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风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是什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昔日亚洲“四小虎”之一的泰国,其经济曾经被称为东南亚发展最快的经济,一夜之间突然陷入金融危机之中,成了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发源地。到9月4日为止,泰国在汇率、股市双双重挫下,其经济体质在东南亚各国中目前可能是最差的:出口不振,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急剧下降,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贷款人还不出钱,银行不良资产膨胀。仅房地产公司这块的银行坏帐目前已达155亿美元。究其原因,其危机的隐患在90年初就已经埋下。
从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连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其1990年外贸逆差、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减少额分别为: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到了1994年已分别增加到: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另一方面,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也急剧膨胀,1990年其外债为280亿美元,到了1996年已膨胀至900亿美元,仅1998年即将到期的短期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超过其全部的现有外汇储备。
问题还不仅限于此,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另一方面直接借来的庞大外债却在大部分领域不能产生收益,这种状况严重削弱了投资者对泰国的信心。人们普遍认为泰国汇率严重偏离泰经济实绩,泰铢因此一直就面临贬值压力。
另外,90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支付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了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又对外资开放,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立刻就吊起了人们肆意借贷低息资金的胃口,一发而不可收。1994年又进一步放松了这方面的限制,比如放宽出入境时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等。但是,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却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不经意间使外汇投机的渠道增加,引“狼”入室,门洞大开,从而加剧了投机者对泰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
『贰』 在九七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一、亚洲金融风暴与香港汇股震荡
1、亚洲金融风暴的演进与特点
从今年7月泰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受冲击的亚洲各国或地区出现汇市和股市大幅波动(参见表一、表二),并引发全球性股市动荡。目前亚洲金融风暴已持续近6个月,其间大致经历了较为明显的三个阶段【注1】。
表一 金融风暴下的亚洲汇市波动[略]
表二 金融风暴下的亚洲股市波动[略]
资料来源:引自香港《信报财经月刊》各期
【注1】除非特别指明,本报告所引资料来自:《香港经济日报》、香港《信报》各期;李罗力主编《金融风暴:东南亚金融危机透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第一阶段:泰铢危机爆发并波及整个东南亚,各国汇率屡创历史新低,股市持续下跌。 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取代泰铢对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泰铢危机爆发,当天泰铢汇率下跌20%。一场以泰铢危机开始爆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其他东南亚各国。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实行汇率自由浮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等国货币相继与美元脱钩。在汇率制度变动下,东南亚货币汇率屡创历史新低,同时受货币汇率下跌影响,东南亚各国股市狂泻不止。
第二阶段:台湾和香港汇市再次受冲击,香港股市暴跌引致世界股市巨幅震荡。10月17日,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中坚守了近四个月后,台湾放弃与美元挂钩,宣布自由浮动,导致台湾汇市和台湾股市重挫。随后国际金融投机家第四次狙击仍坚持联系汇率制的港元,香港特区政府被迫动用外汇储备基金维持联系汇率制。在港币流量受控,利率大幅上升,各大银行相继提高拆放贷利率和短期同业拆借息口后,港元汇率迅速平稳下来。但这次港元保卫战付出的代价十分沉重。10月20日至10月28日,香港恒生指数就从13601点跌破1万点大关,跌幅达33.4%。其中仅10月21日--24日港股市值损失高达8000亿港元。10月28日后,香港股市大跌导致纽约、伦敦、东京股市震荡,反过来又带动香港股市剧烈震荡。
第三阶段:东南亚金融危机冲击韩国和日本。进入11月份以来,韩元加速贬值,韩元危机爆发。到11月20日,韩元汇率跌至1139兑1美元,跌幅达两成有余,以美元表示的国际购买力减少五分之一。接着日本山一证券因1065亿日元的外汇亏损和1583亿日元的证券交易亏损,于11月24日宣布倒闭,东京股市大幅下跌,随即带动纽约、伦敦股市的连锁下跌,亚洲金融风暴蔓延至日本。12月8日,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的汇率跌破130日元兑1美元的水平,创1992年5月以来的最低点。
从上述演进历程来分析,本次亚洲金融风暴带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1)以区内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序,按多米诺效应方式,由弱到强依次受到冲击。7月泰铢首先与美元脱钩,随后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相继宣布与美元脱钩,东亚美元区汇市和股市双双受到冲击。10月,台湾放弃与美元挂沟而自由浮动,台币与台股遭受重挫,同时香港在确保港元汇率稳定的同时,出现股市大幅震荡。11月以来,韩元加速贬值,韩元危机爆发。随后日本股市因山一证券倒闭而出现波动,日元兑美元也大幅下降。从本币贬值和股市跌幅来看,受金融风暴冲击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注2】。其中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东盟国家,币值和股市损失明显高于“四小龙”及日本。
(2)金融风暴在区内多次吹袭、反复震荡、相互影响,同时强度逐渐加大,进而波及全球,由此产生较大的破坏性。与九十年代后出现的几次国际金融动荡【注3】,如1992年的欧洲金融市场动荡、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6年日美英等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破产兼并和倒闭危机所造成的破坏相比(参见图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但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而且危机的强度和破坏力更大。可以预期,经此金融风暴的冲击, 虽不至于达到使“东亚奇迹”破灭的程度,但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慢,并为该地区的长期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亚洲金融风暴的主要原因
从东南亚开始并波及到东北亚的亚洲金融风暴,是在九十年代以来全球金
融自由化步伐加快、金融动荡加剧的背景下,由于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一些经济
结构和经济发展问题,同时受国际投机资本的外部持续冲击而产生的。因此我们认为,今次亚洲金融风暴既有九十年代后全球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共同原因,同时又有由自身经济问题决定的特殊原因。
【注2】参见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东南亚金融危机:理论与政策分析》(唐杰、冯苏宝、龙隆执笔),《开放导报》1997年第11期。
【注3】世界银行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70年代至90年代90个国家出现的100多起银行破产中,23个国家的直接损失占GDP比重超过3%,最高(阿根廷)达50%以上。参见《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年度会议》,1996年,华盛顿。转引自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10月。
图一 金融危机的直接损失[略]
资料来源:转引自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第35页,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
(1)亚洲金融风暴反映了九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动荡加剧的趋势,而导致全球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因素则构成本次亚洲金融风暴的背景原因。
