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吉大金融考研
商学院和经济学院都有金融吧,商学院的收的人比较少,貌似今年一共收6个,保研两个,分挺高的,初试是西方经济学,不清楚是什么版本的,应该高鸿业的就行吧,不过按照今年考题来说,高鸿业那两本是不够用的
❷ 吉林大学考研金融的难易程度
金融是热门专业,吉大也不例外。跨专业当然可以考,只是复习的难专度会更大一些。属
11年复试分都是400+,录取人数也在17个左右,可以权衡一下。
对吉大来说,金融专业在全国排名也不靠前,同样的分数其实你可以选择更好一点的院校。
这个专业,还是考经济发达的地区比较好!
❸ 想考吉林大学金融研究生
2015吉林大学025100金融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是1985 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专建立的,是吉林大学第属一个建立的学院。 1998年,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2000年,学院的理论经济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济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14个硕士点,8个博士点,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较为齐全的经济学科门类和雄厚的办学实力。
为提高和进一步加快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步伐,加快外资金融机构的引进,促进金融同业竞争、建立我国的金融机构创新机制,市场需要大批谙熟金融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善于应用科学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和世界经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为完成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17 招收在职培养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❹ 金融学考研---吉林大学 怎么样啊 难不 难考啊
我估计不太好考,金融还算热门吧;吉大咋说在东北、乃至全国有些名气地!
❺ 吉林大学的金融研究生好考吗
本校的相对好考点。外地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除了个人的学习成绩外,和导师提前约定面谈,或许受益匪浅。
❻ 我是一个二本院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对于考研不知道选择吉林大学还是中央财经,希望能给个帮助
这个,取决于个人实力。
如果有能力考取中央财经大学,不用考虑其它。
如果想保守一点,吉林大学在吉林的影响也不会对你的就业造成多大困难。
❼ 本人金融专业,大三学生!打算考研,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们,推荐一下,东北有那些学校比较好啊/
1、金融抄专业考研的学校有很多,重点大学都比较好,非重点大学的东北财经大学也不错。
2、金融分学硕和专硕,代码不同,020204金融学是学硕,025100金融是专硕。初试科目往往也不同,报考前要确定考学硕还是专硕以便选择学校。
3、查找学校的方法是: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网页左边【硕士目录查询】;
选择省份和学科0251金融或者输入报考专业金融学;
搜索即可了解该省(市、区)招收这个专业的有哪些学校。
4、比较好的学校分别是985、211和财经院校的金融专业。看自己的志向和成绩选择即可,别人很难简单推荐,只能提供方法和思路。尽早确定以便备考,金融是热门,加油!
❽ 1吉大金融考研专业课看哪些书学术的,经济学院的,2复试什么时候准备参考书越全越好 复试
1.吉大经济学院学术金融学初试指定教材为:
020204 金融学:《政治经济学》谢地、宋冬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四版;《西方经济学》许纯祯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
复试指定教材:《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第四版)》黄达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保险学》魏华林、林宝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国际经济学》 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外国经济思想史》吴宇晖、张嘉昕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布兰查德是前几年的吉大本科生用书,所以需要参考,不过布兰查德不是所有章节都考的,只有部分章节考,可以对照一下真题。
3.复试一般在知道成绩之后开始准备,2015年应该是年前就知道成绩了,2014年金融学第一名蔡同学和第二名余同学都是长青藤考研的学生,建议问问长青藤专业课问题。
❾ 吉林大学金融学考研需要考哪些科目
吉林大学金融学考研需要考的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3数学三
④823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❿ 吉林大学的金融专业研究生好不好
吉林大学是211和985国家重点建设大学,金融专业是其比较好的专业之一,研究生是相当专好的,就业率属高达98%。
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始建于194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的著名学府,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21世纪学术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