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九大区域性城市群是哪儿
这其实是指金融界的一个概念,并非完全地理上的概念。
上海金融中心:远东龙头,引领国际金融
00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认为世界的远东金融中心,亦以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任务,并将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予以实施。计划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00北京金融中心:金融贵胄,尽显国都优势
00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与决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00天津金融中心:携手北京,推动环渤海
00作为与北京相邻的沿海直辖市,天津与其他城市相比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加快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后,天津已明确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其重点是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而近日,天津筹建国内第一个离岸金融中心的整体规划方案也将上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00深圳金融中心:借力香港,领军珠三角
00作为中国第一个改革试验区,深圳明确提出了与香港共建“深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计划于2010年把深圳建成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并使深圳争取成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城市。
00作为与香港一衣带水的沿海城市,深圳将“深港合作”纳入深圳金融发展战略,提出以深港金融合作为纽带,巩固提升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有机组成部分,为两地构建联通境内外的统一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00深圳金融发展的总目标是:建成“三有体系”,即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持深圳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深圳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打造“四个中心”,把深圳建成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
00重庆金融中心:坐镇西南,扼守长江上游
00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惟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能江海联运的西部城市,在中国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
00目前重庆最现实、最有潜力的两块是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中心,该市期望将其做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中心。重庆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建设要素市场,并计划大力发展信贷、货币、证券、保险、外汇、黄金等诸多市场。
00大连金融中心:金融新贵,辐射东北亚
00作为目前东北地区惟一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大连在这一区域的金融中心地位日趋显著。由此,大连也明确提出了建立“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
00目前,大连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大连拥有金融机构75家,其中,银行40家、保险公司26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7家;大连也是东北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资金融机构;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期货交易品种由2002年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7个;同时,大连还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外汇结算中心和惟一的外汇交易中心,外汇交易额、结算总额、国际收支总额均占辽宁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00大连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构想是:用15年的时间,把大连建设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量巨大、交易活跃的现代金融城,并成为辐射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
00武汉金融中心:华中腹地,实施中部崛起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地处华中腹地,是内陆地区经济交汇的中心,也是沿海与内地经济交汇的枢纽。从区域定位看,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主要经济、金融指标都处于前列,一定的比较优势。
目前武汉地区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保险公司30家,证券经营机构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业财务公司4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辐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武汉明确提出,力争用5至10年建成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初步建立武汉金融中心的框架,成为区域性的银团贷款中心、票据业务中心、资本市场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保险业务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西安金融中心:西北翘楚,贯通亚欧大陆桥
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和“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亚欧大陆桥连接着中国东西部,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为西北贸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资源基础在西北地区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西北分支机构均设在西安,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西安的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也居西北各城市首位。另外,西安还有上市的信托公司陕国投,以及总部设在西安的永安保险和西部证券,再加上东亚银行和汇丰银行两家外资银行已经入驻,这些都表现出西安的金融聚集效应已经形成。
杭州金融中心:盘踞长三角南翼 服务民营经济
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杭州的金融总量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0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60余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声誉显赫的“杭州板块”。
Ⅱ 汉口属于武汉哪个区的
