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学研究生毕业后的 年薪多少!
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要不要继续读研究生,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未来回的发展想法。
金融类的本科生答就业相对于理工科而言,要更加具备优势一些。另一个角度而言,金融类的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的优势要比理工科弱一些。
但是需要注意,两者就业方向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金融类的研究生更容易进入国有银行、大型证券、投资分析机构等,从事的岗位更偏向于研究分析类。金融类的本科生进去的难度要高一些,所从事的工作更偏向于基础类,可能更多接触一线和客户。
金融行业是一个快变行业,工作经验比学习经历更为重要,所以本科生毕业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前提是本科足够优秀,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如果所在的本科不是国内的TOP5,那么选择一个好的学校读研更为明智;反之,则可以考虑直接就业。
金融业整体薪水比较高,但是不同单位差别也很大,顶级的投行和咨询公司对本科生的薪水可以给到20W以上,而四大行则可能只有七八万。
Ⅱ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研究生毕业,如何规划职业,可以在3年内达到年薪50w
上财抄研究生毕业,年薪10万只要你找到工作就不成问题,年薪20万属于规划得当可以3年内达到的目标,年薪20万以上就必须靠运气或者背景了,不是规划能达到的水平。而且如果你的职业规划里只有收入一项,那我怕你这辈子也就是10万那个档次,突破20万都没有神马希望了。
Ⅲ 上财金融硕士毕业工作单位有哪些,就业前景如何还有工资一般多少一个月求~~~
银行 基金等等
Ⅳ 985金融硕士年薪多少
这个要看毕业后在什么公司,一般在毕业两年后,一万二以上。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 “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 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
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等学校共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而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遴选已经是“211工程”建设且是中央部属的顶尖行业特色型大学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2015年3月7日,针对外界传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回应称,“211”、“985”工程还将继续坚持做下去,这个方向没有变。
985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1、按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求,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
2、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竞争、流动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吸引和稳定拔尖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氛围。
3、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
4、建立以投资效益为核心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
Ⅳ 复旦金融学硕士 毕业后收入有多少
每一个学校都有收入高低不同的,主要还是看你的个人能力
好大学往往是一个好专的开始,你不妨借此机会好好充实自属己的实力,并且多多增加一些知名公司的实习经验,以及社会活动的组织参与经验。(朋友曾经去坦桑尼亚担任过志愿者,后来进入四大工作)
如果你立志要进入四大,国外投行或者国内券商的研究部门以及各大银行的总行,英语非常重要,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的写作以及理解。
目前国内好的金融机构的收入确实是非常可观的,普通员工,本科大概有月薪6000+(银行或证券基层营业厅),但是真的也非常辛苦,加班没有周末也是常事,所以也需要你有一个好的身体
所以加油吧孩纸
Ⅵ 有人知道上财金融学硕毕业年薪大概有多少为什么那么难
3/5年以后,学校早就不是什么重要因素了,你要看的是 你毕业的时候,学校能给你提供个什么平台。至少目前,券商之类的实习,除了个别的以外,还是接受上财的学生。
Ⅶ 金融硕士年薪多少
1 培养方向不同 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内是学术型学位;容 专业型硕士是国家为了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新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 2 招生条件不同 学术型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
Ⅷ 上海财经大学以上学校的金融硕士出来待遇怎样
你好!
这也不好说,你可以去跟别人交流下。
你如果想更多交流的话,建议你可以到上财精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Ⅸ 上海财经大学经管研究生毕业年薪能到多少
经管类的专业近些年一直是大热门。这类的专业主要有: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内财务管理、会容计学、酒店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经济学、信用管理、保险学、国际贸易等等。其实,专业本没有好坏之分,问题在于在那所学校就读。因为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优势专业,选择了一所院校的强势专业,那么所在的平台会更高,接触到的所在专业领域里面的最前沿的知识会多。当然,这样的院校、这样的专业的竞争还是蛮激烈的。关于专业的就业方向,我听说过两种看法:1、“隔行如隔山”;2、“每个专业之间都是相通的”。一个管理学的专家曾经说,你学这个专业,并不是以后就一定从事这个专业,这个专业也不可能保证你有好的工作。如果真有这么一个专业,那么大家肯定都去学它了。我觉得,事在人为,关键还是靠自己,能拿到多少年薪就看你自己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