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丁志杰的行业先驱
(本文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对丁志杰教授的专访)
丁志杰教授主要从事于国际金融、发展金融和金融制度比较研究,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中国金融》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两次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论文和著作奖,论文《1999———2003年国际汇率体系变迁的统计分析》于2006年获得第八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他又入选北京市“百人工程”。 从事应用性研究的丁志杰教授,谈到自己的研究旨趣时,恳切地讲,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学者,非常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来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发展,为政府的政策决策起到积极作用。
2002—2004年,丁志杰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生流动站工作期间,直接参与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可兑换、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在这一系列的研究中,丁志杰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同时也使自己的研究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2005年7月汇率改革前夕,丁志杰发表了《稳定与均衡的协调———盯住一篮子货币难胜其任》一文,首次提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思路,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丁志杰认为,搞研究一定要有自己特定领域,当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定的深度时,再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空间。学者应该注重将社会中一些现实问题进行提炼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加强对热点问题的研究。
谈到今后的研究方向,丁志杰说,作为金融学研究人员,要意识到金融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一定要将学术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外的金融关系日益复杂,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也需要做出调整。
丁志杰近几年对人民币汇率、中美经济摩擦、亚洲货币金融合作、亚洲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继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正在整合过去几年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中国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以便为中国的金融经济的发展尽己所能。 从教11年,丁志杰一直认为,作为大学教师,教学和研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不可偏颇。他说,潜心教学,通过教书育人使教师获得成就感,科学研究使教师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只有不断地认真进行学术研究,才能跟踪和掌握理论前沿,才不至于被淘汰,才能有更好的教学质量;中国高等教育在今后5到10年里,师资队伍质量将有很大的提升,如果不注重学术研究,就有可能被边缘化;学校和学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这点,一定要让老师加强学术研究。
丁志杰还强调,研究经济学,一定要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要对经济现实有系统的了解,不能做门外汉,必须要懂经济,否则做出的研究只是空中楼阁,或者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作为学者,一定要踏踏实实地搞科研,要推出有分量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使自己的学术道路走得更远更长。 作为金融学院的副院长,除了教学科研外还,丁志杰还担负着繁重的行政管理事务。当记者问到他下一步的研究领域时,丁志杰充满信心地说,他最想做三件事:第一是尽快撰写出版一本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学》本科教材,在谈到为何要出这本教材时他说,现有教材缺乏创造性,也存在很多不足,要站在育人的角度有责任编一本教材。第二是东亚汇率稳定机制的设计。随着东亚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的深入,出现了一个的难题是能否找到一个被各方所接受的可行的汇率稳定机制方案。
丁志杰说他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但由于教学和其他科研任务,耽误了这个课题的研究,这次一定要有一个突破。第三是在中国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课题上有所突破,出一本对社会有实际作用的著作。丁志杰强调,作为应用经济学学者,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定要服务于社会,对于中国的改革和实践起作用,被社会所认识和接受。 当问到金融学院学术团队建设时,丁志杰感言道:“百花齐放才是春”。丁志杰感觉到,近些年来学校和金融学院的团队建设在加强,但还不够完善,还要继续努力,应该注重年轻教师的使用和培养的协调,为他们成才积极创造条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学校引进了大量人才,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才培养,培养现有的人才和学术骨干,造就经贸大学自己的名师和大师。
丁志杰教授充满信心地表示,再经过3到5年的努力,国际金融一定会成为经贸大学金融学专业的特色和品牌。
『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师资情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抄究生老师都是行业的领军人物,学员可以放心的报考,对于师资情况
还有其他细分,学员了解可以到http://uibe.eour.cn/名师介绍了解。
『叁』 丁志杰的学术与社会兼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学术委员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
中国金融40人(CF40)、新供给50人成员
《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农村金融研究》编委
全国金融系统青联副主席
中国金融学会、世界经济学会理事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
『肆』 丁志杰的主要学术成果
《美元趋势性升值的挑战与应对》,丁志杰、田园,《国际贸易》,2015年第2期
《美元过度特权、经济暗物质与全球治理变革》,丁志杰、谢峰,《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11期
《巨额外汇储备成为负担的表现与解决之策》,丁志杰、孙小娟,《国际贸易》,2014年第10期
《金融主导的全球化新趋势与我国应对》,丁志杰、李庆,《国际贸易》,2014年第2期
《中国需摆脱外汇储备重荷》,丁志杰,《经济导刊》,2013年第12期
《美联储QE3的溢出效应与应对》,丁志杰、谢峰,《国际贸易》,2012年第10期
《中国对外开放模式亟须转变》,丁志杰,《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
《中国应积极推动人民币成为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丁志杰,《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6期
《重启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选择:去美元化》,丁志杰、郭凯,《国际贸易》,2010年第4期
《非均衡条件下人民币汇率预期性质研究》,丁志杰、郭凯、 闫瑞明,《金融研究》,2009年第12期
《最新10年国际汇率体系变迁》,丁志杰、孙小娟,《国际贸易》,2009年第11期
《2009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丁志杰,《国际贸易》,2009年第1期