汉口不是武汉的一个区,汉口与武昌、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市,而汉口被分割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
汉口,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武汉地区的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汉口与武昌、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市,与武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
1949年以后,“汉口”不再是一个官方的行政区划名称。而汉口被分割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实际上东西湖区位于张公堤以外,并不属民国时期的汉口市,原属汉阳县,1964年析置建区。同时,汉口也是武汉市市委市政府以及其他市级政府部门的所在地。
(2)湖北武汉区域金融中心扩展阅读:
汉口著名地标建筑:
1、江汉关
江汉关大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口江汉路和沿江大道的江汉关大楼交汇处,其正门朝东,左侧与沿江大道平行。
2、佳丽广场
佳丽广场位于武汉市商业中心地带中山大道江汉路,是一座集购物、办公、金融、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3、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位于长江武汉市区西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汉口江滩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Ⅲ 武汉金融港的园区介绍
光谷金融港
以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能力,打造单层超大空间、承重能力超强、配套设施齐全的金融后台建筑群;
满足各类金融后台服务产业的特殊需求,建筑物的内部层高、供电容量、通讯配套等都远高于普通的办公楼;
专为金融后台精心打造建筑形态和造型上与周边城市建筑协调一致建筑体型简洁明快,尺度较大,运用现代建筑手法,具有强烈的行业特征和时代感。 可容纳8-10家金融机构设立综合性后台营运中心 30家专业后台中心 100家配套服务外包企业 预计新增中等收入及以上水平的就业岗位10万个 1、金融后台服务功能:
集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票据中心、银行卡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客服中心、研发中心、培训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利用强大的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提供24小时不间断、高效的后台支援服务。
2、金融容灾备份功能:
在地理位置独特和自然地质条件稳定的武汉集中建设灾备中心,进行经营数据的集中存储和异地备份,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快速恢复生产经营,保证业务连续性,维护社会稳定。
3、金融ITO和BPO承接功能:
在吸纳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产业、形成相对完整的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引进龙头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与培育和发展本地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金融服务ITO和BPO的承接能力,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全面建设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
光谷金融港的发展定位是,力争用5—6年时间,成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国中西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基地;国际知名的现代金融服务产业园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专门组建武汉金融港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工作。 光谷金融港地理位置
光谷金融港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港紧邻武汉城市中环线,在行政区划方面完全融入城市之中。它毗邻城市三环线快速道路,京珠、沪蓉高速也近在咫尺,地理位置优越。充分共享城市人力资源、市政基础设施。东湖高新地理位置
武汉东湖高新区,位于武汉市的东南部,坐落在美丽的东湖之滨,湖北省行政中心附近。东湖高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六大试点之一 东湖高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健全,公共交通系统完善,热力管网遍布全区。为促进金融后台产业的发展,东湖高新区为光谷金融港项目集中规划了员工公寓、食堂、通勤车、体育运动、文化休闲等设施,以解决入驻金融后台中心的综合配套问题。全方位满足入驻金融机构的生活需求。
优惠政策
落户奖励:对金融后台服务区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后台,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为1500万元。
购(租)房补贴: 对在金融后台服务区购买或租赁办公用房的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1000元人民币,最高补贴总额为500万元人民币,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连续3年按照房租市场指导价格每年给予20%的租金补贴。
税费补贴: 对新设或新迁入金融后台服务区的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机构后台,自开业年度起3年内,由高新区财政部门参照其实际交纳营业税区级留成部分的50%给予补贴;自盈利年度起3年内,由高新区财政部门参照其实际交纳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的100%给予补贴。
人才奖励:入驻金融后台服务区的金融机构后台为独立法人的,其从业人员的实际收入可纳入成本;其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由高新区财政部门按其上一年度实际交纳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国内最优惠的补贴。
供电、通讯保障:为金融后台机构提供双回路一级环网供电,保障电力供应和0.85元/度左右的优惠电价。加快实施“光城计划”,为企业提供双局向多路由语音数据通讯、高速宽带的国际数据端口等高效、安全的通讯服务。东湖高新区专门建设了八条155兆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可方便各类金融机构与全球各地进行快捷可靠的通信联络和信息交流。
光谷金融港九大核心价值政策特区加快金融产业集聚发展
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高度重视金融后台产业发展,为做好引进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后台中心落户武汉的服务工作,给予大企业直通车的便利和保姆式的全程服务,并专门在东湖高新区规划建设了金融后台产业集聚发展的承载平台——光谷金融港,入驻园区企业不仅享有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专门优惠政策,还享有针对金融机构落户奖励、购租房补贴、人才引进、基础设施配套和重点园区配套产业扶植政策,政策优势不言而喻。信息特区环球视野
特区宣言:武汉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际网络出口带宽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目前,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武汉均设有分支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电信运营资源充足,通讯网络稳定。东湖高新区建设有8条155兆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可实现全球同步24小时商务通信往来。在光谷金融港可方便接驳国内、国际通信网络,实现24小时全球同步商务办公,园区已引入多家电信运营服务商,可建立双回路语音数据通信系统。
