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统计局是如何分析雄安新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呢
4月17日,据中新网报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7日表示,雄安新区设回立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巨答大推动作用,拓展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下一步,雄安新区建设将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对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包括人才都会产生强劲需求,为很多市场主体提供了许多创业干事机会。
他进一步指出,下一步,随着规划的出台,雄安新区的建设将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对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包括人才都会产生强劲的需求,为很多市场主体提供了许多创业干事的机会。
B. 雄安经济特区还是雄安政治特区,雄安和深圳浦东一样,雄安和其他新区有什么不同点
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区别:
雄安新区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均承担着改革开放的历史使命。深圳特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开放;浦东新区的设立则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着力推进金融发展。雄安新区在改革开放中的角色尽管尚未明确,但从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定位来看,有助于缓解政治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盘根交错,降低寻租的空间,减少纷杂的利益集团带来的改革阻力。从这个角度而言,雄安新区代表的是更为深层次的改革,也是难度相对更高的改革。这也与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是一致的。同时,雄安新区还承担着探索新型城镇化及创新转型的使命。
雄安新区的资源禀赋与深圳特区及浦东新区存在显著区别。在区位优势上,深圳特区主要依赖于毗邻香港的地理优势,承接港台等地的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入;而浦东新区则依赖于长三角的经济腹地以及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雄安新区则主要凭借其临近首都的地理优势,主要依赖于政治资源的再分配。表现在资金来源上,深圳和浦东均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资的流入,而雄安新区则主要依赖国内资金的再配置,吸收国内的富余储蓄和产能。
雄安新区是京津冀战略的点睛之笔,承担着打造国内第三增长极的使命。目前,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圈是国内经济的两大增长极。深圳特区是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通过其自身辐射作用极大地带动了珠三角的经济发展;而浦东新区则是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对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也具有极强的辐射能力。而作为国内三大都市圈之一的京津冀地区,整体发展极不均衡,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助于实现区域资源的均衡配置,并发挥其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将京津冀都市圈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雄安新区的意义:
设立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以促进北部地区的区域和经济发展,并弥合首都与周围的工业农村地区的经济差距。 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C. 请问河北新区雄安的经济影响
各是各的事,不要混为一谈;雄安新区的设立,从长远来看,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长期的利好消息和动力。
D. 从经济文化政治来讲,建立熊安新区的意义
从网上看到了一些:
1.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雄安新区
(1)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设立雄安新区,调整优化京津冀经济布局和空间结构,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设立雄安新区,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大城市”病所带来的各种弊端,统筹京津冀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而作出的重大决断。
(3) 设立雄安新区,缓解人口密集模式,有利于加快转变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有利于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作为一体化战略的第一要义,设立雄安新区,对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5)贯彻落实科学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疏解北京非首付功能,改善京津冀地区的人口分布结构。更好地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发展取得新成效。
E. 雄安高铁直通香港,对雄安新区发展有何意义
雄安直通香港的高铁,只是雄安路网的一部分,它和其它高铁线路一起,加强了雄安新区与外界的联系。雄安处在整个路网的核心。
单就雄安直通香港这条高铁线路来说,为雄安新区发展所带来的发展也是非常巨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铁的开通诚然会带来很多利好和机会,但是,也不能太过指望一条高铁线就可以带来一个区域的经济崛起。经济崛起的背后,有太多复杂的因素,比如天时地利人和、比如历史机遇、比如国际大环境,所以期待可以有,但不要过度拔高。
F. 政策下达雄安崛起,雄安新区到底"雄"在哪
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到底“雄”在哪?它将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变化?又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01.雄安新区为什么比深圳、浦东新区发展速度更快、空间更大?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这个数据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其空间就出来了。深圳特区,面积1991.64平方公里,人口1138万,1980年成立从0起步,37年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浦东新区,面积1210平方公里,人口547.5万,1992年获批,至今25年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未来,雄安新区目标是控制2000平方公里,可见在经济规模上将以赶上深圳为目标。
我们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有“深圳速度”,浦东在获批后发展也非常迅速,但金霸认为,就发展速度而言,雄安新区将会比深圳、浦东都更快。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
一、发展起点不同。
雄安新区起步发展的经济基础远非1980年和1992年可比,1980年中国GDP 4588亿,广东省GDP250亿,深圳市1979年GDP1.79亿;1992年,中国GDP2.7万亿,上海GDP1114亿;2017年中国GDP 将逼近70万亿,河北、北京、天津三地GDP加在一起超过7万亿,雄安新区包含的三个县GDP现在也接近200亿,所以它们发展起点完全不一个概念。
二、依托人口基数不同。
1980年时的深圳是个小渔村,根本没啥人,依托的主要是广东省的5200万人口;1990年时的上海户籍人口加上流动人口也就是1400万左右;但是,雄安新区依托的7400万,北京市2172.9万,天津市1562万,更别说周边还有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河南省了。所以,从人口基数上来说,雄安新区的起点也比前两者高得多得多。
三、人才规模不同。
发展靠什么?归根结底靠人才!现在中国每年毕业大学生六七百万,这都不是1980年代和1990年代深圳和浦东新区时可比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雄安新区只要在政策上处理好,全国将会有大量青年人才涌向雄安新区。
02.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到底“雄”在哪?
