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南财经大学的"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金融学院"的金融学有什么不同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是一个研究结构,里面的成员基本上都不是学生了。
金融学院是学校的一个院系,在里面的都是学生了。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是个高大上的组织,金融学院是一个学生团体。
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西南财大,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大学之一,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西南财经大学以金融学科为优势,在金融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西南财经大学的前身是1925年在上海创办的光华大学,1985年正式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主管。学校由光华和柳林两个校区组成,其中光华校区位于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柳林校区位于成都市温江区。
院系设置
截止至2014年,学校共计有27个二级学院(中心、部),其中包括了32个本科专业。主要院系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数学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出国留学预备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继续(网络)教育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西部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北京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建设
截止至2014年,西南财经大学有56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79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6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及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② 全国有哪些金融研究所
这可多了去了,·官方的有国务院的金融研究所,还有一般比较好的大学都有研究所,比如交大的高级金融学院,复旦的,北大的,五道口……
③ 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是什么
最新版本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第一 伦敦 第二 纽约 第三 香港
伦敦和纽约的金融从业者占比一直在10%左右
我国的上海此次排名大幅上升至第六位
④ 河南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做什么的
经济趋势,社会发展等在我国金融研究学院有很多个,如:中国金融研究院,内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容研究院,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等等。
国家的金融研究院基本以国内金融专家为主要研究力量解决金融问题,而学校的金融院大部分上是以海外归国学者为主体、从事金融前沿问题研究以及培养高端金融人才的学术机构。其目标是聚集海内外优秀的金融学和经济学高级科研人才,打造国际认可、国内领先的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他们都是为了推动中国金融研究和实践的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而努力的。
⑤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现设八个研究处室、两个科研管理处室、一个资料中心、两个编辑部,还有综合处和人事处。
1.研究部门
货币政策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和金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系统研究国内外货
币政策理论的最新发展;对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提供咨询;收集、研
究国外货币政策情况等。
金融风险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对金融风险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及时为行领导提供有关动态情况;对国内
外金融监管体制、金融监管技术和金融监管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系
统研究金融风险防范,研究建立我国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对我国的有关金融风险成因进
行深入分析、研究等。
金融市场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研究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运行和走势;为中央银行的公
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窗口及汇率调控提供政策建议;为协调货币与资本市场的运行和监管
提供政策建议等。
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研究、拟订中长期和年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及整体方案,制定金融
体制改革的实施步骤和操作办法;负责金融体制改革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改革的协调工作,
并提出与其相配套的改革措施;跟踪研究现代经济科学和金融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等。
国际金融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跟踪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分析和研究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新趋势;
跟踪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研究我国的应对措施,及时提供有关国际金融问
题的专题研究报告;分析和研究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及其政策变化,
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编辑《国际金融快报》等。
宏观经济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跟踪、分析和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其重大问题;组织人民银行
一级分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当前经济、社会、金融等重大政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为领
导决策提出建议或意见;结合金融部门要解决的金融宏观调控问题,开展经济金融有关应
用理论研究,为中央银行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组织聘请社会经济、金融学家研究货币政策
和宏观经济问题,为中央银行宏观决策提供咨询等。
产业经济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对我国经济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跟踪分析研究农业、外贸
、能源、交通等重要行业运行状况,并进行发展预测;综合分析产业经济运行与货币政策
、金融运行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组织聘请社会有关专家研究产业经济问题,为中央银行宏
观决策提供咨询等。
财政税收研究处
基本职责是系统跟踪研究我国财政、税收的现状,为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结合
