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FSA国际金融量

FSA国际金融量

发布时间:2021-01-27 01:51:43

⑴ 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提出的确定一国储备量的指标是各国的外汇储备应大致相当于一国()个月的进口额。

美国著名国际金融专家特里芬曾在1947 年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确定储备量的指标,即各国的外汇储备应大致相当于一国三个月的进口额。

⑵ 国际金融计算

经常项目项 101.11-99.36+25.14-34.53-0.25-0.85=-8.74
金融与资本项:-1.25-8.7+5.84+0.26-2.66=-6.51
外汇储备变化 12.87
错误与遗漏 2.38
(1)国际收支总差额为: -8.74-6.51+12.87+2.38=0
经常项目差额逆差: -8.74
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6.51
自主性交易项目差额: -8.74--6.51=-15.25,国际收支逆差
(2)国际收支不平衡,因为自主性交易项目不平衡,表现逆差.
(3)外汇储备减少,储备项为正,意味着国外资产的减少
(4)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国际上对A国货币的需求量小,A币币值下降,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

⑶ 国际金融专业的可以考哪些证

金融类证书介绍

一、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此为入门证书,是进入证券行业的必要证书。共考五科:基础,交易,发行与承销,技术分析和基金。

二、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考试简介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 简称CIIA)考试是由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ACIIA)为金融和投资领域从业人员量身订制的一项高级国际认证资格考试。通过CIIA考试的人员,如果拥有在财务分析,资产管理和/或投资等领域三年以上相关的工作经历,即可获得由国际注册投资分析师协会授予的CIIA称号。自CIIA考试于2001年正式推出以来,全球已经有5000多人参加了终级考试,迄今为止,2800多名专业人士已经获得CIIA称号。随着各个区域和国家/地区协会的推广,CIIA将会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参考,并扩大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一个更加广泛的全球CIIA联盟也将逐渐形成。

三、CFA概况介绍 CFA是“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也称“特许金融分析师”),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ICFA)发起成立。

最值钱五大证书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财会篇国际注册会计师资格(ACCA资格)

如今的会计行业早已不是拿着算盘打天下的账房先生了。电算化是必备的武器,而本土的上岗证对会计师而言就像身份证那样平常:没有,则立即驱逐出境;有了,也难保拥有一方沃土。于是,一大批新生代的会计师们不辞辛劳地涌入了考“洋”证书的行列。
说起会计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除了国内的注册会计师CPA外,还有5种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和CTA(澳大利亚公证会计师考试)。每张证书适应的国家和教学、考试内容都有一定区别,用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其中叫得最响的非ACCA莫属。
ACCA在国内已经被约定俗成地称为“国际注册会计师”,实际上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的缩写,它是英国具有特许头衔的四家注册会计师协会之一,也是当今最知名的国际性会计师组织之一。具备ACCA资格就拥有了打开这一职业发展之门的金钥匙,因此又被称为“国际财会界的通行证”。
ACCA以其全球公认、国际推崇而令人神往,但又以全英文考试难度大、综合能力要求高而令人生畏。它共分为三个阶段14门课程,每次考试最多只能报考4门,学员只要在注册后10年内完成所有考卷就可以获得ACCA的资格认证。所以,按最理想化的方式计算,通过所有的14门考试,花上将近3年时间也就够了,而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由于是全英语教材,对中国学生而言,语言关就将很多人拦腰截住,而且从第二阶段开始难度大幅提高,再加上ACCA苛刻的考试方式,很多人在这一关口竹篮打水一场空,人力物力消耗甚大,七八年无功而返的大有人在。
有资料显示,自ACCA在国内启动以来,到2001年中国内地仅有2800人注册成为ACCA的学员,到目前也不到1万人。而据有关人士估计,我国大约需要35万名注册会计师。需求缺口的巨大,加上ACCA本身“十年磨一剑”的含金量,使ACCA的会员大多身价不菲。中国内地获得ACCA资格的第一人吴卫军,就进入了国际著名的普华永道公司,并用了5年时间从高级经理提升到合伙人的位置,成为国内会计界的风云人物。
据估计,目前持有ACCA证书的人员普遍年薪在40万元左右,最高年薪已逾百万元。在未来的10年我国需求的15类人才排行榜中,注册会计师位居榜首,尤其是熟知专业业务和国际事务的人才更为抢手。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财会篇 IT审计师资格(CISA资格)

