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捷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怎么样
中捷保险经纪抄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是2018-01-08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注册地址位于武昌区水果湖街徐东路50号普提金国际金融中心(10号楼)第10幢1单元39层6号房。
中捷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0106MA4KXGTM0W,企业法人费军教,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捷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在湖北省区域内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索赔;再保险经纪业务;为委托人提供防灾、防损或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咨询服务;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依法须经审批的项目,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中捷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⑵ 湖北中富杰贸易有限公司怎么样
湖北中富杰贸易有限公司是2017-10-26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答),注册地址位于通山县通羊镇洋都大道与九宫路转盘东南角83号(金融中心三楼)。
湖北中富杰贸易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21224MA491PT78T,企业法人朱无瑕,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北中富杰贸易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湖北中富杰贸易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⑶ 中西部竞争激烈的成都、重庆、武汉,谁更有潜力
现在经济水平越来越提高,所以很多事情都存在一个竞争,当然经济方面上面的考虑一定是首要位置,那么,中西部竞争激烈的成都、重庆、武汉,谁更有潜力?
其实三个地方可以说都是发展比较好的城市。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其实是一个佼佼者,是领先于很多西南部的城市的,我们要知道四川省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而作为省会城市的成都也是能够在所有的城市里面排的上号的。
众所周知,四川省整个社会的经济还是算中上等的水平,而成都的发展则是超出了全省的水平,并且能够与其他的直辖市进行比较。当地的旅游业还有其他一些行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本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成都经济水平的提高。其实四川成都是一个比较慢的生活节奏,很多人会选择到这个地方进行养老或者是度假。这个地方,他们的房价以及工作机会还都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到成都去闯荡,见识世面,希望有更大的一个工作机会和工作机遇。
所以对于这三座城市,哪座有发展潜力,其实各有各的优势,我想在今后国家的支持下,每座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是直线上升的。
⑷ 湖北当前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
江城 江城是武汉市的简称,也是武汉的美称。来源于“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古诗词。 而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华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市区内交汇,将市区一分为三,形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全市现辖13个城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万人。 武汉作为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一万多年以前),这里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据考证,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宫城。明清时代,汉口成为全国闻名的商埠,是当时四大名镇之一。近代武汉,作为民主革命的发祥地,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武汉风景秀丽,名胜众多。名闻天下的黄鹤楼,位居“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江城明珠”东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佛都古刹”归元寺,内藏惟妙惟肖五百罗汉。此外,还有古琴台、晴川阁、楚天台等古迹名胜,令人流连忘返。 综合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特别是1992年被确定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后,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2-1998年经济年均增长率达16%,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多年位居"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的第六位。 区位和资源 武汉地理坐标为北纬30°33"、东经114°19"。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平均无霜期约25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3℃。武汉地形属残丘性冲击平原,大部分在海拔50米以下。 武汉位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东去上海、西抵重庆、南下广州、北上京城,距离均在1000公里左右。 武汉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武汉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利资源丰富,被称为“百湖之市”。武汉有各类矿藏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尤其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丰富,并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岩、白云岩和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武汉的最显著的资源优势,可以概括为“二厚”。即“得水独厚”,武汉临江傍水,湖泊星罗棋布,水资源相当丰富,总量大大超过了现有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用水总量;“得中独厚”,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将形成东-中-西“H”型格局,武汉将成为重要的战略大支点。