第一,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步伐加快,国际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一体化趋势日益发展,同时出现资金活动日趋国际化、自由化,由此导致巨额国际游资、国际清算资金和国际储备资金在全球范围内频繁调动,从而间接为国际金融动荡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国际资本总额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1996年西方主要国家跨国股票和债券累计额占其GDP的比重超过100%,美国高达10万亿美元。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速度加快,跨国外汇交易急剧增加,从1986年的1880亿美元增至1995年的1.2万亿美元。1996年流入东亚的资金总量达到1087亿美元【注4】。结果客观上导致九十年代后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
(日本)Takuma Takahashi:《金融危机与产业政策》,转引自《开放导报》1997年第11期。
主要表现为外汇和利率波动。1993年--1996年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波动幅度达到3个百分点,1991年--1997年3月日元汇率变动幅度高达70%,美元、德国马克、加拿大元也达20-30%。当国际资本为赚取利率和汇率差价而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频繁进出时,经济基础和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国家出现金融动荡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第二,随着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经营品种也不断多样化。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已达1200多种,金融衍生交易额也不断提高。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有利于经济发展对资金和投资保值的巨大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为过度投机创造了条件。随着金融衍生工具这一现代交易手段的推广,九十年以来以金融诈骗、银行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现代操作条件下,具有较大投机性的国际游资利用衍生工具,可在瞬间完成全球不同市场上的大笔投机性交易,实现巨额资金在不同地区的快速转移,从而为引发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金融危机和金融动荡创造了条件。
第三,在国际金融动荡不断加剧的趋势面前,由国际金融市场、本国金融调控和金融机构监管三个层次构成的金融监管却出现失控和乏力,结果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性的金融动荡与危机【注5】。
(2)亚洲金融风暴是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各种经济矛盾的集中爆发。这些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基础及金融体系方面的缺陷,便成为本次亚洲金融风暴的内在原因。
第一,经济增长方式未能根据形势及时调整和转换,是东南亚国家普遍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东南亚国家普遍选择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道路,创造并延续了“东亚经济奇迹”。但在基本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后,先行的“四小龙”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初步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而后来的东盟国家大多仍然依靠粗放型发展战略,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和完成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即使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也存在过于迎合外资流向,不但与周边国家产业结构趋同,
【注5】胡进、张才进:“全球金融动荡加剧的四大成因”, 《港澳经济》,1997年第3期。
而且过分集中于简单加工业。结果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冲击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东南亚国家出口扩张势头放缓,带动经济增长下降,从而导致经常项目赤字、外汇储备减少,进而对固定汇率产生压力,最终使金融风暴在区内广泛爆发。相比之下,在金融风暴中“四小龙”的损失之所以低于东盟国家,从根本上看就是因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快于后者。
第二,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外贸逆差递增、经常项目赤字高企、外汇储备递减、外资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是构成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隐患。以金融风暴发源地的泰国为例来分析【注6】,其危机的隐患早在90年代初期就已经埋下。从1990年起,泰国的外贸逆差逐年递增、经常项目赤字居高不下、外汇储备每年只减不增,分别从1990年的74.94亿美元、72.82亿美元和32.3亿美元,增加到1994年的92.68亿美元、82.22亿美元和41.75亿美元。另一方面,泰国的外债从90年代开始也急剧膨胀,从1990年的280亿美元,膨胀到1996年的900亿美元,仅1998年即将到期的短期外债就达400多亿美元,超过其全部外汇储备。
第三,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存在根本缺陷是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东南亚国家在金融体系上的根本缺陷,一是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长期债券市场不发达,短期贷款高于长期贷款,非生产性贷款(特别是房地产和消费性贷款)高于生产性贷款,外资大多以短期资本形式进入国内。结果客观上导致泡沫经济大量出现。二是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增加普遍高于中央银行,结果使得中央银行的调控能力下降,金融动荡得以在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三是银行资产质量不高,金融风险加剧,导致金融危机在区内广泛产生。
第四,在金融制度不健全的基础上实行金融盲目自由化,直接加剧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进程。金融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
----------------------------
【注6】参见陈晓军:“泰国经济金融危机的演变及其初步启示”, 《信报财经月刊》,1997年第11期;余永定:“泰国的货币危机及其启示”,《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9-10期;李量、伍达枝:《泰国货币危机:教训及其启示》,见《开放导报》1997年第11期。
域一体化的客观要求。但是在国内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场设施不完备,监管措施和监管机构不完善的条件下,东南亚国家过早开放金融市场,必然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这一点以泰国为例可以看得更为清楚。90年代以来,泰国为吸引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1990年4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义务,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支付的限制。1991年,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1992年又对外资开放,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导致肆意借贷低息资金。1994年又进一步放松这方面的限制,比如放宽出入境时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等。但是,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却未能完善金融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使外汇投机的渠道增加,从而加剧了投机者对泰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此外,日本和韩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第五,政策失误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从泰国的情况看【注7】,政策失误主要表现为,一是长期实行钉住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汇率政策,无法与
利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有效配合;二是宏观政策没能协调国内经济平衡目标与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关系,从而产生经常帐户赤字;三是在外汇管理制度上没能处理好开产资本帐户与保护本币安全的相互关系。
