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货币的三大职能是什么
货币职抄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袭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2. 货币基本职能是什
各种货币理论对于货币职能的认识是相对统一的。早在古希腊时代,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就已为货币总结了三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人们也普遍认为马克思为货币归纳了五项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而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货币职能的认识也基本在这个框架内。马歇尔在他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中这样论述道:“货币的主要职能分为二类,货币首先是当场买卖的交换媒介。……货币的第二种职能是充当价值标准或延期支付标准,也就是用来表明一般购买力的数量。”金德尔伯格认为货币具有支付手段、记帐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贮存等四种职能。米什金认为货币具有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贮藏等三种职能。乔治﹒考夫曼认为货币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价值贮藏等三种职能。斯蒂格利茨认为货币的职能是交换媒介、价值贮藏和计算单位。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上述提到的“价值标准”、“计算单位”、“记账单位”等均视同价值尺度,也可以把“交易媒介”、“交换媒介”、“流通手段”视为同一内容,那么各种学说对货币职能的论述只是有所取舍、有所侧重而无本质的对立。
区别主要体现在对货币的定义上。经济学家们总是以其理解的货币的根本职能来为货币定义,由此表现出他们对货币职能理解的侧重与差异。马克思也是用货币的职能来为其定义的,“等价形式同这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社会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特殊的商品成了货币商品,或者执行货币的职能在商品世界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成了它特有的社会职能,从而成了它的社会独占权。”充当一般等价物也是货币的一种职能,这种职能是货币其他职能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认为货币始终是商品则显得过于绝对而不适用于信用货币阶段。
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就是交换媒介,例如约翰﹒穆勒认为交换媒介和货币是等同的。马歇尔也曾这样论述道:“它们首先是指这样的交换媒介,这些交换媒介可以在彼此互不相识的人们中间自由地流通,并因此而转移在其表面标明的一定数额的一般购买力的支配权。……所以,它包括一切不管在何时何地作为购买商品和劳务及商业支付的手段,能够不受怀疑或调查就通行无阻的东西。”马歇尔的货币定义还包含着这样的含意:即支付手段是交换媒介的前提。
门格尔对货币是这样论述的:“即在当时当地销售力最大的财货,在交换中最为一般人所乐于接受,因而能与其他任何商品相交换。……到最后才名之为货币。”销售力可以理解为交换能力,销售力最大的财货,便是交换媒介,因而可以认为门格尔是货币的“交换媒介论”者。虽然商品、财货可以承担货币的角色,货币本质上却不始终是商品或财货。此外,把货币只定义为交换媒介也显得过于简单。
我们来看一看凯恩斯的观点,凯恩斯在《货币论》中这样写道:“货币本身是交割后可清付债务契约和价目契约的东西,而且也是储存一般购买力的形式。”很明显,凯恩斯认为货币是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叠加,这种观点很不全面。再者,把货币描述成“东西”显得很不准确、很不周密。当然,这有可能是原著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如果把“东西”换成“事物”则要稳妥得多。米什金的货币定义深受凯恩斯的影响,他在《货币金融学》中这样写道:“货币是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这种划范围式的定义方法不是直接地、正面地说明,不能解释清楚事物的本质。
斯蒂格利茨的货币定义似乎很清楚明了:“货币是任何一种被某个社会作为交换媒介、价值贮藏和计算单位所广泛接受的物品。”乔治﹒考夫曼的定义与之相似,“货币被定义为一种能够充当商品交易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的物品。”这种叠加式的定义看似全面,但重点不突出,各种职能并不是并列地、同样程度地发挥作用。另外,把货币描述成“物品”则显露了这种定义的局限性。很显然,货币不始终是物品,例如在无形货币阶段,货币只是帐面的余额。
可见,各种货币理论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对货币的定义上,而且,各种货币理论的货币定义都有所局限
3. 货币的基本职能包括哪些
价值尺度:货币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即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就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即商品-商品。货币出现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即商品-货币-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交换关系中起着媒介物的作用,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执行清偿债务时所执行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买卖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的方式,到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
货币 CCY(Currency)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帐单位。实物货币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
既包括流通货币,尤其是合法的通货,也包括各种储蓄存款,在现代经济领域,货币的领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实体通货方式显示,即实际应用的纸币或硬币,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电子货币。
4. 货币在经济中执行三种职能是什么
货币的职能概括为执来行自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四种。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准绳,即是价值的比较基准。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
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购买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帐单位。
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不仅是指现金,而且是现金加上一部分形式的资产。
5. 货币的三大职能是什么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5)金融学货币三大职能扩展阅读:
货币的本质
关于货币的本质,学术界仍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货币 (一种关于交换权的契约)
6.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两个基本职能)
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7. 工商管理金融学平时作业中,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马克思认为货币具有五个职能,它们分别是:(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作用主要是为各种商品定价。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金)自身的价值。货币通过与商品交换,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单位,即商品的价格。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高低是由商品价值大小决定的,同时,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常常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另外,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是观念上的或想象的货币。(2)流通手段。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流通手段也是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后,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分离成买卖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量由商品数量、商品价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决定,其公式为:M—PQ/V。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但此时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商品的价格由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商品价格就上涨,反之就下跌。