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国内经济面临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社会资金加速“脱实向虚”、各领域金融风险叠加隐患上升、民间活力不足、收入增速放缓抑制消费需求等问题。
经济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仍然存在部分抑制增长的因素;影响甚至是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也较多;外贸进出口仍将低迷;工业品供过于求的状况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价格仍难以持续回升。
2. 2017年中国经济呈现了哪些特征
据报道,日前国家统计局负责人表示,2017年中国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长6.9%,去年前三季度是6.7%,高了0.2个百分点,连续11个季度运行在6.7%-7.0%区间。
今年居民收入跟去年比也有明显变化。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速,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人均收入增速,都是跑赢了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左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企业盈利在增强。
与此同时,新经济新动能加快成长。这些情况都说明,经济在稳定运行的同时,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消费也是在加快升级,在对住房和车消费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现在对体育、文化、休闲、健康等幸福产业的消费快速增长,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健康发展下去!
3. 201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超过预期了吗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可以说,2017年我国经济的最大亮点是转型发展的态势逐渐稳固,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一大步。
201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2000年的4.13倍,提前3年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
4. 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表现如何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中国经济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贡献大,犹如世界经济“压舱石”。201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率超过30%,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1/3依仗中国。
就业稳,“好饭碗”越端越牢。2017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4.1%左右,创下近期低水平。
物价稳,“获得感”越来越强。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了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再次跑赢经济增速。
稳中向好的同时,中国经济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从发展方式看,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而高耗能制造业投资比上年下降1.8%。2017年,全年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7.0%,创5年来新高。
从结构优化看,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从动力转换看,2017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
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时,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
2018会更好。
5. 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2017
2017年,中国经济趋稳向好的态势更加巩固。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经济增速小幅回升至6.9%,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最终消费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产能利用率上升,企业盈利水平提高,质量和效益改善,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性增强。
1、经济运行稳定性增强。
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年增长6.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国际收支继续改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总体上看,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增速、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指标更趋匹配,已逐步调整至与中高速增长潜力相适应的水平。
2、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增强,2017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资本形成高26.7个百分点,比2013-2017年最终消费的平均贡献率高2.6个百分点。
3、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加快,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保持了2015年以来的回升态势,扭转了金融危机后的下行局面。
4、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企业对中高速增长的市场环境适应性增强,盈利能力和利润状况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单位GDP能耗下降3.7%,好于年度目标,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
5、防范金融风险初现成效。
加大监管力度、整治金融乱象、补齐制度短板、去杠杆取得进展,金融“脱实向虚”得到初步扭转。各方面风险防范意识得到强化,“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的市场预期正在改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5)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扩展阅读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7122亿元,GDP总量在2016年站上70万亿元台阶后,首次突破8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增速在经过近7年调整后首次实现回升。
2017年,我国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6. 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好于预期的吗
据报道,在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好于预期。
发展经济要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把握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把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务求改革取得实效;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切实完善民生保障机制。
希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可以保持!
7.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多少
报道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超过预期的6.5%。这是中国实现2011年以回来经济增答速的首次回升。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这同样得益于中国良好的经济表现和杰出的经济贡献,世界银行预计,受油价反弹、全球贸易好转、低利率和低失业率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经济的表现。
8.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多少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6.9%
中国国民经济正在向着稳中向好的方向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增长6.9%,较2016年增速提高0.2个百分点。好于预期。
拓展内容
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发展
产业升级在去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在消费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0.7%。
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消费升级意味着居民收入保持了较好的增速。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去年,百姓投资的热潮已经由楼市转移到了其他行业。而楼市在多层政策调控之下也正在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316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381510亿元,增长6.0%,比上年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
9. 2017年的中国经济有哪些挑战和机遇
中国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可以享受更多低价高质的产品,也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农民从农村向城市转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过程,加入世贸组织会加速这一进程。但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入世意味着机遇和挑战。进口行业会有一些失业人数增加的现象,但是外商投资还会创造一些就业机会。另外,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非国有企业大量产生还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短期的经济困境总会不断出现,入世有助于长远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因为中国土地资源有限,中国农业(尤其是粮食)没有比较优势,所以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农业(如蔬菜瓜果)。…………
10. 2017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稳中有进吗
据报道,日前有媒体评论称,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很提气的“年报”:经济增速一枝独秀,就业目标超额完成,企业景气度多项指标创近5年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年内4次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联合国日前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1/3依仗中国,5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30.2%,超过同期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的总和,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比5年前提高3.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