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有关财政、税收政策措施建议;研究财政、税收
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研究国外财政、税收政策与金融政策
协调的经验教训,提出政策建议等。
2.科研管理部门
科研组织处
负责人民银行系统经济金融研究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拟定科研课题规划;组织
人民银行系统重点课题的研究、检查、成果鉴定和优秀成果的推荐;编辑发行《金融研究
报告》和《金融研究专刊》等内部刊物;组织本所科研计划的实施、科研成果的考核,建
立并管理科研成果档案。
中国金融学会秘书处
负责拟订金融学会学术研究、交流活动计划;组织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和社会力量开
展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发展和管理会员,建立学术成果档案,建立和管理全国金融科研
人才库;筹集、营运和管理中国金融学会科研奖励基金,组织全国金融优秀学术成果评奖
活动;组织开展同国外经济金融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筹划和组织海峡两岸金融学会学术
交流活动;办理中国金融学会代表大会闭幕期间常务理事会及秘书长会议议定的事项。
3、科研基础部门
人民银行图书馆
由金融研究所信息资料中心与总行图书馆合并而成,由金融研究所代行管理。现有藏
书40000册,中外文报刊500种,中文内部资料和加工整理的专题资料600种,有较为完备
的国内经济、金融信息资料交换网络。按照总行领导的指示精神,图书馆将在三年的时间
内建成以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为依托,电子化查询与传统服务相结合的、具有国际水平的
图书资料信息中心,成为中外金融业信息交流的枢纽。
《金融研究》编辑部
负责《金融研究》、《金融参考》等刊物的编辑、征订和发行工作;负责金融理论
、政策研究的通联工作;组织开展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和专题学术讨论。
《中国金融年鉴》编辑部
负责编制中英文版《中国金融年鉴》的组稿计划,收集、筛选稿件并组织编委、专家
审稿会;负责《年鉴》的出版、发行和广告征集工作。
4.综合部门
综合处
基本职责是拟订工作计划,起草工作总结及有关文件材料;收集、整理经济、金融政
策及其运行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和统计数据,编辑《研究报告》;规划、协调和指导人民银
行系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工作;协助所领导组织办公,协调各处之间的工作关系;负责公文
运转、核稿以及文件、资料和印章的管理;文稿打印和报刊信件收发;组织开展国内国际
经济界、金融界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承办本所人事党务、安全、保密及其他行政后勤管
理工作;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及日常接待工作。
人事处
负责全所人事及劳动工资的管理工作;负责全所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考核、评
定、聘任及进修、培训工作;负责全所职工考级的管理;负责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及党员的
思想政治工作。
⑥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1 国别差异与银行业对外开放风险评判 曾康霖 国际金融研究 2006/11
2 习惯的思维与理性的落差——简议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20
3 我国货币资金流动的区域差异分析 曾康霖 上海金融 2006/09
4 探索前沿 锐意创新——《资本市场税制优化研究》评介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10
5 关注公司治理结构的焦点——探讨当前三个敏感而又难以回避的热点话题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8
6 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控制及其监管研究 曾康霖 金融论坛 2006/06
7 现实与未来的思索:富人是否一定比穷人更讲信用? 曾康霖 中国金融 2006/07
8 对区域民间金融的评析 曾康霖 西南金融 2006/01
9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引进外资的几点认识 曾康霖 财经科学 2006/01
10 金融在缩小收入差距中有何作为 曾康霖 光明日报 2006/08/14
11 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改革 曾康霖 经济学动态 2006/4
12 金融学教程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4月
13 中国转型期信用制度建设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4 中东欧转轨经济国家股票市场制度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5 中国转型期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 曾康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5月
16 构建有效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新农村建设 刘锡良 四川省情报 2006/11
17 我们应如何解除农村金融压抑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4
18 中东欧政府在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刘锡良 中国金融 2006/11
19 一项对我国资本市场研究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成果——评江世银博士著《中国资本市场预期》 刘锡良 财贸经济 2006/06
20 资源禀赋与城市商业银行组织形式选择:山东个案 刘锡良 金融研究 2006/9
21 中东欧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研究 刘锡良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5月
22 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 陈野华 经济研究 2006/03
金融与保险2006/6 全文转载
23 证券业自律管理理论与中国的实践 陈野华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年3月
24 行为金融学 陈野华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25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与运用——兼论汇金公司的利弊 冯用富 经济学动态 2006/10
26基于极值理论方法的中国股指期货保证金设定的实证研究 李晓渝潘席龙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04
27 股权分置改革推进中的风险预测 李晓渝潘席龙商业时代 2006/21
28 论金融工程学的工程学特色 李晓渝潘席龙 金融与经济 2006/06
⑦ 亚洲国际金融投资研究中心 是个什么机构啊
你说的是成立的亚投行吗?其实就是欧盟的翻版而已!可以抵制美元!加强亚洲地区的贸易往来!
⑧ 到底全球有几个城市是国际金融中心
这是2009-03-26国际复金融中心城市的制最新排名(参考资料:http://www.cs.com.cn/xwzx/15/09032602/06/200903/t20090326_1801384.htm)
1.伦敦 2.纽约 3.新加坡 4.中国香港 5.苏黎世
[在3月份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行榜上,伦敦以781分高居榜首;纽约以13分之差位居第二;其后三名分别为新加坡、中国香港和苏黎世。东京和悉尼排名大幅下降,东京从第7退居第15,悉尼从第10降至第16。与东京和悉尼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加拿大的温哥华和蒙特利尔,分别上升5位,晋升至第25和26。研究人员在报告中说,伦敦和纽约依然是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