商务特区打造深度金融产业链
以武汉为中心画一个圈,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均在1000公里半径范围内。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行,3小时左右可直达广州。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铁路网建成后,经高速铁路4小时内可抵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武汉产业基础雄厚,结构完善,中部金融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光谷金融港以“聚集金融产业链,创新城市综合体”为目标,旨在引入金融机构,助推区域产业升级,打造深度金融产业链。
人才特区
武汉人力资源丰富,在校大学生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普通高校52所,2010年在校大学生近110万,每年毕业大学生人数超过35万,均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武汉每年计算机及软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超过4万人,金融、商务、外语等服务外包产业相关人数达到3万人,服务外包人才资源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武汉丰富的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为金融后台产业在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征信管理、设备维护、国际语言服务(包括粤语)等方面提供充足的人才,并且人员稳定性良好。
构建绿色生态和低碳办公典范
武汉水资源丰富,环境宜居,是全国山水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光谷金融港以打造低碳主题产业园为目标,周边三湖六山环绕,环境宜居,是金融机构后台中心集聚发展的最佳选择之地。目前,东湖高新区蒸汽热力管网已覆盖园区,光谷金融港利用热力管网建设多个能源中心,使用溴化锂中央空调构成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为入驻企业提供全天候的个性化采暖和制冷方案,实现低碳办公和节能减排。
安全特区
金融安全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大局,比较而言,武汉是大城市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小的城市;武汉电力供给能力充沛,供电可靠率达99.9%;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和长江堤防整险加固工程的完工,武汉水患风险已经降至最低;相比沿海城市和西北部城市,武汉受飓风和沙尘暴损害的概率极低;同时武汉地质板块构造稳定,受地震灾害影响极小。光谷金融港以打造金融机构坚强后台为发展目标,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双回路一级环网供电和通信网络,并将规划建设一座专用变电站。
生活特区城中之城繁华所在
光谷金融港位于城市中心,可共享周边城市配套设施资源。同时,在光谷金融港园区内不仅规划建设了包括休闲、娱乐、购物、体育运动、特色餐饮在内的综合配套商务区,还专门建设了青年公寓、倒班公寓、多个员工食堂以及五星级酒店,以满足入驻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住宿、消费需求,免去企业单独建设后勤配套系统的烦忧。
成本特区企业成本降低30%左右
光谷金融港,立足武汉区域优势竞争资源之优势,以为金融机构降低后台营运成本为首要目标,后台中心设立于此,相比沿海地区,武汉在人力、土地资源、办公用房、生活等方面成本更低,综合成本比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地区可降低40%左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台业务人员在武汉所获得同样的工资收入,比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满意程度大幅提高,人员稳定性良好。在光谷金融港园区内建设规划的相关后勤配套产业更是独享政府补贴政策,员工生活成本一降再降。
定制特区
光谷金融港服务团队先后为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银联商务、光大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后台中心建设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其中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交通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已经投产运营。交通银行华中金融服务中心已经竣工交付。光谷金融港服务团队有着为各类金融机构建设后台中心的宝贵服务经验,可为入驻金融机构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程服务,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发展的空间需求。
Ⅳ 想知道: 武汉市平安综合金融区域服务集团在哪
撸过——我是可爱的小尾巴咿呀咿呀哟
Ⅳ 中国九点金融区都是哪九大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金融大国,伴随着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庆、大连,武汉,西安,杭州等诸多区域金融中心的逐渐形成,中国金融中心城市整体布局的大版图已初具轮廓——
上海金融中心:远东龙头,引领国际金融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认为世界的远东金融中心,亦以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任务,并将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予以实施。计划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北京金融中心:金融贵胄,尽显国都优势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与决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天津金融中心:携手北京,推动环渤海
作为与北京相邻的沿海直辖市,天津与其他城市相比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加快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后,天津已明确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其重点是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而近日,天津筹建国内第一个离岸金融中心的整体规划方案也将上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审批。
深圳金融中心:借力香港,领军珠三角
作为中国第一个改革试验区,深圳明确提出了与香港共建“深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计划于2010年把深圳建成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并使深圳争取成为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试点城市。
作为与香港一衣带水的沿海城市,深圳将“深港合作”纳入深圳金融发展战略,提出以深港金融合作为纽带,巩固提升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使深圳成为港深大都会国际金融中心有机组成部分,为两地构建联通境内外的统一资本市场创造条件。
深圳金融发展的总目标是:建成“三有体系”,即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持深圳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深圳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打造“四个中心”,把深圳建成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