这种经济发展的强辐射效应必然带动武汉城市超常规发展。 产业结构及市场潜力 在新世纪里,武汉将着力推进产业和功能的深度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系统。推进产业深度开发,重点是大力发展通信及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激光、软件等产业,改造和提升钢铁、汽车、机械等产业,逐步把武汉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利用外资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牢牢抓住“开口”和“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各项优惠政策条件,适时制定“开放先导”方针,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开放促发展”的策略,积极利用外资,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1980年我市批准设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向国际资本市场迈出重要的第一步,特别是1992年国家批准我市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以来,我市利用外资不仅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领域不断拓宽。武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可观的投资回报,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大批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投资。外商投资武汉的信心不断增强。 教育与科技 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科技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基础设施与城市功能 1、能源供应 武汉煤炭、电力、石油、液化气等能源供应充足,价格合理,完全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 全市拥有液化气贮存能力6000余吨;液化气输送管道14.4公里;煤气中压干管900多公里;与荷兰SHV公司合资建有年卸能力10万吨的液化气专用码头。民生石油公司已建成年周转能力60万吨的专用码头。 目前,武汉正积极实施“川气东送”工程,到2003年每年将有30亿立方米天然气从四川进入武汉。 2、交通 武汉是全国铁路主枢纽之一。京广、京九、武大、汉丹四条铁路干线在武汉交汇。营业里程1077.7公里,每天到发旅客列车40多对,货物列车80多对。 国道106、107、316、318及建设中的京珠、沪蓉高速公路在武汉交汇。市境内里程235.13公里,在册通车里程2974.2公里,长途客运班线1007条,日发班次3439个,客货运输辐射全国20多个省市区。 市区内共有公交线路228条,线路总长度4016公里,公共汽、电车4461台。出租汽车12260台,中巴客运车361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9台,在全国大城市中居领先水平。 武汉港是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之一。武汉拥有码头泊位615个,年吞吐能力4400万砘。拥有各类船舶2080艘,总载重量150万吨、载客量6万客位,货轮可直达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澳地区。货运量居长江内河港口第3位,客运量居首位。 武汉是我国重要航空指挥中心和航空港之一。航线可抵达全国56个大中城市,并开通了至香港、澳门及日本福冈、韩国清州四条国际航线,至韩国汉城和俄罗斯的国际航线亦在筹划之中,预计2000年内开通。武汉航空客运量居全国第9位。 3、邮政 武汉邮政局是全国七大一级中心局和八大航空邮运中心之一,是中国南方七省(鄂、湘、粤、桂、川、滇、黔)的通信与邮政的传输、集散中心,并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邮及380个城市、130多个国家(地区)开办了特快专递业务(EMS)。 4、电信 武汉是全国主要的通信枢纽,京广汉同轴电缆与沪宁汉渝光缆通信干线在汉交汇。武汉拥有光纤、数字微波、中同轴载波和长途、市话程控交换、公用分组交换及数字网络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手段。目前,全市已形成功能齐全的现代通信网络,可与国内900多个城市和国际150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 1999年市内电话装机容量305.69万门,市话用户129万户。移动通信和国际互联网发展迅猛,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50.79万户,网络用户也达5.4万户。市区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45.48部,其中移动电话每百人拥有11.21部。市郊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5、供水 全市有供水企业15个(其中公用自来水厂12个),日总供水量429.9吨,供水能力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位。 6、医疗卫生 1999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67个,其中医院220个。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5.64万人,医院病床2.77万张。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3.2人,拥有医院病床44.5张。 7、“三废”治理 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8.86%,城市地面水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工业废气处理能力114.22万标立方米/小时;固体废弃物处理能力255万吨/年
⑸ 湖北消费金融公司在全国有几家分公司
5家分公司。湖北来消费金源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由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是全国第8家、华中地区首家开业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总部设于武汉,业务半径辐射全国,并在武汉、深圳、北京、成都、上海、西安设有区域中心,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快捷、灵活、安全的高品质消费金融服务。
⑹ 汉口和武汉是什么区别,是一个城市吗
不是一来个城市,自武汉为市,而汉口是武汉市重要组成部分,武汉三镇之一。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
汉口,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武汉地区的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
拓展资料:
汉口市在中华民国时期高度繁荣,包括汉阳人口曾达到百万,号称东方芝加哥,使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其后汉口与武昌、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与武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
