个百分点,比东北地区高出0.47个百分点。但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还相对较低,2005年分别为37.6%和34.9%,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推进的空间还很大。
表6 2000年和2005年我国四大区域城镇化水平比较单位:%
❽ 如何看待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
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王见定 李颖伯
{摘要}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变量是以标量的形式出现的。本文提出:经济变量实质上是一种矢量。但又不同于物理学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规律。资源的有效配置其实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一种形式。本文以一些实例对经济矢量合成的法则进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这一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意义。(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一个5吨的混恁土构件;一个缸的发动机、一个底盘、一个车身构成一辆轿车;一个显像管、一个复杂的线路和一个壳体构成一个精美的电视机;一个美容师半个小时的劳务加上对各种美容美发器械及化妆品的使用,产生了一个时髦的发型;一位外科大夫4个小时的手术以及四个同事的合作、医疗器械和各种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个心脏手术....这些都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吨和1吨盘钢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变量,像这样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经济变量,我们定义为经济矢量。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了一个5吨的混凝土构件,可以看成两种经济矢量的合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构件的用途决定的,而且这种比例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现在有5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也只能构成5吨的混凝土构件,多生产的1吨混凝土在这一组合中是无用的。这就是经济矢量的合成法则。这个法则对于不同的经济矢量之间是不同的。这种经经济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个经济矢量中进行。例如一个发动机、二个车身、二个底盘也只能构成一辆轿车,其中的一个车身、一个底盘是多余的。以上例子已说明了经济矢量概念是客观的,也说明经济矢量是按一定法则合成而产生社会的综合效益。这种法则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取决于合成商品和劳务的质量要求,也取决于届时的生产水平。
通常,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见到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实际上也可看成是一种经济矢量合成的实例,有效的含义就在于不进行多余的生产。当然一种商品和劳务是否是有效的,还取决于价格和周围的环境。例如:一辆奔驰轿车,就它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设施都是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万美元的价格,相对一般市民来说,就不能说是完全有效的。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却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环境而言,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美国、西欧它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而在那些经济正处在发展中乃至落后的地区,它就不能算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国家,不管它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着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不同程度的无效开发和无效配置,将造成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经济危机。
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实质而言,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国进行的下岗再就业工程实质上就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某些地区、某企业、某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某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认为,当这种有效配置的覆盖面达到50%的时候,由于经济活动的惯性,全国经济将出现全面好转,展示强大的生命力。就一个地区而言,整个经济活动达到80%的有效将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发达国家美国也至少有20%的无效生产,它需要通过调整,甚至破产来达到有效。
参考文献
{1}Samueclson and 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
{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 Hall,Canada,1980.
{3}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译本,三联书店,1957.
{4}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0.
{5}罗宾逊、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中译本,商务印书店,1982.
{6}高鸿业、吴易乙:《现代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7}王见定:《国民经济行业排列的有序化与经济矢量》,第51届国际统计大会论文集,土耳其,1997.
{8}王见定、李颖伯:《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国际社会和经济发展大会论文集,墨西哥,1998.
{9}王见定:《社会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统一》,前沿科学,2008年第二期,北京,2008.
❾ 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前景会是怎样的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经历1978~1984年、1985~1987年、1988~1992年、1993至今的四个周期波动。与改革前相比,中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拉长了,峰位、谷位落差降低了。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由过去追求高速度逐步转向兼顾发展与稳定、兼顾速度与效益、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个建立,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作用增强,使经济运行摆脱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恶性循环。1996年、1997年软着陆的成功,使中国在1997年5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站稳脚跟。 ——产业结构有所改善 产业结构严重脱离需求结构的畸形状态得到很大改善,长期困扰计划经济国家的商品数量“短缺”现象基本消除,能源、交通运输与邮电通讯、重要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瓶颈产业制约经济增长的现象得以缓解。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比较协调。接从业人员,三个产业的比例1985年为62.4:20.8:16.8;1998年改变为49.8:23.5:26.7。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985年为28.4:43.1:28.5;1998年改变为18.0:49.2:32.8,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有了初步的改善。 ——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有一定提高 据1995年工业普查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厂的工业生产设备已占设备总量的90.5%;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和日内先进水平的分别达到26.l%和27.7%,比1985年提高了13.2和5.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和0.59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高。根据我们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方法的测算结果,1953~1977年期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值:1978~1995年,生产率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已上升到39.85%,仅次于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46.84%)。 截止到1998年底,中国国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2091.4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在校中学生588人,小学生118人;大学生27.3人。中国的巨大人口,通过发展教育将成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作用增强 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已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正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从1988年开始,中国开始了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1990年代生产要素市场化速度有所加快。