重庆金融中心:坐镇西南,扼守长江上游
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惟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能江海联运的西部城市,在中国具有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区位优势。
目前重庆最现实、最有潜力的两块是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中心,该市期望将其做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中心。重庆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建设要素市场,并计划大力发展信贷、货币、证券、保险、外汇、黄金等诸多市场。
大连金融中心:金融新贵,辐射东北亚
作为目前东北地区惟一对外资银行开放的城市,大连在这一区域的金融中心地位日趋显著。由此,大连也明确提出了建立“东北亚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
目前,大连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大连拥有金融机构75家,其中,银行40家、保险公司26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7家;大连也是东北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资金融机构;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期货交易品种由2002年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7个;同时,大连还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外汇结算中心和惟一的外汇交易中心,外汇交易额、结算总额、国际收支总额均占辽宁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连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构想是:用15年的时间,把大连建设成为各类金融机构云集、资金流量巨大、交易活跃的现代金融城,并成为辐射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
武汉金融中心:华中腹地,实施中部崛起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地处华中腹地,是内陆地区经济交 汇的中心,也是沿海与内地经济交汇的枢纽。从区域定位看,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武汉主要经济、金融指标都处于前列,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目前武汉地区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保险公司30家,证券经营机构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业财务公司4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辐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武汉明确提出,力争用5至10年建成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初步建立武汉金融中心的框架,成为区域性的银团贷款中心、票据业务中心、资本市场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保险业务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
西安金融中心:西北翘楚,贯通亚欧大陆桥
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和“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亚欧大陆桥连接着中国东西部,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为西北贸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资源基础在西北地区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西北分支机构均设在西安,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和
Ⅵ 武汉分为哪几个区
截至2019年4月,武汉市下辖13个区,分别是: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1、江夏区
位于武汉市南部,北与洪山区相连,南与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接壤,东临鄂州市、大冶市,西与蔡甸区、汉南区隔江相望。介于东经114°01′—114°35′、北纬29°58′—30°32′之间。
南北长83.2千米,东西宽54.17千米,总面积2018.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江夏区下辖15个街道、4个产业园、1个风景区。江夏区人民政府驻文化路99号。
2、黄陂区
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北部,前川城区距武汉市中心18公里。黄陂区国土总面积2256.7平方公里, 占湖北省国土总面积的1.22%。区域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截至2019年4月,黄陂区辖15个街道、1个乡、1个场、3开发区。
分别是:前川街道、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武湖街道、滠口街道、天河街道、横店街道、三里桥街道、大潭原种场、王家河街道、罗汉寺街道,祁家湾街道、蔡家榨街道、六指街道、李家集街道、木兰乡、长轩岭街道、姚家集街道、蔡店街道、木兰山风景区。
3、江汉区
位于长江北岸,因长江与汉水交汇而得名,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东西最大横距6.9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66千米,总面积为28.29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底,江汉区下辖13个街道:民族街道、民权街道、花楼街道、水塔街道、满春街道、前进街道、民意街道、新华街道、万松街道、北湖街道、唐家墩街道、常青街道、汉兴街道,和一个开发区:江汉经济开发区、一个管委会区:武汉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政府驻北湖街道。
4、东西湖区
地处汉江左岸的汉口西部,东靠张公堤,分别与江岸区、江汉区和硚口区接壤,西南滨汉水与蔡甸区和汉川市相望,西北依府河与孝感市和黄陂区相邻,介于东经113°53′—114°30′,北纬30°34′—30°47′之间,总面积495平方千米。
东西湖区地貌属岗边湖积平原,自西向东倾斜,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1.5—26米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光照充足、雨量丰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截至2018年,东西湖区下辖12个街道、7个管理处。东西湖区人民政府驻五环大道43号。
5、汉南区
位于武汉市西南郊,地处长江北岸,江汉平原东向边缘,汉南区东、南以长江为界,与江夏区、嘉鱼县隔江相望;西及西南以东荆河为界,与洪湖市、仙桃市接壤;北以通顺河为界,与蔡甸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全区版土面积287平方公里。
截至2012年,汉南区辖纱帽街道、邓南街道、东荆街道、湘口街道4个街道,乌金、东城垸、汉南、银莲湖4个农场及汉南农业科研所、坛山畜牧养殖场。全区有13个社区、53个村(队)。
Ⅶ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需要做什么
ABC
D超出了区域的范畴
Ⅷ 湖北省武汉市有什么区
湖北省武汉市共有13个市辖区,分别是: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一、江岸区
