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严重缩招,大家都没感想么
专硕学硕一比一是趋势,看看今年专硕的招生人数就知道了,金融学硕难度加大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学硕的学费有的和专硕也差不多……
B. 为什么研究生学术缩招
当前就业形式严峻,国家旨在培养一大批具有应用能力的专硕研究生。我个人认为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的工作能力,使得他们在就业上比本科生更具优势,因此,考研是大趋势,不得不考。 另一方面,专硕的扩招是以学硕的缩招为前提的,现在说学硕专硕哪个更具优势还为时过早,毕竟专硕是新生事物,有待验证。但本人始终相信物以稀为贵,大批量的专硕必然造就更大的竞争压力,与其说专硕是读研究生,不如说是暂缓就业 ,实习两年攒经验,再拿个文凭为就业做准备。学硕主要是做学术,搞科研,应用性少了一些却有深度,有内涵。毕竟不是所有人读研仅仅是为了就业,我们需要的是锻炼思维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精神上人格上得到提升。我想,这才是人长远的发展。 如果你想在大企业工作,那么考专硕,简单快捷。如果你想提升自我,或是想做研究,在高校或国家机关工作,那么考学硕较好。 还想跟你分析一下考取难度和风险。专硕虽简单一些但调剂难度较大,一般允许学硕调专硕,反之不可。且专硕调剂范围窄。固考专硕选学校选专业很重要,最好一次考上,调剂真心纠结。学硕由于缩招,难度比专硕大,好在调剂时面广一些。 未来总是偏离我们的想象,谁也不能预见。得失神马的看淡些吧,我们只需要为自己的理想努力,然后跟随命运的选择,不喜不悲…
C. 大家觉得金融考学硕好还是专硕好啊
学硕有导师,是真正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专硕没有导师,上课制,跟本科没有什么两样,说不定还不如本科抓得严,而且基本上只上一年的课,等于上了个大五,想要读博士基本没戏,天价学费且基本没有奖学金,社会认同度不高。。。但是学硕非常难考,这是秒杀一切的,若是考不上以上优缺点统统跟你没关系,自己掂量喽(当然你也可以考个一般学校的学硕,但竞争也很激烈)
D. 对外经贸大学考研越来越热因为专硕 学硕会缩招很多很压分调剂是问题希望经验人士发表点看法
现在每个学校学硕都是处于缩招的。以后只会越来越少。要考得趁早来着。
虽然招专生少了,但是,属既然决定考研了,想要报考的学校只招几个人,为什么我就不能是在这几个人里面呢?
有个女生朋友,考上海音乐学院,考了三次了。她要报考的专业,每年只招一个人。去年扩招了,招收两个人,她非常开心。我当时问她,招这么少,要不要换个学校,或者换个招生多的学校???她当时的回复是:why not me ?然后,今年她考上了。
感触蛮多的。希望你也能成功考上
E. 南开金融学院刚成立就大幅缩招,未来是否会继续缩招
不会,会扩招复,南开现在在津制南建了新校区,现在南开在校本硕博学生一共两万一千人是985学校里人数差不多最少的。新校区已经建好,根据学校的规划,大概在校生规模逐渐扩到3万人的规模。但具体分给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的名额,不会多多少。金融学校学生昨天搬到津南的。经济学院留在本部,金融学院是从经济分出来的
F. 听说今年很多院校招研究生都开始缩招了,真的吗
部分一流大学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分类统计
部分高校专业推免生比例超70%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部分高校专业推免生比例超70%。虽然教育部有规定,要求招生单位接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的规定,但是从上表有公布推免生招生人数的高校来看,推免生比例普遍较高,基本都接近50%的上限,部分高校的部分院校推免生比例达到70%,有的甚至超过80%。
以南京大学为例:哲学系拟招收总人数53人,其中推免生人数34人,推免占比64%;政治经济学专业,拟招总人数16人,推免11人,留给统考5个名额;金融学拟招总人数37人,推免28人,推免占比76%。
目前相当一部分推免生录取名单已经公布,推免生报名也在进行中。如果查阅高校公开的2019年硕士招生简章以及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可以发现,除了南大外,其他重点高校基本也都存在部分院系推免生比例非常高的现象。
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大面积缩招是真的吗?
根据《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80.5万人,在学研究生263.9万人,毕业生57.8万人。而根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 ,到2020年在学研究生总规模达到290万人。这也意味着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从去年统计的双一流招生计划名单中也可以看出,有一部分院校的招生人数保持增长。
G. 我是一名大二学生,非重点院校经济学专业,想考金融专硕(由于学硕在缩招,专硕在扩招),有哪些好学校可选
每年都有很多二本/三本考进XX名校,首先要对自己有信心。考研成功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方向,并持之以恒的去努力。每年都有很多普通学校的学生,通过参加秉道教育的辅导,顺利进入名校读研。
H. 金融专业考研考学硕比较好还是专硕比较好
长远看专硕会抄是主流袭,金融学硕会一直缩招甚至最终取消(例如清华已经取消金融学硕)。现阶段,想低学费的考学硕,想降低竞争难度的考专硕。但是要告诉你,金融作为现在最热门的考研方向,不论学硕还是专硕,竞争都是很惨烈的。毕业就业差距也不明显。
I. 经济学院学硕缩招这么厉害,还要不要继续考啊=
现在每个学校学硕都是处于缩招的。以后只会越来越少。要考得趁早来着。内
虽然招生少了,但是,既容然决定考研了,想要报考的学校只招几个人,为什么我就不能是在这几个人里面呢?
有个女生朋友,考上海音乐学院,考了三次了。她要报考的专业,每年只招一个人。去年扩招了,招收两个人,她非常开心。我当时问她,招这么少,要不要换个学校,或者换个招生多的学校???她当时的回复是:why not me ?然后,今年她考上了。
感触蛮多的。希望你也能成功考上。
J. 学硕缩招是表示以后学硕更值钱还是不适应社会发展了
我是来学硕,不过说实话,我觉得源现在中国的高校的培养体系完全混乱了。文科的我不懂,我是学工科的。其实大家应该都有这么一个感觉,如果你不考博,将来不进研究所,不搞高精尖。你即使是学硕,学到最后你会发现,无论学习还是实践,模式上都越来越向专硕靠拢,就是学习本专业的相关基础,然后再深入掌握一门技术,这不就是专硕的培养模式吗。学硕和专硕,个人感觉来说,学硕应该是在金字塔的上层,搞的应该是理论,走的是前沿的前沿。专硕搞的是生产。我不是看不起专硕或抬高学硕,而是觉得中国现在大部分的学硕完全应该改成专硕,因为根本就达不到学硕的培养要求,或者实质上就是走的专硕培养道路。反正体制的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就是喜欢追求个名头,大学生本来应该是精英,现在什么也不是。学硕现在也快走上这条歪路了,希望能及时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