在1980年代,生产要素市场化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并以实物资本的形态进行。进入1990年代,土地、资金开始急速进入市场,推动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超常发展。这表明大量生产要素脱离了计划轨道,各经济主体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对中国经济运行方式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计划、投资、财政、金融、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初步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正在形成 改革开放前公有经济一统天下,国有经济在第二产业和多数第三产业中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状况已被打破。1998年我国按工业总产值划分的经济结构是国有工业占28.5%,集体工业占38.3%,城乡个体工业占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私营、中外合资等)占19.9%。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199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239.3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15.7倍(其中出口为18.8倍),从1978年排在世界第32位跃升到第11位,表明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已由1980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92%,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5%上升到33%以上。表明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有所提高。 实际利用外资数额不断增加,1996~1998年三年分别达到548.04亿美元、644.08亿美元利585.57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均在400亿美元以上。 ——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对过剩 在20世纪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经济基本是在短缺中运行的。进入1990年代以来,一般工业品出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中国经济发展走出资源约束的商品短缺时代,进入需求约束和市场制约的新阶段。目前,不仅一般工农业产品,而且生产资料都已初步形成了买方市场。1998年下半年国内贸易部统计范围内的601种商品无一种是供不应求,半数以上的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绝大多数农产品也供大于求,许多商品库存积压有增无减。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机制明显强化。自1993年以来,经济增长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14.2%的高峰降至1999年的7.1%,平均每年下降0.91个百分点。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由供给转向需求。在短缺经济时代,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供给能力尤其是“瓶颈”产业供给能力的提高;在买方市场态势下,扩大投资不一定能够带动消费增长,企业投资只有与市场需求协调时才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脱离市场需求的投资增加只会产生更大的浪费。同时,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空间展开了更激烈的竞争,中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竞争的时代,生产和效益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发展中存在众多的困难与问题 总的看,在中国步入21世纪时,全国经济已进入全面、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在取得巨大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集中表现为明显的、多侧面的二元现象: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运行,但旧体制仍然在许多领域起作用,新旧体制双轨运行并存,转轨缓慢,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巨大困滩;经济高速增长与低效率、低质量并存,经济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规模经济效益差;在国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相当部分的国产商品生产能力过剩,销售困难与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并存,国产名牌不断消失,一些“民族工业”被外资打压兼并,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出口高速增长与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占主导地位并存,高档名牌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内市场占有率日益下降: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奔向富裕与中西部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并存,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日益拉大;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与全社会的失业率上升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速度加快与困难加大并存,这将使得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增加的趋势;少数人暴富与相当部分的城乡贫困人口并存,社会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工农业产品积压,产销率不高与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有效购买力不足并存;经济规模迅速扩大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并存,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与大量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并存。 这些问题都是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精心的操作才能逐步解决。这表明,我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是美好的,但面临的困难也是很大的。 21世纪上半叶(2000~2050年)中国经济长期预测 对2000~205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预测是超长期预测。未来50年不确定的因素很多,我们只能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如不发生世界大战,国内基本保持社会安定等),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预测。这里我们使用了系统动力学、投入产出、经济计量三者相结合的模型,预测中国在2000~2050年间人口、经济增长以及结构变化情况。下面就是预测结果与分析,有关预测模型的情况,将在本文的最后予以说明。 一、人口预测:总量不超过16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预测 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中国的人口数为12.1121亿,占世界总人口57.16亿的1/5。1995年世界的人口增长率为1.5%,中国则为1.0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政府加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指导,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逐步发生了变化,人口出生率有了大幅度下降,从1970年代初的20‰以上降到了目前的10‰左右。在城市和乡镇企业发达的富裕农村,独生子女已经蔚然成风,成为居民的自觉要求。即使在较为贫困的边远地区和农村,群众也已经认识到,少生优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一环,多胎生育大大减少、但是,由于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仍然在1000万以上。实现零增长还需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根据模型预测,中国大约在对世纪的30年代出现人口的零增长,其后为缓慢的负增长。各主要年份的人口数、劳动力数见表2。 表2:主要年份人口数与劳动力预测 年份 人口数 劳动力数 年份 人口数 劳动力数 1995 12.11 6.239 2025 15.50 7.748 2000 12.87 9.239 2030 15.72 7.748 2005 13.60 6.920 2035 15.84 7.703 2010 14.23 7.247 2040 15.85 7.655 2015 14.76 7.498 2045 15.72 7.569 2020 15.18 7.678 2050 15.52 7.437
❿ 共享经济如今发展前景如何
共享经济时代来临,随着出行、短租、医疗等领域多点开花,共享经济正在成为最活跃的创新领域。2016年共享经济企业的融资规模达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0%。知识付费、网络直播、单车共享呈现爆发式增长,迎来“发展元年”。报告认为,发展共享经济是践行“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抓手,预计到2020年,共享经济提供服务者人数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全职参与人员约2000万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共享经济模式的迅速崛起,共享广告迎来发展契机。共享传媒“共享广告”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将线下数以亿计的闲置人流进行增值利用,为流量主和广告主同时创造价值。投呗传媒共享广告平台,拥有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