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学业 > 金融学价值中立原则名词解释

金融学价值中立原则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1-01-29 15:39:59

A. 社会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是什么

社会学传统的价值中立由马克思·韦伯提出,即一种从事社会学研究所必须遵守版的方法论准则,表权现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能拿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的人或事,在研究中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具体涵义:其一,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或对其他什么人是否有利,他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作为科学家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其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
但是学界一直对此有质疑,因为社会学的研究中不可能没有研究者的价值取向,因此价值中立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B. 如何理解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复:
一,制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或对其他什么人是否有利,他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作为科学家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
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

价值中立,最早源于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划分,他认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
价值中立也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学的参与观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先和被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

C.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关系是什么

韦伯既用“价值中立”与德国的新康德主义划清界限,反对否认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用“价值关联”反对英、法实证主义无视社会科学自身特点的错误倾向,为此,韦伯一方面把“价值中立”视为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把“价值关联”作为社会科学的构成性原则,以避免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在社会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正确分析韦伯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思想对当今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韦伯那里,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是相伴而生的一对矛盾,两者不可分离,不可单独抽取某一方加以分析批判。韦伯思想中的价值中立并不意味着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彻底排斥价值因素,社会活动与现象都要由一定的价值来支配,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是相对于价值关联而言的。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有本质区别,社会科学的理解恰恰必然包括在特定的价值之中,遵循一定的价值观念去解释社会现象。如,社会科学家们在分析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行为时,都必须探讨这些行为所表现出的价值。而为了理解这种价值就必须探讨行为者在什么观念驱使下做出行动,这就是“价值关联”。正如韦伯所说:“当然,经验科学的问题应该‘不加评价地’加以解决,它们不是评价的问题。但是,社会科学中的问题是根据被讨论的现象的价值关联而选择出来的。”(注: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页,1992年版。)但是,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作为人类追求真理的理性活动,又必须排除研究者个人情感好恶,又要避免以自己的价值、好恶去解释客观对象。实事求是作出事实判断,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又必须坚持价值中立。“的确,在我们的科学中,个人的价值判断会对尚未被明确承认的科学观点发生影响,这些价值判断引起了长期的混乱甚至在决定事实之间简单的偶然联系的时候,它们也会根据后果增大还是减少实现某些个人理想的机会,即获得某物之可能性,而对科学论点作出各式各样的解释。”(注: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页,1992年版。)可见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在韦伯社会方法论中扮演了同等重要的角色,构成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个特色。同时,韦伯的“价值中立”概念的提出除了与“价值关联”相联系而外,还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相联系。即“价值中立”是指科学家在研究自己的对象时,应当遵循客观事实,而撇开自己的政治主张与立场,回避自己的价值。而普通公民则在社会活动中必须有自己的价值观。当然,韦伯的“价值关联”与李凯尔特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的原则是有区别的。李凯尔特的“价值关联”是一种先验的超时空的原则。而韦伯却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随主观臆念去选择相关价值,而是将在一定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原则作为价值关联的前提,因此,韦伯的“价值关联”是客观现实的。总之,韦伯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时韦伯的“价值中立”又是一个规范性概念。相对于特定的人与场合来讲,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因此,在韦伯那里“价值中立”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行为准则。而只是科学家进行学术研究时的一条规范。如果做到按科学家的规范从事科学研究,就意味着做到了价值中立。另一方面如果能够联系行动者的客观现实的整体价值来研究事物,就做了价值关联。因此,我们应辨证地分析韦伯的“价值中立”的思想,避免把“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对立起来而造成的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想方法。也避免国内一些主张社会科学研究要遵循价值关联原则而批判价值中立思想,或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而批判价值关联思想等较为偏颇的观点,两者都不能单独成立。同时,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这对范畴。韦伯这对范畴有其合理内容,它反映了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认识社会现象之间具体因果联系的客观法则,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科学面临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如何回答社会科学的研究何以能够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在这方面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两者的对立所构成的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中的根本问题又陷入到更大的困境之中。两者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都形成了彼此对立的命题。如何解决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这种“二元对立”,这就关系到能否正确解决社会科学上述困难,能否建立一种真正的社会科学基础。关于这方面有些学者已做出深刻研究,主张用层次论代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二元对立”,认为由于社会领域是多质性和多层次性,以它为对象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应该是综合的,当然这种综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两者交融基础上的“创造”,即不妨参照韦伯有关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韦伯的有关思想对我们建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启发。

