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来地班,全称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成立于1998年,在全国高校内第一批设立13个经济学基地班,包括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辽宁大学。1999年开始招生。
金融学专业高校排名:
1 复旦大学 2 北京大学 3 南开大学 4 中国人民大学 5 厦门大学 6 上海财经大学 7 西南财经大学 8 武汉大学 9 苏州大学 10 暨南大学 11 东北财经大学 12 中央财经大学 1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 南京大学 15 湖南大学(源自武书连2008年《挑专业 选大学》)
附录:除以上高校,在金融领域具有强劲辐射力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Ⅱ 盘点中国最好的经济金融学院都有哪些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号称我国银行家的摇篮,在金融街的校友资源全国第一。
中央财经大学好的专业:
1、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金融学、应用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五个教学单位。
2、会计学: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本科生成建制班海外实习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渐渐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3、经济学:拥有经济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
4、保险学:在保险领域,中央财经大学算是中国国内知名度最高的院校,从事保险行业所必需的重要资格证书都得在这里培训和考试。
5、财政学:历史积淀很深,但近年来有些没落。
6、统计学:教学与科研并进。
7、管理学:拥有管理学本科专业的自主设置权。
中央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是金融学院的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财政税务保险等等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全国最著名的财经类大学,全国财经院校综合实力前五,经济学实力全国前十。加上地处上海这个金融大都市、全国金融中心,上海财大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1、会计学院是第一学院,也是王牌大院。国际会计班包括ACCA、CGA、美国会计师。
国际会计班的CGA和ACCA比较好,美国会计证书很难考。非国际会计班包括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
注册会计师最好。
国际会计班学费贵,考证难,但是教学条件什么的都好得多,好多是外教上课,教室都有空调。
2、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是第二大院,金融工程是蛮好的专业的。将来往证券业发展,现在中国的金融分析师少,就业前景很好的,像花旗,汇丰每年点名要金融学院的人,前景很好。
3、经济学院
经济学是要走研究路线的,如果讨厌数学千万别报经济学,数学分析非常难,文科生数学基础不太好的要慎报。
4、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工商学院王牌的专业。国贸是中外合作专业,是全英文教学,如果家境不错而且英语也好,那么还是建议把国贸排在前面。
5、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虽然不是会计学院的王牌,但是因为跨金融和会计,可以学到的实用东西、接触的东西更多;财务管理是会计学院的,会计学院是第一大院,从学术实力到综合能力都是最好的,只是财务管理专业在会计学院是垫底的专业;
6、税务。是公管学院的王牌专业。
7、数量经济学。不是理科生千万别选,对数学要求很高,数量经济学的头都大
8、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外教多,学的也比较广泛,但是面太窄了)
9、上海财大就是个全民考CPA的学校,有些缺少人文教育,很难体会到大学的感觉,校区又小的可怜,很难和综合类院校比,但是就业率在上海是数一数二的。
建议:如果你的小孩是个安分的,就选会计,最好是国际会计这个,不愁找工作,如果不安分,就选金融,财政,经管这些专业。 如果想做学问,推荐经济学院。
上财的国际会计基本上有大半去了四大会计事务所,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
中央财经和上海财经如何选择?
