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财经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哪个好
学术
平心而论,上财是国内老牌名校,国内保研出国读研应当都不在话下;而港中大深圳优势更多还是在于申请国外名校,因为我们知道申请国外名校时教授推荐信也是相当重要的,而港中大深圳师生关系特别密切,和校长、教授可以经常吃饭聊天讨论学术,可以更容易获得教授的帮助与指导,而且整个学校海外交流深造风气旺盛,机会多多,而就国内考研的话,因为学习内容一是全英术语,二是无毛概马列,所以国内考研的话平心而论就不是很推荐,但只要有心也未尝不可。
工作
上财当然在国内找工作是没有问题的,毕竟金融经济国内大牛;而港中深的学子首先学内容全英文,而且更多是面向国际化的交易,像是在香港、海外的进入金融领域了,看的报表,做的报告要用英文,中文术语就对不上了,这不仅仅是考个雅思托福证明英语水平就能解决的,大学四年的训练与熏陶还是相当重要。
学习模式
内地很多大学还是更多以平时分加上期末考试的成绩的模式来拿绩点的,所以对比较适应应试教育模式的我们其实还可以算是舒适圈的,累主要是因为学的内容难、精、深;港中深是香港的教育模式,平时会有超级超级多的小组报告和案例分析,一周3次演讲的频率已经不算多了,都计入最后的成绩,所以平时都会很累,还伴随着与组员沟通、任务分配等的压力,但对于很多有领导力,有沟通技巧,不怯场的同学,这种学习模式非常能体现他们的过人之处。其实步入社会之后,这种领导力、沟通技巧等软实力都是企业非常非常看重的,比如四大的笔试问题就会涉及到要让你证明你的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所以能在大学里锻炼还是很不错的。
Ⅱ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与香港中文大学有什么区别
一、学校性质不同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2、香港中文大学:是一所亚洲顶尖、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二、成立时间不同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2014年3月21日,国家教育部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而成。
三、院系专业不同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截至2018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设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运筹院以及研究生院,并设有覆盖理学、工学、文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共计14个本科专业和11个研究生专业。
2、香港中文大学:根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学校设有8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开设多个主修、副修和双学位学士课程。此外,学校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高校合办多个本科及硕士课程。
Ⅲ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和金融工程硕士哪个
金融专业属于来香港中源文大学商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东亚AACSB认证成员、亚太高校书院联盟成员、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研究型综合大学,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金融专业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优势学科。
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和本校区有什么区别
1、录取均要参加
●港中大(深圳):
学校在录取方面仍以高考为主要录取依据,同时第一年在广东省实行综合测评,最终录取则参考高考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和面试成绩,按照考生的分数由高到低录取。此外,由于学校采取中英双语教学,报考学校的考生,英语高考单科成绩至少要达120分。是否在提前批次中录取仍有待批复。
●港中大本部:
报考本部的内地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择优而录。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150分为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奖学金基础班的成绩要求较高,须达130分或以上。在内地为提前批次录取。
而对于香港本地学生的录取,2013年起,香港学生在中学六年级时参加全港统一的文凭考试,即HKDSEE,高校按照考生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大(深圳)的学生是否与本部学生同样享有香港交通优惠的疑问,目前没有定论。
3、学历认证
本部发英式单证;深圳校区发中式双证;
4、学费
●港中大本部:约9.6万/年
●港中大(深圳):每年学费至少9万元人民币
5、就业
面向国际高端岗位和国际大企业
●港中大(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国际的高端岗位,有的专业还会通过北美、欧洲及国内深圳、香港四个校园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生在跨文化的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积累国际性的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因学校设置的升学途径和各种学术交流机会,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广泛,除可在本地就业外,还可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进修,或进入国际企业任职。
●港中大本部:
因学生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可以在香港本地求职,进入国际大企业的几率较大。事实上,从2008年起,香港特区政府为鼓励内地毕业生留港服务,所有内地本科生毕业后可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或就学。而内地生连续七年在港居住,可向香港政府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过往在港中大本部毕业的内地本科学生无论在就业或进修方面,均有较好发展。当中有不少毕业生为跨国企业聘任,也有学生任职内地政府机构。而大部分内地学生毕业后留港或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进修。
拓展资料:
一、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重要成员,亚洲首家AACSB认证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等为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及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组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书院的学系,由大学统一负责;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录取内地本科生。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作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杨汝梅、林语堂、胡秀英、刘殿爵、饶宗颐、高锟、杨振宁、莫里斯、蒙代尔、姚期智、白先勇等一大批学术巨匠,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
截至2017年,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7.3公顷,建筑面积711267平方米;辖9个书院、8个学院及研究院,共有58个学系和32个主要研究所,在校学生20277人。
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怎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设立,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的大学。以创建一所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学为己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华传统和社会担当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期开设理科、工科、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长远办学规模为国内外学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
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
人。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大运公园南侧,龙翔大道以北,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学校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事会管理机制,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面向全球招聘一流师资,引进的师资大多为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和学者,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特色是国际化的氛围、中英并重的教学环境、书院制传统、通识教育、新型交叉学科设置和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
大学注重国际交流和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目前已与多所国际知名院校签订协议,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面向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学正在组建世界级专家队伍,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新能源、金融和物流等领域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来自全球的2000多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已经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始学业。目前本科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学、会计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翻译,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包括金融工程、金融学、翻译和同声传译,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有计算机与信息工程专业。
Ⅵ 去深高金攻读在职金融硕士项目有前途吗
前途是光明的,深高金的在职金融硕士项目,课程设置得很好,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完之后,对于择业或者深造的帮助会很大。
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和本校区有什么区别
1、录取均要参加
港中大(深圳):
学校在录取方面仍以高考为主要录取依据,同时第一年在广东省实行综合测评,最终录取则参考高考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和面试成绩,按照考生的分数由高到低录取。此外,由于学校采取中英双语教学,报考学校的考生,英语高考单科成绩至少要达120分。是否在提前批次中录取仍有待批复。
港中大本部:
报考本部的内地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择优而录。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150分为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奖学金基础班的成绩要求较高,须达130分或以上。在内地为提前批次录取。
而对于香港本地学生的录取,2013年起,香港学生在中学六年级时参加全港统一的文凭考试,即HKDSEE,高校按照考生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大(深圳)的学生是否与本部学生同样享有香港交通优惠的疑问,目前没有定论。
2、学历认证
本部发英式单证;深圳校区发中式双证;
3、学费
港中大本部:约9.6万/年
港中大(深圳):每年学费至少9万元人民币
4、就业
面向国际高端岗位和国际大企业。
港中大(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批本科专业为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和经济学。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国际的高端岗位,有的专业还会通过北美、欧洲及国内深圳、香港四个校园的实习机会,培养学生在跨文化的环境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积累国际性的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因学校设置的升学途径和各种学术交流机会,学生毕业后就业渠道广泛,除可在本地就业外,还可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进修,或进入国际企业任职。
