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际金融论坛的特别记录
世界性的金融发展和国际间的金融自由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对各国的发展情况予以了解和研究,有必要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有益的世界金融交流平台。国际金融论坛(IFF)正是致力于推进中国及世界金融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交流平台。
—— 国际金融论坛(IFF)
我特别高兴地看到你们正在做出特别的努力,举办国际金融论坛将会推动相互沟通理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科菲·安南,联合国秘书长
我高兴的向国际金融论坛所有参会者致以热情的问候,这个会议是在一个重要的时刻举行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恶化,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于人类大家庭中最贫穷和最脆弱的成员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即使是在最近一轮金融动荡出现之前,我们为减少贫困做出的共同努力已经受到了粮食和能源价格攀升以及气候变化加速的挑战,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这一重大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具有挑战性,我们不能任凭全球金融危机恶化,使我们以往的成果付诸东流,让更多的人陷入贫穷。我们必须保护那些生计岌岌可危的人民。
——潘基文,联合国秘书长
我很荣幸地欢迎各位参加国际金融论坛。作为WTO的新成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也面临来自金融领域的巨大挑战。论坛提出在全球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相信各位将从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级官员和金融领袖的独到见解中受益。
—— 让·克雷蒂安,加拿大前总理
经济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下的相互依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通过国际的合作,为建立一个均衡的、公平的国际金融市场而努力。
—— 成思危,国际金融论坛(IFF)主席
十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值此国际金融论坛开幕之际,我衷心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我担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全球经济的重要价值,并且强烈感受到其前所未有的相互紧密联系性,国际金融论坛能够为全球人士提供绝佳的研讨且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机会,所以参与这个论坛是一件大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参与支持国际金融论坛的原因,致以最衷心的祝愿。
—— 托尼 布莱尔,英国前首相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见到了很多来自全球金融界的知名人士和学者,这里可以让我们进行头脑风暴,把我们的智慧和经验集中在一起,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和讨论现在的一些问题。在未来5 年当中,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引领者,她解决国内发展中遇到各种问题的创新举措,可能会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中国肯定会在世界的舞台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国家。
—— 詹妮·希普莉,新西兰前总理
在中国设置长期性的国际金融论坛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全球资本流动也逐步转向以中国为核心,积极参与和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对话平台,将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对国际资本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为常设全球金融高峰会议,国际金融论坛的创立和召开都将向世界表达出自己的声音。
—— 罗伯特·蒙代尔,IFF成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各国政府和金融界要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全球金融制度和更加有效的协调机制。国际金融论坛是全球金融界的盛会。论坛发表了《国际金融论坛宣言》,将定期定址举办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为国际金融界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窗口。这个窗口加强了各国金融界的联系,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加强了政府、学术界和金融界的联系。
—— 蒋正华,十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际金融论坛(IFF)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历史上都没有今天这样的重要,因为今天我们面临着在全球的金融和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挑战,论坛成员嘉宾均来自全球金融界的领袖。我相信国际金融论坛(IFF)必将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论坛。
—— 莫瑞斯·斯特朗,联合国副秘书长
加强合作,特别是通过与国际金融论坛(IFF)的长期战略合作,以此来帮助中国构建更广泛的金融市场,使贫穷人口受益。我认为,塑造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国际金融论坛将是至关重要的。
—— 泽菲兰·迪亚布雷,联合国副秘书长
非常荣幸参加国际金融论坛,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全球杰出的金融领袖和领导人。国际金融论坛是一个高规格的论坛。一年前,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是在这里举行。正是那次会议为中国金融体系应该怎样发展奠定了一个基本的基调。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做出非常重要的、中国应该做出的贡献。
——约翰·利普斯基, IMF第一常务副总干事
合作才能取得进步,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全球多极化市场新的发展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对话,参与其中。我希望各种体制能够进一步协调合作,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贸易和金融体系。
—— 麦克·坎特,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和贸易代表
金融危机使全球精英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全球的金融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非政府机构也需要积极探讨如何走出危机。现在亚洲有了自己的国际金融论坛(IFF),亚洲经济正显现复苏迹现,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动力来源,很高兴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看到中国政府克服危机的决心和所付出的努力,相信国际金融论坛(IFF)能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做出自己的贡献。
—— 韩升洙,IFF顾问委员会主席、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
全世界面临极为严重的挑战,我们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强大的决心和改革,以便我们实现所有的潜能,让我们下一代和全世界都有非常稳定、和平的发展。
——肖卡特·阿齐兹,巴基斯坦前总理
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国际金融论坛(IFF)这次非常重要的会上进行发言,在过去很多年当中这一论坛汇集了中国和各国的国家领导人、高级专家、以及国际经济组织的领导者,他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富有影响力的活动,在世界的金融和经济界都是如此。
——埃德蒙·阿尔方戴利,
IFF主席团成员、欧洲50集团主席,法国前财政部长
北京现在正领导着全世界走出危机。在过去一年当中,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已经成为G20集团主要成员国之一。非常高兴中国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IMF应对危机的时候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