第六,政府不当干预在引发投资者信心危机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暴。这次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后,东南亚许多国家一方面采取紧缩银根、提高利率等经济杠杆来调节。如印尼在印尼盾兑美元的比率跌破3000的水平以后,为了收紧资金流动,中央银行把利率上调2倍。另一方面甚至采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如马来西亚一度采取措施,限制投资人卖空一百种重要股票;印尼也宣布类似做法,限制外国人进行外汇交易。结果事与愿违,马来西亚宣布限制后,投资人因无法自由买卖而信心大失,资金大规模移出,导致当日吉隆坡股市下挫,并带动整个东南亚地区股市下跌。印尼的情况也类似,显示出以限制市场运作的这种短期做法根本无效。
-----------------------
【注7】参见谢多:“泰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失调与货币危机”, 《国际经济评论》,1997年第9-10期。
3、对香港金融风暴的基本评价
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反复冲击下, 香港不但未能幸免,反而一度成为金融风暴的主战场。港元数度遭到国际炒家的强烈狙击,但均被香港特区政府击退,确保了港元汇率的稳定。与此同时,特区政府提高利率也导致香港股市大幅波动,从而引发以股市和楼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为保证港元汇率稳定付出了重大代价。
香港金融危机的产生,既有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出现金融风暴相近的共同背景,又存在不同经济基础和金融制度上的特殊原因。第一,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相似,在经济高度开放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各种背景性因素均会对香港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大致相似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产业结构和投资趋向引发的经济泡沫现象,以及长期实行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则决定了金融危机的本质特征。第二,与东南亚国家不同的是,香港并不存在新兴市场化和经济转型国家或地区普遍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如过分依赖外资来推动经济发展,在国内金融体系、金融市场设施和金融监管条件还不成熟时盲目对外开放和实行金融自由化,长期资本市场不发达,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和银行资产质量不高等。与这些国家相比,香港经济体系和金融制度更为完善,这就使得香港具备了确保港元汇率稳定的可靠基础。第三,受东南亚金融风暴波及而产生的香港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冲击联系汇率制和香港股市大幅下降。我们认为,港股下跌决不仅仅是由于为稳定港元汇率而提高利率所致。实际上,对包括“中国概念股”在内的过度投机性炒作,使股市风险不断积聚,才是这次香港股市大幅下挫的根本原因。为确保联系汇率制而调高利率,不过是这种长期积累投机风险的释放诱因而已。
对于本次香港金融危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第一、在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是唯一保持汇率稳定、继续与美元挂钩的地区。这表明与区内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相比,香港具有更为稳定、健康的金融制度、监管体系和经济基础,抵抗外部冲击和国际金融动荡的能力更为强大。
与东南亚国家相比,香港能够成功地抵抗外部冲击和国际金融动荡、进而确保港元汇率稳定的原因在于:(1)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相比,香港经济基础稳健,经济实力雄厚,发展前景良好,尽管还存在一些内部隐患,但仍能从总体上为稳定汇率提供一个可靠的经济基础。(2)联系汇率制度是实现港元汇率稳定的内在机制,同时香港特区政府坚持联系汇率制度的一系列应对操作,客观上给投资者以极大的信心支持,使港元汇率稳定成为可能。(3)香港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三(888亿美元),人均则为全球第二(13660美元),同时财政盈余和储备十分可观,此外还得到外汇率储备量达1340亿美元的中国政府大力支持。这与金融风暴中大多数国家财政赤字和外汇储备有限的现状相比,香港自然具有稳定港元汇率的重要条件。(4)香港金融体系和金融管理体系较为完善,特别是近年来实行了诸如修改银行条例、实施“会计安排”、“流动资金调节”、“即时结算制”等系列改革【注8】,增加了香港银行体系的安全度以及对金融体系的监管力度,从而避免了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在金融制度和监管体系方面的缺陷,为稳定港元汇率提供了金融制度上的保障。
第二,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十分必要,但仅靠提高利率来稳定港元汇率代价沉重。大量事实表明,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秩序、政治制度的“稳定器”,在本次金融风暴中香港特区政府成功地捍卫联系汇率制度,确保香港金融制度和整体经济基础的稳定与健全,从而为香港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可靠保证。从1983年港府推出联系汇率制度以来,先后成功地渡过了多次政经事件冲击和港元风潮。实施十多年来,港元兑美元汇价最为低时为7.95:1,最高为7.714:1,港元汇率波幅从未超过2%,充分显示了该制度在金融危机时期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以及维护金融秩序和市场信心的有效性。因此,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十分必要。当然也应看到,在现行操作条件下,香港为保持港元汇率稳定也付出了以股市和楼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的沉重代价。
第三,香港为稳定港元汇率而付出的重大代价,客观上有利于香港未来长期发展。本次金融风暴表明,以金融和地产为核心内容的服务型经济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对香港而言,伴随经济转型而在香港实行多年的高地价高房价政策,以
及近期证券市场上的过度投机性炒作,从长期来看不但增加了香港总体运行成
-----------------------------
【注8】饶余庆:“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影响与教训”,《信报财经月刊》,1997年第10期。
本,而且更使香港经济的泡沫成分不断加大,对香港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客观上要求对此进行调整。我们认为,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以证券和地产为代表的资产紧缩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损失,实际上就是对香港前期发展模式的被动式过度调整。而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客观上表明进行这种调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香港如果能够利用金融危机付出的重大代价,来换取对服务型经济主导条件下的发展路向进行必要的调整,那么对香港未来长期发展来说,这种代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就近期而言,以证券和地产为代表的资产紧缩,至少可以使香港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港股近期走势不会大幅回升,同时港元可能再度被狙击。港股经历了10月下旬的股灾后,其泡沫成分被挤了出来,但目前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使得港股近期难以大幅走好:(1)东南亚股市尤其是香港的股灾引起了纽约、伦敦、东京股市的震荡,并反过来影响东南亚及香港股市持续波动。这种相互联动局面一但形成,由于受惯性影响,一般不会马上停止。(2)目前亚洲金融风暴仍未有停息的迹象,特别是韩国与日本受冲击后,有可能进一步向世界更大范围蔓延。在此背景下,香港股市仍有可能动荡。(3)在东南亚国家纷纷放弃原来的固定汇率制度,并导致本国货币主动或被动贬值后,香港作为区内唯一保持汇率稳定且仍然实行原来联系汇率制度不变的地区,相对升值的港元受到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进而引发香港股市震荡。
二、金融风暴表明香港经济仍潜存隐患
1、缺乏弹性的联系汇率制度有待完善
香港于1983年开始实行的联系汇率制,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局制度(Currency Board),在银行同业港钞的固定汇率和公开外汇市场的浮动汇率之间,通过银行套戥机制,实现港币兑美元的汇率稳定【注9】。实行十多年来,基本取得了预期效果,确保了香港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参见图二)。但从今
-----------------------------
【注9】参见饶余庆:《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香港三联书店,1993年;刘志强、沙振林:《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与发展》, 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吕汝汉:《香港金融体系》,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年9月
次金融风暴来看,联系汇率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香港未来的发展。
图二 港元汇率走势(1982年1月--1996年12月)[略]
资料来源:香港金管局,转引自刘志强等:《九十年代香港金融改革与发展》第14页,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
