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危机发生了。那那些钱都跑哪去了
在股灾或者金融危机时,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财富、市值凭空消失。新闻上也会经常说,XX股价因暴跌,损失了XX亿市值等等。那么这些蒸发的财富到底去哪了呢?
货币的作用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咱们首先得明白,货币,也就是钱,它的作用并不是很久以前那种足值一般等价物了,而是信用符号,是一张能代表价值的普通纸币,这就是货币的五大职能之一——价值尺度。所以,在资本市场中,实际上并不存在实实在在的财富,货币是行使了这一职能,将股票、基金、债券、黄金等的价值以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
“蒸发”的财富都去哪了?
金融危机发生时,往往伴随着股市等资产价格的暴跌,也就是变动的都是账面财富。举个例子,假设A村只生产西瓜,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村民们把家家户户种的西瓜拿去卖,假设每月产出1000斤,2元一斤,整个村的西瓜产值就是2000块。一转眼夏天快到了,集市上买西瓜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的西瓜供不应求。
这时有一位老板小白瞅准了商机,以2.5元的价格收购了A村的1000斤西瓜,再在集市上倒卖。此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2500块。但是天气越来越热,有一家饮料公司看中了A村的西瓜,以3元的价格收购,把西瓜制成饮料。村民当然不傻,有更高的收购价,肯定都把西瓜往饮料公司送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值就达到了3000块。
你看,A村还是A村,西瓜还是1000斤,产值却从2000变成了3000。咱们继续。
这时天气转凉,但为了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高价收购,村民依然在大量的种西瓜。可未曾想到,饮料公司效益不好,西瓜饮料滞销,由原来每月收购1000斤骤降至200斤。这下急坏了村民了,那剩下的800斤咋办呢?自己又吃不完,送人别人又不要,只能自己拿去集市上卖。但是天气转凉,买西瓜的人很少,无奈只能降价,夏天卖2块一斤的西瓜,现在卖1.5元勉强清仓。
不料,饮料公司采购员在一次偶然逛集市的时候发现竟然还有1.5元一斤的西瓜,于是立刻停止采购,并讨价还价:人家市场上西瓜都1.5块了,你们A村的3块收购价,太贵了。看在咱们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我也不压价,我以1.4元/斤的价格继续收购,怎么样?
村民听了很无奈,知道好日子到头了,可是想到虽然少赚1毛,但不用自己挑着扁担累死累活赶集市,也就算了,接受了这个价。于是,原来3块一斤的西瓜,一下子变成了1.4块,产值(按1000斤计算)也从3000元掉到了1400元。
但更惨的还在后面。从3块到1.4块,有人心里落差很大,感觉不划算,决定不种瓜了,出去打工算了。这时A村的西瓜产量开始减少,由原先的1000斤减至500斤,再到100斤。此时天气已经很凉了,西瓜基本没人买了,供应的减少并没有给西瓜涨价的理由。而这时100斤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饮料公司的采购量,产值也跌至140元。最终,饮料公司终止了与A村的采购协议,剩下的西瓜都烂在地里,别说140块,一分钱都不值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财富(产值)都是虚拟的,是由价格表现出来的。有人愿意以2块的价格买,那么你的资产(西瓜)就值2块,没人愿意买,那就分文不值。同理,买股票都是买预期,股价也是反映未来市场表现的晴雨表。当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未来的基本面并不被看好时,它的股票或资产就会遭到抛售,当达到临界点产生羊群效应,形成恐慌性抛售时,便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市场的财富也像“蒸发”了一样,凭空消失了。
⑵ 财务报表的分析——利润去哪了
1、财抄务的收入支出确认是有严格袭的标准的,老板所谓的大帐很可能跟财务计算的口径不一样,比如收入确认的标准,费用确认的标准,所以有差异绝对是正常的。如果靠老板的大帐就能算出财务报表,还需要财务做什么。
2、利润会影响到现金流,但两者并不是等价的,企业具有很高的利润,并不代表就有很高的现金流,应收款项账期较长,应付款项账期较短,甚至有大量的预付款项,这些都会导致现金流赤字。简单的说,赚了钱,但是钱没有收回来,都在别人的口袋。
3、这个可能太多了,总结就是成本费用增加比例大于销售的增长率。或者是销售的毛利率下降了,同一产品的售价下降太多。
⑶ 金融危机谁都在亏钱!那亏了那些钱都到哪去了
不要受楼上的误导,他们说的并不完全适用用现在的情况。
首先你要搞清楚,货币版,也就是你说的钱这权个东西,只是作为财富价值的等价交换物,说白了,就是一个交易的凭证,除去这个它只是废纸或者普通金属。我的意思是说,货币本身没有价值。
那么回到金融危机这个话题,我们所谓的金融危机,指的就是以货币(或者直接叫虚拟资产)投资股票,实业 ,期货等金融行业的危机(原因你自己上网搜)。由于他们手上掌握的大体上并不是实际的财物,并且他们的资产本身就存在泡末(虚高),所以他们的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蒸发,也就是亏钱。
好了,接下来就是所谓的经济危机了,这才是重点。不要混淆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概念。金融危机一爆发,也就是我们的投资者们的危机来了,那么就会影响到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制造业,农业啊之类的),也就是引发了经济危机。所以说它们俩是一个近似因果的关系。金融危机一般都会引发经济危机。
好了,到了经济危机这个阶段了,我们制造的东西少了,消费少了,人们也大量失业了。也就是生产力下降了,这个时候,就是你所理解的真正的亏钱了。
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⑷ 金融界危机来临了,那全部钱到哪去了.