《境外汇款是热钱吗——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丁志杰、杨伟、黄昊,《金融研究》,2008年第12期
《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及其经济结构效应》,丁志杰,《国际贸易》,2008年第6期
《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成因与对策》,丁志杰,《国际贸易》,2006年第9期
《回顾与展望——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路》,丁志杰,《国际贸易》,2006年第4期
《退出钉住美元的时机与路径选择》,丁志杰,《当代财经》,2005年第9期
《均衡与稳定的协调——转向钉住一篮子货币难胜其任》,丁志杰,《国际贸易》,2005年第7期
《东亚区域货币联盟实践、前景与对策》,丁志杰,《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期
《1999-2003 年国际汇率体系变迁的统计分析》,丁志杰,《金融研究》,2004 年第5期
《金融体系重组中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国际经验》,丁志杰、王秀山、白钦先,《国际金融研究》,2002 年第3期
《欧美中小银行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意义》,丁志杰,《金融论坛》,2002 年第 4期
《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自由化所面临的挑战》,丁志杰,《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效应与政策研究》,丁志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1月
《金融主导的全球化新特征与我国应对》,丁志杰,《成果要报》,2013年第87期
《以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为突破口 理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丁志杰,《成果要报》,2014年第42期
2010年以来发表内部研究报告20余篇
『伍』 辽大的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详细介绍
你好,我是辽大大四的学生。
辽大经济学院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本专业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正规的、规范化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训练,具有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分国际金融和证券投资两个专业方向。
2. 专业基本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能利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和金融政策;(5)了解国际、国内金融理论的发展态势和前沿问题;(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本专业具体。
3. 培养目标及个人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国内金融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了解党的金融领域理论发展态势和前沿问题,了解和掌握当代金融部门的具体业务的操作技能,成为在银行业和证券业胜任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4. 学制
以四年制为基础,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
5.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6. 核心课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
7. 主干课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国际结算(英文)、金融市场、投资银行学、金融理论与实务(英文)、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学、金融机构管理(英文)。
辽大亚澳商学院 金融学
1. 专业内容及特点
以两年专业核心课在辽宁大学学习为起点,后两年即可到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也可在辽宁大学进行专业主干课的学习。除辽宁大学安排的公共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包括:CEP英语、EAP基础英语、信息系统、商务数学与统计、商务沟通、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经济学、商务原理、管理学共八门课程。
2. 专业基本要求
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进行3、4年级的专业课学习应具备雅思6。0或同等英语水平。具有一定的数学水平。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全部基本内容。
3. 培养目标及个人就业方向
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从事专业理论研究与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4. 学制
以四年制为基础,实行三至六年的弹性学制。
5.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士学位
6. 核心课
CEP英语、EAP基础英语、信息系统、商务数学与统计、商务沟通、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经济学、商务原理、管理学。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专业的好坏判断不是本人力所能及的。
『陆』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的成员名单
政府机关人员:
1.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2. 陈文辉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3. 范文仲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际部主任
4. 方星海 中财办经济一组巡视员
5 管涛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
6 纪志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
7.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8. 李波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
9. 李伏安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局长
10. 刘春航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局长
11. 廖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局长
12. 隆国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
13. 潘功胜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14. 祁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15. 沈晓晖 国务院研究室国际司司长
16. 魏加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
17. 阎庆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18. 张健华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
19. 张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执行董事
20. 张育军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助理
研究机构人员:
21.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22. 丁志杰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
23. 黄益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24.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
25. 陆磊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
26. 瞿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27. 魏尚进 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教授