江岸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东邻黄陂区,南隔长江与武昌区和洪山区相望,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和武汉市政协委员会所在地,总面积70.25平方千米。
二、江汉区
江汉区位于武汉市汉口地区中部,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区境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总面积为33.43平方公里。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境域南部狭长而北部宽阔,形如向西北方斜立的火炬。
三、硚口区
硚口区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汉口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武汉市汉口西部,东接长江,与江汉区毗邻;南滨汉江,与汉阳区隔水相望;西抵舵落口、额头湾,北至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
四、汉阳区
汉阳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 与汉口、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独居一镇的汉阳区,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的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全区辖9个行政街道,2个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汉阳因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山水资源、鲜明的产业特色、便捷的水陆交通和巨大的开发潜力等有利条件,现已成为武汉新区的核心开发区,以都市工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
五、武昌区
武昌区,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武汉市城区东南部,武昌是由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湖高新区等区域的总称。是原武昌市的主体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湖北省人大以及湖北省政协等省级国家机关驻地。
全区面积82.4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191个社区居委会,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
Ⅸ 国内九大金融区是哪些
国内九大金融区是:
1、上海金融中心
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认为世界的远东金融中心,亦以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199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任务,并将此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予以实施。计划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2、北京金融中心
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与决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3、天津金融中心
作为与北京相邻的沿海直辖市,天津与其他城市相比有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在“加快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后,天津已明确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其重点是设立全国性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
4、深圳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发展的总目标是:建成“三有体系”,即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持深圳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深圳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打造“四个中心”,把深圳建成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
5、重庆金融中心
重庆是中国西部惟一的直辖市,也是惟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能江海联运的西部城市,在中国具有承东启西、左液隐右传递的区位优势。 重庆最现实、最有潜力的两块是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中心,该市期望将其做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中心。重庆表示未来将致力于建设要素市场,并计划大力发展信贷、货币、证券、保险、外汇、黄金等诸多市场。
6、大连金融中心
大连是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种类最全、密度最大、开放度最高的城市。大连拥有金融机构75家,其中,银行40家、保险公司26家、证券公司2家、期货公司7家;大连也是东北地区外资金融机构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资金融机构;大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之一,期货交易品种由2002年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7个;同时,大连没世还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外汇结算中心和惟一的外汇交易中心,外汇交易额、结算总额、国际收支总额均占辽宁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7、武汉金融中心
目前武汉地区拥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24家,保险公司30家,证券经营机构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业财务公司4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已经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辐射闹察厅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
8、西安金融中心
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和“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亚欧大陆桥连接着中国东西部,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为西北贸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资源基础在西北地区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9、杭州金融中心
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杭州的金融总量仅次于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类金融机构200余家,境内外上市公司60余家,在证券市场上形成了声誉显赫的“杭州板块”。 杭州提出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区域性票据交易中心,组建杭州产权交易所,扩大创业投资基金,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企业上市。
Ⅹ “区域金融中心”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很大吗
对企业来说,融资更方便一点。有助于地方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