武昌:位于长江南岸,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重要组成部分,为武汉的科教文化中心。
汉阳: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的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现已成为武汉新区的核心开发区,以都市工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
⑺ 中建各局分别在哪个省
1、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一局)总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是2018年世界500强第23位、世界最大投资建设集团——中建集团旗下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子企业。
2、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二局)总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6号院E座。组建于1952年,注册资本50亿元,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国内最具综合实力、投资和建造相融合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和新能源电厂等综合施工技术的企业。
3、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三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6号新时代商务中心原为中国建筑第三局。是中国建筑重要子公司,是具有多功能、集团皇经营的国有大型建筑安装骨干企业。
4、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四局”)现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科韵路16号广州信息港B座4楼。成立于1962年,自有员工18000人,是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第23强“中国建筑”旗下主力大型公司,A股上市企业“中国建筑”子企业,中央驻粤大型综合投资、建设集团。企业业务涵盖房建、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建造等领域。
5、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五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意一路158号。是集“投资商、建造商、运营商”“三商一体”的现代化投资建设集团。位列湖南三强、中建三甲。拥有房建、市政、公路“三特三甲资质”。
(7)湖北区域金融中心扩展阅读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正式组建于1982年,是我国专业化发展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全球规模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也是我国建筑领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中国建筑营业收入平均每十二年增长十倍。2017年,公司新签合同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在 102 家中央企业中分别名列第 4 位、第 6 位,第13次获得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位居2018年度《财富》世界500强第23位,《财富》中国500强第3位,全球品牌价值500强第44位,获得标普、穆迪、惠誉等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信用评级A级,为全球建筑行业最高信用评级。
中国建筑的经营业绩遍布国内及海外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布局涵盖投资开发(地产开发、建造融资、持有运营)、工程建设(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勘察设计、新业务(绿色建造、节能环保、电子商务)等板块。在我国,中国建筑投资建设了90%以上300米以上摩天大楼、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1/3城市综合管廊、1/2核电站,每2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国建筑建造的房子。
⑻ 中国省会分布图
1.黑龙江,简称“黑”,省会“冰城”——哈尔滨
2.吉林省,简称“吉”,省会“北国春城”——长春
3.辽宁省,简称“辽”,省会“共和国长子”——沈阳
4.河北省,简称“冀”,省会“新中国的摇篮”——石家庄
5.甘肃省,简称“甘”,省会“金城”——兰州
6.青海省,简称“青”,省会“三江源头”——西宁
7.陕西省,简称“陕”,省会“千年古都”——西安
8.河南省,简称“豫”,省会“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
9.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泉城”——济南
10.山西省,简称“晋”,省会“龙城”——太原
11.安徽省,简称“皖”,省会“中国声谷”——合肥
12.湖北省,简称“鄂”,省会“江城”——武汉
13.湖南省,简称“湘”,省会“星城”——长沙
14.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六朝古都”——南京
15.四川省,简称“川”,省会“蓉城”——成都
16.贵州省,简称“黔”,省会“林城”——贵阳
17.云南省,简称“滇”,省会“春城”——昆明
18.浙江省,简称“浙”,省会“西湖龙井产地”——杭州
19.江西省,简称“赣”,省会“英雄城”——南昌
20.广东省,简称“粤”,省会“羊城”——广州
21.福建省,简称“闽”,省会“榕城”——福州
22.台湾省,简称“台”,省会“北市”——台北
23.海南省,简称“琼”,省会“东方夏威夷”——海口
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省会“亚心之都”——乌鲁木齐
25.内蒙古自治区,简称“蒙”,省会“中国乳都”——呼和浩特
26.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省会“塞上江南”——银川
27.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省会“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南宁
28.西藏自治区,简称“藏”,省会“日光城”——拉萨
29.北京市,直辖市,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30.上海市,直辖市,简称“沪”,具有“东方巴黎”之称。
31.天津市,直辖市,简称“津”,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区。
32.重庆市,直辖市,简称“渝”,名副其实的“山城”和“雾都”。
33.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港”,“东方之珠”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
34.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澳”,世界四大赌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