非常形象的解释哈
首先,经济是个整体概念.
公式:经济=金融+财政
金融:货币和信贷的总和; 财政:国家的收支.
所以金融危机比经济危机来得小得多.
(世界上只发生过一次经济危机,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解释:国家收支:
国家的税收和支出
支出包括:福利,公共等.(如国家收支出现问题,则人民生活意味破产)
所以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财政危机
(现在许多学者也认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但是我反对这看法.因为他们认为现在的金融危机一般都会造成经济危机.如"黑色星期五"事件,的确造成许多国家的经济危机.但我再次强调,世界经济危机只发生过一次.
但世界金融危机就发生过不只一次了.)
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有多严重吗? (我抄袭的,太妙了)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
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
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
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 CDS合同:
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
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
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
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
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
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
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
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
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
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
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
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
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
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
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⑸ 为什么这么多人想学金融金融毕业后都去哪了
金融总体来说工作相对辛苦,收入比其他行业高很多。以Quant Developer为例,虽然实际工作和其他行业的程序员没有本质区别,但不仅收入高,而且很容易找到工作。所以近几年报考很热门。
金融专业主要是用计算机来实现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金融相关的问题。所以,金融专业不同于MBA和MSP,它主要是培养金融界的技术工作者,也称作金融专业师——Quant。Quant 的职位主要集中在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负责的主要工作根据职位也有很大区别,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pricing、model validation、research、develop and risk management,分别负责衍生品定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模型验证、模型研究、程序开发和风险管理。
就现在来说,金融专业在中国的就业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基金公司:基金公司现在非常需要能做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的人才。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现在正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同时也在通过集合理财产品设计等寻求生存的机会。
银行:最传统的银行也在起着微妙的变化。现在各大银行的总行正在着手建立内部风险管理模型,急需这方面的人才,可是,由于银行用人制度比较僵化,真正有水平的人未必能进去做这个事情。银行内部的另外一个重要部门——资金部,也需要金融专业的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操作,是未来固定收益证券这一块的主力,同时也是未来大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债券市场、抵押支持债券这些金融专业产品的设计主力。
⑹ 金融风暴,那些钱都去哪了
举个例子说明吧,比如你有一个戒指,值十块钱,然后经过你的精心包专装,100块卖给了甲(别去想属甲为什么那么傻会愿意花100,反正甲就是买了),然后甲再经过包装500块卖给乙(同理,也别去想为什么乙会买),乙呢继续包装1000卖给丙,丙继续这样做下去,你会发现一个本来价值10块的戒指越来越“值钱”,那么就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在增加,经济在飞速发展,国家会怎么做呢,印钱呗,但是总有一天有个人会发现,哦,原来我花了10000万块买来的居然就是个破戒指,这时该出问题了,人们手中的钱的购买力开始下降,想想看用10000块去买原本就值10块的戒指,这10000还值10000吗?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个戒指被这么炒作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要明白一点的是,像戒指一样被这么处理的商品有很多,价值几千亿,几万亿,甚至更多,那个时侯问题就大了,经济危机该发生了,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而之前经济的发展过程就被称之为泡沫经济,因为“不实”嘛。
⑺ 注入金融市场的资金都去哪了
呵呵,这个问题很好,举个中国的例子,股市跌倒现在大家损失惨重,可是专谁赚了呢?就是05-07年牛市中赚了钱之属后退出股市,把钱存起来或者投资其他渠道的人赚了。
资金融通可以促进经济的效率,肯定是有好处的。比如你现在有个好点子能赚钱,如果融不到资,这个计划不就不行么,那就不能对社会有帮助。金融就是做这个的。
⑻ 上市公司的利润去哪了
一般他们把利润留下来增加公司资本,用于扩大发展。上市公司把利润分配到每股称为资本公积金。
⑼ 金融风暴中富豪亏的钱去哪了
所谓这些富豪啊,大股东的钱本身就是虚的,它只是股市上表现出来的一个数字
如果你兑现了才能拿到实实在在的钱,也就是所谓的浮亏和浮盈
至于由于股市下跌他们的钱去那里了,蒸发了,并没有落入任何人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