B.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成员名单
政府机关人员:
1.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2. 陈文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3. 范文仲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主任
4. 方星海 中财办经济一组巡视员
5 管涛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
6 纪志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7.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8. 李波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
9. 李伏安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局长
10. 刘春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局长
11. 廖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
12.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
13.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14. 祁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15. 沈晓晖 国务院研究室国际司司长
16.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
17. 阎庆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18. 张健华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
19. 张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
20. 张育军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
研究机构人员:
21.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22. 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
23.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4.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25. 陆磊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
26. 瞿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27. 魏尚进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教授
28. 巫和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29.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30. 殷剑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31.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商业机构人员:
32. 高善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33. 哈继铭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
34. 黄海洲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联席主管
35. 黄金老 华夏银行副行长
36.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37. 马骏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38. 孙明春 上海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39. 徐刚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
40. 袁力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论坛特邀成员:
1. 郭濂 国开行金融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2. 黄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3. 黄志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4. 何东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
5. 胡一帆 海通国际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
6. 金中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所所长
7. 李麟 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8. 李迅雷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9. 林采宜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0.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11. 马宁 高华证券公司副总经理、研究总监
12. 彭文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13. 沈建光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14. 盛松成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15. 孙国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16. 王志浩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
17. 吴高连 中国光大银行专职董事
18. 武剑 中国光大银行专职董事
19. 谢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党委书记
20. 熊志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21. 许宪春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22. 徐忠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
23. 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24. 张霄岭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
25. 郑京平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
26. 诸建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7. 朱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28. 周道许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贵州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29. 邹加怡 财政部国际司司长
论坛特邀研究员:
1. 程漫江 中银国际证券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2. 王信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
3. 向松祚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4. 张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5. 张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6. 周诚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7. 祝丹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副研究员
C. 诺信集团还参加过中国金融论坛,是吗
我看网站上是这样说抄的袭,2015年5月,诺信集团受邀出席中国金融论坛。集团董事长杨玉斌先生携副总裁张峻华先生、国际金融创新中心总经理马明科先生,代表诺信集团参加此次经济盛会。马总代表诺信集团在会上发言。
D. 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六个势在必行是什么
第一,在中国实质性推进金融多样化改革势在必行。
第二,要以金融改革的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升级换代。
第三,广益概念的政策性金融守正出奇的发展势在必行。
第四,金融与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新技术革命的结合势在必行。