(1)联系汇率制存在内部问题,给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虽然套戥机制使得港币兑美元保持稳定,但由于这种稳定是在银行同业港钞的固定汇率与公开外汇市场的浮动汇率之间实现的,因此产生以下两大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港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如果存在高估或低估,特别是在两国经济水平有所差异的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市值无法反映其国际竞争力与经常项目收支,从而创造出
『叁』 全球范围来说,经济金融最繁华的三大城市是
首推纽约。
纽约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1810年纽约就已取代费城,成为美国国内最大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但当时国际金融交易都集中在伦敦(见伦敦金融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纽约迅速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金融市场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美国凭借其在战争时期膨胀起来的强大经济和金融实力,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使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货币。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作为贯彻执行美国货币政策及外汇政策的主要机构,在金融市场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对国际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世界各地的美元买卖,都必须在纽约的商业银行帐户上办理收付、清算和划拨,因此纽约成为世界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1983年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在纽约设有分支机构的就有95家。这些都为纽约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它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纽约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划分,主要包括纽约外汇市场、纽约货币市场和纽约资本市场。
纽约外汇市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外汇市场之一。分为即期市场和远期市场。纽约外汇市场并无固定的交易场所,所有的外汇交易都是通过通讯设备,在纽约的商业银行与外汇市场经纪人之间进行。此外,各大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通讯系统,与该行在世界各地的分行外汇部门保持联系,又构成了世界性的外汇市场。
参与外汇市场活动的主要是公司及财团、个人、商业银行、外汇经纪人及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在外汇交易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外汇交易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办理。 70年代以后,纽约市场外汇交易量急剧增加。纽约外汇交易中心已发展成为欧洲与远东的重要纽带、世界性外汇交易的主要中心,与伦敦外汇市场相抗衡。
纽约货币市场即纽约短期资金的借贷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主要货币市场中交易量最大的一个。除纽约市金融机构、工商业和私人在这里进行交易外,每天还有大量短期资金从美国和世界各地涌入流出。纽约货币市场没有一个固定的场所,交易都是供求双方直接或通过经纪人进行的。在纽约货币市场的交易,按交易对象可分为:联邦基金市场、政府库券市场、银行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等。
纽约资本市场是世界最大的经营中、长期借贷资金的资本市场。可分为纽约债券市场和纽约股票市场。
其次伦敦。
伦敦是著名的国际金融市场之一。从14世纪起,来自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地区的银行家和商人就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一条大街上设立字号,经营放款业务,为英国银行业奠定了基础。这条大街名为伦巴第街,几乎成为伦敦货币市场的同义词。英格兰银行、各大商业银行的总行、商人银行、外国银行的分行、贴现行、证券交易所、保险公司、专营海上保险的劳合社,以及黄金、外汇和商品市场,都集中开设在这条大街及其附近一带总面积不到2.59平方千米的地区内,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伦敦城”。
19世纪英国在国际贸易和海洋运输方面已居世界各国之首,英镑也成为国际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英国的银行体制日趋完善,“伦敦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经过先后两次世界大战,伦敦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曾一度受到削弱。20世纪进入50年代,美国国际收支不断出现逆差,导致美元大量外流。从1957年起,欧洲美元市场应运而生。伦敦凭借其原有的优越条件,逐渐成为这个市场的中心。外国银行为了发展欧洲货币业务,纷纷涌入伦敦城,设置机构。到1982年底,外国银行在伦敦开设的分支机构达449家,世界上100家大银行中已有94家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伦敦城”的地位又大大加强,重新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故至今仍是与纽约金融市场并列的最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
伦敦金融市场交易活动中心集中于伦敦城,由英格兰银行、13家清算银行、6家海外银行以及贴现公司、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构成。在职958年英镑恢复部分自由兑换,西欧国家放松外汇管制,美国限制资金输出的情况下,伦敦在英镑资金市场以外,又形成了欧洲美元与其他欧洲货币的借贷市场,1979年月日0月英国全面取消外汇管制,为居民的资金流动提供了方便。伦敦金融市场按货币种类可分为英镑资金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前者主要侧重于短期资金的借贷以及证券交易、外汇交易和黄金交易。后者则涉及欧洲美元等外币的同业拆放、工商贷款和欧洲债券等方面。
排第三的城市还是有争议的,个人认为是东京吧。
东京是日本的金融中心,世界上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是亚洲唯一能够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的国际金融中心。日本在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后,金融业向现代资本主义金融制度发展。1872年明治政府参照美国银行制度制定了《国立银行条例》 。 1882 年又颁布了《 日本银行法 》,成立了中央银行——日本银行。在此前后,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也相继建立。19世纪末,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明治政府先后创立了一批专门经营长期金融业务和外汇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现代金融制度在法律上趋于完善,东京金融市场的基础逐步形成。
进入20世纪,日本经济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金融业走上了集中的道路。东京金融市场的规模随着海外市场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而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金融资本高度集中,完全置于军国主义政府的统治之下,资金首先满足侵略军军需产业的需要,使东京金融市场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外汇市场的活动几乎完全停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金融机构经过整顿,到50年代初期,东京金融市场恢复正常活动。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东京金融市场也成为世界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东京金融市场大体可分为中央银行、民间金融机构、政府金融机构和外国金融机构。
①中央银行。即日本银行,是日本金融机构的核心(见日本银行)。
②民间金融机构。有13家城市银行(包括1家外汇专业银行)、64家地方银行、3家长期信贷银行、7家信托银行、69家相互银行以及信用金库、信用组合、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农( 林、渔)业协同组合、农林中央金库等等。此外还有21家人寿保险公司、22家财产保险公司和短期资金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费信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机构的主体。
③政府金融机构。有进行贷款业务的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和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等10家公库。此外,还有吸收民间资金的邮局、资金运用部简易保健年金等。政府金融机构的作用是从政策方面补充民间金融机构活动之不足。
④外国银行。在东京设立营业机构的有70多家。
『肆』 请问最进美国的金融风暴,大银行倒闭,个人叫亏,各国注入大量资金,那到底谁是盈利
地产商
『伍』 1982年债务危机中,为什么美国是债权国