28. 巫和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29. 姚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30. 殷剑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31.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商业机构人员:
32. 高善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33. 哈继铭 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
34. 黄海洲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部联席主管
35. 黄金老 华夏银行副行长
36. 连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37. 马骏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38. 孙明春 上海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
39. 徐刚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
40. 袁力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
论坛特邀成员:
1. 郭濂 国开行金融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2. 黄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3. 黄志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
4. 何东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
5. 胡一帆 海通国际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
6. 金中夏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所所长
7. 李麟 浦发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
8. 李迅雷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9. 林采宜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0. 鲁政委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11. 马宁 高华证券公司副总经理、研究总监
12. 彭文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13. 沈建光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14. 盛松成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15. 孙国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
16. 王志浩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
17. 吴高连 中国光大银行专职董事
18. 武剑 中国光大银行专职董事
19. 谢多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党委书记
20. 熊志国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
21. 许宪春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22. 徐忠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
23. 张承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
24. 张霄岭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三部副主任
25. 郑京平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
26. 诸建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27. 朱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
28. 周道许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贵州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
29. 邹加怡 财政部国际司司长
论坛特邀研究员:
1. 程漫江 中银国际证券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2. 王信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
3. 向松祚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4. 张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5. 张明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
6. 周诚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7. 祝丹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处长、副研究员
『柒』 要写关于新版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征文,什么感想体会浅谈都被毙了,求一个好一点的题目,万分感谢啊!
进一步增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分析
新规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一是明确规定统计范围扩大至“中国居民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二是申报主体由中国居民扩大至非中国居民;三是根据电子银行、国际银行卡以及证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情况,增加对提供登记结算、托管等服务的机构的申报要求;四是增加对拥有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中国居民个人的申报义务;五是根据对申报主体的修改情况,增加了对这些申报主体的保密义务;六是删除原《办法》中的有关罚则,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罚。
记者万荃国际收支统计是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涉外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体系,与国民账户体系、货币金融统计、财政统计并称为宏观经济四大账户。随着我国涉外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统计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近日,国务院决定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修改,并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这是我国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标准、健全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的重要举措。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就此表示,《办法》的修改,主要是为了适应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新形势就是国际收支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内容、交易类型、交易方式日益多样化,跨境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品等新产品以及电子银行、国际银行卡等新业务不断涌现,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和分析预警都需要对此尽快适应。新问题就是当前国际收支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际资本跨境异常流动加剧,监管难度加大,有必要完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进一步增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和分析,提高预警能力。