第五,金融和PPP概念所说的公司合作伙伴机制,或者官方表述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这种融资模式,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创新的结合势在必行。
第六,在中国金融改革已有成果之上,推进在风险可控之下,人民币国际化这个进程势在必行。
E. 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想法
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正在步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状态,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于金融业亦是如此。金融业如何适应新常态,又如何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些是新常态下金融业改革和转型必须面对的课题。
在29日召开的2015金融街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表示:“金融一定要适应新常态,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有新的思路。”谈到,在适应新常态中,金融主要起到5个方面作用:一是参与解决农村的改革问题;二是大力建设公共投资基金;三是鼓励创新、创业;四是鼓励国有大企业改革。此外,为了适应新常态,地下金融应该尽早升到地面上来,变成阳光下的金融。“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金融业不是被动的。一定要把金融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出来,做到金融的优化管理。”
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作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是促进我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重要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殷勇在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国际环境发生变化,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路径和工具也在不断地丰富和优化。”同时,针对社会上对于中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说法,殷勇明确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并没有进行量化宽松。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不仅没有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下降。
统计显示,从今年3月份开始,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逐步缩减,9月末同比下降3%,比2月份的高点下降了5.6%。同时,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规模逐步增加,8月末同比扩张15.2%,从过去5年来看,是高水平增长率。“这与实施量化宽松的经济体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萎缩的情况是不同。我们通过自然方式就能满足央行的资金需求,如确有需要,外汇储备也有空间和灵活性。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质量和流动性安排能够维护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安全。”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新常态下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而金融业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孤立发展。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所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金科玉律。金融如果离开了实体经济就是泡沫,它产生之初就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他也强调:“并非金融业要无条件地为实体经济所提出的需求服务。”
在李扬看来,金融的功能有六项:提供支付结算方式以便利交易,提供集中资源和投资分散化的机制,提供跨时间、国界和产业的经济资源转移方式,提供风险管理方法,提供价格信息以帮助协调经济各部门的分散化决策以及当交易各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时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因此,简单地把金融是不是提供钱作为是否服务实体经济的标准是比较片面的。在新常态下,特别是在我们有剧烈的结构调整的需求情况下,特别要全面地发挥金融的功能。”
对于下一步金融业改革的重点,与会嘉宾各抒己见。李扬提出,一是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尤其是低层次的、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资本市场。二是要打破长期以来实行的禁止非金融机构之间发生信用关系的制约,放松对非金融机构信用活动的限制,让实体经济之间直接发生信用活动。三是推动产融结合。应当鼓励实体经济办金融,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或者说非金融的但其中含金融业务的公司。四是要推动“互联网+”,放开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限制,以互联网为新技术手段和载体,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作用。要使金融体系更贴近实体经济,我国金融体系可能要经历一个投资银行化的过程。
“要适应当前的新常态,必须适应市场化,对企业来说就是要自己找销路,自己筹资金,这也是新常态中所必需的。”厉以宁补充说。
F.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的评价
世界性的金融发展和国际间的金融自由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对各国的发展情况予以了解和研究,有必要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有益的世界金融交流平台。国际金融论坛(IFF)正是致力于推进中国及世界金融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交流平台。
—— 国际金融论坛(IFF)
我特别高兴地看到你们正在做出特别的努力,举办国际金融论坛将会推动相互沟通理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科菲·安南,联合国秘书长
我高兴的向国际金融论坛所有参会者致以热情的问候,这个会议是在一个重要的时刻举行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恶化,对全球经济,尤其是对于人类大家庭中最贫穷和最脆弱的成员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即使是在最近一轮金融动荡出现之前,我们为减少贫困做出的共同努力已经受到了粮食和能源价格攀升以及气候变化加速的挑战,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这一重大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具有挑战性,我们不能任凭全球金融危机恶化,使我们以往的成果付诸东流,让更多的人陷入贫穷。我们必须保护那些生计岌岌可危的人民。
——潘基文,联合国秘书长
我很荣幸地欢迎各位参加国际金融论坛。作为WTO的新成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也面临来自金融领域的巨大挑战。论坛提出在全球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环境下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相信各位将从来自世界各国的高级官员和金融领袖的独到见解中受益。
—— 让·克雷蒂安,加拿大前总理
经济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下的相互依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通过国际的合作,为建立一个均衡的、公平的国际金融市场而努力。
—— 成思危,国际金融论坛主席
十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值此国际金融论坛开幕之际,我衷心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我担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全球经济的重要价值,并且强烈感受到其前所未有的相互紧密联系性,国际金融论坛能够为全球人士提供绝佳的研讨且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机会,所以参与这个论坛是一件大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参与支持国际金融论坛的原因,致以最衷心的祝愿。