国际债务危机是指在债权国(贷款国家)与债务国(借款国家)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国因经济因难或其他原因的影响不能按期如数地偿还债务本息,致使债权国债务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能如期了结,并影响债权国与债务国各自正常的经济活动及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
1982—1983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债务危机
近40个发展中国家要求重新安排债务
发生危机的国家数目超过1972-1981年的总和
国际债务危机的特点
债务规模巨大
据IMF统计,从1973年到1982年,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从1031亿美元增加到8420亿美元
负债率从115.4%增加到120%,偿债率从15.9%增加到19%。
卷入危机国家之多,涉及面之广历史罕见
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国家外汇储备剧减
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
经常项目从1980年顺差226亿美元转变为1981年的逆差563亿美元,1982年逆差增加到996亿美元
债务的地区和国家高度集中
债务大部分集中在拉美和非洲
1982年拉美国家的外债总额达3313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的39%
非洲的外债总额为1226亿美元,约占发展中国家债务总额的15%。
债务结构对债务人不利
据1983年和1984年IMF《世界经济展望》的统计数字,债务国的长期贷款占80%以上,而且主要是国际商业性贷款,容易出现偿债高峰。
国际债务危机的成因
70年代初以来借款规模越来越大,累积的数量很大,债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债务国的不适当的国内政策,借入资金的生产率低,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差
遇到了不正常的外部条件,即严重的经济危机和高利率等
解决国际债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债务重新安排
回购债务(Buyback)。回购债务是允许一些国家按一定折扣以现金购回其债务。
债务转换(Debt Swaps)。
债务一股权转换(Debt—Equity Swaps)。
债务—出口转换(Debt for Export Swaps)。
债务—自然环境转换(Debt for Nature Swaps)。
债务交换(Debt Exchanges)。采取这种方式重新安排债务,涉及到以现存债务工具交换或以本币或外币计值的新债务工具。新旧债权的条件完全不同,
重新选币定值(Currency Redenomination)。这是指规定允许银行可选择利用其本币或欧洲货币单位对现存贷款重新定值。
转贷和再贷款(On-lending和Relending)。
贷款转换和出售(Loan Swaps 和 Sales)。折扣率在10%到90%之间。
债权国政府解决债务危机的方案
贝克计划。美国前财长贝克于1985年1O月在韩国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联合年会上正式提出的一个方案。
密特朗方案。这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8年6月在多伦多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上和同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一个方案。
日本大藏省方案。这是1988年夏季日本政府大藏相宫泽提出的一个方案。
布雷迪方案。这是美国前财长 N.F.布雷迪于1989年3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经济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减债方案
『陆』 全球有几次金融危机
从1788年来共有13次金融危机(大的有小的也有)
美美国的金融海啸引起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从1922年到2009年,全球经济有三次大的...50年以来我们也有几次小的经济波动,我们称为“三次经济紧缩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型的金融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转移并放大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全球范围。
国际经济界多数意见认为,虽然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据此判断会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IMF最近表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形势尚在 "可控制范围内"。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次贷危机有可能导致本轮世界经济繁荣周期发生逆转。索罗斯认为,次贷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60年内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时代的终结。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家沃尔夫 (Martin Wolf)将次贷危机视为盎格鲁-撒克逊金融体系的危机。美国经济学家罗比尼(Roubini)则认为,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举措难以阻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世界经济衰退可能性是存在的,由于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其不确定性风险更值得警惕,其对全球经济金融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流动性过剩与次贷危机
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世界经济在2007年出现了调整迹象,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同时出现给世界经济的前景蒙上了阴影。泛滥的流动性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助涨了全球商品、金融市场的资产价格。价格的高涨使得通胀在全球蔓延;过于泛滥的流动性则放大了全球投资者的" 自信",带来全球信用的膨胀。就根本而言,次贷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
货币紧缩政策时滞
"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连续 13次降息,逐次调低到1%。此举虽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刺激作用,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实际利率过低令国内信贷尤其是房地产贷款膨胀,增加了美元供给;另一方面,低利率令美元贬值,为全球流动性泛滥埋下隐患。
事实上,次贷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美国货币紧缩政策的时滞效应。针对房价企高等经济过热表现,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基准利率从1%上调到5. 25%。伴随着美国利率的不断提升,政策的累积效应逐步积累沉淀, 使得信用等级较差的客户开始出现无法承受贷款负担的状况。为避免坏账进一步增加,贷款机构收紧银根,从而使贷款客户的资金状况更加恶化,被激化的坏账通过证券化链条传导给全球金融市场和投资者,最终引发次贷危机突然大规模爆发。
全球流动性过剩
导致危机影响规模异常严重的原因则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全球经济的失衡、美元贬值、低息政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则是全球流动性泛滥的主要原因。对于次级贷款市场而言,一般贷款机构出于谨慎考虑会采取"惜贷"的原则。本来其贷款客户是资信等级较差的,但是在全球资金供给过剩的背景下,通过次贷证券化的手段让贷款机构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而房价的持续上涨则让贷款机构忽视风险,肆意降低了贷款审核标准。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过度扩大,再经由证券市场传导给全世界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的投资者,最终演绎成为全球的潜在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
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在多次降息的同时放松金融管制:一方面,降低信用标准,鼓励商业银行向信用等级低的借款者放款;另一方面,允许金融机构以低成本的借贷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允许投资银行为扩大利润来源不断设计结构复杂、高杠杆的衍生品提供给客户,对冲基金大量涌现。衍生品市场在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使得各类金融机构以流动性为链条捆绑在一起;一旦链条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引起连锁反应。
美国经济步入景气收缩期
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更多的骨牌开始倒下。市场也开始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充裕的资金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殆尽。美国经济面临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萎缩、信贷紧缩等一系列问题。这场危机并没有止步于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多个渠道影响到实体经济。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终结
