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经济中心是
中国经济中心为上海。
上海(Shanghai),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最大,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实力相当雄厚,是我国第一个跻身进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长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2020年上海将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昨天(29日)发布,国务院新闻办就此在上海举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经济中心(economic centre)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自然形成的生产和交换比较集中,并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强经济影响的地方。是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居重要地位,并与其它城镇和广大农村经济联系密切、且能影响其经济发展的城市或镇。
『贰』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有哪些公司
北京高华证券建国门外大街证券营业部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8楼
星展银行北京分行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摩根大通银行北京分行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9层
加拿大皇家银行北京分行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9层
瑞士银行北京分行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英蓝国际中心
英国高盛国际银行北京代表处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7层
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7号
美国国际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中心16层
汇丰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英蓝中心支行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2层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江南汇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B1楼
赛百味 北京西城区金融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楼
今夜无人入睡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美国国际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
好邻居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7号英蓝国际金融中心A120
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11号中国再保险大厦14层
『叁』 光大永明国际金融集团怎么样
(1)前者如果是中国光大集团;那么后者应该就是加拿大永明集团。
(2)上述两家公司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合资保险公司。
但是没有听说过“光大永明国际金融集团”;但如果合资方是上述两家公司;应该很好。
『肆』 美国华尔街主要有哪些企业总部
美国纽约华尔街简介华尔街(wall street)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一条大街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它是美国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
华尔街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荷兰统治时,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这条街上的联邦厅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的所在地,首任总统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职的,如今大门前耸立着华盛顿像以纪念此事。不过华尔街作为政治中心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作为金融中心却一直辉煌夺目,经久不衰。
华尔街两旁很早就已是摩天大楼竖立,街道如同峡谷,抬头只能望见一线天。数不清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交易所都在这里驻足。每天成千上万的白领阶级涌到这里上班。而住在郊区的金融巨头们,则不必受挤车堵车之苦。他们上下班乘飞机,直升机场就设在华尔街东端不远的东河畔。
华尔街设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华尔街是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纽约的华尔街这条全长仅有500多米、街面非常狭窄的小马路上,云集着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正是这些呼风唤雨的知名机构,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神经中枢”。
“牛”气冲天
华尔街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座建筑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争取最大的收益。由于建筑的间距非常小,走在街上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这种氛围不禁使人联想到这里的股市每天上演的激烈博弈。据统计,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职员中,有10万在华尔街工作。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整条街都拥堵不堪。华尔街的快节奏生活使这里的人们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身边事。不过由于是白领和顶级富豪的聚集地,人们的衣着都非常时髦光鲜,只要看到他们的穿戴,就能捕捉到这个季节的流行脉搏了。
众所周知,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塑像。设计者迪莫迪卡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当时,为了保证铜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时在铜牛周围巡逻察看。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时,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不过,铜牛还是被搬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安了家。如今,它已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证券交易所大门难寻