—— 托尼 布莱尔,英国前首相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这里我见到了很多来自全球金融界的知名人士和学者,这里可以让我们进行头脑风暴,把我们的智慧和经验集中在一起,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和讨论现在的一些问题。在未来5 年当中,中国将成为全球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引领者,她解决国内发展中遇到各种问题的创新举措,可能会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中国肯定会在世界的舞台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国家。
—— 詹妮·希普莉,新西兰前总理
在中国设置长期性的国际金融论坛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全球资本流动也逐步转向以中国为核心,积极参与和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对话平台,将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对国际资本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为常设全球金融高峰会议,国际金融论坛的创立和召开都将向世界表达出自己的声音。
—— 罗伯特·蒙代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各国政府和金融界要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全球金融制度和更加有效的协调机制。国际金融论坛是全球金融界的盛会。论坛发表了《国际金融论坛宣言》,将定期定址举办国际金融论坛年会,为国际金融界提供一个交流对话的窗口。这个窗口加强了各国金融界的联系,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加强了政府、学术界和金融界的联系。
—— 蒋正华,十届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国际金融论坛(IFF)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历史上都没有今天这样的重要,因为今天我们面临着在全球的金融和经济领域最重要的挑战,论坛成员嘉宾均来自全球金融界的领袖。我相信国际金融论坛(IFF)必将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论坛。
—— 莫瑞斯·斯特朗,前联合国副秘书长
加强合作,特别是通过与国际金融论坛(IFF)的长期战略合作,以此来帮助中国构建更广泛的金融市场,使贫穷人口受益。我认为,塑造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国际金融论坛将是至关重要的。
—— 泽菲兰·迪亚布雷,联合国副秘书长
非常荣幸参加国际金融论坛,在这里见到了很多全球杰出的金融领袖和领导人。国际金融论坛是一个高规格的论坛。一年前,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是在这里举行。正是那次会议为中国金融体系应该怎样发展奠定了一个基本的基调。我们希望中国能够做出非常重要的、中国应该做出的贡献。
—— 约翰·利普斯基, IMF第一常务副总干事
合作才能取得进步,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全球多极化市场新的发展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加强合作对话,参与其中。我希望各种体制能够进一步协调合作,建立一个更加安全的贸易和金融体系。
—— 麦克·坎特,美国前商务部部长和贸易代表
金融危机使全球精英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全球的金融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非政府机构也需要积极探讨如何走出危机。现在亚洲有了自己的国际金融论坛(IFF),亚洲经济正显现复苏迹现,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动力来源,很高兴在国际金融论坛(IFF)看到中国政府克服危机的决心和所付出的努力,相信国际金融论坛(IFF)能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做出自己的贡献。
—— 韩升洙,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
全世界面临极为严重的挑战,我们需要强大的领导力、强大的决心和改革,以便我们实现所有的潜能,让我们下一代和全世界都有非常稳定、和平的发展。
——肖卡特·阿齐兹,巴基斯坦前总理
我非常荣幸能够在国际金融论坛(IFF)这次非常重要的会上进行发言,在过去很多年当中这一论坛汇集了中国和各国的国家领导人、高级专家、以及国际经济组织的领导者,他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富有影响力的活动,在世界的金融和经济界都是如此。
——埃德蒙·阿尔方戴利,
欧洲50集团主席,法国前财政部长
北京现在正领导着全世界走出危机。在过去一年当中,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且也已经成为G20集团主要成员国之一。非常高兴中国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IMF应对危机的时候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
G.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热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热
在中国近年来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股日趋高涨的“金融中心热”。由于各个主要城市都意识到金融中心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争当金 融中心便成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中追求的重要目标。据统计,国内提出建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城市已有20多个,特别是一些大城市更发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 强烈呼声。在提出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中,又以上海、北京、深圳、天津等城市更为引人注目。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早已成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委市政府2008 年4月30日发布的《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也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广东省和深圳市官方的口径,深圳 将要建设的金融中心被定位为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即华南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03年以后天津则明确提出要“推进北方重要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在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给予天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的特权后,天津追求成为北方金融中 心的热情更为高涨。那么,如何看待这股金融中心热?金融中心是否具有排他性?中国是否需要建设多个金融中心?本文拟对此谈些粗浅看法。
中国金融中心热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我国之所以会兴起一股有关金融中心的热潮,尽管具体原因很多,各个城市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考虑,但总体上考察,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城市的地位和知名度对于该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一个城市要想在国内外获 得较高的地位和知名度,不仅需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拥有发达的金融业、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伦敦、纽约、东京、苏黎世、法兰克福、巴黎、新加 坡、香港等城市之所以世界闻名,之所以在世界金融市场运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城市都是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所在地。 特别是在当今经济金融日益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否在世界经济金融运转中充当更重要的角色,就要看其能否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中心。 以新加坡和香港为例,这两个城市都是弹丸之地,它们之所以世界闻名,并不在于其拥有多么强大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而在于它们都是著名的亚洲地区的国际金 融中心。