次贷危机标志着美国27年来以"美元扩张、资本市场扩张、双赤字扩张"的国民负债增长模式的终结。在过去五年推动美国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既不是社会财富总量扩张、贫富差距拉大、两位数通货膨胀(如俄罗斯),也不是因为大量移民涌入(如新西兰),更不是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城市化、土地供给稀缺(如中国),而纯粹是因为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需求",所以这次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的房地产需求无异于"釜底抽薪"。
表面上看,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衰退是信用收缩造成的消费低迷、经济减速。但危机背后反映的都是"全球金融机构借钱帮助美国中低收入者购房"的美国债务/ 消费模式的结束。长期以来,美国以双赤字为基础,不仅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消费,而且通过借钱来维持本国的投资,其财富总体消耗远远超出财富创造能力所能支持的范畴。次级债及相关金融创新虽然把负债增长的美国繁荣模式发挥到极点,同时也标志着从里根时代开始的以美元信用的外部扩张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内部扩张为基础,通过巨大的财政赤字、贸易赤字以及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来推动的长达27年的繁荣模式,很可能难以为继。
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
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似乎已经确定无疑,惟一不确定的仅仅是衰退的程度。
2008年伊始,美联储在短短8天连续降息125个基点;3月18日美联储又降息 7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2.25%,但是这种调控行为只能在短期减缓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长期内难以扭转美国的经济颓势。历史上这种连续大幅度的降息是很少见的,这说明美国经济的确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目前较为客观的预测是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远低于2007年年底 3.1%的预测值。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也显示,次贷危机仍在恶化,并正外溢至美国经济各个方面,冲击到美国经济整体走势。在楼市降温、次贷危机恶化、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近期美国失业率也陡然上升,成为美国经济不容乐观的最直接征兆。2007年12月美国的失业率升至5%,为两年来新高;而新增就业人口仅1.8万人,是2003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劳动部近期公布的2月份失业率为4.8%,仍居高不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两次经济衰退的历史经验看,在衰退发生之前,失业率都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从2007年3月份触底以来,目前美国的失业率已经上升了60%;从50多年来的情况来看,一年之内出现如此高的升幅通常都是经济衰退的征兆。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公布的3月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在1月份小幅上升之后2月份转而下降至48.3,为2003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并且还伴随其他一些不利的情况。类似的情况曾在2001年预示了美国经济衰退的到来。
最令人担心的是,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按照美国次贷放贷时间推算,拖欠还贷的高峰期应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因此现在所暴露出来的次贷损失,可能只是世界金融体系总体损失的一小部分,次贷危机并未触底。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威胁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最根本的影响在于,它将改变全球政策目标结构并带来各国经济周期的错配,使得偶然的"优质博弈均衡"无法继续维系,如果没有深度的货币政策协调与合作,各自为政的货币政策调控将带来全球经济滞胀的"劣质博弈均衡"。
美国贸易进口萎缩
次贷危机酿成全球危机的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经济下滑和市场疲软将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全球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市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将会降低美国的进口需求,这将导致其他国家出口减缓,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 GDP增长。这对那些依靠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德国、加拿大、墨西哥、东亚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等的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美元大幅贬值将会损害其他国家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那些与美国出口商品构成同质性竞争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如欧盟和日本。
资本"乱流"
次贷危机会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为了弥补亏损,缓解资本充足率压力,美国金融机构纷纷从全球市场抽回投资;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加大了对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力度,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动方向是从其他国家流入美国。
从中期来看,美国金融机构为了重新盈利,以及美联储继续降息和美国经济持续疲软,将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从美国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套利,从而助涨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
从长期来看,一旦次贷危机尘埃落定,美国经济触底反弹,美联储重新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币值转跌为升,国际短期资本将会重新由新兴市场国家回流美国。最后这种情景尤其需要引起关注,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历次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美元加息和美元升值之后。
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已成定局
从目前获得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机构的预测报告看,虽然对世界经济是否陷入衰退还存在疑问,但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已成为定局。
2007年,主要工业国家增长减速,由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慢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世界经济是否出现衰退主要看新兴市场经济的表现。
新兴市场金融风险加大
次贷危机下,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部分亚洲国家1997年金融危机后的一些做法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比如,亚洲国家当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确增强了抵御金融市场动荡的能力,但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了资本大量流动的风险。亚洲国家的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相对安全的西方发达国家投资。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雷曼兄弟公司等权威机构报告指出,最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资本外流的危险有所显现,再次爆发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上升。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年东亚经济体(除中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以外)内部储蓄和投资金额占GDP的平均比重分别降至30%和25%以下,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斯坦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也认为,高风险抵押贷款就如同当年的互联网,可能" 刺破"全球的资产泡沫,而土耳其等高负债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可能首当其冲。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程度也随之加深。因此,一旦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中国经济也将会有所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美国进口需求下降将会造成中国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就业;其二,一旦美元大幅贬值,将会造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缩水;其三,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将会加大中国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胀的难度;其四,美国经济衰退,将会加大国际短期资本出入中国的规模和频率,加剧国内金融风险。