如果你愿意留在上海找工作,当然选上财,如果想在北京,当然是央财,这两个学校都非常牛的,都很难考进去。
这两个学校都牛的专业是金融和会计,央财的金融大于上财金融,因为上财金融还不是国家重点。
上财的会计好过中财的会计,上财会计国内第二,中财会计是第二批的国家重点。
上海财大的工商管理也非常牛,理论经济学在国内超牛;
中央财大的应用经济学相当厉害,尤其是保险专业非常厉害。
二、首都的另外一颗财经强校
搜索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就是金融,金融工程,会计,商院这些,因为社会行情嘛,任何有点实力的大学这些专业都很火爆。
国际贸易一直是对外经贸大学老牌的强项,近几年一直以国际经济贸易这个大名头招生,而大二时在细分专业,比如国际物流、国际税务、国际贸易,金融,经济学实验班等等。
建议暂时只想在经济方向发展,但没定好具体的朋友选这个。
其实,在贸大就业不一定完全对口,因为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够一定的经管法的学分,所以学生领域宽泛是贸大很稀松平常的事。
贸大的辅修和双学位在人才市场上很被认可的。有很多学习小语种的贸大人都会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录用。
大的法学和小语种一直保持着小而精的传统。尤其是近年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业非常紧俏,几乎就是100%就业,待遇也好。
在贸大学习法学和小语种,因为有着经济和贸易知识上的优势,往往在就业中更具优势。
如何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
两个学校方向相反,因此看个人兴趣,如果你觉得跟着党走是正道,报中央财经,如果你喜欢高工资紧张的职业生活即外企,去外经贸。
对外经贸的国际贸易专业全国第一。经济类其他专业,还是中央财大较好
两个学校差不多,对外贸大对英语要求高点,中财对数学要求高点。
对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专业很强,中财金融学,会计学很强。对外的校区环境很好,在鸟巢附近。
中财则要到沙河新校区,环境差点。各有利弊,怎样选择看你了
中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是金融学,另外会计学、财政学以及保险专业也是响当当的!中财还拥有中国精算研究所,所以学保险精算在中财也很好。将来工作的主要方向是金融机构及财政机关。
关于外经贸的专业,最好的自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而金融财政税务专业相比中财就次一点了
你想学财政的话,还是去中财。财政学院是中财的老大哥,历史久远,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也很多。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以前是人行直属院校的老大,隶属金融体系。金融专业是很有影响力的。
西南财经大学传统强校,金融学全国前10。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
金融(金融学、金融双语、金融工程等)和会计(CPA、会计、会计双语、财务管理)等是财大最好的专业,录取分数也是最高的,具体分数参考学校的招生办网站历年录取分数情况!
金融学科:金融,金融工程,金融双语,金融学(证券与期货);
会计学科:会计,财管,审计,会计双语,财管双语;
统计学科:统计学;保险,保险双语
就业角度来说偏地域性,西财也是如此,虽然是教育部211,但是会计类就业的去向以本土及周边居多。 因此选择那个学校都没什么区别,关键是看你将来希望在哪里工作,抛却区域因素而选择财经学校在就业方面是要吃亏的。
西财在广东那边就业还是蛮好的。会计专业也是财大非常吃香的专业,比金融还好就业
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财税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
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即广州深圳东莞佛山顺德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
会计和金融就业最好。金融学院一般就业都是银行、证券公司为主。
广东几乎所有证券公司营业网点都有校友。
西南财经和中南财经的比较
要学金融学就报西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是强势,老早就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当然现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金融学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了。
要学会计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早就是重点学科了,当然西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也获得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是还年轻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也很牛,也老早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要学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西南财经大学好。
另外西南财经大学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民商法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从就业来看,西南财经大学不错,在西南地区以及一些中东部地区不错的,但是地处西南边陲,受到一定限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地区都很吃香,特别是在两广和海南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在地武汉经济发达,交通要道,是一座有创新力竞争力的城市,只是气候大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给人感觉因合并而增强了实力,有些大而杂、不精的认识,既有经济又有政法,还都不太弱。
西南财经大学是老牌财经大学,专营金融经济,目标明确,坐车换车方便,气候适宜,特别宜于居住。可是据说成都人大悠闲,满大街是穿拖鞋摇扇子的人,不知是否影响到成都的高校学生,不知学术气氛浓不浓,个人感觉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好于武汉。两个学校排名差不多,不相上下。
西财属人行,中南属财政部;西财强的是金融,中南强的是财会。
Ⅲ 经济学和金融学哪个好学
金融很容易学。
经济学和金融学实际上是非常交叉的。你学的哪一个是一样的, 两门普通考试科目要么是西方经济学,要么是西方经济学和政治学 该条例适用于参加联合金融考试、参加西方经济考试、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和投资研究的学校。
Ⅳ 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有何区别
我是人民大学的学生,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帮助。
严格说来,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种。