作为国内IT业的一员新贵,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在国外,CISA证书早已同MCSE、CCEP等证书一样,成为追求高薪的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了。
CISA是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简称,又称IT审计师,是由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授予的一种职业资格。未来审计行业和审计技术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这一观点已经逐渐成为国外会计、审计界的一个共识。会计公司以及整个社会对信息系统审计师需求量将成倍地增长,信息系统审计师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国外一些大型会计公司中已经出现了没有CPA资格的合伙人,他们持有的专业资格就是CISA。
CISA的考试包括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控制实务、信息系统的完整、保密和有效及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取得与维护等五个方面,试卷的问答全部采用英文。目前参加一次CISA的考试,报名费与培训费用在5000元左右。
目前通过CISA认证在全球有2万人,中国内地不超过10人,而且全部都在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专业咨询机构和著名跨国公司担任要职,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里还没有CISA。据专家介绍,CISA目前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抢手的高级人才之一,在中国也正悄悄走热。
国际审计师在中国一直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尽管国家目前还禁止国外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国内企业的年度报表审计市场,但每年国际五大会计公司从中国的会计审计包括企业海外上市的承销、推广和ERP服务中获取几十亿美元的收入,IT审计业务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比重在不断加大,而国内的会计审计行业在此项服务上的表现却几乎为零。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拥有CISA证书,将成为“鱼跃龙门”的重要资格。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保险篇北美精算师资格(FSA资格)

精算师的职业生涯被喻为“金领中的金领”。因为在发达国家,精算师既是商业保险界的核心精英,又可在金融投资、咨询等众多领域担任要职。
所谓精算,是对未来不确定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精算师是保险公司核心部门的核心人才,有着极高的地位、权力和职责。精算师的工作包括新保险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其地位非常重要,甚至有的公司总经理就是一位精算师。因此,精算师代表着财富、权力和专业水准。
我国现有四大保险精算师考试体系:中国保险精算师、日本保险精算师、英国保险精算师、北美保险精算师。其中,中国精算师是国家惟一承认有签署我国寿险公司精算报告资格的精算师。而北美精算师资格(FSA)则是最具权威的精算师认证体系。
由普通的精算人员成长为精算师的道路漫长而艰苦。在美国,要通过精算师资格考试,平均需要5-7年的时间。我国在1998年以前没有自己培养的精算师。1998年,友邦保险上海公司诞生了第一位中国精算师,到2002年,我国已有了10位精算师,近50位准精算师。
一般精算师资格考试分为准精算师考试和精算师考试两部分。据介绍,目前北美精算协会的资格考试科目有9门,考试时间在3、4个小时到6个小时不等。参加资格考试最低的一门考试科目也需要100美元,总计大约需要3000多美元。
一门考试6个小时,听起来是非常“残酷”的,但考试还只是资格认证的一部分,考生还必须参加协会组织的足够的培训,并撰写报告。其中,专业职业道德培训是非常严格和重要的一环。
考下精算师的资格需要经过漫长而持久的努力,而一旦取得精算师资格,他们往往被任命重要的职务。记者从保险行业内了解到,一般中国本土的精算师年薪在20万至40万元之间,海归或洋精算师的身价一般都在百万元之上甚至更高。在香港,一名精算师的年薪最少也要10万美元。
我国保险业培养的第一位FSA,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周卫东,他经过6年的努力,于2002年获得了北美精算协会的正式会员资格,是中国的第10位FSA。
由于精算人才紧缺,现在各大人寿保险公司中,总精算师、副总精算师大多由海外归来的国际精算师担任。据专家预测,我国未来十年急需5000名精算师。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金融篇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CFA资格)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都是一些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优秀金融理论素养的金融人才,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对持有这一认证的人士求贤若渴,这一类金融人才在金融领域十分抢手。
据了解,CFA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于1963年开始设立的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书考试。这一考试每年举办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之一。金融分析师资格考试被称作“全球金融第一考”。据了解,特许金融分析师是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称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由于素质要求极高,40年以来,全球至今只有不到4万人通过考试成为金融分析师。中国内地目前只有不到10人拥有CFA资格。
要成为一名CFA,必须经过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命题、组织的全球统一考试。分初、中、高三个等级。每年每人只能报考一个等级。考试注重能力,包括案例研究、论文和应用。对中国考生来说,涵盖了十多个学科领域的考试范围让人却步;此外,建立在实际工作经验之上的论文和应用类考试题目,将会把相当一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死记硬背类考生拒之门外。而只有通过全部三个级别的考试,且有3年金融从业经历者才能最终获得资格证书。
一位在银行工作的考生告诉记者,参加CFA考试的投入很大,报名费就要400-900美元不等,加上原版的教材资料费、培训费,平均考一次就得花掉两三万元。但回报也极高,获得CFA资格者在收入方面明显优于同行。目前,全球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平均年薪是17.8万美元。而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年收入则是19万美元,比哈佛的MBA还要高出近5成。在我国香港,CFA的年均收入也达到13.6万美元。
目前中国的高级金融人才奇缺,金融分析师更是存在巨大供需缺口。以上海为例,未来两年,上海对CFA的需求是3000人,而目前上海拥有的CFA只有30人。2001年,整个上海409名考生中,只有2人取得了资格证书。而一旦成为CFA,便会变得炙手可热,受到多家金融机构争抢,年薪也很高。正是在这种高薪的刺激下,国内的特许金融分析师的报考热不断升温,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最值钱五大证书之金融篇注册金融策划师资格(CFP资格)