港中大本部:
因学生持有香港居民身份证,可以在香港本地求职,进入国际大企业的几率较大。事实上,从2008年起,香港特区政府为鼓励内地毕业生留港服务,所有内地本科生毕业后可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或就学。而内地生连续七年在港居住,可向香港政府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过往在港中大本部毕业的内地本科学生无论在就业或进修方面,均有较好发展。当中有不少毕业生为跨国企业聘任,也有学生任职内地政府机构。而大部分内地学生毕业后留港或到海外知名学府继续进修。
(7)深圳中大国际金融扩展阅读:
办学模式
1、书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始于1963年崇基、新亚、联合三所书院合并,随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晨兴书院、善衡书院于2006年创立,继有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与和声书院于2007年创立,到了2012年,中大校园共有九所书院。
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每所书院都是独树一帜的,有各自的文化,但汇聚在一起,却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
书院是和谐融洽的群体,各有宿舍、饭堂及其他设施,并举办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社区服务,语文、资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
书院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学生更可善用奖学金和经济援助计划发挥个人成长的潜力。[63]
2、通识教育:
世界级的大学教育除了着重专科训练外,还应培养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和文化意识,后者更是现代及未来世界公民的特质。通识教育是香港中文大学学士课程重要的一环,兼融中国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至全人教育。此外该校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以下4个必修范围:中华文化传承,自然、科学与科技,社会与文化,自我与人文。
中大提供二百多个通识选修科目,内容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课堂以外,大学举办学术会议、退修活动、读书会、通识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砥砺学问,交流思想的环境。另外书院亦提供多元化的通识课程及学习机会。
3、培育计划:
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培育计划包括:寰宇暑期实习计划、师友计划、暑期计划、领袖培育课程计划。
4、双语并重:
中大五十年来一直坚持中英双语(两文三语)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以两文三语作为学习、学术交流以及师生沟通的媒介,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就业和社会参与的能力。提高双语的能力有助学生增加对自己的认识,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让他们更关心世界事务,认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为他们在全球化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打下必须具有的文化和语言基础。
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好吗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还是蛮不错的。2014年4月下旬,教育部正式同意港中大深圳分校的建立。这个学校虽然建立的比较晚,但师资力量还是不错的,老师和教授许多都是从欧美留学回来的,每个项目的学习时间大约是一年或一年半,可以视情况而定,结合经验看学习时间是较为合适的;培养方向主要是经济、金融、会计三个专业,基本涵盖了未来金融行业求职的专业。学校鼓励学生去进行课外实习,所以学生们也得到了锻炼。
现如今学校名气虽不如清北复交,但潜力还是挺不错,如若条件合适的都可以考虑。这里要讲的是,找工作这件事还是需要你自己的主动性的,即便学校给你提供大量的资源,这也只能作为一次入门的机会,最后是否能够成功还是需要自己的勤奋努力。你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帮忙,积极与老师交流,不懂的问题随时问;还可以和学长学姐们多交流交流;同时自己也要多投简历,增加自己的机会。
Ⅸ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香港中文大学有什么不同
我是今年报考中大深圳的新生,作为过来人我自己和家人也通过官方途径查了很多资料,问了不少人,希望给学弟学妹和家长参考,也希望能够排除大家的一些误解。
一、首先,作为港校和内地的新办学模式,中大的深圳校区更多的是一种创新,既不同于传统的体制内大学,也不同于独立的港校教育。就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来说,深圳与本部的区别不大,生源质量就内地而言深圳分校也非常好,毕竟最差的录取生都是中等985水平的考生。下图是去年的投档线,据我们老师说今年的最低线已经超过老牌名校中山大学二十分,在某些省份与复旦浙大持平。
2017年,CUHK(SZ)作为唯一收到尚德全球案例大赛组委会邀请并参赛的大陆高等院校,将与全美第一的沃顿商学院、北欧数一数二的哥本哈根商学院等11所全球顶尖商学院同台竞技。校园内业经常举办书法、绘画、摄影活动等,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个人认为至少比我的母校要好太多。今年,CUHKSZ与众多国外知名高校,如剑桥大学等建立交换生、交流项目,这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点。
另外补充一点大家常问的,深圳和本部的学位证是否一样。答案是,两个校区的学位证都是由港中文香港本部颁发,并且都会有校长沈祖尧先生的亲笔签字,但会注明学习地点是在港中文(深圳)。对于港中文的同学来说,两所校区独立且不同,但不论是就读于深圳还是香港,我觉得都不应该妄自菲薄,毕竟学校再好,也需要个人的努力。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一些方面香港本部的确要优于深圳许多,但我相信在深圳同学们的努力下,这些差距会越来越小。
最后我想说的是,关于港中文深圳的讨论很多,希望大家在争议中能够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对于极少数香港校区的同学来说,即使你们心存芥蒂,因为所谓“赤化”,在网路上对我们恶语相向甚至不惜诋毁,我们也不会因此而怨恨,因为平等自由,求同存异,互帮互助,才是这所新校区成立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