但是在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是两个独立的院系。
人大的经济学偏重于经济学理论的学习,而金融学则比较注重金融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简单说来:
经济学专业比较偏向理论,如果想在经济学领域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可以选择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相比金融学来说,更宏观,更偏向于理论研究。想出国继续深造或者立志学术科研的可以选择这个专业。
金融学相对比较有针对性,毕业后就可以获得在金融机构中从事基本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果想在金融行业中工作,金融学专业是比较实用的专业。
Ⅳ 中国学术历来轻“术“。经济学、金融学都是太低级的”术“,所以,它们往往被忽略。
本题来属于意图判断题。B项表述片自面,文段说的是“中国学术历来轻‘术’”,“经济学科”包含在“术”之内。C项,文段主要说的是为何会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并非意在批评说明这一认识的轻率荒谬,而且“轻率荒谬”在文段中也找不到依据。D项只是对文段第三句话的概括,并非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文段的重点是最后一句话,其中着重强调的又是“经济成因”,因此意在说明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原因正是在于中华文化研究缺乏对经济成因的研究。所以选择A选项。
Ⅵ 有关经济学金融学的书籍。。。
有关经济学的书籍太多了,不知道你需要的是哪一类,是初学还是考研。具体的书籍下载网址我已发到您的QQ邮箱,请查收,两个word文档。
如果是初学,入门的话建议你看曼昆的,因为通俗易通,有鲜活的实例,很容易理解。中国的经济学的书籍是经过国外的经济学翻译后,再加上作者自己的整理。中国人的逻辑喜欢复杂化,很简单的一个原理,硬要往复杂解释,越解释越复杂,最后还是不理解。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讲可以看一下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入门很容易。然后再看些国内的可能也就相对起来容易理解了。这里推荐几本国外非常好的经济学书籍,相关的电子书籍在网上可搜。
个人还是比较推荐《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写得非常有意思,应该算是小品类书籍,这本书是外国人写的,外国人写的书和国人写的书最大的区别就是外国人写的非常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按照人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的,而国人写书是按照逻辑哲学的角度写的,国人写书不是说不好,就是有点儿不利于学习。比如讲经济,外国人先是拿个身边的小例子,然后说明这个例子涉及到了什么知识,然后进行拓展,但并不会杂乱无章,这是深入浅出的表现,而国人写书则一上来就说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等,写得非常马列主义,这对专业人士有意义,对于初学者就有点儿难了,而且会觉得枯燥。
再有就是我个人建议你阅读的顺序是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
曼昆的《宏观经济学》
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你可以用来收关总结,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之父,萨缪尔森则是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划分的开山鼻祖,但是斯蒂格利茨则不主张划分微观和宏观,他觉得经济学是一体的,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经济学。
如果你才是高二,个人建议你读《牛奶可乐经济学》就好了,把精力还是放在学业上吧,考上个好大学,这些书都能读到的,不用接触这么早。有个兴趣就行了。看多了,开始还好,后面就比较难了,如果实在喜欢,读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足够了,后面难,而且枯燥,怕你坚持不下去,而且耽误你学习的时间
说道国情的书那无非就是你的政治书了,哈哈,玩笑玩笑,最近比较畅销的是《中国不高兴》和《激荡三十年》你可以看看,但是要抱有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来看,如果阅读不当,心态不好容易成为愤青。呵呵。
如果想看高深一些国外经济学家的专著,可以看看以下几本:
1.国富论(上下)——作 者:〔英〕斯密 著,杨敬年 译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间:2001年01月
这是经济学的入门级著作。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作 者:卫兴华,林岗 主编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年01月
3.资本论——这不用多说了吧。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精通次著,基本就通晓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4.微观经济学:
A.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作 者:(美)范里安 著,费方域 等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间:2006年03月
本书第二版中译本自1991年面世以来,被很多高校和社科院长期用作核心教材。
5.宏观经济学:
A.宏观经济学:第七版(经济科学译丛)
作 者:[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等 著;范家骧等 译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年11月
本书除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基本原理之外,这套译丛还包括了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公共财政、劳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重要领域。
6.另外,《博弈论》是现在经济学的主流,约翰。纳什,也因在这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有多种版本。建议中级采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Ⅶ 经济学和金融学有什么区别包含哪些必修课程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回和自然科答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
主要课程:货币银行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原理、国家税收、财务管理学、专业外语、公共关系学、思想道德修养、哲学、法律基础、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体育、微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财经应用文写作、西方经济学(微观)、基础会计学、经济法、管理会计、专业外语、数据库、证券与期货、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成本会计学、预测与决策、广告学等。