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于华尔街11号。不过有趣的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名气有点不成正比:许多初来乍到的人都要在华尔街上转一圈才能找到交易所的入口。原来,它的正门并不在华尔街主道上,而是“藏”在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支道上。
在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交易所大厅里,每天的股票交易高达25亿股,而每笔交易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华尔街制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也不乏令人心酸的回忆。1929年10月24日,美国许多家最有名望的企业股票突然急剧下跌,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几百万人破产,引发了那场美国著名的经济大萧条。此外,“9·11”事件也给华尔街繁荣的金融生活带来沉重打击,当时的遇难者大多数是活跃在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的精英。事件发生后,人们用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包裹住证券交易所门前的石柱,以纪念那些不幸的亡灵。
金融业的象征
华尔街是英语“WallStreet”的音译,但这个名称并非源于街道两旁大墙似的高楼。根据华尔街街口大厦墙上镶嵌着的铜匾记载,年,荷兰人统治时期,这里是新阿姆斯特丹总督的驻地。为方便警卫通行,总督下令用木头做围墙,筑起一条街,就地取名“墙街”,这就是最早的华尔街。18世纪,24个商人代表聚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协议,规定在他们之间可以进行证券交易,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金融行业的象征。只要一提股票,人们便会联想到华尔街,就连一些并非在此办公的金融大公司,也被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是华尔街公司,可见其地位已经深入人心。
『伍』 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街分公司怎么样
2019年03月04日
写在最前
根据可靠情报,第一时间发放此批内推Offer。机会难得,各位珍惜!版小编再送一个2019ACCA资料权包,可以分享给小伙伴,自提,戳:ACCA资料【新手指南】+内部讲义+解析音频
最新内推Offer
公司简介: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是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主要服务领域包括审计、税务、人力资源、交易、危机管理等。普华永道通过制定解决方案及提供实用性意见,不断为客户及股东提升价值。
招募岗位:
税务部门实习生
主要工作:
日常财务档案整理,税局银客户公司的一些外勤工作
任职要求:
本科以上,英语好
实习薪资:
17/h 工作地点: 上海 申请方式:
请将简历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并在标题写明投递岗位、姓名及学校
*以上岗位来历真实可靠,均由企业用人部门直接提供;同等资历下,ACCA学员优先。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陆』 香港比较著名的建筑物有那些谢谢。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金紫荆广场、凌霄阁、杜莎夫人蜡像馆、黄大仙祠。
1、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简称香港会展中心;英语: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HKCEC)位于香港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香港区海边最新建筑群中的代表者之一。除了作大型会议及展览用途之外,这里还有两间五星级酒店、办公大楼和豪华公寓各一幢。
2、金紫荆广场
金紫荆广场(Golden Bauhinia Square)位于香港会展中心的新冀海旁的博览海滨花园内。“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金紫荆雕像矗立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海旁的博览海滨花园内。
金紫荆广场位于香港会展中心旁,是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而设立。金紫荆广场位于香港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人工岛上,三面被维港包围,在维港的中心位置,与对岸的尖沙咀对峙,是观景的好地方。
3、凌霄阁
凌霄阁(The Peak Tower)是香港的一座特色建筑,位于香港岛太平山与歌赋山之间的炉峰峡上,亦是山顶缆车的终点站,地址为山顶道128号。
它座落于海拔396米高之处而非山顶最高处,设计突出却不破坏山景线。凌霄阁最高处达海拔428米,能俯览维多利亚港两岸景致,是香港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4、杜莎夫人蜡像馆
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是以名人为创作灵感的独特景点,将参观者与著名的人物、事件及时代紧密联系。展馆展出超过100尊栩栩如生的国际及本地名人蜡像,配合精彩无比的视听效果及新奇刺激的互动体验,为宾客带来真正奇妙难忘的欢乐时刻。
5、黄大仙祠
黄大仙祠,在中国有两个,分别是广州黄大仙祠和香港黄大仙祠,香港黄大仙祠又名啬色园,始建于1945年,是香港九龙有名的胜迹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负盛名。广州黄大仙祠 始建于清朝已亥年,即公元1899年,是广州宗教圣地之一。
『柒』 帮我查一下啦!
上海外滩
外滩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
漫步外滩,呈现在面前的是数十座巍峨的大厦,构成一部风格各异而又浑然一体的古典建筑艺术交响诗。但你可知道,在上一个世纪四十年代前,这里还是一条芦苇丛中泥泞的纤道。
自1846年上海辟为商埠以后,财富犹如神话般在这里堆积起来,一幢幢银行大楼拔地而起。经过约一个世纪的营建,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在这个仅有三里长的一条弧线上,鳞次栉比地矗立起52幢各种风格的大厦,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希腊式、文艺复兴式等。当年许多外国领事馆,如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等都集中在这里,还有许多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等。
从建筑上看,外滩这些具有西方复古主义建筑风格的大楼,虽然不是出自一个设计师,也不是建造于一个时期,但它们的建筑格调基本是统一的,整个建筑轮廓线的处理也是协调的,因此成为上海具有“万国建筑博览”标志性的建筑群之一。
