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考研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要全部看完吗
浙江大学“431金融学综合”专业课没有指定参考书目,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同时根据本校考生推荐,建议使用以下两本教材:①米什金《货币金融学》②罗斯《公司理财》
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时,应全面复习教材的内容,同时还应将教材的课后习题好好地做一至两遍,通过对课后习题的作答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知识点并培养正确的答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基础阶段复习备考,如果有时间,把相关教材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认真学习一遍,以上资料达聪学习网都有,专项教材,专用题库,教材视频讲解等考研资料都有。
② 货币金融学观后感
自己动动脑子 写身边的事情
③ 经济法律分类
摘要:本文是对曼昆的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的读书笔记整理。在这本书中,作者专向大家介绍了西方属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一些重要概念。并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对我们的经济现象进行考察。同时,对于市场失灵的情况,考察了政府的作用和影响,同时考察了税制的相关内容。然后,以企业为对象,考察了企业的经济行为,并说明了垄断和寡头等具有市场势力的企业会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最后,考察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劳动力市场的一些情况,主要探讨了收入相关的问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9-02-07 22:18 毛利小九郎 阅读(24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笔记:金融体系、货币相关
摘要: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笔记,该文主要梳理了导言部分以及金融市场,货币,利率的基本内容。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得资金的流通更加便利,从而将闲置资金所能带来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货币则是金融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周期和通胀都有重要影响,货币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的阶段。
④ 100分求一篇文献综述或读书笔记要2000字 书目在下面任选其一 请发到1393789563@qq.com 万分感谢
楼主是学金融的吧,这玩意人家都要收钱做的,悬赏貌似没啥用,如果不怕被查出抄袭网上还是有好多的
⑤ 有大神知道货币金融学的就业方向吗
需要全部看完,这里有个窍门,你可以找找上这一门课的笔记,特别是你要考的那个学校学生的笔记特别是真题来复习,同时你还可以参考其他教材和别人的读书笔记
⑥ 《金融与货币经济学》的读书笔记
博弈圣经厅者著作人【金融的定义】;我们在飞秒瞬间看到的天、地、庆碰人,用情感和虚无的扮差薯谎言,进行类似于物品概念的买卖、流通、产生利息的货币交换,称其为金融。
⑦ 货币金融学要怎么样去学呢
需要全部看完,这里有个窍门,你可以找找上这一门课的笔记,特别是你要考的那个学校学生的笔记特别是真题来复习,同时你还可以参考其他教材和别人的读书笔记。
⑧ 关于大学生写读书笔记,该读哪些经济类书籍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政空枣兄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约翰.穆勒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费.李斯特著,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多梅尼克.萨尔瓦托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美]彼特.林德特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国际经济学》,岩陵曲如晓,闫庆悦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经济学》,张幼文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辅导,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赵春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 尹翔硕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 陈宪,韦金鸾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朱钟棣,郭羽诞,兰宜生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
《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扩展》,尼科尔森,中国经济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上海三联书店
《金融学》,博迪、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Clark,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际经济学》(第一卷、第二卷),甘道尔夫,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投资学》(第五版),夏普、亚历山大、贝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货币金融学》(第四版),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计量经济学导论》,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市场》,斗袭莱维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货币理论与政策》,瓦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⑨ 大学生一般可以读什么书来写读书笔记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下卷,约翰.穆勒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费.李斯特著,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多梅尼克.萨尔瓦托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美]彼特.林德特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国际经济学》[美]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国际经济学教程》,黄卫平,彭刚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新编国际经济学》,曲如晓,闫庆悦编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经济学——理论.机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经济学》,张幼文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教学辅导,高成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赵春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教程》, 尹翔硕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 陈宪,韦金鸾等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版
《国际贸易学》, 朱钟棣,郭羽诞,兰宜生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
《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扩展》,尼科尔森,中国经济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上海三联书店
《金融学》,博迪、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Clark,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国际经济学》(第一卷、第二卷),甘道尔夫,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投资学》(第五版),夏普、亚历山大、贝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货币金融学》(第四版),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计量经济学导论》,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际金融市场》,莱维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货币理论与政策》,瓦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读书笔记一般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编提纲,就是用自己的语句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简明扼要地写下来。记这种笔记,能帮助读者理解并记住原文的主要内容,培养概括能力。一种是写体会,就是要把我们从书中获得的启发和感想写下来。记这样的笔记,能帮助我们领会书中的思想内容,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语文水平。一种是摘录好句子,就是要我们在读时,把书上一些含义深刻、描写精彩的句子或片断,抄在自己的本子上j记这种笔记能帮助我们积累词汇,丰富句式,增强表达能力。
本次作文,是要求我们用第二种方法写一篇读书笔记,即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如何写好这篇读书笔记呢?
1.要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或一本书。可以在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书或文章中去选。
2.认真阅读原文。读懂原文,确定引发感想的“点”。在确定好读的书或文章后,就要认真阅读了。读书时要能做到如下几点:搞清作品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注意抓住文章的要点。通过读文章,弄清以上几点后,接下来便是要确定引发感想的那个“点”。所谓“点”,便是我们感受深刻的地方。这个“点”不是读后感的主体,而是感想的土壤,感想才是盛开的花朵。正因为如此,找准感想的“点”才显得非常重要。那么从哪些地方寻找感想的“点”呢?
①以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引发感想的“点”。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对其中的主要内容有什么想法可写出来;②文中的某个情节,也可作为引发感想的点。文中某个情节,使你深受感动,感到愤恨,感到伤心……都可用来作引发感想的“点”。如一位同学读了《金色的鱼钩》一文后,对老班长命令小梁吃鱼这一情节印象特深,后来他以此内容写了一篇读后感。③文中的特别精彩的一句话。④文中含义特别深刻的一句话等,都可将之作为引发感想的点。
3.根据找出的“点”进行思考和联系实际,写出读后感。在所找出的引发感想的“点”中,如果“点”很多,要选择一两个主要的点写,其他次要的,可一带而过或不写。
对于所选的点要去进行思考,对此进行判断,这话说得对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呢?这样讲的意义到底在哪儿呢?反过来讲行不行?……如此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写好读后感是大为有益的。
联想和思考,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当你读到某些内容时。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进而会去思考。如有一位读《养花》的同学,由文中的一句“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想到“马家军”中的骄人成绩,“她们在高原训练时,每天跑三四十里,衣服被汗水湿透了,鞋子里都能拧出水来。”紧接着,他的感想就来了,“试问,她们不付出艰苦的劳动,能取得震惊世界的好成绩吗?古往今来,凡是成功者无不付出艰辛的劳动。”由养花,想到马家军,又悟出成功和劳动的关系。由此可见思考和联想是写好读后感的重要支柱。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读后感,重点应在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上面,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或者复述课文,一定要“感”比读多。引用文中的原句是为了谈感想、收获或体会。决不能引用了一大堆原句而元自己感受。写自己的感受一定要和文章主要内容相合,否则会离题。例如《养花》一文是讲劳动真有意思,劳动创造了美。可你的感想是北京的天气不适合于养花。这就犯了读和感脱节的毛病。所以写自己的感受一定要使读和感有机结合,水乳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