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现实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危机逐步消失,生产恢复稳定。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因此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2)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3)流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㈡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啊其影响是什么
1918年,正值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们正在同白俄进行激烈的政权争夺,由于战时资源的极度匮乏和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红色政权实行封锁,列宁颁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配额外的粮食进行强制征收。鉴于国内革命战争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的成功经验,苏俄在战争结束后决定这沿用这一制度,此举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甚至引发了一些地方的暴动。由此苏俄引入了更灵活的新经济政策来代替战时共产主义。包括:
废除余粮收集政策,实施实物税。
停止配给制度,允许商品买卖。
放松了贸易限制,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将资金与技术引进俄国。
停止以没收的方式进行资本主义改造,改以租借和租让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
列宁解释道:“我们仍未到进入社会主义的阶段”。这暗示俄国仍是一个初级的农业国家,工业化基础非常薄弱,仍未满足全面社会主义的条件。
在余粮收集政策取消后,农民的不再担心余粮被无偿征集,加之半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并超过了革命前水平。当农业迅速发展之时,国有重工业由于政策缺失仍然进展缓慢。为了提高行业收入,工厂开始提高工业产品的销售价格,由此造成的制造业产品的成本提高使农民不得不生产更多的农业产品来购买消费产品。进而农业产品大幅下降而工业产品价格急剧上涨,这就是为众人所知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但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苏俄的工业化。
新经济政策成功地恢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国内革命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破坏。至1928年,俄国的工农业产品产量成功地恢复到了一战前水平(1913年)。
1924年列宁死后,布哈林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斯大林则与布哈林结为同盟,反对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的“超工业化”纲领,由于联合反对派在党内斗争中失败,新经济政策得以维持到1928年。然而在1928年“联合反对派”集团已经被开除出党、而粮食收购危机也已经发生的情况下,矛盾转化为布哈林和斯大林之间的矛盾,对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则首先开始于对粮食问题的争论。布哈林主张安抚农民,进一步提高粮价,向农民提出了著名的“发财吧!”的口号;然而斯大林认为粮食收购问题是“被农村资本主义分子,首先是富农,利用来破坏苏维埃经济政策”[4]的结果,认为提高粮价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必须是消灭富农和实现农业集体化。联共(布)内部的路线分歧最终以党内权力斗争方式解决,斯大林成功战胜了以布哈林和李可夫为首的右倾反对派,确立了个人的最高统治地位,新经济政策随即被斯大林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想要迅速地积累资本进行国家工业化并达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他全面引进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一过渡性政策,并且不为布尔什维克政党中的激进分子所热衷。他们视之为与资本主义的妥协甚至是对共产主义信条的一种背叛,并且对经济起着长期的负面效应,使一些以倒卖粮食的中间商人为代表阶级敌人获利。他们想用一种完全计划的经济模式来代替。列宁曾经就新经济政策说过:“我们退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前进两步。”这也印证了斯大林的五年计划是对列宁遗愿的完成。
㈢ 苏联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的影响有哪些重点需要影响!
(一)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1、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2、农民对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暴动频发。
3、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4、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二)内容:
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替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在工业方面: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
在分配方面: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三)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发展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四)评价: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2)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3)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4)新经济政策受到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㈣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产生的影响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㈤ 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和影响
一)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1、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亟待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2、农民对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暴动频发。
3、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4、新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㈥ 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意思是: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3、其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㈦ 苏联斯大林新经济政策内容是什么给当时的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利弊请都说明一下(高悬赏求解)
(2018·孝感)1920年苏联粮食产量只及一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依据村料判断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2018·黄石)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竞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材料中的“列宁的思路”是指实施新经济政策。
(2017·荆州)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宣言,指出:“现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决议取消余粮征集制,代之以农产品征收实物税。”材料表明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
(2017·荆门)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
(2016·荆门)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为纠正这一“错误”,苏俄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2016·孝感)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黄冈)1921 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新经济政策。
(2010·荆州)列宁说:“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新经济政策。
(2010·十堰)1921年,苏俄在国民经济陷于瘫痪的状态下,果断地在全国实施新经济政策。
㈧ 简述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要简洁)
背景:1921年初,国内战争结束。苏俄取得了胜利,然而它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战争使工业回生产受到严重答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也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不满情绪影响了政治稳定。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根据列宁的报告,决定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内容:实行粮食税,税后余粮由农民自行支配;采取租让制与租赁制等方式,把外国资本与私人资本重新引入国有企业,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允许自由贸易;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
(8)新经济政策的影响扩展阅读:
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㈨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积极的影响
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包括:(1)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版支配。(2)由权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两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3)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国民经济的恢复取得了显著成绩。1925年,农业总产量达到战前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的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