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4年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有哪些
2014年,“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
地方性支持条例也有。2014年 8月7日,上海公布了《关于促进本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政府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意见。
B. 互联网金融领域到底存在哪些风险
专家认为,主要有3种风险:一是平台跑路风险,大量非传统金融机构涌入金融行业,缺乏相应风险管理能力,出现了大量跑路事件;二是社会风险,如网络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等引发的社会风险,平台跑路甚至会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三是宏观风险,即互联网金融资金流向与宏观调控方向不一致的风险。
目前,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比较大,化解风险需要时日。“以P2P网贷平台为例,我们监测到的就有2000多家,数量相当庞大,化解存量风险还需要更长时间。”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认为,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肯定是长期的和长效的。
C. 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目前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隐患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资金本身存在风险平台有资金流动,就会被人盯着,有的平台资金总量非常大,除了法币,还有虚拟货币,比如火币网、OKcoin、比特币中国这些比特币交易平台,本身具有的价值就非常大,风险也大。二是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如今动钱容易被抓,黑客就选择动信息,这些用户信息有很多途径去变现。首先是竞争对手的需求,现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众多、竞争激烈,大家都意识到用户信息的重要性,这些数据被竞争对手掌握,对手一方面了解哪些用户有资金购买P2P网贷产品,另一方面能看到哪些客户需要钱,这些信息收集的能力都是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业务能力,如果有人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获得这些信息,实际上是在降低自己平台的运营成本、增加商业机会。三是技术攻击风险在马杰看来,这类攻击的诉求是:我并不想要你的东西,或者你的平台技术比较好,我没有发现明显漏洞,那我就用一些暴力型的流量攻击手段,目的是让用户无法访问你的网站,竞争对手没办法开门做生意。
D. 互联网金融是什么2014年比较安全的赚钱方法
你好,互联网金融我不怎么懂,现在比较赚钱又安全的方法就是众筹,我听朋友说《人人投》这个平台还是不错de
E. 互联网金融风险有哪些
一是金融风险扩散速度较快。
无论是第三方支付还是移动支付,包括P2P、大数据金融、众筹平台、信息化金融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都具备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快速远程处理功能,为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强大的IT技术支持,反过来看互联网金融的高科技也可能会加快支付、清算及金融风险的扩散速度。
二是金融风险监管难度较高。
对应的较高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环境中存在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对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控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当中的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的交易和支付过程均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上完成,交易的虚拟化使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理限制,交易对象变得模糊,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金融风险形式更加多样化。
三是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增加。
传统金融监管可以通过分业经营、设置市场屏障或特许经营等各种方式,将金融风险隔离在相对独立的领域。而互联网金融中的这种物理隔离的有效性相对减弱,尤其是防火墙作用可能因网络黑客等破坏而衰减,因此“防火墙”的建设更需要加强。
在以第三方支付、P2P、大数据金融、众筹平台、信息化金融机构等为主要模式的互联网金融中,一些超级金融集团利用国际互联网金融交易网络平台进行大范围的国际投资与投机活动,这些集团既了解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又能利用法规差异逃避金融监管,获取监管套利。
F. 现在互联网金融安全吗
目前的抄互联网金融袭理财行业正处于整顿期的结尾期,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经过大浪淘沙后不合规的平台已经退出,网行金融能够走到最后的平台从国家政策和相关规定来看是安全的,但是投资人还是要明确自身的立场,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详细的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可以更多的让你规避风险,也是对自己负责。
G. 2014年互联网金融发生了哪些“任性事”
2014年发生的那些任性的事:余额宝收益率高开走低、P2P疯狂扩张后的在监管渐行渐近、腾讯和阿里等先后获获批筹建民营银行、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望采纳,谢谢
H. 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都发生了什么 91黑马
出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全国遍地开花。西北地区首次加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公司越来越多,以西安地区为例,红上金融和红上财富经过一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20多个直营分公司。宜信公司也成立了宜人贷事业部,开始了线上平台的发展之旅。
总之,2014年是一个全国遍地高速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年。
I. 互联网金融是否安全
最近互联网理财产品火得发烫,以至于银行第一次感到了危机,银行也跟进了,据说银监会什么的要给互联网金融身份证了,呵呵,银行危机了,这是活该!因为现在的银行就靠垄断活着了。但老百姓的钱都去了互联网理财,是好事吗?
金融投资讲究三个要素: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但是现在互联网给你的吸引力在于收益,远高于银行活期的收益,而同时又具备活期的流动性,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风险了,好吧,互联网最容易给人造成风险的感觉是安全,譬如手机被盗丢失导致资金被盗取,网上信息被盗导致资金损失,等等,这些都是技术上存在的风险的可能,本来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是现在互联网理财产品卖家告诉你,如果因为这些安全因素导致你自己损失了,他赔给你,而且已经有实现的赔付案例,妙哉,风险问题也解决了,一切OK。
可是我怎么看着这像是非法集资的承诺?!那些非法集资也许偌高的收益率,并且很多也是随时可以取回,准时兑付利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金融产品本身就是收益-风险的对称性,你一味强调了收益,就一定忽视了风险;你一味看中了风险,就不要在意收益多少。这就是投资者的风险定位,所以,不要指望互联网金融没有风险,多么安全,你需要高收益,就要有承担风险的意识。
作为整体金融设计,如果说是顶层设计,最缺的是各种收益-风险-流动性匹配的金融产品,现在产品单一,所以一旦出台一个互联网理财产品,大家就误以为这时老百姓最好的产品了,老百姓是有差别的!
J. 互联网金融到底安全不安全
绿盟科技发布了2014年互联网金融安全报告。报告收集了在2014年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134份安全漏洞,对互联网金融常见的安全漏洞进行了统计及深入分析,并从业务设计角度给出了防护方案,包括越权漏洞代码防护、任意用户密码修改、恶意注册代码防护、恶意短信代码防护等。报告对于互联网金融组织及从业人员具有参考价值。
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l 观点1:互联网金融安全敲诈事件攀升,利益驱动明显。
l 观点2:安全漏洞呈现部分集中化,个别漏洞非常普遍。
l 观点3:互联网金融行业入行门槛过低,安全开发重视不足。
l 观点4:开发安全管理落后导致漏洞修复成本过高。
报告全文在:http://wenku..com/link?url=-zNTsaRP1usT2oCy5Num_ujfiqbIErJ7kVs4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