正如上海曾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一个写照一样,外滩也是上海历史的一个缩影。著名的东风饭店,过去是名扬远东的上海总会。这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古典式建筑,它有当时最长的酒吧,酒吧柜长达110.7英尺。外滩12号,那座仿古希腊式的圆顶建筑,过去是汇丰银行。建于1923年,当时英国人曾自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华贵的建筑”。这是当时英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总枢纽,解放后成了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那座房顶上端有钟楼的建筑是著名的海关大楼,建于1927年。在此以前是一座衙门式的建筑,1891年改建为西洋式,1893年又改建成教堂式。大楼上的大钟四周都可以看到时针,方圆几里都能听到洪亮的钟声。
现在的和平饭店,原是美国犹太人沙逊的沙逊大厦。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在沙逊大厦旁,建造一幢远东最高的34层的银行大厦。1934年正当施工时,沙逊却无理干涉,说“在英租界造房子,高度不得超过我的金字塔塔顶”。由于中国当局腐败无能,据说这桩官司一直打到伦敦,结果判决中国银行只能造17层,比相邻的沙逊大厦金字塔顶低30公分,而且工程也由外商设计、承包。以上这些大楼,当年大多是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机构。为了让世人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将由专家学者重写铭牌,逐一悬挂出准确介绍其身世的中英文“身份证”。首批重写铭牌的有汇丰银行、海关大楼等23座历史名建筑。
『捌』 香港被占领原因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没有能力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北京政府时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来有两次机会收回香港和九龙租借地。可是,蒋介石政府执行错误政策,又两次坐失收复良机。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1841年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开始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一个半世纪,中国经历了晚清时期、民国(包括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为收复香港进行过努力。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历史表明,只有新中国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在香港回归已在眼前的今天,全面地回顾一下百余年来我国收复香港的艰苦历程,将有助于真正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启示。
英国强占香港岛及清政府武力收复香港岛计划的破灭
自1841年1月英国武力强占香港岛起,清政府即开展了收复该岛的斗争。为了说明这一斗争的情况,首先必须弄清英国占领该岛的经过。
迄至目前为止,一些著述和传媒是这样描述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如何占领香港岛的:1840年8月英军在占领定海之后,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惊慌失措的清政府急派直隶总督琦善去大沽与英国全权使臣懿律和义律谈判。1841年1月25日,琦善与英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这种说法似乎认为英国占领香港岛有确实的“条约根据”。其实英国是在毫无条约根据的情况下强占该岛的,道光帝事先既未曾闻知,更未予允准。因此才有亟谋收复之举。
依据中英两国的档案记载,1840年8月30日,义律去天津大沽曾向清政府递交《巴麦尊子爵给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提出割让东南沿海一岛或数岛给英国等侵略要求。琦善根据道光帝的旨意拒绝了英方提出的侵略要求,劝说英军退回广东再继续谈判。几个月之后,琦善抵达广州继续与英方交涉。道光帝明确指示琦善,如果英方坚持其侵略要求,即采取果断措施,坚决用武力抗击侵略者。但是琦善慑于英军船坚炮利,力求妥协。由于道光帝的态度非常强硬,因此琦善在与义律谈判时只同意赔偿烟价,拒绝割让香港岛。1841年1月7日,英军野蛮地攻占了虎门口的大角、沙角,随即又提出霸占沙角等要求。琦善在英军武力胁迫下,万般无奈,复照英方,英军若退还定海、沙角等处,可奏请道光帝于珠江口外给予“寄寓一所”。1月14日,义律提出割占九龙尖沙咀、香港两地。琦善答以只能选择一处“寄寓泊船”,俟英方选定后,再由他上奏请旨。1月20日,义律突然宣布,他已经与琦善达成共有四项内容的“初步协定”,其中第一项就是将香港岛及港口割让与英王。1月26日,英军在没有任何条约依据的情况下,悍然侵占了香港岛。1月27—28日,义律为了迫使中方承认其侵占香港岛为合法,又迫不及待地与琦善在莲花山进行会谈。两人在英方提出的重要条款,即割让香港岛和通商等问题上发生了争执,琦善表示对义律所拟定的协定草案再行筹思后方能具复。由此可见,1月20日义律宣布的“初步协定”实属无稽之谈。1月30日,英方又故伎重演,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照会中方大鹏协副将赖恩爵,再次谎称义律已与琦善“说定诸事,议将香港全岛地方让给英国主掌,已有文据在案,”并要求撤走岛上各处的中国官兵。两天之后,英军又在香港岛张贴告示,妄称“现经与钦差大臣爵阁部堂议定诸事,将香港等处全岛让给英国寄居主掌,已有文据在案。是以香港等处居民,现系归属大英国主之子民”。历史事实是,琦善在英军炮口下,确有允许代为奏恳皇帝,准许英人在香港寄寓泊船之意。但是,当时香港一词,并非指香港全岛,而仅仅指该岛西南今香港仔一隅之地。英方却故意将一隅变成了全岛,将“寄寓泊船”变为割占,将“代为奏恳”说成是“议定诸事”、“已有文据在案”。这充分说明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帝国在外交上是如何不择手段的。
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以后,清政府极为震惊,立即为武力收回香港岛进行了部署。1841年2月26日,道光帝收到广东巡抚怡良关于琦善将该岛擅与英人、英军侵占香港岛并擅出伪示的奏折,即认定英军侵占香港岛是琦善越权私与造成的,谕称:“朕君临天下,尺土一民,莫非国家所有,琦善擅与香港,擅准通商,胆敢乞朕恩施格外,”并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解京,查抄所有家产。道光帝严惩琦善绝非偶然,他对琦善在广东一味向英人妥协的行径早就不满。1月27日道光帝得知大角、沙角炮台失守,即刻下令将琦善交部议处。三天后,他又命御前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南下征讨英国侵略者。英军侵占香港岛后,武力收复香港岛就成了奕山等人南下征战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时奕山等人还在南下途中,道光帝降旨称:“即使香港并非险要,亦必设法赶紧收回,断不准给予该夷,致滋后患。”之后他又接二连三地下达收复香港岛的谕旨:“至该逆所占香港,务须设法克复,使该逆永绝窥伺,方为不负委任。”岂知道光帝下令调集的奕山军队人数虽然数倍于英军,但全部是陆军,只能由陆上防守广州,根本无力进攻港岛。1841年5月18日,英军几乎倾巢出动,前往进攻广州。奕山仓促应战,清军大败,广州城外炮台全部失陷,奕山被迫订立“城下之盟”,在一星期内交付了600万元赔款,并把军队撤出了广州城。事后奕山谎报军情,讳败为胜,致使道光帝误认为,英军于条件得到满足后从广州退回港岛,是天朝征讨“英夷”的胜利。至于香港岛,道光帝接受新任两广总督祁
『玖』 北京哪些证券公司比较好、名气比较大
银河证券、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中信建投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