注册金融策划师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是国际上金融服务领域最权威的个人理财职业资格。为客户进行理财的理财规划师,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与风险偏好,关注客户的需求与目标,以“帮助客户”为核心理念,采取一整套规范的模式提供包括客户生活方方面面的全面财务建议,为他寻找一个最适合的理财方式,包括保险、储蓄、股票、债券、基金等,以确保其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CFP资格的考核内容涵盖了106门学科的内容。候选CFP需要通过教育、考试、经验和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考核,才能成为真正的CFP。取得这个资格会在理财规划行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和尊敬。
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CFP人数的多少,代表着该国理财规划业的发展程度。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和加拿大拥有CFP资格的人数是最多的,分别占CFP总人数的60%和20%。一个国外的CFP年收入都在10万美元以上。
目前,中国内地并不是美国理财规划协会会员,因而并不能举行CFP的考试及注册程序等;CFP在内地实际上还没有。但平安保险公司去年引进了国外关于理财规划的理念,并在北京推出了50名个人理财规划师。虽然这些理财规划师与CFP的标准相差很远,但一经亮相便凸显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家理财网站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中,78%的愿意接受专家顾问的理财意见,25%的愿意委托理财,50%以上的愿意支付顾问费。由此可见,随着人们收入增加,投资意识增强,人们对理财规划的需求日趋旺盛,理财规划师将大有作为。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以上提到的“最值钱五大证书”,都是实打实的国际标准,而且就业前景绝对不可限量。但目前国内也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资格认证,打的都是国际认证的牌子,但考生花费了高额报名费和培训费后,证书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薪水也没有因此而增加。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证书固然重要,但在现在的老板眼里,员工的能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所在,否则,就是有再多的证书,也一样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⑷ 金融类考什么证比较有用。。。。。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全称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许注册金融分析师),是全球投资业里严格与高含金量资格认证,被称为金融第一考的考试,为全球投资业在道德操守、专业标准及知识体系等方面设立了规范与标准。自1962年设立CFA课程以来,对投资知识、准则及道德设立了全球性的标准,被广泛认知与认可。金融风险管理师(FRM)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是全球金融风险管理领域国际资格认证,由美国“全球风险管理专业人士协会”(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简称GARP)开发。国际数量金融工程认证(CQF)CQF(Certificate in Quantitative Finance)国际数量金融工程证书,是由Paul Wilmott博士组织的国际知名的数量金融工程专家团队设计和推出,目的是为有意在银行、基金管理、投资银行、衍生品与风险管理等领域工作的人士提供高级培训。国际金融理财师(CFP)CFP是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国际金融理财师”的简称。是CFP资格认证体系的较高级。CFP资格证书是美国以及全世界公认的金融理财行业权威等级证书。财务顾问师(RFC)RFC,注册财务顾问,是由美国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协会(IARF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gis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颁发。IARFC成立于1984年。会员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保险行业从业人员。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CIIA)资格是全球投资分析领域国际影响力的专业资格之一,由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协会(Association of Certifie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alyst,ACIIA)统一管理。