金融学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传统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统计分析、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市场营销、金融法、资产评估、项目评估、期货与期权。
Ⅷ 中国人民银行经济金融类考什么
山东银行招聘网(jrexam)小编给你整理了山东从近几年的经济金融试卷,金融学:一是题量方面,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招聘考试金融学考查29题,与往年基本相当,其中,单选题与去年相比较减少1题、判断题减少4题、多选题增加3题;二是题型方面,2020与2019年一样有简答题,考查内容为量化宽松政策,所以金融学在整场专业测试中的比重与2019年一样。三是考试内容方面,金融学考查的内容分布在货币、利率、金融市场、中央银行业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以及国际金融等部分,考查到的金融学知识点都是教材中比较专业、比较难的部分。在历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考试中,简答题及论述题则主要涉及当年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或者现象,考生需要有意识地去关注和准备,训练自身能将相应的经济金融知识和热点结合起来,培养答题思维。所以,希望广大同学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经济学:一是题量方面,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统一招聘考试经济学考查29题,与往年基本相当,其中,判断题增加4题、多选题减少3题;二是题型方面,2020与2019年一样没有经济学简单题的考察,所以经济学在整场专业测试中的比重是比金融学少。三是考试内容方面经济学方面主要围绕高鸿业、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展开,偏爱考察对各种模型、曲线、定理的理解,而恰巧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论、古诺模型及其计算、博弈论等等。宏观经济学中的各种模型如: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开放经济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等。
Ⅸ 经济学和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从比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金融学属于经济学研究领域,金融学是专对核弊金融货币流通市场上的经济活动的研究(如期货 股票 债券 保险 银行 风险投资等等)。
大学里所见的一般性经济学专业主要偏向学术研究,其研究的面很广,课题很大,所以一般不针对具体实用的经济学科领域。 但是从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经济学分支,比如信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non-market methods分析方法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扩展)等等.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 金融学发端于经济学,但如今已经从经济学中相对独立出来,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方法.
同时,现代金融学依然停留在现代经济学的新古典分析框架内. 其特点是从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入手(行为金融学考也虑了非理性行为,比如锚定效应), 构建考虑时间和不确定因素的市场均衡体系, 考察金融系统在资源跨期配置中的机制和作用.
金融学开创了经济学中比较独特的研究方法,比如说金融资产定价中常用的无套利分析, 实际上比经济学中的供求分析更specific,在市场中更容易实现.
(9)中国经济学金融学扩展阅读:
金融、金融学均为现代经济产物。古代主要是农耕、农业经济,主要是易货和简单的货币流通,根本不存在金融和金融学。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证券、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
在金融理论方面主要研究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及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以及它们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在现代银行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货币对经济生活进行宏观控制的理论等等。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的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为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经济学两大类型。
在对称经济学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只是经济规律的展开和具体表现,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后面的经济规律与经济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停留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层面的,是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科学的经济学。
要研究经济发展的规律就必须从整体上统一研究经济现象,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统一的经济体中对称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科学的对称经济学范式框架中,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分,没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别;而政治经济学总是把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改旦族满足最大的需要。
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3.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著:《经济论》);
5.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见迟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