D. 名词解释 科学价值中立说

科学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是要注意,科学在社会中是由人来解释的,所以不可避免要专带上人的主观价值的属烙印。
很明显的如过去苏联和美国关于遗传的争议,苏联认为是后天的影响,而西方认为是先天决定的。苏联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政治的需要,于是打压不同意见的科学家。

E. 政治学原理的价值中立名词解释

价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选定了研究对象主题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上的价值观念,严格遵守用客观的、中立的态度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F. 什么是价值中立

1,价值中立其实是西方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代的西方社会提倡多元文化,认为主流文化不只一种,不同的主流文化都有各自的价值,心理医生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正因为如此,在一个只有一种声音说话的社会里是没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那样的社会只能有政治思想工作或者牧师布道。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问一个高中生考大学填志愿主要考虑什么,回答收入,社会地位,求知,兴趣,稳定的工作,报效国家等等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做政治思想工作,正确答案则往往是唯一的。 2,价值中立并不是绝对的中立,心理医生遇到反社会的价值观和边缘性的价值观应该保持警惕。比如遇到反社会人格患者,他们的价值观本身就是需要矫正的;再比如遇到中学生厌学,心理医生似乎也不能对此“保持中立”。对于什么是主流价值观,什么是边缘性价值观,什么是反社会价值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同性恋。 3,遇到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观,心理医生是应该去干预的,但是这种干预侧重于功能性干预,我们可以同来访者讨论自己的人生选择同需要之间的关系。比如一个强迫症患者因为奉行“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观而出现了强迫症,患者现在强烈要求消除症状,医生可以同患者探讨“存天理,灭人欲”与强迫症之间的关系。 4,在实际操作中,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心理医生可能通过眼神,语气,姿态把自己的价值观潜移默化灌输给来访者,如果心理医生同来访者的价值观分歧太大(比如一个男子气十足的心理医生遇到一个GAY),治疗联盟可能无法建立和维持。心理医生应该对自己的价值观有清醒的认识,可以明确告诉来访者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但是仅供来访者参考,绝对不可以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5,若干深层次的心理治疗都是可以改变来访者的价值观的,但是这种改变是心理医生引出了患者内心深处真正的价值观而不是把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来访者。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唯一可以坚持的价值观是人本主义的价值观,脱离了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技术完全可以成为戕害来访者的工具。 在我国社会学界乃至社会科学界,如果仍然盲目地主张“价值中立”,甚至认为“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的“规范性原则”,以为“价值中立”在国外是一个得到一致承认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我们认为,这样做不仅不能“时刻保持一种理智的谦逊,走出乌托邦”(注:李金:《为“价值中立”辩护》,《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4期。 以后,凡未标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该文。),而且,在“社会学与哲学之对话,方兴未艾”(注:金耀基:《范典与社会学之发展》,载李明 、黄绍伦主编:《社会学新论》,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页。)的国际学术潮流中,仍将“价值中立”当成一种新的教条,则是思想僵化的另一种表现,并“对中国的社会科学实践是有害的。”(注:李金:《为“价值中立”辩护》,《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4期。以后, 凡未标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该文。)

G. 名词解释 科学价值中立说什么是科学价值中立说

科学价值中立说 :
科学的“价值中立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观点,回近代以来尤答其流行。近代科学家崇尚科学理性,把科学视为纯粹求真的事业,并把与近代实验科学方法和逻辑论证无缘的政治、伦理等和科学严格区分,以保持科学的“纯洁”与独立。这种“中立性”正是科学的“客观性”与优点之所在,也是科学工作者人格理智诚实的表现。

阅读全文

与金融学价值中立原则名词解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天高科国际贸易 浏览:896
都匀经济开发区2018 浏览:391
辉县农村信用社招聘 浏览:187
鹤壁市灵山文化产业园 浏览:753
国际金融和国际金融研究 浏览:91
乌鲁木齐有农村信用社 浏览:897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ipo保荐机构 浏览:628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 浏览:748
博瑞盛和苑经济适用房 浏览:708
即墨箱包贸易公司 浏览:720
江苏市人均gdp排名2015 浏览:279
市场用经济学一览 浏览:826
中山2017年第一季度gdp 浏览:59
中国金融证券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4
国内金融机构的现状 浏览:255
西方经济学自考论述题 浏览:772
汽车行业产业链发展史 浏览:488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理念 浏览:822
国际贸易开题报告英文参考文献 浏览:757
如何理解管理经济学 浏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