从我国国内的情况看,上海、北京和深圳之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金融运行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之一也正在于其集中有较为雄厚的金融资源,特别 是上海还拥有国内的证券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市场,从而事实上具有中国国内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因为能否成为金融中心直接关系着一个城市的 地位和知名度,所以我国的一些经济中心城市兴起金融中心热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次,建设金融中心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强大的标志。按照经济决定金融的一般原理,一个城市的金融状况、金融地位是由其经济状况和经济地位决定的。伦敦、纽 约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发展的历史表明,正是由于这些城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才逐渐自然演变成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因此可以说,一个城市金融中心 地位的获得实际上是其经济实力的展示和体现。凡是有胆略提出建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城市,都意味着其自信具有与对应金融中心相匹配的经济实力。
第三,建设金融中心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按照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虽然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金融中心,从 根本上说是由其经济实力决定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城市能够通过政府的推动而建设成为国际的或者国内的金融中心,又会反过来极大地促进金融中心所在地经 济的发展。因为,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就是金融资源聚集的过程,这必然会给金融中心所在地带来规模巨大的资金流入,从而有力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本课题组 曾经对上海、北京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弹性为1.66,即金融 发展每提高1%会引起经济增长提高1.66%,同时上期金融发展1%会引起本期经济增长1.31%;上海地区金融发展1%会引起经济增长6.579%,而 上期金融发展1%则会引起本期经济增长0.35%。此外,在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伴随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聚集,还会提升一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增加 当地的就业和税收,也会带来大量相关人才的引进。正是由于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给所在城市带来无穷的经济和非经济利益,因此,国内诸多城市相继发出建 设不同层次金融中心的呼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竞争的根本,就在于对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掌握,在于对全球资本控制权、支配权的争夺。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不仅能提高该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且还能有力地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正因为如此,包括亚洲在内的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毫无例外地努力争取把本国、本地区的某一大城市培育成为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
就当下中国大陆地区正在角逐金融中心的诸多大城市来看,综合条件最好的当推上海,现已被视为最有希望竞争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上海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丰厚的金融历史文化沉淀。从现时的情况来看,今日之上海已形成了包括证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在内的层次比较齐全的金融体系,已成为国内外资金融机构云集,金融交易量最大且运作最规范的地区。
多年来,上海重点围绕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上下求索,着力建设,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与一些已建成的全球性甚至区域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无论在硬环境还是软环境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成为上海金融业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最高理想,但要圆梦这一理想却还要走很漫长的路。
立足于未来全球金融竞争的战略考虑,中国在维护和增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同时,还有必要合力将上海再打造成一个高层次的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除香港以外,在中国的大地上倘若还能有一个世界顶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崛起,将对中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和金融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再有一个像伦敦、纽约那样的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更好地满足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发展需要,并能大大提高中国对国际商品和金融产品的话语权、定价权,因而有助于中国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转变。
近年来,随着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城市不断增加,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面对来自国外大城市的挑战,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确保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应当是中国优先考虑的问题,将之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这也是应对国外大城市竞争压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倘若多个城市一哄而起,齐头并进,各搞各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会使有限的资源稀释和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削弱国内城市与周边邻近国家在角逐国际金融中心方面的竞争能力。
现代金融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集中,金融中心的建设具有排他性。凡有一定金融知识的人都会明白,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能建立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即使美日英等经济强国,尽管金融机构数量多,金融总量大,也只有一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数不少,但也只有伦敦、纽约、东京、法兰克福、新加坡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十几个公认的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中国虽已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只是人均GDP排名在100位以外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金融机构种类偏少,机构数量、金融总量仍然偏小,各类金融机构分工和协作尚不完善,金融市场环境也待改进。特别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已回归,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必须维护,同时中央政府又已决定在上海重塑国际金融中心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在中国大陆再打造一个或两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呢?