(3)贮藏手段。它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自从货币从足值货币发展到现在的信用货币,货币贮藏的形式也从以足值货币金银的形式贮藏价值到当今以信用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典型形态。当信用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必须以币值稳定为前提。(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这一职能直接产生于以延期付款方式买卖商品的活动之中,使商品的让渡与价格的实现脱节,于是买卖变成债权债务关系。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是价值单方面转移。同时,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仅包括流通手段的量,还包括支付手段的量。(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在贵金属流通条件下,作为世界货币要求货币本身以金银原始的条块形式并按实际重量发挥职能。世界货币职能具体表现为: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差额;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于购买外国商品;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8.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货币抄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袭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货币的这五大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货币首先作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少价值,然后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
应答时间:2020-12-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9. 货币的四种职能分别是什么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通常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执行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内值贮藏手段容四种。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是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准绳,即是价值的比较基准。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媒介;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社会财富。
10.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具有这样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商品经济发展中陆续出现的。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货币以自己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为什么货币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呢?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长度,是因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样。自身没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的。
本来,商品价值的大小,乃是由凝结在该商品中的劳动时间来测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越多,它的价值便越大。因此,劳动时间是商品的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不过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
商品的价值表现在货币上,就是商品的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实际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例如,一双皮鞋价格为10元,一件衬衣价格为5元,等等。不过,有一点这里应该说清楚,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要人们在观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这样,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这是因为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它所做的只是给商品以价格形态,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真正用商品与货币相交换马克思说:“货币在它的价值尺度功能上,本来也只是作为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属于这一种,所以,这种职能又叫做购买手段。不说自明,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在的货币。任何一个资本家决不会允许有人用空话来拿走他的商品。
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这一作用的情况下,商品与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换,而是以货币为媒介来进行交换。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交换其他的商品。这种有货币作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换过渡到商品流通,意味着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在这种条件下卖与买被分成了两个独立的过程,如果出卖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买,就会使另一些人的商品卖不出去。也就是说,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已经包含了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起初是贵金属条、块,以后发展成铸币,最后出现了纸币。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充当贮藏手段,即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来。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象充当价值尺度时那样只是想象的货币,也不能象充当流通手段时那样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它必须既是实在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因此,只有金银铸币或者金银条块等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便会退出流通成为贮藏货币;反之,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增多时,一部分贮藏货币又会重新进入流通成为流通手段。由于贮藏货币具有这种作用,所以在足价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便不会产生流通中货币量过多的现象,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货币的第四个职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债还债、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场合,货币就起着这种作用。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由于很多商品生产者互相欠债,他们之间便结成了一个债务锁链,例如,甲欠乙的钱,乙欠丙的钱,丙又欠了丁的钱……等等。如果有其中某一个商品生产者因为生产和销售的困难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全线崩溃的局面。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使经济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货币的最后一种职能是充当世界货币,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能够作为世界货币的只有黄金或白银,铸币和纸币是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因为后者一超出本国范围便失掉了原来的法定意义。世界货币的作用是:第一,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第二,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第三,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对外贷款以及转移财产等等。
货币的各个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表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