⑸ 国际金融计算题

一种抄方案是作远期交易:即与银袭行签订远期买入200万欧元的协议,远期美元贬值,远期汇率EC/USD1.5200,200万欧元需要美元2000000*1.5200=304万美元。
另一种方案是先借入X美元,即期兑换成欧元,进行欧元6个月投资,投资本利收回200万欧元以支付货款。
2000000=X/1.48*(1+5.5%/2)
X=2000000*1.48/(1+5.5%/2)=2880778.59美元
美元本利支付:2880778.59*(1+8%/2)=2996009.73美元
显然,美元支付额后者小于前者。以第二种方案为较佳选择

⑹ 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与趋势

为重建国际货币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美英等国为首的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协定方式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包括:(1)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调国际货币关系,特别是对各国的汇率政策实行监督;(2)实行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3)在成员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IMF可提供短期信贷,以补充其国际流动性。在最初的近20年里,该体系运行比较顺利,有效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重建、发展和繁荣。但由于该体系的基础是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并要求其他各国放弃货币政策独立性,因此,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无法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可兑换性时,它的继续存在便受到明显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停止向各国政府兑回美元后,各国纷纷放弃本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崩溃。1976年在IMF的提议和组织下,国际社会达成牙买加协定,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同时承认各国实施的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这标志着国际金融体系再次进入了一个不受全球性多边协定约束的动荡的时代。

自牙买加协定签订以来,国际金融体系总体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在许多基本问题上至今没有形成全球性的制度安排,因此,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近30年来的国际金融体系事实上处于一种“无体系”的状态。不过,伴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经济区域化的快速发展,该体系也发生了一些局部性变化。大致而言,它包括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出以浮动汇率安排为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基本格局。目前,全球有三类基本的汇率安排:一是独立浮动汇率安排,实行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二是固定汇率安排,包括实行货币局制度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国家,以及已取消法定货币国家(如欧盟内部和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三是“中间道路”安排,即各种介于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之间的安排,如爬行钉住制、区间浮动制和管理浮动制等,主要包括一些外向型程度较高或国内通货膨胀比较严重的发展中经济体。据统计,2002年,在IMF的186个成员经济体中,实行上述三类汇率安排的国家分别占22%、48%和30%。

由于美、欧、日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它们之间的浮动安排对国际汇率制度的性质具有决定性意义。就单个国家而言,浮动汇率安排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可以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但从国际金融稳定的角度看,它至少包含两个缺陷:一是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对正常的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大大增加全球经济活动的汇兑成本和风险;二是容易引起汇率政策冲突,即运用本币贬值政策推行贸易扩张,以牺牲他国利益的方式维护本国利益。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尽管全球范围没有发生20世纪30年代那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局部的冲突却时有发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情形是较为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在工业化国家之间,从80年代后期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到最近一个时期美元强势政策的调整,都充分显示美国在缓解其经常账户逆差时对于汇率贬值政策的依赖。

固定汇率安排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全部或部分让渡货币主权,换取汇兑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更强的国内财经政策约束。各种形式的“中间道路”则有可能兼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优点,并使本国货币当局具有一种相机抉择的自由。然而,在美、欧、日等大国货币频繁波动的情况下,无论固定汇率还是“中间道路”安排,实际上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不少研究显示,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95年以后美元相对于日元的大幅度升值,造成了泰国等实行钉住美元安排的国家货币急剧升值,并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的贸易竞争能力。

第二,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由于各国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在国际收支调节中作用比较有限,许多国家的经常账户逆差调节主要依靠财政货币政策。在发生严重逆差时,也可有限地运用汇率政策,并从IMF获得一定的短期信贷支持。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国可以方便地通过商业性国际融资弥补其经常账户逆差,从而避免采用财政紧缩等可能影响国内经济稳定的调节措施。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安排,国际金融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充裕的国际流动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各国国际收支调节的代价。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它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结果是不仅经常账户逆差最终变得难以控制,而且常常为沉重的外债负担所累,甚至成为金融动荡的根源。

第三,国际资本流动缺乏有效监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不稳定的重要源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资本管制的不断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目前,全球各类国际资本的日交易量已经超过1.5万亿美元。近年来不少研究显示,国际资本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许多国际投资和信贷决策都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在资本流向的国别选择上,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常常发生“饱饥综合症”,即当看好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前景时,国际资本大规模涌向那里,而当这些国家因为资本过度流入而出现危机迹象时,国际资本又快速离去。因此常造成这些国家内外经济失衡,并最终导致货币和金融动荡。此外,在危机发生的前后,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大规模投机性短期资本的参与更是加剧了有关国家危机的深度,并在危机的国际传递方面扮演核心角色。