新要求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于2009年发布《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这是各国编制国际收支统计报表的通用标准,在统计原则、范围和分类以及框架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和细化,同时强化了国际收支头寸存量统计。这些变化对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健全符合最新国际标准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记者对比发现,新规修改的内容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一是明确规定统计范围扩大至“中国居民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二是申报主体由中国居民扩大至非中国居民,可以更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国际收支交易,尤其是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与非中国居民的国际收支交易;三是根据电子银行、国际银行卡以及证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情况,增加对提供登记结算、托管等服务的机构的申报要求;四是增加对拥有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中国居民个人的申报义务;五是根据对申报主体的修改情况,增加了对这些申报主体的保密义务;六是删除原《办法》中的有关罚则,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的要求进行处罚。业内专家认为,修改后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可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收支统计和监测的需要。
新规中明确规定:“拥有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中国居民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规定申报其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的有关状况”。相比原《办法》,此为新增条款,而这源于我国对外开放度不断加深和中国居民个人的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存量的不断增加。但对于这类数据无法完全通过金融机构采集,为保证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因此需要纳入统计监测范围。此外,为消除申报主体对数据泄漏的顾虑,便于申报主体更好地履行申报义务,本次修订,从数据采集的全流程角度再次强调对申报数据的保密义务,规定银行、交易商以及提供登记结算、托管等服务的机构应当对其在办理业务过程中知悉的申报者申报的具体数据严格保密。
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国际可对比性,新规还明确提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范围为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以及中国居民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状况”。而根据原办法,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范围为中国居民与非中国居民之间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即流量),没有包括中国居民的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状况(即存量)。
此外,考虑到将非居民作为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主体已是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新规将申报主体由中国居民扩大到在中国境内发生经济交易的非中国居民并规定:“中国居民和在中国境内发生经济交易的非中国居民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申报国际收支信息。”
在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看来,此次修改突出了五大特点。一是与时俱进,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的最新国际标准全面修订统计申报范围和对象等内容;二是突出重点,对国际收支存量统计、非中国居民申报义务等重点内容进行了修订;三是查漏补缺,对原《办法》中缺失的统计内容以及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增加了存量统计和非中国居民、中国居民个人等申报主体的义务;四是优化渠道,明确了各类登记结算、托管等能够更加方便和准确提供证券投资数据的服务机构的报送义务,减轻申报主体负担,提高数据报送效率和数据准确程度;五是明晰权责,明确了申报主体和统计人员的统计义务和违反规定的罚则要求。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表示,为贯彻落实《办法》,将实行三项新举措:一是按照《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要求,修订发布《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和《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二是在逐步健全对外金融资产、负债等直接申报统计制度的同时,完善国际收支抽样调查统计内容,探索估算统计方法,在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社会成本,便利申报主体;三是增加国际收支统计业务培训频次和指导力度,加强与银行等数据报送机构面对面的沟通,开展多层次的学习宣传活动,撰写国际收支统计释本,向社会公众和申报主体普及国际收支统计知识。
『捌』 丁志杰的主持课题
《大规模外汇储备管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2015年8月立项
《金融产业经济学研究——基于产融结合的中央企业金融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1年10月立项
《北京金融业参与疏解非首都功能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决策咨询课题,2015年7月立项
《北京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北京市教委共建项目项目,2012年6月立项
《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研究——基于WTO规则的视角》,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4年7月立项 《渐进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设计:一种实证方法》,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一等资助项目,2003年完成
《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流动脆弱性主要表现与来源》,世界银行与国家外汇局《中国高频债务预警体系》项目子课题,2005年8月完成
《Development of Mortgage Insurance of China》,世界银行项目,2008年1月完成
《公司外汇业务市场研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项目,2011年12月完成
《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商务部应急项目,2013年12月完成
《场外衍生品制度研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项目,2014年6月完成
《我国建设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可行性研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项目,2014年10月完成
『玖』 英国有意成为西方第一个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国家什么意思
近日汇丰银行在英国伦敦发行了首批人民币债券。汇丰银行称,由于超额认购,该笔债券最终发行量为20亿元人民币,比原计划翻了一番。
这是在我国主权领土以外发行的首批国际人民币债券,也是汇丰银行继2009年在香港发行20亿元人民币债券之后,第二次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行债券。业内人士认为,紧随香港之后,伦敦加快了作为第二个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建设步伐。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发展人民币业务成为很多国际金融中心,甚至一些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关注和兴趣所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说,这既体现了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看好,也表明随着资本项目逐渐放开,中国的机构、企业和个人有着庞大的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需求。