毫无疑问,这是国家的一个战略性决策,其意义之重大。在金霸看来,其意义有五重:
一、疏散北京非首都功能区。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大城市病非常严重。由于机会多、发展空间大,虽然入北京户口难,但依然有大量人口涌入北京,2173万(截止到2016年)的总人口,其中流动人口八九百万。北京是如此拥挤,如果不进行调整,大城市病将会越来越严重,长期看将会影响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北京需要将北京的一些非首都功能逐渐向外疏散,开发出人口聚集的经济发展新模式。事实上,之前天津已经承接了一部分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但一个天津远远不够,于是国家开始决策京津冀一体化。也就说,北京准备把一些非首都的人口、资源疏散到河北与北京相邻的地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北京已经太过拥挤,事实上已经是发展空间不够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进行空间拓展,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现在,向河北疏散,那么北京释放出来的一些点作为种子,就能带动河北整个面,从而形成以首都为中心的经济增长面。
二、加速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改革。
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曾形容“全球钢铁产量排名,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这一说法不是段子,而是事实。这个事实说明三点:
一是说明中国在世界炼钢业扮演者最重要角色;二是说明中国某些产业有些过剩;三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
设立雄安新区,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直接转入雄安新区,这意味着河北获得了一个高端经济增长点。想想看,如此已调整,是不是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及供给侧改革都会得到改善?北京给河北带来的创新能力,将加速河北经济的转型升级。河北经济的转型升级,又会带动全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真是一举多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河北有了这一政策,以后发展经济可以横着走了!
三、调整中国区域经济结构。
追溯中国历史,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首都在北方时国家一般就强盛,首都在南方时国家就疲弱。在雅蕊看来,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方面:
1、中国历代北方都被游牧民族骚扰,为了防游牧民族,从秦朝开始修长城一直修到清朝。在这样的背景下,敢将首都设在北方的朝代,一定是朝廷拥有强大的能力从而压制了北方游牧民族。而且,首都设在北方,天子守边,国家会更加警惕,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就不会出现“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荒唐局面。
2、历史上,北方以平原农耕为主,南方非农耕产业及商业更为发达,北方失土则无家难以生存,南方此地不养人自有养人处,换个地方凭手艺、凭生意活得很好,而且相比北方经常遭受游牧民族骚扰,南方则相对好很多,所以相对来说南方在经济上往往优于北方,但在国家的忧患意识上弱于北方。
然而,对中国来说,首都在北方当北方经济繁荣时则国家稳定昌盛,反之若北方经济弱,则往往国家也相对较弱。所以,对中国来说,发展北方、内陆经济是中国强国的方向。
对中国来说,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只是改革开放头30年中国从海上与西方国家经济对接的阶段性发展必须,但绝非全部。中国真的进入以自己为主的战略谋局,是从西部大开发开始的,而“一带一路”战略是由内部的西部大开发向开始国际化迈进。但是,不得不说,相比东、南两个方向,中国西、北两个方向在经济上要弱很多。由此,我们国家要想发展壮大,就务必要发展西和北两个方向的经济。
北面,当然以首都北京经济最为发达,那么以北京为中心勾勒一个京津冀并扩展到环渤海经济圈,那么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就会迎来新的大改观。想想看,当中国经济不再是南重北轻,东重西轻,而是整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中国整体经济该多发达、综合实力该多强?
所以,雄安新区对中国当前的战略意义还在于,通过成立雄安新区进一步提升北方在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可以大大拓展中国的发展空间和提升中国的国家安全水平。
由此,金霸认为,这次雄安新区的成立,将会对中国长期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四、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一带一路”战略心脏,勾勒以中国为核心动力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
上图是“一带一路”的示意图,这张示意图现在看是很不完整的,这是受过去历史的限制。今天的“一带一路”示意图应该还包括:
1、陆路由西安向中国国中东部、北部、南部拓展,将整个中国都连接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应该从渤海开始,可以向南过南海还进入印度洋从而连接中东、非洲和欧洲,可以向东进入太平洋,未来和可以向北进入北冰洋。
而一旦雄安新区发展起来,那就与北京、天津形成了铁三角,这铁三角的会对地区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将会产生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强的动力。
五、勾勒中国城市群发展蓝本。
中国人多,虽然地大物博但适合居住的地方少,耕地面积更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想发展得好,务必要向城市群发展,城市群之间要形成互惠互利的产业互补,如此才能解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雄安新区一旦建成,未来其实就是一个新城市,从地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一旦雄安新区发展起来,那么雄安新区、北京和天津就形成了经济发展的“铁三角”。如此发展起来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这会推动各地效仿够了属于自己的城市群。
中国一旦向城市群发展,农业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城市群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都将推动中国经济大发展。所以,未来雄安新区会对全国各地的城市群减少将有很强的示范效应,这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在GDP已经占世界经济GDP增长的三分之一强,若中国再通过上述改革把中国宏观经济的潜力激活,那必然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也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更早与中国发展合作的国家,到时候会收获巨大红利。
笔者认为,中国正在复兴,中国的这些重大动作将会不断改变中国,也会改变世界,而我们就生在这个时代。现阶段,撸起袖子拼命干,你一定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纵观世界经济研究,再论中国经济,笑看百态人生。笔者喜欢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对现货原油(沥青)、天然气、金银铜等大宗商品及外汇、期货有深入的研究。投资就是和自己博弈,重要的是你有什么心态,冷静面对市场的涨跌,切勿急功近利!佛渡有缘人,无缘亦慈悲。我亦凡胎,只带有心人。
G. 雄安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会怎么走向
主方向是协助北京完成政治中心规划,全面接替北京经济金融和教育市场,逐步形成背靠北京的副都
H. 徐水经济开发区距离雄安新区有多远
徐水经济开发区到雄安新区的大致距离为30公里,这基本是到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距离。离着还是挺近的,后期受雄安新区产业辐射的影响,在雄安周边的县区产业发展方面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I. 我是雄安新区的本地人,现在塑料快不让干了,要失业了,又没有文化,
唉,好怀念以前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