第四,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功能存在严重缺陷,并且具有明显的不公正性。IMF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1973年后,该组织已不再具有对各国汇率安排进行约束的权力,其主要功能是对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信贷,以增强其清偿能力。然而,由于该组织长期以来资金来源严重不足,因此对于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不是行动迟缓,就是力不从心,而且常常附加紧缩开支和经济自由化等不切实际的条件。此外,正如1997年在对亚洲金融危机处理过程中所显示的,由于明显受到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利益集团的影响,该组织对于美洲以外危机国家的救援要求往往显得十分冷漠。这表明了该组织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方面的功能缺陷和不公正性。

第五,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成效甚微,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进展显著。目前,全球性货币金融合作的主要渠道是七国首脑和财长会议。总体上看,这个协调机制常常流于形式和务虚,很少具有实质性内容。近年来,IMF和国际清算银行也在试图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但或者成效并不显著,或者对各国并没有真正的约束力。相比之下,区域性货币合作进程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欧元于1999年成功面世,欧元区内部也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框架。值得注意的是,欧元的诞生产生了明显的示范效应。最近几年来,在拉美、中东欧等地区,一些国家开始采用美元化和货币局制度,或者在区域内实行固定汇率安排。尽管两年前的金融危机迫使阿根廷放弃了货币局制度,但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第六,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基本依旧,但正在面临挑战。自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本位时代以来,一直没有诞生独立的世界货币,因此,国际经济交易始终依赖少数几个主权国家的货币来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资产。美元正是这些货币中最主要的一种。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借助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美元便建立了全球性金融霸权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储备资产体系中的份额有所下降,但目前仍然高达60%左右。依靠这种地位,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收入,可以通过输出美元不断占有别国的实际经济资源。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学术界对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积极的改革建议和方案。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建议包括:增强发达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建立汇率目标区,以减少大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尤其是对投机性资本流动的限制(如实行“托宾税”,即各国对外汇交易征税);改革和重塑IMF,增强其资金实力,提高贷款决策的透明度,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该组织的表决权;加强区域性货币金融一体化等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激进的建议,如回归金本位体系、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成立世界中央银行。

历史不会进行简单回归,重新回到金本位或布雷顿森林时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近几年的发展显示,其他改革建议也大多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一个根本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金融动荡没有切肤之痛,加上改革有可能损害其既得利益,因而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总体上并不积极,对于限制国际资本流动、改革和重构IMF等发展中国家十分关注的改革建议,则更是反应冷淡甚至持反对态度。另外,相互间的潜在利益冲突,也使发达国家很难在所有的改革问题上完全保持一致。比如,美国一直反对日本在亚洲推动货币金融合作,特别是反对其倡导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展望未来,可以认为,近期内国际金融体系的现状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不过,从中长期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和深化,预计会有更多的国家积极致力于构建一个稳定和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这意味着上述改革建议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得以实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已经并且仍将利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事实上,自1999年以来,中国在推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⑺ 金融行业证书排名,金融行业含金量高的证书有哪些

CPA证书

主考机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适合人群:准备在国内从事会计职业的人才

考试内容: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点评: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合格,具有2年以上从事独立审计业务工作实践经验的人员,申请且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有权签署审计报告。因此,该证书是取得执业资格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很多企业在招聘中财会人员时明确要求具有CPA证书

会计职称证书

主考机构:财政部门,人事部门

适合人群:想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在财会岗位任职的人员报考该考试需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考试内容:初级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中级考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

点评:国企和事业单位较重视职称证书而且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和收入相关联。因此,建议想进入国企和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考一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资产评估师

主考机构:人事部门,财政部门

适合人群:正在从事或打算从事资产评估的人员报考需具一定学历及相应工作经验

考试内容: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

点评:目前,全国仅有3万人获得资产评估师资格,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要远大于这个数字

因此对打算涉足这一职业领域的人员来说,考张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证书,获得“专业身份证”对其职业前景应该增色不少。

税务师

主考机构:人事部门,税务总局

适合人群:大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应工作经验者或取得经济、会计、统计、审计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者并从事税务代理业务满1年