全球性通胀
当前,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及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按兵不动的欧盟和日本,甚至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中国,通货膨胀随处可见。不难断言,当前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总供给曲线移动带来的全球性通胀。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都达到近年的最高水平。中亚地区2007年通胀水平已经接近9%,南亚的通胀水平达到6%,东南亚是5%左右。2007年11月美国CPI 环比上升0.8%,同比上升4.3%,创下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升幅;而11月PPI更是上升3.2%,单月升幅达到1973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年1月份又上涨1%,大大超过市场预期的0.4%。欧元的升值和石油价格上涨,也使欧洲的物价水平上涨频频突破2%的警戒线。在油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对通胀水平的下降似乎不能过于乐观。
同时,次贷危机后的应对政策也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发展。由于次贷危机产生的信贷紧缩,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货币当局沿用了应对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和"9·11" 事件后的救市操作,采用了注入流动性和降息的办法。比如,2007年12月20日欧洲央行采取了最有力的一次行动,其向市场输入的3486亿欧元两周期贷款创下了单次"输血"的最高纪录。美联储则在次级信贷危机之后连续性降息,仅今年头两个月内就连续降低200个基点。美联储等西方主要经济体5家中央银行 3月11日宣布,决定采取联合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资金。这是西方央行在过去3个月里第二次联手应对信贷紧缩问题。这种应对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急剧紧缩的问题,却助长了全球通胀的势头。
滞胀--全球经济的隐忧
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出现的局面引发了对于全球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本轮的通货膨胀很大程度上由流动性泛滥引发商品价格高企所致,对于很多国家而言,主要表现为输入性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就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而言,经济衰退导致的有效需求下降将会使物价水平下调,从而使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增长之间权衡;而对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言,衰退产生的需求下降则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滞胀的产生。
接下来的几年内,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还有可能持续上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还会进一步上升。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 美元汇率仍然可能支撑价格走高。如果全球商品价格继续处于高位,许多国家输入型通货膨胀的格局将会延续,从而加大滞胀的可能性。
『柒』 美国上一次经济危机是什么时候,1983年到2005年之间美国有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
SOHU有专门的文章
历史回眸:美国金融危机20年一个轮回
历史仿佛总是充满了巧合,即便是金融危机也总是经历着轮回。对于美国所经历的金融危机来说,其似乎总在大约每20年便轮回一次:1819年、1837年、1857年、1873年、1893年、1907年、1929年,美国的经济在繁荣与动荡中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苏争霸,但在1987年却遭遇了“黑色星期一”,导致了一场金融大地震,接着便是今天——2008年。
不可避免的是,美国金融危机的轮回往往都标志着其经济衰退期的一个开始。
轮回第一站 1819年
1819年,首先陷入危机的是英国。英国当时的三大棉纺织工业中心——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培斯利——工人的工资降低了一半以上,全国食品消费量比1818年减少三分之一。这场危机对美国、法国、德国正在成长中的纺织工业和冶金工业造成了沉重打击。 由欧洲农业经济复苏和世界农产品市价骤跌而引发的181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美国政界和企业界的领袖们都把它看作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
轮回第二站 1837年大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贵金属由联邦政府向州银行的转移,分散了储备,妨碍了集中管理;英国银行方面的压力;储备分散所导致的稳定美国经济机制的缺失等等。美国的萧条也持续了六年。从1837年到1842年,美国破产事件达33000起,破产总金额达44000万美元,而当时美国最大的企业规模在1000万美元左右。
轮回40载至第三站——1857金融动荡
1857年秋,美国靠空头支票、出口信贷生存的进出口商首先大批破产,继之,银行纷纷倒闭。一度同纽约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几乎全部银行都停止支付。随后,纽约63家银行中62家遭到挤兑而停止支付。贴现率上升到60%-100%。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去85%-87%。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英国,英格兰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0%。破产银行和有价证券共损失达8000万英镑,危机造成的全部损失则高达25000-30000万英镑。
第四站 铁路投机致1873金融危机
1872年,由于建设成本高涨,预期收益下降,美国的铁路线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机车及铁轨订货开始减少。于是,铁路股票价格开始下跌。从下跌转为暴跌的,是开始于1873年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股市暴跌,24小时内股票贬值达几亿盾。维也纳交易所危机引发了第十二次世界经济危机,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金融市场的一片恐慌,铁路股票纷纷下挫。1873年9月,美国最殷实银行之一的杰依—库克金融公司因铁路投机破产,纽约股市狂泻,5000家商业公司和57家证券交易公司相继倒闭,纽约证交所第一次关门10天。此后,美国铁路线增长率连续四年下降,生铁产量由260万吨降至190万吨,船舶下降 60%,机车下降70%。进口从1872年开始下降,连续四年,降幅达36%,其中铁和纺织品的进口分别减少了82%和45%-55%。只有钢产量保持增长,并于1875年大幅增长。
第五站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经济危机
1907年3月,美国爆发了交易所危机;1907至1908年,美国破产的信贷机构超过了300个,共负债3.56亿美元,还有2.74万家工商企业登记破产,共负债4.2亿美 元。随着恐慌的加深,储户一窝蜂地拥到全市各家银行提款。还有一些储户因为疲 惫不堪便雇人给他们排队(后来成为华尔街名人的高盛公司的悉尼·温伯格,当时 排一天队赚10美元)。1907年的危机中,美国工业生产下降的百分比要高于在此以 前的任何一次危机,失业人数最多时估计为500-600万,这是以前各次危机中未曾有过的。
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倾销商品。这样一系列危机加剧了英德、法德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危机中孕育。
第六站 1929年黑色星期四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突然从高峰暴跌,正式拉开了大危机的序幕。那些平时被认为可靠的大公司股票价格一路向下翻着跟斗,29日股票惨跌到一个新低,一天之内被抛售1638万股,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大5倍。农业资本家为维持高价,确保利润,除缩小耕地面积、实行减产外,还把大量农产品、畜产品加以销毁。美国将1000多英亩的棉花毁在田间,将大量小麦当燃料烧,将所存牛奶倾入密西西比河中。加拿大让小麦烂在田里,阿根廷将猪肉坏在仓库中,巴西将咖啡投入炉中做燃料。这就是此后3年目睹之种种怪现状。这次大危机不仅在经济 上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带来了极惨重的政治后果---法西斯主义在兴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七站 1987年金融地震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道琼斯工业股票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6%。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10月20日,伦敦股票市场下跌249点,损失达11%,约为500亿英镑。香港股票停止交易。巴黎股票市场下跌9.7%,东京股票市场下跌14.9%。