构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种政府行为,离不开政府的合理规划、认可和支持。国外的经验表明,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初期的政府“自由放任”的做法,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已逐渐被摈弃。当今世界的几个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无一不是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发达,民间的金融资本力量还很弱,政府的大力支持因而更显重要。政府的有关部门有必要成立面向全国的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就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现代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以及如何发挥举国一体资源聚合的力量,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以便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和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出谋划策。
既然全国有多个大城市都在筹划建立国内区域性或全国性甚至国际性金融中心,政府的有关部门就不宜久拖不定,而应当及早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步骤措施。这样,既可以科学合理规划国内构建金融中心的布局,又有助于推动这一工作的进展。
H. 听说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具体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参加啊
2019年10月10日~12日,在北京举行了以“包容·健康·负责任”为主题的2019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有很多来自国内外政、学、行业协会的嘉宾,还有建设银行、蚂蚁金服、宜信、铜板街等企业的代表,差不多有500余人参加论坛。
I. “中国国际金融论坛”翻译成英文是什么
China 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um,简称CIFF
J.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可靠么明白的进!谢谢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于 年1月9日正式开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于1999年获准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码: 600000 ),这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截至2007年三季度,注册资本金达43.54亿元,良好的业绩和诚信经营的声誉使浦发银行业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中一家备受关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建行以来,秉承“笃守诚信、创造卓越”的经营理念,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积极探索和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为把上海尽早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服务,促进和支持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业务发展迅速,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经营实力不断增强,在海内外已具备一定的影响。
2007年11月,获评“2007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十佳商业银行--最佳稳健经营奖” ;
2007年11月,获评“2007第一财经金融品牌价值榜十佳中资银行”;
2007年10月,蝉联上海美国商会企业社会责任奖;
2007年9月,由经济观察报、CCTV财富中国和香港管理专业协会共同举办“2006——2007年度杰出营销奖”荣摘全场唯一“最佳创新奖”;
2007年9月,获评中国内地三大强势银行亚军;
2007年9月,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金融投资榜”评选活动中被评为“2007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高成长银行”;
2007年9月,在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评选的 “2007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位居第50位,在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第2;
2007年9月,和讯网主办的“2007中国信用卡测评”中被评定为卓越级发卡银行,并获最佳用户体验奖;
2007年7月,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最新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根据一级资本排名,我行位列191位,首次跻身世界前200强,比去年排名上升60位;根据总资产排位,我行名列第134位;
2007年6月,在国际金融界权威杂志英国《银行家》发布第二届暨2 0 0 7 年度“中国银行业1 0 0 强排行榜”中,我行位列股份制银行三甲;在总排名中,我行位列第八,比去年上升一位;
2007年5月,在上海市公众服务热线热度测评中我行95528位居银行业首位;
2007年4月,在“2006-2007中国互联网INTERNET100”评选中获得“创新50强”殊荣;
2007年4月,2007国际品牌高峰论坛:我行公司银行服务品牌“浦发创富”荣获“杰出品牌竞争力奖”;
2007年4月,获第三届(2006)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
2007年3月,获评“2006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性的上市公司五十强”;
2007年3月,获德累斯登银行颁发的 “2006年度中国区最佳贸易融资合作伙伴”奖项;
2007年2月,获得“Junior Achievement China Corporate Volunteer Resource Outstanding Award ”(“JA中国志愿者最佳组织奖”);
2007年1月,我行携“轻松理财E支付”系列产品,荣获中国电子商务支付大会 “最具竞争力电子支付产品”、“中国优秀电子支付企业”、“电子商务最佳银行应用奖”、“中国电子支付最信赖品牌”四项大奖;
2007年1月,获新华远东”稳定”评级(A+);
2006年12月,获评上海现代服务业百强企业;
2006年8月,获得上海美国商会“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奖”,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中获“最具社会责任企业20强”荣誉;
2006年7月,获评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银行排名第251位。
我行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同业拆借、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买卖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离岸银行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托管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经营的其他业务。
截止到 2007年底,全行总资产规模已达 9149.80 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634.73亿元人民币,本外币贷款余额5509.88亿元人民币,实税后利润54.99亿元人民币,并在上海、杭州、宁波、南京、北京、温州、苏州、重庆、广州、深圳、昆明、芜湖、天津、郑州、大连、济南、成都、西安、沈阳、武汉、青岛、太原、长沙、哈尔滨、南昌、南宁、长春、乌鲁木齐、合肥、呼和浩特等地设立了开设了30家直属分支行、共408家营业网点,并在香港设立了代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