据汇丰银行介绍,此次债券发行在欧洲和亚洲的投资者中均获热烈反响,但汇丰银行会特别加强面向欧洲投资者的营销工作,力争将欧洲投资者占认购额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有关专家认为,投资者愿意持有人民币,应该是出于人民币有投资价值、投资渠道拓宽等考虑,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是由实实在在的需求推动的。
香港是中国内地以外第一个发展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地方。2007年,国家开发银行开创了内地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先河,在港发行了首只金额为5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获得了3倍的超额认购。人民币债券在香港发行,不仅为香港金融市场增加了新的投资工具,还为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提供了一个稳妥的实验场地。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在香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达116笔,总值近1800亿元人民币,市场发行主体增加到近100家,包括跨国企业、内地金融机构及内地非金融企业等,日渐成熟的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
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启动之前,香港银行已于2004年2月开办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信用卡业务,促进了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662亿元,比2009年底增长了8倍。同时,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结算额在2011年达1.9万亿元人民币,是2010年的5倍,香港作为人民币贸易结算中心的作用初步显现。
“人民币‘走出去’自然催生了离岸市场,后者实际上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不断繁荣的同时,伦敦乃至新加坡等地大力推动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有助于扩大全球范围内的人民币交易需求,创新人民币业务品种,推动境内市场快速发展。
在汇丰银行此次发行人民币债券当天,伦敦金融城还举行了伦敦人民币业务中心建设计划启动仪式,并发布了题为《伦敦:人民币业务中心》的报告。该报告显示,目前伦敦已拥有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的26%;截至2011年末,伦敦的客户人民币存款和银行同业人民币存款总量超过1090亿元,其中客户人民币存款达到350亿元。
“伦敦的人民币业务初具规模,已成为继香港之后的主要离岸人民币中心。”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傅思途表示,伦敦作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人民币外汇管制逐渐放松之后,将成为最理想的人民币交易“西方中心”。
有关专家认为,伦敦启动人民币离岸市场,不仅有利于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使用,有利于中英之间的经贸往来,而且还将进一步巩固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英国乃至欧洲多方受益。
近几年来,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迅速发展,人民币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作为对外贸易中的支付和结算货币。“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以及伦敦宣布打造人民币离岸中心,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是利好。”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在欧洲发行人民币债券,不仅可以大大加强人民币对欧辐射,还将进一步提振市场对于人民币的信心和认可度。
『拾』 求金融危机后,美元的霸权地位能否被撼动1000字论文~帮帮忙啊
今年三季度,中国大陆、英国等继续增持美国国债,前者还取代日本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人。在华尔街风暴向全世界蔓延的情况下,美国国债被主要债权人持续增持,再次展现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魅力”。虽然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备受诟病,但此间观察家指出,美元霸权地位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国力基础上,而美国也会竭力捍卫美元国际地位,美元霸权地位中短期内难以撼动。
首先,美元霸权地位是由市场和国力共同决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世界进入浮动汇率制度时代,期间美元汇率也曾跌宕起伏,但二战以后建立的美元霸权地位很好地延续了下来。从根本上来说,强大的货币都需要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支撑,而美国在经济总量、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甚至政治角力方面均可傲视全球,为美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美元霸权地位还在于美元拥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几乎可以靠意志支撑汇率的货币。美元汇率表面上是由市场交易出来的,但长期来看,却是由汇率政策和国家利益决定的。正因如此,从长期来看,我们看到了美元汇率与美元利率、美国股市之间经常出现背离。
第三,美元升升贬贬都能给美国带来巨大利益,美国将会竭力捍卫美元的国际地位。9·11之后,美元贬值长达6年多,但根据对外经贸大学丁志杰教授的研究,2002年至2007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4.44万亿美元,其中仅2007年就有8549亿美元,在这其中,美元贬值和次贷危机“功不可没”。然而,当今年夏天美国国内流动性异常紧缺时,美元“及时”反弹,吸引大量海外资本回流美国。最近35年中,尽管从理论上说,类“特里芬难题”仍在困扰美元并导致美元币值不稳,但美国通过各种手段巧妙地化解了各种危机,美元依然是当今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硬通货”。
正因如此,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依然难以动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欧元在全球主要央行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快速上升,但同时,美元所占比重仅仅下降几个百分点,欧元份额的增加并非全部来自于美元。考虑到美元的贬值,美元在国际储备中比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央行将储备资产转向其他货币。而且,未来外汇储备调整的重点可能会放在资产类别而非币种上。危机的爆发反而凸显了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重要性。
从现实角度来看,那些大量持有美元资产的机构也不会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因为大量抛售必然会带来这些资产价格的垮塌,其对账户中剩余资产市值带来的巨额损失就会让这些机构三思而后行。而且,现在还没有其他市场能够容纳从美元资产市场中撤出来的巨额资金。
最近全球范围内的救市政策似乎都还只是在华尔街设计的“框架”内实施,能够触及美元根本利益的政策寥寥无几,而这都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目前来看,未来可能崛起并与美元并驾齐驱甚至取代美元的货币主要有欧元、日元、人民币等。然而,继美国之后,欧洲经济恐将陷入更深的衰退,其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使得欧元短期内承受巨大压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当前的主要任务还是深化金融体系改革。而且,两种货币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会比现在的美元体系更好么?我们在这一方面也没有明确的答案。