造成美国股票市场发生剧烈振荡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投机,导致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美国连年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是引发这次股票暴跌的罪魁祸首。在1987年暴跌以前,美国连续5次提高利率,投资股票的利润相对较低,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资金持有人的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
这次股市暴跌,对世界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使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大受损伤。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债券市场和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同时使汇率下跌,对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了破坏。
最后,2008年金融海啸
其实从美国政府从2008年9月7日宣布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之时,美国金融海啸的征兆就已经在蔓延。9日,雷曼兄弟信用评级遭标普列入观察名单,再加上其与汗国开发银行谈判陷入僵局,雷曼当天股价骤降45%,拖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当天急挫2.4%,而这也预示着雷曼惨淡的前景。之后雷曼寻找买家计划破产,而美国财长保尔森表示不会再替金融机构出钱,雷曼最终于15日宣布破产,从而正式引发了席卷全球的这场金融海啸。
尽管境况不佳的美国国际集团获得了美国政府850亿美元的紧急援助获取了80%的股份,美国国际集团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状况改善。美国金融机构资金流动性随后继续冻结,道指持续下挫,全球股市市值急速蒸发,数额高达数万亿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随后也获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美投资银行5巨头自此消失。
尽管美国政府历经艰辛最终通过了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但美国股市危机阴影仍无法消散,即便是全球央行齐出手降息,全球股市仍急挫不止。我们目前还无法预知这场金融海啸要走到怎样的一个程度,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美国经济或许无法避免陷入衰退的命运。(钟龙)
转自搜狐综合新闻
『捌』 1983年国家决定对什么地方实行经济特区的政策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对外开放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自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以来,党和国家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实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对这个新格局应当如何表述?新编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34页将之表述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笔者认为,这只能表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而表述90年代以后的新格局,则不完整。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8年4月的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两项决定,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创办经济特区迈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邓小平评价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页。)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中心。沿海开放城市是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部,是对外开展经济贸易活动和对内进行经济协作两个辐射扇面的交点,它直接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同已经开放的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连成一片,形成环渤海开放区。中央还提出在这些经济开放区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结构。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郑州、太原、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贵阳、昆明、南宁、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同时,我国还逐步开放内陆边境的沿边城市,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地区,有黑河、绥芬河、珲春、满洲里、二连浩特、伊宁、博乐、塔城、普兰、樟木、瑞丽、畹町、河口、凭祥、东兴等。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的开放,是我国的对外开放迈出的第四步。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最后一题没时间写了,改天再写,这是研究生考试试题吧?
『玖』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回事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1、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
短期资金大量进出: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
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
内外投资也呈持续减少的态势:在国内,由于金融危机造成高利率和货币贬值,私人投资者极其谨慎;海外投资由于担心金融危机造成东亚地区投资环境的恶化,进入的数量锐减,而大量本地资金却因对本地区经济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机造成的另一个苦果是通货膨胀:1998年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 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年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 。
由于出口不振、投资乏力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已成为不少东亚国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韩国1998年4月的失业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宾的失业率高达13.3%。
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俄股市、汇市猛泻。之后不久,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市和股市大泻。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动荡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
『拾』 1998年香港成功地抵制了亚洲的金融危机,说说香港为什么能保持稳定繁荣呢
1980年代初,香港出现前途问题,加上香港股市出现股灾,市民对港元信心出现动摇,港元不断贬回值。答1983年9月,出现港元危机,港元兑美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联系汇率制度,港元再与美元挂勾,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此后稳定下来,联系汇率制度一直实行至今。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港元曾受到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大手买卖而造成汇价大幅波动,其后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动用外汇储备稳定汇价,令7.8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才可继续维持
其次是多年来中央的支持,如自由行、泛珠合作、香港工业品进口内地免税、支持香港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政策性行为等,以维护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