考试内容:税法(一)、税法(二)、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

点评:随着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税务执业队伍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税务师是一个前景看好的职业,TA证书的含金量较高

CIA

主考机构: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适合人群:报考CIA需具有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注册会计师证书或非执业注册会计师证书,特定专业高校师生也可报名

考试内容:包括内部审计程序、内部审计技术、管理控制与信息技术、审计环境四个部分

点评:CIA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内部审计职业认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高水平、专业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通过CIA考试者往往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ACCA

主考机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适合人群:准备出国进修或者准备进入大型跨国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

考试内容:ACCA有14门考试科目:包括财务报表编制、财务信息与管理、公司法与商法、财务管理与控制、财务报告等

点评:ACCA证书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被全球许多确定为法定的会计师资格,会员可从事审计、税务、破产执行及投资顾问等专业会计师的工作。同时,ACCA因其课程的全面性、完善性和综合性,而被誉为“财会专业的MBA课程”

对希望就职跨国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来说,参加ACCA学习可大大提高财会专业英语水平,熟知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并拥有的财务背景和实务操作能力。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⑻ 北美精算师和金融分析师(CFA)那个好那个难那个更有钱途那个更好的找工作那个开始泛滥

北美精算师协会创立于1949年.但它的历史实际上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认真考虑在北美建立一个精算组织始于年,北美精算师协会的前身(Actuarial
Society
America)于1889年4月25日和26日在纽约建立。教育制度的采用源于1896年,1900年产生了第一个由考试产生的精算师。1909年,在美国中西部和南部的寿险公司的精算师们建立了美国精算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ctuaries),总部位于芝加哥。1914年,美国财险和责任有限公司的精算师和统计师建立了非寿险精算学会(Casualty
Actuarial
Society)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1949年建立了北美精算师协会,北美精算师协会的总部设在芝加哥。1965年北美精算师协会在美国建立了美国精算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ctuaries),在加拿大建立了加拿大精算学会(Canadian Institute of Actuarial) ,
以协调整个北美精算组织的工作。

自成立之日起,北美精算师协会就致力于处理保险业出现的新问题,改进精算技术,同时通过年会制度将精算的新成果加以迅速的介绍,并将新技术与经济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

SOA自1987年起与我国南开大学合作设立了精算教育培训项目,并于1992年在南开设立考试中心。至今SOA已在中国大陆设立了8个考试中心。

北美精算师的从业方向:

传统精算保险领域:AIG,Esurance, AAA, Liberty Mutual等,投资公司、银行、证券基金公司、精算咨询、会计师事务所等。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特许金融分析师是全球金融投资业里最为严格并且含金量最高的资格认证,被称为“金融第一考”的考试,为全球金融投资业在道德操守、专业标准及知识体系等方面设立了规范与标准。自1962年设立CFA课程以来,对投资知识、准则及道德设立了全球性标准,被广泛认知与认可。《金融时报》杂志于2006年将CFA专业资格比喻成投资专才的“黄金标准”。

国际认可度优势

美国证监会(SEC)认可CFA特许资格是等同美国证券从业员第七系列(Series 7)法定资格。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给予CFA特许资格持有人只需加考证券分析师考试(The Supervisory Analyst Examination)中的证券规则部份,那便可以得到美国证券分析师(Supervisory Analyst)专业资格。

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给予CFA特许资格持有人只需加考由他们所举办的商业价值评估资格(Accredited in Business Valuation)半天考试,这样便可以得到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商业价值评估专业资格(ABV)。

英国证券及投资公会(SII)给予CFA特许资格持有人可以直接得到英国证券及投资公会(SII)的会员资格(MSI)或符合相关经验要求便可以成为资深会员(FSI)。

就业优势

正如获取CFA特许资格认证显示了投资专才对更高标准的执着追求,聘用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也表现了公司对此的重视。全球的雇主和传媒都将CFA特许资格认证视为专业标准。凭着如此广泛的认同,CFA特许资格认证持证人在国际职场上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持证人从业方向

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通常就职于投资公司、互惠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或成为私人财富经理。在中国大陆拥有最多CFA特许资格认证持有人的雇主包括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汇丰银行、中国中信、法国巴黎银行、瑞银、德勤、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平安保险、招商局集团、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阅读全文

与FSA国际金融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